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准澳门填海开工了吗国际机场扩建填海

  
  澳门特区政府日前宣布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批准澳门机场填海扩建计划,为澳门航空业发展带来崭新的机遇并引发各界热议和关注。爲此粤港澳大湾区航空交流协会于11月2日主办“巩固提升基建、促进经济多元-澳门国际机场扩建与发展”在线专家研讨会,邀请并吸引到航空业界人士、环球专家学者及本澳五间主要大学的青年学生近百人参与活动,就澳门机场扩建和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进行广泛交流探讨,为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融合发展及战略定位,以及善用航空産业促进本澳经济多元贡献航空力量而出谋划策。
  活动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进举行,得到深圳市航空业协会、澳门休闲旅游服务创新协会、及澳门高校内地学生联合会全力支持并共同协办。湾区航协主席简浩贤,湾区航协常务副主席方晓健,湾区航协理事长胡高宏,澳门休闲旅游服务创新协会理事长陆连金,澳门空运暨物流协会会员大会副主席陈智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首席研究员韩涛,睿思誉/ASCENDbyCirium航升大中华地区总经理吴晓阳,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主任何行,新加坡开锐管理咨询(KRC)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劳莘,深圳市航空业协会秘书长谭超尘,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符啸文教授,英国独立智库-国际航空研究院院长雷铮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东燊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在读博士林博俊,澳门理工大学大数据与物联网专业在读硕士张博亮等参与分享和交流。湾区航协理事会秘书长寇慧慧主持了是次活动。
  巩固提升基建坚定复苏信心
  湾区航协主席简浩贤认为机场扩建是民航事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澳门机场扩建包括新增跑道快速脱离道和滑行道、新停机坪机位等,对本地航司、外地来澳的航空公司,将来要成立新的航空企业都是关键要素。机场扩建也可拉动上、下游産业。其次,机场扩建是澳门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一大助力。特区政府未来在吸引国际客源来澳,机场将是一个最直接的载体。机场、航空公司、企业都需要共同把国际旅游饼做大,共同成长。而且机场扩建批复明确中央政府对未来澳门的坚定支持、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及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也体现出特区政府对疫后航空复苏契机、更好融入大湾区民航业务发展、也将可吸引更多人士投入民航事业。他认为澳门航空业将迎来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将更好地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和转型。
  城市中的机场开启“智慧”转型
  湾区航协常务副主席方晓健指出澳门机场填海项目对澳门民航业和澳门经济长远来讲有显著提升作用。澳门机场自2014年开始致力发展为目的地机场,长远来说,中长航线的发展也是澳门机场的重要方向。澳门机场目前定位为多功能的城市中的机场,中转旅客也是积极争取的旅客群。他表示澳门机场近年来已经开始起步大数据数字化的智慧机场转型,从智慧营运、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上全面提升机场数字化水平,配合特助政府智慧城市定位,致力打造多功能中小型国际机场典范。包括跟华为签署智慧机场蓝图规划合作协议,在数字化转型创新、运营、安保、旅客服务等多个方向积极开展合作。他同时也对澳门机场与珠海机场、香港机场进行互补定位进行了阐述。
  提振旅运扩大国际网络
  澳门休闲旅游服务创新协会理事长陆连金表示澳门国际机场填海工程总填海面积超过129公顷,完成后将使澳门国际机场的客运承载能力达到1500万人次乘客。结合此前中央公布的一系列援澳措施,即重新启用职能签注设备受理内地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申请,以及恢复“四省一市”(粤沪浙苏闽)赴澳旅行团等消息,无疑给已经经受近三年疫情影响的本澳旅游休闲行业包括航空业的后疫情复苏带来了重要的契机。他认为国际市场游客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澳门机场填海工程的完成以及未来赌牌公司在拓展国际市场上的规划和投入,必定会给澳门国际机场在日后完善机场基础设施、优化机场出行环境、恢复航线运营和扩大网络特别是国际市场,为本澳旅游休闲产业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航运物流不降反升
  澳门空运暨物流协会会员大会副主席陈智良回顾了本澳航空货邮吞吐量数据,澳门机场货运在疫情期间不降反升,他介绍了本澳航空物流现状及表示澳门机场扩建工程将为本澳航空物流产业带来良好发展前景。他同时期待机场扩建后能迎来更多洲际、中长线航班。
  发挥航权优势整合珠澳资源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首席研究员、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新型智库专家韩涛指出,根据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定位和分工,澳门机场可充分利用国际航权优势,发挥第五航权功能,开拓多元化航空市场。他认为澳珠应加大创新力度和合作深度,有效整合两地旅游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赴海外旅游的内地游客选择澳门出入境,延长游客在珠澳逗留时间,结合24小时多次通关往返政策,促进珠澳酒店、景点合作。他指出澳门与珠海机场可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澳门机场以面向国际航线为主,成为撬动珠江西岸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点,辐射带动珠江西岸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同时他认为建立珠澳完备交通联通及通关体系至关重要,他亦认为打造区域枢纽,加深珠澳在临空经济、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互惠合作,以及利用自由港优势,大力发展公务航空都应着力推进。
  低成本航空及特色产品引客
  睿思誉(Cirium)大中华地区总经理吴晓阳通过美国拉斯维加斯和澳门的航空旅运大数据对比分析,利用系统工具进行情景模拟,进行潜在旅客分析,以及是否可以与相关航司协商增加航线等,经过分析他认为澳门机场定位应为目的地机场。他就澳门机场对亚太区低成本航空引进给出建议,他同时积极倡导机场、航司、旅行社及旅游局可联手推广和设计更多独特的澳门航空旅游产品以吸引旅客。
  疫情前民航增幅对比经济趋缓扩建带来转机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主任、新西兰梅西大学航空学院访问学者何行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澳门自回归以来本澳生产总值,人均GDP涨幅及民航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飞行架次的涨幅倍数。经过数据分析,机场受到容量限制等原因,1999年至2018年,本澳民航发展跟经济增幅相比增长趋缓。分析表明机场扩容迫在眉睫。他表示受疫情冲击,澳门经济比香港受影响大,但是一旦有政策转机,恢复也将较快。他认为高端服务业可以依托航空业发展,可为产业多元创新亮点。通用航空层面,他看好直升机业务。他指出机场扩建势必为通用航空带来更多的时刻、机坪资源。
  三大机会节点力推国际性学术会议中心促高端休闲
  新加坡开锐管理咨询(KRC)公司创始人、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劳莘指出澳门未来发展的空间及三大机会。一是利用好时间窗口,他认为在香港机场饱和的航班时刻节点,澳门是否大力发展短板洲际航线,作为香港第二机场的探索值得研究。二是珠澳机场加强一体化的合作模式与做大市场的发展方向探索。他指出澳门具有国际口岸,而珠海具人口规模。一体化合作达成,将由一个70万人口的澳门成为一个5000万人口规划量的市场。届时可形成湾区机场群四足鼎立,香港、深圳、广州、澳珠一体化局面。三是他大力倡议澳门应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城市定位拉动休闲旅游。他指出目前中国稀缺国际性学术会议城市,这类城市特性需要使环球学术研究机构人员短时间内便捷聚集,并提供高质量酒店及会议、休闲服务土地资源稀缺限制了大型企业制造业发展情况下,国际学术会议中心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目前香港和新加坡吸引了很多国际学术会议,而澳门可以衔接珠海横琴搭建中外沟通桥梁,区别于澳门传统“博彩”业为核心的旅游模式,通过学术会议举办同时拉动高端休闲旅游。
  精准定位配套通航重大利好
  深圳市航空业协会秘书长、民航智库专家谭超尘认为,湾区机场竞争大过合作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他认同澳门机场差异化发展,加长补短,定位多功能城市机场。他指出澳门立足粤西,而珠江东岸是珠三角的经济核心带,澳门机场在陆侧发展的产品设计“陆空联运”“空海联运”方面,他认为应更多做好配套规划。通用航空停机坪扩建方面,他认为大湾区通航利好,优势显著。运营商如中信海直,南航通航,低空无人机驾驶制造商,如亿航、小鹏等,都汇集珠三角。结合通航优势以及“一江两岸三关区”的地理条件以及GDP经济支撑,他认为大湾区将最早实现低通通航经济繁荣状态。目前大湾区已实现通航一小时经济圈,核心经济圈仅需30分钟,他相信包括休闲旅游、应急救援、医疗等功能方向通航发展能联动大湾区优质商务旅客,澳门机场应抓住契机。
  加强协作创新提升竞争力
  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英国航空研究所副主席、国际运输会议航运经济和政策学部创始主席符啸文教授认为澳门机场扩建将提供更多土地资源,为增加停机位、旅客航站和货运站的容量增加条件。首先扩建增加了机场非航空收入上比率。尤其是免税品、停车、餐饮等等。澳门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吸引高价值旅客,提供更方便、更有价值的航空服务会越来越重要。其次,有序的竞争对于整个区域的航空业有正面促进作用,对于区域经济,特别是旅游、物流、贸易等更有促进作用。纵比分析香港机场发展,他指出澳门应研究廉航在大湾区发展中尤其澳门的重要战略意义。他同时认为増强区域协作与航空公司的合作模式,研究提升旅客过去由一个地方的逗留时间而以大湾区便利进出打造新的出行模式,増加总体逗留及旅游时间。对于大湾区而言,需要促进航空业的竞争,开放航空市场准入,同时也要促进包含航空业、旅游业、物流产业的协作融合。政府服务,包括航空管制、出入境管理,甚至旅客健康状况的申报管理等方面要促进合作。他同时阐明只有创新和利用新科技才能使业界在提升服务的同时减少成本,他建议加快提升人工智能等元素增强澳门机场综合竞争力。
  扩建利好国际航线网络铺设
  英国独立智库-国际航空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兼航空系主任雷铮教授表示关注及围绕澳门机场国际航线网络持续开发和功能提升。他认为具体要联动本地航空界与旅游、会展业紧密合作,尤其吸引东南亚、南亚、东北亚方面休闲与商务旅客选择澳门为旅游目的地,政府在支持旅游业覆苏、推动经济多元化同时,应构建以政府牵头,包括航空公司、机场、旅游持份者、酒店、会展及六大综合体可以发挥乘法的合作机制。
  他强调运用好澳门特区政府拥有航权以发展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政策,加大及加强吸引国际旅客来澳的诱因。通过航空座位数占比分析,他阐述历史纪录显示大陆来澳门客人座位数占比43%,国际客人的航空座位数占比57%,澳门机场扩建为澳门拓展国际客人解除了发展瓶颈,具有重大意义。澳门仍有众多国际市场待开拓。他表示差异化的策略为生存之道。发挥好澳门旅游休闲特色、运用好澳门自身资源优势、做别人不能做、别的地方做不了、别的机场乘载不了的事情,都是澳门机场各个持份者要思考的问题。
  航空业营运协同机制亟待政府支持
  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东燊教授指出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本澳航空业协同营运与优化研究意义重大。澳门在机场扩建机遇的同时,更要提升好自身的能力与配套功能。要更好地利用高校平台做産学研做试点,支持学生及研究人员加强对机场的了解及做项目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相比香港、澳洲、英国等,澳门民航业受到政府的支持扶持力度远有大幅提升的空间。他指出澳门现时提供的飞机维修保障服务仍有侷限,澳门航空公司专营权结束后面临发展新机遇的同时航空维保模式的转型也存在潜在问题与挑战,政府应加大对机场等科研项目的支持,尤其在飞机维修保障服务,联合维修管理合作安排和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等方面作出支持与配合,更好地发挥澳门机场在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功能。
  青年学生期待高效“数字”出行
  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在读博士林博俊表示澳门国际机场的扩建将给予更多航司进驻澳门机场的机会,大幅提升旅客接待量,进一步稳固澳门作为世界级休闲旅游中心的地位,这是振兴旅游经济的“大礼包”。随着澳门到全球各地航线网络的不断丰富,澳门不仅可以吸引来自中国大陆及全球各地的游客,也将便利在珠海、澳门两地求学的高校学子,高效实现城市地区互联互通,为澳门旅游业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澳门理工大学大数据与物联网专业在读硕士张博亮指出随着5G、AI、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航空业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期,他认为澳门国际机场应加快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平台,融合AI、视频云、大数据、IOT、ICP等新技术,围绕机场“运控、安防、服务”三大业务领域,力争构建“出行一张脸”及“运行一张图”两大场景,畅通旅客流和航班流,使得旅客出行体验、机场运营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高效支撑机场数字化转型建设。
  冀政策支持力促经济转型
  湾区航协理事长胡高宏总结时表示,感谢各专家学者及优秀的青年积极建言献策,热心民航事业发展。他指出机场定位与澳门总体定位息息相关,周边资源共享和合作,航空协议签署和航空业务增加,通关清关安排等等,所有的发展相关需求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协调和指导。另外机场扩建应特别关注机场扩容应与空管容量匹配,提升投资回报和效率。本澳航空专才紧缺,各地航空人才需求炽热,他呼吁澳门必须全力争夺各类航空专才。期待澳门政府加大力度、吸引及积极培养航空专才并进行政策配套支持。他指出休闲旅游城市各个环节息息相关,航空带来客人,酒店、旅行社、博企之间应建立一整套协调和合作机制,以优惠机票价引客来澳。澳门机场扩建伊始,后续工作繁多,希望业界及不同人士继续支持航空业,勠力同心,致力提供优质航空服务,吸引更多旅客,积极助力澳门经济转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门填海开工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