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喀什必玩的六个景点莫尔寺你有何感受?

中央民族大学新增专业——考古学采访问答环节1.该专业的招生情况?中央民族大学现有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每年招生约50人,录取分数较高,说明很受考生欢迎。2023年增设考古学本科专业之后,将按历史学大类进行招生。2.如何培养?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注重理论知识与田野实践相结合,实行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方向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突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新文科”特点,加强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融合,对接学生未来不同需求,形成务实求知、纵横贯通、多学科交叉、体现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考古学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在课程中融入田野内容。学生在第四学期结束后进入田野实习,第五学期开始分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两个专业方向培养,毕业时按专业分流方向授予历史学学位。学生进行田野调查3.有何报考建议?有志于发掘和保护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揭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重任、喜欢探索人类历史未知并想近距离接触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小朋友,欢迎报考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我们将带领你在戈壁荒漠或绿草茵茵中追寻诗与远方。使用全站仪测量遗址4.为什么开设该专业(背景)?考古学是以实物资料进行人类历史和中华文明史研究的实证学科,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历史悠久,早在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设立研究部文物室。1981年我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开始招收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2011年教育部学科调整,考古学独立为一级学科,我校获得考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得考古发掘单位资质,2022年文物与博物馆学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具有特殊重要性。于道泉、杨成志、吴泽霖、费孝通、林耀华、胡先晋、容观夐、王恒杰等先生,为民族文物的整理、保护和应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边疆考古、海洋考古、民族考古在内的众多考古学分支领域为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实证我国疆域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新疆喀什莫尔寺考古发掘现场5.该专业有什么发展前景?在短期学业范围内,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目前已经有考古学硕士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将要设立考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本科生毕业后可在本校及国内外考古学和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在未来事业发展中,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能极大地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该学科已经上升至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师生进行壁画保护实践6.将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学校开设考古学专业?为什么?我们相信,至少在今后几年,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开设考古学专业。从长远来看,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能极大地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就目前而言,最近几年各地考古研究机构大量扩编,考古人才严重短缺,今年教育部公布有7所高校新增考古学专业本科。各地高校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也将开设考古学专业。7.“考古热”现在已经成为潮流,但这个潮流热度能持续多久?现在考古学靠什么让人们关注,让考生热爱并选报?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为此做了哪些努力?考古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考古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考古学“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目前社会上对考古学的热度绝不是因为某一网络事件所引起,而是考古成果在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价值被社会看到和认可。我们坚持文化强国战略,就需要用考古成果传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考古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强国“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展望未来,中国人对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将更高和更加多样化,考古学的热度不会短暂消失,而会长久持续下去。为了满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考古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满足社会对考古学的持续关注,高校一方面扩大考古学招生规模,提高考古学教学质量,向社会输出更加杰出的考古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央民族大学等全国二十余所高校获批考古发掘单位资质,直接参与我国各地甚至海外考古发掘项目,学生在学期间体验探索历史的难得机会。新疆喀什莫尔寺考古发掘现场合影8.边疆考古、民族考古、海洋考古是学校特色,可否简单介绍一下?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以边疆考古、民族考古、海洋考古为特色。在培养方案中设置有《边疆考古》《民族考古学》等相关课程,多位老师到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等边疆民族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或对海洋文明、海洋文化相关的遗存进行研究,充分认识不同文化特征及相互交流状况。其中新疆喀什莫尔寺的考古发掘自2019年起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连续4年进行发掘,清理出塔基、大型僧舍及佛殿建筑基址,出土陶、石、木、骨、钱币、石膏佛像残片1万余件,初步明确莫尔寺始建于公元3世纪前后,一直持续到唐末寺院废弃。莫尔寺遗址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也是研究喀什地区汉唐时期宗教信仰和寺院生活的第一手材料。这些考古成果,证明了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和宗教管理,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特征,对新疆地区宗教演变史的研究和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新疆奇台县唐朝墩遗址发掘,清理出唐代至元代带有围墙的院落遗址、浴场遗址、佛寺遗址、景教(东方叙利亚基督教)遗址等各类遗址,出土了包括壁画以及汉文、回鹘文和叙利亚文等多种文字遗存,考古成果《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入围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有力呈现了当时新疆各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原貌。边疆、民族、海洋考古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近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北京视角——辽金元考古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成功举办。想了解更多关于考古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招生培养的内容,敬请扫码观看——专业直播课(回放)。出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来源|本科招生办公室排版|姚令琪审核|董真祎 贺露露 李红亮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

2019
10/07
20:57
来源:
政府办
旅游局
字体:【


小】
访问量:次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政府办
旅游局
发布日期:2019-10-07 20:57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作者:
【打印本文】
【关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喀什必玩的六个景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