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央视为什么要给涿州搬不划归北京

肯定不可能了,雄安新区没出现之前还有那么一丁点可能,雄安新区出现后那一丁点都没了!1、北京为啥要疏解非首都职能?因为北京人口太多了,北京市这块土地各种资源不够用了。尤其是水资源,北京自身水早就不够用,还把张家口和承德当了水源地后,还是不够用。没办法,北京甚至要从石家庄紧急调水。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2003年就开工了,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最早开工的。而且从应急供水工程这个名字中,应急两个字就能看出来,北京缺水有多么紧急。甚至要从石家庄来紧急调水,要知道石家庄那时候年降雨量300多毫米也是极度缺水城市。那一小块颜色最深的三面环山的地方就是石家庄因为地下水过度开采都成了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的石家庄,没办法还要紧急给北京供水,因为北京那时候缺水更严重。2、华北平原水资源困扰城市发展华北地区是国内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除了宁夏就是河北了。国际上公认的极度缺水线是500立方米/人(低于这个线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京津冀三地最高的河北也只有220,北京142,天津118。有意思的是,上面数据只是把河北省的水资源除以河北省人口,北京天津也是,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考虑进去,那就是河北要为北京和天津供水。河北的张家口和承德是北京水源地,这两个地方水资源还可以,毕竟都是山地,而且两地人口很少,人均水资源算是河北省比较高的地方,但是这两个地级市却是河北省最缺水的地级市。原因就是这两个地方是北京水源地,张家口和承德的水资源要优先保证首都北京供水安全。张家口的地表水基本上都去了官厅水库,承德的大部分水资源也都进了密云和其他北京水库。其实不止张家口和承德,紧急情况下保定,廊坊,甚至石家庄也要紧急调水保证北京的供水。天津作为全国最缺水城市,以前淡水资源是非常匮乏的,我小时候在天津生活过一段时间(太奶奶是天津人),天津的自来水那时候是有点咸味的。当时大家开玩笑说天津自来水的最大优点就是做饭不用放盐,虽然有点过,到那时每吨水含盐量高达1.6公斤也确实不少了,这可是经过各种处理后的自来水。后来经过中央协调,把河北省唐山市一个滦河上水库的水,建设一条引滦入津工程的水渠供应天津。这才让天津有了优质淡水,到今天,引滦入津仍然是天津市主要的饮用水和部分农业灌溉水的水源。为了保证京津用水,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唐山,保定,廊坊甚至石家庄其实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南水北调工程太伟大了,解救了严重缺水的华北,但是水量还是有限,勉强保证现在北京最基本供水,无法应对以后北京的发展。3、北京扩大解决不了供水问题这个最根本问题上面已经说了,北京最大问题是供水不足,已经不得不从周边紧急调水,还好有了南水北调,不然更惨。但是南水北调也就仅仅能保证现在北京的基本供水,如果北京还是快速扩张,人口还大量增加那还是不够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与2010年的1961.2万人相比,十年增加228.1万人,年增加22.8万。北京如何解决每年增加的这22.8万张嘴,哦,这22.8万人的供水需求,就是个大问题了。扩大北京能解决这个问题么?解决不了,毕竟现在张家口,承德两地已经是北京水源地,两地已经在竭尽所能给北京供水了。廊坊和涿州有水资源也有先,而且本地人口众多,本来就是北京睡成。说白了,其实这些人生活在廊坊(包括北三县)和涿州,然后在北京上班,其实很是缓解了北京的供水压力,因为上班的时候用水需求不大,最大的是一顿午饭,回家洗澡,洗衣,做饭等用水就多了。也就是说,北京扩张到这些地方,解决不了北京缺水的根本问题。4、雄安新区最大问题就是解决供水问题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把高校,医院,高端服务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集团总部等放到雄安新区。这样做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北京的供水问题,随着这些产业搬迁到雄安新区人口高达上百万(看很多自媒体说疏解452万,感觉有点多,但是一两百万肯定没问题,最先疏解的第一批高校在校生就高达16万)。为什么要选择雄安呢?其实还是因为水资源问题,看看雄安新区地图就知道了。因为雄安新区是环绕白洋淀建设的,而白洋淀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地表淡水资源。如果华北地区还有一个地方能承接大量人口保证淡水资源,那只有白洋淀了,其他地方……所以当中央确定雄安新区作为疏解北京首都职能的新区后,北京就不可能在考虑大规模扩大面积了。张家口,承德,廊坊就不可能在并入北京了,但是廊坊的北三县和涿州还是有一丁点可能的,真的只有一丁点而已。北京不可能无限制扩大下去,那几百年过去全国都成了北京了,毕竟北京户口,这可是一块金字招牌,很多人做梦都想要的东西,那是那么容易全国都普及的,真普及了就没价值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为什么要给涿州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