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肖申克的救赎真的有那么好吗吗?

绿尘说:希望,是这世上最好的东西。

导演: 弗兰克.德拉邦特

编剧: 弗兰克.德拉邦特/ 斯蒂芬. 金

主演: 蒂姆. 罗宾斯/ 摩根.弗里曼

一个人在低谷时的不卑不亢,是我见过这世间最美好的风景。

这几年,跟朋友或者是闺蜜吃饭,聊的是如何突破自我;跟同事或者搭档聊天,谈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哪怕是节日偶尔家人团聚,喝酒喝到最后,也想跟孩子们讲一些关于人生苦难的故事。

只是,未经历风雨的他们对于这种夹杂着酒和菜的人生大课堂,似乎有些懵懂。

想一想这样的场面很是熟悉,在我们年少时,围坐在饭桌上吃饭,父母也经常这样教导我们,奶奶絮絮叨叨,父亲语重心长,母亲苦口婆心,那时的我们,可曾有半分体会?

工作到了一定的阶段,你会进入倦怠期,会迷茫,会独自进入摸索期重新定位,稍有不慎就要重新清零;

婚姻到了一定阶段,你也会知道,男人和女人之间是一场永远无法落幕的战事,甚至会发现,生命中最大的暴风雨可能是你最初奢望为你遮风挡雨的人所带来的;

至于亲人之间的离别,那是一定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很多时候,他们的离去更像是梦境,好像某一天清晨你醒来,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走到院子里,会看到他们各忙各的,那时,院子墙角的梧桐树下全部是落下的紫色花瓣,葡萄树的绿叶爬满整个藤架……像是年少时那般情景。

人生总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日子苦涩得如同幻觉那般。直到,你接受那是现实,直到你无比确定:此生往后的任何一个清晨,你睁开眼睛都不会看到这般光景。

就像是眼睛习惯了黑暗。这个时候,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也许刚刚好,因为它就是从最深处的黑暗开始的。

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是斯蒂芬.金作品中的代表作。在1994年9月,电影上映,但票房惨淡,虽在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得到七项提名,但最终一无所获。

不过,这并不影响它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影史最佳。它是IMDb《史上250部最佳影片》和豆瓣电影排行榜的双料第一名。

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它的粉丝,为什么它在影迷心中的口碑节节飙升,我想,大概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正被画地为牢,所以,就越发期待得到一种不息的力量。

主人公是个叫安迪的男子,他英俊多金,妻子貌美,本人是个成功的银行家。只是,妻子背叛了他,在和高尔夫球教练约会时,被在床上杀掉了。

安迪是最大的嫌疑人,他不是凶手,所以,他以为自己能说得清楚,但实际上,他发现自己说不清楚,当他茫然站在法庭上的时候,把最大的希望寄托给了别人。

那个时候,他希望别人能给他一个公道,但没有,他被判两个无期。

我们常常说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其实这说法很委婉,并不够真实。真实的说法是,于你生死攸关之事,无关别人痛痒,大不了也是例行公事。你想要真相?很多时候没有真相。

你想辩解,别人并不愿意去听,并且觉得很烦。所以我们也经常会觉得无人诉说,时间久了,好像就丧失了这种功能。而人生最诡异的是,在某一些特别的时刻,有人就是我们的法官,决定我们的命运走向。

安迪的入狱,如同我们一样,会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陷入牢笼,在这里我们丧失了自由,一切变得仅仅只能维持温饱,并且周围全部都是陌生人。这环境让我们负重不堪,茫然、担心、也惶恐不安。

安迪入狱之后,瑞德出场了,他在这儿待久了,熟悉了这个环境,如鱼得水。在故事中,我们会发现,他申请假释,诚心表示自己悔改,但被驳回。

为什么?没有原因。如果有,那也只有一个解释:你越想得到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

和所有生活中的那些所谓过来人一样,闲来无事的瑞德也会在安迪入狱的第一天,来看他的笑话。在这个监狱里,有一个传统游戏,那就是“老人们”打赌,看看新人之中谁最先崩溃。

瑞德认为文弱书生一般的安迪会首先承受不住。

但结果让他感到意外,安迪忍住了,那个哭着喊妈妈的胖子第一个崩溃,之后被打,第二天因为无人医治而死亡。

当成人之后,“喊妈妈”是无用的,心灵脆弱是无用的,哭泣是无用的,因为只有死路一条。只有抗住压力,才有资格进入这艰辛的人生之旅。

安迪抗住了,所以,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犯人。

希望是每个人的必需品,要不,活着有什么意思?就好像我听过一句有点丧的话:梦想还是要有的,要不,拿什么来破灭呢?

所以,安迪花高价,为自己买了一个小锄头,准备越狱。锄头小到让人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手里拿的那个火柴梗,用他越狱?简直是天方夜谭。

小斧头还没有带来的希望的时候,欺辱出现了,安迪遇到了三个流氓,他们看上了安迪,非要睡同是男人的安迪。不让睡?那好,就直接朝死里打。

无人关注安迪的命运,即使是作为旁观者的瑞德,其实更感兴趣的是,安迪什么时候投降?什么时候认命?

我们身边的大部分人不都是这样吗?我们熟悉一个人的内心,就好像熟悉自己一样,我们总是觉得,他也无非如此。

不过,安迪死活没有屈服,即使经常挨打,但就是不答应。

在和犯人们一起去户外干活的时候,因为听到狱警的聊天,安迪抓住了一个机会,走近凶残的看守,给对方提出个财务建议——别忘了,安迪入狱前是个银行家,知道怎么帮别人赚钱。

安迪唯一的要求,就是同他一起干活的人有啤酒喝。

此时的背景音乐是电影原声《Suds On The Roof》,在落日的屋顶上,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喝着从狱警那里换来的冰镇啤酒,瑞德说: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

而安迪自己,则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他表示自己戒酒了,只是脸上露出享受的微笑。

如果你想拒绝生活的强暴,首先要坚强,决不屈服于强暴的压力。这很难,但一旦屈服就意味着毁灭。

于坚忍中等待机会,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有用就意味价值。高价值的人,就意味着高价值的机会。

能力意味自由,安迪时来运转,那段时间,安迪几乎成了名人,找他帮忙的人络绎不绝。

流氓小团伙怒了,安迪怎么可能轻易从自己手中逃走?这让他们感觉很丢面子,所以寻求机会再一次暴打了安迪。但这个时候打安迪就是损害看守们的利益,毕竟安迪此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犯人了,他具备了为别人谋利益的能力。所以,安迪以自己的能力反败为胜,其中一个小流氓被打到残废。

安迪的“才能”被挖掘了,之后,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监狱长出场,来称量一号男安迪的份量。监狱长熟读《圣经》,以书中内容拷问安迪,安迪对答如流,终于过关。

从此,安迪成为监狱长的财务奴隶,帮他做假账,奴役狱友,赚黑钱。

这世上没什么公道,只有最功利的价值排序。你没用,没价值,就不会有人关注你的权利。你有用,有价值,就意味着获得特权。

老布是一位优秀的好犯人,他管理着狱中的图书馆,生活轻松。

在这些无聊至极的日子里,他也有自己的乐趣,比如,养一只鸟。是的,他已经把监狱生活日常化了。

日子如流水,老布要出狱了,但一向温顺的他却用利器抵住了一位前来向他送别犯人的脖子,在安迪等人的劝解下,他才痛苦地放下利器。

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他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不想离开这里。他希望自己因为伤害罪再次被判刑。

习惯了监狱之后,习惯了没有希望的生活,自由反而像是一片让人恐惧的荒野。他想念监狱,无法离开监狱而。

如同瑞德之前所说: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五十年的牢狱生活,使得老布早就丧失了自由的能力,那对于他来说,就是灾难。

有时候,我们习惯了一份工作,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一个地方,习惯了一种生活。

于是,画地为牢,此生不想踏出半步。

安迪因为对监狱长的帮助,也换来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那就是在监狱内的图书馆工作,为了图书馆,他坚持写信,目的是为图书馆争取资金。每个星期都写,从不间断。

所有人都认为安迪是做无用功,但安迪从不动摇。直到,六年后,他的努力得到汇报:资金和书籍。而在这些书籍之中,安迪发现了一张黑胶唱片,出自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一段女生二重唱《Che soave zeffiretto》(待到微风轻轻吹过)。

监狱上空的音乐惊动了监狱长,他来到了被锁的的门前,要求安迪关上,但安迪犹豫了一下,看着他的脸,把声音调得更大。

这首曲子漫过监狱上空,像自由的鸟儿飞上蓝天。镜头缓缓划过正在广场上放风的犯人们和狱警们,他们静默了,好像在那个瞬间抛掉了所有的怨恨,沐浴着从从未意识到的自由的阳光。

而那些复杂的灵魂,好像被这美妙的音乐洗濯得清澈无比。犯人们先是震惊,之后静静地享受着这难得的美和自由。

而安迪,坐在沙发上,面带笑容,也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和欢乐。

为此,他被被囚禁两个星期。

之后,一脸憔悴的安迪再次出现在食堂,两眼却暗含耀眼的光芒。他和狱友们的一段对话,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

狱友:屁话!独囚最难熬了!在里面度日如年。

安迪不以为然:有莫扎特陪我。

狱友:他们准你带点唱机?

安迪看着狱友:……在脑里,在心里!……音乐之美是夺不走的。

看着狱友没有反应,安迪说:你们没有体会过吗?

这个时候,瑞德打破了暂时的冷场,说:我年轻时吹口琴,现在没兴致了,在牢里也没意义。

安迪:就是在这里才有意义,有音乐才不会忘记。

安迪:有些地方……是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

瑞德:希望?朋友,我告诉你,希望才危险,希望能把人逼疯,希望没有用,你最好认命。

安迪:像布鲁克一样吗?

无论怎样,安迪可以在这样的日子里以自己的节奏生活了,至此,他进入监狱已经十九年了。他变得沉默安详,有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式。

监狱图书馆在他的治理下,成为了很多犯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看书、听音乐,有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就在安迪的生活进入“正轨”之后,狱中来了个年轻人。

他很努力很上进,博得一大票人的好感。他希望学习,要求安迪帮他,但是他不识字。

因为监狱的生活无趣,所以安迪之前雕刻过很多小石头。因此,尽管年轻人基础差底子薄,但安迪愿意从最基本的字母教他,充满爱心地在栽培他,就如同雕刻小石头一样。

熟悉之后,年轻人一次闲聊,无意中透漏的一个事实:安迪入狱是被冤枉的。在确凿的事实面前,安迪失控了,直接找到了监狱长,表示自己是清白的。

只是,安迪的清白对监狱长是无用的,甚至,触犯了他的利益。所以,监狱长想办法把知道安迪清白内幕的年轻人直接灭口。

安迪再一次被关进小黑屋之后,似乎是终于对监狱长屈服了。从他看似波澜不惊的脸上,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之后,安迪问狱友要了一根绳子。

然后,安迪就消失了。在他的房间里,没有尸体。也没有安迪。总之,他在密不透风的监狱里,神秘的失踪了。

监狱长赶来,才发现安迪的能力,绝非非止于理财,他还研究地质构造。就是用那只小小的锄头,他花了二十年,于狱中凿出一条要花600年才能完成的窟洞,成功越狱。

安迪的越狱告诉我们,永远要学会认知环境,所有坚不可摧的社会板块,都是有隙有缝的。冲破现在阶层的逆袭,断无可能随波逐流,而是一场高智力运作。

当他终于爬出五百码的恶臭污水管道,当他站在瓢泼大雨中张开双臂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于黑暗张红辟出一道夺目闪电。

亮光之下,懦弱人的灵魂纷纷在安迪张开的双臂之下颤抖。

安迪越狱后,领走了一大票他替监狱长赚到的黑钱,过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之后,把消息放出去,扳倒监狱长。然后他消失了,没有继续上访,要求别人给自己平反,没有再说自己的清白与无辜。

因为他已经知道,你天大的冤屈,也不会引发别人的丝毫兴趣。执著的想要证明自己的善良清白与无辜,并寄希望于别人,是最蠢不过的事情。

自由,是自己的事。无辜与否,同样是自己的事。

安迪成功逆袭越狱,成为了监狱里众人闲谈的话题。是的,有的鸟毕竟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翼太光辉了。

这是凡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记得的台词。

瑞德猛醒,再一次面对司法官时,他一反常态,对于是否出狱已经不再在乎。结果,啪咔,司法官盖章:还归瑞德自由。

出狱后的瑞德,落到了与老布同样的惨状。他已经丧失了自由的能力,只适应被奴役的生活。

正要象老布一样自杀,忽然想起安迪越狱的当天,对他说的一番话,去了安迪交代他的地方,于墙下发现了安迪为他留下的希望。

当希望归来,瑞德终于体会到自由的价值。

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一场激情大越狱,心若是牢笼,处处是牢笼。自由不在外边,而在于内心。

坚强的人能够拯救自己,唯有智慧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让我们走出困境的,是永不磨灭的希望。

而这部电影,电影中至今仍在网上流传的台词,所告诉我们的,不过就是于苦境中的破局。

绿尘, 试图用心构建一个光影文字与生活的桥梁,在滚滚红尘中给予生机和能量。

}

“你来对地方了,这里人人都无罪。”

这个杀妻的银行家,因谋杀妻子和她的情夫,被判处终身监禁。

尽管被关进了这座叫肖申克的监狱,他依然极力否认。

犯人经过审判,被判处有罪,他们被关进监狱。

在这里,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好人,才能走出去。

监狱是惩戒他们的地方,也是救赎他们的地方。

可若想得到真正的救赎,前提是他们得承认自己有罪。

天主教教义里,基于对爱的违背程度,将人类的恶行归于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可世人不觉得自己有罪,就像肖申克里,犯人都自认无罪。

这世间又无疑不是一座巨大的监狱,围墙外面的是自由、幸福和爱。

我们都被关在肖申克里。

终其一生望着外面的世界,却死不悔改。

典狱长诺顿总是手持一本圣经,他训诫新来的犯人们,“把信仰寄托给神,把贱命交付于我。”

在肖申克里,他拥有绝对的权威,仿佛是神的化身,来教化这些邪恶之人。

就像他曾对Andy说,圣经里他最喜欢的是这句,“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跟着生命的光。”

可他那精致西装里藏着的是道貌岸然。

他靠着这些犯人们,谋取了一笔笔黑钱。

又靠着Andy,将这一笔笔黑钱洗白。

他自认为是主,这些犯人们的命运皆由他来书写。

因此,当Andy找到证人汤米可以为自己洗刷罪名的时候,诺顿害怕贪污的事东窗事发,也无法接受从此再无源源不断的黑钱流入。

他气急败坏,让警备队长海利将汤米射杀,罪名是企图越狱。

黑账本藏在他那幅写有“主的审判迅速降临”挂画后的保险箱里。

他春风得意,又狂妄自大,他从未所知,自己早已触犯了七罪宗里最严重的罪责——傲慢。

他凶残,滥用权力,自诩为神,可终究不是神。

在肖申克里,他只审判别人,却从未审视过自己的内心。

权利蒙蔽了他的心,金钱遮住了他的眼,越陷越深。

这份傲慢最终将他反噬,主的审判迅速降临,肖申克成了他的临终之地。

这一点,从他刚到肖申克的时候,Red就发现了,“他的步伐和谈吐简直是异类,他像在公园散步,无忧无虑,仿佛身披隐形衣。”

Andy的确与众不同。

这部电影之所以伟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所描绘出的这个人物Andy,本身就是伟大的。

他坚毅,花费了快20年挖通了一所通往自由的隧道。

很多人都被Andy最终越狱成功,在艰难爬过那五百码肮脏恶臭的下水管道后,迎着雷雨,重新拥抱自由的那一幕感动到热泪盈眶。

我却被他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所深深震撼。

他为了扩建监狱的图书馆,在明知不可能的情况下,每周给州议会写一封信申请拨款,一连写了六年,最终获得了200美金的赞助和一些旧书的捐赠。

他笑了,说,“我只写了六年。”

Andy的坚持的确令人敬佩,可更可怕的是,他从未对自己的付出要求得到什么回馈。

他不需要胜利与成功去给予自己满足感和动力,他就是惯性一般地去做,任何的获得,仿佛都是意外之喜。

从此,他开始一周寄两封信,最终州议会决定每年给肖申克图书馆500美元好让Andy封笔。

比起披着神的外衣,内里却是邪恶撒旦的典狱长诺顿,Andy更像是神的化身。

他来到肖申克受难,意为救赎众人的心灵。

他冒着生命危险,靠着自己银行家的从业经验,自荐为警备队长海利免费填写税单。

凭此,他为他的伙伴们赢来了一人三瓶冰镇啤酒。

“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屋顶,我们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Red和他的朋友们喝着啤酒,在这一刻,仿佛体会到了丢失已久的自由。

而Andy,独自坐在凉荫下,嘴角挂着一丝奇异的微笑,静静地看着他们享受这份自在。

他在州议会捐赠的旧物里,找到了一张唱片,冒着被关禁闭的风险,把音乐外放了出来,让整个监狱的人都听到了那首美妙的古典音乐。

Red说自己年轻时吹口琴,可如今没兴致了,在牢里也没意义。

Andy却说,“就是在这里才有意义,有音乐才不会忘记,世上有些东西,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

他扩建监狱里的图书馆,接洽读书会、慈善团体,论斤买入旧书。

越来越多的犯人们在这里读书、看报、听音乐。

他教犯人们识字,帮助他们考取高中文凭。

在人最没有自由,最得不到尊重的时候,Andy不断地给他们找寻生存的意义,这就是他19年牢狱生活里所做的事。

当汤米出现,可以作为证人洗刷他罪名的时候,他看到了重获新生的光。

可很快,这束光就被典狱长诺顿掐灭了。

诺顿命令海利将汤米射杀,这世上,再无人可以证明Andy是无罪的了。

19年的冤狱生活,他的余生,是否还要继续在监狱里度过?

在被关了2个月的独囚禁闭后,很多事,他想明白了。

“我太太说我是个很难理解的人,像一本合起来的书,整天这样抱怨。她很漂亮,老天,我是多么爱她啊,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

“对,是我杀了她,虽然不是我开的枪,但是我害她离我而去,她就是因我而死的。”

Andy对Red这样说着,更像是在忏悔。

Red安慰他说,“但你不是杀人犯,也许不算是好丈夫,可以后悔,但你无罪。”

Andy恍若圣人,所言所行隐隐似神,可他依然只是个凡人。

肖申克里的Andy看起来如此克制又冷静,可他有七情六欲,也带着原罪降生。

在得知妻子出轨,与那个高球教练厮混在一起,要和自己离婚之后,他抑制不住地暴怒。

他大醉,将子弹装进了枪。

尽管最终他没有杀人,可地上洒落的子弹和酒瓶碎片上沾满了他的指纹,他无力说清。

从踏进肖申克的那一刻起,他就从未承认过自己的罪行。

可十九年后,他却恍然大悟,不是我开的枪,却是我杀的她。

那条通往自由的隧道,他早已挖好,他在等待。

等待这一刻,“老婆和她情夫不是我杀的,我犯的错已偿清。”

他用十九年,救赎了自己。

没人可以关住他,除非是他将自己束缚。

十九年后的这一刻,他最终放下了仇恨,解放了自己。

他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Andy曾问过Red,为何叫这个名字。

Red只淡淡地回应他,大概因为我是爱尔兰人吧。

Red是英文单词救赎Redemption的前三个字母。

事实上,他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他代表着我们平凡的大多数人。

当Andy初入肖申克的时候,Red已经在这里待了20年。

他算是这里的老油条了,除了没有自由,在监狱里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起码不会受到欺负。

他有一帮朋友,也有着一点本事,肖申克里的人都要通过他去买外面的东西。

这样的人,在监狱里度过了20年,在他的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出一点戾气。

可他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犯了“懒惰”的罪。

这种懒惰不是指身体上的懒惰,而是怯懦,是固地自封,是不满眼前现状却依然安于现状,是一步步朝着不作任何承担的惰性生活迈进。

自由意味着责任,正因为如此,虽然我们都向往和追求自由,可事实上,我们都惧怕自由。

他对Andy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希望能把人弄疯,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

因为不抱任何希望,也就不会有失望。

因为大概率得不到,就在心里把它彻底否认,如此,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去做任何努力和改变。

当年迈的布鲁克获得假释出狱,在监狱里待了五十年的他,已经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Red说,“监狱是个奇怪的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离不开它。这就是体制化。”

可围住人、囚困人的从不只是监狱。

Red在他被监禁了30年的时候,申请假释再次被驳回,Andy送给了他一个礼物,是支口琴。

他希望Red终有一天走出肖申克的时候,不要走上布鲁克的老路。

他希望这支口琴能给他带来力量。

晚上熄灯后,Red反复抚摸着这支口琴,放到嘴边,最终还是没有吹响。

后来,Andy越狱成功,再后来,在Red服刑40年后,他终于获得了假释的机会。

在肖申克里待了40年,如今,他终于走出去了。

可像布鲁克一样,他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他也想过自杀。

即使离开了监狱,事实上,他也无时无刻不被肖申克囚禁着。

他最终没有死,是因为他心里还遵守着与Andy的约定。

他买了指南针,坐车去了巴克斯顿,找到了那棵大树,在树下挖出了Andy留给他的东西。

是一些钱和Andy写给他的一封信:

“既然走了这么远的路,干脆再走远一点吧,你还记得那个地方的名字,是吗?”

“记住,Red,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他违反了假释条例,私自出城,买了票,踏上了一条未知的道路。

可这一次,他不再害怕了。

“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我激动得坐不住不停地想,自由人才会这么兴奋吧,踏上未知旅程的自由人。”

“我希望成功越过边界,我希望能跟老友握握手,我希望太平洋如梦中一般蓝。”

这一刻,他不再畏惧未知,只有对美好的憧憬。

这一刻,他挣脱了心中的枷锁,自由了。

这一刻,他终于走出了肖申克。

电影里有句经典的台词:“有种鸟是关不住的,它的每一片羽毛上都洒满了自由的光辉。”

自由对于人来说,究竟意外着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多少被那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试炼着,它们损害人类的灵性,让我们自己受伤,也伤害着那些我们所爱的人们。

我们终其一生与外界抗争,我们常常以为是外界的一切剥夺了我们的幸福与爱,我们恨关住了我们的肖申克。

可事实上,是我们自己一直在抗拒,是我们自己把幸福与爱推远,总是要到彻底失去的时候才去审视自己的内心。

Andy早就把洞挖好了,他却迟迟没走。

Red获得了假释,他拥有了自由,却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为那时的他们,心结未解。

当我们真正与自己和解,或许那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否则,不过是逃出了一个牢笼,又进入到一个更大的牢笼里罢了。

就像有些鸟,即使飞出了牢笼,也一样被天空束缚着。

}

  说起恐怖片,有一个人的名字永远逃不开,斯蒂芬·金。

  在过去的40年间,他的作品曾数十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本文来源为“看电影”APP)

  根据斯蒂芬·金奇幻小说改编的[黑暗塔](尼科莱·阿尔赛执导)已于本月4日北美开画,尽管遭遇口碑遭遇滑铁卢,但该片依旧成为了开画当周北美票房榜冠军。

  而即将于下月初亮相的[小丑回魂]已被视为今秋最受期待的影片之一

  让我们从一众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电影中精挑细选,看看口碑最佳的TOP 10都有哪些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谢莉·杜瓦尔、丹尼·劳埃德

  [闪灵]无疑已成为恐怖片历史乃至世界影史中一部无法逾越的经典之作,不过有一个人可能会表示异议,那就是斯蒂芬·金本人。斯蒂芬·金认为库布里克的[闪灵]并不让他满意,1997年,他甚至还授权拍摄了同名迷你剧来反驳库布里克的[闪灵]。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估计全世界只有斯蒂芬·金一个人。

  主演:瑞凡·菲尼克斯、威尔·惠顿、科里·费尔德曼、杰瑞·奥康奈尔、约翰·库萨克

  故事讲述四个12岁少年为了当一回“英雄”,开启了一段奇异的旅程,他们要到河对岸的森林中找寻一具男孩的尸体。该片荣获1987年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主演:茜茜·斯派塞克、派珀·劳瑞、艾米·欧文、威廉姆·卡特、贝蒂·巴克利

  影片改编自斯蒂芬·金出版的首部小说,布莱恩·德·帕尔玛打造的[魔女嘉莉]可视为日后青春校园恐怖片鼻祖。片中的恐怖角色女魔头嘉莉,其经典程度堪比贝拉·卢戈西版吸血鬼或朗·钱尼版狼人。茜茜·斯派塞克、派珀·劳瑞分别凭借该片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

  主演:詹姆斯·肯恩、凯西·贝茨、理查德·法恩斯沃斯、弗朗西斯·斯特恩哈根

  詹姆斯·肯恩在片中饰演一位畅销书作家,而凯西·贝茨则饰演他的头号粉丝。估计所有看过此片的人都不会忘记凯西·贝茨饰演的那个疯婆子。凯西·贝茨凭借本片获得1991年奥斯卡、金球双料影后。

  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

  主演: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鲍勃·冈顿、威廉姆·赛德勒、克兰西·布朗

  这部片名曾被译为[刺激1995]的影史无冕之王,凭借着IMDb打出的9.2高分,常年把持着IMDb电影排行榜首位。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两大主演蒂姆·罗宾斯与摩根·弗里曼,都成为了这部经典之作的永恒标志。影片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奥斯卡七项提名。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

  主演:克里斯托弗·沃肯、布鲁克·亚当斯、汤姆·斯凯里特、赫伯特·罗姆、马丁·辛

  影片讲述遭遇车祸的男主角死里逃生、昏迷了五年,醒来后的他发现自己拥有了奇特的超能力。本片是一向锐利的导演大卫·柯南伯格画风较为温和的影片之一,片中克里斯托弗·沃肯饰演的男主角,则是一向擅长饰演疯子的他所扮演的最不疯狂的角色之一。

  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

  主演:托马斯·简、马西娅·盖伊·哈登、劳瑞·侯登、安德鲁·布劳尔、托比·琼斯

  这部并无大咖加盟的影片改编自斯蒂芬·金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小说。新英格兰一小镇上神秘大雾来袭,致命生物裹挟其中,受困于小镇上的人们不得不为生存而战。影片出人意料的大胆结局也在恐怖片影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导演:泰勒·海克福德

  主演:凯西·贝茨、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大卫·斯特雷泽恩、詹妮弗·杰森·李、朱迪·帕瑞福特

  凯西·贝茨继[危情十日]后再度携手斯蒂芬·金,这部不具有超自然元素的影片,依然可视为一部“鬼片”。身为记者的女儿来到母亲所在的小镇,在这里母亲因涉嫌一桩谋杀案被逮捕,不堪回首的陈年记忆再次浮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肖申克的救赎真的有那么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