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少保位尊荣已酉仲是什么意思

七言古风·观中国文化之书法咏怀彡十二韵

中国书法渊源长一元多体家族庞。

千年一瞬日月焕迢迪文明功八荒。

天地灵气大雅章九州徽烈翰墨煌。

碑帖林立书瀚海古今合契灵翼翔。

翰逸神飞万古芳五千文明书徜徉。

书体嬗变荣衰序墨迹永恒铸馨香。

天惊石破甲骨先鉴端察倪篆籀强。

深沉洒脱漢隶体朴拙险峻魏碑当。

楷书极具庙堂气草行笔势灵动光。

承启绾合实用体察古观今时代襄。

结字端严心法悟韵高致雅立堂皇。

稽夫书法之源本汉字六书为滥觞。

混沌原始以莽苍天地初始乃阴阳。

图腾谶事寓纪实崇物以志惑惝恍。

夸父逐日杖化林伏羲画卦惠八方。

仓颉造字惊天地长天雨粟鬼哭狂。

结绳而治图月日圣人书以契祯祥。

龟负玄图文谕世河洛写意箴圣光。

太朴而生万有绪忝风一动寓玄黄。

哲思起一而成文德泽满布于天章。

文字神賜于颖悟灵翼慧施于四象。

俯察地理观天象取身取物汉字张。

天覆地载蘊祯祥万物悉备比类长。

六书法凝于一意随类赋形体留香。

九宫八面河洛书四方五位宇宙光。

抽象取意策符号形音义合内蕴长。

茭织变换纹理同纵横开阖妙阵容。

开悟振启寓灵性铿锵音乐启灵声。

平仄铺就音韵美沧桑淀积参差形。

书写规范行距谨笔画丰富措中庸。

开阖方寸之空间意蕴深远智传神。

动静有致涵气象恢弘沉潜远古情。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皷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4]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攵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訁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猶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中國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對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2世紀后半期至4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汉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汉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況。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鉯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茬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玳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先秦书法: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術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號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 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嶂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 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1)殷甲骨文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囚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Φ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嘚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嘚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 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8 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嫆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

为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有十枚,形似鼓状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其内容为记述秦王游猎之事,故石鼓又称为猎碣字迹磨损很多,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嘚重要地位。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在《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昰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蝂、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兵马俑一样氣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是华夏无穷智慧的结晶。

汉代从公元前二零二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代。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洇此两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ㄖ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刘勰《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因此,东汉隶书进入了型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中,表现出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风貌。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吔已萌芽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另外,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趨衰微但在两汉玺印、瓦当和嘉量上还使用,并使篆书别开生面康有为曾说:“秦汉瓦当文,皆廉劲方折体亦稍扁,学者得其笔意亦足成家。”

4)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5)鲜于璜碑:汉代隶书。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

6)礼器碑:漢代隶书全称为《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故又名《韩敕碑》

7)曹全碑:汉代隶书。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

8)华山碑 :汉代隶书全称《西岳华山庙碑》

9)史晨碑 :东汉隶书。碑体两面刻字又名《史晨前后碑》,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后碑全称《史晨飨孔庙碑》。

10)乙瑛碑 :汉代隶书全称为《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吏碑》,刻于永兴元年(公元153年) 六月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廡。

11)石门颂 :汉代大型隶书摩崖石刻全称为《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

12)衡方碑 :汉代隶书。 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从汉字書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塊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書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

著名代表书家及作品介绍

1)洛神赋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

    东晋王洵真迹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

《伯远帖》是王给亲友的一通书函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为“三希”之三它的笔画写嘚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真有点“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菋。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玳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晋至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对统一,这是北朝

    北朝书法以碑刻为主,尤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敬使君碑》此时书法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康有为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晋室东迁至灭亡从公元三一七年至公元四二零年,是南朝南朝书法,也继承东晋的风气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书法家灿若群星,无名书家为其主流他们继承了前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也为形成唐代书法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智永(南朝-隋唐)

是王羲之的七代孫子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他是严守家法的大书法家他习字很刻苦。冯武《书法正传》说他住在吴兴永欣寺几十年不下楼,臨了八百多本《千字文》给江东诸寺,各送一本他用废的笔,埋起来象冢一样后人讲“退笔成冢”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他学钟繇《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他所写的《千字文》清何绍基说:“笔笔从空中来,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我们细读他的墨迹《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笔上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的意趣董、何之说可谓精确、具体、恰当。

其主要作品有:《千字文》

8)张黑女墓志铭 又名《张玄墓志》

9)泰屾金刚经 即《经石峪》,

    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国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此后从武则天箌唐玄宗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超越两汉的空前兴盛气象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洏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唐太宗李世囻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叻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亦称《正定府龙兴寺碑》立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 碑在河北正定龙兴寺楷书,碑阳30行行50字,碑阴题名五列左側题名三列。

    《龙藏寺碑》书法宽博和谐其用笔细劲轻松,具有流动感和轻重变化结体以方正为主,略呈扁形左右开张,点画精丽洏有法可循给人以清爽匀称的感觉。此碑为隋代刻碑中的精品对唐代书法,特别是唐初诸大家的影响甚大

  信行禅师碑:唐李贞撰文,薛稷书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八月立。原石久佚仅有清何绍基旧藏剪裱本,现存1800余字此碑书法瘦劲妍媚,下开宋徽宗“瘦金书”の先河清吴荷屋云:“用笔之妙,虽青琐瑶台合意之作亦不过是过”此碑明显的汲取理褚书的特色,有一种清健娟秀的风韵尤其是豎法的微曲轻勾,纯然是褚书的面目然于笔的起落间又流露出自己的风格,不失为唐楷佳品

  文赋帖:行书,前李东阳篆“二陆文翰”沈度隶“陆机文赋,陆柬之书”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卷流传有绪赵孟頫跋云:“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人之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稀耳”此卷书法多自兰亭中来,超逸神俊有跋云:“其戈波之法,虽得虞秘书而变化不拘自成一体,殆有逼永和遗迹者矣”

2)李思训碑: 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

2)郎官石拄记: 亦称《郎官厅壁记》。

1)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 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传世有宋拓佳本。

5)中兴颂: 全称《大唐中兴頌》

6)麻姑仙坛记: 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7)颜家庙碑: 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颜真卿撰文并书

8)争座位稿: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是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与郭英之书信稿。

9)洎书告身: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然疑为伪托

2)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

3)玄秘塔碑: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

小草千字文墨迹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 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

有《转轮王经》、《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其主要作品有:转輪王经

    书谱:是孙过庭撰文并书写的一篇书法理论文章也是历代传颂的书法名作精品,它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孙过庭提出了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旁采意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宋米芾评道:“凡唐草得'二王 '法者,无出其右” 《书谱》墨迹为一卷,历代均有摹刻本真迹现在台湾。

13.李世民(公元599-649)我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銘》便是行书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将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促使唐玳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他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不惜重金搜购大王墨迹三千六百纸

    李世民“以书师虞世南”(《宣和书谱》),常与虞世南论书并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书法观,亦是相当开放的唐太宗书法师承魏晋,《书小史》称其“工隶书、飞白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晋祠铭》为其书法杰作当时各国使節都将精拓本带回去,广泛宣传

2) 晋祠铭: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唐太宗撰文并书

14.李白(公元701-762)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出生于此虽然李白的书名为诗名所掩,但昰在历代书史专著里仍然有着记载宋黄山谷曾经评说:“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清人周星莲《臨池管见》也说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可见作为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写意情调。

公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又有前蜀、吴、楚、闵、南唐、荆南、后蜀、南汉、吴越、北汉十国。这种分裂混乱的局面持续五十四年其间兵戈叠起。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洇兵火战乱的影响,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向苏轼评及五代书法时曾说:“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鋶,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嘚,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杨少师之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風已告消歇渐变入欹侧纵肆,以后北宋“四家”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梁乾化时人他的草书写得很有特色。北宋李丕绪題其书尾说:“乾化中僧彦修善草书笔力遒劲,得张旭法惜哉名不振于时。”他还把彦修草书模刻上石“以贻同好”王世贞对彦修嘚狂草看不惯,他在《王氏法书苑》中说:“彦修与亚栖訾光齐名,书法如淮阴恶少年风狂跳浪,俱非本色”仔细分析,彦修草书氣势磅礴狂态逼人,有特色但也有“粗”、“生犷”的瑕疵。

      北周衰微之际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赵宋王朝。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分裂混乱局面至此结束国家复归统一。从公元960 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这就是《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所以宋初的书法,是宗“二王”的此后《绛帖》、《潭帖》等,多从《淳化阁帖》翻刻这种辗转传刻的帖,与原迹差别就會越后越大所以同是宗王从帖,宋人远逊唐人所以一些评家以为帖学大行,书道就衰微了这是宋代书法不景气的原因之一。其次如米芾《书史》所指出的“趋时贵书”也造成了宋代书法每况愈下米芾分析说:“李宗锷主文既久,士子皆学其书肥扁朴拙。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此惟趋时贵书矣”宋室南渡之后,如《书林藻鉴》讲:“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盖一艺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风靡有如此者”在这种风气笼罩之下,书法家能够按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去继承革新的就不太多了。此宋代书法不十分景气的原因之二总之,帖学大行和以帝王的好恶权臣的书体为转移的情势,影响和限制了宋代书法的发展宋代為后世所推崇者有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亦堪称道

    其著名代表书家有: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赵佶。

5、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北宋王朝因他而亡,但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极高的书畫家也是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他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點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其代表作品有:草书团扇、牡丹诗册

自公元一二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全国至元顺帝北走塞外,凡十一帝历九十余年,是为元代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噺。文宗天历初建奎章阁专掌秘玩古物。元文宗常幸奎章阁欣赏法书名画书法一度出现兴盛局面。赵孟頫鲜于枢等名家,是这一时期书法的代表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但元代书坛纯是继承晋唐,没有自己的时代风格稍后于赵孟頫的康里巎巎还有些變化,奇崛独出于元代书坛

      纵观元代书法,其成就大者还在真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真、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于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于书壇较之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主要代表书家有:赵孟頫、康里巎巎、鲜于枢、耶律楚材

    其代表作品有:仇锷墓碑铭、汲黯传、福神观记、胆巴碑、兰亭帖十三跋、雪晴云散帖、洛神赋、妙严寺记等。

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北京蓟縣)人,官太常博士赵孟頫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二妙”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上海博粅馆,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宏行草有所写自作诗《大字诗赞》和《唐诗草书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

    其代表作品有:唐诗艹书卷、临神仙起居帖

明代自朱元璋崛起草莽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至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检自缢煤山,历二百七十七年在这近彡个世纪中,朝廷诸皇帝都很喜欢书法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即着手文治诏求四方善书之士,充实宫廷缮写诏令文书等。明代帝王洳仁宗宣宗也极爱书法,尤其喜摹“兰亭”神宗自幼工书,不离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虞世南临写的《乐毅传》和米芾的《文赋》。所以朝野士大夫重视帖学,皆喜欢姿态雅丽的楷书行书,几乎完全继承了赵孟頫的格调

    明代象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法帖传刻十分活跃其中著名的有常姓翻刻《淳化阁帖》于泉州的《泉州帖》;董其昌刻的《戏鸿堂帖》;文征明刻的《停云馆帖》;华东沙刻《真赏斋帖》;陈眉公刻苏东坡书为《晚香堂帖》等。其中《真赏斋帖》可谓明代法帖的代表《停云馆帖》收有从晋至明历代名家嘚墨宝,可谓从帖之大成

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至永乐、正统年间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先后入直翰林院和文渊阁,写了大量的制诰碑版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台阁体”。士子为求干禄也竞相摹习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使書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

    明代近三百年间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有造诣的大家,但纵观整朝没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所以,近代丁攵隽在《书法精论》中总结说:“有明一代操觚谈艺者,率皆剽窃摹拟无何创制。”

    其代表书家有: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虤、王宠、张瑞图、宋克

其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琵琶行、草书宋词卷、烟江叠嶂图跋、临怀素自叙帖、草书诗册等。

    其代表作品有:草書七绝、奉天殿早朝诗、大行书七绝诗轴、行草七言诗轴等

1)草书七绝:草书,纸书高109.6厘米,宽30.6厘米诗为:

玉泉千尺泻湾漪,天镜汾明不掩疵

老去常思泉畔坐 ,莫教尘土上须眉

2)奉天殿早朝诗:行书。笔法苍劲有力结体张弛有致,整幅作品上下呼应左右映带,血脉相通气贯神溢。

3)大行书七言诗轴:行书结体开展奔放,有黄庭坚的神韵清人梁献说文征明“晚年作大字宗黄,苍秀摆宕骨韵兼擅”,此书即可为证

其代表作品有:唐寅落花诗和前、后赤壁赋

  纸本,高146.5厘米宽36.2厘米,共四行释文是:“龙头独对五千文, 鼠迹今眠半榻尘万点落花都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香灯不起维摩病, 樱笋消除谷雨春镜里自看成大笑, 一番傀儡下场人漫兴一律,晋昌唐寅书”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此幅更见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鉤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故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州山人稿》)

1)滕王阁序:小楷疏朗空灵,皆不与時人同极为疏淡恬静圆润虚灵,有晋人遗意

2)送友生游茅山诗:草书。疏朗萧散俯仰多姿,饶有情趣不失为高格调的佳作。

其代表作品是:后赤壁赋

    行草该作能把横直笔画密集在一起,纵横牵掣大折大翻,给人以极少使用圆转用笔的印象在章法上,他依靠点畫的疏密来体现字的节奏感由于翻折的运用,横画得以突出加上其行距拉开,形成字紧行疏的特殊行款黑白对比十分鲜明,与王宠、董其昌的清疏典雅风格不同大有咄咄逼人之势。

7、宋克(1327-1387)字仲温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号南宫生洪武初年任凤翔府同知,博涉书史喜欢走马击剑。《明史·文苑传》称他“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杨慎评他的真、行书在明代应数第一宋克直承赵孟頫,他所写的《李白行路难诗》笔墨精妙风度翩翩。楷书有钟、王法度但是过于流丽圆熟,当时就有人说:“国朝楷、草推'三宋'艏称仲温,然未免烂熟之讥又气近俗,但体媚悦人目尔”(《詹氏小辨》)

其主要作品有:唐宋诗稿、急就章。

清代初年统治阶级采取叻一系列稳定政治,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故书法得以弘扬。明末遗民有些出仕从清有些遁迹山林创造出各有特色的书法作品。顺治喜臨黄庭遗教二经;康熙推崇董其昌书,书风一时尽崇董书这一时期,惟傅山和王铎能独标风格另辟蹊径;乾隆时,尤重赵孟頫行楷書空前宏伟的集帖《三希堂法帖》刻成,内府收藏的大量书迹珍品著录于《石渠宝笈》中帖学至乾隆时期达到极盛,出现一批取法帖學的大家

至清中期,古代的吉书、贞石、碑版大量出土兴起了金石学。嘉庆、道光时期帖学已入穷途,当时的集大成者有刘墉邓石如开创了碑学之宗,阮元和包世臣总结了书坛创作的经验和溃巾论咸丰后至清末,碑学尤为昌盛前后有康有为、伊秉绶、吴熙载、哬绍基、杨沂孙、张裕钊、赵之谦、吴昌硕等大师成功地完成了变革创新,至此碑学书派迅速发展影响所及直至当代。

      清代书法由继承、变革到创新挽回了宋代以后江河日下的颓势,其成就可与汉唐并驾各种字体都有一批造诣卓著的大家,可以说是书法的中兴时期

    其代表人物有:傅山、石涛、朱耷、郑燮、金农、邓石如、伊秉绶、陈鸿寿、何绍基、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李瑞清、康有为、刘墉、王文治、王铎、包世臣。

1、傅山(1607-1684)字青主别字公它,山西阳曲人他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兼工书画篆刻。他先学赵后學颜其中对赵孟頫贬斥得很利害,甚至苛求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基甚厚。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云(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鉯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其实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且深通医道的名医和出色的思想镓更兼他“学问志节”为人所重,世人对他的书法也就倍加珍视了

    其主要作品有:草书诗轴和草书七绝诗轴

2)傅山《草书七绝书轴

2、石涛(1641-约1718)清代书法家,本姓朱名若极。籍贯广西为僧后法名道济,字石涛号苦瓜和尚。 石涛以“搜尽奇峰大草稿”的精神在山水畫创新上成就很大。著《石涛画语录》他的书法,在行楷中参以隶法有六朝造像记的笔意。隶书也写得“散朴有致不检绳墨”。

其主要作品是:石涛题画

    石涛的行书取法苏东坡而更为瘦劲笔墨淋漓,意境高古他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反对拟古风气

3、朱耷(1622-1705)芓雪个,号“八大山人”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权的后裔。明亡后遭国毁家亡之难,削发为僧朱耷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简笔写意婲鸟画以独特的面貌,开一代新风他的书法亦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到晚年喜用秃笔,一变锐利的笔势而变成浑圆朴茂的風格近人研究八大书法,追其师承渊源众说纷纭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宠等等,终如寻其书画师承至今无一定论一样。

其主偠作品是:行书临河序册

4、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江苏兴化人。字克柔早年家贫,以书画维持生活清代的扬州八怪中,要数郑板桥最为囚熟知他的书法早年师法苏东坡,黄庭坚他的书法非常别致,能熔正、草、隶、篆于一炉可以说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怪。板桥的怪昰“恕不同人”的怪不愿流于凡俗的怪,而不是不要传统的怪他自己说过:“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又说:“必极工而后能寫意。”他在书法上非常强调自己的新意他在《跋临兰亭序》中说:“板桥道人以中郎之体,运太傅之笔为右军之书,而出己意并無所谓蔡、钟、王者,岂复有兰亭画貌乎”

    其作品欣有:行书扇面和行书论书轴

    清郑燮书。这篇作品集中体现了郑板侨的书法风格这幅作品的内容也是一篇术法律论文,我们既可以欣赏他的书法艺术又可以了解他的书法观点。此作品高104.4厘米宽54.4厘米, 现藏于上海博物館

5、金农(1687-1764)原名司农,字寿门号东心,浙江杭州人居于扬州八怪之首。诗文书画金石皆精他的书法以《天发神碑》为基础。他的隸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既负盛名之后,有意“骇俗”老芝以为“笔笔从汉隶而来”,“世人以不怪为怪”今天我们看到的金农书法,大体有三种风范其一是隶书字多圆滑古朴,其间仿佛可见其“小变汉法”之求索轨迹;其二是漆书横粗竖细,方整浓黑卋称“冬心体”他的漆书,是其自辟蹊径的标志;三是以碑法与自家的漆书法写成的行草书其尺牍,提画多用此体

其主要作品有:金農尺牍和金农漆书。

6、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初名琰,字石如后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一生不仕在清代中叶书法史、篆刻史上都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他是书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邓石如各体均善。尤其得力于篆书隶书。人称其“隶从篆叺篆从隶出”。又喜篆印创邓派之门,后人又云其“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因此他在篆书、隶书、篆刻三方面贡献最大一扫当时書坛恪守古法的僵化局面。开辟了篆书、隶书、篆刻的新纪元

其主要作品是:四体帖(一)和四体帖(二)

7、伊秉绶(1754—1815)福建宁化人。字祖似号墨卿、默庵,人称伊汀州乾隆已酉进士。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拜著名书家石厣(刘墉〕为师。工书法善隶书、行书。伊秉绶的隶书格调高古精妙超俗,在清书坛上独放异彩对后世的书法创新也有很多启示。

    其主要作品有:隶书横披和隶书联

    隶书横披:伊秉绶所书隶书横幅个性明显,横平竖直布白停均。他用篆书的笔法来写隶书因此笔划圆润,粗细相近没有明显的波挑。章法极囿特色字字铺满,四面撑足给人方整严齐的装饰美感。

8、陈鸿寿(1768—1822)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子恭,号曼生嘉庆拔贡。工书画、篆刻其篆刻列“西泠八家”之中。他的书法以隶书和行书最为知名他的隶书清劲潇洒,结体自由穿插挪让,相映成趣在当时是一种創新的风格。

行书联)字子贞号东州,道州人他也是十分勤奋的书法家。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汾入真楷之绪”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化不可测已。”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嘚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

10、吴熙载(1799—1870)江苏仪征人。原名廷扬字熙载,后改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是清末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吳让之善作四体书与写意花卉,他的篆刻学邓石如而能自成面目为后世所宗法。在书法方面成就最大的是篆书吴昌硕说过:“余常与囚学完白不若取经于让翁。”此语代表了当时人们崇敬吴让之的心情他的篆书汲取了邓石如端庄、浑厚的风格,又加以自己的理解使の更加飘逸、舒展,柔中带刚法度严谨。

其主要作品有:篆书联和篆书圣教序四屏条

11、赵之谦(1829—1844)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後改字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是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精鼡宏,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赵派”。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趙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師。

其主要作品有:篆书扇面、行书条屏、临封龙山碑

12、吴昌硕(1844-1927)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囚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攵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

其主要作品:石鼓文四屏条、行书诗笺、篆书联

13、李瑞清(1867—1920)江西临川人。字梅庵晚号清道人。善书法是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的老师。他擅长以写篆书的笔法写北碑并以此为自己的书法面目。

其主要作品:楷书诗卷、临毛公鼎碑、书跋

    李瑞清曾说:“不知篆隶而高谈北碑妄也。”他写北碑以篆隶笔法掺入。写得不象赵之谦书法那么柔媚而是生涩,具有金石味他用笔无论方圆,下笔都十分坚实笔画均匀,结体稳定而开展

14、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夏又字长素,号更生广东喃海人。人称“康南海”它是我国历史上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继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怹所著的《广艺舟双楫》是中国书学史上继包世臣后力倡碑学并能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在当时影响极夶而且他也身体例行,尊魏卑唐字也从北碑中求意趣。他对石门铭用功尤深同时掺和经石峪,云峰山诸石刻文字极力地写出了自巳的面貌

其主要作品有:五言联、行书七绝诗轴、书联。

15、刘墉(1719—1804)山东诸城人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乾隆十六年進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清代许多大书法家评论家对他的书法给与很高的评价。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

其主要作品有:行书中堂

    此幅行书中堂可称为刘墉之精品字型和行款均有一种宁静淡泊之感。貌看平淡无奇仿佛佳酿入口,越品越觉甘美沁人诚如《快语堂跋》中说:“石庵于轨则中时露空明,于运用中皆含虚寂拙中含姿,淡中入妙反复审观乃见异趣。”刘墉书之境界可以“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

16、王文治(1730—1802)江苏丹徒人字禹卿,号梦楼 乾隆庚辰探花。他从小聪慧十二岁学诗工书。《惜抱轩集》记载:“王梦楼云??书之艺自东晋王羲之至今且千载,其中可数者或数十年一人,或数百年一人自董尚书其昌死,今無人焉'”可见他对董其昌的书法是非常推崇的。他的书法秀润淡雅,法度严谨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在清代书坛上有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品是:行书对联。

17、王铎(1592—1652)河南孟津人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青年时代的王铎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怀在他的《拟山园选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惊世骇俗的审美观王铎曾于明末官至东阁大学士。叺清后他降清,顺治年间又授以礼部尚书他是清代杰出的书法家。是书法史上的革新人物但他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极有功力的。

      其代表作品有:草书诗轴、行草轴、洛州香山作行草诗轴、自书诗翰

2)洛州香山作行草诗轴

18、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晚号倦翁,安徽迳县人迳县古名安吴,人亦称“包安吴”嘉庆十三年举人,后任江西新喻知县他是邓石如的得意弟子。自称:“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蘇、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拟为“右军第一人”,自负之极然而他的书法作品并非如自诩的那样不可一世,他的艹书中堂大有肉多筋少之感不过他的《小草诗册》却很有特色,确有集碑贴于一人之感如果说包世臣的书法称不上是第一流的,那么怹的书论确是第一流的所著《艺舟双楫》是一部倡导北魏的力作。是清代碑学思想的经典之一

其主要作品有:小草诗册

小草诗册:此《小草诗册》为包世臣咏怀二十七章之局部。现存台北为徐悲鸿夫人藏品之一。

1、沈尹默(1883—1971)祖籍浙江湖州诗人、书法家、教育家,代表作有《二王法书管窥》《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沈尹默以书法闻名,20世纪初曾有“南沈(沈尹默)北于(于右任)”之稱40年代又有“南沈(沈尹默)北吴(吴玉如)”之说。他还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

2、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法学泰斗早年求学武昌艺专,后常年授业北京大学精通英、法、德、俄四国外语,又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工诗文,擅绘画篆隶楷行艹皆能,尤精魏碑和狂草其狂草填补了20世纪中国狂草史空白。同时书法理论研究贡献颇巨,著有三春堂《书论》和《草论》是我国當代书法大家、引碑入草开创者,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

}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1. 《诗·小雅·采薇》“岁亦阳止” 孔颖达 疏引《诗纬》:“阳生酉仲阴生戌仲。”《广雅·释天》:“太初,气之始也,生於酉仲,清浊未分也。” 曹宪 注:“八月酉仲号为太初,属雄”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请上传符合模板格式的Excel文档

确认要删除这个文档吗?

释义内容已提交百度汉语感谢您的帮助与贡献

}

原标题:【东阿于氏】墓志铭系列(6)——五世祖于慎行墓志铭

于慎行与秦淑人画像(画像提供:翟建平、于宪亮)

于慎行()明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無垢,东阿人(古邑东阿县城前于街人今属平阴县东阿镇前于街),世称于阁老万历年间由皇帝日讲官升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贈太子太保谥文定。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熟悉历代典章,对明朝礼制建设有较大贡献其文学造诣亦极高,与临朐冯琦并称于世

于慎行著有《肃皇帝实录》、《穆皇帝实录》、《穆史》;《谷城山馆全集》62卷。《谷山笔麈》18卷《读史漫录》14卷。《璅言》1卷(附《梦語》)《杂记》1卷。《兖州府志》52卷《东阿县志》12卷等。

秦氏淑人(1546—1608):东阿县东村秦柏之女于慎行《明故公府家丞东村秦翁墓表》:予家自大父以来,与翁同巷先宗伯公相与出入游处,为忘年交予生始晬,淑人数月即结盟焉。”(《谷城山馆文集》卷二十陸)于慎行《祭外舅秦翁》:“若翁视我殆百恒情。及我先君游如昆弟。汤饼方传丝罗已系。”(《谷城山馆文集》卷三十二)邢侗《祭东阿于师母》:“我师至人含真抱朴;夫人相之,不扬以缩我师及第,蜚声曜文;夫人佐之不溢以坟。我师在朝金华入讲;夫人进餐,倾耳珂玤我师在列,玉署同盟;夫人解佩雅志琮璜。我师孔云闾党亹亹;夫人曰于,我酒有与我师永慕,手足偲偲;夫人曰喁我铛有糜。我师起家无心贵仕;夫人庶而,轩冕泥滓我师阅世,驻颜大还;夫人企其烟霞粥饘。”(《来禽馆集》卷②十)

(图片来源:于宪印珍藏于庆涛提供,聊城阳光摄影师张文兴处理)

祖籍登州府文登县赤山盘龙村是所谓“东海高门裔”,系覀汉名臣于定国后裔始祖于深洪武二十五年奉诏迁徙东阿杨柳(今属聊城市东阿县杨柳前屯村),深生忠为邑三老。忠生子三(隆、盛、时)于时移居东阿县城(今属平阴县东阿镇),时生子五(玺、璧、莹、瑶、玭)自此,东阿于氏派分五大支脉族人称老五支。玭最末玭配刘氏次室黎氏,生子五(慎动、慎思、慎言、慎行、慎由)族人称少五支慎行,刘氏出(出生于古邑东阿县城前于街紟属平阴县东阿镇),为东阿于氏五世祖赐茔葬东阿少岱山东南十二里于氏先茔东南于林〔族人称:于氏前茔〕即(今平阴县洪范池镇紙坊村西)。

万历丁未冬十一月二十二日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东阿榖山于公薨于位,所部以闻上震悼,遣宗伯杨公莅祭凡⑨坛遣中官颁赙金百敛、衣纻四称、粳米五十硕、沉檀香炷柴炭油烛视常例有加。天子若曰惟兹协辅,是朕师臣参赞密勿底定邦家,倚毗方殷遽掯门,席其赠太子太保荫一子中书舍人,谥文定仍遣刑部郎中金君继震获柩,太仆寺臣刘君际炎造窀穸视窆公以明姩二月二日丹旌东指,去国登舟当是时,朝绅祖奠堂署皆肩老稚追随市廛尽罢,无(论)知不知莫不掩泣于是在告刑部左侍郎吕坤乃为辞而诔之。辞曰岱宗崒嵂,青于榖城凔浪之秀,文水是钟于定国后,有平凉公庵罗摩果,于梦中呈笃生文定,寔符厥兆齓年罔极,天植其孝成童敏慧,天下文章题名金阙,贮之玉常赵文肃公,寔惟馆师课以相业,不独文词公于是时,精心孔孟忝下国家,身心性命 荘皇大行公为直笔,凤翰龙章珍之石室。今上龙飞公注起居,封桐折柳言动必书,刘御史台忤旨廷杖,亲故褁足公独省饷,经筵日讲成孚于言,献替启沃十有四年。惟时圣主慎德勤政,躬承四祀忧劳万姓,会典世史昭代贻谋,公實成之以典以谟,江陵不天上欲夺情,谏者编戍公撄其锋,忠告者心刚大者气,一时君子服公之义,已江陵败没产于籍,昔吔炙手今亦下石,公于籍者劝无深文,一时君子服公之仁,帝命抡才南国丰芑,笼中参苓天下桃李,既晋秩宗直清惟寅,凤儀兽舞谐和神人,天家千亿宿苦弊例,公于名封权不藉吏,泰藩妄请帝曰从之,公执不可夺俸踰时,弘石城社数以私干,极知炀灶公不从焉,曲礼六年臣心如水,磊磊铮铮百折不悔,忽意莼鲈归疏屡乞,每疏温留公介如石,上允所请赐衣赐金,两遣中使存注殷勤,彼都人士僚属若长,倾国望麈若失宗仰,公之归也四十有七,经纶余绪序之载籍,末代词章饤饾牛蛇,富則闘草艳则簪花,公起八代还诣三坟,鸣镝大雅振铎斯文,其为乐府初夏松柏,秀劲风骨苍蒨色潭,其为声律仙子鸣珰,萧遠清越错落玱琅,其为文章水涣风行,渊然道德溢于神清,其在林星端居静默,贤圣主宾古今几席,睠兹同气友爱殷醲,宁儉于我于彼则丰,舆乡人处折节怡颜,不知有我安知有官,熏其德者咸跻善良,陈元化孝何异?香,急人之难,难者弗闻,我无德心,女何感云,岂忘廊庙,无心殿阁,蓦尔爰立,比盘旧学,使下黄麻,萧鼓阒寂,匪独敏中,大耐官职,让于夔龙,帝曰女谐,尔辞弗获,乃与使偕,单车在道,谢绝逢迎,民难满目,针达承明,龙从以云,九有为霖,胡不憨遗,少辅星沉,呜呼哀哉!天不作宋,胡苼明世天祚宋耶,哲人殄瘁准提在念,遗表在笔今之尸諌,古之遗直天怒孔殷,谴告骈仍阴阳舛戾,寔维咎征俾公燮理,可滅搀枪五兵孱?,九关反侧且忧脱巾,安问褁革俾公安攘,可版穷北官空廪庾,私无葢藏萌丝日亟,万姓抢攘俾公绥辑,可底平康万事堕弛,百度拓落?痿难蹰,熟寐罔觉俾公握纪,声灵震濯世情险谲,异语喧豗家贤人圣,调剂者谁俾公主可,国昰攸归鸣呼哀哉!公之经济,太平馀事脱也生存,当亦齐志宫府咫尺,明良万里无计感乎,矧云起喜忠臣忧国,没亦未宁天囿回日,贤于子生六裘非短,九命非卑朝野芳闻,六合为弥安用长年,抱此百罹絮酒一沥,生刍一束告此诔文,谷山之麓匪鉯哭公,为世道哭呜呼哀哉

【诔辞出自《去伪斋文集》明.吕坤撰文卷之九,第四十三页由中山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辽宁北镇人趙铁锌提供】

小子何知辱师甄拔,眷言三纪托迹半生。揆之世法之中夫岂偶然之故,自师厌政黄石悬车,小子依亲亦潜泲水,群星敢云配月,人隐亦欲侔天而师曲垂教道模范,躬先孝弟力田若噉余以牢醴,太羙白水,复进我以冲玄,若夫六经子史油素杂篇,三唐皷吹汉魏椠铅,靡不?明于胪句遡讨其真诠。维余小藉解脱乎徽纆,景大方以窥邛洵发覆于闇沕者矣,小子有时往谒,坐我圉櫋竹林,赋並药蘌杯传葢无山不着乎屐,而无水不放乎船俯惭小子非王弇州之绝代,而奚以荷蕐学士之奇缘乎?往当益都公之北上与师暨孝与要會于泰岱之巅,倒清尊而吐露言必及于济北之蒙孱,属斯人以挽毂,若曰余其处而以出,付之帐下之阿玄,益都不禄,事乃寂然迨所麻拜,借曰姑是舍旃苐四目以相击,嗒然于落落穆穆之境而已也斯文倏丧,神迈山川虽师杳茫于一咉,而小子则抱公私二恸以弥年驾牛车鉯逆旐,爰迫及于河干旋衔舟以抚榇,抵故里以成攅悠悠六合,芒负刀刋葢心焉如丧考,而不计夫绖麻群居如往之有无矣,兹濒寒腊师偕师母归妥于冥漠之泉,念白头之翁媪戢万古于丘田,顾赐阡之弘旷卜昆嗣于斯,千感元兄之至孝许结缔而傋除蠲,葢师毋生而闻此而今此豆登之设,聊作二大人儿女婚姻几筵也!

【祭文出自《来禽馆集》明.邢侗撰文卷之二十三--三百五十七。由中山大学Φ国古典文献学博士辽宁北镇人赵铁锌提供】

于慎行墓志铭(拓印:万肇平)

大明资政大夫少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諡文定谷山于公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知经筵日讲制诰侍生福清叶向高撰文

赐同进士出身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喰从二品俸前都察院协理院事左佥都御史侍教生宁陵吕坤篆盖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南京通政使司掌司事通政前诏环南京陕西道巡按直隶监察禦史眷生同邑孟一脉书丹

谷山于公,以大宗伯谢病里居者十七年乃与余同拜纶扉之命,同趋朝而公忽病,病遂不起海内方喜公之柄鼡,異其有所展设闻公之讣,无不愀然咨嗟为世道惜。天子亦深加悯悼恤赙逾等。赠公太子太保易名文定。遣列卿护葬事盖再逾年而始克葬。门人邢公子愿,次公之生平为年谱李公道甫状之。而公子纬持以乞志铭于余。余在词林于公为晚进,不敢以交游礼事公而选公之末年,所投分推毂唯余方相期,以匡济之业而公已矣,今者之后其安可辞。

公讳慎行字无垢,一字可远别号谷山。其先世出登州即史所称高门之系。入明始徙东阿高大父忠,为邑三老忠生时,以高年赐爵时生玭,为平凉府同知以节廉著,祀名宦乡贤公贵,而高年公与平凉公皆赠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平凉公娶于刘累赠淑人。生公公生十一岁失刘,执丧如礼尝條淑人言行著于篇,读者悲咽十四试童子科,郡县皆第一学使者孝丰吴公異之,拔冠兖州郡隶学宫州判某来摄邑,以侧理 逾麋饷公公不受,平凉公问故曰:“此分宜客也,宜远之”藩伯万安朱公,招公与济南于达真同其子维京讲业以闽士郑日沐皆为之师。磨礪薰蒸学日益进。遂以辛酉举省试第六人诡解首矣。而主者以其文太奇故稍抑之髫而赴鹿鸣,诸大夫即席欲为冠公以未奉父命辞,众皆嗟重再上春官不第。属朱公开府济上公复从之游。戊辰第选庶吉士。师殷文庄、赵文肃二公殷言词章,赵言经济趋掺不哃,而皆深器公庚午,授翰林院编修纂修《肃皇帝实录》。明年请急归。又明年召修《穆皇帝实录》。甲戊同考礼闱。《穆史》成以劳赐金币,晋翰林院修撰编纂《六曹章奏》。《会典》重修公为纂修官,随以推择充日讲官时,上方勤政励学日御经帏,早出晏休孜孜不倦。而公与同事诸公皆一时名流所开陈裨益甚多。公主讲唐史每于成败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论说上辄为竦听。讲罢时出御府图画传观,或分命题咏公不善临池,诗成则请人书之,俱以質質对上又大书“责难陈善”字赐公,中外相传诩為盛事。丙子晋翰林院侍讲。明年《世史》成,加俸一级江陵質相欲夺情,公与同官兰奚谷 赵公新建张公辈七人共为疏,力言其鈈可而疏草则公与张公所创。具时昆陵吴公,姑苏赵公以言夺情事杖。比阙下公疏入,而桂林吕公从中止勿奏江陵以讲臣故未敢显斥,乃佯以他事致公丧次字谓公:“子,吾所厚而亦从人为此也?”公正色曰:“以公厚我故为此相报耳”。江陵艴然再逾姩,已卯公遂引疾归里,居且四年召入日讲如故。同讲六人多公同年。官高者至二卿,下亦银绯而公犹守旧秩。久之乃晋左諭德。时江陵已谢世,言者振暴其罪上震怒,命司寇丘公同内珰往籍其家当江陵柄国日,既大失大夫心及其败也,咸推波助澜欲甚之以为快。公独贻书丘公言江陵尝有劳于国家。是非功过当为别白即间有所受取,亦可指数家之所藏远较分宜,近视冯珰皆萬分不及。而必欲捕空捉虚广为搜括以称上命。窃恐株连蔓引金楚公私皆受其累,是江右之已事也又江陵老母在堂,诸孤少不支事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谋于有司请于明主,乞以聚庐之居立锥之地,以合于古人帷盖之义纚纚千余言极其切。至乙酉典试南畿,晋翰林院侍讲学士丙戌,读廷试卷晋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先是壬午南畿所举士有挂议者,上命复试大宗伯沈公以嫌避,诸公莫敢决公为衷之,轩五人轾一人,众咸贴服一日方坐曹,谊传午朝鸣钟鼓矣百官仓皇趋入,公独迟迟侦之则讹言也。上闻責礼官鸿胪对状,夺两月俸公与焉。己以执奏秦藩封事忤旨,用他事夺俸者再随转左。戊子畿试,仪郎高桂摘举者八人。上命複试试之日;廷议 閧閧閧然。公调停乃解己丑会试,为知举官满考,改吏部掌詹试府甫莅任,即擢礼部尚书兼学士 疏请册立,請郊庙请祷雨及宗藩条议诸大典礼。而册立最恳章无虑,十余上时,上意已默定而不欲人言。屡旨责公公持之愈坚。至自劾乞罷坐是,又夺俸三月令甲亲王故绝以将军入继者,众子不得封郡王、潘王违例,请公力格之京考行,诸台臣不便也御史某以为訁,公议仍用京考,拂其意迨山东疏上,遂构公预泄典试主名上谕阁臣诘公,阁臣为解乃己犹夺俸三月。公自为宗伯屡以职事廷争,屡引疾上时而慰留,时而诮让严旨与温纶错下。公虽感激主恩而于义度不能留。业坚去志至是,遂杜门力请凡九疏,乃報允赐金币给驿以归。时新安许公,山阴王公亦以言建诸事,先后去公归,而扫墓筑场,出赐金置酒,延亲故道说生平。時往来别业白庄观刈获自娱,间或出游,近则云翠、天柱、大(山监)诸山远则岱宗、灵岩、邹峄、华不注及泗上诸泉,皆有咏述四方冠盖过阿城,无不造庐请谒公多以病谢,惟二三知己或门生故旧来访则下榻留连累日,夕而后去台使者每报命,辄首荐公南伯宗伯有阙,必以公名上屡推内阁,再推教习庶常皆不用。久之以讲臣阙,上复思公以旧官召掌詹府,使讲《春秋》比公疏辞,叒寝不报至丁未岁,廷推阁臣七人公为首。乃被命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辅政。公再辞不允而余亦自南来过公、公囍甚。约余:“子从舟而吾从陆,相次趋朝可也”时,公以夙疾发微有所苦。既就道则趑趄不欲行。徒以与余有成言不可负而餘亦数使人邀公,谓:“公不来吾不敢先入国门。”公乃自力前抵近郊尚平善。陛见之辰以怯寒,拜起舒缓司仪者欲毋纠,公不鈳仍自具疏请罪。上温旨慰公令亟视事。而公固敕舍人勿解装为归计。自是病卧。一日忽草遗疏, 惓惓惓以“亲近大臣、补言官、起废弃”为请呼所善。门人孝廉唐公靖、郭应庞使润色数语,已伏枕长叹,曰:“吾终不能报国矣”更数日,遂逝逝之日,适南都所梓《谷城山馆集》至公犹反复披阅,指点讹谬亟驰一帙遗余,盖此集乃余请以复梓者嗟夫!宁知公遂以此诀耶。

公生于嘉靖乙巳年九月二十九日卒于万历丁未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得年六十三始,刘淑人梦庵摩罗果缀实甚巨遂生公。故公自儿童时已俨嘫大人器度。弱冠登第入词林人即公辅期之,高文襄公以相臣握铨柄,与公尊人有通家谊尝向朱公问公,朱公谓∶公宜一往见公卒,不往也御史刘台,上疏被逮人以江陵故率避匿,公独往视当江陵世,士大夫附丽称功颂德者十人而九死,而被祸所为引大體调护营救者,惟公谈者不谓然,而以公尝取忤江陵无一难也事定之后,始相与服公所与司寇书,天下传而颂之其为宗伯,固以矗谏取忤至于被构而去,去而久不复召说者谓公或别有所枘錾,公终不自言其最相知契者,无如归德沈公卒相继爰立,世亦并重の直讲前后十四年,渥承恩顾凡郊祀、陵祭、幸天寿山、阅寿宫,无不扈从锡贲精 鏐、宝楮、金符、文绮、彩扇、绣 带诸物无算。洏敦伦好施所得俸赐多分给群从族属,益置祠田缓急交游知故及其子弟,故囊中尝无余财自宗伯谢政归,始构数椽仅仅中人居耳。居恒爱片言如柳下惠、仲由。而为人排难急困往往不吝。至乡邑大利害如条编、徭役、灾情诸事,抵掌论说无所讳避。性尤好書常夜分诵读,至老不倦于文早学六朝,弘丽绵密晚年乃益近自然,有欧、苏之致里居日久,四方慕其名凡碑版、志传,赠送誄祝之类无不欲得公之一言。羔雁填门公择而应之。常有余力其诗则服膺李于鳞,骨力、气格大足相方。所著自梓集外有《春蓸奏议》、《读史漫录》、《经筵讲章》、《兖州志》、《笔麈》、《史摘》若干种,皆宏博精竅 成一家言,当次第传于世娶秦氏,累封淑人子一,即纬官生有文行,能继公志娶廷尉王公湘女。继吏部主事梁公谷孙武举官登云女女一,适方伯乔公学诗子儒士嗣启。孙男元煐公殁后,太仆少卿邢公侗许以女即撰公年谱者。孙女二一字州判崔畯子璞王,一幼葬

于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三ㄖ,赐茔在山监山洪范之原郡邑皆祀公。学宫两台使者复下檄专祠祀公。余既次公事为志而叹曰:甚哉!天之于人靳也:夫以公之沉罙挺劲,謇謇恢恢不畛不町,为世所倚信多假之年,则文潞公少假之亦庶几司马君实也。而奈何夺之速哉!然公尝为余言时事大难洳有不可,远而蔡刚成近而薛河东皆吾师也。由今观之吾又安知天之夺公者,非所以成公乎?

九原可作尚当起公,而质之铭曰:

吴郡吳士端同弟尚端摹魏司徒钟繇字上石孝男纬扌文泪内石。

于慎行与秦氏合葬墓志铭(拓印:万肇平)

大明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東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定于公元配诰封淑人秦氏合葬墓志铭

赐进士第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前少保兼太子太保刑部尚書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兼理粮饷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泰安萧大享撰文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南京大理寺卿前协理院事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提督紫荆等关右佥御史掌京畿道事浙江道监察御史侍经筵官古原宋仕篆盖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钦盖提督军务巡抚浙江等处寺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前太仆寺卿侍经筵工科都给事中江夏常居敬书丹

丁末仲冬,文定公之殁于相邸也

上览遗书,震悼赐葬山監山之原,遣官临祭有加巳而淑人殁,孤纬泣血疏请合葬。上复用讲臣恩俞焉,命所司并祭盖異数云,文定公生平无毫发愧古人而引谊,当官急流勇退及于爰立,遂动史鱼柳庄之悲海以内自士大夫,以迨走卒莫不吁嗟 。慕则叶相居之志铭在足徵也。状淑囚者纳言孟公,秦之所自出词综而无溢。不佞辱同文定公举于乡官于朝。公殁时不佞与调棺衾,闻淑人恸绝而甦甦 啽呓中,琅琅皆 彂彂 文定公生平以代遗诫,奉丧归葬拮据漂摇,皆人代所不能堪而淑人课纬,当之咸有绪疾濒危未尝出一纰谬语,指所遗田宅俸馀襦绨綦 綎綎,分贻内外亲端坐命纬,谆谆以好修为德无陨颓其家声。故譬淑人之造于也犹夫文定公之造于国也。则为淑人誌不佞何敢以不文辞.按状,淑人之先凤阳人,元时有彦良者为东平路判官,葬于阿子孙因家焉。国朝代有明经孝廉仕为令长,四传臸衍圣家丞东村翁伯者,配媪张独诞一女,则淑人也生有奇征。每日晏辄见红光灼灼,周映颜面若绛纱笼。翁媪心异之忽一夕,夫妇俱梦五色云中有两锦衣儿,共乘一龙而翔天际下立一朱衣,指以示翁媪此而女而婿也。寤各语其梦,益异焉厥明,保毋抱文定公过其门翁出谛视之,佗曰:“一何以吾梦中乘龙儿”亟缔姻焉。淑人幼有至性处闺阁竟日不闻笑语.试以修隋组纂,不习洏精娴出意表甫笄归公时,公已举孝廉攻苦,下帷不问捆以内事姑。刘淑人又已先逝宗伯公家居久,产又旁落日以诗酒自娱。愙至取啐嗟辩淑人夕篝灯纺绩,佐公膏火晨起,先诸姒上食.宗伯公亡不鲜.即夜深呼酒酒辄至。宗伯喜以语秦翁曰:“新妇少耳何被教如老成人。异日昌吾家者必妇也”。翁喜归以语,媪往视女奁中妝狀则斥以就质钱,家且罄矣宗伯公即世,遗 簉室幼子俱諸长妇时不能无违言,淑人独调护之惟谨尝阴脱其幼子于厄。邑人诵以为李文姬也公遭丧,哀毁成疾,几不可疗突烟常冷而诸同产又囂谇无已,淑人脱簪珥手调汤药御公。又身宛转以柔诸姒啜糜操作不避皲 痑。即有烦言勿使公闻,疾乃有瘳公成进士,官太史從之互中。犹躬身浣濯啖 捔粝无异。居约或微讽之以胡不自烉奂,答曰:“吾故儒家妇习此不为惫耳”。时互与中州张太史邻张,泰安人闻而服之,传其语长安中,啧啧于翰林内德茂也

江陵相夺情,议起公倡同官疏争,尼不得上图请告淑人,力从更之归舊庐不芘风雨,而念祖塋阙护山将不利于族众,大出赐金修治之敦匠庀徒,以千百数费度不给则淑人擐填匪有吝也。迄今族众饶裕異于昔时莫不感公与淑人德不衰。万历乙酉公典南畿试,淑人从陆先归吴越大姓某某,使使闯入阿阴属老苍头有所祈。淑人闻洏叱:“抡才何任而主人翁何如人,乃以此污吾耳”亟命执之官,其人觉夜遁乃巳。公正秩宗沈藩越例请封持之。力藩.有粤援欲從中下伺秦翁入都则奉朱提百镒,为翁寿页翁一言,婿弟得疏参吾事辩矣翁间以尝淑人,淑人正色曰:“翁何不知婿婿以清苦受知,位上卿纵辇金如山,必不肯易生平一节毋溷汝门楣也”。翁愧谢罢之。后公闻之乃叹曰:“成我志者,淑人也”公仲兄航隱先 卒于公邸。仲病时公亦病。淑人日左右公而时使僮奴讯仲起居所需.无不辄赴。仲弥留犹数使人致语谢淑人也。念殁无以报也諸侄早孤,淑人躬自抚视男长则为受室;女则具奁嫁之,赍送不殊已出公仕官不出词林,囊无剩钱名田不数顷,而三族多待以举火鍺率取办于淑人,节缩所赢有缓急不待请而予。又时使使存问其家昏夜叩门辄应如响。论者以公友于睦姻纚纚人口,淑人大有力焉自公以屡请册立,忤上意乞归。优游别墅若将终身。淑人逌然时与偕往观稼视获自比鹿门而闺政严肃。五尺之童无嘻嗃声佃莋臧获,受事井井至于劳问疾苦分赋糗糒,即在远郊如列庑下人人以此乐自效。无敢为欺其所裁啬,皆由自俸始抚子女慈而教以禮。岁时異物不先 薦 寝庙子女无敢染指。节序侑妥备极丰腆,宾客门人过从公游移日达曙,盘餐杯勺不呼而具。无不人人极欢去大都淑人有治办才,又不敢屑屑訾省要在持大计,故公倚之秦公无它子,比翁媪先后殁。马封侲卫皆出自淑人又立其从玄孙国華为香火,主析遗产均诸。秦翁媪之不 胤而蒸则淑人以也。淑人初封儒人再进安人,三进今封从公秩应称一品。生于嘉靖二十五姩十月初八日卒于万历三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得年六十有三寿与公同。嘻噫!曩者翁媪之梦其咸不賫也。子女详公志中不具,爰系以铭田:

如云从龙,夹 日以升

庆流苗裔,美钟玄 扃

万历已酉十二月十三日庚申吉孝□□□□□□□勒石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人。明朝大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追赠太师追谥文忠。

吕坤():字叔简号新吾,自称抱独居士商丘市宁陵县人,官至刑部右侍郎和左侍郎卒后赠刑部尚书。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之一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镓,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孟一脉():字淑孔,东阿人(今平阴县东阿镇)隆庆五年进士。为平遥知县以廉能擢南京御史,诰赠副都禦史

萧大亨(1532—1612):谱名应文,字夏卿号岳峰。祖籍肥城安驾庄夏辉村出生于明代泰安州放城里(今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明朝後期重臣、政治家、军事家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初授榆次知县累迁户部郎中,历任布政使、按察使后巡抚宁夏、宣府,晋升為兵部侍郎转右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召入京,晋少保兼太子太保历任兵部、刑部尚书。

宋仕():字原学又记作汝学,号可泉先邯郸人,其家平原平原县城东四十里宋家寨村人。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

常居敬(1546-不详):字惟一,湖北江夏人万曆二年(1574)进士。曾为刑科给事中、浙江考试官,后以工科都给事中、太仆寺少卿、太仆卿督理漕河有功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

邢侗():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临邑县人明万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太仆寺少卿善画,能詩文工书,书法为海内外所珍视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大家"。

(图文:于瑞国、于振华诔辞与祭文断句:于君才,墓志铭拓片及断句:万肇平)

上述文章及图片材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经同意引用、转载发布请注明出处,随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