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军长征路线途经云南时,为什么要二过云南?

【摘要】:70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注定要影响中国历史进程,注定要影响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注定要让世界永远瞩目的重大事件,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气壮山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过云南,就像划破黑夜的闪电,响彻天宇的惊雷。云南各族人民终于在震撼中醒来,在希望中奋起!弹指一挥间,70年过去了,但那支打着红旗的队伍从未从云南各族人民的心中远去。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承蒙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云南日报社文化生活部的大力支持,我们特推出这一组文章,献给伟大的长征。

【关键词】红军长征 云南 中国工农红军 中央红军 中国共产党 红一方面军 沙水 遵义会议 云崖 毛泽东

当《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再次响彻大江南北的时候,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再次浮现在人们眼前。翻阅这段历史,有这样一组数字令人惊奇: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途经11省700多座县城,行程二万五千里;二方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红军“长征”一词和二万五千里路程是怎样产生和计算出来的?    王作化;王晋阳;

弘扬红军精神 推进国家建设——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各次报告纪要    叶尚志;

红军长征从困境中崛起对贵州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启示    梁金贵;

历史的想象与建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长征”书写    胡玉伟;

“生命线”:长征胜利的保证    本版编辑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陈力 朱和平 陈春园 沈洋 朱鸿亮 周之江 郡科成 任战军 宋凯等

真走了“二万五千里”?咋算的?    孙彦新 徐壮志 樊永强 梅世雄  胡锦武 黎云

长征,民族精神史上不朽丰碑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冯春梅 顾鑫 朱瑶 程步涛

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    薄井由

}

  “照病机啊照病机,我真舍不得你。去年突围在江西,我就抬着你。雨天行军路又滑,宁肯摔我不摔你。大雨大雪漫天来,我用油布盖好你。扎西轻装是第一,只能忍痛寄存你。”

  这首流传在威信县的红军歌谣,讲出了红军将士与X光机(又称为“照病机”)的情缘。

  这台德国造的X光机,当时是上海地下党组织冒着极大危险,把它装进棺材扮作出殡,才送到中央苏区的,负伤的中央和军委领导王稼祥、陈毅和不少红军将士的伤病,都是这台宝贝“照出来的”。宝贝的名气越来越大,百姓中一传十,十传百,都把这台X光机叫做“照病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出发时,总卫生部长贺诚专门叫人做了一个结实的箱子,小心翼翼地把X光机装了起来,由两个民夫抬着,附件则装在两个小木箱里,由负责照片的军医欧阳辉、周洪生抬着,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央苏区抬到贵州,又从贵州抬到云南扎西。

  听说X光机就要被精简,总卫生部长贺诚说什么也舍不得,指示医政局长陈志芳,就是把其他医疗器械丢了,也要保护好X光机。

  贺诚的“固执”,谁拿他也没办法。毛泽东找到贺诚说:“我们的部长啊,怎么变得小气起来了,不就是一台机器嘛。将来全国解放了还缺少个X光机?蒋介石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你去接管就是了!”

  贺诚说:“主席,X光机在我眼里,比我的生命还重要,我宁可牺牲我自己,也舍不得丢了它。”

  毛泽东耐心地开导贺诚,精简非战斗物资和辎重武器,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机动性,有效消灭敌人。这台机器的确珍贵,但再珍贵也没有人的生命珍贵。并表示:“这样吧,我们也不把它丢掉、埋掉,那样就损坏了。我们找一户信得过的老乡,叫老乡给保护好,以后我们又来找老乡要回去,你看行不行?”

  贺诚何尝不知道精简轻装的重要性,但就是舍不得,心里着实不愿意,但为了顾全大局,只能忍痛割爱,非常坚决地说:“按主席说的办。”

  毛泽东进一步嘱托道:“这件事你要亲自过问,安排妥当。”

  贺诚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要陈志芳找一户可靠人家把这台宝贝藏起来。

  这天,负责拍片的军医欧阳辉、周洪生和几位红军战士抬着装有X光机的箱子,跟着陈志芳来到杨家寨,找到事先联系好的杨保和。

  杨保和按预先的约定,不动声色地把X光机抬到自家楼上,用破草席盖得严严实实。

  陈志芳反反复复进行查看,并将几块大洋交给杨保和,压低声音说:“老乡,要保守秘密,不要让国民党搜出来,我们回来的时候还要来取。”

  杨保和嘴唇哆嗦、轻声说道:“请长官放心,我会保护好‘照病机’的。”

  第二天卫生部就要离开杨家寨了。贺诚遥望着杨保和家,惦记着曾经为红军立下汗马功劳的X光机,眼睛湿润了。

  三年后,杨保和被亲戚廖某出卖,国民党云南省政府派兵搜走了这台“照病机”。杨保和及隔壁堂兄一家4个男丁都被抓进大牢,三年后才由家人凑钱把人赎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威信县红军文物征集组找回了这台X光机,存放于扎西会议纪念馆。

  这台普通的X光机有着极不平凡的经历,寄托着红军将士和人民群众的依依不舍之情与对革命胜利的殷切期望,也是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

  中共昭通市委党史研究室翟昭明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红军长征路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