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力比较:吴清源 Vs 坂田荣男评价吴清源

谁是人类围棋史上最强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棋迷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同时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围棋首先是一种竞技游戏。但凡是竞技游戏,必然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代一定会有一个最厉害的围棋选手出现,例如吴清源、坂田荣男、曹熏铉、李昌镐、李世石、古力、朴廷桓、柯洁、申真谞等,他们都是公认的时代第一人。棋手之间的交手战绩是最有说服力的,尤其是双方都在巅峰时期的交手战绩是最有说服力的。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是这个意思。上面列举的几位选手都是在战绩上压倒了同时代的其他主要棋手。但是围棋史上的历代王者,他们的巅峰状态并不在同一个时代,直接关公战秦琼的比较也不客观。虽然现在有了AI吻合度作为重要参考,但是也容易受人为因素控制,也并非完全客观准确。不过随着围棋进入现代围棋之后,竞争加剧,职业棋手的黄金生涯被大大的缩短,很多棋手的职业生涯交叠在了一起。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也不可能再出现曹熏铉这样的50岁还能获得世界冠军的棋手了。如果说绝对棋力,现在肯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就是说现在的棋手,要比2000年时代的棋手强;2000年时代的棋手又比90年代棋手强;90年代棋手又比80年代棋手强;80年代棋手又比70年代棋手强。这个应该是没有太大争议的。进入90年代之后,人类史上出现了几位顶尖的棋手,例如李昌镐、李世石、古力、朴廷桓、柯洁、申真谞。如果人类史上最强的棋手在他们之间产生,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那他们之间谁更强呢?李昌镐出生在1975年,古力和李世石出生在1983年,朴廷桓出生于1993年;柯洁出生于1997年,申真谞出生于2000年。在他们之间,李世石和古力与巅峰时期的李昌镐和巅峰时期的朴廷桓、柯洁都交过手。他们之间的交手战绩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当有权威的参考依据。李世石的战绩:vs 李昌镐共73局/胜35局/ 48%vs 崔哲瀚共53局/胜32局/ 60%vs 古力共51局/胜25局/ 和一局/50%vs 朴永训共49局/胜31局/ 63%vs 睦镇硕共40局/胜28局/ 70%vs 姜东润共37局/胜24局/ 65%vs 刘昌赫共35局/胜20局/ 57%vs 朴廷桓共32局/胜18局/ 56%vs 金志锡共26局/胜13局/ 50%vs 曹薰铉共25局/胜19局/ 76%vs 常昊共25局/胜18局/ 72%vs 孔杰共25局/胜18局/ 72%vs 元晟溱共22局/胜14局/ 64%vs 柯洁共18局/胜5局/ 28%vs 陈耀烨共17局/胜9局/ 53%vs 谢赫共13局/胜7局/ 54%vs 李映九共12局/胜6局/ 50%vs 时越共12局/胜7局/ 58%vs 宋泰坤共12局/胜9局/ 75%vs 徐奉洙共12局/胜10局/ 83%vs 崔明勋共11局/胜7局/ 64%vs 申真谞共11局/胜5局/ 45%vs 许映皓共10局/胜8局/ 80%vs 井山裕太共9局/胜7局/ 78%vs胡耀宇共6局/胜5局/ 83%vs连笑共6局/胜5局/ 83%vs周鹤洋共6局/胜5局/ 83%vs依田纪基共5局/胜4局/ 80%vs 山下敬吾共4局/胜4局/100%vs 唐韦星共4局/胜2局/ 50%vs 杨鼎新共4局/胜3局/ 75%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来,李世石对同时代棋手基本都保持了优势,对除柯洁之外的90后主要棋手也不落下风。焦点战绩:35:38李昌镐;25:25古力;18:7孔杰;18:14朴廷桓;9:8陈耀烨;7:5时越;2:2唐韦星;13:13金志锡;3:1杨鼎新;5:1连笑;6:5申真谞;5:13柯洁。也就是说以李世石为标尺:最强者的顺序依次是柯洁、李昌镐、李世石、古力、朴廷桓。古力的战绩:vs 李世石共51局/胜25局/ 和1局/50%vs 孔杰共44局/胜26局/ 59%vs 胡耀宇共37局/胜24局/ 65%vs 刘星共35局/胜21局/ 60%vs 周睿羊共35局/胜25局/ 71%vs 常昊共31局/胜20局/ 65%vs 陈耀烨共31局/胜10局/ 32%vs 罗洗河共30局/胜17局/ 57%vs 邱峻共27局/胜18局/ 67%vs 谢赫共27局/胜16局/ 59%vs 周鹤洋共27局/胜15局/ 56%vs 丁伟共25局/胜17局/ 68%vs 时越共24局/胜7局/ 29%vs 崔哲瀚共20局/胜12局/ 60%vs 李昌镐共18局/胜9局/ 50%vs 俞斌共13局/胜11局/ 85%vs 朴永训共12局/胜7局/ 58%vs 马晓春共11局/胜7局/ 64%vs 聂卫平共11局/胜10局/ 91%vs 元晟溱共11局/胜7局/ 64%vs 金志锡共10局/胜6局/ 60%vs 朴廷桓共10局/胜5局/ 50%vs 连笑共9局/胜2局/ 22%vs 姜东润共8局/胜5局/ 63%vs 柯洁共8局/胜0局/ 0%古力的统治力明显稍逊于李世石,同样没有超越李昌镐,对90后的主要代表战绩不佳。棋手焦点战绩:25:25李世石;9:9李昌镐;6:4金志锡;2:7连笑;0:8柯洁;5:5朴廷桓;12:8崔哲瀚;7:17时越;10;21陈耀烨;21:10常昊;26:18孔杰。以古力为标尺,世界最强的顺序应为:柯洁、李昌镐、李世石、古力、朴廷桓。古力也曾经说过,柯洁可能是人类围棋史上最强者。柯洁是人类围棋史上最强者基本没什么争议,有争议无非就是认为申真谞也应该是最强,但是申真谞对柯洁7:11的战绩,恐怕申真谞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最强吧。就像李世石从来不认为自己比李昌镐强,因为除了14:17的世界冠军差距,还有双方35:38的交手战绩。但是申真谞已经表现出了世界最强者的态势,希望申真谞保持这样的状态,也希望柯洁像李昌镐、李世石、朴廷桓一样将自己的巅峰状态延伸到30岁。这样世界棋坛才精彩!}
吴清源的情况传到日本后,日本棋界惊呼”秀策再生“。他们的理由是:吴清源年方十三四岁,就表现出接近秀策同龄时棋力。将吴清源代入日本的环境中,不管谁14岁达到职业三段,都是可与秀策比肩的天才。而且,吴清源的棋谱表现出的棋风也与秀策很相似,于是他们将吴清源称为”当世秀策“。日本人的判断结果也许是正确的(实际略有不及,见吴清源真相61——古典围棋十大天才),但这样不考虑差别的代入来分析却不是正确的方法。实际上,尽管当时中国围棋水平远不及日本,但吴清源的成长环境却反而远远优越于日本同龄学棋的少年,至少以下三方面是如此:可以投入围棋的时间吴清源八岁前后接触围棋就几乎每天全身心扑在围棋上。而日本同年龄棋手,即使是院生,也是平日上学,周末才下棋。基本上没有小学就辍学下棋的。二者的区别是职业和业余的区别。2. 实战机会投入时间上的巨大区别,带来的最大不同是实战量的不同。日本同年龄棋手们实战少得多,更多靠打谱做死活自悟。实战多,一方面能更快地提高,另一方面能锻炼出更高的计算判断速度。这是吴清源前后的日本棋手绝大部分下得比吴慢得多的最主要原因。3.得到高手指导的机会吴清源能经常下从被让五子到被让先的各种指导棋(证据见:吴清源真相46——古今第一围棋天赋?),但在日本等级森严,几乎没有机会与能让自己子的高手下棋的机会。即使是做内弟子的棋手,做内弟子的生活主要内容也是干杂活和自修。整个弟子生涯和老师下棋的机会通常就两三盘。因此,日本人的这一判断是不可靠的。其实,在棋史话题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机械代入不同场景来分析的错误,以下再举几例说明:吴清源执白不贴目还常常获胜很多人以此来说明吴清源多么牛比:让李昌镐或者柯洁执白不贴目还能胜对手吗?这同样是犯了将吴清源的不贴目胜机械地代入现代围棋环境的错误。现代围棋环境与吴清源所处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有两点巨大的不同:绝对棋力从整体上有极大提高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对棋局的掌控能力增强很多。于是,一个贴目的优势,就显得比吴清源时代大很多,如果不贴目,那么结果将是没有悬念的。2. 一流棋手群体有极大的增大吴清源时代,整个职业棋手群体,小的时期也就四五十人,大的时候也不到一百人。能执黑不贴目与吴清源互有胜负的棋手,也就十个左右。职业顶尖让三子的,也能进百强。而现在,即使柯洁,也无法对排名50的棋手让先。前三十名的棋手都可以与柯洁分先互有胜负。假如机械代入现代围棋环境,执白不贴目能胜,那当然牛比。但假如同样的标准,把吴清源执黑不贴目的失败,代入现代围棋环境,那结论会是吴清源太差了。比如吴清源对坂田荣男六番棋,执黑2负,执白1胜1和2负:执黑不贴目还输给比自己差半先的棋手。而当下,比柯洁差半先的棋手,排名约100,你能想象柯洁被让先输给排名100的职业棋手吗?所以,吴清源执白不贴目能常常获胜,而柯洁李昌镐不能,这并不是因为吴比李柯强,而是因为吴时代比李柯时代差太多。同样的道理,秀哉能让天下先二而吴清源让天下半先都勉强,也并不是因为秀哉比吴清源强,而是因为秀哉所处时代比吴清源时代弱。李昌镐的主要对手们都是三十多甚至四五十岁的棋手很多人以此为据,说李昌镐时代太水。这还是犯了把李昌镐的情况机械地代入当下围棋环境的错误。如果李昌镐的成就是在当下围棋环境中同样战胜三四十岁棋手获得的,那确实太水了。毕竟现在三四十岁棋手几乎完全没有竞争力。但在九十年代,棋手的黄金年龄就是三四十岁。比如小林光一的巅峰(棋圣八连霸、名人七连霸、碁圣六连霸)就是33-42岁。而现在黄金年龄的二十岁上下,在当时完全没有竞争力:马晓春在28岁第一次战胜小林光一,之前是八连败;小林光一第一个七大棋战冠军是25岁获得的,加藤正夫则是29岁;而二人首获大三冠的年龄分别为33岁和30岁。“李昌镐一过三十岁就拿不到世界冠军了,因此不如四五十还处于棋界顶尖的六超聂曹等。”这也是类似的机械代入错误。假如不知道棋手在不同时期棋力与年龄的关系,机械地把现在的情况代入以前的环境中,就会得出以下错误的结论:1933年,19岁的吴清源受先负于59岁的秀哉,说明吴清源比较弱;正确的结论是:吴清源年仅19岁就能受先与名人相抗衡,是了不起的天才。因为当时59岁是与巅峰的四十多岁没什么差别的,反而19岁本应是很稚嫩的。2. 1944年,30岁的吴清源被65岁的老迈雁金让先,下和,说明吴清源比较弱;正确的结论是正常胜负。因为当时65岁与巅峰时相差无几,而且当时整体水平绝对棋力低,相差一先以内的棋手相互让先都能互有胜负。3. 1956年到1961年,吴清源与高川格、坂田荣男、藤泽朋斋等都是基本打平的,说明吴清源已经衰退;正确的结论是高川坂田朋斋等逐渐成熟,追上了吴清源。因为当时吴清源42-47岁,正是黄金年龄,离衰退还很远。4. 十番棋时,年龄对比为:岩本薰47-吴清源35;桥本宇太郎39-吴清源32,因此吴清源的成绩属于欺老所得;正确的结论是,吴清源在未到巅峰的年龄就能战胜在巅峰年龄的对手,说明吴清源的巅峰比对手高。其实,吴清源十番棋胜藤泽库之助和坂田荣男,倒可以说是欺小,因为当时年龄对比为:藤泽库之助32-吴清源37、坂田荣男34-吴清源40。5. 坂田荣男34岁在十番棋里被吴清源打到定先,说明坂田荣男不如吴清源强;实际上坂田的巅峰比吴清源的巅峰高,但坂田的巅峰是34岁之后过了7年才到来的。吴清源真相63——40年代战乱对日本围棋的影响吴清源真相65——棋手棋力巅峰年龄演化史吴清源真相66——假如黄龙士早死几年吴清源真相67——辨析“棋力巅峰”与“棋战成就巅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坂田荣男评价吴清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