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回忆一部电影 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用固定镜头记录下来的 背景的人群来来往往

想起庞德的诗“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看着梅卡斯这私人的影像,瞬间神思飘向纽约,像是记忆高度集合的晶体,琐碎的事件和晃动闪烁的人脸模糊而又真实。如果有条件,每个人都应该去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毕竟我们都会遗忘但是影像会填充我们遗失的那部分美好。对比克里斯马克的《日月无光》,前者是书信而本片则是纯粹的私人日记,断断续续的文本,真实的生活切片,纽约四季的轮转,梅卡斯像是城市游走的诗人,赞美人群、赞美纽约。梅卡斯的视角是各个角度的,也让本片看起来充满生机,那些生趣的记录包含的是对生活诚挚的热爱。果然真实的、过往的都带有着乡愁的属性,能让每一个观看者都感受到时间的流动,而摄像机真正成为双眼,机器机械的记录这个世界,而未被粉饰的真实影像则是我们所能收集的吉光片羽

三个小时一点也不长。有一个古灵精怪的梅卡斯带着你一起用双眼去狂欢。拜见了德莱叶。约翰列侬。也撞见了过马路的布拉哈格。好像摄像机就那么随意地开着。也好像他永远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对每时每刻都有细腻的依恋。

用影像记录肉眼可见的光影流转与时光动态的变化,画框内外同步发生的时间延展,当情感、记忆和生命的体验都融入到镜头里,这就是记录的意义。“内心没有蒙受过苦难是无法前行的。我活着,所以拍电影。”

预感:只要素材拍得足够多,就不怕没得剪。看下来有清晰的结构,剪辑手法熟练到随便玩。而且作为个人太有钱了吧,胶片固定镜头拍摄一整天,几分钟放出来。每一帧都截下来估计能po好几年。vlog第一人Some flash makes me wanna cum (有人打瞌睡大换气发出了一声马叫,哈哈哈哈哈

第3000部纪念。用影像写作日记,或许……也应该用影像写作这部电影的评论,像关心语词那样去关心每一帧的真理,运动如何发生,时间如何再现,世界如何成为电影而电影又如何成为世界。

+无语凝噎。掠夺风的气息,城市的影子在我的手臂上,或者瞳孔里。记录随时间淡化的色彩:忘记了呼吸,几次从缺氧中惊醒过来。沉迷于影像,摄影机视线很模糊。拍摄生活或人物需要一种节奏与强度,从内部来看生活。嬉笑与张狂的人像写照,注入另一个鲜活的段落。赤着脚走在草地上,如何形容:我所见的世界一无所有.

8.0 纪录片中的《莫里埃尔》!可谓过去的进行时,影像是为了让回忆用另一种姿态活在当下。毕加索说绘画是他写日记的方式,用摄影机纪录又是另一种。而让静止的绘画在观看的过程中突然活过来似乎有点困难,而流动的影像却可以做到。这个“活过来”的过程,就是家庭录像重生为影像的过程。

8.3/10。①身边的各种动人细节的合集,影片整体充满了一种生活化的诗意。②有时延时摄影有时正常速率。剪辑碎片化。大量杂音或配乐,有时也有其他的画内音或者旁白。有时还有双重曝光。剩下的影像技法皆被抛弃(构图、调度、等)。③其实影片的人工操纵感还是很明显(延时摄影、配乐、高频率的剪辑、过于抖动的运镜等),所以影像技法没必要抛弃地这么绝,现在这个情况导致影像表意深度被大大限制。④时长太长,把观感的诗意拖成了疲累。⑤不懂得要张弛有度,各片段拍的过于紧绷,导致影片显得很乱且影像的情绪力量难以被观众充分吸收。

东鳞西爪,吉光片羽,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电光影落剪时光,断电疾书现代诗

【S】!!居然看哭了,但并非感动,完全体会到昆汀哭《重庆森林》,在如此至纯的影像面前我如此渺小。浮光掠影,真正返璞归真的作品:这哪是纪录片,更非剧情片,它否定了一切,得以成为电影本身:第一次直观纯粹单纯的触碰到原始电影的力量,也绝非单单是影像的,而是一场奇妙的声画配合交织的错位游戏,抛弃了表演与调度,隐匿了剪辑与设计。感官世界:不光抛弃了情节,甚至形式都不重要了,完全感官至上,直觉成为一切。属于最难拍的电影,我相信作者在拍摄的同时是没有创作意识的,而只是一种discovery,电影的潜能果然是可以被无限发掘的。只是不太节制与统一,3个小时下来还是感到疲倦。

LUMIERE)"――这乃是一切影像的命运.作为组装品的作品本己地意味着聚集和分享:将物放在一起,为了我们又向着我们,置于光亮之中.它唯一的目的便是"使……能看",那么电影的观看与平常的看终竟有所差别吗?在前者中,我们能够看自己的看,并看到自己在看.作为动词的普通的"看"要求着有所被看,它本身不能被看;极度私人的影像作品则令这一基础的区分被取消了:它没有也不必有"内部",无法也无需"进入",故看与被看物乃是同一的――我们发觉自己目睹着一个人献给光的一首生命的礼赞,在这一瞬间的诗意中,to

这是什么神仙结尾?哦是的,只是影像,什么也没发生,观看它,不需要理由,观看它就行,观看来来往往的角色,观看自然的韵律,观看生活,梅卡斯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电影,只需飘荡在这影像之海中。

用影像记录时间和记忆,并在光影流转的记忆追溯中感受生命纯粹的爱与美好。梅卡斯的家庭录像即便存在实验性质的繁杂、琐碎,但内在情感的真挚满盈也足以叫人动容。2.我们能从一个凡人的视点窥瞥整个国家的体貌,却无法凭借一个国家动荡的格局轻易概述任何凡人的真实。|偶遇布拉哈格,访谈德莱叶,相交约翰·列侬&安迪·沃霍尔;“内心没有蒙受过苦难是无法前行的。”我活着,所以拍电影。我拍电影,所以我快乐。

video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前者总是为当下而拍,创造当下,立刻邀请观看者一起进入那个开放的当下;后者从拍摄伊始就有着强烈的属于过去的印记,它不会在当下被观看,而是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被掘墓。它在邀请观看者进入那个当下的同时,又无不在拒绝观看者,总给人一种“回不去”的忧郁。这种区别也挺像简讯(instant message)与信件(letter)的区别。但终究,家庭摄影机最打动人的是充满爱的注视,真诚的注视,自由的注视,是我们情感在时间中的留存

【5+】有了本作,足矣证实电影是“视与听”的艺术。依靠图像组接思绪的跃动,呼啸而过,不只是让他人目睹记忆再现,也与其共同流动,经由“剪辑”的魔术,呈现出生命和世界的节律,内蕴美妙的运动、坚实的物质,诗意也自然流露。当然还有对光线的颂歌:DEDICATED TO LUMIERE!

18:07 我的评价变动最大的一部影片。作为一名被现代电影丰富的叙事手法养刁了胃口的观众,我原本觉得无聊乏味,但看到结尾,我觉得再没有比它接近影像本质的电影了。 电影诞生之初不就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切片吗? 这是一部很难评价的影片,因其纯粹和原初。乔纳斯·梅卡斯没有试图复刻生活,他的影像如同日记,即是生活本身。“我只歌颂生活所见。”返璞归真,从有到无。 “现在,亲爱的观众,当你坐着,当你看着,当外面的车水马龙,匆匆,没有什么事发生。影像播放着,没有悲剧,没有情节,没有悬念。这只是给我的影像。生活还会继续,不会在这儿停留太久。你所看到的,就是瓦尔登。” 一切都在消逝,一切都将存续。 人群中这些幻影般闪现的面庞;湿而黑的树枝上花瓣片片。 ——庞德《在地铁车站》

SAC. Celebrating what I see is enough pleasure. 用“素描”的手法去摄影、捕捉日常和事件,挺新奇的概念和实践,电影的时间单位是帧,摄影和剪辑将时间重新创造。但这个跳帧的速度真的不太具有观赏性啊(说保守了,三个小时,出电影院感觉已经瞎了)。相对来说喜欢roll 4. 5. 6,车窗外的落日、雪地、纽约的冬天、草地上的女人,看到make love not war的影像也挺奇妙的。以前觉得,必须得逼自己看一些没见过的东西,现在好像已经能从中找到乐趣,即便不太合口味,也能获得一些新的体会。梅卡斯,就看短一点的吧...

倘若说真实电影的技法启发了后来纪录片的看见即经历,那个人想法无处不在的作者实验片反倒是比真实电影更能有感情的表达时代,虽然目光更聚焦与受拍摄者控制,但也难得的是内里充沛的让人膜拜,克里斯 马克是,本片导演也是,究其根本是因为没有完全客观的电影,而创作力又是电影的根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开头结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