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林夕个人资料简介讲历史哪里人

对于众多内地的九零后来说,香港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在那个内地文化还不够发达的年代,一部香港电影,一首香港歌曲就是大众文化的最前沿。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内地人都未曾去过香港,但香港的影视和音乐却引领内地流行文化十余年。也正是通过这些影视和音乐作品,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开始了解香港。然而,当内地开始一天天地变得繁荣的时候,香港的光芒却一点点地暗淡了。在过去了二十多年之后,那座曾经的东方之珠,再也不会有像《东方之珠》、《狮子山下》、《大侠霍元甲》那样的音乐,也不会有《大话西游》、《重庆森林》那样的电影。如今,香港依然是香港,但她已经不是过去的香港了,因为港独废青一次又一次的破坏,因为香港市民一次又一次的容忍和漠视,香港的历史正逐渐被香港人忘却,除了印刻于内地八零九零后记忆中的辉煌,香港的故事也就只能在书中寻觅了。01 珍·莫里斯 《香港:大英帝国的终章》作者一边游走于1997年的香港现场,目睹当代香港社会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变化,一边又凭此遥想150年香港历史的浮沉,两条线索时而并行,时而交织。当1997日益逼近,洋溢在繁荣生活中的香港人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惊惧不已,不知所措。既然香港最终要与大英帝国分道扬镳,那么,英国最后还能为自己的最后一块殖民地留下些什么,足以让后世来评价呢?这便是作者写作本书最重要的初衷,也因此使得作者在一九九七年之前,再一次来到香港,用一种非常风格化的视角记录下了殖民帝国的最后一页。02 弗兰克·韦尔什 《香港史》要了解香港,一本介绍香港来龙去脉的历史读本必不可少。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弗兰克·韦尔什在相继推出了英国史、南非史、澳大利亚史之后,又写了一本《香港史》。《香港史》讲述了1838年到1990年间香港发展的历史,着重考察英国国内的政局以及决策对中英关系和香港命运产生的影响。把香港放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框架之中,对读者全面了解香港大有裨益。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作者的英国中心主义视角,韦尔什在书中公开承认了这一点。在这种视角的笼罩下,香港仿佛失去了自主性,一直在被动地应对和跟随。03 高马可 《香港简史》《香港简史——从殖民地至特别行政区》是根据英语世界中畅销的香港历史读本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翻译出版,是学者高马可(John M. Carroll)的代表作,研究香港历史,通常绕不开他的著作。在本书中,高马可以深入浅出的叙述,把香港的不凡历史娓娓道来,上起1800年代初,下迄香港回归,追寻这个前殖民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发展轨迹。此书的探索重点是香港这个地方的独特身份,以及它作为中国历史、英国殖民史和世界历史交会的十字路口的地位。04 谢尔顿 《香港造城记》《香港造城记》为读者梳理了这种城市景观的形成以及变迁过程。本书的基本观点是,这种土地利用的方式是香港的“应激反应”,作为一个地少人多的的弹丸之地,面对着各个历史时期因种种原因导致的人口持续增长,立体化发展似乎成为了香港的唯一出路。在填海造陆、扩张土地的同时,香港也在经历垂直式和立体式的发展,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以及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日渐重要的地位,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与此同时,本书强调了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政府作为类似“上帝”的创造者“创造”了新的土地,之后将其塑造成立体的、垂直的形式。更进一步,政府和管理公屋的公司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与高密度城市配套的发达公共交通系统里,政府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05 吕大乐 《四代香港人》香港有四代人,生长于战前的是第一代,依次直推至1990年诞生的第四代。吕大乐以精辟的透析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道出四代人的精神面貌,并令人不无警惕地指出,在安分宽容的第一代陆续退下舞台之际,「战后婴儿」却未能为下一代提供更开放、更公平的环境,以致第三代人深感出头无期,而第四代人打从开始便是输家。《四代香港人》对长辈怀念,为后辈不值,面对自己则自省甚至有点忏悔意味,因为现在香港的问题,在这位婴儿潮眼中,都是他们第一代的错。他们忽视了父辈第一代大智若愚、为婴儿潮一代架好舞台的开拓精神,兼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倾向,体现在他们身上,正好勾勒出被压迫者在建制中尝到甜头后的质变,将前人的开放风气转为保守,反理想主义,成也婴儿潮,败也婴儿潮。06 陈冠中《我这一代香港人》流动是双向的,与从大陆到香港的人口流动相对应的,是香港人在大陆的观察和体验。陈冠中的《我这一代香港人》便是一例。此书收录的杂文点出了香港的复杂性:它处于世界和内地之间,它很西化但同时也很传统。同时陈冠中认为,“对香港较为完整的论述既离不开全球化资本主义的论述和主权国家的论述,也缺不了本地人的本地视角。”因此,我们在探讨香港自身以及香港和内地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到以下四个视角:全球化、主权国家、特区例外以及香港主体。07 林奕华 《等待香港》“等待香港”系列选取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名称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08林夕 《我所爱的香港》香港,林夕呵护和塑造的心中之城,林夕的“家”。笔端充满了对这个“家”的关注和亲情。他看取的不是一时一地的香港,而是全球视野下的香港,转变中的香港;他从种种微末的事件中,观察香港的性格与文化,民生与政情,缺失与坚守,当下与过去,乃至香港与内地、与西方的幽隐关联。其情也真,其感也深,其思也切,其发现无疑也非常敏锐。09 也斯 《也斯的香港》由也斯34篇文字和165帧照片组成,将也斯眼中和心中的香港呈现给读者。有别于一些介绍香港的书籍,也斯的文字和照片都比较「现代」。他着重描写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多元」和不同凡响。在书中,他捕捉了香港一些典型或不典型的人物和地方,用独特的角度把他们表现出来,书中收有葛拉轼、刘以鬯、舒巷城、李小龙、李国威、李欧梵、李家昇、梅卓燕、梁文韬、邓达智、叶辉、陈炳良、李泽楷等人的特写。10 西西 《我城》西西传诵三十余年的出名巨著,风格独特,被认为是开创了香港本土城市文本的先河。《我城》发表三十周年时,香港报纸曾专门设纪念。“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之一。七十年代是香港经济起飞的年代,也是粤语流行曲兴起、青年一辈社会意识提高、普罗市民亦逐渐改变「过客」心态,逐渐产生本土意识的年代。《我城》即以这一年代为背景,描绘了中学毕业生阿果眼中的七十年代香港,阿发、悠悠、阿傻、麦快乐等草根百姓逛街、郊游、搬家、求职、讨生活的香港,刻画一代香港人的真实状态,记录当时诸多重要的历史瞬间,其中寄托着青年的开放、进取和各种成长之潜力充满可能性。11 陈平原等編 《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从文学、绘画、电影、新闻、建筑等不同视角,描绘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前世今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书对香港的城市想象,既包括文学、文化中的城市经验,也包括对城市的叙述。研究者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香港;通过本书,不难体味香港的城市变迁及香港人的情感、心路历程。12 韩江雪 邹崇铭 《香港的郁闷》《香港的郁闷—新生代VS婴儿潮世代》是现今香港三十世代的心声。书中作者对香港「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作了全面的批判。所谓的「婴儿潮」世代,是五十年代出生,六、七十年代大学毕业。出生于这一代的香港人,经历了香港的光荣岁月,他们有些或是身居高位,有些或经历香港由盛转衰的年代。而走在「婴儿潮」后面的,便是九十年代毕业,现届三十岁的香港新生代,他们的上司,大多是这些「婴儿潮」的「精英」,透过此书,新生代道出不敢直接向上司说憋在心里很久的说话。《香港的郁闷》可说是三十岁的新生代向五十岁「婴儿潮」的挑战。13 麦高登 《香港重庆大厦》有人通过1994年王家卫拍摄的电影《重庆森林》知道重庆大厦这么一个地方里面发生着贩毒和杀人,再次加强了大厦的黑暗象征,扭曲了其真实面貌。还有人说重庆大厦的昭彰恶名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它曾经是许多西方嬉皮士和背包客的逗留地。那它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为什么又能在香港这个地方存在这么多年?作者的选题聚焦于重庆大厦这个低端全球化的典型。把重庆大厦作为低端全球化的样本研究,认为其是连接中国内地和第三世界的桥梁,与香港本身的角色类似。14 强世功 《中国香港》这是作者对香港以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他想追问的是“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从2007年第9期开始以“香江边的思考”为副题在《读书》不定期连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香港。正如作者所言,是从中国的视角看香港,因此,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本书具有无可争议的大陆的政治正确性,因此文中的一些表述与中国官方话语几乎一脉相承。但,却又不乏学术的严谨性。15 江迅 《香港:一个城市的代码》谈论的其实就是一个个典型的香港都市文化符号,对它们解读实际上成为了解香港都市文化的通道。然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了解香港、了解香港历史、了解香港故事、了解香港文化,进而真正了解香港人。香港资深记者江迅先生,为我们奉上一个个精彩的香港片断,组成一个完整的香港故事:从这座现代都市的生命屐痕、悠然绮梦、男人密码、红颜私语、情爱配方来展示香港的无限魅力。16 蒙敏生 《香港的另一面》这批底片绝大多数是纪实摄影,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记录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香港的农夫、渔民、码头工人、作坊、工厂劳工、社会活动、有轨电车、市井茶肆、民俗风情、中产阶级、港九工人运动、香港风光、香港城市建设等等,这形成了一部连续的香港图片史证,仅仅从历史学、社会学意义而言,这就十分珍贵了。17 赵稀方 《小说香港》“小说香港”的说法,来自于王德威“小说中国”。本书作者从小说出发,试图在历史建构的意义上辨析复杂多变的香港文化身份,同时从都市出发,建立了自己叙述香港文学的视角。与已有的成果相比,此书的研究视野是全新的,与仅限于一般性的作家作品描述的香港文学史截然不同。18 周承人 李以庄 《早期香港电影史》电影何时传入香港?香港最早摄制的电影是哪一部?谁是真正的香港电影第一人?本书重新梳理了香港电影诞生和早期发展的历史:确认电影传入香港的时间,阐述美国人布拉斯基如何催生香港电影,厘清黎民伟、黎北海、罗明佑等人在中国/香港电影史中的地位,并对大时代背景下香港、广州、上海三地的电影交流及相互影响予以回顾。19 大卫·波德威尔 《香港电影的秘密》大卫 波德威尔,是当今世界一流的电影学者。他对香港电影情有独钟,到香港多次调查研究后再以其深厚学养写成此书,对香港电影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国际影坛的贡献分析入微。20 邹小樱 《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2013年对于香港流行乐坛来说是特别的一年。Beyond乐队成立30周年,黄家驹逝世20周年,陈百强逝世20周年,张国荣逝世10周年,关于它们的纪念,从年头一直排到年尾。这些人,这些歌,更让我们坚信,无论遭遇多大的风浪,维多利亚港依然能展开她宽广的臂弯,保护着里头的小渔船……邹小樱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界人士,用他深沉的笔调讲述了“港乐”中的那些人,那些故事,以及其背后的情感喧哗和沉淀。21 叶灵凤 《香港方物志》香港是个可爱的地方,既有都市的繁华也有乡郊的朴实宁静。不过,除了繁华的一面外,很少有人会留意这座城市素淡的一面,去考察了解其中的风土物种。许多人或许会奇怪,这个繁华市声所在之地居然也会有这么些鸟兽虫鱼么?《香港方物志》便是这样一本描写香港的山川风土和草木虫鱼的小书,它是作者把香港的鸟兽虫鱼和若干掌故风俗,以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全新视角记录下来,知识、情趣、文笔都在不大的篇章里传达自如,因此读起来亲切宜人。22 黄晓南 《香港旧书店地图》资讯科技日新千里,随时代进步书种繁多,于一片书海竞争之中,大部分书籍于一般书店上架不久,可能从此沉入历史长河,遭到冷待甚至退书。幸运的是旧书店为它们提供寄居场所,部分书籍亦因而重生,几经波折终于遇上伯乐,被所爱之人带归家。正因旧书店极具意义,本书作者走访十五间香港旧书店,娓娓道来它们历史缘由、特色和吸引力,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香港旧书店地图」,散发浓浓书香。23 欧阳应霁 《香港味道》作者“从小吃大,眼阔肚窄嘴刁”,“不求甚饱,唯独好吃不倦”,著书两卷来对香港的饮食文化与历史做全景式的纵览。作者对每一道食品既有自己的历史回顾,又有制作流程的介绍展示,同时还分别邀请香港演艺明星和文化名流做嘉宾助阵,把饮食与人生、经历与记忆柔为一体。另外,这本书也是可以按图索骥的香港美食地图。24 夏循祥 《权力的生成:香港市区重建的民族志》和香港飞速的城市化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相伴相生的,是对于传统社区的改造和拆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居民自发的社区保育运动。位于香港岛湾仔区的利东街(也叫喜帖街)便是一个著名案例。在《权力的生成:香港市区重建的民族志》中,中山大学人类学讲师夏循祥以利东街为例,追踪了当地居民自发组建“港十五关注组”,要求参与城市治理的案例。在这个自下而上的参与过程中,夏循祥向我们展示了作为无权者的居民如何巧妙动用各种资源(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在既定条框下对市场、资本和政治权力提出挑战,继而和当权者形成了一种“对抗性合作”。25 吕大乐 《两地书:港漂十味》自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以来,香港对于内地学生到港入读的政策逐渐开放。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从大陆到香港留学、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中的一部分选择留在香港,落地生根,也有人选择返回大陆。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吕大乐的《两地书》收录了十个在香港生活的大陆人的故事。在每个平凡个体具体而微的生活选择和困境中,折射出的是香港和大陆之间人员的高流动性,不同文化、语言、习惯以及政治氛围之间的碰撞和磨合。26 何藩 《昨日香港》在1961年加入邵氏电影公司之前,何藩曾拍摄了大量关于香港的照片,收录在摄影集《昨日香港》中。在街道上奔跑的人力车夫以及投射在地上的他的影子、延伸向远方的电车轨道、狭窄的街道和密密麻麻的广告牌、穿着旗袍独倚墙边的婀娜女性……何藩利用光与影的游戏,在巧妙地捕捉人物动态情状的同时,也记录下了旧日香港街头的独特风貌,让现在的人能更好地寻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如果我们对历史有些许了解,就会发现,曾经英国人选择香港做殖民地,并不是因为香港有什么不可多得的优势,在英国人眼中,殖民最中意的地方是厦门、舟山等地,但清政府一个都不给,最后没办法,才选择香港这个小渔村。而英国人的统治也从未给香港带来过辉煌,香港的鼎盛时期出现于回归之后。由于长期被英国剥削,为了扶持香港发展,从本就不富裕的九十年代开始,内地就一直在对香港作出牺牲,就连深圳机场想多开几条国际航线都不被批准。港独们这一闹,算是彻底把香港的前程葬送了。不过,动乱多是表象,衰退才是本质。我们看到的暴乱,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媒体在利用信息战煽风点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度自治的香港已经被大资本家们吸得连骨髓都不剩了。如今,这颗曾经举世璀璨的“东方之珠”,再也亮不起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夕个人资料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