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湾的综艺节目有哪些《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很早有一期节目,然后来了个美女,叫...

正在热播的《声生不息宝岛季》让大家再次重温了不少曾经风靡两岸三地的台湾经典歌曲,而且还牵扯出了很多朋友,特别是80后一代的青春回忆。不管是否承认,我们的少年和青春时光,都无法同港台流行文化剥离开来,便借着《声生不息》节目引发的回忆,对过往的台湾流行文化做个梳理,今天先来说说综艺节目。1、王伟忠带头突围,康熙来了打造经典先说台湾综艺,不仅因为它是青春记忆中占比最大的部分,而且本次宝岛季也请来了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要讲述台湾综艺节目的兴衰,王伟忠是一个跳不过的名字。王伟忠早在1986年就开始制作综艺节目,第一个节目是《连环泡》,这个节目一直做到1994年,创造了综艺节目持续时间最长的纪录。1990年,他创办“金星娱乐”,开始娱乐经纪事业。手上签过太多台湾艺能界的奇葩怪咖,然后继续制作综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节目。古早的《中国电视史》《连环泡》《五灯奖》《龙兄虎弟》就不去回顾了,好多人可能闻所未闻,那时候出现的廖俊、澎恰恰、许效舜、贺一航、猪哥亮,全都是台湾综艺始祖级别的人物,很多都是从秀场走上电视屏幕,秀场类似于我们以前的歌舞团表演,脱口秀,唱歌跳舞那是手到拈来,真正的全能艺人。按人气排序的话,《康熙来了》首当其冲,蔡康永和小S绝对是天作之合的主持搭档,一个是稳重阴柔的书生,一个是泼辣出位的美女,加上二人充分的信任和默契,没人能够在他们面前保持住伪装。两岸三地的一线明星自不用说,刘德华、梁朝伟、周杰伦,名单可以无限列下去,每个都是华语世界顶流人物。现在魏如萱在《声生不息》上的活泼,大概算是当年小S的“纯净低配版”,也都是被康熙熏陶长大的孩子呀。除此之外,《康熙来了》其实养活了一大堆“通告艺人”。这些艺人其实就是现在的“主播网红”,以某种特殊风格、搞笑梗或者争议标签获得关注,然后在节目中自然流露,把自己的情绪和故事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让观众跟着体验各种奇形怪状。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沈玉琳的荒谬风格,各种夸张的动作和神转折,搞得主持人和观众瞠目结舌,回过神来后又体验到极度的荒谬喜感。特别印象深刻的是沈玉琳说起和家人相处,每个人都是狂躁激烈的状态。还有他想出各种鬼点子整蛊明星,搞得人家哭笑不得,甚至直接愤怒离场。他还编造过潘若迪同老保姆一起洗澡,两人不停上节目争吵澄清,最激烈的时候扭打成一团,台上台下全都笑得不行。还有赵哥赵正平同小S的相爱相杀,他最初以“小东西”和皮夹克的“社会风”走红,还跟梁赫群、林智贤组成“景行厅男孩”,红过一阵子,结果在康熙被小S嘲笑成青蛙,“社会大哥”被女生各种戏谑,节目效果拉满。还有小甜甜主动追帅哥,被不断打击依然保有热情,鼓励每一位身材粗犷的女生;还有刘真和小S斗嘴尬舞,每次被小S呛得词穷,卯着劲靠舞技赢回来,现在斯人已逝,深感惋惜;还有各种名媛名模来秀包包、秀高跟鞋、卸妆素颜;还有瑶瑶上来一通流泪,儿童台的哥哥姐姐来串场,葡萄姐姐米可白被嘲笑有胡子,蝴蝶姐姐各种明嘲暗讽,她和小猪的隐情在节目上也早有暗示。还有小钟的“magic”,比冷笑话还让人尴尬的拙劣魔术,但是却提供最佳的搞笑效果;还有NONO、康康,太多就不一一列数了。当然还有陈汉典各种神奇的模仿,节目十多年,也不知道模仿了多少个角色,反正每个角色,他总能抓住最精髓的点,却又显得很滑稽。只要看到氛围遇冷,康熙二人马上就把陈汉典点出来救场,一顿嘲讽笑闹模仿,氛围又被炒得火热。《康熙来了》从2004年办到2016年,贯穿了八零后很多人的青春时光,很多人情世故、社交经验,其实都是从这个节目里面学来的,不管是蔡康永笑里藏刀的幽默,还是小S率真坦然的活泼,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现在。2、“三王一后”携手助推,台湾综艺开拓新领域除了康熙二人,当时的台湾综艺还有“三王一后”,即张菲、胡瓜、吴宗宪和张小燕。张小燕带头主持《快乐星期天》,把庾澄庆、黄子佼、卜学亮带了出来。小燕姐还有访谈节目,以及自己的经纪公司,表面看没有“三王”热闹,其实为综艺行业做了很多贡献。论主持成绩,胡瓜比不上张菲和吴宗宪,后面女儿胡小祯登上康熙开始走红,他就逐渐退隐了。不过胡小祯与花心的整形医师演绎了狗血的家庭故事,后来也是离婚收场。张菲的亲哥哥是费玉清,亲姐姐是恒述法师,三姊妹都是很妙的人。张菲最初和费玉清主持《龙兄虎弟》,后面张菲固定主持《综艺大哥大》,带着黄品源等人,最红的时候也是明星宣传必上的节目,其中配乐的孔锵及乐队与菲哥合作非常好。最初的节目形式是“音乐教室”,吴宗宪就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位;后来转型成明星来表演才艺,印象深刻的是大陆过去的夏祎,这也是个很有争议的女人,她在节目上表演了很多次戏曲相关的节目。把吴宗宪作为压轴介绍,这几乎是理所当然。吴宗宪可以说创造了台湾综艺的新高度,把台湾综艺文化传递到了世界各地。夸张一点说,只要有华语节目,就没有人没看过吴宗宪。比起胡瓜、张菲,吴宗宪其实在综艺出道还要略晚一点。他最初想走偶像歌手的路线,最初一首《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传唱度不错,后面的《真心换绝情》还让他获得金曲奖,也是他随时拿出来炫耀的唯一一次。后来他带领小马、小钟和刘畊宏组成“咻比嘟哗”,周杰伦为他们创作的《世界末日》也是广为传唱。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天赋不在唱歌,而是插科打诨。一开始在其他几位的节目中当来宾,做固定主持,自己后来开始做《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逐渐地集聚人气。但是宪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一个节目,是《Jacky Show》。那完全是由吴宗宪主导的一个节目,助手都是NONO、康康、许杰辉等“宪宪家族”的优秀班底。一群人在宪哥的带领下,插科打诨、默契十足,同时又各具特色,NONO的无厘头,康康冷幽默,阿辉雅痞风,加上宪哥的绝顶聪明,简直是无处不喜剧。而且Jacky Show对准的全部是时下最热最劲爆的话题,每期节目一播出,马上收到电视管理局的罚单,后面直接被勒令停止。而且宪哥非常擅长在话题的边缘游走,处处有梗,时时开车,但又不沉迷于此,几句调侃,或者搭档的理智解嗨,节目又回到正常流程。然后就是《我猜》,从1996年开播到2012年,也是贯穿了一整段青春时光。宪哥拉主Key,辅助的有大小S,杨丞琳和阿雅,杨千霈、蝴蝶姐姐等。最有默契的当属宪哥和阿雅,在伶俐敏捷的宪哥面前,阿雅扮演着妹妹或母亲的角色,被宪哥嘲弄的时候是傻傻乐观的妹妹,在宪哥卖弄癫狂的时候,则是冷静控场的母亲。杨丞琳只需要在一旁承担口播,偶尔卖个萌,问个傻问题,做个可爱的花瓶即可。可能世界上最圆满的夫妻关系,就应该是宪哥和阿雅那样的吧。宪哥的肚子中就像装着一个SIRI,任何一个词、一句话,都可能马上引出一个荤段子,一个谐音梗,或者一首哗众取宠的歌曲。阿咪老师的音效则可以分秒不差地跟上宪哥的思路,阿雅只需要在看他玩闹一阵后,再凑上去让宪哥停下来。通过《我猜》,我们得以见到台湾社会的各个层级和面向,各种行业、领域、工种,在耍花腔的宪哥面前,这些素人只需要羞涩地笑着,平和地讲述自己的才艺、特长或奖项。挂一漏万地捋过来,当然会有很多没提到的综艺节目,大小S的《娱乐百分百》,罗密欧两人的争风吃醋,曾国城和陈乔恩的《冒险奇兵》,宪哥和NONO的《周日八点档》,都是每期追着看的热门节目。3、电视节目败给短视频,综艺未来在内娱后来,因为短视频的冲击,因为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内地的综艺节目经费充足,资源丰富,逐渐对比出台湾综艺节目的“小气”,一期《歌手》的制作费就是《康熙来了》一季的费用,再怎么插科打诨上下其手,恐怕也是挽回不了颓势。刘畊宏才在短视频平台上制造了跳操热潮,小钟、潘若迪、张克帆等艺人也开始入驻抖音,不过号召力不比往常,毕竟新人辈出,就像吴宗宪的那句话:“没有最红,只有当红。”不管承不承认,没有网文、短视频和内娱的时代,我们就是靠着这些台湾综艺节目,了解宝岛的日常生活,耳濡目染现代都市里的人情世故、社交礼仪,感受台湾人那种物质富足后的温和开朗。时至今日,我们在内地也逐渐有了卷不动的感觉,再想想当时的台湾综艺,其实他们那时就已经不那么看重学历。读台大、出国留学,成为创业新贵或者富家小开,不过只是人生的选择之一。可以回去照顾家里的小店,可以帮家里的庙口收钱扫地,或是开开铲车、做个服务员,照样可以生活得开心而丰富。这或许是宝岛综艺能带给我们某个层面的心灵滋养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的综艺节目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