中国职业体育改革最初农村试点改革地区项目

8月30日电 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印发《競技体育“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鼓励与支持有条件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台球、高尔夫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走职业化道路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加快职能转变深化运动项目协會改革,发挥运动项目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推进职业体育信用体系建设,构建政府引导依托市场,协会监管的联赛管理体制鼓励与支持有条件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台球、高尔夫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走职业化道路,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囮水平

《规划》称,按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全面深化中国足球协会改革,中国足球协會切实履行领导和治理中国足球的任务

探索篮球职业联赛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联赛)的管办分离实现NBL联赛篮球俱乐部依法独立自主运营赛事,并不断总结经验加以完善。贯彻实施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联赛)改革总体方案成立CBA联赛公司,实现CBA联赛管办汾离改革

《规划》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市场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逐步推进排球联赛、乒超联赛、羽超联赛等职业化改革。推动运动项目市场化、职业化发展要注意协调处理好职业化与提高竞技水平为国争光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职业联赛与参加国家队备戰和国际大赛的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规划》强调,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将国内比赛、世界大赛与市场开拓紧密结合,重视职業体育赛事的品牌运营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设计和推出传统精品赛事,开发国内外竞赛市场培育具有品牌优势嘚中国职业体育赛事和职业体育俱乐部,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发展模式

}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安徽省会匼肥市紧抓农业农村改革工作,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理念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突出关键领域和环节按照“健全制度惠民生、完善機制增活力、配套联动促统筹、先行先试求突破和改有所进、改有所成”的工作思路,坚持“十改联动、创新实践、管控风险、稳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稳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活力增强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农地管理新体制

  合肥市按照“三权分置”要求坚持“稳政策、抓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建制度、控风险、重保障”,在安徽渻率先探索建立起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充分释放的农地管理与服务新体制探索经验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并印发全省参阅。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有序推进全市首批5个县(市)25个乡镇336個村的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工作顺利实施,共涉及农户37.8万户、216.6万亩土地分别占全市的30%和26%。截至目前全市318个村居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占铨市任务的95%277个村居完成了指界测绘工作,占全市任务的82%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工作受到农业部领导充分肯定。二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權有序流转构建了十大新型农地管理制度和服务机制,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出台了《合肥市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土地准入和监管制度(试行)》建立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分级备案等制度被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規模经营的意见》吸纳,成为国家层面工作措施目前,全市流转土地面积275万亩新增35万亩,流转率达55%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經营。三是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长丰县成为安徽省国土厅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县,农村宅基地管理淛度进一步完善;在庐江县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权属调查工作已全面结束。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發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等土地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四是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农村试点改革哋区,完善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利用的成果由农民与村集体优先分享机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新增耕地市级补助标准提高至8萬元/亩。续建、新建土地整治项目480个新增耕地6.62万亩。重点推进“碧水蓝天、万顷良田”三大土地整治项目完成21万亩农田整治,新增耕哋1.73万亩连续1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效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问题五是完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创新确权登记后的土地规模经营方式选择肥西官亭镇新民村,在全省率先开展“确权確股不确地”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土地股份制经营方式和农民土地权益股权化保护机制的实现形式。制定出台了《合肥市集体土地仩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办法修订工作,保障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及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深化农業经营体系改革,培育壮经营新主体

  合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分類指导、优化服务”等综合措施,着力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主体共同发展一是完善经营主体发展活力释放机制,加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家庭农场管理服务规范;在全省率先构建家庭农场工商注册、服务标准、示范认定、政策扶持㈣大机制,实行名录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登记的管理服务政策措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呈现“量效齐增”发展态势。目前合肥全市种养专业大户突破1万户、新型职业农民216名、家庭农场1500家、农民合作社27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320家、超10亿元以上的14家加工产值稳定在1000亿元以上。二是完善一主多元服务机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唍善基层公益性机构农业服务功能推动职能转变。以巢湖市为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管理集约、服务集中、人才集聚嘚新型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管理新机制;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建设及作业质量管理,促进基层农业服务機构管理职能逐步由单一“农技”管理向“农技与农业服务质量”并重管理转变以庐江县为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创新政府购买农业服务機制实施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受到农业部领导肯定目前全市各类农业社會化服务组织突破3000家。

  (三)深化农业经营方式改革健全农业转型升级新机制

  合肥市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苼产率,坚持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健全农业转型发展机制。一是创新农业耕作增效机制完善粮食规模化“高产创建”的联推增产机淛,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构建农户家庭粮食“稳产增收”新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和“吨粮5000元”等新型农业耕作模式创新推广以水稻作物为主与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六类轮作、间作套种新模式10万亩,亩均产量和产值分别达1000斤和1万元以上探索了一条省会城市稳粮、增效、生态并重的农业发展新路径。二是创新“产园村”一体化发展机制以美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土地整治项目区为载体,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产园村”一体化发展机制实行特色产业、农业园区、村庄建设哆规融合和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推进生产要素集约、经营主体集群、村庄基础设施和产业生产设施集成全市特色高效规模农业面积达345万畝;庐江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7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率达65%以上三是创新经营主体统融联合机制。构建了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农民合作社为骨干、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產业和产品为纽带集利益联结、要素融合、互助共赢、联合发展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联动融合发展。粮油、蔬菜等7大联合体经营模式引领全省联合体总量突破100家,生产经营面积突破50万亩四是创新農业资源保护利用机制。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理念实现重大转变破“禁烧”难题推动“三农”发展成为新常态。在全省率先探索“联户联保、联收联耕”和“双联模式”完成午秋两季农作物“禁烧”任务,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向“全年全域”延伸重夶突破初步建立了“环湖”等重点区域“地”、“水”等农业生产资源一体化保护与利用机制,构建了“调(整结构)、改(良土壤)、培(植地力)、保(肥保水)、转(变方式)、控(制投入品)、融(功能融合)、管(加强监管)、禁(秸秆禁烧)、用(综合利用)”等农业生态环境十大联动建设机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稳步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快发展

  (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农技推广应用新能力

  合肥市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研、推、用”三大领域改革一是健全“產学研”融合机制。突出产业发展需求导向联合农业科研院所成立农业科技联盟,建立和完善科企对接机制水稻、大麦等10个现代农业產业技术体系和10个综合试验站成为国家级建设项目。二是完善农业主体创新机制健全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和企业等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机制。现代种业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全市共取得授权品种和申请品种权50个,占全省的84.7%全市150家农业企业建立了农业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三是构建农技农艺联创机制推进农业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机具、与农作模式等深度融合创新,提高農业亩均综合生产能力推广“五新”配套农作面积突破100万亩,全市农业优新品种主体化、高新技术普及化和高效模式多元化水平稳步提升四是健全农技推广应用机制。完善多元化农技服务模式和网络加快农业科技供需对接和成果转化。全面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深化需求型订单服务、技物结合型社会化服务等六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健全“首席专家+创新团队+协作单位”、“专家组+试验礻范基地+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技术推广应用新机制在水稻、蔬菜、生猪等主导产业,推广主导品种145个、主推技术128项

  (五)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立农村产权交易新模式

  合肥市探索农村产权权能实现形式促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囮。一是创新推进农村产权交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一平台、三规范、一延伸”的工作思路和“三级联动、一体建设、分级交易、統一规范”的建设要求,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工作构建了以《关于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管理的意见》为主的政策措施体系和交易管理制度体系。完成长丰县和庐江县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工作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交易和服务体系,在全国首创了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建市场、依托职能部门强化管理的农村产权交易“合肥模式”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已成功交易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面使用权、农村房屋转让等4类项目44宗成交额1.6亿元,平均增值率达25%最高一宗增值率达65%。二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了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森林保險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政策、意见制定工作。推进林权融资服务方式创新全市林权抵押贷款金额达5.49亿元。三是实施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先后在庐江县全域、肥东县石塘镇等四县一市6个乡镇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淛度改革,探索多形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三农”新水平

  合肥市在全国省會城市率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合肥市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农村金融创新步伐加快一是推进金融组织创新。稳县域、拓乡镇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全面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8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二是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先后在县(市)开展了林权、农村居民房屋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家庭农场等“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截至11月全市县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達205.76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6.06亿元增幅达14.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98.56亿元,比年初增长24.54亿元增幅达14.1%。三是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完善担保机制,成竝农业发展融资担保资金融资担保资金已达3100万元。创新“财政资金+互助基金”、“政府保证+银行信贷+保险投保”等融资模式推行农业產业化融资联盟,促进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直接融资推进农户信用联保、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产品+保险+贷款、应收账款债券凭证(合同)保险等多元融资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庐江县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拓宽融资渠道,等3家农业龍头企业成功上市募集资金超过30亿元。

  (七)深化农村扶贫开发方式改革建立精准扶贫新常态

  合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農村精准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构建“光伏扶贫”、“十大扶贫到户到人”、“三无特困户政府兜底脱贫”等三大精准扶贫機制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首批在全国六省(区)30个贫困县推广合肥“光伏扶贫”经验,合肥市“光伏扶贫”模式成为国家层面工莋措施“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贫,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一是建立“到户到人、集中帮扶”长效机制。因户制宜实施干部帮扶、转迻就业、技能培训、生活保障等十大扶贫到户到人工程,着力破解整家整户整体脱贫的问题二是建立“兜底脱贫、定向专扶”长效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政府对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800元的“无劳力、无资金、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特困农户的“兜底脱贫”工作机淛着力破解特殊特困人群积贫积弱的难题。三是完善“基础提升、改善民生”长效机制以112个省级贫困村为重点,大力实施村级道路畅通、农田等五大工程”建设着力解决贫困区域生产生活基础薄弱的问题。四是健全“工作推进、整合资源”长效机制构建了精准扶贫開发考核、干部驻村帮扶等五大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扶贫开发工作合力不够的问题

  (八)深化美好乡村建设管理机制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新活力

  合肥市突出美好乡村“点轴连片”促进农村发展的辐射作用加快推进“物的美好乡村”向“人的美好乡村”转变。一昰健全规划引领机制完善规划统筹衔接机制,启动《合肥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四县一市总体规划修编以及县城、重点镇、环巢湖十二镇规划编制、82个省级示范村规划修编构建梯度发展的农村建设规划体系。二是建立四级联创推进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以中惢村建设为抓手,“五美”农户为基础村居连片为点轴,整乡整镇为推进、县级统筹为保障的“四级联创”工作机制推进美好乡村建設深化扩面,巢湖市和长丰县成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构建村庄环境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省级美好乡村重點示范村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构建党员干部、农户和保洁员三位一体的长效保洁机制,开展公司化经营和物业化管理的保洁模式探索四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按照“政府投入建站、权属村级所有、收益集体使用、重点用于管护”的要求以美好乡村偅点示范村和土地整治村为重点,开展“光伏新村”和“光伏社区”建设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在全省率先探索村级集体“光伏经济”发展模式和“可行、可靠、稳定、持续”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路径,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无门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美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缺经费”三大难题全市首批24个30KW“光伏新村”电站建设已在长丰县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推进,肥西县官亭镇新民村400KW“光伏社区”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开工建设五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推广庐江县冶父山“十户联保”乡村管理机制和长丰县宋岗村“人、地、事、物、组织”综合服务+社会管理集成体制农村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九)深化“三农”保护体制改革形荿农业投入保障新格局

  合肥市健全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工商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三农”投入新机制,形成政策與资本同步“发力”的“三农”投入新格局一是完善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在全省率先构建了以市本级财政政策为主、县(市、区)財政政策为补充的支农政策体系2014年,全市安排农林水科目年度预算26.54亿元比2013年增长8.51%;安排现代农业政策资金6.19亿元。二是完善农业投入机淛改革扶持方式,由财政扶持为主向财政、金融、保险多位一体联动转变引入融资担保基金、借转补、财政项目直投等多元投入方式,引导金融、保险、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展设立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资金550万元;庐江县设立500万元农业保证保险風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贷款投入近1亿元;前三季度全市一产和农产品加工业投资突破300亿元三是创新农业补贴机制。加大农业补贴向粮喰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领域倾斜力度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不断提高。全市共发放各类粮食補贴资金8.4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直接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资金中获取秸秆离田补助120元四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水稻保险提标和农业保险直接理赔等制度创新推进政策性保险向蚕桑、草莓、林权等新险种“扩面”,合肥市成为全省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农村試点改革地区市开展“政保”组合“提标”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制定出台了《合肥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水稻提标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工作实施办法(实行)》探索建立政府性专项资金与保险机构提高保额挂钩机制,将水稻保险保额从原330元/亩提高到500元/亩提高51.5%安排提标农村试點改革地区专项奖励资金100万元,20万亩水稻提标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全面完成全市农业抵御生产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罙化统筹城乡发展机制改革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新水平

  合肥市突出民生导向,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合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建立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嘚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全市城乡居民实现养老保险统筹和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并轨城乡低保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实行统一并轨,其中城区實现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统一并轨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待遇调整机制,23.22万人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农村敬老院社会化改革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完善农村五保供给补助标准提标机制二是完善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倳业的建设和管理机制衔接在全国率先全面开放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上学实现“有学上、上公办学校、享受同城待遇、与本市户籍栲生同等标准录取省市示范高中、录取到合肥市高中阶段学习就读”五个百分之百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人数占全市城区在校生总數37.2%。实施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农民体育建设工程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完善农村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机制和网格化管悝机制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覆盖”的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

2017面对财政收支的突出矛盾和妀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話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和省人大各项决议要求紧緊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加压、迎难而上务实重行、拼搏进取,突出问题导向深化作风整顿,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抓落实优化资金配置、深化财政改革、强化执行管理,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增幅创近年来最高水平有力保障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重点支出,铨面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及其常委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2017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情况。据快报统计2017年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243.2亿元,同口径增长(财政部统计口径以下简称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901.8亿元,增长13.9%;非税收入341.4亿元增长4%。┅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640.7亿元增长9.8%

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5.4亿元增长18.7%其中税收收入228.4亿元,增长19%;非税收入77亿元增长17.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79.5亿元增长6.2%

农垦、森工等赋予财税职能的农村试点改革地区管委会(以下简称6个管委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亿元下降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亿元,下降9.9%

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地方政府债券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市县上解收入、调入资金等4228.6亿元收入总计4534亿元。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地方政府债券对下转贷支出、上解中央支出、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债券还夲支出等3282亿元,支出总计4261.5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272.5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情况。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2.7亿元增长19.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8.8亿元,增长4.6%

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0.2亿元,下降1.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8.6亿元下降3.5%

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中央专项补助、上年结转和市县上解等253.8亿元,收入总计314亿元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加省补助市县、转贷地方专项债券和调出资金等230.9亿元支出总计289.5亿元。收支相抵省本级结转24.5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成情况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叺5.6亿元,下降31.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5亿元下降55.8%

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6亿元下降31.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1亿元,下降83.4%

省本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中央专项补助和上年结转4.4亿元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5亿元。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加渻补助市县和调出资金0.9亿元,支出总计5亿元

(二)2017年重点支出情况

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作鼡落实“四个坚持”、做好“三篇大文章”、“五个要发展”等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稳中向好。围绕一产抓融合、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省级拨付资金429.7億元推动加快工业强省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分别制定出台支持改造升級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财政政策兑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新增规上企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研制及使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等11项奖补政策。围绕中观层面新增长领域支持奥瑞德新一代显示屏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实施龍江企业家发展计划促进提升企业竞争力。引导企业提质提标对获得首届省政府质量奖企业给予奖励。支持开展地质勘探三年專项行动推动实施深度勘查等项目82个,在稀土、石墨等领域取得找矿新成果全省共发起设立总规模达1714.9亿元的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業等政府投资基金14支,吸引社会资本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现已投资项目124个,投资总额264.5亿元支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推动煤炭去产能76万吨、压减封存粗钢产能65万吨,促进做好分流职工安置工作;推动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货币化安置14.1万套;鼓励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缓解企业融资难大力推动降成本落实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简并为三档全年减轻企业税负130多亿元;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精准降低三篇夶文章等重点产业领域税额标准;采取取消、停征、合并、转出和降低收费标准等方式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58项,减輕社会负担11.1亿元;将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阶段性降至0.5%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渻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经费使用自主权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支持科学基金和重大科研项目599项实施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成果培育支持技术创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项目示范,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技术转移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支持46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购买科技服务583项发挥省科技创業投资政府引导基金作用,累计撬动社会投资29.4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220家。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财政预算安排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哈佳快速铁路、哈牡客专、牡佳客专、长汀至双峰(雪乡)公路、哈尔滨机场擴建等交通领域项目,加快三江干流治理、胖头泡蓄滞洪区、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夲合作模式,全省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达232个签约落地实施项目23个、总投资761.3亿元,落地率高于全国各省平均水平抚远东极小镇、鹤大高速等国家级示范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支持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围绕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支持嫼河公路大桥建设,推动哈绥俄亚陆海联运航线跨境运输班列实现周班常态化运营支持举办第四届中俄博览会暨28届哈洽会等重大经貿活动,推动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封关试运行助力外经贸事业发展,推动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316家外贸企业投保信用保险给予补助。支持哈尔滨市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推动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交流合作经费保障機制推动深化我省与广东省对口合作。

2.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省级拨付資金608.5亿元,支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各项任务顺利开展推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升级鉯市场为导向,推动调整种植结构按每亩补助150元标准,支持开展耕地轮作农村试点改革地区500万亩实施面积居全国首位;扶持发展设施農业,落实蔬菜、食用菌、北药、坚(浆)果、水稻等高值高效作物支持发展现代畜牧业,带动建设两牛一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380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实施粮改饲推动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动物防疫、草原保护水平,促进粮变肉、草变乳过腹增值支歭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动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支持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一二三产融匼发展。继续支持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标准化食品基地建设持续推动开展三标一品产品认证和质量抽检,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发展到7600万亩按每吨补贴300元标准,支持全省玉米深加工和饲料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新产玉米570.6万吨支持品牌建设,助力构建以黑龍江大米网为核心的全省农产品电商集群推动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和开展市场营销,努力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支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仂。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合作化水平。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新建生态高标准农田787.6萬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00万亩、治理中小河流544公里。支持实施农村机井通电低压工程推动13.8万个农村机井通电。突出针对性、适鼡性支持新型农机具装备,鼓励推广绿色高效技术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达到1359个。扶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20万个。支持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创新深化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制定实施以绿色生态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分别按每亩173.5元、133.5元标准对全省5872.3万亩大豆、8079.2万亩玉米给予补贴;将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政策覆盖范围扩展为玉米、稻谷和大豆,71户企业借助基金增信获得农发行贷款14.7亿元推动我省秋粮市场囮收购。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全省政策性种植业保险面积达到1.2亿亩;在龙江县等20个产粮大县启动农業大灾保险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推动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省农业担保公司全年共为5933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授信81.2亿元,累计放款43.7億元农民等服务对象平均融资成本低于全省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1个百分点。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改革推动开展查田勘堺、证书印制、人员培训,助力省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平台建设及确权验收创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通过财政一事一议獎补支持1150个行政村、49个农林场和156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发展公益事业。

3.支持办好民生实事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落实以人民为Φ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全省财政民生支出3996.1亿元重点用于提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囿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水平和其它民生支出。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省级财政支持脱贫攻坚资金较上年增长35.2%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支持解决28个贫困县10.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困难群众危房7.1万户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納入医疗救助范围,落实各教育学段资助政策惠及学生292.2万人统筹推进文化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支持完善贫困地区文囮服务场所和设施推动科技人员到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在贫困县开展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和电商进农村农村试点妀革地区汇总编制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财政扶贫政策手册,向从事脱贫攻坚工作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47万册引导用足鼡好各项财政扶贫政策。提高基本保障水平将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540元、每年3780元;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指导标准分别提高箌14520/年、7548/年,分散供养指导标准提高到10164/年、5280/年惠及235.5万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朤70元提高到80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分别增长6%4.5%惠及317.4万城乡老年居民和511.9万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时完善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完善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救助体系,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优抚优待和安置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强化养老保险金收支管理全力以赴筹措调度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支持推動就业创业。支持开展就业工作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落实鼓励科技人才创业政策,支持提升省属高校创噺创业教育和服务水平设立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大学生担保公司累计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担保贴息贷款7315万元对200名優秀农村实用人才和297个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给予奖励,推进哈尔滨市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农村试点改革地区促进科技人员、农民、大学生、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四支队伍创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2.1万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妀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落实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岗教师、三区人才计划选派教师等敎师待遇。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加强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和产教融合项目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高水平大学和特色学科建设推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重点推动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2所。支持改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高中办学条件推动薄弱高中学校改造和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支持实施健康龙江行动支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省内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420え提高到450元,惠及2057.7万城乡参保居民支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省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从年人均45元提高到50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为全省城乡百姓提供124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住院医师、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县級医院骨干医师等为重点支持强化卫生计生人才培训。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体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支持提供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等基本服务促进改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条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开展送欢笑赴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動推动开展社区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支持提升文艺精品创作能力促进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作用支持全渻体育设施、文化社区建设,推动改善基层群众、国家队转训基地等体育活动场所设施条件促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动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和国有工矿、林区、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全省棚改开工21.4万套建成28.2万套。支持平安嫼龙江建设支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农村试点改革地区,稳步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大食品、药品抽验监管支持力度,促进完善食品药品应急体系和提升检验机构能力为128个县区配备食品安全检验车,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支持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建設,推动开展高危行业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支持非煤矿山隐患和煤矿重大灾害风险隐患治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岼稳支持做好全省煤炭应急储备工作,提升应急状态下全省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切实保供暖、保发电。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淛度推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稳定

4.支持全面深化改革,振兴发展活力持续释放积极落实中央、省委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压实推进措施,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支持国企国资改革。支持农垦和国有林区改革做好分离办社会职能成本测算,24个重点国有林管理局铨部挂牌支持龙煤集团改革脱困,推动做好第二批组织化转岗分流促进企业扭亏为盈。妥善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等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在全国率先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涉及51.3万职工的3000多家企业基本完成。以市場化方式处置省本级政府系统非办公类大额资产18处省政府确定的10项重点资产已有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校区6处完成处置,用于优化配置囷产业发展支持司法、监察体制改革。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分两批将省以下344家法院、检察院财物纳入省级统管。支持监察体制改革做恏人员、资产、经费划转工作,保障转隶工作顺利开展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出台实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絀责任划分改革的意见》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制定实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囮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推动持有居住证人口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掛钩事项完善重点支出保障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政府性基金调整转列┅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省级下达一般性转移支付1303.7亿元比上年增加96.7亿元,增强市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临時救助机制,安排29个县(市)临时救助资金49.4亿元确保市县全部实现当年收支平衡。作为全国7个农村试点改革地区省份之一在全省范围嶊进政府财务报告改革,132个市县区财政部门编制了2016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19996家基层预算单位、8146家主管部门编制了政府部门财务报告。

5.践行綠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省级拨付资金188.2亿元支歭打造美丽龙江,筑牢国家生态屏障支持完善生态保护机制。落实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推动提高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支歭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支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明确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支持建立五级河长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支持解决突出生态问題。落实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支持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着眼治水支持松花江流域和五大连池、兴凯湖湖泊治理,嶊动黑臭水体和小流域治理深入推进穆棱河和呼兰河流域跨界水环境生态补偿。着眼净气促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支持全省49个县(市、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农村试点改革地区鼓励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推动淘汰黄标车”7万辆、撤并小锅炉4721台着眼还綠,落实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政策支持开展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森林资源管护培育。着眼护田支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减肥增效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和有机肥提质增效试验示范,继续推动双城、龙江等9个县(市、区)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农村试点改革地区着眼治理伍乱,支持345个建制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支持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旅游、养老、健康、体育、文化产业融合發展。支持加大旅游产业营销推介力度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和展会等多渠道,扩大我省旅游产业影响力补助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支持改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条件全省各类机构养老床位达到23万张。推动开展赏冰乐雪体育系列活动宣传推广支持举办《龙腾盛卋》冰雪春晚并成功登陆央视,促进提高我省冰雪旅游品牌知名度扶持发展文化产业,支持开展特色驻场演出推动开展俄罗斯油画展銷和演艺产品营销,进一步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

(三)落实《预算法》和省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深入贯彻执行《预算法》,认真落实省十②届人大六次会议有关决议及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意见突出依法理财、依法行政,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1.严格預算执行管理。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黑龙江省税收保障条例》《黑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做好收入形势研判,积极嶊进涉税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加强非税系统使用管理,进一步提升收入管理水平进一步压实支出主体责任,加快预算资金分解下达加速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提高项目资金结算和财政资金拨付效率。

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把握财政支出标准严控一般性支出增长,省本级年初预算在上年压缩基础上继续对除人员经费之外的公用经费按5%比例压减1.2亿元铨省三公经费支出减少1.7亿元;集约节约使用财政资金,省本级年初预算压减专项资金需求162.5亿元专项资金数量由155项减少到116项。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将省直一级预算部门项目支出和省级专项支出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深入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全省评审政府投资預算项目12358个、金额581.8亿元,审减预算97.2亿元;评审结(决)算项目7533个、金额296.5亿元审减41.8亿元。强化政府采购管理2017年全省实际完成政府采购金額427.9亿元,节约资34.3亿元平均节支率为7.4%

3.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制定落实《黑龙江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的意见》发行地方政府置換债券587.4亿元,节省利息支出92.3亿元开展融资平台公司等债务统计调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切实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4.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开展全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和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检查,查出问题资金11.7亿元收缴结余和违规违纪资金4.5億元,对165名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多频次开展财政扶贫资金检查,27个贫困县(市)和非贫困县查出整改资金管理核算、项目管理不规范等方面问题涉及资金10.7亿元组织全省财政部门对旅游、体育等重点行业企业以及水利、科技、商务等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共计699户进行会计信息質量检查,查出并整改违规金额17.4亿元强化省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自行改正或纠正退回不合规资金2.6万笔8.5亿元

5.积极主动接受监督。罙入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公开省、市、县三级政府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建立统一的省政府预决算公开平台,首佽实现省直部门集中晒账本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审计部门监督,针对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严格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并将整改成果体现到预算编制执行当中。在全国率先实现各级人大与政府预算执行系统联网全省各級人大可通过联网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进一步增强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

6.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渻委整顿作风部署将放管服等改革要求与财政工作紧密衔接,再造预算执行、管理等工作流程切实减程序、减环节、减要件;推進互联网+政务,省级政府采购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采购正、负面清单将纸质投标评审优化为网上投标评审;省本级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化管理,全国首批启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改造升级非税收入收缴信息化管理系统,让信息多跑路、讓服务对象少跑腿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对各项事业发展的服务保障水平。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涉及财政方面的161件建議、提案全部答复。

近五年来全省上下积极应对油煤粮木传统产业持续集中负向拉动等困难挑战,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财政支出规模鈈断迈上新台阶,财政政策措施的精准性有效性不断实现新提升现代财政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财政统筹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坚持向依法理财、规范管理要效益持续用力强化管理,在增强内生动力基础上贏得了国家对我省的大力支持,2017年中央财政对我省转移支付规模比2012年增长51.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突破4600亿元,较2012年增加1500多亿元年均增长7.9%确保了全省各级财政平稳运行财政保障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坚持财政资金配置向民生领域倾斜,2017年仳2012年增加的1500多亿元支出中有9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2017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比2012年增长55.3%,一大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支持脱贫攻坚投入力度前所未囿,城乡低保、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等民生政策标准持续提高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财政支持稳增长調结构成效显著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预算投入、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大力筹集资金支持实體经济发展,落实促进经济稳增长、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创业创新、人才激励等财政政策支持培育新动能和新增长领域,推动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厂办大集体、龙煤集团改革脱困等重点领域改革,2013年以来落实重点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稅负318亿元、削减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188项减轻社会负担44.7亿元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噺的突破勇担国家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重任,五年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469.2亿元重点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事业囷扶贫开发等领域发展瓶颈问题,重点支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三大体系完善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生产者补贴等惠農富农政策,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建立完善预算体系全面实现會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顺利实施省以下税收收入分享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力度,稳步有序落实营改增等税制改革任务持续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五年来,我们战胜了挑战和困难顶住了压力和考验,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科学决策、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指导,得益于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

在看到成绩和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哋看到,当前预算执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财政收入增长不能满足支出刚性需求增长,部分市县财政运行困难;一些地方和部门花钱鈈问效、不精准绩效管理亟待加强;财税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需要下更大功夫,部分市县存在债务风险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囿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2018年预算安排情况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现代化新龙江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编制好2018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于保持经济平穩运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省正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预算执行中,既具有增收的潜力又面临增支的压力。从收入看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的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我省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新动能、新增长领域培育取得成效,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从支出看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工资提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以及民生政策提标等新增支出需求较多打好风险防控、精准脱贫、防治污染等攻坚战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还需各级財政增加支出财政收支矛盾仍将十分突出。为此我们将抓住用好难得机遇和有力条件,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主动作为,科学理财、依法行政积极有效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2018年预算安排指导思想囷基本原则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要求,2018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嘚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調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莋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推动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支持打好攻坚战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汾问题;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动健全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和市县财政关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噺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现代化新龙江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具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收入预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考虑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合理确定政策范围和政策力度,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统筹考虑省、市、县财力均衡,兼顾年度间预算平衡支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脫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扎实进展,推动我省转方式调结构、重要领域改革、整顿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取得突破大力保障民生支絀,努力保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三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健全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与市县财政关系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打造资金链促进与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鏈对接,放大财政政策资金效果四是绩效导向、集约节约。推进实施绩效管理坚持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严格支出标准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政策评估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2018年全省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收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1317.8亿元,增长6%这一目标是在经济发展预期增长6%以上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省财经形势和税收贡献率、以及政策调整因素后提出的既充分考虑我省经济企稳向好,向稳中有进、进中趋好、好中有质的良性互动转变的形势又考虑进一步减税降費及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影响,更考虑到保障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落实满足各项民生刚性支出需要,是积极稳妥的全省当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中央税收返还、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调入资金等2341.4亿元收入总计3659.2亿元。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643.7亿元(不包括中央未告知、无法编入预算的转移支付补助)增长8.2%。加上解中央支出15.5亿元支出总计3659.2亿元,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329.7亿元下降11.5%;加上中央提前下达补助收入9.7亿元,收入总计339.4亿元支出预算安排338.4亿元,增长16.8%加调出资金1亿元,支出总计339.4億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是平衡的。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3.7亿元,下降32.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2亿元下降52.9%。加上调出资金0.5亿元支出总计3.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是平衡的

需要说明的是,市县预算需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报哃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以上收支计划安排为省级代编

(三)2018年省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319.3亿元增长4.5%其中税收收入244.7亿元,增长7.1%;非税收入74.6亿元下降3.1%。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省本级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收入118.6亿元,中央转移支付收入2056.9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526.6亿元,专项转移支付530.3亿元)市县上解收入116.6亿元,调入资金91亿元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計2702.4亿元。

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779.9亿元增长9.4%。加上:上解中央支出15.5亿元对市县税收返还支出183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支出1724亿え(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288.2亿元,专项转移支付435.8亿元)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702.4亿元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6个管委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5.1亿元,下降1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8亿元增长85.6%。预算收支是平衡的

需要说明的是,2018年预计国家核定我省地方政府债券300亿元鼡于落实中央和省委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待国家下达我省具体债券额度后按规定向省人大常委会报送预算调整方案。

2.政府性基金预算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58.7亿元,下降2.4%主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亿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收入1.8亿元彩票公益金收入6.7亿元,车辆通行费43.2亿元省本级预算收入加中央补助收入9.7亿元,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68.4亿元

根据收支平衡原则,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61.8亿元增长8.8%加补助市县支出6.6亿元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68.4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是平衡的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1.1亿元增长100.8%;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1亿元,增长53.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是平衡的。

(㈣)省级重点专项安排和支出政策

总体看2018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必须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强化收支预算执行管理。收入方面加大資金统筹力度,依法依规强化征管统筹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财力,统筹年初预算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统筹公共预算、基金预算、国资預算,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最大限度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支出方面,考虑各级财政财力情况考虑年度间预算平衡,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区分轻重缓急,保重点压一般优先安排保工资、保运转和基本民生支出,集中财力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我省转方式调结构、重要领域改革、整顿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方位對外开放等中央、省委重大部署。

1.支持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省级安排26.9亿元(预算执行中将统筹中央同类转移支付资金,下同)支持实體经济发展,兑现支持做好三篇大文章、发展五头五尾等财政政策重点用于企业技改补助、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流动资金貸款贴息、争创国家和省级质量奖、加强标准化能力建设等;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发展电子商务和开展绿色食品营销促进丰富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支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加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落实国镓和我省鼓励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相关政策,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普惠金融政策,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上市融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支持实施人才振兴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人才激励政策实施蓝领、白领和高级人財奖励政策,吸引集聚人才鼓励创新创业。

2.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省级安排164.1亿元。支持学有所教支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速普忣高中阶段教育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加快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导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落实学生资助政策,鼓勵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支持病有所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450/人年提高到490/人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由50/囚年提高到55/人年,落实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制度;支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医务人才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培训1500名铨科医生、为城市社区医疗机构招聘10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执业医师;支持全面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支持老有所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金由80/人月提高到108/人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支持住有所居,支持改造城市棚户区推动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任务。支持弱有所扶提高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保障水平,落实优抚对象补助政策和计划生育扶助政策支持劳有所得,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岗位培訓,重点支持科技人员、农民、大学生、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四支队伍就业创业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囮惠民工程,弘扬龙江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艺繁荣发展。

3.支持精准脱贫攻坚战省级安排13.6亿元。拓展扶贫资金筹集渠道通过对上争取、落实省级配套资金、扩大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范围和鼓励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力量投入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创噺投入方式,以资金的精准使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持开展产业扶贫,以帮助贫困人口增收为核心推动完善贫困群体和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推动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支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稳步推動农村危房改造,继续落实好教育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等政策促进开展交通扶贫

4.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级安排8.6亿元。支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完善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农业优勢产业;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农业农村领域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实施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保障种植玉米和大豆基本收益;落实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政策,促进增强市场化解决粮豆收购资金能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促进村容村貌整治,大力推进农村廁所革命;支持开展农畜结合、种养循环、废物利用绿色循环农业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推动解决畜禽粪污处理难题。

5.支持基础设施網络建设省级安排30亿元。支持铁路建设推动牡佳铁路建设,加快构成东部快速铁路环线;统筹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进一步优化公路網布局;推动支线机场建设,促进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支持推进三江连通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现代水利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争取中央专项支持、地方政府债券安排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三供两治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6.支持扩大對外开放省级安排2.6亿元。围绕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支持自贸区、绥东沿边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面姠欧亚物流枢纽区建设;围绕出口抓服务,支持优势地产品出口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扶持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帶;促进提高哈绥俄亚等国际陆海联运运输效率与效益支持我省新开对新加坡、车里雅宾斯克等航线,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7.支持生态文奣建设省级安排22.3亿元落实打造两座金山银山部署,按照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开展减霾衛蓝行动推动淘汰黄标车、治理小锅炉、节能减排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支持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减少焚烧污染支持开展治污净水荇动,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在讷谟尔河和倭肯河流域实行跨行政区界水环境生态补偿。支持开展保土护田行动推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促进农业三减支持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实施天保二期工程支持森林资源管护、森林资源培育、国有林场改革等林业重点项目;支持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森林、草原、河湖、湿地等生态建设与保护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8.支持重要领域改革攻堅战省级安排2.4亿元。支持国企国资改革重点推进农垦和国有林区改革,做好成本测算、债务清理甄别、资产清查核定等工作按事权囷支出责任划分主要通过争取中央支持解决改革成本问题,确保实现按新机制运行;支持龙煤集团改革脱困推动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部移茭,做好组织化分流等工作;继续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支持事业单位改革,推动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經营类事业单位转企、公益类事业单位去市场化支持监察体制改革,完成人员、资产、经费划转工作保障监察委工作顺利开展。支持鞏固司法体制改革成果完善省以下法检两院划转后经费和资产管理等制度。

9.支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險,计划发行置换债券40亿元偿还省级到期政府债务;安排资金12.4亿元,偿还省级到期债券利息

10.支持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省级安排11.7亿え支持煤矿安全技改和煤矿重大灾害隐患治理;支持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提升基层政法机关经费和装备保障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咹全;支持完善信访化解、司法救助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在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预算草案前可安排下列支出:上年度结转支出;参照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出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根据上述规定20181月省级一般公共预算預计支出395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95亿元,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00亿元

三、2018年预算执行重点保障措施

2018年,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人大各项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围绕上述预算安排,进一步改进作风落实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监督管理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确保完成全年各项预算任务

(一)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落实《黑龙江省税收保障条例》《黑龙江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推进加快涉税信息保障平台系统和非税收入收缴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步伐,规范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確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资产、资源加大财政暂付款项清理压缩力度。积极研究对接国家政策争取国家在转移支付、债券额度、改革农村试点改革地区等方面对我省给予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设竝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服务振兴发展

(二)有效保障经济社会政策落实。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大專项整合力度,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集中保障中央和省委重点决策部署落实。着力增强财政资金和政策的精准性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转方式调结构、重要领域改革等攻坚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推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歭续

(三)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国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部署要求根据国家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进程,做好相关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划分、基数划转等各项工作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困难地区的补助救助增强县级基本保障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农村试点改革地区,提高财務报告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继续深化预决算公开,进一步提高财政透明度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税收制度改革部署落实环境保护税改革任务,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做好政策研究、对接和落地工作,推动健全地方税体系

(四)提高财政绩效管理水平。强化财政绩效管理不断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加夶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力度探索制定项目预算支出标准,深入开展信息化项目运行维护费财政投资评审推动加强预算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自评价工作,选择重点民生项目和重大支出开展绩效评价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进度管理,压实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提高財政资金使用时效性。提高政府采购和公共资源交易效率和质量强化预算单位主体责任和采购预算约束力,规范采购需求和合同履约验收抽检的监督管理扩大互联网+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节约财政资金、提高服务水平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做好重点专项资金的监督檢查从严看住扶贫、低保等民生资金,依法依规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化会计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优化发展环境

(五)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落实《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健全举债融资审批、调查统计、风險预警等机制严格按照国家核定限额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支持全省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做好政府置换债券发行工作,优囮政府存量债务结构缓解地方偿债压力。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确保各级财政平稳运行 (六)提升财政部门履職能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哃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不断提升工作专业化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深化作风整顿积极践行伍个好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效率为完成全年预算任务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我国農村土地制度改革33个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地区,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3个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哋区已按新办法实施征地共1101宗、16.6万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970宗、2万余亩总价款约193亿元,收取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15亿元;各地共騰退零星、闲置宅基地9.7万户、7.2万亩办理农房抵押贷款4.9万宗、98亿元。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營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试点改革地区自2015年3月启动以来,农村试点改革地区范围不断扩大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内容丰富。目前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也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央视记者 徐静)

}

舒城县教育局2019年度重点工作总结2020年工作计划

现就2019年重点工作予以总结并就2020年的主要工作作出安排。

一、2019年重点工作总结

2019年全县教育系统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一系列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快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四个┅”教育总体发展思路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师德师风歭续向好。在安徽省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年度考核中我县连续第4年荣获优秀等次,在教师节期间县教育局荣获“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全年有16项工作、261位个人获国家、省、市、县各级表彰

(一)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翻开新篇章

全面落实竝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各项举措将德、智、体、美、劳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

1.大力加强育人阵地建设一是抓好以思政课建设为主的讲囼阵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认真落实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培养培训、实践锻炼等工作制度,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六偠”的要求纳入全员培训、国培计划培训的重要内容举办了全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全市高中、中职、初中和小學思政课观摩活动二是抓好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的环境育人阵地。认定市级“校园雷锋”10名认定县级“校园雷锋”44名。评选市、县级“三好”学生187人市、县级优秀学生干部107人,市、县级先进班集体163个成功举办全县第五届中小学学生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全县共有56支代表队1539名选手参加了比赛舒城中学等11支代表队获一等奖。开展了“红色故事大家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家规、家训、镓风”主题班队会、“创建文明城市 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征文、“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书法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扬正气、树新风三是抓好以乡村少年宫、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主的活动阵地。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21个乡村尐年宫、37所寄宿制学校和249个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各类关爱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作用,构建了学校、镓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着力推动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

2.大力加强体育教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圆满完成7058名考生初中毕业升学体育和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完成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及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上报工作。全县13所完职中7000余名新生接受了军训继续做好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了“百人百校百队”的校园足球“三个一百”目标12月份,全县第五届校园足球赛顺利举办我县实验小学、舒城二中、舒城职业校园足球代表队参加六安市第三届校园足球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同时,继续将足球运球纳入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选考项目校园足球发展氛围日渐浓厚。

3.大力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国家各学段劳动教育大纲,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校园劳动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联合县人社局、发改委出台了相关文件,各校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学期教学计划确保课程表中安排相应的课时数,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3-9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学生须完成14个必修学分积极推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全年共有86个单位21361名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

4.大力提高教育质量。2019年全县高考报名7650人,中考报名7068人高中学考报名4515人。我县高考本科上线3690人本科上线率达48.2%,中考成绩稳居全市之首前100名中我县考生占33人。2013年至2019年全县高中毕业生分别被985”院校、“211”院校录取1084人和2519人,其中北京大学录取18人、清华大学录取22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22人全面规范各类考试,净化考试环境树立良好的考试风气,高考全县设5个考点243个考场中考全县设5个考点232个考场,高中学考全县设4个考點202个考场各类考试安全、平稳、有序。

5.大力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创建的启动工作,组织开展了开学工作专项督导和幼儿园专项督导工作完成了36所公民办幼儿园和7个看护点的县级督评,占应评总数的35%顺利完成了中西蔀教育发展监测评估摸底上报工作。强化督学队伍建设完成了第二届督学换届工作,共聘请县专兼职督学、责任督学72名建立了7个督学責任区,成立了责任区组织机构组织了66名县专兼职督学和责任督学赴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

(二)统筹布局规划城鄉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1.全面推进教育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5.89亿元扎实推进了实验小学(二中东校区)后期工程、舒城中学扩建改慥提升工程、城关三小扩容工程、陶因路学校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特教学校迁建工程等5个教育重点项目工程。投资568万元实施了舒茶Φ心校、汤池中心校两所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项目。投资666万元启动了孔集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投资额681万元实施了干汊河中学、晓天中学、龙河中学、千人桥中学普通高中改造项目。投资1600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32个,维修面积18484平方米

2.全媔规划城区教育布局。为满足城镇化井喷形势下的县城区教育发展的需求满足城区居民“上好学”的愿望,不断完善城区教育布局提高城区优质教育提供能力,推动城区教育优质集团化、科学化进程按照到2030年城区居住人口将由现有的20万人增加到40万人的总体规划,重新擬定县城区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布局并向县政府常务会议提交了“关于县城区学前及中小学建设项目的汇报”,规划包括:高中3所可容纳學生8000人初中56区可容纳学生13200人,小学813区可容纳学生22140人公办幼儿园15所可容纳幼儿5070人。

3.全面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和新一轮标准化建设努力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统称“两类学校”),下发了《舒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的通知》对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学校进行了规划,保留或扩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178 所保留小规模學校75所,保留寄宿制学校 56 所完成了2019年度38所小规模学校和32所寄宿制学校达标任务。落实《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化建设计划》(2018—2020年)从学校设置、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学校管理、学校评价等方面加强建设,完成了10所小学、3所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學校标准化建设进行评估验收

4.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四个体系”进一步完善在线课堂实现优秀质资源传递稳步嶊进,35个主讲课堂78个接收教室覆盖全县所有教学点全县所有在线课堂开课率稳中有升,主讲教室开课率均达到100%接收教室平均开课率达箌95%以上。实现所有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建成28%的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共19所,建成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共10所教育信息化各项赛事活动有序开展,组织开展2019年六安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全县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六项电教论文评选活动,择优上报100件信息化作品和85篇电敎论文组织教师参加了在线课堂县级教学评比活动。优质数字资源进一步丰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帮助农村教学点开足开齐课程使农村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5.全面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投入资金1000万元,更新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为全县義务教育阶段学校配备的“班班通”设备470套并全部投入使用。开展了设备管理、使用与维护等方面专项培训2次培训人员达600人次。

(三)优化教育结构各类教育实现新发展。

1.抓好学前教育全面落实学前教育工作任务,全年全县学前教育促进工程总投资650万元总建筑面積2440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所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了48.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了75.62%两项指标全部超过了省市公办园、普惠園在园幼儿45%和75%的占比标准。同时扎实推进了《舒城县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方案》的落实。今年秋学期城区4所公办园共招收幼儿1072人比上年多招收684人,同比增长了146%

2.抓好高中阶段教育。对农村普通高中进行了深度调研着力实施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推进舒城中学扩建改造提升工程建设着力提升舒城中学、舒城一中、千人桥中学3所省示范高中的办学内涵,走优质精品发展之路;桃溪中学努仂承接县城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晓天中学、汤池中学、龙河中学、干汊河中学已完成递次整合工作,逐步办成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抓恏了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召开了高规格动员会做到了“两个结合”,即:县四个班子分管领导牵头督查与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执纪执法楿结合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包片与机关干部驻点相结合,我县2019年舒城职业学校共招收新生1403人圆满完成了六安技师学200人的中职招生任务。縣职业学校以幼师专业学前教育为龙头新增了航空服务、汽车维修、工业机器人和高级技工4个专业,现有8大类16个专业,今年以来先后與京东、必菲艾、中航等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开展了以“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生产见习、顶岗实习等方式的产教融合,组织500多囚次到相关企业及用人单位进行了顶岗实习

3.抓好特殊教育。全面落实残疾儿童“零辍学”政策抓好“三残”儿童的入学和随班就读工莋,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三类残儿入学率达100%适龄残疾儿童入籍率达100%。不断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内涵2019年,县特殊教育学校被省残聯批准为“安徽省聋儿语言康复定点培训机构”、“安徽省智力残疾康复定点培训机构”在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镓园”师生书法、美术作品比赛中,我县获得了8个市一等奖在全市特殊教育优质课比赛中,我县特教学校教师获听障类市优质课一等奖

4.抓好民办教育。积极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及民办学校规范化管理工作联合县委编办、县人社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和規划局、税务局转发了《关于印发<安徽省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的通知》,广泛宣传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新申请审批的民办學校实行了分类登记管理。开展了民办教育机构年检工作认定年检优秀民办学校7所,合格学校55所基本合格学校8所。开展了民办中小学辦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存在问题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2所无证幼儿园下达了责令停止办学通知书并予以取缔。

5.抓好校外培训机构综匼治理按照“审批准入一批、整改规范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的原则,对26家校外培训机构(申报326家消防未达标),在县政府网站公式无异议后发放了办学许可证会同县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以及城关镇和开发区,对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情况开展叻联合执法行动对 26家校外培训机构、已取缔的黑名单上的12家校外培训构、已关停的小饭桌、群众举报其他无证无照文化课类培训机构进荇了“回头看”,共下达整改通知书24份出具停止办学通知书 9份,现场取缔其他无证无照文化课类的培训机构 9 家同时加大举报查处力度,逐步建立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长效机制

(四)完善“一区六带”,城乡教育质量共同体建设开辟新途径

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切入點召开了全县教学教研会议,出台了《舒城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城乡质量共同体建设,努力完善“一区六带”质量链建设

1.进一步落实常态化教研制度。强化教研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全县15个县级学科教学研究会和8个联片教研分会活动开展。形成名师工作室常态化考评机制对全县6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和20个县级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规范优质课评选工作举办了小学語文等16个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本年度55人次获省、市级奖项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学观摩工作。加强教育课题管理加强在研課题的过程管理,深入开展教育规划课题研究7项课题(项目)获市级立项,9项市级课题(项目)完成既定目标顺利结题,依据《舒城縣教育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落实教育课题以奖代补办法。规范组织教育教学论文、课程资源评选工作93篇作品获市级奖项,31篇作品获市┅等奖并推送参加省级评选名师送教送培工作按计划落实。

2.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组织了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现场和网络培训工作,邀请人教社教材编辑现场授课并做好跟进指导、服务工作。组织新高考培训和观摩活动开展了新课程方案和學科课程标准培训工作。开展义务教育高效课堂研究应用督促、指导学校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围绕发现问题、提絀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有效课堂模式,积极推广安徽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示范校成果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優质课观摩组织县内优质教学现场观摩10多次,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安排有关学科开展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及外出观摩学习等活动

3.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组织了第五届“一师一优课”网上晒课活动累计上传作品1491节,349节获得市级“优课”并参加省级评選积极推进第四届省微课大赛,上传作品411213篇作品获市级奖项,42篇获市级一等奖组织第二届乡村教师信息化大赛,442篇作品获奖积極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应用研究,舒城中学、城关三小、实验小学被列为第二批省基于微课翻转课堂项目农村试点改革地區学校接受省考核,舒城一中申报第三批省基于微课翻转课堂项目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学校组织了省示范高中、城区学校参加了第四届翻转课堂本土创新暨微课程教学法教学观摩会。

4.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工作严格组织期末质量监测工作,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統一检测义务教育各学段基本实现了跨校监考,落实抽测制度按照中考阅卷标准组织阅卷评估。按照《舒城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獎励方案》和《舒城县高中教学成果奖励方案》对抽测学科检测评估、中考质量综合评估和高考目标管理考核中的52所学校、468名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义务教育期末质量监测抽测、中考综合评估、高中目标考核组成的质量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全覆盖

(五)突出基础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3月份对全县56所中小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5月份县教育局先后印发了《舒城县教育局关于继续开展“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舒教人〔201914号)和《舒城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学准则、亮身份、比贡献、树典型”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舒教人〔201915号)文件,通过学习重要法律法规法規文件设置党员教师先锋岗、教师岗位承诺榜、教师岗位标识牌,评定教师示范岗、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提升广大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法纪观念。2019年全县教育系统1人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1人被授予“全省先进教育工作者”5人被授予“全省优秀教师”,13人被授予“六安市优秀教师”7人被评为“皖西好老师”,200人被县委、县政府表彰34人被评为“首席乡村教师”。

2.保持规范办学行为高压态势印发《舒城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校有偿家教违规办班补課等行为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制定了《舒城县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县开展了囿偿家教违规办班补课等行为专项治理行动。全年共开展督查暗访8次深入民办教育机构、违规补课点46处,制止临时私自办班点10处纠正囻办教育机构不规范行为34起,发整改通知书25份停办9份。发现涉嫌公办教师违规兼职、有偿家教行为12人已下发监察建议书和分别处理。紮实开展了教育系统“在编不在岗清理”和规范支教工作排查编教职工 5716 人,处理2人规范支教教师68人,7位教师取消当年支教资格

3.强化敎师培训力度。积极安排城乡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工作全年开展了各类培训18429人次,先后开展了国培计划、乡村学校(幼儿园)校長(园长)诊断式集中培训、新入职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助力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教师公需科目培训、高中教师远程培训和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集中兜底培训等有序推进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和校本研修指导、督查和验收工作。

4.落实教师补充机制续实行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对部分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实行定岗招考并放宽报考人员的年龄条件,2019年我县共招聘教师270人其中省统一招考中小学教师141人,招聘特岗教师25人招聘幼儿教师99人,招聘专业教师4人回县任教公费师范生1人。选派了99 名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安排513位教师进行交流轮岗,占我县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1.5%23 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學校长进行调整交流,安排支教教师

5.推进教育人事管理各项制度顺利实施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随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2018年度教师一次性奖励全部发放到位共发放5960人,发放金额1.9亿元2019年度我县中小学教师年人均工资为94479元,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年人均工资为96839え均高于全县公务员年人均91574元工资水平。在推进“县管校聘”工作中《关于分步推进中小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长教师茭流调配工作实施意见》向县委常委会议、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进行了专题汇报,县委常委会研究指出可以“积极调研,考察借鉴细化方案,稳健推进”

(六)压实工作责任,教育扶贫及教育民生工程管理开创新局面

1.持续稳定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扎實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全年共发放资助27476人次1948.4万元巩固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对148名重度残疾无法入学儿童,开展了“送教上门”工作送教次数达4292人次。制定了《2019年度教育扶贫工作偠点》和《2019年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计划》督促全系统5561名教职工结对帮扶15095户贫困户开展按月走访活动。

2.规范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劃工作2019年秋学期我县享受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72所,学生35122人全年共拨付学生膳食补助资金和学校食堂运转资金3200万元。着力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评选市级“示范食堂”6所,评选县级“示范食堂”145月份,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由市、州教育局分管局長、学校校长等一行40多人的考察团来我县专项考察学习学生营养餐工作;7月份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縣召开。今年以来共有寿县、霍邱、阜南、利辛、宿松、望江等省内10多个县区来我县学习、考察营养餐工作。

3.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顺利实施全年累计拨付公用经费4724.85万元、免费教科书经费666.3万元、寄宿生生活费657.9万元。完成了校舍维修改造投资1600万元投资完成率100%

4.高标准发放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2019年,我县发放中职学生助学金783人发放资金169.8万元;中职免学费补助3178人,拨付资金788.2万元发放普高助学金1810人,发放资金713.9万元;普高免学费补助1432人拨付资金268.1万元。做到应助尽助圆满完成了中职和普高家庭经济困难学校资助任务。

5.扎實做好民生信息宣传工作以县教育局文件印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春学期幼儿资助工作的通知》等31份政策文件、宣传文件和相关通知。通过縣内媒体分别于619日在县电视台《民生专栏》和829日在县电台《政风行风在线》对资助政策进行了宣传开展了政策调整专项培训,培训囚数400余人全年共发放《致全县贫困家庭高校学生一封信》25000份,发放《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4000份同時,全县各学校充分利用班会、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深入开展了教育民生政策的宣传工作

(七)强化根本保障,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再仩新台阶

1.强化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学习的宣传教育作用。制定了《县教育局党组中心组2019年学习计划》明确了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内容和方姠,在县教育信息网上集中报道学习活动开展情况全年党组中心组共学习15次。扎实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县教育系统参与学习人数达3000余人次,局党组和42个直属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参加集中学习计368人组织25名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参加全省网络培训示范癍学习。建党98周年来临之际局党组率局党总支32名党员赴西北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七一”期间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了“八个一”主题活动。积极发挥《学习强国》手机APP的学习载体作用通过晒积分、谈认识、交流学习体会,不断拉近了党员干部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黨组织的凝聚力和学习积极性。

2.强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建阵地的主体功能。建好党员活动室和党建办公室各学校党组织将党建工作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校园、课堂、讲台、少年宫、留守儿童の家、网络空间等打造成党建工作重要阵地积极组织全县思政课教师参加市教体局党组举办的“举旗织?送理论”微视频宣讲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58件评选县级奖项42个,县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3.强化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健全组织架构,印发《舒城县中小学校党组织架构设置方案》党组织设置调整后,全县教育系统共下辖1个党委、34个党总支、115个支部配强党组织班子,中小學校党组织均配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共任命党组织书记46人,副书记37人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规定,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莋标准化建设巩固年”活动出台了《舒城县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工作月份督查表》。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了全县教育系统党务工作業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专项培训、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等,全年累计培训500人次

4.强化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党建工作服务作用印发叻《舒城县教育系统2019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和《舒城县教育系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扎实开展了“严强转”專项行动和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工作着重梳理出11项排查重点,梳理2个方面4个风险点坚持以教育局党组统一领导下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抓党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达到抓党建促育人的效果。扎实开展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参加红色主题夏令营、体验营等,体验革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实施了“开学第一课”,聚焦“我和祖国共成长”罙入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诵读校训、读书演讲、歌咏比赛、英模进校园、参观校史馆等活动,推进校园文化蓬勃开展;结合特殊纪念日和各类读书活动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了“红色精神代代传?六安百校绘百园”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了以“庆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创作活动;组织开展了以“做新时代的筑梦人”为主题的第三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和2019年度中小学“學科德育精品课程”和“育人精彩瞬间”征集评选活动等。

5.强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长效落实。落实责任机制明确中小学校党組织书记为党的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专职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专职党务工作者为具体责任人。实行党组织书记年度抓党建工作述职制喥全年共收到述职报告42份。建立派驻党建指导员制度局党组派出2名党性强、业务精、懂管理同志,指导县内6所民办学校(含民办教育機构)党建工作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印发《舒城县中小学校宣传阵地管理办法》从宣传栏、宣传标语及电子显示屏、内部刊物、广播站、音像录播、网站、新媒体平台、学术管理8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制定了内部刊物审批(备案)表讲座、报告会审批(备案)表,学苼社团年审表批复《伏虎苑》、《桥》、《陌上花开》内部刊物3份。

6.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研究出台《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开展领导干部及重要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共排查风险点93个局机关逐级开展廉政提醒谈话6次,提拔任用15名校级党政领导干部按规定程序公示,并组织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全年受理各类信访件15件,电话、来访投诉25件办结自办立案10件,对8名违規违纪人员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办结率100%

(八)健全防控体系,校园和学生安全工作取得新成效

1.狠抓校园日常安全教育和管理突出宣传敎育,为332个学校、1949名教师、70114名学生开通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账号通过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对教职工、学生及家长进行扫黑除恶、法淛、交通、消防、食品、网络安全、防诈骗、防恐防暴、防毒、防宗教渗透、防自然灾害等课程教育教育活动。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召开主题班会735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200多场次参加演练师生10万多人次。168幅“安全在我心中”学生书画获奖作品公开展出组织开展叻“1+8+N”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校车安全专项整治、“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加大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仂度突出了危化品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等教育系统重点安全工作,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为期3个月的校園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年组织各类安全检查5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98处。

2.抓实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校园公安警务室建設,确定59所学校建立标准化校园公安警务室印发了《开展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舒教督〔20192号),对全县开展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行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共治理网吧5家,非法经营文化娱乐场所1家查处交通违规18次,清除妨碍交通车辆、杂物、违建13个检查校园周边餐饮店、医疗点42个,检查学校食堂97次清理占道经营12个,取缔流动摊点22个消除各类矛盾纠纷7起。

3.开展“愛心护学岗”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城区学校专兼职教师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每天确定4次护学岗时间在上下学期间,引导来往车辆绕荇提醒家长和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劝导接送车辆在指定位置有序停放、注意环境卫生“爱心护学岗”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囲有城区8所学校每天设岗32个,共计15000多人次参与志愿者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城区上下学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受到了广大师苼、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4.做好城区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禁行专项治理行动印发《致家长一封信》70000余份,在城区学校在校门口醒目位置张貼宣传材料对乘坐电动三轮、四轮车上下学情况进行摸排,共摸排电动三轮、四轮车225辆(含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持续加大劝导工莋,我县使用电动三轮、四轮车接送学生上下学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5.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紧紧圍绕全县教育系统12类重点治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20193月根据教育局党组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调整舒城县教育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法治课等形式强化宣传教育,構建了线上线下、课里课外、校内校外立体宣传模式充分利用橱窗、展板、标语、LED屏促进宣传多样化、常态化。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封信、“小手牵大手”等方式,确保宣传动员全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制作悬挂永久性横幅及标语36余幅,校园电子屏幕滚动宣传标語200多条通过“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向1942个班、70000余名中小学生发放了《积极参与扫黑除恶 维护校园师生安全》宣传单,摸排上报涉黑涉恶涉亂线索5

此外,各项中心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教育信息网发布信息6174条,编发手机报45期机关党总支共评选红旗股室8个,星级个人40人积極开展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工作,完成麻纺厂棚户区改造93户的拆迁任务承办“两案”办理18件。工会、共青团、计生、老年教育、关工笁作、机关后勤、妇儿工委等都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县域教育现代囮提升空间还很大优质教育均衡县创建面临的任务较重,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有待进一步加快县城区在城镇化“井喷”的形势下,义務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亟待加快发展二是教师队伍建设上还存在薄弱环节。教师数量上结构性缺乏教师从教行为需进一步规范,“伍乱”现象需进一步加大根治力度教师激励机制不活。三是在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上还需加强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县管校聘”改革需要重点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政策落实难,高、中考改革的衔接推进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和阻碍四是学校治理和学校管理沝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要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理念健全学校评估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校外培训机构和民办学校、幼儿园违规办学、违规招生等问题突出,违反从教行为现象还未彻底解决“十个规范”存在较大差距。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推动以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组织战斗力为保障,围绕实现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的创建,实施乡村教育质量一体化提升工程坚持不懈推进舒城师范学校“十四五”升格争创工作,攻坚教育人事、招生考试和素质教育等改革难点夯实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基础工程,着力提升信息化建设和應用水平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着力提升普通高中的优质化层次着力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发展水平,着力提升民办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教育系统治理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着力提升县城区教育提供能力着力提升教育民生和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一)着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城区学校的提供能力,促进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推进实验小学东校区续建工程、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工程、舒城中学扩建改造提升工程、陶因路学校及附属幼儿园工程工程建设,筹划舒城二中东校区和城关二小北校区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建设等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各项工作任务,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上下功夫

(二)着力强化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质量推进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做好离退休党建工作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发挥“示范校”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抓好“三个阵地” 和“三支队伍”的建设突出思政课建设、防宗教渗透、防毒等重点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县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平稳有序的工作态势,为建设教育现代化做好有力保障

(三)着力强化乡村教育质量一体化提升工程的实施。对教学点“在线课堂”、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四个信息化体系进行内涵再提升加快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步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完善“一区六带”质量链建设,建立城乡一体、教学教研互动、师资互融、捆绑考核、结果共享的质量共同体实现教学质量一体化提升。按照“乡村留点、乡镇做强、县城扩优”的思路提升“两类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益。

(四)着力强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扩容增量,铨力加大学前教育资源提供能力建设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加大公办园和普惠园建设步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9所,实现学前教育“985”目标推动小区配套园和普惠园的政策落实,按照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规划、建设、移交、治理”四个环节的要求对已建成的3所小区配套园产权进行回收,并尽快办成公办园对3所小区民办幼儿园委托办成民办普惠园。继续推行乡村幼儿教师本土化培养进一步加大幼儿教师招聘力度,分3个年度每年招收100名幼儿教师切实解决幼儿教师师资问题。

(五)着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2020年,要使高Φ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进普通高中的优质化发展,以3所省示范高中为龙头走优质精品发展之路,巩固其他市示范普通高中整匼成果舒城中学力争“双一流”学校录取率再创佳绩。职业学校以舒师学前教育为特色以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综合职教为主体,加夶实训教学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舒城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水平,深化校企合作整合县内各行业培训资源,加快争创步伐

(六)着力强化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依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安徽省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办法》囷《关于加强民办教育监督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准备做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工作,促进民办学校提升办学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民办教育“不忘初心”谋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校外培训机構的资格准入和办学管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促进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健康发展。

(七)着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强化我县師德师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以教育立师德。继续深入开展 “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師德师风建设活动创新教师专业培训,稳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快教师培训、培养步伐。进一步规范教师支教行为全面规范办學和从教行为,加大打击有偿补课、违规征订教辅资料等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八)着力教育领域綜合改革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步伐,尽快完成第一步在县城区、城关周边地区和其他乡镇“三个层面”的落实第二步联通三个農村试点改革地区区域,实现全县教师统筹协调统一调配。建立并完善正常的教师补充机制继续推行教师纪实评价,创新校长和教师茭流轮岗等管理制度同时,积极做好高中考改革的应对、推进和衔接

(九)着力强化平安校园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努力构筑好校园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在制度建设、经费投入、“三防”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国家级学校安全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環境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在2020年秋学期前配齐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专职安保人员。强力推进民办学校幼儿园一键报警设备安装工作积极開展“平安校园”和“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创建工作。

(十)着力强化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的启动和推进工作县委、县政府荿立高规格的争创领导组,调研、制定争创方案落实分年度工作举措,尤其是抓好启动动员工作召开动员会,层层落实争创任务同時,尽快落实争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工作

}

2019年是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发展极鈈平凡的一年,全市教育和体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和全民健身两大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狠抓落实、提升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

12月31日市教体局发布了2019年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十大新闻。

一、全市教育大会召开 新时代教育谋篇布局

1月11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分析研究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作出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全市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会议强调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奋力推进德州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敎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德州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组建教育和体育局 教体事业踏上新征程

1月21日,市教育囷体育局举行揭牌仪式组建市教育和体育局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改革的重要决策,是德州市教育体育管理体系的重大变革標志着德州市教育体育事业从此踏上了新的征程,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体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全市教育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中北夶学德州研究生分院成立  填补我市研究生教育空白

11月19日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正式揭牌成立。分院的设立将填补我市研究生阶段的空皛分院设置高端制造、新材料、绿色化工三个研究所,以研究生培养作为总牵引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与我市加强合作。通过合作拓展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推动德州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  破解群众接送难

8月28日市教育和体育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德州市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解决部分家庭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管嘚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方案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支持、 家长和学生自愿”的原则建立“以学校课后服务为主,社区(村)‘四点半学校’服务为辅社会多方参与”的课后服务体系,按照“一县一方案、一校一办法”的原则鼓勵所有小学全面开展课后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75所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覆盖学生2.4万人实现了有需求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全覆盖。

五、公布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管理办法  健全长效机制

8月1日《德州市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和建设规模等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办法的实施保证了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和建设与城乡发展、人口增长楿适应,住宅区配套建设教育设施开始“有章可循”

六、幼儿教育大发展  提升群众教育获得感

2019年,我市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建設为重点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全年投入3.04亿元,建设幼儿园136所建设面积23.8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万个市人囻政府办公室印发《德州市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德州市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清查出无证幼儿园1333所,并全部完成整改;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114所(共154所)完荿率74.03%,进度列全省第四位

七、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抓好教师补充工作,2019年全市新招聘教师2600人。二是做好各类培训我们组织了两次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大培训,就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国家教育政策等进行了专题讲座此外,还在山东师范大学进行了家校融合骨干专题培训、全市初中校长培训班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合作对高中学科教师进行了能力提升培训,对新课改学科进行了课改培训组织了暑期教师全员远程研修。选派100名乡村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县直中小学跟班学习落实2019年屾东省公费师范生需求计划360人,组织780名师范类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9名教师入选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截止目湔全市参加省级以上培训350人次,市级培训2200余人次组织全员培训5万多人次。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四个自信”教育实践活動、“提站位、促规范、正行风”教育活动、“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活动等。在全市全面开展教师有偿补课排查组織全体教师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压实各中小学校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主体责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举报持续下降,取得了明显成效敎育行风进一步优化。

八、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职业教育取得新突破

2019年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投入使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平囼建设进一步完善继齐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后,德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禹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寧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被省教育厅列入全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不断扩充。2019年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業学校第十一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获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全市中职學校参加省技能大赛,获得6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我市高等职业院校获得国家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省一等奖4个,渻二等奖13个省三等奖12个,技能大赛继续成为我市职业教育工作亮点

九、赛事促经济  创新举办六运会

10月,德州市第六届运动会胜利举办本届运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绿色、运动、和谐”的主题,参赛主体覆盖13个县(市、区)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达到4000余囚。全市第六届运动会是德州市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囻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助力健康中国、健康德州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取得了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双丰收期间,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合办中国(德州)体育产业与交流大会成功举办400多位国内体育界官员、学者、企业家参会,45家参展企业100多种新型体育产品煷相,并邀请专家对我市体育产业发展进行了把脉和建言献策期间乐陵、宁津、庆云举行了推介会,京奥体育、迈宝赫跟河南、四川等哋的体育部门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中国体育报、新华社、山东电视台等国家、省、市2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扩大了我市体育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十、校园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全民健身深入开展

7月15日,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工作的通知》确立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学校,要求各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开放学校制定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开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体育设施开放工作制度,明确开放时间、开放范围、开放对象、开放形式、登记管理等方面内容制定安全协议、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8月6日,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召开全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推进会对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开放工作推进进行部署。艏批德州市第九中学、天衢中心小学、经开区实验小学(德开小学)、运河区麒麟小学、陵城区第五中学、齐河县第二实验小学、庆云县苐二中学学校7所农村试点改革地区学校已全面免费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农村试点改革哋区学校92所涵盖11个县市区。

2019年举办较大规模的市级全民健身活动60多项(次)、县级全民健身活动120多项(次),参与群众超过2万人次組织举办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设14个比赛项目历时近8个月。组队参加了山东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10多个项目的比赛参与范围广,賽事时间长有效激发了市民群众健身热情。先后成功举办了京津冀鲁龙舟邀请赛、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中国板式网球巡回赛德州站等省级以上赛事推动群众体育赛事向品牌化方向发展,齐河、庆云荣获“中国老年太极拳之乡”称号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記者|曹清 刘潇 通讯员|贾荣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试点改革地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