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懂问下,任动不懂体育的人不能当校长质量真的很不错?

谢邀!有很多答案答得很不错,尤其 @柔王丸@龙门体能 的答案,基本直指重点。我主要补充一些选教练的误区:第一,看到证书就觉得靠谱。我现在当馆长这么久,觉得证书是最不靠谱的。真正懂行的都知道证是怎么来的,包括知乎健身所推的4大证,CF L1L2之类的证等,国内培训的质量简直呵呵哒。当然如果是在国外考的水平还是挺高的。不是说有这个证的人都是辣鸡,而是,有这个证和没这个证真的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你一个辣鸡教练,交了几千块,几周或者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个证,你觉得这种证有说服力吗?要是学员里有健身好几年的,理论扎实,动作过硬,认真负责。那么是这个学员自身素质就很高,与这个证无关。而绝大多数拿这个证的都什么人,自己掂量掂量含金量吧。结论:证书的作用就是拿来装逼给不懂的新人看。第二,身材好的人就厉害。身材这个东西,确实看训练水平和努力程度。然而,天赋和训练项目也是有关系的。要是只看身材的话 @柔王丸 就挂了,穿多一点就真的是个路人胖大叔啦。作为我来说,要是打比赛备赛期间的身材,健美爱好者一看我就吐槽我是个猴。(不过大众审美貌似很多还觉得我身材不错)。殊不知,看上去身材壮硕的人,如果是个chicken legs ,完全不懂深蹲硬拉,你觉得他还是个好教练吗?第三,对比照。呵呵,这玩意我想怎么作假就怎么作假。我自己的朋友圈从来没发过学员对比照。为甚麽?1,侵犯学员隐私。 做人不能太像 微博上@淡定的李浩轩 。学员不管乐意不乐意,都不是拿来二次营销的道具。要是靠广告卖出了课,是要给学员提成呢还是代言费呢?2,真伪难辨。 网上的对比图一抓一大把,怎么证明是教练的学生?即使真是他的学生,那么怎么证明是学生天赋好/努力的成果还是教练水平高?第四,体育院校毕业。不是我黑体育院校毕业的毕业生。我体院里好朋友真的多。我只说一个残酷的事实,大家身边的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水平平均都怎么样啊?(不要拿个例出来当通例,残奥会里没腿的姑娘都比你卧推重,那能说明砍脚有助于提高卧推水平吗?)体院生大多数是混个毕业证,找工作。认真学习的体育生,有几个?我再强调一下,我不是说有证书/身材好/爱发对比照/体院毕业生的教练都是辣鸡教练,我只说了,这些东西不能证明他们是个出色的教练。好了,雷区先写这么多。再写点怎么挑教练私教其实是个门坎很高的职业,运动生理学,系统解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康复学,运动训练等都需要通晓。这些真的是得沉下心来去学的。第一,理论知识扎实并且热爱学习。随便去本教材里挑几个理论或者直接拿考题出几个,要是能答对80%的真的都是非常不错的教练(当然运动理论更新换代极快,这个大家自己斟酌)第二,沟通能力。这个非常的重要,好的教练是能把知识很浅显的摆出来让你懂,差一点的即使知道原理,有可能都要花很久才能让你明白。第三,职业操守。不XJB推销,业绩压力人人都有,我作为老板,我的压力是最大的,要是一个馆运营不下去,我面临是倒闭加债务。
但是,来我馆里的人没有一个是靠无良推销(恐吓/博同情/冷嘲热讽/装专家)来的。第四,谦虚。这么多健身理论。一个教练怎么可能都了如指掌?如果自己不知道,而明确表示这个我不太明白,我需要询问自己的老师/同事或者查阅资料的,真的就很靠谱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才是好教练。第五 ,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不要跟风,不要跟风,不要跟风。绝大多数人是喜欢跟风的。所以要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个才是最关键的,当你知道以后,自然对教练会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举个栗子:我是需要体型体态矫正的,那么,我对教练的要求就是如何矫正自己的体型体态。我自己是圆肩了,我查了一下圆肩是如何发生的。然后我去到健身房/健身工作室,然后问教练,如果问题都能很好的解决,那么这个教练确实是值得我去掏钱的。祝大家能够找到靠谱的教练。有人邀请我回答问题,还私信我推荐几个靠谱的教练。以我自己的了解,魔都 @柔王丸@谢奕炜
武汉
@伊迪亚特 (你看我就是这么不要脸)和 @吴邦昊
广州
@陈柏龄 都是不错的。}
双非一战上岸985,过来人来分析一波,昨天刚看到有人说:今年是偶数年,汤家凤的方法过时了,问题截图如下,你把图片发给你室友,你去问下你的室友们慌不慌?我全程跟的宇哥,穿插看了李永乐、王式安、曹显兵的课程,双非一战上岸985~这篇文章我对数学写的很详细,答应我,不要仅仅是简单的收藏起,因为绝大部分收藏的人后续都不会再看,所以耐心读完,点赞收藏后记得做好笔记,并贯彻到考研备考过程中去,绝对对你整个备考过程有很大帮助~考研能不能成功最重要的两件事分别是:选择适合的学校和考尽可能高的分数!比如我当时为什么敢从一所双非学校去考985(东南大学),并不是脑子发热就决定了,而是在分析了东南大学是否歧视、最近10年的分数线、录取人数等数据的基础上最终决定的。可能你会说,我不懂得如何收集大量的考研学校数据呀? 没关系,知乎利用其大数据综合得到了很多学校的一手分析资料,形成了考研资料合集,免费做成了考研择校的公益讲座,点击下面蓝色卡片里的“免费参与”就可以加助教的微信就可以获取「择校数据包+三大公共课笔记+网课」,我们一定一定要懂得充分利用别人整理的资源!(重申一下,考研择校看下面的免费课完全足够!仅有50份,手慢无,先屯着,趁现在不要钱!)再比如我当时考研为什么能做到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的高效复习,那是因为考研最开始我就看了很多经验贴和免费的规划课,知道大体上到什么阶段应该复习到什么程度,甚至很多时候我都有意识的稍微提早了点进度。所以你除了看知乎上的一些文章之外,还要有意识的去看看一些高质量的公益讲座,比如知乎知学堂官方用大数据统计平台所有考研文章后做的考研资料合集,里面对对考研英语、数学、政治如何获取高分给了非常具体的说明和解释,尤其是各科的具体时间安排和高分技巧,一定一定要学会借力,一切资料皆可为我所用,磨刀不误砍柴工!张宇,人称宇哥,我复习的时候高数部分主要跟的张宇,课程分为风趣幽默,擅长将数学抽象问题形象化,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讲的生动形象,上课不累。如果本身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认真听他讲课,然后再去结合复习全书做一遍,效果很好,记得听课的时候务必把他的讲义打出来,这样效果会好很多,也针对性更强。宇哥比较出名的有sin狗、点火公式、二重积分小薯条,质量很不错。但是,听宇哥讲课是很爽,但需要辅助自己做题,自己去刷全书和配套的讲义,因为他讲课体量不是很多,技巧性很强。他的课程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内容覆盖较全面,技巧性、思维性很强,但网上说的“听课爽歪歪,做题死翘翘”,这点不可信,因为我们任何人听课都是一样的,听完之后都需要你自己去做联系巩固,同时补充一些细枝末节的细节性内容。考研很多高分的学生都是跟着宇哥的,因为他们基础挺不错,同时又辅助宇哥的技巧,解题速度很快,数学分数很高~关于宇哥,我一般推荐他的强化班和冲刺班。基础班可以跟下面要说的汤神的基础班,考研还是要把基础打好,也可以跟着宇哥,自己课后再刷刷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关于汤家凤,如果你喜欢高中教师那种板书式的教学方式,那汤家凤很适合你。汤老师的课程非常适合打基础,讲课态度非常负责,各种题型讲解的非常清晰。汤家凤在【中值定理】和【定积分不等式证明】讲解的非常好。汤老师的课程和宇哥比会稍微有点枯燥,但考研本就是枯燥的过程,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成功。汤家凤老师会在上课上稍微diss一些其他的老师,大家肯定也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关于汤老师的经典语录和表情包以及他狂傲的小表情,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当做考研过程的调剂品~汤神的课程对很多题目解析的非常清楚,也非常详细,但延伸有时候不是很够~是选择他们,还是选择其他老师,都可以,下面我对几位考研老师也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自己去比对~一、针对题主关于是否能全程跟汤家凤/张宇的回答考研名师有很多,无论是汤家凤、张宇、李永乐、武忠祥、王式安等等哪一位老师,肯定都有自己独门的授课技巧,无论跟着谁,认真踏实复习,用心听课整理笔记,课后多做练习题,多总结思路,全程跟下来,分数都不会低。全程跟汤家凤,可以吗?全程跟张宇行不行?肯定是可以的,我身边就有人全程跟的汤神,人家也考上了武汉某985 ;也有人全程跟的宇哥,数学高分,当然,也有人全程跟着汤神/张宇,最后考研数学没到60;你说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其实都有,这是个双向选择的问题。老师有自己的风格和授课套路,学生有自己的基础和喜好风格,觉得不适合换就是了,又没人拿着刀逼迫我们必须选谁?我就不能采取组合打法吗?OK的,黑老师、白老师,能提高分数就是好老师!每年考研几百万考生,数学名师就那么几个,肯定有人说课程不好,毕竟基数在那里,这点不用担心。如果有100个人参加投票,有90人认为这个老师很不错,那就说明至少这个老师的方法适用于绝大部分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听听他课的风格,看一下是否适合自己。如果觉得适合,后续就是埋头复习、埋头赶路就好了!如果觉得这个老师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也可以进行名师组合,比如高数看张宇/汤家凤/武忠祥,线代看李永乐,概率看王式安、方浩等,看自己心情,考研自己最大,快乐就好,不要委屈了自己!考研总分高分,数学至关重要,因为这是拉分的科目。2022年不管难度怎么样,最主要的还是个人的埋头赶路、认真复习。现在才是4月份,可以多看经验贴,当理清楚所有环节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好好复习,上岸最重要,考研数学高分最重要,对于考研这件事,准备的越充分越好,不要嫌准备的早了,准备的越早,后期你会更淡定!正常考研数学学习过程:(1)自信满满:看书或看考研视频,理解基本概念,做些简单的题,觉得自己知识点都会了,我好棒;(2)略有受挫:做1800题基础篇,做的过程发现:怎么会有这么多不会的?一大半不会?十分钟做不出来一道题?wc?!我有点受挫?!(3)豁然开朗:仔细研究不会做的题,研究给的答案,研究给的思路,觉得:原来这样做的!我还是很棒,只是做的题少,有些思路还没掌握而已,至少答案看的懂!(4)回顾总结:这个题考察什么知识点?我什么做不出来?研究答案后,看题干有哪些关键信息?答案是从哪里做的突破或切入?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不可以做类似解答?是否加入错题、难题素材库?(5)再度自信满满:回头看知识点,加深理解,我很棒!(6)再度略受挫:遇到同类型的题,尼玛,又错?!说好的不错了呢?重新总结,看看为啥错?(7)……考研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考研数学如初恋!既然是初恋,那就包容些,耐心些~之前我写了一篇高赞回答,首发在知乎 @鹿十七 :经历过2021考研数学后,前辈们给22考研数学复习提出什么样的建议?,转到这里,希望对你有用~二、试卷分析1、 2021年考研数学大纲变化2021年考研数学进行修订,分数比例和题型占比均发生改变: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具体内容分布如下(数一: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数二:高数80%+线代20%;(不考概率统计)数三: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2、考情分析和之前相比:(1)和分数上看,之前相比,高数的占比增大,更加注重高数部分;(2)从题型上看,选择填空分值大幅度拉高,从原来的56分变为现在的80分;3、考研复习总指南(1)对基础概念、知识点、题型要掌握到位,做好训练;(2)做好题型和思路总结,有哪些常见题型,常规思路是如何解答的,对类似题型,从哪些角度出发,找到最合适的解法;(3)多做训练,提高解题的速度和计算能力;三、考研数学名师分析考研数学和专业课是拉分最重要的两科,准备好了,分数可以拉高,同样,准备的不好也会被别人拉开分数,所以对于考研数学和专业课要多花时间,早点复习,准备越充分越好,一个人准备的程度决定了他能走多远~关于数学老师的分析,我来分析一下:其实做好的方式是:听某个老师1-2节课,看看他的风格是否适合你,然后进行名师组合。1、张宇张宇,人称宇哥,我复习的时候高数部分主要跟的张宇,课程分为风趣幽默,擅长将数学抽象问题形象化,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讲的生动形象,上课不累。如果本身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认真听他讲课,然后再去结合复习全书做一遍,效果很好,记得听课的时候务必把他的讲义打出来,这样效果会好很多,也针对性更强。宇哥比较出名的有sin狗、点火公式、二重积分小薯条,质量很不错。但是,听宇哥讲课是很爽,但需要辅助自己做题,自己去刷全书和配套的讲义,因为他讲课体量不是很多,技巧性很强。他的课程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内容覆盖较全面,技巧性、思维性很强,但网上说的“听课爽歪歪,做题死翘翘”,这点不可信,因为我们任何人听课都是一样的,听完之后都需要你自己去做联系巩固,同时补充一些细枝末节的细节性内容。考研很多高分的学生都是跟着宇哥的,因为他们基础挺不错,同时又辅助宇哥的技巧,解题速度很快,数学分数很高~关于宇哥,我一般推荐他的强化班和冲刺班。基础班可以跟下面要说的汤神的基础班,考研还是要把基础打好,也可以跟着宇哥,自己课后再刷刷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汤家凤如果你喜欢高中教师那种板书式的教学方式,那汤家凤很适合你。汤老师的课程非常适合打基础,讲课态度非常负责,各种题型讲解的非常清晰。汤家凤在【中值定理】和【定积分不等式证明】讲解的非常好。汤老师的课程和宇哥比会稍微有点枯燥,但考研本就是枯燥的过程,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成功。汤家凤老师会在上课上稍微diss一些其他的老师,大家肯定也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关于汤老师的经典语录和表情包以及他狂傲的小表情,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当做考研过程的调剂品~汤神的课程对很多题目解析的非常清楚,也非常详细,但延伸有时候不是很够~3、李永乐李永乐,人称永乐大帝,考研数学姐泰山北斗型任务,李王版复习全书主理人之一,线代讲的真的是重点突出。李老给人的感觉就是从不说一句废话,就着知识点和经典题型,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讲解。因为这种风格,上课难免会有点枯燥,但枯燥本就是考研特质之一。还有就是李老师年龄大了,讲话有些老人家的不清晰,可以先去看看宇哥的视频,稍微打打基础,然后听李永乐视频进行拔高。4、武忠祥绝对绝对牛逼的一个老师,知乎上也有很多关于武忠祥老师的讨论,原本是李永乐老师团队的,讲课内容比较通俗易懂,讲课风格综合宇哥和汤神的优点于一体,课程风格比较重视基础概念,但也很注重解题技巧,特别是课堂上会指出我们那些经典且容易犯的小错误,当听完课之后再去做题,可以提前规避掉很多错误。强推~网上有“后悔晚见武忠祥”的传说,他会在课上会总结做题的常用方法,讲解这些方法分别适合于什么题型,哪种题型用哪种方法最简单;“经典错误,标准的零分”是其口头禅,课堂上会讲很多错误思维方式和一些解题的坑,相当于提前避坑了~5、王式安李王版复习全书的另个主编,前考研命题人,主要讲解概率论。课程风格是条例清晰,对概率论把握较精准,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进行听。6、李林李林因压题压的准而出名,书的质量非常高,现在基本上每年所有考研人都会购买李林的押题卷,880题也是备受好评。7、杨超杨超比较强调基础和三大计算,也算是比较出名的老师,毕竟锻炼计算能力就和打篮球锻炼肌肉一个道理。他的课程内容比较优质,题量适中,而且废话不多,干货很多,总之内容还算优质,挺不错的。基础一般的小伙伴建议看一下,尝试一下是否是你的菜~8、余丙森余丙森是合工大超越五套卷的前命题人,现在退出合工大超越辅导。在概率论部分,比较推荐的就是余炳森、方浩和王式安了,余;老师的概率论课程比较常细致,有条理,和考点紧密结合,板书也很舒服。除了基本概念外,题型总结也挺好,和方浩风格感觉有点像。9、方浩方浩是业余兴趣在做辅导班,目前是博士在读。他的高数和概率论课程讲解的很精彩,课程风格有趣,是一个很有实力的老师。对于方老师,推荐他的高数和概率论的强化部分,学有余力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他的部分课程,增强解题技巧。对于数学这部分,我的建议是:基础看汤家凤或武忠祥老师的课,强化班看张宇的课程,线代必跟李永乐,概率论跟余炳森或方浩。考研名师很多,但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跟,跟适合自己的即可。考研老师不在多,在精。说明:以上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但不同老师的风格不一样,适合的群体也不一样,每个考研人喜欢的风格也不一样。但无论怎么选,老老实实跟着走,把教程吃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辅助多做题,多总结,多规避错误。考研最终还是靠自己的。如果你还是看不出哪位适合自己,不妨去看小几节视频,听听就知道了!四、复习全书目前市场上的复习全书比较出名的就2套,分别是李永乐团队和李正元团队的,很有之前他们合在一起出过一套全书,被称为双李版复习全书。复习全书是整个复习阶段的核心,主要用于前期基础的构建和中期的强化,一般是人手一本。我当时高数听得张宇,线代跟的张宇+李永乐,概率论跟的王式安,听完课做完教程后,又刷了一遍全书的基本知识和例题的,主要是把全部知识点过一遍。1、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王式安版本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被称为李王版复习全书,也是目前考研界用的最多的复习全书。这本书知识涵盖全面,比较基础,很多题目来自真题,但题量不大。最大的优点:知识体系系统,覆盖考纲全面,例题很多是来自近些年的真题,比较适合第一篇打基础时做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常规用法:听张宇或汤家凤或武忠祥的课程后,再刷一遍这本复习全书。2、李中元、范培华《数学复习全书》这本复习全书没有上面这本出名,用的人数也没有这么多,但并不代表这本书不好。这套复习全书的原型是双李版复习全书,对知识体系的讲解非常细致,基本无死角,跟的例题也比较,对于练习思维很有帮助。每年有部分人选用的是李范版的《数学复习全书》,考高分的也不少,个人觉得这本书比较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小伙伴,算作是高分必备的书。但是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不要盲目选择,要综合对比后,结合自身的实力来进行选择。五、辅导讲义1、张宇:数学基础30讲+张宇考研数学36讲上面说了,张宇,人称宇哥,我复习的时候高数部分主要跟的张宇,课程分为风趣幽默,擅长将数学抽象问题形象化,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讲的生动形象,上课不累。如果本身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认真听他讲课,然后再去结合复习全书做一遍,效果很好,记得听课的时候务必把他的讲义打出来,这样效果会好很多,也针对性更强。宇哥比较出名的有sin狗、点火公式、二重积分小薯条,质量很不错。张宇的高数基础30讲是最近两年刚出的讲义,专门针对的是接触阶段的复习,可以和他的基础课程一起学习,张宇考研数学36讲则侧重于强化阶段的复习了。如果确定要跟张宇,可以入手数学基础30讲+张宇考研数学36讲,认真跟完120应该问题不大,当然,个体差异很大。张宇的高数18讲其实是公认编的比较好的一本书,比较适合后期的强化用。2、汤家凤:高数辅导讲义汤老师人称汤神,汤老师的课程非常适合打基础,讲课态度非常负责,各种题型讲解的非常清晰,但汤老师的高数辅导讲义其实更适合基础+强化阶段使用,因为书籍的内容突出的一点是分类习题加解答。全程跟汤神的童鞋可以考虑入手一份,但记住汤老师最出彩的地方在于课程,好好听课。3、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永乐大帝的线代,目前应该没有人超过他,被称为线代届的“肖秀荣”。线代辅导讲义这本书,强推,线代也直接跟李永乐就OK了。这本书质量上乘,无论是前期的基础复习,还是后期的强化巩固,均适合。《线代辅导讲义》这本书结合李老师的强化视频,完美解决线代问题~我居然在知乎上发现了李永乐老师,太惊喜了!!!许个愿,希望他老人家过来给我点个赞,哈哈~4、王式安:概率论辅导讲义我的概率部分跟的是王式安老师,不过用的是李王版的复习全书,没有买这本讲义。王式安是前考研命题人,对考研数学的把控还是很OK的。课程风格是条例清晰,对概率论把握较精准,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进行听,所以我还是先听了一遍宇哥的课程。六、习题集01 李永乐《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的《数学基础过关660题》,非常注重基础,题型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是由李永乐、王式安等几个年龄比较大的老师精心打磨的。这本书的特点是:(1)注重定义以及基础知识,很考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题目非常经典;(2)这本书的名字叫:数学基础过关660题,但题目本身并不基础,只是考察的是基础概念。这本书用完的感觉就是:直击痛处,几乎每一个题目都是直击薄弱点,所以错误率奇高,如果说第一次做,错误率三分之一一点都不夸张;(3)《660题》的每个题目都可以当做大题来做,来研究,建议在强化部分或强化后,8月份左右开始用这本书,不然可能会出现对自己信念的崩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说明暂时还不到使用的时候,强化后再使用;(二战的朋友可以重点刷,查缺补漏)(4)题量不大,总体上就660题左右,但每个题目都是精华,都是浓缩后针对考纲和学生薄弱点设计的,比较推荐用于强化后的查缺补漏,你会发现,你强化阶段强化效果还可以继续强化;(5)如果做《660题》正确率比较低,这个时候应该开心,因为你真正找到了你的欠缺点,针对性的进行补漏,至少比在考场上做错要强的多;下面我来详细说一下如何利用660题,其他习题集自己做类比:考研有一种高效复习方法叫:每道题做三遍,每题精做细耕。这种高效复习方法是我能从双非一战上岸985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速度很慢,也很磨人的心态,但效果很好,也觉得很稳。《660题》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前的《660题》可以说难上天际,现在是《基础660》+《强化330》,但难度还是很高,不推荐打基础阶段做,容易心态崩,因为当你出现每3个题就可能会有一个做不出来,建议等第一遍知识点复习完毕,强化阶段用。分享一下我的三遍复习方法,我主要用于复习数学和专业课(工科):(1)第一遍:正常做题,不管会或者不会,都去仔细对答案;如果做错了,思考一下哪里卡住的,是没有思路、理解错误、计算错误、思维误区还是什么?搞清楚之后,思考一下: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后,应该从哪个角度出发,这种类型的题目会有哪些坑和误区;等等细节问题;(2)合上答案,完完整整思考:这是个新题,怎么入手解题,怎么找到突破点,可能会存在哪些陷阱,会有哪些坑;最最重要的,完完整整的按自己的理解写一遍答案;(3)做好标记,错题也分为完全不会、计算错误、理解不够等等各方面的内容;过几天再回头做一遍,完完整整的写一遍。买本A4纸,500张才十几块钱而已~02 汤家凤:《接力题典1800》汤家凤:《接力题典1800》是汤家凤老师得了力作,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基础篇强烈介意刷一下,强化可以用李永乐的《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效果可能更好一些。这套书的特点是:(1)知识点涵盖全面,题目中规中矩,可配合唐老师的视频来,书本答案较简单,但视频讲解非常详细;(2)打基础不一定要用怪题、难题,这种中规中矩但覆盖面比较全的题库更加有利于打基础,所以最好能在基础阶段把基础篇全部刷完;(3)题量较大,看名字就知道了。提高部分题目与基础有重合,但同样的题目反复做、不同阶段做,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认定就做1800了,那么就好好系统的刷题;03 李林《精讲精练880题》李林老师的扛鼎之作,有人说,李林是个扫地僧,这本书总体质量还是很高。但李林更出名的是他的押题,这个相信很多人都有耳闻,在押题这块,类似数学界的“肖秀荣”。《精讲精练880题》的特点:(1)侧重于考察基础,题型不偏,难度中等,比较适合很多人;(2)题目难度中等,题型新颖,个人感觉和考研难度接近,题目质量也很高;(3)题量880题左右,不是特别多,可以反复做,后期可以结合《660题》进行强化;(4)排版和答案解析也很OK,没有太多槽点;04 张宇《1000题》宇哥是现在考研数学界少壮派的代表之一了,高数讲的很精彩,《1000题》用的人也很多,我当时买了一套,但没怎么用。我课程全程跟的是张宇,个人感觉《1000题》有些题目太难了,对提高思维有帮助,但似乎已经偏离了考研的难度。张宇1000题对于培养灵活应变能力,锻炼发散式思维帮助较大,基础好的人可以尝试一波,啃硬骨头,做考研才会更简单。如果基础不错,那就选它!选它!选它!《1000题》特点:(1)《1000题》分为ABC三个部分,AB可刷,C部分可不刷,重点刷高数,个人感觉宇哥最好的部分就是高数;(2)体量很大,题目难度有,比较考察综合能力和计算能力,可以结合《660题》做组合,因为《660题》是没有计算题的;(3)答案详细,但有的答案过于繁琐,可参考,也可思考是否有其他解法;05、张宇闭关修炼张宇闭关修炼是另外一本书,特点是归纳了更多题型与更多解题方法,例题很经典,知识点涵盖全面,比较适合中后期的强化。对于数学,这本书对于培养思路,提升解题能力很有帮助。七、真题对于考研,无论是哪科,真题的作用真的是太大了。英语,可以直接只看真题;数学,真题研究难度、规律、解题技巧等等;专业课,真题的作用不亚于英语真题在英语中的地位;政治,可能稍微弱点。经过前期的基础和强化后,一般在9月份就开始做真题了,真题很有必要做,比较流行的考研数学真题其实就2套。1、李永乐:历年真题全精解析《历年真题全精解析》最出彩的地方有2点:(1)前面是以试卷形式排版,另外有按知识点分类排版,这点太实用了;(2)答案提供多个解法,有利于拓宽思路。2、张宇:真题大全解宇哥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全,基本涵盖了全部真题,从1987年开始,每年的考研真题都有。这本书也对题目做了分类,考点很清晰。缺点是在答案解析上,有些题目比较简单,解题方法也比较有技巧性。对于真题的选择,一本真题反复做,好好吃透,无论用谁的,效果都可以。考研最重要的是耐心备考,埋头赶路~八、模拟题1、李林:《考前冲刺6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如果是,考研政治押题看谁的,那么非得肖大爷不可,毕竟你大爷还是你大爷。那么,数学界的“肖秀荣”是谁?无疑非李林莫属。回到试卷本身,李林的模拟题和真题的难度很相近,题目中规中矩,习惯用不同的思路和角度对常规题进行不同角度的考察,比较有效的锻炼大家的解题思维能力。李林的模拟题,可以在考试前用于模拟考场的状态,体会一下如果考场上就是这份试卷,应该如何处理每一道题、如何把握考场的时间等等。2、李永乐:《数学决胜冲刺6套卷》李永乐老师的《数学决胜冲刺6套卷》也是比较接近考研难度的模拟题,题目中规中矩,注重基础的考察,比较适合考前的模拟。有人说,题目中规中矩好吗?怎么,考研前还想来的惊喜?考研前状态最重要。这套试卷题目风格简单不花哨,比较适合靠前模拟,保持状态。3、合工大:《超越共创5套卷》这套试卷的难度比较适中,出题人很多都是原出题人,所以对模拟题的质量不用担心。我当时把近5年额合工大《超越共创5套卷》都拿来做了练习,可以拓展知识面,增加复习的自信。合工大《超越共创5套卷》没有其他的书籍和参考书,只有这套试卷,比较适合考前的模拟和保持手感,分为超越和共创两部分,共创难度低点。4、汤家凤:《绝对考场最后八套题》汤神的八套卷历来评价很高,因为根据汤神的风格,一般也是走的稳的路线。这套试卷难度和考研真题很接近,总体中规中矩,注重稳扎稳打,适合考前模拟,计算题的计算量比较大,也适合平时做训练用~5、张宇:《命题人终极预测8套卷》宇哥的模拟卷最大的特点贯彻了他资料一贯的风格——难。但难有难得好处,毕竟还有这么多人想着靠数学来拉开分数。这套试卷的特点是出题比较注重技巧,对基础侧重不是很足,但出题思路非常经典,综合性较强,适合前期复习比较好的小伙伴使用,复习一般的同学,可自行选择。九、数学一复习建议1、基础阶段(5-7月)3-5月份,看看书本,到5-7月,结合张宇或汤家凤或武忠祥的考研视频来复习,不要自己死啃书。我一向不推荐直接自己就去看书,有老师带着复习,学习效率要高很多。当然,只是看视频你会觉得自己看的很明白了,也听得很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所以除了看视频外,这个阶段要注意刷一遍全书,把基本知识进行扫盲,也就是第一遍的打基础阶段。正常考研数学学习过程:(1)自信满满:看书或看考研视频,理解基本概念,做些简单的题,觉得自己知识点都会了,我好棒;(2)略有受挫:做1800题基础篇,做的过程发现:怎么会有这么多不会的?一大半不会?十分钟做不出来一道题?wc?!我有点受挫?!(3)豁然开朗:仔细研究不会做的题,研究给的答案,研究给的思路,觉得:原来这样做的!我还是很棒,只是做的题少,有些思路还没掌握而已,至少答案看的懂!(4)回顾总结:这个题考察什么知识点?我什么做不出来?研究答案后,看题干有哪些关键信息?答案是从哪里做的突破或切入?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不可以做类似解答?是否加入错题、难题素材库?(5)再度自信满满:回头看知识点,加深理解,我很棒!(6)再度略受挫:遇到同类型的题,尼玛,又错?!说好的不错了呢?重新总结,看看为啥错?(7)……考研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考研数学如初恋!既然是初恋,那就包容些,耐心些~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思路也都是从错题中和题库里整理出来的。第一遍错,第二次又错,这都没关系,至少做到第三遍不错了,考研考场不错就好!从知识点到做好题,需要这样一个反复打磨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渡过去后续拔高分数会容易很多。其实,只要你现在已经开始在做、在学习、在回顾总结、在整理记忆思路了,就要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很多,这个过程大家肯定都是这样的。如果你确定了要考研,刻苦的复习是一定需要做的,既然这些事情都是必须要做的,那么从现在开启就去做就好了。2、强化阶段(7-9月)这里是第二轮复习,把李永乐复习全书的知识点从头到尾再过一遍,不要嫌麻烦,把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进行二次标记,多次错误的地方就是你的薄弱点。对于薄弱点,可能需要看第三遍、第四遍,温故知新。这个阶段穿插看利用的《线代辅导讲义》。这个阶段注意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总结常规解题思路,融会贯通典型思路。这个阶段要注意多刷题,上面我分析了四位老师的习题集特点,推荐组合是:880题+660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3、真题阶段(9-11月)经过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的复习后,其实你已经建立起了整个学习的框架了,这个时候真题就是最好的指向标,在做真题的过程中肯定会很受挫,这跟正常,查缺补漏,哪里不会补哪里。平时训练时题目做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平时一直对,考场错。用书:李永乐的《660题》、李林的《108》、张宇《真题大全解》;李永乐《历年真题详解》;汤家凤《历年真题全解析》,我用的是李永乐《历年真题详解》,前面是套题,后面是分类专项,这个模式我很喜欢。4、模拟冲刺阶段(11-12月)这段时间重点在于模拟训练,同时把之前整理的错题反复来看,巩固基础的同时,做大做强,同时调整自己的状态,适用考试的节奏。这个阶段其实主要是通过模拟题来找解题感觉、时间把控以及考试心理状态,很重要。比较好的模拟题一般有合工大共创超越、李永乐6套卷、汤家凤8套卷、张宇8套卷、4套卷,我当时用的是合工大共创超越、李永乐6套卷,没做完,有点多了。其实数学我一直想展开写一篇详细回答,后面看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对于数学复习详细介绍一下,因为数学真的太重要了!十、数学三复习建议(我闺蜜的复习过程,仅供参考)数学三包括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从初次涉及考研数学到冲刺模拟用到的书籍有很多。基础班用的是张宇《高数18讲》、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的《概率论9讲》,做过的习题有张宇《1000题》、汤家凤《1800题》还有历年真题,强化班用的是张宇的《闭关修炼》、冲刺做的模拟题有李林的《六套卷》、张宇的《八套卷》、汤家凤的《八套卷》。1、基础阶段(1)高数:她用的是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以前的封面是绿色的,现在已经换成跟闭关修炼一样的风格了),闺蜜本科时候的高等数学中等偏上,但还是感觉张宇的基础班视频有些难理解,所以她是听汤家凤的基础班搭配着张宇的书学习的,个人感觉基础班用《18讲》就够了,最重要是自己做好笔记,不断琢磨自己不懂的部分,才能打好基础。(2)线性代数:线代一定要跟李永乐,他的视频课比较枯燥,讲课语速较慢,但是满满的都是干货,深耕线代多年,对线代的考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对老同志多点理解。(3)概率论:概率论用的是张宇的《概率论9讲》,视频课听的是王式安的,但周围的很多朋友都听的余炳森。而我是遇到了不懂的知识点,会找不同的老师的视频来看,余炳森还是很不错的。2、关于刷题考研数学要注重练习,我当时用了两本练习册:分别是张宇的《1000题》和汤家凤的《1800题》。《1800题》里的题偏基础,题量多,适合第一轮的时候练习打好基础。而《1000题》的题偏难,知识点比较细,比真题要难上不少,如果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是推荐用这本书的,出题的角度也比较新颖。3、强化阶段而到了强化班,她用的是张宇《闭关修炼》。张宇老师的风格是出题角度有些刁钻,《闭关修炼》里的题都比较难,感觉也是会比考研真题要难,但是里面里的框架还是很有用的,可以对着框架看自己哪部分还没有掌握,然后再重点去加强。闭关修炼这本书可以重点看个两遍以上,不断找出自己薄弱的点,再弄懂书里的题目。过完一轮闭关修炼就可以开始做考研真题,暑假的时候可以在每天早上做一套 ,一天修改,真题尽量做2遍以上。4、冲刺模拟阶段数学到了冲刺阶段需要用到模拟题,她当时买了李林的六套卷(较易)、张宇的八套卷(较难)和汤家凤的八套卷(较易)。(话说我16年考研时,李林还没有横空出世~)李林的模拟题比较容易,题的难度大概跟小年的真题差不多?而张宇的题难度比较高,题型新颖,一些题型以前压根没见过,所以非常考验基本功,做他的试卷心态也很容易崩,因为很多题型都没见过!张宇的题可以和李林的题交替着模拟,保持平稳心态。总结:个人建议数学越早准备越好,因为到后期要忙专业课和政治,时间根本不够用,而我就是买的模拟卷都没做完就上考场了。以上复习建议仅作为参考,每个人的基础和复习习惯不一样,看自己的喜好和特点来安排自己的复习,别人的经验都只作为参考就好!最后,加油,相信自己,高手不多~}
不论是什么运动,姿势真的很重要,长时间不对的姿势会对身体有很大的损伤,像羽毛球网球乒乓球这种挥拍类运动很容易得网球肘腱鞘炎一类的关节病。一般业余球友打球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如果因为姿势不对落了伤病是得不偿失的。我业余打羽毛球有两年了,中间没有请过教练,都是看网上的网课自学的羽毛球。一开始打球什么都不懂一直用苍蝇拍的打法甩大臂打球,握拍也不对,结果每次打完都会小臂疼痛,食指根经常会磨水泡。后来看网课大致学会了如何握拍如何挥拍,但发力还是没找到窍门,现在右胳膊只要用力蹬直肘关节处就会咔咔响,左胳膊就没有任何问题,虽然不疼但我还是问了问学医的朋友,朋友看过后说可能是肘关节或者韧带松了,经常这么打会有得网球肘的风险,我也就下定决心准备请个教练纠正一下动作,毕竟身体健康最重要其他运动也是一样,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请个教练纠正一下姿势和动作是有必要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懂体育的人不能当校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