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身份证后6位是哪6位号码开头6位数是什么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各省的身份证号码开头代码: 北京11 天津12 河北13 山西14 内蒙古15 辽宁21 吉林22 黑龙江23 上海31 江苏32 浙江33 安徽34 福建35 江西36 山东37 河南41 湖北42 湖南43 广东44 广西45 海南46 重庆50 四川51 贵州52 云南53 西藏54 陕西61 甘肃62 青海63 宁夏64 新疆65 台湾(886) 71 香港(852) 81 澳门(853) 82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并作为每个人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允许身份证包含生物统计学信息于其中,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或指纹识别,其他通常出现在身份证上(或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全名、父母姓名、住址、职业、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血型和凝血因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在1984年前写作“身份证”。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机器读取数字芯片内的信息。公安部副部长黄明,2015年8月,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强调,要发挥公安机关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优势,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方便群众异地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和挂失申报、丢失招领。2015年9月21日介绍,到今天为止,全国身份证重号的还剩下264个,现在还在继续努力。2016年7月1日,将在全国范围实施异地办理身份证。力争2017年底前基本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2017年12月25日,“微信身份证网上应用凭证”在广州市南沙区签发,为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以及旅馆业登记、物流寄递等实名制应用场景,提供国家法定证件级身份认证服务。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居住证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以及公安部等12部门《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公安部《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是指常住户口登记、暂住登记及居住证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人口信息管理等。
第三条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常住户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常住户口。
第四条公民首次申报户口登记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公民身份号码》(GB11643)标准,在户籍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生成公民身份号码。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第五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16周岁的公民,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六条自治区公安厅负责全区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本地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
第七条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由户口管理岗位在编在职民警负责。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户口管理岗位民警进行培训。
公安机关聘用的警务辅助人员,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协助从事户口和居民身份证事项的受理、信息采集、档案整理等辅助性工作。
第八条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部门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实行首接责任制和民警终身责任制。
第九条公安机关应严格依法依规审核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业务,特别是对于补录户口、更正出生日期等,由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审核后,呈报地市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核准;对于补录户口和注销户口恢复,变更姓名、性别和更正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年满16周岁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以及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户口迁移等业务,除相应材料外,公安机关应当进行人像、指纹等检索比对,存疑的进行走访调查,形成比对和走访调查书面材料,确保相关信息真实准确。
第十条公安厅根据公安部规定落实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系统建设。各地公安机关要加强应用,依托部级业务协同服务平台,加强办理“跨省通办”、“疆内通办”业务中的沟通协作,提升户政管理政务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由公安部统一制发和管理,以实现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和全国互通互认。在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证业务过程中,能够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调用等方式实现对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予以确认的,不再要求群众提交纸质材料。
第十二条各地应当落实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档案的保管、转递、保密、查阅等制度,按照规定期限保存档案。
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应当按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执行。收费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开,严禁违反规定或者超标准收费。
第二章常住户口登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四条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共同居住生活的近亲属,登记为家庭户,原则上由成员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房屋产权所有人、使用权人或者其他成年人担任户主,签发家庭居民户口簿。
居住或者工作在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及社区的,登记为集体户,由所在单位指定一名成员担任户主,负责协助管理集体户口,签发集体户口簿。
第十五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不能担任户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军人子女在部队一方驻地合法稳定住所申报出生登记的;
(二)原户主户口注销或者迁出,户内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第十六条申报户口登记事项,应当由本人或者户主向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户籍窗口提出申请。本人或者户主因故无法申报的,可以书面委托家庭户内成员或者直系亲属代为申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户口登记事项,由其监护人或者户主申报。
第十七条单位或者个人申报户口登记事项,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证件材料应当为原件,原件不能留存公安机关的,由经办民警核对原件,拍照(复印)留存后签章确认并存档。
提交的相关证件材料为外文的,应当同时提供经我国驻外使(领)馆认证或者公证机构公证的中文译本。
提交亲子司法鉴定书的,应当随附包含亲权司法鉴定业务的《司法鉴定许可证》复印件。
委托他人申报的,应当同时提交双方居民身份证以及书面委托书。
第十八条申报家庭户立户登记的,提交下列材料之一,向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
(一)私有房屋不动产权证;
(二)公有房屋租赁使用凭证;
(三)能够证明房屋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权属文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购房合同和契税发票、不动产发票、增值税发票、土地使用证、拆迁安置协议、房产部门或土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未过户二手房屋的公证材料等。
(四)经出租房屋户主同意的,可以迁入立户。
非住宅用房、违法建造的房屋,不得作为立户地址。
家庭户立户登记后,公安派出所应当建立《常住人口登记表》、签发居民户口簿。
第十九条家庭户户内成员因婚姻关系已变化、房屋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已分割需要分户的,可以提交居民户口簿、原户主居民身份证以及下列材料之一,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
(一)《结婚证》;
(二)人民法院对房屋所有权、使用权分割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等(属离婚分割的,一并提供《离婚证》、生效的人民法院离婚判决书或者离婚民事调解书);
(三)县级以上房产管理部门颁发的析产后的私房产权证(属离婚分割的,一并提供《离婚证》、生效的人民法院离婚判决书或者离婚民事调解书)。
分户时,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原户内成员,应当分在同一户内:
(一)夫妻;
(二)未取得立户房屋部分产权或者公共租赁住房部分使用权的未婚子女及其父母。
属于离婚分割分户的,其未成年子女应当优先随抚养方分在同一户内,随非抚养方分户的,父母双方应当同时到公安派出所签署同意办理的书面声明;成年子女由本人自行选择随其中一方分在同一户内。
第二十条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提交下列材料,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经核准后设立单位集体户:
(一)批准单位成立文件、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工商营业执照;
(二)办公场所或者职工集中居住的合法稳定住所产权凭证;
(三)集体户户主居民身份证。
一个单位原则上只设立一个单位集体户。单位集体户仅限本单位职工落户,部队集体户用于非军籍职工及随军家属落户。
第二十一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简称“院校”下同),提交下列材料,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设立学生集体户:
(一)学历教育招生资格材料;
(二)集体户户主居民身份证。
学生集体户仅用于院校录取的学生落户。
第二十二条因企业倒闭或者兼并,单位、院校整合或者撤销等变动,已不符合立户条件的集体户,应当销户。销户前,公安派出所冻结该集体户户内成员办理除户口注销、迁出以外的户口管理和居民身份证业务。
第二十三条公安派出所应当确定一个实际存在地址(一般为公安派出所所址、社区警务室地址)作为乡、镇、街道以及社区的公共地址,用于登记符合在本辖区内登记户口条件,但暂时无处落户人员的户口,由户籍民警负责公共地址户的登记以及日常管理。
第二十四条房屋所有权、使用权发生转移,符合迁入条件的新住户要求户口迁入而原住户户口未迁出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协助新住户动员原户主将户内成员户口迁出,自新住户请求协助动员原户主迁出之日起超过30日原户主仍未迁出的,可以将原户主及其户内成员迁移至本辖区公共地址。
第二十五条因离婚、房屋产权转移等,造成暂时无处迁移落户的,可以提交申请人书面申请、《离婚证》(生效的人民法院离婚判决书或者离婚民事调解书)或者产权转移材料,申请将户口迁移至现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公共地址,以家庭户落户。
第二十六条申请在单位集体户(含单位集体户地址上家庭户)、公共地址上办理落户、子女出生登记、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的,应当承诺本人以及家庭户户内成员在本地级市辖区、县(市)内无合法稳定住所。
第二节登记
1.国(境)内出生户口登记
第二十七条出生户口登记实行随父或者随母自愿原则。
第二十八条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或者户主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向父亲或者母亲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一)《出生医学证明》;
(二)落户方居民户口簿(落户方是军人的,应当提交军人工作证件和居民身份证);
(三)父母《结婚证》。
第二十九条非婚生子女,提交下列材料,向母亲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一)《出生医学证明》;
(二)落户方居民户口簿;
(三)落户方非婚生育子女声明(附件1)。
向父亲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户口登记的,除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司法鉴定书。
第三十条在申报出生户口登记时,父母已离婚的,提交下列材料,向有抚养权一方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一)《出生医学证明》;
(二)落户方居民户口簿;
(三)父母《离婚证》(生效的人民法院离婚判决书或者离婚民事调解书);
(四)确定子女抚养方的离婚协议书、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或者离婚民事调解书。
随非抚养方落户的,父母双方应当同时到公安派出所签署同意办理落户的书面声明。
第三十一条父母一方为家庭户口、一方为集体户口,双方户口在同一地级市辖区或者同一县(市)范围内的,应当随家庭户口一方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双方户口不在同一地级市辖区或者同一县(市)范围内的,可以选择随家庭户或者随集体户一方申报出生户口登记。选择随集体户一方申报出生户口登记的,公安机关依申请在该集体户口地址上设立家庭户后按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父母双方均为单位集体户口的,应当申请在其中一方单位集体户地址上设立家庭户,随家庭户口一方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并随其户口迁出时一并迁出。
第三十三条父母均为学生集体户口的,在校期间出生的,可以随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申报出生户口登记;一方户口为学生集体户口,另一方为非学生集体户口的,在校期间出生的,应当随非学生集体户口一方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第三十四条父母双方均为现役军人,可以随父或者随母在部队驻地申报出生户口登记,也可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在部队驻地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在部队驻地合法稳定住所地址上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第三十五条父母一方为现役军人,应当随父母中非现役军人一方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在部队驻地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随现役军人一方在部队驻地合法稳定住所地址上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第三十六条父母一方为现役军人、一方为学生集体户口的,可以随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在部队驻地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随现役军人一方在部队驻地合法稳定住所地址上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第三十七条出生后,父母双方死亡或者在国(境)外定居已注销户口、未加入外国国籍的,申请随祖父母、外祖父母落户的,除按照第二十八条、二十九条、三十条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外,还需提交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其与落户人关系材料,公安机关内部核查父母户口注销情况后办理(申请人可自行提交户口注销材料)。
父母、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户口已注销,申请随其他监护人落户的,除按照第二十八条、二十九条、三十条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外,还需提交监护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以及监护关系承诺,公安机关内部核查其与落户人关系材料以及其父母、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注销情况后办理(申请人可自行提交户口注销材料)。
第三十八条出生后落户前已取得外国护照申报国内出生户口登记的,应同时提交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具有中国国籍的国籍认定意见。
第三十九条父母双方均为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已注销户口的华侨,或者一方为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已注销户口的华侨、一方为外国人,在国内出生的,可以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出生医学证明》;
(二)父母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或者作为外国公民的身份证件;
(三)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及亲属关系材料。
第四十条出生时已经死亡的,可以不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出生后,在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前死亡的,应当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同时办理户口注销。
第四十一条《出生医学证明》副页必须由公安机关裁切,并保留作为公民出生户口登记的原始凭证。
第四十二条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未取得《出生医学证明》的,申请人应当先向助产机构或者拟落户地县级卫健部门委托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后,再按规定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第四十三条《出生医学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当场一次性提供《出生申报落户缺件书面告知单》(附件2),告知申请人向《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申请换领证件后,再按规定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一)姓名中含有非通用规范汉字的(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
(二)字迹无法辨认、被涂改的;
(三)被私自裁切的;
(四)姓名为外文,但要求在国内落户的;
(五)出生时间晚于签发日期的;
(六)签发日期早于出生证编号首字母指代印制年份的;
(七)《出生医学证明》正页、副页信息填写不一致的;
(八)《出生医学证明》上的父母主项信息与户籍信息不符的(曾用名除外);
(九)未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或者补发专用章的;
(十)少数民族新生儿姓名登记音译不规范的。
第四十四条《出生医学证明》存疑的,户籍民警应当暂缓办理出生户口登记,代为保管证件,并在3个工作日内制作《关于对XXX〈出生医学证明〉真伪鉴定函》(附件3),与可疑证件一并移送本地县级卫健部门进行真伪鉴定,书面反馈结果为真实的方可办理出生户口登记。自卫健部门收到鉴定函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回函或者反馈无法进行真伪鉴定的,公安机关应先办理出生户口登记,并逐级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在《出生医学证明》鉴定为虚假时注销户口。
第四十五条少数民族新生儿姓名登记音译应当按照自治区相关音译转写规则转写。经其监护人确认,用字应保持一致。父母民族不一致的,应当双方书面签字确定新生儿民族。
2.国(境)外出生户口登记
第四十六条在国外出生且具有中国国籍,父母一方或者双方为中国公民,回国后可以在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申报出生登记;父母双方均未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华侨,回国后可以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申报出生登记。申报出生登记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在国外申领的出生证明原件、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翻译件,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领事认证件或者我国缔结的条约认可的其他证明或者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
(二)回国使用的中国护照或者旅行证及父母回国使用的出入境证件。不能提供中国护照或者旅行证的,由设区市(含)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向有关驻外使领馆进行核实,对其国籍情况有疑义的,由设区市(含)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商有关驻外使领馆进行国籍认定。
(三)未取得或者放弃外国公民或者外国永久居民身份的声明或者证明;
(四)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申报出生登记的,还须提交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居民户口簿。
3.养子女户口登记
第四十七条个人收养未办理出生户口登记的未成年人,提交下列材料,由收养人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户口登记:
(一)收养人居民户口簿;
(二)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登记证》(1999年4月1日前私自收养的,提交事实收养公证书)。
已办理出生户口登记的,按照户口迁移办理。
第四十八条收养人依据法律法规提出保守收养秘密申请的,公安派出所可以在居民户口簿上将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关系登记为父母子女关系。
第四十九条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向福利机构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一)弃婴、儿童基本情况说明;
(二)《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三)所在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并签订的《代养协议书》;
(四)社会福利机构法人代表身份证。
4.回国(入境)定居落户登记
第五十条获准回国定居的华侨,本人持《华侨回国定居证》及护照或者旅行证,在规定期限内向拟定居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户口登记。拟定居地公安派出所内部核查户口注销情况后(申请人可自行提交户口注销材料)办理。
第五十一条留学人员出国(境)前已注销常住户口、且未在国(境)外入籍、定居,申报户口登记的,按照下列情形办理:
(一)在出国前户口注销地恢复户口的,提交最后一次回国时使用的中国护照,向出国前户口注销地公安派出所申办恢复户口手续。
(二)在出国前户口注销地所在县(市、区)其他公安派出所申请登记户口的,提交最后一次回国时使用的中国护照、以及本人房屋权属凭证或者拟落户户主(单位)同意落户的书面《声明》,向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内部核查户口注销情况后办理(申请人可自行提交户口注销材料)。
落户依次按照本人取得的产权住房、直系亲属、旁系亲属、朋友、原工作单位、乡、镇、街道或社区的公共地址址集体户顺序办理。
(三)在就业地登记户口的,提交最后一次回国时使用的中国护照、就业单位以及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材料、向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内部核查户口注销情况后办理(申请人可自行提交户口注销材料)。
第五十二条外国人、无国籍人,持批准入籍材料向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户口登记。
5.恢复户口登记
第五十三条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持批准复籍材料,向原户籍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登记。特殊情况下,也可向拟定居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户口登记。
第五十四条军人退伍、复员、转业的,由本人提交下列材料,向安置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登记:
(一)县级以上安置部门开具的介绍信;
(二)居民身份证;
(三)投靠落户的,提交投靠人居民户口簿;立户的,提交本人或直系亲属产权凭证。
安置地公安派出所与入伍前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不一致的,由公安机关内部核查户口注销情况后办理(申请人可自行提交户口注销材料)。
第五十五条军人因不合格退出现役的,应当持现役部队政工部门出具的材料(经县级人武部门确认盖章),回原户口注销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登记。被部队开除军籍或者除名的,提交部队师(旅)以上机关出具的材料(经县级人武部门确认盖章),向原户口注销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登记。家庭住址变迁的,向现家庭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由公安机关内部核查户口注销情况后办理(申请人可自行提交户口注销材料)。
第五十六条公民在2003年8月以前因判刑已被注销户口的,在刑满释放或者假释后,应当持监狱管理部门开具的《释放证》或者《假释通知书》,向原户口注销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登记。在家庭变迁地恢复户口的,向家庭变迁地公安派出所申报,由公安机关内部核查户口注销情况后办理(申请人可自行提交户口注销材料)。《释放证》或者《假释通知书》等材料遗失的,以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决定)书、监狱管理部门出具说明、原户口注销档案资料为依据。
公民因判刑已被注销户口,现被监外执行要求恢复户口的,应当提交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决定书或者监狱管理机关批准保外就医的决定等,向原户口注销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登记。申请在家庭变迁地恢复户口的,由公安机关内部核查户口注销情况后办理(申请人可自行提交户口注销材料)。
第五十七条经宣告死亡被注销户口后重新出现的,应当提交人民法院撤销宣告裁定书,向原户籍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登记。家庭住址变迁的,向现家庭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核实后办理。
第五十八条已登记常住户口,因错误注销、长期外出(含婚嫁未迁)注销等原因造成的无户口人员,应当依申请凭原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经原户籍地公安派出所调查核实,制作知情人询问笔录、警务室民警调查报告,经报批核准后,办理恢复户口。
第五十九条公安机关办理恢复户口中,发现公民户口注销登记信息与现申报身份信息不一致的,应当以公安机关户口注销时登记的信息为准;公安部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军人转业、复员恢复户口,出生日期等其他项目一致,仅因部队公民身份号码编制重新赋码而产生与原户籍地公安机关已编制的号码不一致的,按转业、复员证件上登记的公民身份号码给予登记,原户籍地已编制的号码作废。
第六十条因错报、提交虚假材料申报,造成错误以死亡原因注销公民户口的,原注销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经报批核准后,予以恢复户口。
6.其他无户口人员户口登记
第六十一条被捡拾抚养、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超过1个月后申报户口的,由抚养人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落实该未成年人户口登记的相关事项,户口登记在公安派出所公共地址或者所在地社会福利机构。因抚养人坚持自行抚养,经动员仍拒绝移送社会福利机构,与抚养人共同居住生活满5年的,可以随抚养人以非亲属关系申报户口登记。
公安派出所凭下列材料受理、报批:
(一)询问笔录(抚养人、见证人各1份,邻居2份);
(二)《动员通知、声明、监护意见表》(附件4);
(三)刑侦部门打拐数据库比对结果;
(四)公安机关查找公告复印件(附件5,需符合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仍未收到有关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线索反馈条件);
(五)抚养人居民户口簿(申报人提供);
登记户口后,经查确属被拐人员的,应当注销户口,按规定随生父母申报出生户口登记。
第六十二条救助管理机构和安置机构中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滞留人员,县级公安机关按照民政部门通报情况开展违法人员信息库联网比对、人像信息比对以及网上重复人口信息排查等工作,并反馈核查结果。民政部门按照当地政府同意后的安置方案,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户口登记。
第六十三条婚嫁后原籍户口被注销的无户口人员,因无法提供准确原户籍地址、原户籍地查找不到原始户籍档案等丧失在原籍地恢复登记常住户口条件的,可以随被投靠人申报户口登记,依据《结婚证》或者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司法鉴定书登记亲属关系,否则登记非亲属关系。
第六十四条经人像比对等技术手段,确实无法查证的无户口人员,居住地公安机关应当先行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按规定加注信息标识,继续开展调查核实,经查属虚假申报的,应当注销户口。
7.项目登记
第六十五条申报户口登记的姓名,应当遵循公序良俗,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民户口登记的姓氏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非婚生育的子女,申报户口时随父亲姓氏的,还应当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司法鉴定书;无法确定生父或者生母的,姓氏应当随落户方姓氏。除姓氏外,名字用字应当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字。
少数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第六十六条少数民族和被批准入籍的公民,申报户口登记的姓名应当使用汉字译写的姓名。
少数民族公民登记姓名使用本民族文字的,应当按照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少数民族人名汉字音译转写规则和有关规定转写对应的汉字译写姓名。少数民族姓名对应的汉字译写中的间隔符用“·”(GB13000编码“00B7”,GB18030编码“A1A4”)表示。
第六十七条弃婴姓名由收养人或者收养机构确定。
第六十八条佛教教职人员和出家、独身并在道教宫观修行的道教教职人员办理户口登记的,可以分别使用佛教法名和道教道名作为姓名,并在户口簿“曾用名”项目内登记原姓名。
第六十九条申报户口登记的曾用名,应当填写曾经在户口登记机关申报登记并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居民户口簿《常住人口登记表》曾用名项目应记载最近一次的曾用名。
第七十条申报户口登记的出生日期,根据《出生医学证明》确定。
无《出生医学证明》的,以医院分娩记录、病案档案、婴儿免疫接种规划卡上记载的时间作为出生日期,无上述材料的,由本人、监护人、亲属或者收养机构确定一个合理年龄范围的出生日期。
出生日期按照公历,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具体时间(×年×月×日×时×分),一经登记不予变更。只记得农历日期的,应当换算成公历后填写。
第七十一条申报户口登记的性别,应当按照《出生医学证明》上的性别填写“男”或者“女”。
第七十二条申报户口登记的民族,只能依据生父母、养父母或者与继子女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的民族确定,所登记的民族应当是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名称。弃婴民族成份不能确认的,应当按照收养人的民族成份填写或者由收养机构确定。
第七十三条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其民族成份如与我国现有某一民族成份相同就填写某一民族,没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么民族就填写什么民族,但应在民族名称后加注“入籍”二字,如“乌克兰(入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自愿申请填报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由民族事务主管部门批准确定;父母一方为中国人,或者父母一方加入中国籍后已申请填报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其具有中国国籍的子女应当填报中国一方的民族成份。
第七十四条首次申报户口登记,父母民族成份不同的,申报人应当向公安派出所提供父母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申报民族成份的书面意见。
第七十五条申报户口登记的籍贯,原则上登记祖父居住地,无法确定祖父居住地的,随父亲籍贯;无法确定父亲籍贯的,以出生地为籍贯。
外国人经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以入籍前所在国家为籍贯。
籍贯不详的弃婴,以收养人籍贯或者收养机构所在地为籍贯。
第七十六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兵役状况、服务处所和职业等其他户口登记项目,依据相关证件材料进行登记。
第七十七条申报户口登记时,应当对《常住人口登记表》中登记的项目进行逐项核对,有错误的,当场予以更正;确认无误的,由本人、户主或者监护人签字确认。
第三节注销
1.死亡户口注销
第七十八条死亡包括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和宣告死亡。
死亡的申报义务人为户主(含集体户户主)、监护人、亲属、抚养人、赡养人。
当户主、监护人、亲属、抚养人、赡养人无法履行申报注销户口登记时,由死亡人员户口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负责申报注销户口登记。
第七十九条公民死亡后,申报义务人应当在1个月内,提交死亡公民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以及下列材料之一,到死亡公民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
(一)医疗机构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二)公安、司法部门出具的非正常死亡材料或者死亡认定书;
(三)在国(境)外死亡的,提交足以证实死亡的相关材料原件,其中在国外死亡的,还需提供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翻译件及我驻外使领馆的领事认证件或者我国缔结的条约认可的其他材料或者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驻外使领馆出具确认死亡的《领事函》或者死亡公民境内单位出具的死亡证实材料;
(四)人民法院出具的死刑立即执行判决书或者宣告死亡判决书。
申报义务人无法提交上述材料之一,提交殡葬部门火化材料,作出《声明》(附件1)后办理。
第八十条公民死亡后,申报义务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户口注销的,公安派出所发现后应当向申报义务人发出《注销户口通知单》(附件6)。申报义务人应当自接到《注销户口通知单》之日起,30日内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
申报义务人拒绝或者拖延注销死亡公民户口,且已超过规定期限的,经公安派出所调查核实,在死亡公民户籍地村(社区)警务室张贴公告(附件7)30日后,注销死亡公民户口。
第八十一条公民在办理户口迁移期间死亡的,申报义务人应当同时办理落户和申报死亡注销户口登记。户口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凭申报义务人提交的死亡公民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等有关户口迁移证件和死亡证实材料,办理死亡公民户口迁入,同时办理死亡注销户口登记。
第八十二条公安派出所办理死亡登记,应当在死亡人员《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死亡人员页加盖户口注销章,注明死亡时间、原因,并缴销其居民身份证。全户人员注销的,还应当缴销居民户口簿。
2.出国(境)户口注销
第八十三条定居国(境)外的公民,本人应当凭住在国(地区)出具的足以证实其定居该国的有关证件、资料,以及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上述外国证件、资料的相应翻译件,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注销户口登记,并交回居民身份证。
取得外国国籍并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本人应当凭有效外国护照和中国签证,以及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上述外国护照的相应翻译件,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注销户口登记,并交回居民身份证。
经批准退出中国国籍的,本人应当凭批准退籍材料,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注销户口登记,并交回居民身份证。
本人无法回国的,由本人亲属持委托书代为办理。
第八十四条已在国(境)外定居,或者取得外国国籍并自动丧失中国国籍但未申报注销户口登记的,经我国驻外使(领)馆、港澳台事务主管部门或者地级(含)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核实,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应当履行告知程序后,注销其户口,缴销居民身份证。
第八十五条经批准前往港澳地区定居的,应当提交县级以上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内地居民申请前往香港/澳门定居批准通知书》;公民经批准前往台湾地区定居的,应当提交县级以上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户口通知,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户口注销,缴销居民身份证。
已定居港澳地区的,提交香港或者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户口注销,缴销居民身份证。非提交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不予办理。自行取得台湾地区身份的,提交县级以上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户口通知,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户口注销,缴销居民身份证。
3.其他情形户口注销
第八十六条有2个以上常住户口的,公安派出所应当组织调查核实,保留合法真实户口、注销非法虚假户口。决定注销的户口违法处罚或者刑罚处理未完结的,应待处理完结后注销;保留的户口档案中应备注注销的户口违法犯罪信息情况备查。调查核查期间,公安派出所暂停其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业务,核查处理完毕后,由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解除限制。
第八十七条户口登记机关发现公民户口应销未销的,可以参考本规定第八十条规定,催告有关人员履行申报义务,无法催告的,可以采取公告方式;经催告、公告后,有关人员仍不履行申报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直接注销户口。
第八十八条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后,应当及时在公民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中“常住人口登记卡”上登记注销原因,并加注“注销”、加盖户籍民警印章,收回被注销人居民身份证,单独立户的,同时缴销居民户口簿。
居民身份证和居民户口簿丢失无法缴销的,申报义务人应当场签署声明(附件1)。
第八十九条2021年8月1日起,新兵入伍、公民考取军校入学,以及直接招收和定向培养士官入伍时不再注销户口;直接选拔招录和特招地方人员担任军官的,仍暂注销户口。
2021年8月1日前,已经注销户口的军人暂按原户籍管理政策执行。公安部另有规定的,按照公安部最新规定执行。
第四节迁移登记
1.总体要求
第九十条户口迁移实行户口迁入地条件准入制。
第九十一条疆内实行网上户口迁移,由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直接受理,迁出地公安机关审核后迁出,公安机关不再开具《户口迁移证》和《准予迁入证明》。
第九十二条疆外户口迁入,由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受理,县级公安机关户政部门核准后,签发《准予迁入证明》。公民提交《户口迁移证》《准予迁入证明》、落户方居民户口簿(立户除外)、居民身份证,向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落户。
第九十三条疆内户口迁往疆外,公民提交《准予迁入证明》,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核发《户口迁移证》,办理户口迁出。
户口迁移符合跨省通办规定的,按照公安部跨省通办要求,实行网上户口迁移。
第九十四条办理户口迁移过程中发现疑问的,迁入地和迁出地公安派出所应当及时沟通联系、核实情况。
第九十五条户口迁移由迁移人本人或者监护人提出申请,整户迁移可以由户主申请。投靠户口迁移由投靠人或被投靠人提出申请。迁移人因故无法亲自申请的,可以书面委托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代为申请办理。
第九十六条设区的市、县(市)辖区内户口迁移,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户口登记在单位集体户(含单位集体户地址上的家庭户)、公共地址以及拆迁地址上的公民,在市内有合法稳定住所或者符合投靠条件的,应当将户口迁至本人合法稳定住所或者被投靠人住所的地址内;
(二)户口登记在集体户的公民,因工作变动需要迁移户口,新单位设有集体户的,可以将户口迁至新单位集体户内;
第九十七条疆内户口投靠迁移,提交下列材料,由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办理:
(一)投靠人和被投靠人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投靠人和被投靠人的关系凭证,包括:结婚证、出生证、收养证等法定证件或者司法文书;
(三)被投靠人合法稳定住所凭证(夫妻投靠、未达法定婚龄子女投靠父母的不受此项限制)。
第九十八条跨省户口迁移,应当办理户口准迁证。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和毕业的学生凭录取通知书、毕业(结业)证书等办理户口迁移,可以不使用户口准迁证。
第九十九条户口迁移证件遗失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持证人可以向签发公安机关申请补领、换领,凭补领、换领的户口迁移证件申请办理户口迁移登记。
户口迁出后,未在迁入地办理落户的,可持原迁出材料,向原迁出地公安机关申请恢复户口登记。
第一百条弄虚作假非法迁移落户的,查处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向其原户口迁出地县级公安机关书面通报决定注销当事人户口的有关情况。
查处地、迁出地公安机关要做好对接工作,确认原户口迁出地公安机关接到通报后,查处地公安机关再向当事人书面告知注销户口的决定,办理户口注销手续,收回当事人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并出具加盖查处地公安机关户口专用章的当事人原落户相关证件复印件。
原户口迁出地公安派出所应当对当事人所持上述材料进行核实,办理恢复户口。
第一百零一条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有关要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可以根据城市承载能力实际,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和增长节奏,另行制定城区户口迁入条件,报自治区公安厅备案并向社会公布。除迁入条件不同外,户口迁移办理流程、规范全区统一执行。
2.直系亲属投靠户口迁移
第一百零二条夫妻投靠,不受民族、年龄、婚龄、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家庭户或者集体户(人才派遣单位、人才中介机构、人才储备机构、已撤销企业单位等非直接用工单位集体户除外)等限制。
被投靠一方属于单位集体户的,应当提交本人以及投靠人在本地级市辖区、县(市)内无房声明,在单位集体户地址上单独立家庭户。
第一百零三条未达法定婚龄子女可以选择投靠父亲或者母亲落户。未满18周岁子女,父母双方已离婚,需办理投靠抚养方落户的,还应当提交确定子女抚养方的离婚协议书、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或者离婚民事调解书办理落户;需办理投靠非抚养方落户的,父母双方应当同时到公安派出所签署同意办理落户的书面声明(附件1)。
第一百零四条父母户口所在地有合法稳定住所,经产权人同意,成年子女可以申请办理随父母落户。
第一百零五条父母可以根据本人意愿投靠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子女落户。
第一百零六条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之间投靠,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未满18周岁的公民,已在其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县(市、区)区域内的学校就读的,且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户口所在地有合法稳定住所的,经民警调查核实,可以办理投靠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落户。
(二)祖父母、外祖父母确与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共同居住生活,且其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有合法稳定住所的,经民警调查核实,可以办理投靠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落户。
第一百零七条经户主同意,被投靠人有合法稳定住所,且投靠人夫妻户口不在同一设区的市、县(市)范围内的,儿媳或者女婿与公婆或者岳父母之间可以申请办理投靠落户。
对丧失父母的未成年人,由生父母的亲属抚养的,经民警调查核实,可以办理投靠亲属落户。
3.大中专学生户口迁移
第一百零八条疆内院校录取的新生,可以根据本人意愿选择将户口迁往院校学生集体户。
疆内生源新生选择将户口迁往院校学生集体户的,不提交《户口迁移证》,由院校在录取新生花名册中注明,公安派出所予以办理户口网上迁移。
第一百零九条被疆外院校录取的新疆户籍新生,需迁移户口的,提交《录取通知书》、居民户口簿,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签发《户口迁移证》。
第一百一十条户口已迁入疆内院校学生集体户的学生应届毕业后,继续在疆内其他院校就读,需要将户口迁入就读院校学生集体户的,提交《录取通知书》向继续就读院校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网上迁移。
已签发《户口迁移证》,但与迁入地址不一致的,可提交持证人情况说明、《户口迁移证》《录取通知书》,向继续就读院校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第一百一十一条户口已迁入疆内院校学生集体户的疆外生源学生退学,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凭学校批准文件签发《户口迁移证》,将其在校户口迁回原籍。疆内生源凭学校批准文件向原籍地或者现家庭户口所在地申办户口网上迁移手续。
原新疆户籍的疆外院校学生退学,提交学校批准文件、《户口迁移证》向原籍或者现家庭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办落户手续。
第一百一十二条户口已迁入疆内院校学生集体户的毕业生离校时,院校应当统一向公安派出所申办将毕业生户口从院校学生集体户迁出手续,并负责将《户口迁移证》送达毕业生本人(疆内生源的毕业生直接办理回原籍户口网上迁移)。
第一百一十三条原新疆户籍的院校毕业生,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向原籍或者现家庭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一)疆外院校毕业后,户口在疆外院校学生集体户;
(二)在疆外院校就读期间和毕业后出国出境就业就学,要求户口由疆外学生集体户迁回原籍或者家庭户口所在地的;
(三)已落实就业单位的院校毕业生,但因不符合就业所在地的落户条件的;
(四)历年院校毕业生,毕业时已落实就业单位但未落户,现原就业单位不存在或者不在原就业单位工作的。
第一百一十四条院校毕业生所持《户口迁移证》的迁往地址与实际落户地址不一致或者超过有效期限而不能落户的,由持证人写出情况说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经迁入地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核准后办理落户。
4.就业居住、录(聘)用调动、随军户口迁移
第一百一十五条人事、劳动、条管部门批准的干部、职工调动、录用的公务员可在就业地公安派出所登记常住户口。
申请人需提交的证明材料:
(一)人事、劳动、垂直管理部门的调动、录用批准通知或证明;
(二)合法稳定住所证明;
(三)迁入人员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第一百一十六条在疆内城镇区域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申请落户。
依照本条规定申请落户,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
(二)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
(三)租赁政府公租房落户的,须持有租赁合同,并且该房号无人落户。租赁私有房屋、单位集体宿舍等其他房屋落户的,提供租赁合同、房屋所有人允许落户的书面申明、房产证复印件,且该地址无人落户。
第一百一十七条在疆内城镇区域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根据本人申请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办理落户。
依照本条规定申请落户,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
(二)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
(三)自治区地级以上人社部门及各行业鉴定机构签发的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自治区人社厅及自治区相关厅局签发的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申请人未婚的,按集体户的方式办理落户;申请人已婚的且没有住房的,按所在单位地址落家庭户。
第一百一十八条在疆内城镇区域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自然人股东和个体经营者,可申请办理本人、配偶及子女的落户。
依照本条规定申请落户,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
(二)营业执照、企业证明。
申请人有住房的,按其住房地址登记落户;没有住房的,按其企业注册地址登记落户并登记实际居住地址。
第一百一十九条在疆内城镇区域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二手房、房改房、集资房均可办理本人、配偶及子女落户,对未取得房产证的可凭购房合同和契税完税证办理落户。
依照本条规定申请落户,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
(二)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契税完税证。
购买二手房落户,原房主必须将户口迁离原地址。
第一百二十条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工作调动落户,提交下列材料向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核准后办理:
(一)录用单位接收材料或者《行政介绍信》;
(二)县级以上组织、人社、教育部门的调令(含本系统本部门单位内部调动)、签章的《事业单位补充人员花名册》《公务员录用通知书》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录用通知书》。
地级以上政府人社部门批准引进(聘用)专业人才落户,凭调令或者批件、接收单位介绍信办理。
符合第一款或者第二款规定条件,申请配偶及子女随迁的,需一并提交《结婚证》、子女关系材料、本人或者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凭证。
第一百二十一条军人转业后家属随迁的,凭结婚证或父母子女关系证明以及安置办签发的落户通知书、居民户口簿并通过人口信息网对其身份情况进行核实办理户口准迁、迁移手续。
第一百二十二条部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部门批准的军人家属,可迁入军人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登记常住户口。
申请人需提交的证明材料:
(一)部队师(旅)级以上(含)单位政治部门批准证明;
(二)迁入人员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
第一百二十三条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交异地安置凭证、本人或者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凭证、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向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
(一)本人现户口所在地与到部队工作前的最后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地级,申请回原籍地的;
(二)本人与配偶的户口所在地不在同一地级,申请回到配偶户口所在地的;
(三)本人丧偶(离异)或者孤身一人生活,且与父母、子女的户口不在同一地级,申请到父母或者选择一子(女)所在地的;
(四)其他特殊情况经省级以上民政安置部门同意的。
5.居住证落户
第一百二十四条群众拟迁往疆内城镇区域,不符合以上落户条件的,可以凭居住证在公安派出所登记常住户口。
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在固定住所地址立户;居住证持有人工作单位有集体户的,在集体户落户;居住证持有人租住他人房屋且房屋所有权人同意落户的,凭所有权人同意落户证明在租住地址立户;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有愿意接受其户口亲友的,凭自愿接受家庭户户主书面证明办理。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在落户地公安派出所(社区)集体户内落户。
第五节项目变更、更正
第一百二十五条户口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并提交与申报变更事项相关的材料。
本人发现户口登记事项有差错的,应当及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更正登记,并提交与申报更正事项相关的材料。确属公安机关登记错误的,由公安机关做出说明,无需群众提交材料。
对申报变更、更正登记的申请,公安机关应当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予以变更、更正。
1.户主
第一百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户主变更:
(一)原户主户口已注销的;
(二)原户主户口迁出的;
(三)原户主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四)房屋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发生转移的。
属第(一)(二)(三)项情形的,凭户内成年人协商一致的书面意见以及新户主居民身份证确认登记新户主;未提供上述材料的,由公安派出所按照原户主的配偶、父母、未达法定婚龄成年子女、兄弟姐妹、年龄从大至小的其他户内成员的顺序暂定新户主。属第(四)项情形的,凭房屋权属凭证登记新户主,一般以房屋权属份额最大的户内成员为新户主,有争议时,以户内成员协商一致确定的户内成员为新户主。
集体户申请变更户主的,应当由单位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
2.出生日期
第一百二十七条凭《出生医学证明》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和已更正过出生日期的人员,提出更正出生日期申请的,公安机关不予受理。
第一百二十八条申请更正出生日期,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
(一)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证实出生日期错误的材料,包括:户籍资料、原始《出生医学证明》或者接生医院出具可以佐证出生日期的母亲分娩病案档案;疆外迁入的,提交《户口迁移证》和原籍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口底册复印件。
第一百二十九条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单位干部更正出生日期,应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后,提交下列材料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公安派出所应当经核对干部出生日期认定函与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公函信息,对应一致的方可受理:
(一)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干部出生日期认定函;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三)书面更正申请。
地级户籍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同级组织人事部门提供的有关干部更正出生日期公函情况通报至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3.姓名
第一百三十条申报出生户口登记的姓名与《出生医学证明》上记载的姓名不一致的,公安机关以《出生医学证明》上记载的姓名办理出生户口登记,再根据公民申请,按照变更姓名办理。
第一百三十一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姓氏变更登记:
(一)因血缘关系在其他直系长辈血亲之间变更姓氏的,提交关系凭证;
(二)因收养关系变更姓氏的,提交收养材料;
(三)因涉外婚姻关系变更姓氏的,提交婚姻关系证件;
(四)未满18周岁公民,因父母再婚申请变更随继父或者继母姓氏的,提交《结婚证》(父与继母或者母与继父间)、《离婚证》(生效的人民法院离婚判决书或者离婚民事调解书)。满18周岁后申请的,应当具备在未满18周岁期间与继父或者继母共同生活经历的条件;
(五)少数民族公民因本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变更姓氏的,需经公安派出所调查确认属实;
(六)因不规范简化字姓氏等其他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姓氏的。
前款规定以外情形申请姓氏变更的,以人民法院行政或者民事诉讼判决明确的姓氏办理。
第一百三十二条申请变更姓名,应当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并按照第一百三十一规定提交书面申请,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未满18周岁的须由亲生父母协商一致并同时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已满8周岁的,还应当征得本人签字同意;父母离婚后,双方未取得一致意见,申请未满18岁子女姓名变更的,不予受理;父母一方死亡的,由另一方持注销原因为死亡的《户口注销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
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再婚的,按照下列情形办理:
(一)子女未满8周岁的,由其父亲和继母,或者母亲和继父协商一致并同时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姓名变更手续;
(二)子女已满8周岁未满18周岁的,应当征得其本人同意后,由其父亲和继母或者母亲和继父协商一致并同时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姓名变更手续;
(三)子女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本人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自主决定本人姓名的变更。
4.性别
第一百三十三条实施变性手术或者性别矫正后要求变更性别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
(一)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国内三级医院出具的性别鉴定,或者具备资格的司法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文书。
5.民族
第一百三十四条年满20周岁的公民申请变更民族成份的,不予办理。更正民族成份,不受年龄限制。
第一百三十五条申请变更民族成份的,提交下列材料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
(一)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地级以上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审批材料。
6.籍贯
第一百三十六条因收养等关系变化或者重新确认,按照第七十五条规定申请变更。
7.其他项目
第一百三十七条申报户口登记的住址应当为本户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的详细地址,城镇居民填写基本格式为:行政区划+地名路名+门牌号+小区(建筑物群)+楼座(建筑物)+户室。乡村居民填写基本格式为:行政区划+乡镇+街路巷+组社自然村+门牌号。
第一百三十八条出生地填写错误的,提交《出生医学证明》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更正。
第一百三十九条更正出生日期或者变更更正性别的,应当同步更新公民身份号码。
第一百四十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兵役状况、服务处所和职业等户口登记项目,群众未申报或情况不明的,可以不予填写。项目发生变化或者出现错误的,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以及相关材料,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变更更正。
第一百四十一条宗教信仰等户口登记项目,可根据群众本人意愿不予登记。
第一百四十二条申请更正户口登记项目信息,原登记信息存在明显差错的,公安机关应按照实际情况立即更正;需要调查核实的,核实后办理,情况不属实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更正的意见及理由。
第六节办理程序
第一百四十三条下列户口登记事项,由公安派出所当场办理或者调查核准后办理:
(一)立户、分户、销户;
(二)户口登记:国内出生申报,公民在国外所生的华侨身份子女、依法收养子女、社会福利机构申报的弃婴(儿童)申报,来疆定居的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居民、入籍的外国人(无国籍人)申报;
(三)户口注销(注销虚假申报的户口除外);
(四)户口迁移:疆内跨县(市)、乡(镇)户口迁移事项,院校学生录取(毕业、退学、转学)户口迁移,签发《户口迁移证》,疆内跨地区网上迁出,跨省通办迁出;
(五)变更登记:户主、籍贯以及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兵役状况、服务处所和职业等项目信息;
(六)更正登记:原登记信息存在明显差错的项目(性别、出生日期、民族除外);
(七)地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要求核准的户口登记事项。
第一百四十四条下列户口登记事项,经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核准后办理:
(一)户口登记:不具有华侨身份的公民申报回国定居落户申报,公民在港澳台地区所生子女申报出生申报,以“非亲属”登记的被捡拾抚养未成年人申报,救助管理机构和安置机构中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滞留人员申报;
(二)户口注销:虚假申报的户口(含一人多户、虚假迁入等);
(三)户口迁移:跨省户口迁入;
(四)变更登记:姓氏、名字;
(五)纠正公安派出所已错误办结的户口;
(六)地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要求核准的户口登记事项。
第一百四十五条下列户口登记事项,经地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核准后办理:
(一)变更登记:民族、性别;
(二)更正登记:民族、性别、出生日期;
(三)补录户口:在现居住地申报的婚嫁无户口人员,原已登记常住户口因错误注销、长期外出(含婚嫁未迁)注销、计算机信息丢失等原因造成的无户口人员,错误以死亡原因注销公民户口的人员,户口待定人员;
(四)恢复户口;
(四)纠正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已错误办结的户口;
(五)自治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要求核准的户口登记事项。
第一百四十六条对符合条件、材料齐全,且按规定可以当场办理的户口登记事项,公安派出所应当当场予以办理;对申报材料不全的,应当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第一百四十七条对符合条件、材料齐全,但按规定需要调查核实、上报核准的,分别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属于公安派出所核准的,户口登记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户口调查后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并通知申报人;
(二)需报经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公安派出所在完成户口调查后上报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派出所;
(三)需报地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签署审查意见后上报地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地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并通知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通知公安派出所。
补正材料时间、公告时间以及发函调查时间不计入前款规定时限。
公安派出所应当在接到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通知后3个工作日内,通知申报人。
第一百四十八条提交的户口登记事项申请,不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或者情况不实的,公安派出所应当耐心说明原因,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提交申请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办理的结果以及理由。
第一百四十九条申请办理的户口登记事项未被核准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申请复核。
第一百五十条公安机关工作失误造成错误办理户口登记,当场发现的,应当立即予以更正。事后发现的,应当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核准后予以纠正。
第七节网上办理
第一百五十一条鼓励通过自治区政务服务网等互联网途径办理户籍业务。各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时限要求,积极受理、办结群众从互联网提交的业务申请,提升服务效能。
第一百五十二条对于群众通过互联网申报的户口登记事项,符合本规定第一百四十七条,由公安派出所受理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办理完毕。按照本规定第一百四十八条,应当由地级、县级公安机关核准的户口登记事项,按每级公安机关5个工作日的时限办理完毕。
第八节户口证件管理
1.常住人口登记表
第一百五十三条《常住人口登记表》经户口登记机关审核登记,申报人签字确认无误后,由承办人签章并加盖户口专用章。《常住人口登记表》中登记的内容,具有证实公民及其家庭成员间身份关系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四条户口登记管理部门应当将《常住人口登记表》以户为单位,按照街(路)巷门牌号码的顺序进行编排管理,并存放在专用柜内。《常住人口登记表》一经建立,应当永久保存,妥善管理,严防丢失和损坏,不得擅自涂改。
第一百五十五条被注销户口的,公安机关应当在其《常住人口登记表》上加注“注销”并加盖户籍民警章后另册保存,按年归档存放在公安派出所档案室内,并在居民户口簿上予以注明;迁移户口的,迁出地公安机关应当将其《常住人口登记表》加注“迁出”并加盖户籍民警章后另册保存,按年归档存放在公安派出所档案室内,迁入地公安机关应当重新建立《常住户口登记表》。
2.居民户口簿
第一百五十六条居民户口簿是公民依法履行户口登记义务的凭证,也是户口登记机关以户为单位管理常住人口和进行户口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具有证实公民身份状况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效力,与《常住人口登记表》登记内容应当一致。
第一百五十七条公民按照规定申报户口登记后,公安派出所应当签发居民户口簿,居民户口簿全区统一采用公安部制定的插页式。
集体户成员可以自行申领本人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加盖派出所户口专用章,效力等同于居民户口簿。
第一百五十八条变更户主或者户主户口迁出的,应当收回原居民户口簿,签发新的居民户口簿。
第一百五十九条居民户口簿丢失的,应当由户主或其他户成员凭居民身份证及时到公安派出所申报证件丢失和补领。
补领新的居民户口簿后,原居民户口簿自然作废;丢失的居民户口簿重新找到的,应当上缴公安派出所。
第一百六十条公安机关签发的居民户口簿,应当按照规范格式用计算机打印,“常住人口登记卡”每页需加盖户口专用章。
刑满释放人员恢复户口时,“常住人口登记卡”中可以不标注“刑满释放迁入”字样,不体现羁押场所名称。
父母离异变更未成年人姓氏,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抚养人申请,不打印未成年人曾用名。
第一百六十一条立为一户的家庭,其户主或者家庭成员一方因家庭内部矛盾不愿将本户居民户口簿交与其他家庭成员使用、以致该家庭成员无法办理个人相关事务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对保管居民户口簿的一方进行说服教育;教育无效的,公安派出所可以按照下列情形办理:
(一)因家庭矛盾无法使用本户居民户口簿办理申领居民身份证的,予以受理其居民身份证的申、换、补领手续;
(二)因离婚需使用本户居民户口簿办理户口迁移、分户等户口变动手续的,由申请人提交离婚证书(或者人民法院判决书)等材料,公安派出所予以受理其户口变动手续;
(三)因家庭矛盾无法使用本户居民户口簿办理结婚登记、购房、诉讼等其他社会活动的,公安派出所为其制发仅含首页和其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内容的居民户口簿。
3.户口迁移证件
第一百六十二条户口迁移证件包括《户口迁移证》和《准予迁入证明》。
《户口迁移证》由公安机关户口登记管理部门签发并加盖户口专用章、户籍民警章,证件有效期限自签发之日起不超过30日。
《准予迁入证明》由县(市、区)公安局签发并加盖签发机关户口专用章、户籍民警章,证件有效期限自签发之日起40日。
第一百六十三条户口迁移证件丢失的,证件签发地户口登记机关应当根据本人申请,按照原证件内容予以补发,并注明补发情况。
持有的户口迁移证件已经过期的,符合现行户口迁移政策的,在其换领新的户口迁移证件或者经内部网上查询、电话核实等方式查证属实后,拟迁入地公安机关应当准予其申报户口;不符合现行迁移政策的,原迁出地(属院校毕业生的为原籍地)公安机关应当准予其恢复户口。
第一百六十四条户口迁移证件上、下项登记内容相同的,其内容都应当填写齐全,不得以“同上”或者其他符号代替。
一页户口迁移证件迁移人数不足4人的,应当将空白栏目通栏划一斜线,并加注“以下空白”;迁移人数超过4人的,须另外填写新的一页户口迁移证件。户口迁移证件的编号和骑缝处的编号相同,横向填写。
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开具户口迁移证,第一、二联上填写的迁移人数必须与骑缝处迁移人数标识号码相符。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在办理入户手续时应当认真进行核对。
填错作废的户口迁移证件,应当标记“作废”,并按照规定保存备查。
第一百六十五条《户口迁移证》一式二联,第一联(存根)由迁出地公安机关保存备查;第二联交申请人办理户口迁移,由迁入地公安机关保存备查。
《准予迁入证明》一式三联,第一联(存根)由签发机关保存备查;第二联交申请人办理户口迁移,由迁出地公安机关保存备查;第三联由迁入地公安机关保存备查。
第一百六十六条户口迁移证件套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户口专用章。承办人填写完户口迁移证件后,应当在存根联除外的其他各联签发日期处加盖签发机关的户口专用章和户籍民警章。
第一百六十七条《户口迁移证》有关项目应当按照公安部《户口迁移证》填写的相关要求规范填写。
第一百六十八条《户口迁移证》《准予迁入证明》应当建立登记台帐,用于证件签发后记载档案和保存备查。
第一百六十九条户口迁移证件的标准由公安部统一制定,《户口迁移证》由公安部统一印制,《准予迁入证明》由自治区公安厅统一印制。
第一百七十条户口迁移证件以自治区行政区划为单位统一编号,并根据所属县(市、区)年度户口迁移数量,将户口迁移证件按照编号划段分配使用。编号由自治区的通用简称加8位阿拉伯数码组成,空位补“0”。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户口迁移证》编号范围为“新迁字第00000001号”至新迁字第99999999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户口《准予迁入证明》编号为“新准字第00000001号”至“新准字第99999999号”。
第九节户口调查
第一百七十一条户籍民警和社区民警应当加强户口调查的工作联系。户籍民警在办理户口登记工作中发现问题时,应当及时告知有关社区民警,以便进行调查和转递材料;社区民警发现问题需要告知户籍民警进行掌握以及需要通过户口登记进行了解控制的,也应当及时告知户籍民警。
第一百七十二条户口申报材料以及群众户口真实情况需要核实的,社区民警应当及时开展户口调查,走访当事人以及知情人,制作询问笔录并形成户口调查报告。
户口调查材料应当内部传递。
第一百七十三条现有政策无法解决的疑难户口问题或者能够提交的材料与有关规定不完全一致的,经户口调查后,由受理单位提出明确初步意见,报上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会商研究解决;跨区域的疑难户口问题,由受理单位通过内部机制,主动协调解决,无法协调的,逐级上报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会商研究解决。
第十节专用章管理
第一百七十四条户口专用章是各级公安户政管理部门以及具有户口管理职能的公安派出所在签发居民户口簿、户口迁移证件、出具户籍证明和户口调查材料、审核核准户口申请等户口管理工作中使用的专用印章,不得挪作他用。
第一百七十五条新设立户籍管理机构或者原机构更名的,应当凭编办的批准文件,经逐级审核同意后,由地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向自治区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书面申请刻制户口专用章。
第一百七十六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户口专用章启用制度,对新刻制的印章留存印模,注明启用时间,并办理交接手续,在发放新印章的同时收回旧印章,严禁新旧印章并用。
第一百七十七条户口专用章因使用单位更名或者遇有变形、损毁或者印记模糊的,应当停止使用,申请重新刻制。
第一百七十八条户口专用章停用或者废止的,由地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统一收集,上交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保管或者销毁,销毁时应当实行双人监销,记录备查。
第一百七十九条户口专用章丢失、被盗的,应当迅速追查,并立即专报自治区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申请重新刻制,同时将印模通报全区公安机关。
第十一节户籍证明
第一百八十条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公民从事需要证明身份的有关活动时,应当按照规定出示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公安派出所不再对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记载信息出具户籍证明。
群众需要出具临时身份证明的,视急需登机,乘坐火车、长途汽车或者住旅馆、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等具体情形,分别向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公安派出所或者旅馆、考场所在辖区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查询全国人口信息系统核准人员身份后,当场办理。
第一百八十一条需要证明下列事项之一,凭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或者护照均无法证明的,可以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以及写明申请用途的书面报告材料,申请出具户籍证明,公安派出所应当根据户籍档案记载内容如实出具:
(一)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变更更正情况或者因户口迁移,在居民户口簿上未体现的其他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更正情况,向公安派出所申请出具《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更正证明》;
(二)与曾经同一家庭户成员间登记的亲属关系,向公安派出所申请出具《亲属关系证明》;
(三)因服现役、加入外国国籍、出国(境)定居、被判处徒刑注销户口或者重复(虚假)户口被注销的情况,向公安派出所申请出具《户口注销证明》;
(四)与本人有同一家庭户、监护、抚养、赡养关系的人员死亡注销户口的情况,向公安派出所申请出具《户口注销证明》。
第十二节户籍档案管理
第一百八十二条各级户口登记管理部门在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中形成的材料,应建立档案。户口档案是户口登记管理部门在户政事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利用查考价值的各种人口信息资料。包括各类户口登记表、簿、册、户口证件,户口审查核准材料,人口统计资料,人口信息计算机存储资料以及其它户口资料。
户籍档案应当按档案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每月分类整理,及时装订成卷,交由档案管理部门集中管理。
第一百八十三条户口登记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计划、总结、专题报告、会议记录、各种登记簿册、报表等应建立文书档案。
第一百八十四条户口登记管理部门应当有保管档案的专用库房,并落实防火、防光、防潮、防虫、防鼠、防盗、防尘、防高温等安全措施,保证档案材料的安全。
第一百八十五条公安派出所专职或兼职的档案员(内勤)负责户籍档案资料的管理和利用。
第一百八十六条公安派出所应当制作必要的档案目录、索引或人物卡片,以便于查询、使用和统计。
户口登记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户籍档案,应统一上传存储在数字化户籍人口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
第一百八十七条建立档案材料的保密、借阅制度。公安派出所档案材料属公安内部机密,提供利用时要分清内外。档案员(内勤)要严格借阅手续,做好接待利用的记载,掌握并积累利用档案的效果。
第三章暂住登记及居住证管理
第一节暂住登记
第一百八十八条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拟在其他市、县(不含常住户口所在地城市内部跨行政区域)暂住一定期限的,应当根据自治区有关规定在当地申报暂住登记。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宾馆、酒店、旅店等旅馆业内住宿,在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在学校、培训机构寄宿就读,在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按照有关规定已办理住宿、住院、入学或者救助登记的,可以不办理暂住登记。
第一百八十九条公民申报暂住登记的,本人应当向暂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住所证明。
第一百九十条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对公民申报暂住登记,应当审验证明材料,符合申报条件且证明材料齐全的,当场受理,一次性当场办结。对暂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及时登记,免费发放临时居住登记凭证。
第一百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全面、准确采集暂住人口信息,积极拓展信息申报采集渠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公民申报暂住登记和有关单位报送相关信息。
第一百九十二条村(居)民委员会、用人单位、就读学校以及房屋出租人、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实际承担未成年人临时居住期间照料责任的公民应当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暂住人口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解释和信息采集等工作。
第二节居住证管理
第一百九十三条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市、县(不含常住户口所在地城市内部跨行政区域)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电子居住证)。
第一百九十四条居住证登载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居住地住址、证件的签发机关和签发日期。
第一百九十五条社区(村)警务室负责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制作、发放、签注等管理工作。
第一百九十六条公民申领居住证的,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以下材料:
(一)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居民户口簿;
(二)本人相片。受理单位可以从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导入申领人近期相片的,申领人无需提交相片;
(三)以合法稳定就业为由申领的,一并提交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
(四)以合法稳定住所为由申领的,一并提交经当地房管部门网签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买卖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
(五)以连续就读为由申领的,一并提交学生证、就读学校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
上述材料通过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
第一百九十七条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办理的,应当提供委托人、代办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第一百九十八条社区(村)警务室民警现场受理居住证,对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应在当日完成信息录入、审核、生成居住证,打印居住证二维码等工作。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完成信息审核的,最长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不予受理并告知申领人理由;对材料不全的,一次性告知申领人需要补充的材料。
第一百九十九条申请人通过互联网申领居住证的,警务室民警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居住证生成。对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一次性告知补充的材料。
第二百条居住证有效期为1年,每年签注一次。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连续居住的,应当在居住每满1年之日前1个月内办理签注手续。逾期未办理签注手续的,居住证使用功能中止;补办签注手续的,可恢复居住证使用功能,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的居住年限自补办签注手续之日起连续计算。
第二百零一条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市、县范围内变更住址的,应当到现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办理变更登记。
第二百零二条居住证持有人姓名、性别、民族、公民身份号码变更,出生日期更正的,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到原受理部门办理换领手续。
第二百零三条居住证持有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公安机关或受理机构应当注销居住证:
(一)办理居住地常住户口登记的;
(二)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居住证的;
(三)申请注销居住证的;
(四)离开原居住地,居住登记信息被注销的;
(五)其他应当注销的情形。
第四章居民身份证管理
第一节申领、换领、补领
第二百零四条公民应当自年满16周岁之日起3个月内,向公安派出所、户政服务大厅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居民身份证的,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
第二百零五条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定居的,华侨回国定居的,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定居并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时,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二百零六条公民可以在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之日前3个月内申请换领新的居民身份证。
公民姓名、性别、民族、公民身份号码变更,出生日期更正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应当申请换领新的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
公民领取新证应当缴销旧证。
第二百零七条公民丢失居民身份证的,应当申请补领居民身份证。
第二百零八条公民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的,应当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地区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可以向现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公民办理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应当填写《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
申请换领的,交验居民身份证;申请补领的,交验居民户口簿、居住证、护照、驾驶证等公安机关颁发的证件之一,由公安机关查询全国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系统和全国捡拾居民身份证信息库核实。
对符合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当场受理,完成资料审核和人像、指纹信息采集。经核对无误,本人或者监护人签名后,公安机关发放《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
对申请材料不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群众所需补齐的材料;对因相貌特征发生较大变化,且居民身份证未登记指纹信息难以确认身份的,对伪造、变造、买卖、冒领、骗领、冒用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和买卖、使用伪造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证件的,对国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送的不良信用记录人员,不予受理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申请。
第二节审核、签发和发放
第二百零九条居民身份证由常住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接收疆内、疆外异地受理信息后,应当分别在1日、5日内予以签发。不予签发的,由受理地公安机关告知申请人。
第二百一十条公民本人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应当现场核对证件信息,比对指纹信息,并在《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或者《居民身份证核验、发放登记簿》上签字确认。
委托亲属代为领取的,代领人应当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并在《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或者《居民身份证核验、发放登记簿》上签字确认。
第二百一十一条新疆户籍公民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凭《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在受理窗口当场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当场制作、发放临时居民身份证。
已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的公民在领取居民身份证时,应当交回临时居民身份证。
第三节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
第二百一十二条公民丢失居民身份证,可以就近向公安派出所、户政服务大厅申报挂失,填写《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登记表》,公安机关应当核实公民身份信息后当场受理。
公安派出所、户政服务大厅应当将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信息录入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系统。
第二百一十三条公民捡拾到他人丢失的居民身份证可以及时就近上交公安派出所。公安机关收到群众捡拾的居民身份证,应当统一录入全国捡拾居民身份证信息库,为丢失居民身份证的群众提供查询服务。对经核实已补领新证的,按规定销毁捡拾证件并做好登记;对未办理丢失补领手续的,应当向丢失招领系统输入信息,有联系条件的应当通知本人领取丢失证件。发还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核验领证人身份信息,拍照留存相关图像信息。
第五章人口信息管理
第二百一十四条政府部门共享公安机关掌握的人口基础数据应提出具体的应用场景,并以核查、单条查询或者反馈数据模型分析结果方式实现。各级公安机关不得以批量或者全量拷贝的方式对外单位提供人口信息数据。
第二百一十五条司法机关办案,以及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因履职需要查询公民户口登记信息的,应当凭单位介绍信和查询人工作证件向公安派出所或者各级户政服务大厅窗口申请查询。
第二百一十六条律师因代理诉讼案件和仲裁案件需要,申请查询新疆户籍公民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公民身份号码、常住户口登记住址、照片、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注销(迁出)日期、注销(迁出)原因等10项户籍信息,应当填写《查询户籍资料申请表》(附件8),并向公安派出所(户政服务大厅)提交以下材料:
(一)加盖律师事务所印章的介绍信(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应当载明查询事由和具体查询对象姓名等相关信息);
(二)案件代理授权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
(三)《律师执业证》。
第二百一十七条因公民个人或者有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填写、录入差错等原因,致使公民在有关部门或者单位的登记信息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登记信息不一致,需证明两者为同一人的,由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核查,公安机关根据职责提供必要协助。
第二百一十八条公民因新生儿取名需要,公安派出所可以提供本市、县范围内重姓名人数查询服务。
第二百一十九条公民因寻访亲友申请查询其他人员信息的,公安派出所应当查验查询人的居民身份证,征得被查询人同意后将查询结果或者联系方式告知查询人,并做好记录。
第二百二十条司法机关办案,以及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因履职需要查询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提交加盖户口专用章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对于律师、公民个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查询结果,可以口头告知或者出具《户籍资料查询结果》(附件9),不得对外提供电子文档。根据查询人需要,《户籍资料查询结果》上可以加盖公安派出所户口专用章。
第二百二十一条查询户籍资料,应当填写《户籍资料查询申请表》(附件8)。公安派出所提供查询服务后,应当填写《查询户籍资料登记表》(附件9)存档。
第二百二十二条公安派出所应当告知有关单位和个人,知悉或者查询的资料仅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务有关的事务,不得泄露,不得挪作他用,并承担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保密义务。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二百二十三条个人或者单位弄虚作假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登记、居住证的,由发现地公安机关对其行为进行记录。被记录的个人或者单位,在我区五年内不能由他人代办或者为他人代办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证业务,不享受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证“跨省通办”“异地办理”“网上办理”等便民服务。
第二百二十四条个人或者单位违法违规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登记、居住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现地公安机关可以依职权,对个人或者单位的行为进行记录:
(一)采取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等手段登记重复户口的;
(二)采取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等手段办理居住登记,或者骗领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的;
(三)冒用他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住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的;
(四)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的;
(五)使用伪造、变造或者骗领、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文件、印章,用于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登记、居住证的;
(六)非法扣押他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的;
(七)其他不按照法律法规申办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登记、居住证事项的。
记录的信息包括:
(一)个人真实有效的姓名、性别、年龄、公民身份号码;
(二)单位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人代表或者主要责任人姓名;
(三)记录的起止时间及违法违规具体情形。
第二百二十五条公民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事实、提交虚假材料或者虚假声明承诺,违法违规办理户口登记事项并查证属实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相应的户口登记,按实登记或者恢复之前的户口登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变造《出生医学证明》的;
(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出生医学证明》、亲子司法鉴定书、《收养证》等材料的;
(三)伪造、变造《户口迁移证》《准予迁入证明》的;
(四)伪造、变造政府公文申请办理本人或者被监护人户口登记事项的。
第二百二十六条公安机关办理户口登记事项,应当按照“谁核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终身制。对利用职务之便办理虚假户口的,一律予以开除;在办理户口业务过程中刁难群众经调查属实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违反规定安排不具有执法资格的协管人员直接办理户口业务的,对协管人员一律予以清退,并追究公安派出所主要领导责任。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百二十七条各级公安机关户政部门应当受理群众有关户口登记管理事项的投诉举报,并积极组织开展调查分析核实工作,对规范办理的民警,积极维护其正当权益;对违规办理的民警,应当移交纪检、督察部门依法依纪查处。
第七章附则
第二百二十八条本规定中的合法稳定就业是指:被机关事业单位录用聘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书,或者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
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指:自有商品房(含安置房、二手房、限价商品住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自建住房、集资住房、房管部门直管公房、就业单位名下住房、投靠直系亲属名下的住房,以及签订正式房屋租赁合同,符合登记备案、依法纳税等有关规定的合法租赁住所。
第二百二十九条本规定所称“以上”或者“以下”包含本级、本数。
第二百三十条本规定根据国家、公安部和自治区最新政策适时进行调整。
第二百三十一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本规定所涉及内容与此前相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本规定未涉及事项的内容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公安部和自治区相应政策办理。
(此件公开发布)
}
首页
全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拉玛依市
独山子区
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划名称
650202001000
金山路街道
650202002000
西宁路街道
650202003000
新北区街道
650202开头的身份证号码是哪里?
65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02代表克拉玛依市,650202开头的身份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如何验证身份证和姓名是否是同一个人?知道身份证所属地以及出生年月日的情况下如何查询身份证后4位?身份证号码的每一位都有什么含义?1.其中前6位为行政区划分代码;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 2260的规定执行。2.第7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 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代码之间不用分隔符。例:某人出生日期为1966年10月26日,其出生日期码为19661026。3.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4.第18位为校验码。旧居民身份证号码为15位数字。2000年后,原来7、8位的年份数字改为全称,并在最后一位增加校验码。居民身份证号码一经编定不作改变,派出所会在户口资料中给你加上,你要换新身份证时就是18位身份证号码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份证后6位是哪6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