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过的谈谈对鲁迅的看法300字作品有什么看法?

让开,看我来「吹」爆这个学过开船、学过开矿、学过开刀的文艺斜杠青年。先说观点:鲁迅是属于被杂文耽误的小说家,然而丝毫不影响他在小说创作领域取得的开创性成就。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现代文学推向的高度,前人望而却步,后人望尘莫及。鲁迅我真的认为,鲁迅和卡夫卡在各自所属的文学史上有着相似的地位:他们都对写作有深沉的执念,一个认为笔是自己的器官,一个把笔当作自己的武器;他们都试图通过光怪陆离或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呈现那个时代的社会万相,挖掘人性最深处的东西。卡夫卡的《变形记》写于 1912 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 1918 年:前者给出了西方现代文学的新方向,后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总纲。《变形记》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现象。去图书馆看一下:卡夫卡的作品,可能一个书架格子都放不满,但是关于他和他的小说的解读,用几排书架形容不为过吧;同样,鲁迅的人小说,孤零零就那么几本,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能如数家珍,但是去论文库查一下,各种角度的研究,体量比鲁迅的小说大得多。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们在小说领域取得的创造性成就。接下来,根据题主的观点,逐一说说自己的看法。题主说,鲁迅的小说多是中短篇,篇幅方面称不上浩瀚。用篇幅的大小作为衡量文学成就的标准之一,这本身就是对文学的误解。举个例子,还是先说卡夫卡。《卡夫卡小说精选》卡神这么一个把写作视为生命,把手中的笔视为自己身体器官的人物,终其一生,主要作品不过只有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而这三部长篇也都没写完。但是,这并不耽误他被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现代文学之父。再举个例子,博尔赫斯。这也是正儿八经的小说家。他有什么长篇呢?9 部小说集,加两部短篇小说。其他的大多都是诗歌、散文、传记、文学评论等等。契诃夫,莫泊桑,都是在世界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著名小说家,也没多少长篇巨著。所以,小说篇幅长短和取得的成就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起码不存在因果关系。题主说,觉得鲁迅的文笔太素了,白描的功力的确高深,但文学也不只有白描一种。如果一个人说鲁迅的文笔不好,我相信他一定觉得「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的文笔能甩出「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好几条街。用白描概括鲁迅的功力,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鲁迅的文笔不在于白描,而在于他通过浅显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文学的深度和厚重。要知道,在当时白话文尚未成熟甚至还在探索、完善中的阶段,鲁迅能用白话文摸索未来的文学发展走向,而且还非常精准地用文学开启了 20 世纪中国小说的集体愿望。仅凭这一点,鲁迅的文笔就不是什么荤素的问题能概括得了的。退一步讲,的确,文学不只有白描一种,但是,没听说要哪位作家必须要掌握多少种文学技法。一般而言,真正的大师在发明、引领技法,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技法叫这么个名字,而后人则后知后觉,从大师的写作中总结出规律技法,模仿学习借鉴发展,形成一套理论。鲁迅属于发明、引领的那一拨。这个问题,可以参阅《故事新编》。这部被誉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的小说集,里面对神话、传说乃至历史的解构,放到现在也不过时。《故事新编》另外,文笔也不是只有华丽的辞藻才能称之为文笔。用词华丽的写手多如牛毛,但真正的作家向来不觉得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文心雕龙 · 情采》在这样一个连「树深时见鹿」都能被读破句的时代,我们作为普通读者,个人不建议用「文笔」作为评价作家成就的标准之一,尤其是在小说领域。我们可以讨论,但不能轻佻地一言以蔽之。文笔这个东西且不说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在小说领域,它甚至并不是多重要的东西。和文笔相比,小说家似乎更关注的是笔力。题主说,鲁迅小说的价值更多在于它给那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启发,而不是说本身的文学性有多强。在这里,不妨多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学性?刚才提到,鲁迅的小说,不仅仅是启发了那个时代的人,而是足以启发从那个时代之后的人,包括作家。鲁迅开启了 20 世纪中国小说的集体愿望,指的就是率先用文学诊断社会的病根,而不只是病症。这就是鲁迅小说的愿望,也是 20 世纪中国小说的集体愿望。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他的《药》,可以说是 20 世纪全部中国小说的总标题。直到 90 年代,另一部畅销的严肃小说,也就是题主提到的《活着》,继续书写了后半个世纪的中国故事。提到鲁迅的小说,不能不提《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而这里的「现代」,并不只是时间界定出的概念这么简单,还有就是小说写作的主题和技法的现代性。从《狂人日记》开始,鲁迅的小说一直都是通过象征和写实两个层面并行的方式来展开故事。不可否认,鲁迅的《狂人日记》借鉴了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但也只是形式的借鉴,在思想和创作上有着本质区别,而且鲁迅的创作中启蒙意味也更加强烈。在晚清小说中,就看到了民不聊生,认为是源于官场腐败;在「五四」文学中,就意识到了庸众看客也是社会黑暗的一部分;唯有鲁迅,通过一篇并不算长的《狂人日记》,表达出了更深刻的观点:被吃的人也参与吃人,狂人在怀疑自己是否有意或无意中参与过吃人。这种忏悔意识,之前没有,之后鲜有。可以说,鲁迅仅仅凭借这样一部短篇,就把现代新文学提高到很高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狂人日记》是整个现代中国文学的总纲。另外,题主提到了余华、莫言,钱钟书、老舍。这几位知名作家的确在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因为时代背景和每个人的写作方向不同,本来就没什么可比性。如果真的放到一起,只说小说领域,钱钟书就属于玩票性质,《围城》只是一部很好的小说,但是对文学史构不成什么成就。余华可以从川端康成、卡夫卡、霍桑、莫里森这些作家中汲取写作技巧,莫言可以从马尔克斯、福克纳、海明威这些作家中寻找灵感。和鲁迅的小说相比,他们的作品更具现代性,更加精致,更注重技巧和章法。他们在写小说的时候已经有迹可循,顺着前人铺好的路子,加之自己的钻研探索,自然能写出更加专业的小说。但要说有多少创新,这个在文学史上并没有定论。这几位作家中,可能老舍对文学史的贡献最大。他的《骆驼祥子》在不同意义上都标志中国现代文学的转折。自由立场的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 依靠个人奋斗坚持道德操守无法改变社会命运,这是「五四」启蒙救世向革命救亡的过渡。相比之下,鲁迅在小说创作领域中的成就,都是开创性的。最后,总结一下:《狂人日记》,是整个现代中国文学的总纲;《药》,是 20 世纪全部中国小说的总标题;《阿Q正传》,对国民性的刻画和对中国革命的预言,交叉了 20 世纪中国小说的两大基本主题;……刚才提到,鲁迅小说的愿望,是 20 世纪中国小说的集体愿望。现在来看,这个愿望似乎落空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谈谈对鲁迅的看法3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