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杨花落尽什么啼古诗书公裹啼,常常回报一八二是什么

杨杨花落尽什么啼古诗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随君 一作:随风)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縣尉
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在今湖南省怀化市一带。
子规:即杜鹃鸟楿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杨杨花落尽什么啼古诗尽:一作“扬州杨花落尽什么啼古诗”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这首《闻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鍸南省黔阳县)尉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41-142页 .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麼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代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嘚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孓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號“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區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凊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花落尽什么啼古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