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歌手多少钱一个月 揭秘偶像歌手的收费标准?

近日,偶像歌手蔡徐坤新专辑《迷》售卖4个多月,歌单里的歌才放出来一半,引发广泛质疑。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8月29日,《迷》在QQ音乐共卖出323.8万张,销售总额约为8419万元。专辑歌曲列表显示,共有11首歌,然而上线的时候并不完全,只有不到一半,直到近日仍有6首未出。而这一现象也导致了现在的舆论争论不休。一方面有律师认为,无论是蔡徐坤工作室的宣传微博还是音乐平台的售卖页面,均未明确告知或提示消费者,该产品将“先收费、后期交付”,此举已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另外,也有网友称,蔡徐坤《迷》的发专辑形式非常普遍,这种分阶段发歌-打歌模式能让宣传时间充裕,有时间观测音乐市场与歌迷的反应,同时可以有时间策划调整专辑里的歌曲结构。而且面对外界质疑,蔡徐坤粉丝举出多位其他音乐人的例子,证明此类“先买专辑再等歌”的销售宣发模式,如今并不鲜见。早在2017年,周笔畅在发行专辑《Not Typical》时,就是以每月推出一首歌的形式,一首首拼接出整张专辑,发行周期长达一年。2020年,林俊杰发行的《幸存者·如你》双EP专辑,普通话EP《幸存者》和英文EP《Like You Do》也相隔了6个月才全部推出。2021年5月份,毛不易的《幼鸟指南》专辑也是采用了先收费再分批上线的方式发行,在一个月内发行完毕。毛不易在发行专辑后,向歌迷和网友补充回应了专辑发行的进度安排,并明确了具体的上线时间。从公允角度来说,《迷》专辑的设想有一定合理性。流行音乐专辑的呈现形态和欣赏形式随着载体、介质的变化而发展,比如有A面、B面之分的磁带时代,产生了A面主打歌、B面非主打歌的通行做法,也有听众对某张专辑的B面非主打歌情有独钟;到了CD时代,一张专辑可以从头听到尾,不再需要翻面,一些概念专辑引入了intro(引子)、interlude(插曲)、outro(收尾曲)等纯音乐曲目,一般时长较短,有的甚至只有十几秒,并非专辑正式曲目。但是这样“赊歌”的操作的确不那么的令人认同。毕竟一张专辑既已完成,以完整形态发布,理所应当。假使只做好了若干首歌,不够一张专辑的量,传统唱片时代就有单曲概念;以数字音乐形式发行单曲,更为便捷。而且以前的音乐专辑都是磁带、VCD等实体产品,都是现货;现在的音乐专辑是电子产品,专辑发布不再受到实体介质限制,传播形式与呈现形态亦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就因为其现代化之后,就能不守信用吗?电子专辑在当前难道就真的可以做成“期货”了?歌未到钱已收,先预约后发货,日期不定。对于这种现象不仅大家表示不理解,就连音乐圈内人士也表示:离谱。毕竟“赊”的那一半歌,到底是“割韭菜”还是概念营造、传播考量?对于购买力强大的粉丝群体来说,一首一首歌曲解锁的方式很新鲜,也乐意为之买单。但是歌迷对于预售歌曲的购买大多是基于对某个歌手的热爱和信任,而歌手若是辜负了这种信任,哗众取宠,失去歌迷也就会失去支撑,很难在圈中长久立足。而且这种买法对于普通乐迷而言,简直就是灾难:“本来想买,看到只有一首歌能听,瞬间打消购买欲。”“或许理解为其实半成品也可以先卖给你,然后慢慢完善?”若“攒”出三四首歌,唱片业也有迷你专辑(mini album)发行的方式。预售整张专辑,却长达数个月没有上线完整曲目,何不先以单曲或迷你专辑的形式发行?而这种赊歌的方式说白了不就是为了圈钱。听歌还要“逐步解锁”这种模式你能接受吗?这样的流量明星这样的消费粉丝的热情,又有多少人可以接受呢?是全网清算的手段不够狠吗?还是这些人觉得消费者的钱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不成,这样的流量明星你还会继续支持吗?而在这样花式发专辑的背后,其实也折射着音乐行业的困境。以现今的节奏来说,一下子发十首歌是非常残酷的。信息快速更迭,歌曲一旦发了,过不了几天就不再是新曲。但是歌手打歌,直到把一首歌真正唱进人的心里需要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有些歌曲甚至是从年初出歌一路唱到年末盛典才出圈,这都是有可能的。李宇春、林俊杰将专辑拆解成EP也好,周笔畅一月解锁一首单曲也好,又或是毛不易、蔡徐坤先发专辑再出歌,目的都是为了让每一首歌都能出来,将宣传和效应的周期拉长。残酷的现实却是,数字专辑越卖越多,却也卖得相对比较集中。专辑销量排在前列的主要是一线歌手和高流量话题艺人,但真正入耳入心的金曲寥寥。形式可能会带来一时新鲜,但其实一首歌能不能火,终究靠的是品质。而在在引发广泛质疑后,30日上午,蔡徐坤一次性上架剩下6首歌中的5首,只有最后一首《Outro》显示“即将上架”。据报道,紧急上架的5首歌中,其中一首《梦》并非新歌,而是一首2019年老歌的乐队版(Band.ver)——2019年9月,这首歌首次发布在蔡徐坤加盟的限定男团Nine Percent数字专辑《限定的记忆》中;另外4首新歌中的《Interlude-》是一首仅长48秒钟的未填词纯音乐。8月31日下午,蔡徐坤工作室发出“致歉信”称,“工作室深刻认识到专辑发售之初,未尽到提前以显著方式提醒告知全部歌曲上线时间的义务,对此向消费者诚恳致歉,未来将更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完善专辑的消费提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与“致歉信”一起发出的还有一封“致全体粉丝的信”,呼吁粉丝文明、理性追星,“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攻击、争辩、谩骂、互撕、对立拉踩、私信骚扰等不理智行为;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控赞、刷屏等行为,尊重媒体和网友的舆论监督权;请勿对相关媒体进行任何形式的指控、揣测、谩骂攻击……”,“保持理性思考、积极传播正能量”。总结来说在此次闹剧的背后更多还是对于当今娱乐圈乱象的一场反应,此次争议的产生也恰恰证明,卖了8000万元的专辑是一种“圈内自萌”的“数据竞赛”,而当下的流行音乐缺乏真正的音乐评论和大众欣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手多少钱一个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