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双忠祠于荣光地址在哪里?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诗人艾青写下的诗句,那心情的沉痛和愤恨是无法比拟的。不料新世纪的今天,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也在纸页上写下: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

因为我对那些即将枯萎的生命充满热爱

我有能力把枯萎化为花朵

是谁将我心智和手脚束缚

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又如何……

写下这无奈诗句的是于谦的后裔、“于氏中医诊疗术”的承传人--于荣光老先生。

绵竹,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山清水秀,物华天宝,地杰人灵。这里生长着国宝大熊猫,这里有玉妃泉,这里有享誉全国的美酒剑南春,这里有价值连城的大唐博物馆珍贵文物,这里更有一位热心助人的“奇人”,明朝名臣于谦的后裔、于氏中医诊疗技术的传承人--于荣光老先生。

早春二月,春风料峭,笔者启程四川绵竹。大唐博物馆里战国的竹简,秦汉的笙瑟,唐朝的银器釉彩,宋代的金戈铁马……无不令人神往。但我更是钦慕于荣光之名而去。

于荣光老人今年八十多岁了,无报酬甚至还倒贴寄费为病患者送药七十五载,无偿救治疑难杂症十多万人,尤其是还有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或“准备后事”的患者经他妙手回春,起死复生的人,数不胜数。

仅2015年1月至9月,前去于荣光大唐博物馆问医求药的就达17000多人,最多的一天达400多人。前不久由中华临床医学全国中医传承发展联盟专业委员会,中医药节工作委员会、中华复兴网等单位成立的“谁是英雄”百名民间中医评选活动中,于荣光荣膺前六名。

三层楼的大唐博物馆,坐落在绵竹市高新区境内,一代书法大师范曾的题字,使大唐博物馆锦上添花。据传两位大师级别的人物相遇还有一段佳话,于荣光写的词《琴弦水与花》颇受范曾的欣赏,并欣然命笔录下该词赠予于荣光(词与墨宝附文后)。

然而,颇具气势和古典美的大门前,现在却异常冷落,与往昔的喧嚣形成巨大的反差。走进大门,上三楼是古代珍贵文物展厅,此时,三五个人正将那些金佛、铜马、周朝的青铜器打包装箱,而那些箱子放在地上杂乱无章,一片狼藉。

凭着第六感官的直觉,绵竹大唐博物馆以及馆主人有事了!

在三楼,于荣光老人坐在板桌后面,耄耋老人,黑发如漆,面色润泽,隐隐之光亮如处子。只是他面沉似水,泪光盈盈,面前的纸上,便是他改写的艾青的诗句:

谁将我心智与手脚束缚,

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又如何……

博物馆已对外通知不接待患者了,偌大的博物馆,冷冷清清。于荣光老人坐的椅子旁,摞着上千封来自全国各地的求救信,用执法人员的话说“几大捆”。

于荣光的夫人,正看一封来自凉山州甘洛县玉田镇则拉乡利基姑村的女子、名字叫阿甲日布的求救信。他14岁的儿子罗昆,不幸患上了骨肉瘤,倾其家中所有,把儿子送到成都一家医院救治,经过三期化疗,专家组给出的结论:“不理想,须截肢”。

阿甲日布夫妇听如晴天霹雳,别说再也拿不出钱做截肢手术,即使拿出钱,那孩子不是废了吗?于是阿甲日布为了儿子跋山涉水四处打听民间高人,终于从亲友处得到“于氏中医诊疗秘术”的神奇,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于氏传人求药。

令他惊异的是,于荣光派的药却分文不取。儿子服药一个疗程,效果明显,第二个疗程后,罗昆竟然睡眠恢复如常,饭量大增,疼痛消失,而且能到户外活动。

在成都一医院化疗的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专家问罗昆状况怎么样了?阿甲日布做了如实回答。医生十分惊奇:“不应该啊,经过这么长时间化疗,疼痛应该是难以忍受的。”

听了专家的话,阿甲日布高兴极了,是于老师的药出现了奇效。然而,就在孩子逐渐好转时,绵竹市卫生健康部门却对于荣光的医堂进行处罚和封闭,不准于老再派药给患者,这不是活活要了罗昆的年幼的生命吗!作为孩子的母亲,阿甲日布怎能不痛彻肺腑……

单单若是阿甲日布一人,兴许能说特例,问题是上千位患者的求救函,堆放在那,如鲠在喉。而现在即使面目慈祥的于荣光老人,似乎也成了铁石心肠,他只有一句话:“无药可送”。近乎要将七十多年的善举,在今日“毁于一旦”。笔者看来很难理解,还是于荣光的夫人善解人意,她详述了拒不送药的缘由。原来馆门的一侧,张贴着卫生行政执法文书,“竹卫健医罚[2021]7号”。

难怪于荣光老人铁了心不给患者送药!

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还有另外的内容:

本机关依法查明你(于荣光—作者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及《医师执业证》非医师行医,2021年11月1日,绵竹市卫生健康局行政执法人员在你陪同下,对大唐博物馆现场进行检查发现:1、2、3、4、5、6…总的来说,发现了“外省病患者求药寄信地址、收信人信息,”“患者求药信”、“承诺书”;服药说明书,咳嗽药及熬药方法;无标签的药材编织袋;无色透明塑料袋包装的棕色粉末两箱,……

但是却没有发现罚款的核心证据:经营款项,抑或经营收入,也就是绵竹市卫生健康局所谓的“非法行医”的经营所得。执法人员承认“我们通过了解也确实如此,于荣光此行为不属于经营行为,无违法所得”。

不以营利为目的,又没有经营所得,还赔钱为患者寄药,是否构成罚款和关闭要件?有没有对义诊和公益事业者武断滥罚之嫌?

于荣光的遭遇,令人深思。

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四川绵竹高发投资有限公司立即通知绵竹大唐博物馆:

……2021年12月,我公司接到绵竹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贵馆存在非医师行医的消息,该行为已经违反项目投资协议书第二条第四款的约定,经我公司研究决定:

一、终止为大唐博物馆提供房屋使用;

二、自本通知发出之日起,三个月内(最迟2022年4月15日前)腾退房屋;

四、上述期限内未腾退房屋,我公司将通过必要的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并有权要求贵馆承担相应的损失。

通知的时间是2022年1月12日。

难怪大唐博物馆三楼展厅,一片劫后余生的场景。于荣光不予患者送药,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 于氏中医传人—于荣光

民族英雄“西湖三杰”之一于谦,其十九世孙、于氏中医诊疗术传人于荣光。

1940年,一个幼小的生命诞生于德阳市土门镇,他就是于荣光,明朝大臣于谦的十九世孙,于谦的流播后世的《石灰吟》,道出了这位铮臣的刚正不阿,富贵不淫,一生忠于朝廷,最终却被奸臣所害。

他巡抚河南时,就曾免费给受到疫情所困的百姓送汤送药,这一美好的风尚逐渐在于氏家族形成,且被后代发扬光大。到了于荣光的曾祖父、祖父时代,于氏家风及其医道早已经誉满巴山蜀水,而且“定型”为祖训:“读书不做官(不做贪官),治病不行医(不收钱)”。

说起来,于荣光也是命苦之人,孩提时代痛失父舐,母亲远嫁他乡,背着药篓四处无偿治病救人的爷爷于敏旭就是他童年的陪伴和生活的依靠。

绵竹,楚汉相争时,便是古战场,直到三国鼎立之时,这里仍是烽火四起,争战不息。爷孙俩行走在战马踏遍的土地上,无意之中“拣拾”到周代的鼎,秦代的剑,汉代的古钱币,唐代的陶器;且名臣之家,必有余韵。到于荣光长大成人后,于家的珍贵宝物已经琳琅满目,难以数计。

当年的绵竹经济开发区主要领导,就是服用于荣光的中药治愈顽疾,此领导富有远见卓识,发现这一批文物的价值和“于氏中医诊疗术”的奥秘,特邀请于荣光前来绵竹,将开发区的三层楼房辟为展厅,也就是现在的大唐博物馆,让前来绵竹的四海宾朋游完白云山植物园,逛过剑南老街,在大唐博物馆驻足,享受中华五千年文化和文明的陶冶。大唐博物馆久已成为绵竹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十多岁时,于荣光进入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工作,当过车间主任,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受到过厂领导的表彰。

改革的春风吹来,于荣光也分享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他停薪留职,筹建平板玻璃厂、玻璃马赛克厂、承包了电机设备厂,全部收入都是合法所得,也就是说原始资本积累已达到一定厚度。

然而,工作之余,他就潜心钻究于氏中医诊疗术,步踵前辈,克绍家声,承继老祖宗的衣钵,为慕名登门的病患者免费送药。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州的一位老板已是肺癌晚期,医生告知家人“准备后事”吧!正如古人云“病急乱投医”。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他竟然摸到于荣光的门上。

于荣光把脉切问,了解病情,就为他配药,然后是不停地为他寄药。一年后,一辆汽车停在于荣光家门前,肺癌患者也就是被“准备后事”的老板,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提只老大的皮箱,皮箱里装的是百元大钞,他要对给他第二次生命的恩人进行酬谢。

可是于荣光收钱了吗?还是不收,这位老板说就是瞧不起他。然而他只收了七毛钱,那是他一次次送药的邮寄费总和。

是的,他给本省的患者免费寄,云南、上海、黑龙江、广西、湖南,中国的每个省份,几乎都有他送药的患者,远及天涯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加拿大……也有鸿雁向他飞来问病求药。

由于病号达到数以十万计,他的原始积累的资本已经花个精光,甚至贴上了他的工资。2015年3月份以后,因患者人数众多,实在力不从心,他才接受患者收到他的药之后付给他的邮寄费,孜孜不倦,七十五载风雨不辍。至目前,被他救治的各种疑难杂症病患者多达十几万人,现在正在服用他药物的尚有千余人,从开始到日前,从未发生一次医患事故。

这可不可以称得上是“草头单方气死名医”的佳话!

于荣光治病救人,免费送药七十多年,当地的一些机关部门会不知情?即便如此,于荣光的申遗报告,专利申请,参加医师考试等等卫生健康局会不知道?半个多世纪都“无人问津”,其实是早已对于氏中医诊疗技术的默认和接纳,现在突然变调,那千余患者的断药,将会发生怎样的后果?!

一边是失去生命的忧伤,一边是手握朱笔的判官,何去何从,于荣光的脑海充满了迷惘!

合法合规?道义良知?人的本性?向左向右,成为一道无解的算式!对此,笔者连线了中国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刑法学专家马xx?教授。

行政处罚既要程序合法,更要实体正当,即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在本案中,没有经营收费、没有出现病患事故,反而治愈了不计其数的患者,且仍有患者慕名求治,这一切有力说明:于老先生的所作所为是造福社会的善举,其根本不具有行政违法行为的实质,特别是于老为社会困难群体解除痛苦并不属于经营模式,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就不是经营 ,就不在卫生行政机关处罚范围,也不需要持证。

因此,对于老先生的行政处罚便属于“实质违法”,造成了“形式合法,但不合情理”的行政乱作为局面。另外,行政处罚和司法裁判要通盘考虑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对于老多年传统的中医传承,并不是近期才有的,应该采取保护、引导和发展的理念对待,而不是打击和扼杀,这样才有利于传统中医的发展和规范,在对传统中医的继承者,大多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必须区别对待,才能行政服务于民,让人信服。

在《中医药法》和《医师法》面前,于荣光实属一个特例,他不在“五年的学习实践”之内,他治病救人已经七十余年,是传承祖上的珍贵遗产,虽然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但其弟子拥有医师证的不下百人,其中有医院院长,中医协会会长,疑难杂症研究院院长,成都一医院教授……

他本人所拥有的头衔,像一串串闪光的珍珠,悬挂在风姿绰约的绵竹竹梢之上,日日夜夜发出悠扬之声:

2020年1月18日,被世界传统文化中国研究院聘为荣誉院长;

2019年7月11日,参加考试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才专业技能考试中心认证为高级中医诊疗师;

2019年6月27日,荣获博鳌国际养生论坛“金手杯”医养技能大赛暨特色技能展演医养圣手奖和最佳口碑奖;

2018年8月6日 ,联合国紧急救援中国中心特聘为于氏中医诊疗术中医顾问;

这些头衔还不够行医(不收钱)治病救人的资格吗!

对于祖上的传承医术,当地的卫健部门只要主动作为即可,更要加以引导和帮扶。任何法律法规都是建立在民情民意的基础上而诞生的,生搬硬套,只会走进教条主义的死胡同!在此吁请国家尽早出台中医中药的保护措施,让国粹精华发扬光大。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这是中医领域流行的一句行话,意思是中医注重实践,而那一纸证书在累累硕果的实践面前,只会显得轻薄可笑!

如果历史上的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名医都去参加考试,那么我们祖国中医药的天空上,还能闪烁着这一颗颗耀眼的星辰吗?!

但愿绵竹的风波,给传统的中医、给更多的国人,留下更多的思考!

}

  (一)"一个乌梅两个枣,七个杏仁连根扫"

  8月4日5时,圆心曲社会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位德高望重、行医多年的老中医于荣光老师。在继绵竹交流会上为甘肃青海四川三地的部分骨干教师做完义诊后,于老师又带着精湛的医术和自制的药品,将爱心撒向舟曲。

  于老师不顾一路的疲惫,一下车,临时接到邀请,得知要给舟曲的三十余名群众做健康讲座,还要在现场给部分患疑难杂症的居民做义诊,便主动要求志愿者带其先看场地,检查环境是否适合坐诊,这种无私奉献、不知疲倦的精神让志愿者很感动。

  晚饭过后,志愿者送于老师到刘会长家休息,刚落坐,就有部分居民前来看病,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十点,志愿者担心于老师一路奔波,休息不够,便劝其早点休息,准备明天的讲座和义诊。于老师却说:"没关系,只要给人看病,我就不累,精神的很。"这种精神是很难用文字去诠释的。只想对于老师说一句:"于老师,您辛苦了。舟曲人民感谢您!"

  8月5日9点,舟曲县第一初级中学九一班教室内,于荣光老师为三十余名当地群众传授防病、治病小知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讲座加义诊活动是在舟曲,与舟曲县红十字会一起举办。

  于老师说,其实治胃病不需要用药,只需要将一个乌梅两个红枣,七个杏仁每天用来泡茶喝,一段时间后胃病就自然会好。接着他教给大家怎么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如何治疗前列腺炎等医疗方法。

  一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于老师来到志愿者所在的板房,给几十余名舟曲居民义诊,并免费发放药品。

  下午三点,为了方便居民前来看病,于老师将义诊地点改在舟曲县红十字会的刘会长家。至此八月八日晚上九点,于老师在送完最后一包药,送走最后一位女病人时,"八八周年献爱心、送健康"活动就此圆满结束,在这一天多的时间里,于老师发放药品一百多份,医治病人百余人。

  "一个乌梅两个枣,七个杏仁连根扫。"于老师正在讲述的治胃方法,于荣光老师的义诊,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就诊者,如警察、医生等。

  精湛的医术让人感觉华佗再世。其间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病人做了胃切除手术,于老一把脉就知道了,几秒钟的时间就能知道人体内少了一样的东西,确实很让在座的不由得为之一惊。不仅发出感叹:真是华佗再世啊!

  (二)舟曲县医疗卫生系统心理集中培训班

  1.舟曲县卫生局两名代表参加首届中国与和谐社会论坛

  为了使舟曲县医疗卫生系统的培训能尽早启动,8月5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文忠博士邀请舟曲县卫生局张素英副局长、刘平先大夫参加了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起,联合上海增爱基金会与世界宣明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灾害与心理创伤专题"。

  论坛在增强机构和个人心理援助专业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全面推动全国心理援助体系的建设,以保障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及时性、系统性、规范性和专业性,从而实现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时间启动当地的心理援助力量,开展及时、有序、持久和科学的灾后心理援助,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的指示,帮助灾区群众走出灾难的心理阴影,全面推动灾后家园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8月6日晚8时,王文忠博士邀请参会的舟曲代表、同心援助联盟网络主导讲师--沟通专家腾辉老师等,各地的志愿者共19人一起讨论如何在舟曲当地培养一支心理医疗援助队伍,为当地医疗卫生系统注入新的血液,张局长在会上发言:"此次北京之行令我感触很深,尤其是这两天专题报道,提高了专业能力,并通过相互沟通分享,实现自我成长。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舟曲医疗卫生系统的心理学培训越早开展越好,争取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打造出一支社会责任感强、心理学基础扎实、临床工作能力过硬的心理援助队伍;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心理培训,从而能使我们和谐家园的重建的更加美好。王文忠博士说,灾区的服务任重而道远,真正做事的,还是得依靠当地的群众,所以,能得到当地相关领导的支持,相信我们的灾后服务会有好的成效。

  2.舟曲县医疗卫生系统心理集中培训班正式启动

  20xx年8月13日上午九点,舟曲县医疗卫生系统心理集中培训班为期一年的心理培训在县人民医院三楼会议室正式启动。

  县卫生局张素瑛局长主持启动仪式,由县政协李舟才主席致开班词。在开班仪式上,李主席发表致辞说道:"首先对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香港施永清基金会为舟曲县医疗系统进行为期一年的心理集中培训深深的表示感谢…"同时,李主席强调说自从八八泥石流后,舟曲县人民在财产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心灵上遭受了重大的创伤,除了需要物质上的帮助外,在心理上也很需要专家们的干预和辅导。今天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继教育、社区系统开展了一年的心理援助工作后,又将心理援助的工作放在医疗系统,这是舟曲医疗系统工作者莫大的幸福,所以希望医疗系统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在这一年的心理培训时间里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在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下,打造一支舟曲本土的、技术精湛、专业合格、工作认真的带不走的心理援助队伍。

  杨忠主任受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委托,在开班仪式上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主要有三点。第一、对舟曲县医疗卫生系统在抢险救灾中表现出"大灾不屈,抢险不惧,勇克艰难"的精神,表示深深的敬佩;第二、阐述了心理学不管是在抗震、抢险救灾方面,还是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当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表达了期望。希望大家在通过一年的培训、学习之后,能够为舟曲的抢险救灾、心灵抚慰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县医院的冯蕾书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什么是心理学,心理不健康有些什么样的表现等,加深了大家对心理学的了解。同时表达了做为一个身兼心理援助的医护工作者来说要具有一个基本条件:要用爱心、细心、耐心来进行爱的传递。

  最后,县卫生局的张素英局长做总结性发言,对即将开班的心理集中培训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她说:"希望大家能认真、踏实地学习,能够学有所成,在本土能留下一批工作者,一批带不走的工作队伍。为舟曲人民的健康与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尽一份责任。"

  上午10点,心理集中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在县卫生局张局长和此次项目负责人王文海老师的签约仪式中落下帷幕。

  启动仪式结束后,心理集中培训班的第一期课正式开课,此次课由团省委的吕军生老师为大家讲课,讲课的主题是《健康的婚姻模式》,吕老师用丰富的生活案例、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恋爱时的选择、新婚时期的感受、爱的五种语言、婚姻中的沟通姿态、健康的婚姻关系等有关健康婚姻的心理知识。

  其中就上课的重点内容,婚姻中沟通姿态的四种类型做了详细的讲解。让学员对家庭中的关系是指责型、讨好型,还是超理智型亦或是逃避型有了清晰的了解,并就如何构建一个和谐家庭展开了探讨、角色扮演和讲解。整个课程的讲解非常的实用,大量的生活案例让整个课程更加的生动、更加的贴合实际,也更受学员的喜爱。

  下午五点,随着最后一个问答的结束。医疗系统第一期心理集中培训班正式划上圆满的句号。

  此次培训为以后的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期待再次的重逢。

  3、舟曲县卫生局关于开展8.8泥石流灾后心理援助系列培训的通知

  继5.12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后发生的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给受灾群众带来了精神、心理上的极大创伤,各级心理援助机构及时派出心理咨询专家在我县展开了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灾难给当地居民心灵上造成的影响是沉重的,也是深远的,完全恢复需要时间。为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援助工作,我县本着把培养本土心理工作者作为灾后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中科院心理所为期一年的项目支持下,培养出一支本土的心理工作者,持续永久的、科学规范并及时有效的,对心理问题的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为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将安排国内资深心理专家在我县卫生系统举办系列培训班,并于2011年8月13日举办了首次集中培训。此后每两周培训一次,每次5课时,分两天进行,望各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予以重视,给学员足够的时间,务必持续按时参加培训。

  另外,对卫生局正式通知的各种培训,各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着为事业负责的态度,予以支持。

  (三)舟曲县教育局两名代表参加首届中国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

  8月4日,舟曲县教育局两名校长代表参加了首届中国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并为心理所赠送了锦旗,对近一年来的援助工作表示认可和感谢。

  8月6日,为了使心联小屋早日落成,王文忠博士和两名校长专程拜访了中华慈善总会李扁主任,李主任表示,舟曲县教育局的心理培训正在稳步前进,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将十所心联小屋建成。期待到时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都卓有成效。

  为了使舟曲中小学英语教师能尽早参加英语全封闭式培训,从而提高舟曲的英语教育水平,8月6日中午,王博士又携同两名校长和志愿者参观了美中英语教育培训机构,优雅的环境和全封闭式的外教管理模式,给两名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舟曲英语教师在这里会有很大的提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绵竹双忠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