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见明星的机会多吗?

我一个四川人,不知为何偶然被推送山东的题,看了大家的讨论,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对山东未必非常熟知,如有描述性错误请见谅:

山东省天然就没有哪座城市拥有压倒全省的绝对优势:中间有泰山分割地域;沿海有不少天然良港;内陆很多城市是平原,或在中国南北大动脉上。山东整体处于中国核心区,对内对外交流方便。除了个别地市大家条件都不差。如果强行举全省之力发展一城,是对其它本有优势发展地市的严重浪费。

对于韩国法国英国那样人口5-6千万,面积中等的国家来说,一个超大城市(以及其卫星城组成的都市群)就足以装下全国1/3到一半人口,且辐射全国。但山东不能这样。山东有1亿人口,举全省之力把一座城市发展到2000万人口这样的极限(再大就有严重城市病了)也只是全省人口的1/5而已。如果只偏向发展山东内陆的中心,无法发挥山东沿海优势,属于暴殄天物。但只偏向青岛等沿海地区也不行,因为山东内陆地区面积很大,可看做广义中原的一部分,历史上开发较早,灌溉平原的人口承载力非常高。如果得不到发展就会造成人多又穷类似曾经河南的局面。所以我觉得山东海陆两大板块都不可偏废。我知道发展核心城市的目的是避免人才和高端产业被京沪割韭菜。但京沪地位太高,离得太近,韭菜该供就得供,不会因为山东举全省之力发展出一个核心就有什么改变。所以以山东而言,就算要在均衡发展之余培育个别明星城市,也应该是兼顾海陆至少两座更合理,不追求截流京沪,让它们有能力对标其它二线强市竞争就行了。

至于大家热议的四川省有其特殊原因。大力发展成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四川是盆地,内部多是褶皱琐碎的丘陵,四川的大小城市大都位于河流冲积形成的河谷坝子中。四川水光热条件好,能养活大量人口,但人口被锁定于琐碎丘陵从事农业,四川地市的发展也被限制在丘陵间一个个狭小的河谷坝子里。不如山东平原地区的城乡那样容易因交流方便做大做强。所以四川盆地人口密度虽大,但县市却大多很小型。成都平原算是个例外,此平原狭义面积是6000平方公里,是盆地内第二大河谷坝子的10倍,广义的成都平原甚至面积达到2万平方公里,这里形成特大城市的条件充沛:人口承载力、资源聚集力、信息互通力、交通和建设成本等,四川其它地方不可等量齐观。四川盆地远离中国经济核心区,外部都是海拔高达千米甚至数千米的高山,与外界交流不易。全省都只能仰赖有限的几条通道出川。几条通道分别在成都、重庆汇合。域内其他地市都得靠成渝中转。

换句话说,如果抛开成都平原、川江汇聚水陆交集的重庆,四川盆地某种程度上也是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这些都是盆地形成虹吸能力极强的成渝双核,且其余地市规模偏小,且毫无竞争能力的先天原因。数千年来山东境内的国都省会名城都换过好几个,四川盆地一直唯有成都(抛开靠水运和开埠变得异常重要的重庆青岛不谈)。四川必须举力打造成都,才能抵挡拥有政策优势的重庆,避免人才和投资被吸走,只剩一堆低端。四川的遗憾是没有如湖北宜昌、襄阳那样体量的地级市。

济南和青岛可能目前规模和中心性不及成渝,但人均发展水平多有过之。再加上省内其它地市本就有能力发展,实力均强。我觉得山东继续坚持总体均衡发展的前提下,稍多倾斜资源给济南青岛双核,就既能有高度与其它二线城市竞争,又能发展成片。举个也许不伦不类的例子:四川本身实力不强,总共没有几两金,只能选择集中优势打造一把尖刀,而不是平均用力打造榔头更有防身力。而山东家底丰厚许多,巨锤砸击效果更好。如果钝器上安装尖钉 (注重均衡前提下培育个别城市),像狼牙棒一样杀伤力就会更强。

山东的优势很多,总体发展也很好,值得我们四川学习。但立足于各自省情发展是最重要的,不要硬凹造型走不适合自己的路。现在各省所采取的路线,也是无数专家深思熟虑,大体正确的。也希望山东网友对我们四川大力发展成都的模式,不要鄙夷,也别吹捧,多些理解。

(注:四川人,非成都人,在深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人怎样当明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