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北京白色的共享电单车叫什么?

  近期,湖南省长沙市交通运输局等三部门集中约谈6家共享电单车企业,要求3天内清理回收近40万的无牌照共享电单车。

  根据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布的通知,未来只有规范上牌的车辆才能向市场投放,并且在核定城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和共享电动自行车总量后实施配额管理。

  对此,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被暂时清退的车辆,会有一部分转移到其它城市,进入报废期的则会进行拆解,等待市场配额出台后会重新在长沙市场进行投放。

  近年来,为解决中短途出行的痛点,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逐步产品化的条件下,共享电单车应运而生。相较于共享单车,面对爬坡等地形以及3-10公里出行距离,共享电单车省时省力的优势明显,共享电单车进入野蛮生长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电单车数量约为100万辆,而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250万辆,同比增长1.5倍。

  但自共享单车企业井喷式爆发后,行业经历了野蛮生长期,也由此引发了众多乱象。为规范及引导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各地政府纷纷进入“监管时代”。

  2020年3月,北京首次对共享电单车开出“罚单”。“人民出行”因违规运营租赁电动自行车而被罚款5万,这张罚单也打开了共享电动自行车整治的大门。

  5月27日,北京发布了关于共享电单车的公示,明确表示了不使用任何品牌的租赁电动车。同月,上海也叫停了共享电动车,并对违规上路的6万辆车进行了处理。

  6月份,江门市也加入了这场“清退”战役中,此外,佛山市通告共享电动自行车限期退出市场,中山市也接连宣布不再投放共享单车,并清理回收了部分违标电单车。

  “从生活便捷方面考虑,共享电单车确实给低成本出行带来了新的革命,同时行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隐患。下一步企业自身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促进行业良性生态的形成。”中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金融学院副院长何英盛提出。

  在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看来,“共享电单车的投放猛增,远远超过了城市运维能力,盈利还为时尚早,厮杀在所难免。”

  而此次长沙清退近40万辆共享电单车不仅彰显了监管的决心,也是共享出行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运营企业将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下合理规范共享出行交通工具的投放规模、停放区域等细则,整个共享出行行业将健康有序地步入良性发展。

}

在共享自行车占据北京街头之后,另一项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出行方式已悄然走上街头。近期,北京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批共享电单车,用户通过在手机App上填写个人信息、缴纳押金,再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实现租用。其运营模式类似于共享单车。

就此,TechWeb决定实地体验一番,看看共享电单车对比一般的共享单车,在用户体验上有什么不同。

投放量较少 寻车还要“多走几步”

根据一款共享电单车App的车辆停放显示,小编来到位于北京市农大南路的一处共享电单车停车点。发现这款共享电单车和一般的共享单车一样,不需要车桩,用户停在路边指定的停车区域即可。

但是根据客户端显示,小编所在的附近只有一辆可用,如果一人用车的话刚好,结伴而行则要再往东走,到一个小区门口才有其他可用车辆。而且小编发现,在小编工作的海淀苏州街银科大厦附近,没有一辆共享电单车可用,也没有设置停车点。

据该产品客服介绍,未来在城市服务区域内,将至少每隔200-300米就设立一个指定停车点,既方便用户取车还车,也便于维护城市的市容市貌。但就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投放量的提升还是需要一段的时间,一定几率上仍会碰到“无车可用”的情况,寻车还要“多走几步”。

操作便捷玩法简单 骑行速度“碾压”自行车

小编在手机App内填写简单的个人信息后,完成了登记注册。首次使用共享电单车需要交纳299元押金,成功支付后,通过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上路骑行。整个操作流程简便易懂,和共享单车的玩法十分类似。

小编此次体验的里程为6.6公里,从农大南路到上地地铁口停车点附近。行程包括拥挤路段、畅通路段,上坡、下坡,及大约6个红路灯,全程用时31分钟,车费3元,抵消新用户优惠后,实际支付1元。据百度地图实时导航监测显示,行程中平均时速约13km/h,最高时速可达到约20km/h。

与共享单车相比,这种附有脚踏板的电动助力自行车骑起来确实不费力,开锁上路、停车还车的租赁流程也简洁友好。除了座椅较硬之外,和普通自行车一样方便灵活,且骑行效率远超普通自行车。

“里程+时间”双向计费 收费比共享单车贵“一丢丢”

费用方面,本次小编体验的是:行程小于等于5公里计价2元,大于5公里,每超出1公里多收1元,不足1公里不收费。且根据用车时长收取超时费,一小时内不收取费用,每超过1小时要收取10元超时费。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假设两个使用情景,首先比如一次短途行程,骑行2公里,用时10分钟,则收费仅为2元基础费。

再比如一次较长的行程,骑行14公里,用时80分钟,则收费为:2元基础费+9元里程费+10元超时费=总收费21元。

而现在共享单车,免费骑行、补贴大战,像极了当年的滴滴Uber。经常有用户感慨“即解决了出行,又锻炼了身体,关键还免费。”近期甚至出现了“红包车”,用户找到带有“红包”图标的共享单车,骑行跨越一段时辰后,将会领取到金额不等的现金红包,且可以立即提现。

反观共享电单车,其收费还算是在普通用户的接受范围内,但对比现在竞争激烈的共享单车,在价格上可能不太有优势。

续航性能勉强可接受 但需定点停放有点闹心

用户比较关心的电力续航性能方面,小编也特别留意记录了下来。该共享平台在开锁上路之前,客户端App可以显示用户附近每台可选车辆的剩余可行驶里程,即可在开锁计费前,由用户自主作出选择。在经过6.6公里的骑行之后,小编使用的这台共享电单车的电量表并未发生变化,仍保持在骑行前的80%剩余电量状态。

查阅资料后得知,该类产品在满电状态下,纯电力驱动最大行驶里程约为30公里,即使骑行过程中发生电量不足的情况,也可使用脚踏板驱动。

据了解,共享电单车需要频繁充电或更换电池,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在线下设置大量的运维人员来维护与保养,另外有些共享电单车企业还会单独开辟运营网点和充电桩,这些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无法忽视的成本,并且在无形中也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更制约用户体验的是“定点还车”。寻车方面,共享电单车的停车点在社会街道上没有任何实际标识物,用户只能通过客户端App查看自己是否在停车点附近。还车方面,非定点停车需要加收费用,即不在指定停车点还车的情况下,非定点还车位置距离最近指定停车点小于1公里,加收10元,超出1公里加收100元。

另外让小编表示比较闹心的是,公司附近并没有共享电单车的指定停车点,早上骑共享电单车上班的想法,暂时无法实现。

风险伴随机遇 共享电动车能否顺利“跑起来”?

2016年全国公安交通工作会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2亿辆,电动自行车迅速普及。共享单车满足的是短途出行需求,共享电单车辐射的行程半径则更为广阔,二者之间有交集也有区别。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各家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合适的玩法,但是其仍然面临着电单车造价高昂、运营成本高昂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用技术、管理等手段来提升运营效率。

而且据媒体报道,部分共享电单车的生存现状仍属于“先上路,后领证”,嘴上说“放心使用”,实则牌照仍未到手。

共享电单车的竞争,说道底就是运营的竞争,能否在共享领域“杀出重围”顺利地“跑起来”,共享电单车的发展还需要接受时间考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白色的共享电单车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