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室内空间功能区划分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事业。做好首都工作是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需要充分认识首都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协调性,深刻把握首都工作的特点规律,以首都工作引领北京发展各项工作。
  那么我们这个报告里涉及“首都”的关键词有首都功能、首都发展、首都工作,在讲正式内容之前需要先理清其具体的内涵关系。首先,首都功能是首都这座城市应当具备的主要功能,目前对于北京的功能定位已经明确是“四个中心”和“四个服务”。“四个中心”是指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服务”是指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首都发展其实是指北京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侧重点是作为首都城市的发展,即要紧紧围绕以上首都功能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治理。首都工作相对来讲是一个宽泛的名词,就是围绕首都功能,各行各业如何推进首都发展的全方位的工作。所以说我们当前的首都功能、首都发展、首都工作都是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和“四个服务”这个主线来展开的。
  今天的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是不同视角下的首都工作,二是深刻把握首都工作的特点规律,三是目前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四是以新时代首都发展统领首都工作全局。所以,我们全篇主要是介绍首都发展、首都工作都包含哪些工作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发展收获了哪些经验,当前形势下首都发展有哪些阶段性特征,以及下一步如何通过新时代首都发展统揽工作全局、有哪些工作重点等。
  一、不同视角下的首都工作
  首都工作是系统性工程,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子系统。首都发展是整个系统的全面发展,又是各个子系统独立发展和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首都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协调性等特点。
  (一)从理论研究看首都
  首都是国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具有天然的政治中心属性。有关首都的理论研究主要源于城市发展的理论,一般以“特殊的城市”角度研究其规模、功能、空间、承载力等问题,并侧重于从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交通、环境、社会保障、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视角展开分析。首都发展规律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包括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律、城市与区域相互依存的规律、城市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规律等。首都发展的起因在于国家的政治和战略的需要。18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各国首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更加突出,参与国际分工的优势更加明显,包括世界体系和城市体系演变过程中霸权国家的兴衰和转移,以伦敦、巴黎、东京为代表的首都城市逐渐崛起,全面发展首都城市成为主要经济大国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二)从全球视角看首都
  全世界的首都城市超过200个,大体上我们可以从首都功能的角度将他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治中心,当然大部分也会兼容文化中心,以政治、文化为主的单一功能的首都城市,如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等;另一类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复合功能的首都城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等,北京属于第二种。首都工作不仅要基于大国首都的属性,也要考虑北京这一世界级超大城市、历史古都等特点。因此,北京对标研究的城市除了伦敦、东京、巴黎、首尔等同样具有复合功能的首都城市之外,通常也包括纽约、中国香港等世界城市。这些城市集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要素和资源,在区域层面和世界范围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很多大国首都发展成为全球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在全球500强企业总部集聚度、城市综合形象、人才引入、生活环境、经济活力、科技创新能力、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表现卓著。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看北京市在世界城市中的排名。根据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每隔两年或者四年的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评级研究报告,在2020年的排名中,北京市位于世界城市的第六位,前几名分别是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上海。前六名当中首都城市可以说有伦敦、新加坡、北京三个,其余三个虽然不是首都,但也是具有影响力的全球中心城市。其中,伦敦和纽约属于alpha++第一梯队,其余几个城市属于alpha+第二梯队。北京在2000年的排名中属于beta+梯队,总排名是第36位,可见经过20年的发展城市的总体排名上升了很多。不过,北京在2018年的排名当中也是alpha+梯队,但总排名是第四位,2020年下降了两位。由此可见,北京城市综合实力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三)从历史维度看首都
  首都工作具有传承历史创新未来的特性,了解首都发展的规律需要从历史维度加以分析。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超大城市,北京市的城市建设起步较晚,自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以来,历经首都建设(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首都经济(20世纪90年代—2012年)和首都发展(2012年至今)三个时期,不同阶段的演进反映了对首都工作特点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首都建设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围绕提升首都城市形象和服务保障首都的能力,全面开展了首都建设,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一批标志性首都建设成果。主要有以“十大建筑”为标志的国家工程,以“八大学院”为标志的科教设施,以首钢等工业基地为标志的工业设施,以建国门外第一使馆区为标志的涉外设施,以地铁一号线、密云水库为标志的重大基础设施。这些首都建设成果,增强了首都的服务功能,提升了首都的保障能力,构建了基本的功能框架,推动一个百业凋敝的旧北平发展成为面貌一新的新首都。
  首都经济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北京提出了首都经济的发展理念,强调要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大力发展以知识经济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在这一理念引导下,北京全面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动城市发展深刻转型,促进首都功能实现新的提升。通过打造中关村、CBD、金融街、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端功能区,推动科技服务、现代商务、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这个时期,北京在现代化道路上加速前进,以京广中心为标志的超高层建筑展示了北京的现代化水平和开放活力,举办亚运会、奥运会带动了城市建设大发展,建设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展示了北京,首都建设实现了新的提升,首都经济提质增效,展现出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强劲势头。这个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五成,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居于主导地位。
  首都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确立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定不移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扎实推进减量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推动北京这座伟大城市深刻转型,开启了首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航程。
  纵观北京7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首都工作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更加突出“都”的功能,以“都”定“城”、以“城”促“都”,“都”“城”融合。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已经进入首都圈、城市群高度一体化发展的阶段,但北京在区域协同、国际影响力、创新能力、生态文明等方面还相对落后,需要加速赶超。
  比如说,我们正在打造的首都都市圈,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万亿元,与上海大都市圈的12.6万亿元相比有一定距离;在国外都市圈方面,与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伦敦都市圈的经济总量相比也有一定差距。此外,首都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水平还不足。以都市圈内部通勤效率为例,首都都市圈的通勤人口规模与其他都市圈相比差距并不大,但平均通勤时耗达到48分钟,30%通勤者单程超过60分钟,是我国单程平均通勤时耗最长和通勤空间尺度最大的都市圈,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二、深刻把握首都工作的特点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北京做好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经过十年的努力实践,北京确立了“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逐渐明确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问题。
  (一)首都工作的总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坚持和强化首都‘四个中心’核心功能”“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等重要部署中均体现了新时代首都工作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首都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牢牢把握了新时代首都工作纲领的精髓,才能全方位高质量推动首都工作。
  一直以来,北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发扬首创精神,勇于创新、砥砺前行,团结带领首都人民,以首善标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接续交出“时代课题”新答卷。
  (二)首都工作的核心是聚焦首都功能
  首都工作紧紧围绕着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两条主线展开,蕴含的内容包括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民生福祉等多个内核,工作目标始终落在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突出政治中心服务保障功能,为中央政务功能和重大国事活动提供更优质的环境和服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不断优化,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引擎作用越发突出,布局形成“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
  我们稍微展开说一下国际交往中心的发展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三五”时期以来,北京市圆满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北京世园会等重大国事活动,高水平举办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设计周等系列节庆活动,积极培育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国际赛事品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成为国家级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影响力不断扩大。与世界多个城市保持高频率联系,截至2020年,北京的友好城市达到55个,“朋友圈”遍布全球。
  (三)首都工作的方法是一张蓝图绘到底
  规划是推进首都工作的重要抓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颁布实施以来,首都工作持之以恒贯彻规划部署的任务,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之间进一步融合,深入推进“多规合一”。规划蓝图引导各行业积极投入到资源优化配置、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城市功能重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首都工作当中。作为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首都,更需要具备长远的、全局的规划眼光考量整体工作,必须前瞻性地思考如何打造国际化城市框架、集聚国际资源、提升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凝心聚力,通过跨部门分工协作解决一些历史遗留、关系复杂的问题,减少发展中的空间冲突、资源冲突和利益冲突。“一张蓝图绘到底”已经成为首都工作的制度优势,有力推动国家的人口战略、扩内需战略、双碳战略等重大战略的实施。
  (四)首都工作的标准是首善
  首都各项工作始终自觉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在全国起到率先示范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深刻把握“都”与“城”的关系,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统领地位充分彰显,首都功能持续优化。新旧增长动能加快转换,“五子联动”不断丰富新发展格局。持之以恒解决“大城市病”,从“一核两翼”的广阔视角优化城市布局,城市转型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城市,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蹄急步稳,“双奥之城”举世无双。焕发古都魅力,历史文化“金名片”绽放异彩,“文化+”多领域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充分展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增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已经形成,“七有”“五性”进一步满足百姓美好生活向往。
  这里,我们围绕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稍微展开一下。长期以来,北京高速增长带来了城市规模巨大且人居环境退化、城市功能密集且结构失衡、城镇空间庞大且蔓延无序等诸多问题,引发了对“规模精简”“功能减负”和“空间紧缩”的强烈诉求。实施“减量发展”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减量发展,北京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首都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深刻转型。
  北京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连续四年、建筑规模连续三年减量,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由2015年的59.3%下降到2020的50.2%。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严格执行并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近2.4万件。禁限目录在严守功能底线的同时,也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开了更大空间,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的新设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1年的62%,为北京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增添了新动力。同时,北京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加快补齐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7000余个。核心区三级医院床位累计疏解2200余张,2021年核心区三级医院外地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186万人次。
  (五)首都工作的特色是制度创新
  当今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对于对外开放最前沿窗口的首都工作提出严峻挑战。面对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传统增长动力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的困境、减量发展的约束,北京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从制度供给和创新上发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服务业、自由贸易为重点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由于人口基数大,相较于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北京需要高于二至三倍的强度和密度来建设城市,深入挖掘有限的土地空间潜力,妥善处理“人口-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更小的土地面积容纳更多的人口。这些创新性的做法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体现,也是首都工作在更多约束条件和更高标准要求下走出的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以“三城一区”为例。“三城一区”指的是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2014年以来,北京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城一区”启动规划建设,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北京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达到16%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科研产出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中位列全球第四,在京单位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数量和经费投入均居全国首位。2021年“三城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40%以上。“三城一区”科创平台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前沿生物技术、关键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已经打造出一批具有重量级的科技产出,为“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等重大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未来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未来几年是全面落实《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初步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目标任务的重要攻坚阶段。从首都和超大城市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北京城市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推进城市治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彰显“四个中心”首都战略定位,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
  (一)在发展模式上,进入存量资源提质增效的有机更新时代
  当前,城市发展正在深刻转型,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大决策与行动和国家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同向发力,首都功能持续优化和提升,从依靠增量开发向存量更新转变,以存量更新为主的城市更新帷幕正启。
  1.首都功能持续优化和提升期
  “都”与“城”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更加紧密。“都”与“城”之间是相互依存的重要支撑关系,需要相互保障才能实现更好的资源均衡。北京在尺度上和税制上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首都,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表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立国根基,首都功能的逐步完善需要北京市强有力的支撑,“强首都”建设更加离不开北京市充沛的资源支持。未来五年是“都”与“城”之间建立更加畅通、紧密的互补和支撑关系的建构时期。
  初步建成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之都。未来五年,北京市将适应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形势新要求,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逐步强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核心承载地功能,全面提升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能力,初步建成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之都。
  韧性城市建设逐步筑牢首都安全保障。城市是人类文明成果最主要的容器,超级大都市未来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尤其是现代战争条件下军事和城市高度叠合,对于首都安全保障的要求极高。韧性城市是未来城市化发展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维度,关键在于提升防灾韧性和设施韧性,优化竖向空间,加强蓝绿灰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未来五年,北京将以安全保障作为基础,拓展韧性内涵,融入集约、绿色、智能、协同理念构筑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助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2.由增量开发向存量更新的转型期
  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变为有机更新模式。城市更新是北京现阶段以及未来五年应对复杂问题、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北京市存量建设用地已超过80%,成为承载城市功能的主要地区,面临着城市功能优化和利用效益提升的综合挑战。城市更新将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北京的城市更新将充分展现首都特色,体现在千年古都的城市更新、落实新时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城市更新、减量背景下的城市更新,以及以城市织补的方式保持和修复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的渐进式更新。
  碳中和要求下步入绿色城市发展模式。北京市在2012年已基本实现碳达峰,是全国率先走在碳中和道路上的城市之一。城市更新与碳中和的时间高度重合,更新的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绿色发展模式要求下,北京城市发展将转变城市资源和权益的交易机制,对全市基础设施进行重构和结构性调整,进一步统筹城市更新与疏解整治促提升,统筹地上和地下空间,统筹政府支持与社会资本参与,步入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在功能布局上,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的发展路径更加明确
  未来几年是落实总体规划“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的关键时期。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深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中心城区疏解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平原地区疏解承接、新城多点支撑、山区生态涵养,空间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城市发展进入更加优化的再平衡。
  1.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功能重组期
  持续疏解带动高质量的减量发展。未来几年,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持续推进,城市发展遵循人口规模统筹公共资源配置和引导要素有序流动,进一步促进人地协同,为优化城市人口、空间和功能布局,重塑居民生活环境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基础。相较于欧美城市,北京需要高于二至三倍的强度和密度来建设城市,以更小的土地面积容纳更多的人口。未来几年,按照“双控”要求,城市用地规模持续减少,土地利用效率将进一步增强,随着调整和改善用地功能,土地和空间的潜力将进一步挖掘,给予城市高质量的减量发展空间。
  “一核两翼”互补机制逐步建立。未来几年,“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将进一步显现。副中心城市框架基本成型,服务于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服务于全市人民,进而辐射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一核”与“两翼”之间的疏解与承接关系进一步顺畅,京津冀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现代城市发展的模式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样本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加速职住平衡,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结合城市功能布局的调整和碳排放的整体要求,北京将全面应对疏解过程中的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问题。当前,全市居住用地占比偏低,中心城区住房短缺,通勤成本高企。根据《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北京市平均通勤距离11.1公里,单程平均通勤时间超过40分钟。相较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的“职住分离度”“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1公里轨道覆盖通勤比重”等均存在一定差距。从提高居住用地占比和完善通行系统两点发力,通过着力提高大城市居住用地供给,打造多网布局、完善、舒适、绿色的通行系统,进一步解决“住房难”问题,满足降低通勤成本需求和碳排放要求,提升新发展模式下生产生活的新平衡,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2.区域联动的协调发展格局形成期
  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走向均衡。随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南苑—大红门地区、北京中关村南部(房山)科技创新城、中关村朝阳园(垡头地区)等重点功能区带动优质要素进一步向南部地区集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带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等产业升级,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发展水平趋向均衡。
  平原新城加快建构城市发展增长极。未来几年,平原新城将进一步发挥首都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功能,充分利用与中心城“半小时轨道交通圈”的区位优势,成为“站城融合”的重要城市支点。进一步强化对于资源和要素的吸引,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先进智造产业带建设,逐步解决平原新城吸引功能、产业、人口、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功能、新要素、新项目落地创造条件,推进新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未来几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建成,城市群整体人口密度将进一步增加,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更加完善,三地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模式将逐步确立,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将基本形成。
  (三)在运行机制上,以治理理念统筹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未来几年,北京城市发展将以创新为引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念更加先进,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技术应用更加广泛,进一步支撑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升,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共治共管和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推进城市更加和谐宜居。
  1.首都规划体系历史性深化和完善期
  继续坚持“多规合一”,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未来几年,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之间进一步融合,推进“多规合一”。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进一步加强,更多需要协调解决、历史遗留、关系复杂的问题将通过跨部门分工合作解决,减少发展中的空间冲突、资源冲突和利益冲突。“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发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制度优势,跟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情况,在“双碳战略”和“双循环战略”指引下通过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引导城市发展的导向。
  2.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的重要期
  城市精治共治法治的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未来几年,积极顺应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变化与要求,将加快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形成与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相匹配的城市治理能力。城市治理理念转向“建管并重”,治理主体“多元共治”,治理模式“精细化”,治理手段智慧化、信息化、法治化“协同并用”。在党的核心领导下,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公民自觉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逐步形成。
  以城市经营理念带动的集约化发展路径逐步明确。未来几年,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资源平衡机制、运营管理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机制更加通畅,城市建设由土地开发向城市经营转变,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城市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逐步拓宽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以区域、收益、土地规划性质等多因素统筹考虑的“肥瘦搭配”组团式开发,捆绑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将最大程度地发挥经营性用地的效益,支撑和平衡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设施等公益性项目,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财政压力。城市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化,“物业城市”管理模式逐步推广,将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资源作为“大物业”,由“城市综合运营商”实行全流程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的城市管理、服务和运营。
  以人民城市理念构建的完整居住社区逐步成型。首都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是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成为环境健康可持续、社会公平包容、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人民城市。以补短板、惠民生为重点,未来五年将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诉求,大幅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持续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进一步完善城市体检评估、责任规划师制度,使资源、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下沉,共享办公、公共教室、公共食堂等社区服务进一步拓展,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全面向前一步。
  3.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期
  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到“十四五”末期,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里程将达1600公里,全市物联、数联、智联三联一体的新型智慧城市感知体系基本建成,城市治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以治理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多目标智慧决策系统将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科技创新带动城市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更加深入影响城市发展。
  技术创新引领下的资源承载能力和支撑作用愈发强劲。资源承载能力对于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当前,水资源方面,北京市水资源建设管理的前端和后端投入不足,管网滴漏量相当于南水北调一年的补水量。能源供给方面,北京80%的能源需要外部输入,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西北地区、北部地区的双回路特高压来提供绿色能源。全市对于燃气资源的依赖性较高,不利于降低碳排放,还需要攻坚沿海核电站的长距离水热同传技术来解决供水和供热两大问题。全市电气化总体水平不到30%,与“双碳”要求的80%相差较大,需要在降低民用石化资源方面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随着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以技术创新攻坚克难,系统推进能源转型,首都的资源支撑体系将更加安全、高效与智慧。
  四、以新时代首都发展统领首都工作全局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号角。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要认清所处的历史阶段,把握首都发展的内涵,进一步积蓄和释放首都持续向好的发展势能,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一马当先,以实际行动绘出“怎样建设首都”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典范,谱写新时代首都发展新篇章。
  (一)进一步彰显首都工作的统领地位,持续优化首都功能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首都各项工作。以履行首都职责为最大使命,首都工作的重大决策与行动和国家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在政治中心方面,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控规的年度责任分工和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做好中央政务服务保障。文化中心方面,彰显首都“四个文化”的风采,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传承,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进中华文化、首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国际交往中心方面,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新亮点,加大国际组织、世界高端人才集聚,创建全球治理新范式,建成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全球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方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增强源头供给能力,将首都建设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二)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都”与“城”之间是相互依存的重要支撑关系,北京在尺度上和税制上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首都,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表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立国根基,首都功能的逐步完善需要北京强有力的经济体量支撑,“强首都”建设更加离不开北京市充沛的资源支持。2020年GaWC世界城市排名中北京位列第6位,与伦敦等首都城市仍存在差距,相比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世界城市也有不足。要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前瞻性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稳固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引领全球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进一步顺畅“一核”与“两翼”之间的疏解与承接关系,“一核”引领两翼齐飞,优化京津冀空间布局和产业协同,推进现代城市发展的模式创新与制度创新。
  (三)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引,全力推进首都都市圈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首都发展、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视首都都市圈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系列重要论述,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和实践性遵循。应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发展、首都都市圈建设重要论述的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形成指导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力推进首都都市圈建设,从研究的角度看:
  一是加快编制首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国外都市圈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不断制定都市圈规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加快制定北京首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法律体系,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与路径,获得国家层面认可的都市圈创新发展的“许可证”,成为首都都市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都市圈规划基础上,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地区之间联合行动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推进规划有效落实。
  二是建立首都都市圈统计制度。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已经建立基于城市功能地域的都市区(圈)统计制度。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可以与国际接轨的都市圈划分标准和相应统计制度。首都都市圈建设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重点从都市圈整体发展水平、中心城市贡献度、都市圈联系强度、同城化机制等维度建立指标体系,形成首都都市圈发展的“一张图”“一张表”,建立起首都都市圈不同圈层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统计制度,推进首都都市圈内各城镇之间高频次联动、高精度分工、高水准协同。
  (四)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首都发展
  全方位科技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支撑。要超前洞察未来发展趋势,加快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以时不待我精神超常规培育算法方面的人才,占据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以技术创新攻坚克难,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加快生产、生活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加普惠。率先探索技术移民的试点政策,开辟专门渠道引进急需紧缺的科技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五)遵循超大城市发展规律,不断提升现代化首都治理水平
  充分认识现代战争条件下军事和城市高度叠合的特点,兼顾发展和安全,拓展韧性内涵,提升城市防灾韧性和设施韧性,确保首都安全。加快构建与完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形成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匹配的城市治理能力。从提高居住用地占比和完善通行系统两点发力,打造多网布局、完善、舒适、绿色的通行系统。转变城市资源和权益的交易机制,对全市基础设施进行重构和结构性调整,进一步统筹城市更新与疏解整治促提升,统筹地上和地下空间,统筹政府支持与社会资本参与,为率先在全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走出一条首都示范之路。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系统推进能源转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
  (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首都发展要“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问题为突破口,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北京要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改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一步缩小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以医疗、就业等为重点提升全民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社会结构的质量。深化“接诉即办”改革,以补短板、惠民生为重点,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与诉求,持续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将首都建设成为环境健康可持续、社会公平包容、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人民城市。
(包路林: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新华网}
1:绿色设计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错误2:实物反求的几何测量参数方法主要包括破坏性测量和非破坏性测量,而破环形测量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错误3:精密磨削是正确4:.对于可修复产品,其平均寿命是指产品从开始工作到发生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错误5:.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能够在纳米尺度下进行表面微观测,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等材料。()错误6:柔性自动化:主要表现在半自动和自动机床、组合机床、组合机床自动线的出现,解决了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自动化问题。()错误7:.MRP的输出有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状态文件以及用户零部件订货的独立需求。()错误8:超高速机床要求主轴的转速很高,但进给速度不需要提高。()错误9:应力—强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的搭接区即表示干涉的存在,也是干涉程度的度量。()错误10: 在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合理步骤是:分析——综合——评价过程()。错误11:刚性自动化制造以大批量生产为模式、以降低成本为目的。()正确12:准时制生产是一种以产品装配为起点的“后拉式”生产模式。()错误13:所谓并行工程,即在前一工作环节完成之后才开始后一工作环节的工作,各个工作环节的作业在时序上没有重叠和反馈,即使有反馈,也是事后的反馈。()错误14:及时生产的基本思想是:“只在必要的时候,按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地点生产所必要的产品”。()错误15:砂带切削也具有强力切削、冷态切削和弹性切削的特点。()错误16:虚拟制造的类别有: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制造、以生产为中心的虚拟制造和以控制为中心的虚拟制造。()错误17:反求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对反求对象(样本零件)的仿制和改进。()正确18: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MRPⅡ与ERP完全没有差别。()错误19:LP的基本思想是只在必要的时候、按必要的数量、生产所必要的产品。()正确20: 金属纳米粉的制备方法中的普通雾化法适用于不锈钢纳米粉末的制备。()正确21:并行工程所追求的目标与CINS的目标是相同的,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赢得市场竞争”,并且其实施策略和运行模式也是相同的。()错误22:所谓托盘,就是产品从一道工序转移至另一道工序的备忘卡片或传票。通过看板,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能够对生产系统中物流的速度和大小进行有效的调节。()错误23:从物质组成方式上可把机械零件成形方法分为如下两种类型:受迫成形、去除成形。()错误24:工业机器人的性能特征中提取重力为50-300N的机器人称为大型机器人。()错误25:.高速主轴单元是高速加工机床最关键的部件,其高速化指标dn的值至少应达到1×106。()错误1: 金属纳米粉的制备方法中的普通雾化法适用于不锈钢纳米粉末的制备。()正确2:绿色设计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错误3:应力—强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的搭接区即表示干涉的存在,也是干涉程度的度量。()错误4:从物质组成方式上可把机械零件成形方法分为如下两种类型:受迫成形、去除成形。()错误5:敏捷制造的基本思想就是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正确6:微机械按其尺寸特征可以分为:1-10mm的微小机械和1μm-1mm的微机械两种。()27.FMS机床设备的配置形式有互替式和互补式两种。()错误7:并行工程就是一种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的、一体化设计的工作模式,从产品开发人员开始就能考虑到从产品概念设计到产品行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正确8:.高速主轴单元是高速加工机床最关键的部件,其高速化指标dn的值至少应达到1×106。()错误9:液压传动式,磁致伸缩式,流体膜变式和压电陶瓷式都可以超精密机床的微量进给装置。()正确10: 在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合理步骤是:分析——综合——评价过程()。错误11:及时生产的基本思想是:“只在必要的时候,按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地点生产所必要的产品”。()错误12:产品的可靠性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错误13:超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高于0.01μm,表面粗糙度Ra小于0.001μm的加工方法。()错误14: FMS的自动化仓库一般由货架、堆垛机和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组成。()正确15: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刀具材料可以是使其刀具的刃口圆弧半径达到纳米级。()错误16:工业机器人的性能特征中提取重力为50-300N的机器人称为大型机器人。()错误17:结合剂精密磨削砂轮的选择,以陶瓷为好,加入适当的石墨,可提高摩擦抛光作用。()错误18:刚性自动化制造以大批量生产为模式、以降低成本为目的。()正确19:混合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并联单元转化为一个等效的并联单元,然后再按照串联系统的可靠度进行计算。()错误20:可靠度的许用值是指产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错误21:电子产品的失效率曲线与机械产品的失效率完全相同。()正确22:原子力显微镜可以进行纳米表面形貌测量。()正确23:美国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将先进制造技术分为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和管理技术群。()正确24:LP的基本思想是只在必要的时候、按必要的数量、生产所必要的产品。()正确25:经营管理信息分系统的核心是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正确1:并行工程就是一种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的、一体化设计的工作模式,从产品开发人员开始就能考虑到从产品概念设计到产品行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正确2:及时生产的基本思想是:“只在必要的时候,按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地点生产所必要的产品”。()错误3: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刀具材料之所以选择金刚石,是因为它的硬度最大。()错误4:绿色设计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错误5:激光束、离子束、电子束均可对工件表面进行改性。()正确6: 在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合理步骤是:分析——综合——评价过程()。错误7:超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高于0.01μm,表面粗糙度Ra小于0.001μm的加工方法。()错误8:应力—强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的搭接区即表示干涉的存在,也是干涉程度的度量。()错误9:微机械按其尺寸特征可以分为:1-10mm的微小机械和1μm-1mm的微机械两种。()27.FMS机床设备的配置形式有互替式和互补式两种。()错误10:虚拟企业VE(虚拟公司)是虚拟组织环境下的一种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是一种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企业以快速响应市场机遇的快速配套,多重关系的网络形式所组成。()正确11:.对于可修复产品,其平均寿命是指产品从开始工作到发生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错误12:并行工程所追求的目标与CINS的目标是相同的,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赢得市场竞争”,并且其实施策略和运行模式也是相同的。()错误13:LP的基本思想是只在必要的时候、按必要的数量、生产所必要的产品。()正确14:超高速机床要求主轴的转速很高,但进给速度不需要提高。()错误15:.敏捷能力应表现以下四个方面:1)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2)竞争力;3)柔性;4)快速。()正确16: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MRPⅡ与ERP完全没有差别。()错误17:反求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对反求对象(样本零件)的仿制和改进。()正确18:砂带切削也具有强力切削、冷态切削和弹性切削的特点。()错误19:电子产品的失效率曲线与机械产品的失效率完全相同。()正确20:.ISO9001质量体系是指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该标准规定了质量体系的要求,提供从合同评审、设计,直到售后服务各阶段都能进行严格控制的能力的足够证据,以保证从设计到售后服务各阶段都符合规定的要求。()正确21:FMS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三层递阶控制结构,包括:系统管理与控制层、过程协调与监控层、设备控制层,在上述三级递阶控制结构中,每层的信息流都是单向流动的。()错误22:.高速主轴单元是高速加工机床最关键的部件,其高速化指标dn的值至少应达到1×106。()错误23:.MRP的输出有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状态文件以及用户零部件订货的独立需求。()错误24:液压传动式,磁致伸缩式,流体膜变式和压电陶瓷式都可以超精密机床的微量进给装置。()正确25:产品的可靠性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错误1:FMS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三层递阶控制结构,包括:系统管理与控制层、过程协调与监控层、设备控制层,在上述三级递阶控制结构中,每层的信息流都是单向流动的。()错误2: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刀具材料可以是使其刀具的刃口圆弧半径达到纳米级。()错误3: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MRPⅡ与ERP完全没有差别。()错误4:经营管理信息分系统的核心是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正确5:正确6:所谓托盘,就是产品从一道工序转移至另一道工序的备忘卡片或传票。通过看板,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能够对生产系统中物流的速度和大小进行有效的调节。()错误7:结合剂精密磨削砂轮的选择,以陶瓷为好,加入适当的石墨,可提高摩擦抛光作用。()错误8:超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高于0.01μm,表面粗糙度Ra小于0.001μm的加工方法。()错误9:所谓并行工程,即在前一工作环节完成之后才开始后一工作环节的工作,各个工作环节的作业在时序上没有重叠和反馈,即使有反馈,也是事后的反馈。()错误10:电子产品的失效率曲线与机械产品的失效率完全相同。()正确11:.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沿着“劳动密集→设备密集→信息密集→资源密集”的方向发展.()错误12: 在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合理步骤是:分析——综合——评价过程()。错误13: 金属纳米粉的制备方法中的普通雾化法适用于不锈钢纳米粉末的制备。()正确14: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刀具材料之所以选择金刚石,是因为它的硬度最大。()错误15:.高速主轴单元是高速加工机床最关键的部件,其高速化指标dn的值至少应达到1×106。()错误16:.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能够在纳米尺度下进行表面微观测,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等材料。()错误17:混合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并联单元转化为一个等效的并联单元,然后再按照串联系统的可靠度进行计算。()错误18:精益生产的核心是追求消除一切浪费。其思维特点为:逆向思维方式、逆境中的拼搏精神和无止境的尽善尽美追求。完全达到低成本、无废品、零库存和产品多种多样,而且永无止境的提高,不断奋斗。()正确19:虚拟企业VE(虚拟公司)是虚拟组织环境下的一种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是一种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企业以快速响应市场机遇的快速配套,多重关系的网络形式所组成。()正确20:准时制生产是一种以产品装配为起点的“后拉式”生产模式。()正确21:.ISO9001质量体系是指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该标准规定了质量体系的要求,提供从合同评审、设计,直到售后服务各阶段都能进行严格控制的能力的足够证据,以保证从设计到售后服务各阶段都符合规定的要求。()正确22:超高速机床要求主轴的转速很高,但进给速度不需要提高。()错误23:LP的基本思想是只在必要的时候、按必要的数量、生产所必要的产品。()正确24:.对于可修复产品,其平均寿命是指产品从开始工作到发生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错误25:虚拟制造的类别有: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制造、以生产为中心的虚拟制造和以控制为中心的虚拟制造。()错误先进制造技术定义: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特点: 1.动态性2.广泛性3.实用性4.集成性5.系统性6.高效灵活性7.先进性构成: 从内层到外层分别为基础技术、新型单元技术、集成技术。分类:(1)现代设计技术(2)先进制造工艺技术(3)自动化技术(4)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发展趋势: 1.集成化2.智能化3.网络化4.信息化5.自动化6.柔性化7.数字化8.虚拟化9.极端制造10.精密化11.绿色制造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的自动化包括产品设计自动化、企业管理自动化、加工过程自动化和质量控制过程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自动化 突出特点是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集成,人、技术和管理三者的有效集成。问: 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答: 1)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已成为制造自动化研究中热点问题;2)更加注重研究制造自动化系统中人的作用的发挥;3)单元系统的研究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4)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研究十分活跃,实用化的成果不多;5)柔性制造技术的研究向着深度和广义发展;6)适应现代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的研究正在兴起;7)底层加工系统的智能化和集成化研究越来越活跃。柔性制造系统定义: 我国国家军用标准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柔性和自动化)(1)适应市场需求,以利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2)提高机床利用率,缩减辅助时间,以利于降低生产成本。(3)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库存量,以利于提高市场响应能力。(4)提高自动化水平,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柔性制造系统一般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加工系统、物流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加工系统的配置互替形式(并联)、互补形式(串联)和混合形式(并串联)三种。常见的物料存储装置有立体仓库、水平回转型自动料架、垂直回转型自动料架和缓冲料架。柔性制造系统中的数据流,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流动.数据类型:基本数据、控制数据和状态数据。柔性制造技术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集成制造定义:基于企业资源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简称CIMS。信息集成和总体优化是集成制造系统与一般制造系统的最主要区别之一。组成:
人与机构、经营、技术三要素。从功能角度看,一般可以将CIMS分为四个功能分系统和两个支撑分系统。四个功能系统: 1)工程设计自动化分系统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3)CIMS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4)CIMS质量保证分系统 质量保证分系统的目标: a.保证用户对产品的需求;b.使这些要求在实际生产的各环节得到实现。两个支撑分系统: 计算机网络分系统 , 数据库分系统数据库:就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相关的数据组织在一起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上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特点: 具有优质、高效、低耗、洁净和灵活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特种加工技术定义:是用非常规的切削加工手段,利用电、磁、声、光、热等物理及化学能量直接施加于被加工工件部位,达到材料去除、变形以及改变性能等目的的加工技术。特种加工与传统切削加工的不同特点主要有:①不是主要依靠机械能,而是用其他的能量(如电能、热能、光能、声能以及化学能等)去除工件材料;②工具的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工件材料的硬度,有些情况下,例如在激光加工、电子束加 工、离于束加工等加工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 激光加工定义:激光加工是利用材料在激光聚焦照射下瞬时急剧熔化和气化,并产生很强的冲击波,使被熔化的物质爆炸式地喷溅来实现材料去除地加工技术。基本原理和特点:利用光能经过透镜聚焦后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依靠光热效应加工各种材料。基本设备包括:激光器、电源、光学系统、冷却系统及机械系统等。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1)激光打孔(2)激光切割(3)激光焊接(4)激光表面处理等加工制造领域。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分为离子刻蚀、离子溅射沉积、离子镀及离子注入 4类。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都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束流作为热源,对材料或构件进行加工的技术,又称为高能束加工。超声波加工 主要是磨粒的撞击作用超声波加工 适合于加工硬脆材料,尤其是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石英、硅、玛瑙、宝石)微细加工技术 是指微小尺寸零件的生产加工技术。包括三级:微米级亚微米级纳米级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原理:基于“材料逐层堆积”的制造理念,将复杂的三维加工分解为简单的材料二维添加的组合。RPM技术的特点:(1)可以制造任意复杂的三维几何实体,不受传统机械加工中刀具无法达到某些型面的限制。(2)成形过程中无人干预或较少干预,大大减少了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3)任意复杂零件的加工只需在一台设备上完成,也不需要专用的工装、夹具和模具。快速堆积成形快速成形系统根据切片的轮廓和厚度要求,用片材、丝材、液体或粉末材料制成所要求的薄片,通过一片片的堆积,最终完成三维实体原型的制备。选择性激光烧结则使用粉末材料。超高速加工技术常用的刀具材料有:涂层刀具 金属陶瓷刀具 立方氮化硼(CBN)刀具聚晶金刚石(PCD)刀具 超高速切削机床 电主轴采用陶瓷滚动球轴承 磁悬浮轴承PDM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配合CAD工具的PDM系统、专业PDM系统 产生和PDM的标准化阶段。PDM系统标准化包括:管理对象的标准化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简述先进制造技术及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概述:综述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内涵、特点、主要内容等,结合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理解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历程1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2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3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4现代集成制造系统1先进制造技术概述先进制造技术是系统的工程技术,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四个大类。三个层次:一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基础制造技术。这一层次的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 的核心,主要由生产中大量采用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基础 工艺优化而成。二是新型的制造单元技术。这是制造技术与高技术结合而成的崭新制造技术。这是运用信息技术 和系统管理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进行技术集成的结果,系统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 量流和信息流。如成组技术(CT)、系统集成技术(SIT)、独立制造岛(AMI)、计算机集 成制造系统(CIMS)等。四个大类:一是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 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是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技术。现代 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自动化技术,工业设计技术等;二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成刑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表而改性、制模和 涂层技术;三是制造自动化技术,其中包括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计 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检测及信号识别技术和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技术等; 四是系统管理技术,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以及现代制造模式(如精 益生产、CIMS、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等)、集成化的管理技术、企业组织结构与虚拟公司等 生产组织方法。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2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目前对先进制造技术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经过近年来对发展先进制造 技术方面开展的工作,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 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 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3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先进制造技术更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广泛性、高精度性。先进制造 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但在其制造过程中还综合应用了设计技术、自动化 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更加 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并能 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先进制造技术主要有如下特征:1)系统性 由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管理等等技术的应用,并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先进制造技术成为能够驾驶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系统工程2)广泛性 传统制造技术通常只是将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各种工艺加工,而先进制造技术贯穿了从生产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及使用维修的整个过程,“成为市场——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市场”的大系统3)集成性 传统制造技术的学科专业单一,独立相互界限分明。而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和学科的不断深入,交叉,融合其界限逐渐淡化和消失,技术系统化,集成化的现代交叉性制造系统工程。4)动态性 先进制造技术是针对一定的应用目标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而其内涵不是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5)实用性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制造要而发展起来的先进实用技术,有着明确的需求方向 4现代集成制造系统1)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含义与定位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新的发展阶段,在继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它不断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中相关思想的精华,从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向企业集成方向迅速发展,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处于核心地位。具体地说,它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集成的角度看,早期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侧重于信息集成,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集成概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扩展,除了信息集成外,还实现了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种业务过程的整体优化,即过程集成,并发展到企业优势互补的企业之间的集成阶段。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范围应该介于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攻关计划之间。与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相比较,它更注重成果的应用性,尽可能将技术产业化,并推动我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与国家攻关计划相比较,它更注重解决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关键的共性问题、前瞻性问题和示范性问题。2)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构成先进制造技术(AM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通过对其内涵和特征的研究,目前共同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通过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发现,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绝大部分特点,只不过先进制造技术所涉及的范围要比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大,因此通过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综合考察,提出了一个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构成模式。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在吸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动态联盟的研究工作深入进行,并不断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思想,将它们进行推广应用,由此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3)我国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策略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新思想、新概念层出不穷,通过对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关系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制定我国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策略时,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并行工程的哲理,使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并不断吸收先进制造技术的成熟成果,为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起到促进的作用。目前,在美国并行工程已到了推广应用阶段,在虚拟制造方面也有商品化软件投入市场,在这方面我们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工作方面,科研经费紧缺,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成果难以推广应用,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方面,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管理工作落后,科研能力薄弱,当面临国际竞争时大多难以为继,很难在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方面花费过多,而且受企业人员素质的制约,一些先进的技术还不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都挫伤了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热情;国家政策方面,虽然国家对制造业十分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当前正处在改革过程中,多种机制同时运行,多方利益难以协调,在资金使用上往往顾此失彼,而且国家财政困难,也难以使用重金支持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综上所述,发展我国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动力,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计划的协调,继续深入开展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绿色制造的研究与应用,并利用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组织各地区的科研力量,集中突破与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密切相关的如STEP标准的应用、CORBA规范的推广、企业过程重构理论的研究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理论研究工作,逐步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灵魂。一、简述机械制造业的变革及挑战。(10分)机械制造业的变革: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 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耍改进和完善,这些 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人,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良好条件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始终是机械制造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一、集成化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作为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系统)组成,通常可划分为5部分: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4. 质量信息分系5. 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Network & DB)二、智能化智能制造系统可被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三、敏捷化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实现敏捷制造的技术基础包括:1. 大范围的通讯基础结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厂信息网络和准时信息系统(Just-In-Time-Information)。2. 柔性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方法。3. 高柔性、模块化、可伸缩的制造系统。4. 为定单而设计、制造的生产方式。5. 基于任务的组织与管理。6. 基于信任的雇佣关系。四、虚拟化虚拟制造”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虚拟制造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五、清洁化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资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改进工艺及设备,并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覆盖构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及报废等,合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机械制造业的挑战: 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资带来的忧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技术和技术装备使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担忧.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杀入国内机械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工电器、文化办公设备、仪器仪表、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这几个行业约占机械工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0%。存在着许多技术黑洞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除了面临“外敌”之外,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整个工业制造设备的骨干都是外国产品,这暴露了我国工业化的虚弱性。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椎和脊柱,中国今后如果不把腰杆锻炼硬了,挺直了,那么整个经济和国防都是虚弱的。机械制造业落后近30年机械制造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整个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由于其具有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性价比高等优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在我国机械市场中,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却遇到了一系列现实挑战。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要相对缓慢一些.国家扶持的支点偏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技术黑洞的形成与国家的重视程度、投入密切相关。国家在过失的二十多年来忽视了发展机械行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出现了偏差,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大的政策是在鼓励企业加强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但相关配套政策规定的不够健全,使得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在国内发展遭遇了现实尴尬。如制造产品被归属旧件回收,没有增值税发票,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也不能减免制造企业增值税,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简述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趋势。(10分)定义: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简称为AMT)是指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特点:1.先进制造技术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它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2.先进制造技术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是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3.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要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它的竞争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竞争,因此它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的有效要素,同时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具有面向21世纪新的技术领域。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数控技术、机器人、CAD/CAM技术、CIM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在内的信息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日益增多的高效能手段。(一)工业应用的技术,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能源技术成果,综合应用于制造过程。1.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简称数控(NC),是用数字量及字符作为加工的指令,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服了传统机械加工的缺点。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依托强大软件来完成产品设计中的建模、解算、分析、虚拟模拟、加工模拟、制图、数控编程、编制工艺文件等工作。3.特种加工技术,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某些特殊要求越来越高,工件材料越来越硬,加工表面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加工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人们探索利用电、磁、声、光、化学等能量或将多种能量组合施加在工件的被加工部位,实现材料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非传统加工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特种加工。(二)制造业综合自动化,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1.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的可再编程的多功能操作器,又称工业机器人。它能在三维空间内完成多种操作。2.成组技术,人们用大批量生产的组织形式以高效的生产设备、高效的工艺技术去制造单件小批的零件,降低生产成本,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简称GT)就应运而生。3.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实现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装卸、运输、管理的系统。它具有在线编程、在线监测、修复、自动转换加工产品品种的功能。柔性制造系统具有:高柔性,在线编程使计算机响应进行控制高自动化设备工作;高效率,合理控制设备的切削用量实现高效加工。(三)系统管理技术,制造业综合自动化、过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获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1.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简称(CE)是对产品及其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进行并行、集成设计的一种系统化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使产品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全生产周期中的所有因素,包括加工的质量、成本、进度和产品的技术性能及使用性能需求等,减少加工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速产品开发过程,缩短开发周期。2.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简称(VM)利用计算机技术、建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仿真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模拟,以发现设计或制造中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改进完成,省略了产品的开发研制阶段,达到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n),简称(CIMS)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制造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将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的集成起来,完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一系列生产过程的高效益、高柔性的先进制造系统。三、现代设计技术的核心因素及发展特点有哪些? 列举一些主要设计技术方法。(15分)现代设计技术的核心因素:质量、时间和成本。质量:满足用户功能要求,符合有关法律、标准和生态环境要求,安全性、可靠性、合理寿命,方便使用和维护保养,用户培训、质量保证和维修服务。成本:产品成本、合理利润、一次性安装费用和经常性维修费用。时间:设计开发的周期,供货的时间、方式等方面的适应能力。现代设计技术的特点:(1)系统性强调用系统的观点处理设计问题。整体上把握涉及对象,考虑对象与人、环境的联系。(2)动态性要考虑产品的静态特性,和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考虑与周围环境的物资、能量及信息的交互。(3)创造性是建立在先进的设计理论及工具,能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开发出创造性的产品。(4)计算机化计算机已渗透到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数值计算、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巨大的信息存储及处理能力: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和系统仿真等。(5)并行化、最优化、虚拟化和自动化强调的是设计过程。综合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强调并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用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对产品进行方案优选、结构优选和参数优选,达到整体优化。自动化主要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自动建模技术。(6)主动性现代设计在设计初期,就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种可能做出准确预测,减少故障的发生,体现了主动性。主要设计技术方法:1.并行设计并行设计是一种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设计制造过程和相关的支持过程)进行并行和集成设计的系统化工作模式。强调产品开发人员一开始就考虑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把一切可能产生的错误、矛盾和冲突尽可能及早地发现和解决,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二、虚拟设计在达到产品并行的目的以后,为了使产品一次设计成功,减少反复,往往会采用仿真技术,而对机电产品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又属于是虚拟设计的范畴。虚拟设计能实现在产品加工制造之前,建立产品的功能、结构模型,并能对其进行修改和评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三、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以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概念的设计过程,其基本思想就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人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四、可靠性设计机电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可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设计是以概率论为数学基础,从统计学的角度去观察偶然事件,并从偶然事件中找出其某些必然发生的规律,而这些规律一般反映了在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发生的可能性(概率)之间的关系。五、智能优化设计随着与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不断的发展,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我们面临的将是越来越复杂的机电系统。解决复杂系统的出路在于使用智能优化的设计手段。智能优化设计突破了传统的优化设计的局限,它更强调人工智能在优化设计中的作用。六、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在一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上,对所设计的机械零、部件,输入要达到的技术参数,由计算机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校核,然后输出标准的机械图纸,简化了大量人工计算及绘图,效率比人工提高几十倍甚至更多。七、动态设计动态设计法是在计算参数难以准确确定、设计理论和方法带有经验性和类比性时,根据施工中反馈的信息和监控资料完善设计,是一种客观求实、准确安全的设计方法。动态设计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和信息反馈有利于控制施工安全,并不断地将现场情况及变化反馈到设计单位,以便调整完善设计。八、模块化设计结构模块化设计主要是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分解现有的产品,在分解中考虑到各个要素的可行性,从而在早期就预测到设计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降低产品的成本。九、计算仿真设计根据工程机械不同的作业功能,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作业过程,以分析和确定各种状态下的作业参数,研究工程机械各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合理性,借助数学实验等方法预估工程机械的作业效果,从而可大大减少设计上的失误,避免或减少走弯路。十、人机学设计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十一、摩擦学设计摩擦学是研究相对运动的作用表面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一门边缘摩擦学系统过程研究学科。十二、疲劳设计 疲劳就是材料、零件和构件在循环加载下,在某点或某些点产生局部的永久性损伤,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形成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直到完全断裂的现象。十三、反求设计反求设计(也称逆向设计),是指设计师对产品实物样件表面进行数字化处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并利用可实现逆向三维造型设计的软件来重新构造实物的CAD模型(曲面模型重构),并进一步用CAD/CAE/CAM系统实现分析、再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的过程。十四、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十五、共用性设计共用性设计UD(Universal Design)是指,在商业利润的前提下河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产品(广义的,包括器具﹑环境﹑系统和过程等)的设计尽可能使不同能力的使用者(例如残疾人﹑老年人等),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能够安全﹑舒适地使用的一种设计过程。十六、有限元法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的一种现代数值计算方法。它不仅能用于工程中复杂的非线行问题、非稳态问题的求解, 还可用于工程设计中进行复杂结构的静态和动力分析, 并能准确地计算形状复杂零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 成为复杂零件强度和刚度计算的有力分析工具。十七、机械系统设计系统的观点,研究内外系统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各子系统的协调工作,取长补短来实现整个系统最佳的总功能。十八、机械动态设计根据产品的动载工况,以及对产品提出的动态性能要求与设计准则,按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优化与试验、并反复进行的一种设计方法。十九、工业艺术造型设计在保证产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用艺术手段按照美学法则对工业产品进行造型活动,对工业产品的结构尺寸、体面形态、色彩、材质、线条、装饰及人际关系等因素进行有机的综合处理,从而设计出优质美观的产品造型。四、简述超高速加工技术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有哪些?(20分)超高速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刀具和磨具,利用能可靠地实现高速运动的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的制造设备,以提高切削速度来达到提高材料切除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先进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的特征:切削力低、热变形小、材料切除率高、高精度、减少工序。超高速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高速切削与磨削机理研究,超高速主轴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进给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用刀具与磨具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在线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等。超精密加工技术当前是指被加工零件的制造公差为0.30~0.03um,表面粗糙度值为Ra0.03~0.005um的加工。实现这些加工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则称为超精密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精密加工的机理研究,超精密加工的设备制造技术研究,超精密加工工具及刃磨技术研究,超精密测量技术和误差补偿技术研究,超精密加工工作环境条件研究。五、非传统加工技术主要有哪些种类? 非传统加工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0分)非传统加工亦称为“特种加工”或“现代加工方法”,泛指用电能、热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声能及特殊机械能等能量达到去除或增加材料的加工方法,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非传统加工技术主要种类:化学加工(CHM)、电化学加工(ECM)、电化学机械加工(ECMM)、电火花加工(EDM)、电接触加工(RHM)、超声波加工(USM)、激光束加工(LBM)、离子束加工(IBM)、电子束加工(EBM)、等离子体加工(PAM)、电液加工(EHM)、磨料流加工(AFM)、磨料喷射加工(AJM)、液体喷射加工(HDM)及各类复合加工等。非传统加工技术的主要特点1、与加工对象的机械性能无关,有些加工方法,如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离子弧加工、电化学加工等,是利用热能、化学能、电化学能等,这些加工方法与工2、非接触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使用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因此,工件不承受大的作用力,工具硬度可低于工件硬度,故使刚性极低元件及弹性元件得以加工。3、微细加工,工件表面质量高,有些特种加工,如超声、电化学、水喷射、磨料流等,加工余量都是微细进行,故不仅可加工尺寸微小的孔或狭缝,还能获得高精度、极低粗糙度的加工表面。4、不存在加工中的机械应变或大面积的热应变,可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其热应力、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等均比较小,尺寸稳定性好。5、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能量可相互组合形成新的复合加工,其综合加工效果明显,且便于推广使用。6、特种加工对简化加工工艺、变革新产品的设计及零件结构工艺性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六、简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工作原理、其优点是什么?主要类型有哪些?(15分)RP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计算机内的三维数据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得到各层截面的轮廓数据,计算机据此信息控制激光器(或喷嘴)有选择性地烧结一层接一层的粉末材料(或固化一层又一层的液态光敏树脂,或切割一层又一层的片状材料,或喷射一层又一层的热熔材料或粘合剂)形成一系列具有一个微小厚度的片状实体,再采用熔结、聚合、粘结等手段使其逐层堆积成一体,便可以制造出所设计的新产品样件、模型或模具,简单描述就是 “分层制造,逐层叠加” 类似于积分过程。如下图: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优点:1.从制造角度出发,减少设计、加工、检查的工具,不需要任何刀具,模具及工装卡具的情况下,可将任意复杂形状的设计方案快速转换为三维的实体模型或样件。2.从市场和用户角度出发,减少风险,可实时地根据市场需求低成本地改变产品。模型或样件可直接用于新产品设计验证、功能验证、外观验证、工程分析、市场订货以及企业的决策等,非常有利于早找错早修改早优化,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一次成功率,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3.从设计和工程的角度出发,快速、准确、以及制造复杂模型。4.结合CAD/CAM 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主要类型为(1)立体印刷技术(SLA)SLA(Stereo lithograghy Apparatus)法,其工艺原理是:从最底层开始,激光在光敏树脂表面扫描,在扫描过程中,激光的曝光量超过树脂固化所需的阈值能量的地方才会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固态。(2)选择性激光烧结(SLS)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是利用激光所提供的能量有选择性地融化热塑性塑料以形成三维零件。(3)熔融沉积成型(FDM)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是利用热塑性细丝在移动头中进行熔化,熔化后的材料在移动的过程中被挤压出来堆积零件。(4)层压物体制造技术(LOM)LOM(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是通过逐层激光剪切薄纸材料制造零件的一种技术。七、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有哪些主要特点?主要的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有哪些?(10分)先进制造模式的先进性表现在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管理手段得当、制造技术领先、市场反应快、客户满意度高、单位产品成本低等诸多方面。主要特点:通过对现代各种先进制造模式的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它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综合性:是技术、管理方法和人的有效综合和集成。(2)普适性:其概念、哲理和结构,适用于不同企业,其核心思想和观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3)协同性:强调人一机协同、人一人协同因素的重要性,技术和管理是两个平行推进的车轮。(4)动态性:与社会及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发展过程。柔性生产模式由英国莫林斯(Molins)公司首次提出的柔性生产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推广应用。该模式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以增强制造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员工劳动生产率且改进产品质量。智能制造模式该模式是在制造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和系统,以一种高度柔性和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模拟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以便取代或延伸制造过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了完善、继承和发展。因智能制造可实现决策自动化,实现“制造智能”和制造技术的“智能化”,进而实现制造生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敏捷制造模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敏捷制造模式与虚拟制造生产模式一起被美国政府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1世纪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该模式是将柔性制造的先进技术、熟练掌握的生产技能、有素质的劳动力,以及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灵活管理三者集成在一起,利用信息技术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机遇做出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要求。这种模式促进了传统的制造业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导致制造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生产模式发生根本变化。敏捷制造生产模式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不断出现,推动着制造科学发展,例如分形制造、生物制造、全球制造、全能制造和智能制造等新概念的问世。高效快速重组生产系统模式该模式是在对柔性生产、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这三种制造生产模式的优点进行比较、综合和创新之后,于1995年提出的,目前已开始推广应用。高效快速重组生产系统模式是上述三种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集成生产系统,其特征是对市场的灵活快速反应的制造资源的有效集成。虚拟制造生产模式虚拟制造生产模式是利用制造过程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来实现产品的设计和研制的模式,即在计算机中实现的制造技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设计、试制、修改设计、规模生产的传统制造模式。在产品真正制造出来之前,首先应在虚拟制造环境中完成软产品原型(Soft Prototype),代替传统的硬样品(Hard Prototype)进行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预测和评估,从而大大缩短产品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便更可靠地决策产品研制,更经济地投入、更有效地组织生产,从而实现制造系统全面最优的制造生产模式。极端制造模式制造技术正在从常规制造、传统制造向非常规制造及极端制造发展,因而出现了极端制造模式。极端制造是指在极端条件或环境下,制造极端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和功能系统。当前,极端制造已成为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极端制造集中表现在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和强场(如强能量场)制造,例如:制造空天飞行器、超常规动力装备、超大型冶金和石油化工装备等极大尺寸和极强功能的重大装备,制造微纳电子器件、微纳光机电系统等极小尺度和极高精度的产品。绿色制造模式绿色制造是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绿色化学”、信息技术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成果,使制造过程中没有或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制造系统的综合集成生态型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模式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长远发展的制造模式。绿色制造主要体现在:(1)绿色产品设计:使产品在生命周期内都符合环保、健康、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的要求。(2)绿色生产过程:在整个制造过程,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绿色制造技术主要包含了绿色资源、绿色生产过程和绿色产品三方面的内容。(3)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如生态工厂的循环式制造技术。它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工厂--致力于产品设计和材料处理、加工及装配等阶段,恢复系统工厂--对产品(材料使用)生命周期结束时的材料处理循环再利用。八、现代化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哪些?(10分)现代化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一、制造自动化系统开放式智能体系结构目标是使制造系统具备自组织和并行作用的能力,充分利用分布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使制造自动化向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二、智能4M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智能4M系统就是将建模(Modeling)、加工(Manufacturing)、测量(Measuring)、机器人操作(Manipulation)四者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建模、加工、测量、装夹、操作的一体化,其目的是实现快速制造、快速检测、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三、制造自动化系统的优化理论与调度方法制造系统是一类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DEDS),其物流、信息流以及各种资源的规则、调度和控制等有独特的要求。对这类系统的更精确的描述、分析和控制,需要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方面进一步突破。同时,由于实现各种先进的制造哲理和管理策略,如虚拟企业、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准时生产等,作为先进制造模式赖以实现的基础之一,生产组织与过程优化中决策调度的成功与否对上述目标的实现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四、面向制造自动化的虚拟制造技术研究虚拟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次,即:虚拟制造哲理研究、虚拟制造技术层、虚拟制造原型系统层,虚拟制造集成开发平台层。虚拟制造哲理的研究为制造企业敏捷制造提供指导思路,在信息集成基础上,通过组织管理、技术、资源和人机集成实现产品的开发过程的集成。五、CAD/CAPP/CAM一体化技术的研究CAD/CAPP/CAM
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当前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可视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主要研究内容有:CAD系统面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充分考虑产品信息的继承性,满足并行设计的要求,CAD与产品信息标准化相结合,产品模型的可转换性,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品信息编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和自组织性的软件系统、智能化CAD系统的研究,虚拟现实设计技术的研究.CAD/CAPP/CAM一体化技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就是CAPP技术的研究,主要有;基于并行工程的CAPP技术;虚拟制造模式下CAPP技术:基于PDM的CAD/CAPP/CAM集成系统;面向CIMS/CAPP集成开发平台等。六、面向制造自动化的数控技术的研究数控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及关键单元技术,又是精密、高效、高可靠性加工技术的支撑,它正朝着集成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对数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是:开放性结构系统的发展,采用新元件、新工艺不断改善和扩展以高精、高速、高效为代表的功,改善和发展伺服技术,采用通信技术,研制开发超精数控系统等。七、柔性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柔性制造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所涉及领域很广,主要包括:生产调度理论与算法的研究,主要涉及数学规划、图论、对策论、排队论、人工神经网络方法、Petri网理论等应用数学 理论及方法;计算机通信及数据库技术的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生产组织及控制模式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动态逻辑单元重构理论、多黑板结构模型的智能单元控制理论、系统扰动及再调度理论和技术、JIT技术、开放式体系结构等;制造资源控制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刀具管理理论及技术、加工设备的实时调度技术、物料储运系统如AGV、立体仓库等的控制技术。八、机器人化制造技术的研究机器人是一种高度柔性化的自动化设备,未来的典型制造工厂将是计算机网络控制的包含多个机器人加工单元的分布式自主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IR)、智能加工中心(IMC)、坐标测量机(CMM)、自动导引小车(AGV)均被视为“智能机器”,这些智能机器依据不同的要求有机地组成机器人化制造单元,实现多元化产品生产。九、先进制造智能传感与检测的研究智能传感与检测研究主要包括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和检测技术以及光纤传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智能传感器主要功能为:感知环境条件的变化,并进行相应补充,通过双向通信,以一种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格式及执行机构或控制器等与其他系统连接,对白身进行检测式诊断,实现智能决策。光纤传感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为:光波调制原理、调制光波信号检测技术、多传感器复用技术、多传感器网络及通信技术、光纤传感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的结合原理和方法等。第一次作业1.先进制造技术的构成有哪些?答:(1)主技术群:①设计技术群;②制造工艺技术群;(2)支撑技术群:①信息技术;②标准和框架;③机床和工具技术;④传感器和控制技术;(3)制造基础技术:①质量管理 ②用户/供应商交互作用 ③工作人员培训和教育 ④监督和评测 ⑤技术获取合理用2.狭义的制造和广义的制造的概念是什么? 答:狭义的制造,是指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广义的制造,则包含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3.制造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是什么?答:结构:是制造过程所涉及的硬件、软件、人员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功能:输入制造系统的资源通过制造过程输出产品过程:制造生产的运行过程,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制造装配、检验出厂、产品销售、售后服务、报废、回收、再利用等。4.现代设计技术内涵是什么?答:现代设计技术是以满足应市产品的质量、性能、时间、成本、价格综合效益最优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体,以知识为依托,以多种科学方法及技术为手段,研究、改进、创造产品活动过程所用到的技术群体的总称。5.现代设计技术的体系结构是什么?答:(1)基础技术:是指传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2)主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设计技术结合产生技术(3)支撑技术:指现代设计方法学、可信性设计技术、试验设计技术。(4)应用技术:是针对实用目的解决各类具体产品设计领域的技术6.CAE技术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CAE仿真技术是以数学理论、相似原理、计算方法、评估理论为基本理论,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以及与仿真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能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技术。7.成组工艺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把尺寸、形状、工艺相近似的零件组成一个个零件族(组),按零件族制订工艺进行生产制造,扩大了批量,减少了品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8.CAPP定义是什么?答: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原始数据、加工条件和加工要求,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编码、编程直至最后输出经过优化的工艺规程卡片的过程。9.CAPP在CAD/CAM集成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CAPP是连接CAD与CAM之间的桥梁和纽带。CAPP系统能直接接收CAD的零件信息,进行工艺规划,生成有关工艺文件,并以工艺设计结果和零件信息为依据,经过适当的后置处理,生成NC程序,从而实现CAD/CAPP/CAM 系统集成。10.基于成组技术的派生式CAPP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1)系统要预先对现有零件进行分组。(2)每个零件族或样件有一通用的标准工艺规程。(3)存储样件信息文件、样件标准工艺规程文件。(4)检索标准工艺规程。(5)从标准工艺规程中筛选派生出当前零件的工艺规程。(6)输出工艺过程。11.创成式CAPP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创成式系统的工艺规程是根据系统的决策逻辑和制造工程数据信息生成的。制造工程数据信息主要是有关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能力和对象、各种设备及刀具的适用范围等基本知识。决策逻辑以程序代码(一般的创成式CAPP系统)或者以规则的形式存入相对独立的工艺知识库,供主控程序调用。向创成式系统输入待加工零件的信息后,系统能自动生成各种工艺规程文件,用户不需或略加修改即可。12.检索式CAPP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答:派生式CAPP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设计好的零件标准工艺进行编号,存储在计算机中。当制定零件的工艺过程时,可根据输入的零件信息进行搜索,查找合适的标准工艺。第二次作业13.反求工程的含义是什么?答:针对已有样件,可利用三维数字化测量仪器准确、快速地测量出产品外形数据,在逆向软件中构建曲面模型,再输入CAD/CAM系统进一步编辑、修改,由CAM生成刀具NC代码送至数控机床(CNC)制作所需模具,或者由快速成型机将样品模型制作出来。14.说明逆向工程的接触式测量方式的特点? 答:接触式测量不受样件表面的反射特性、颜色及曲率影响,配合测量软件,可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基本几何形状,如面、圆柱、圆锥、圆球等。接触式测量的机械结构及电子系统已相当成熟,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接触式测量的缺点有:① 确定测量基准点而使用特殊的夹具,测量费用较高。② 测量系统的支撑结构存在静态及动态误差。③ 检测某些轮廓时,可能会有先天的限制。④ 以逐点进出方式进行测量,测量速度慢。⑤ 测头尖端部分与被测件之间发生局部变形影响测量值的实际读数。⑥ 不当的操作容易损害样件,也会使测头磨耗、损坏。15.说明逆向工程的非接触光学测量方式的特点? 答:非接触光学测量有如下优点:① 没有测量力,② 测量速度和采样频率较高,③ 不必进行测头半径的补偿。④ 不少光学测头具有大的量程。⑤ 同时探测的信息丰富。但非接触式测量也还存在一些缺点:① 测量精度较差。② 使用CCD作探测器时,成像镜头的焦距会影响测量精度。③ 非接触式测头是接收工件表面的反射光或散射光,测量结果易受环境光线及工件表面的反射特性的影响,噪声较高,噪声信号的处理比较麻烦。16.高速加工定义?答: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高速加工是指采用超硬材料的刀具,通过极大地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来提高材料切除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的现代加工技术。17.简述高速切削特点答:(1)随切削速度提高,单位时间内材料切除率增加,切削加工时间减少。(2)随切削速度提高,切削力减少,减少工件变形。(3)切屑以很高的速度排出,切削热大部分被切屑带走,给工件的热量大幅度减少,工件的热变形相对较小。(4)高速切削加工可大大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表面质量可提高1~2等级。(5)高速切削可加工淬硬钢铁件,18.高速切削对刀具的要求有哪些?答:(1)高速切削时速度和自动化程度高,要求刀具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并要求刀具的寿命高,质量一致性好,切削刃的重复精度高。(2)刀具应具有很好的高的耐热性、抗热冲击性能和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3)刀具应具有很好的断屑、卷屑和排屑性能。(4)刀具材料应能适应难加工材料和新型材料加工的需要19.高速切削加工的实时监控系统内容有哪些?答:(1)切削力监测以控制刀具磨损,机床功率监测亦可间接获得刀具磨损信息;(2)主轴转速监测以判别切削参数与进给系统间关系;(3)刀具破损监测;(4)主轴轴承状况监测;(5)电器控制系统过程稳定性监测等。20.高速回转刀具的结构特点有哪些?答:(1)为了减轻所承受的离心力的作用,刀体材料的设计应减轻质量,选用比重小、强度高的刀体材料。(2)刀体结构应尽量避免贯通式刀槽,减少尖角,尽量减少机夹零件的数量。刀体的结构应对称于回转轴。刀片和刀座的夹紧、调整结构应尽可能消除游隙,并且要求重复定位性好。(3)刀体结构和刀片夹紧结构可靠。刀体与刀片之间的连接配合要封闭,刀片夹紧机构要有足够的夹紧力。(4)用于高速切削的回转刀具必须经过动平衡测试。21.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什么?答:在绝缘液体介质中进行,自动进给调节装置使工件与工具电极之间保持适当的放电间隙,当在电极和工件之间施加很强的脉冲电压时,就会击穿介质绝缘强度最低处形成瞬间火花放电,电流密度很大,放电区能量高度集中,瞬时温度达10000-12000℃,工件和电极表面金属放电点就被熔化,甚至汽化而被蒸发。这些熔化或汽化的金属在电、热、流体、化学等各种力的作用下被抛入工作液中冷却为金属小颗粒,然后被工作液迅速冲离工作区,使电极和工件表面形成一个个微小的凹坑,同时放电过程中,电压又随之迅速降为零,介质绝缘性能恢复,等待下一次放电。如此反复,电极不断下降,工件不断被蚀除,最后就在工件上复制出了电极形状型腔内形,达到成形加工的目的。22.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定义是什么?答: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直接利用电能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同属蚀除加工。线切割采用细金属丝为电极,线切割可以加工带有一定锥度的型孔或型芯等。线切割加工时,一方面线电极对工件不断地上下移动,另一方面装夹工件的十字工作台,由数控伺服电动机驱动,在x、y方向实现进给,使线电极沿加工图形的轨迹,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23.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特点有哪些? 答:(1)不需要制造成形电极;(2)不需考虑电极损耗;(3)能加工精密细小、形状复杂的通孔零件或零件外形;(4)不能加工盲孔(5)一般采用一个电规准一次加工完成;第三次作业1.超精密加工对微量进给装置的要求是什么?答:(1)微进给与粗进给分开,以提高微位移的精度、分辨率和稳定性;(2)运动部分必须是低摩擦和高稳定性,以便实现很高的重复精度;(3)末级传动元件必须有很高的刚度,即夹固刀具处必须是高刚度的;(4)工艺性好,容易制造;(5)应能实现微进给的自动控制,动态性能好。2.电子束加工的特点要求是什么?答:(1)电子束可实现极其微细的聚焦(可达0.1μm),可实现亚微米和毫微米级的精密微细加工。(2)电子束加工主要靠瞬时热效应,工件不受机械力作用,因而不产生宏观应力和变形。(3)加工材料的范围广,对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的材料以及导体、半导体和非导体材料均可加工。(4)电子束的能量密度高,如果配合自动控制加工过程,加工效率非常高。(5)电子束加工在真空中进行,污染少,加工表面不易氧化,尤其适合加工易氧化的金属及其合金材料。3.离子束加工的原理是什么?答:离子束加工的原理与电子束加工基本类似,也是在真空条件下,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经过加速后,撞击在工件表面上,引起材料变形、破坏和分离。由于离子带正电荷,其质量是电子的千万倍,因此离子束加工主要靠高速离子束的微观机械撞击动能,而不是像电子束加工主要靠热效应。4.试论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内涵。答: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制造自动化的概念已扩展为不仅包括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且还包括人和机器及制造过程的控制、管理和协调优化,以使产品制造过程实现高效、优质、低耗、及时和洁净的目标。5.以FMS为例说明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构成系统。答:(1)加工系统:组成FMS的自动化加工设备。(2)工件储运系统:由工件库、工件运输设备和更换装置等组成。(3)刀具储运系统:由刀具库、刀具输送装置和交换机构等组成。(4)FMS的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多层控制。(5)检侧与监控系统。6.FMS刀具运储系统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是负责刀具的运输、存储和管理,适时地向加工单元提供所需的刀具,监控管理刀具的使用,及时取走已报废或刀具寿命已耗尽的刀具,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刀具成本。7.自动化制造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确定加工对象的类型及范围;对所确定的加工对象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加工方案;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确定设备类型及配置,进行系统总体平面布局设计;确定物流系统方案、控制系统方案、质量控制及监控方案;计算机通信网络及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辅助装置的确定;对系统配置及运行方案进行计算机仿真以确定最佳方案;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对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等。8.工件储运系统在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将被加工零件按系统的要求输送到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加工或处理,对暂时不需要加工的工件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使其不仿碍其它工件的流动,对已加工完成的件要送出系统或送入仓库等。9.CIMS系统的定义是什么?答: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借助于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技术,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对企业的生产作业、管理、计划、调度、经营、销售等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统一处理,并对分散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各种孤立的自动化子系统的功能进行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0.CIMS系统的由哪几部分功能组成?答:(1)四个功能分系统:① 管理信息系统(MIS);② 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③ 制造自动化系统;④ 质量保证系统。(2)两个支撑分系统:① CIMS数据库系统;② CIMS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11.简述并行工程的概念。答: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12.PDM的定义是什么?答:产品数据管理(PDM)以产品为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集成起来,统一管理,使产品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最新和安全,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性能,使企业赢得主动权和竞争优势。13.试述精益生产的内涵。答:精益生产的核心内容是准时制生产方式,这种方式通过看板管理,成功地制止了过量生产,实现了“在必要的时刻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的目标,从而彻底消除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浪费,以及由之衍生出来的种种间接浪费,实现生产过程的合理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精益生产是一个完整的技术综合体,包括经营理念、生产组织、物流控制、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库存管理、现场管理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生产管理技术与方法体系。14.简述敏捷制造的基本概念?答: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以柔性生产技术和动态组织结构为特点,以高素质、协同良好的工作人员为核心,实施企业间网络集成,形成快速响应市场的社会化制造体系。15.简述MRP-II的基本思想?答:在闭环MRP基础之上,把物流和资金流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完整的人机交互式的生产管理系统。它主要完成企业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等功能,MRPII可以在周密的计划下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控制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
在建设心电网络之前,心电图机是采用热敏纸记录心电图,门诊、病房心电图检查依靠人工模式。随着医院患者越来越多,心电图室患者等候时间很长;心电图数据无法进行数字化保存,更不能全院共享;心电图检查设备大部分是单机工作形式,心电图资料大量流失的问题一直阻碍着心电图室的发展。面对心电图检查不能实现网络共享、不能获取患者申请信息,不能连接电子病历(EMR),不能使用电子签章、不能实现电子扣费和网络查询等问题,心电电生理检查的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是势在必行[3]。
1.1心电网络建设情况
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其本质就是一套完善的心电检查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心电检查开单、患者就诊、数据存储、数据读取和展示等功能模块,我院网络系统心电检查流程。首先从HIS获取患者申请信息,连接进入PACS、EMR,然后使用电子签章、电子记费、网络查询等共享患者信息,实现院内所有临床科室的床旁心电图采集传输,建立心脏病患者资料库,为心电图检查建立全新的集中式工作模式。在门急诊建立诊断中心,安装门诊预约登记系统、电子叫号系统、医生报告诊断系统、主任审核系统、夜间值班诊断系统,心电图机采集设备联网,统计检索管理系统。心电图检查包括预约登记、电子叫号、记费、检查、报告、集中存储、临床共享、统计检索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病房配备手持移动式心电图机,建立床旁心电图采集模式;同时通过WEB浏览系统或HIS医生工作站进行全院临床信息共享。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安装心电图数据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与HIS、EMR、门诊一卡通等系统进行集成对接[4]。
1.2建设效果
1.2.1简化患者检查和报告流程我院现有心电网络自2010年开始建设至今,已经顺利突破了心电信息的网络化、集成化、数据集中存储等难点。现在,医生只需要在医生站开具相应医嘱之后,患者即可凭借手腕上的腕带至心电中心进行心电检测。检测完毕后,检测结果经相关心电医生分析后,分析与检测结果一并上传至心电网络,医生只需在自己的医生站即可查看检测结果及心电医生的检测分析。通过系统建设,在各个科室现有常用软件上(如EMR系统)添加心电信息管理平台的相应接口,使门诊、病区等整体区域心电图检查流程化,专家在线诊断,提高诊断精确度与标准。检查后的结果由专业的医生集中处理,通过WEB方式将报告在全院医生工作站上,实现心电图信息图像全院并共享。临床医生可以获得专业的图文诊断报告,可以看到心电图原始数据以及保存的心电图资料。临床医生可以在区域内任意电脑上浏览电子心电图报告,随时打印,方便会诊[5]。
1.2.2心电网络数据库建设心电网络的建设,解决了心电图数据集中存储的问题。通过建立区域的心电图数据库,为将来患者再次就医提供历史资料,也为医院各种心脏病统计学提供数据基础。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积累临床资料,资源共享,广泛讨论;②从个案的心电图资料中发现共性的特征,总结经验,有助于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合理治疗;③随时观察、对比,改善预后,提高诊疗质量;④为青年医师、基层医生提供临床心电图信息资料,指导临床研究方向,促进学科诊疗水平的提高。
2发展方向
2.1检查部分对于心电检查部分来说,其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向临床靠近,目标是通过移动心电检查设备的使用以及对科室医生的培训,让患者在床边就能及时完成心电图的检测,同时将检查数据实时传送到诊断中心,通过网络将结果展现在医生的电脑上。我院对无法移动或行动不便的患者,由科室专人负责使用手提式移动心电检测设备对其进行心电检测。但检测结果无法上传至心电检测中心。下一步建设的目标就是选用带有无线网络连接功能的心电检测一体化设备,通过现有的医护无线网络,实时上传检测结果,避免后期数据与系统分离,也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6]。
2.2诊断部分建立统一的心电检查诊断中心。当各个检查点完成检查后,由系统自动将数据传至心电诊断中心,采用国际通用的诊断用语库编写报告,提供丰富的报告诊断库,避免过多的键盘输入,快速的报告输入,支持心电图原始报告多次对比功能。建立报告网络系统,将临床送达的心电图进行诊断报告网络,缩短医生获得诊断报告时间。诊断医生可以将接收到的心电图进行自动报告录入、给出标准报告,经WEB系统给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或护士工作站上获得心电图诊断报告。并支持心电图、测量分析参数、心电图特征描述、心电图诊断等报告输出[7]。
3存在的问题
心电网络的建设给患者、医生带来便捷和高效的就医过程,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网络传输不稳定、临床医生技能不熟练等问题。所以,随着心电网络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了保证其日常的正常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维护工作,如:系统与硬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信息中心的网络保障和应急方案;临床科室正确使用设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和避免无效心电图的产生;心电图室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还需要对以上工作进行协调、支持与帮助。
4总结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心电系统;医院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TP3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38-01
1心电系统国内现状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疗收费,影像管理,检验管理,医嘱和药品管理都完成了信息化管理,但大多数医院的心电图管理都处在落后的管理状态,心电图报告不能在医院信息网络中传送,心电图检查依然是以人工传递报告为主,不能对需要的心电图永久保存。长期以来,心电图检查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却成为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瓶颈。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建立PACS、LIS等信息系统后,建立了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临床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了PACS、LIS等信息系统的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医院。在数字化医院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外科病人只需到CT室做检查,外科医生就可以立即在自己的办公电脑前通过网络浏览到该病人的数字CT片,随即高效作出诊断,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但这个病人需要心电图,就需要将临床资料提供给心电图医生,心电图检查做完后纸张报告要等待人工传递,没有电子格式的诊断报告,与现代化管理的CT检查十分不协调,影响了临床工作效率。因此,在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心电信息系统是临床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电子病历系统的基本要素。
2 医院应用数字心电信息系统的益处
数字心电信息系统将心电图机等无创诊断心电设备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组成计算机网络,在病人做心电图检查时,申请、预约、收费、数据采集与传输、结果分析、报告存储和打印等工作流程实现了自动化和程序化,减少了管理漏洞和医疗差错。通过网上查询和浏览检查报告,极大的方便了医生和病人,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通过报告的检索与查询,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具体总结如下:
2.1杜绝了漏费: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因此导致各科室严重的漏费现象,给医院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将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收费管理(配合HIS系统的收费管理),对心电图仪器的使用网络化管理,能很好地抑制漏费现象。
2.2心电图检查工作流程、自动化:从申请单的提交、预约、收费、检查、数据录入直到出检查报告,心电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了一套适合各级医院的工作流程,使大部分工作过程自动化进行。
2.3解决了心电图报告不能永久保存的弊端:热敏纸的心电图报告只能保存2年多,不符合医疗文书保存的要求,应用网络化管理心电图机可以永久存储,避免心电图报告保存时间短,占用空间大的弊端,也方便心电图报告的调阅、查询和统计。
2.4减少工作差错,节约了成本:全医院的心电图可通过网络自动传送到心电图诊断中心(心电图室),由心电图专业医师统一发放检查报告,既可以减少误差,又方便快捷。用普通A4或者B5纸代替热敏纸打印心电图报告,为医院节约大量的成本。
2.5提高临床医生的科研水平:由于心电图实现信息化管理,心电图的各种分类、心电图的查询、调阅和统计都变得非常方便。利用这些资源,心内科在人员培训、研究创新、量化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很方便地开展。
2.6实现心电图远程会诊:全院建立心电、电生理数据中心后,心电图的远程会诊变的极为方便简单,可以利用视频、电话、网络、电子邮件、信件、传真等多种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医院可以通过心电信息系统浏览异地患者的心电图及病历资料,提出会诊意见,双方通过视频、音频等通讯工具互动完成心电图诊断,同时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实现远程会诊功能。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软CIS Eis Worklist Dicom存储 Pacs lis 接口 服务
1 概述
随着人民对健康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健康体检管理方式诸多不足逐渐显现,以体检信息为主线,客户服务为中心,健康指导为纽带的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开始提供快捷、高效、优质、准确、规范的体检服务。
2 体检信息系统的功能介绍
(1)登记预约模块包括:预约;根据体检单位或个人确定体检项目完成个人登记、单位登记;根据预约的体检项目打印体检指引单、检查申请,根据条码服务打印体检条码,完成体检信息的管理。
(2)费用管理模块包括:个人、单位收费、退费、费用审核、财务核算、统计、VIP管理等功能。对于单位体检,一般情况不用先交费,由体检中心人员与体检单位协商付款金额、手续等。
(3)分科检查模块。使用科室为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心电、放射、彩超等各个功能检查科室,通过调用Worklist提供的体检人员信息,完成体检人员在本科室的检查项目和科室小结及图文报告,提供丰富且可自定义的模板,并完成图像调阅、查询统计。
(4)体检lis模块。检验科根据体检者的体检条码采集检验标本,经过检验设备分析并生成检验结果,且提供各种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5)终检审核模块。各科室的检查结果自动汇总到终检处,终检者根据体检者的历次体检结果及各科室小结,利用系统提供的专家数据库生成终检结论和健康指导建议。打印内容包括:封面、主检报告及健康指导建议、分科小结,检验分项结果、检查图文报告。
(6)统计查询模块。主要完成体检档案查询、科室医生工作量、体检汇总统计、体检收费统计、综合结论诊断统计、病种分类等综合卫生经济统计分析。
(7)系统设置模块。包括体检项目、设备设置、人员权限等配置和管理。
3 体检信息系统的架构及组成
服务器用双网卡,硬盘做raid5,操作系统采用win2003 server,数据库为 sql server2005。体检信息系统的5个服务分别为: Cis 后台服务器管理程序、Lis interface server、Eis interface server、Pacs数据管理服务、Worklist Scp服务。 提供Dicom图像传输接口的医疗检查设备(比如CT、DR、彩超等)配置体检信息系统提供的Dicom存储服务、Worklist Scp服务的参数:AT Title、Ip Address、Port,向服务器端发送体检人员的检查图像。其余检查设备(比如心电、动脉硬化等非Dicom连接设备)通过体检系统专用接口程序接收检查图像,并传送到服务器端。各个检验设备通过设备自带的工作程序及检验接口数据传输程序,向服务器端发送检验结果。
4 体检系统的维护与设备的软硬件故障处理
4.1 西门子 ACUSON S2000彩超系统软件升级后不能上传图像
西门子彩超主机系统软件升级前使用正常,升级后配置体检信息系统提供的Dicom参数,网络测试与服务器端连接正常,在彩超主机存储图像正常,服务器端就是接收不到彩超主机上传的Dicom图像。
初步判断原因应在彩超主机的参数设置方面有差错,最终在升级后的彩超主机的存储配置页发现transfer syntax 下的Implicit Little Endian 、 Explicit Little Endian 、Explicit Big Endian 这3个选项的前两个选项均被勾选,去掉Explicit Little Endian选项后上传图像正常。
4.2 心电图机不能传送图像,提示接收端未准备好
心电图机检查的图像通过本机程序上传至工作站主机,工作站的体检接口程序上传检查图像至服务器。心电图机提示提示接收端未准备好,应该是检查图像未能存储在工作站主机。检查网络,发现心电图机与工作站主机网络连接正常,进入心电图配置程序,发现心电图机的存储选项有存储卡和网络,默认选项被修改为存储卡,而心电图未配置存储卡。修改心电图机的存储选项为网络后检查图像传输正常。
4.3 动脉硬化机心音探头杂波干扰
在给体检人员检查动脉硬化时发现,心音图形杂波干扰严重,图形无临床意义。检查设备,确认线路连接正常,其余探头工作正常。更换此心音探头后干扰消失,图形正常。
4.4 数据库的死锁
某日,检查科室报告不能上传图像,检查服务器发现,系统提示“事物与另一进程被死锁在锁资源上,并且已被选作死锁牺牲品,请重新运行该事物”。将服务器重新启动后,各部门运行工作正常。
5 应用效果
体检中心采用体检信息一站式的采集和处理,方便了体检人员,保证了体检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为体检人员提供了优质、规范的体检服务;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强化了服务质量,为管理层提供了诸多综合卫生经济统计分析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刚荣,汪鹏.数字化体系-医院科学发展的推进器[J].中国数字医学,2007(02).
[2]韩霄.体检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09).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理念:功能分区;
前言
医院作为人类社会功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一个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殊场所,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挽救都与医院联系在一起。现代医院建筑作为生态城市的公共单元,见证了人类繁衍、生存、发展的过程,并作为人类的一种工作与特殊的生活环境,在规划与设计中比其它民用建筑更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和特殊性。医院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注重生态文化理念的研究和运用是21世纪医院发展与建设的必然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和学术启迪意义。同时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以岽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体现生态文化的设计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一种设计理念,它的创意哲理和方法是牛态建筑学,其出发点是从现实和未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应用生态原理和环境的规划设计方法。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的目益重视,我国的医疗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医院建设规模逐年扩大,所以如何设计建设绿色生态人性化的医院成为设计师目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工程概况
杭州市妇女医院位于钱江新城南翼近江单元内,为上城区沿江公共中心区块,杭州市妇女医院东北临规划商务办公用地,西临现状新塘河,西南侧有一规划的城市公共绿地。南临规划一号,支路与三号支路。项目用地平整,无拆迁,用地条件良好,适宜于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杭州市妇女医院的发展远景定位立足杭州,面向全省,满足妇产大专科病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高端服务需求,同时满足钱江新城内的普通病人的基本医疗需求,项目建设用地1.5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总床位数为600张。如图1
图1工程概况
2、设计理念
2、1以人为本
重视患者的隐私和宜人、明辨的医疗环境,借助各种空间组合,结合水面,创造清新的医疗环境。综合考虑患者利益,强调整体建筑的舒适性、隐私性、实用性、明辨性。
2、2绿色空间
在用地条件较为紧张的条件下,建筑布局紧凑,最大限度的塑造绿地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医院,将绿色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让患者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更多提供给患者自然的空间和可以恢复的景观环境。从屋顶花园、空中庭院和集中绿地、沿河绿带,营造出绿色和谐的院区(如图2)。
图2
2、3高效先进
通过高性能和高效率的设施设计与先进的医疗手法相结合,提供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与服务,方便医疗人员对患者就诊,利用功能强、高效率的专业设施设计,形成具有亲和力的医疗环境。根据医疗的需要,布局医院功能,减少医务人员的服务和患者就诊的距离。结合现状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布置垂直交通核和确定电梯的数量。医院的设计理念从可实施性出发,注重控制减少运营成本,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管理方式,降低建设成本。紧凑的布局,有效的缩短了部门间的动线,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益,实现后期运营的节约效果。
3、项目现状分析
1)突出医院的服务性特征,注重主要城市立面和道路节点的形象设计。
2)重视周边环境:由于项目建设用地西侧紧临新塘河,西南侧还有规划的城市公共绿地,因此设计时重点结合病房的朝向和主导风向,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条件,力图营造出和谐的绿色医院。
3)合理的交通组织:由于地块的限制,同时相邻的一号和三号支路的等级相同,所以合理组织医院的各出入口,显得相当重要。
4、总体规划设计
4、1总体规划思路:
考虑到工程用地的形状和相对较为紧张的情况,和基地周边的情况:(西南侧的城市公共绿地和西侧的沿河绿地以及规划中的跨河人流步行桥的设置(图3))我们通过与人行桥相对应的院区中心庭院与绿地结合,将建筑的总体和绿地空间均设计为一字形,并相互间隔布置,这样的布局一方面可有利于建筑整体形象,同时也让人流得到最简单最有效的组织。另一方面也使得建筑空间丰富并且和景观绿地得以最大化的融合。
图3 总体规划
4、2功能区块规划:
通过设于三号路的主要入口与规划河道人行桥的轴线将功能区分为南北二个区块(图4)。南侧为沿两侧城市道路的门诊楼,并靠近两条道路入口,可方便面日常门诊人员就诊。北侧主要为病房楼与医技楼,将将病房按置基地内侧并靠近沿河绿地和城市公共绿地部位。可以让住院的病人可以得到较为安静和良好的休憩景观环境。医技楼主要置于门诊楼北侧及住院楼的底部,同时连廊与门诊相连,可以让病房手术和门诊化验的病人很方便的可以到达。
图4功能区块规划
5、建筑规划设计
5.1功能分区
清晰合理的功能区域,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内部流程,提高使用效率,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
5、1、1门诊
门诊临近主入口,为六层建筑。门诊模块以中庭为核心,呈U形布局,大大缩短了水平交通距离,又保证了门诊功能的相对独立性。门诊采用分层挂号收费,模块化布局,通用诊室,可根据需要灵活分配。各部门可以有效快速地互相联系又不互相干扰,同时模块化布局为医院更新改造、发展留有最大可能通过医院交通主轴和空中连廊可便捷的到达医技和住院部分。
5、1、2急诊、急救
急诊、急救分设独立出入口。在一号路上设置急救车出入口。分区明确,分为急诊、急救、留观三区,便于合理组织人流和提供就医人员的可识别性,提高急救效率。急救部设1间手术室。
5、1、3医技
医技部位于院区北侧及住院楼底部,共六层(不含技术层),成为整个医疗综合体的核心区域,服务半径最小,与医院的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均有良好的可达性,实现资源共享。一层为理疗中心,二层为血透中心,内窥镜和常规医技功能检查,三层为生殖中心和放射科(含X光,CT,DSA,MR等),四层为检验科,血库,病理科。五层为一个ICU区域(11床),一个CCU区域(10床)手术部(11间)六层为新生儿科和产房。地下室为中心供应、药剂科、中心药房总务库房。
5、1、4住院部
住院部布置在医疗区北侧,设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广场。住院部由VIP病房和普通病房组成。VIP病房共2个护理单元,普通病房共14个护理单元,总床位600床。VIP病房单元位于病房楼的顶部,有最好的景观视线,并有独立的观光电梯到达。住院楼以板式的建筑形象体现建筑群体的典雅气质,南侧布置的病房拥有良好的景观通风面。从病房向外均可以看到公共绿地和沿河景观带。
5、1、5其它配套部门
将感染科布置于基地的南侧靠急诊处的半地下空间,位置安全合理,对周边影响减至最低。医护及后勤工作人员通过东侧的工作出入口到达地下室集中更衣区,经连廊和电梯到达各个工作区域。清洁供应物品在后勤区设专用卸货区,经地下室洁净走道,供应电梯到达各部门。中心供应设专用洁梯连接手术中心。污物通过专用污梯运输至地下室,通过污物走道送达污物收集中心分类打包,外送。行政综合楼包括行政、会议、教学等功能,位于病房大楼的底部有专门的电梯和门厅到达,与其它功能无干扰,同时也可享用到较好的阳光和景观。
5、1、6电梯设置分析
考虑医院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电梯。门诊部分设三部电梯和一组自动扶梯,能迅速的将病人送达各楼层,住院部设六补病人电梯,3台vip专用观光电梯一部药梯一部洁净梯和一部污物梯,医技辅助部分设三部电梯和一个污物电梯行政办公单独设门厅并设有二部专用电梯
5、2灯光标志工程以及色彩分区
本医院为综合性医院,为方便病人以及探视等外来人员及本院职工识别方向,医院统一设计图案文字加色彩诱导标志。门诊部、入口大厅、电梯候梯厅、各科室入口、医技部入口、住院处入口厅,及各交通枢纽布置导向标志,(包括安全疏散标志)。门诊各科室、医技各科室、病房各护理单元以不同颜色的扶手色带区分不同部门,各科室入口处以及护理单元护士站以灯光色彩标志区分不同部门。各种无障碍设施,包括停车位、电梯、卫生间、电话问等设有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各类工程管网均按国家有关标准涂刷不同颜色油漆便于维修管理。
6、结束语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心电图机;心电检测;保养;内部检修
心电图机是一种具有很高的技术指标和精密度的医用电子检测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电子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到心电图机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一方面使得心电图机性能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完善,更具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化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医院使用心电图机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涉及病人的安全,心电检测结果的准确及对心电图机本身的养护与内部检修等诸多方面。
为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阐述医院使用心电图机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一、使用前应加强人身安全方面的保护措施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使用的都是ECG6511、ECG6151等型号心电图机,虽然这些仪器均采用了浮地设计,可以较好地防避电击事故,但是在使用中为保证病人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以及减少外界对心电图机的干扰其外壳仍然需要接地。各级医院心电图室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对仪器外壳作接地处理,最好安装独立的地线,也可利用自来水管或与大地接触良好的金属体作为接地线。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接地线连接时要除去接触部位的锈斑或油漆,而煤气管等有爆炸危险或有带电危险的管线是绝对禁止用来接地的。
当心电图机与其他一些检测设备配合使用时,要求医院心电图室必须设置具有良好接触的公共接地点。针对现在国内少部分医院仍在使用无浮地隔离设计、输入RL(黑线、接右脚)导程线直接与外壳相连的心电图机的状况,本文建议应立即停止使用这类仪器,以免发生电击危险。
二、使用中应尽量避免心电检测的各种干扰
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心电图机给病人做心电图时,其所采集心电信号的准确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尽量避免心电检测所受到的干扰。现分述如下:
2.1克服电磁干扰,避免人为加大干扰
通常医院处在一个复杂的电磁场空间里,其中交流电网、无线通讯以及电子仪器都会产生干扰电压,并且实际干扰电压一般都大于人体心电信号,所以抗干扰准确检测心电信号变得非常重要。现代心电图机通过采用数字技术、屏蔽技术等来尽可能的抑制干扰电压,但是在医院操作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例如,给病人做心电图的地点要远离X光室、理疗室、电梯、配电房、高压线、电力线等,以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电磁干扰,而且一般心电图室本身还要有屏蔽设置。
2.2规范操作,避开电极和导联线干扰
医护人员使用心电图机时要规范操作,绝不可将银/氯化银电极和镀银电极同时混用,否则会由于材料不同而产生很大的极化电压;不能将使用的导电膏等电解质与电极外面的导联线插头等部件接触,否则同样会由于材料不同而使极化电压增加;相关检测结果表明,使用导联线的走向不当也会造成干扰,正确的导联线走向需要与病人身体方向相同。另外,在做心电描记时,必须将全部导联都与人体相应部位相连接,不得有部分导联空置不接,进而可以有效地预防干扰的介入。
2.3调节好病人状态,准确采集心电信号
医护人员在给病人做心电图时,务必要使其处于放松状态且四肢可以自然摆动,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肌电干扰现象;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病人的情绪不太稳定、呼吸频率过快且每次吞吐量过大,这将会导致其自身心电信号发生漂移现象[4]。所以,对于上述可能会产生的两种不良情形,笔者认为医护人员需要先调节好病人的状态才能进行心电检测,或者等到病人的状态恢复到符合心电检测要求的状态时再检测,绝对不可以在病人处于不正常状态下就对其采集心电信号。
三、心电图机保养与内部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宜
医院从购进心电图机起就要面临仪器保养与内部检修的问题,这既需要医护人员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注意易损坏部件的保养,还需要医院内部仪器维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检修[5]。下文就这两方面逐一加以介绍:
3.1心电图机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养
心电图机作为一种精密度很高的电子医疗仪器,其作用简单讲是将微弱的人体电生理信号准确检出,并放大输出至显示屏上。我们从这里便可以很容易想象,心电图机前级检出信号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级及整体输出的准确性,最终的输出结果将可能出现几十倍以上的误差。关于心电图机电极和导联线的使用与保养,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五点[3]:①电极每次使用完应擦净表面的导电膏或盐水,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对电极的腐蚀;②如果发现镀银电极表面出现氧化或锈斑,这时使用绒布擦试即可,而决不能使用砂纸打磨;③如果发现电极变形、银皮剥落或因磨损而使部分铜质曝露,这时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该电极;④心电图机更换了的新电极不要立即使用,使用前应放在氯化钠溶液中浸泡数小时;⑤导联线使用完拔除各插头时,必须用手捏住插头拔出,不可拉着导线拽出,否则极易伤线甚至于断线。
3.2心电图机内部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检修心电图机之前必须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心电图机的结构特点,弄懂电路工作原理。这就告诉医院的仪器维护人员,只有在掌握了心电图机操作方法、清楚其结构特点以及电路工作原理的前提下,才能够正确、高效地辨别仪器的真假故障,避免误操作。
(2)在对仪器拆卸修理之前应注意检查是否有人为故障因素,如在遇到干扰严重或某些导联无心电信号的故障时,不要忙着拆卸主机。仪器维护人员通过对环境因素及导联线电极进行检查,可以简单快捷地判断出一些因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电极与导联线间导联无信号的故障。
(3)在使用仪器进行信号跟踪检查时,一定不要使导联线空载,要将导联线接好模拟信号产生器之后再通电检查。这是因为心电图机属于灵敏度很高的仪器,在导联线空接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接触人体时会感应到很大的干扰信号,极有可能产生新的心电图机故障。
四、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主要对医院使用心电图机所涉及的人身安全保护、心电检测干扰规避以及对心电图机本身的养护与内部检修方面的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当前国内医院如何科学使用心电图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使用心电图机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开机前的准备工作,电极的正确安放,机内电池正确使用,心电图机的定标,阻尼调整等诸多细小问题,希望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加以注意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陈和益,张维兰,严瑛等.医院心电图机的检定管理与质量保障[J].卫生事业及医院管理,2006,21(08):84~85
[2]郑智雄.加强心电图机的计量检定确保其量值的准确性[J].中国护理管理,2007,12(04):126~127
[3]冯侯兰,韩芳等.心电图检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层医学论坛,2003,11(03):84~85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心电图诊断学;教学方法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家霍华德首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该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日后在社会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试用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案例分析导入,调查其教学效果,为新的医学教学模式下心电图诊断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心电图诊断学是研究心脏在每一心动周期电活动的曲线图形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心电图专科性强、产生机制复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独立费心地讲解,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普遍反映其内容抽象,枯燥乏味,无从学起。如何在医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将抽象曲线图形和临床应用讲解清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心电图教学的难点。近两年来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尝试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案例分析导入的教学方法,在心电图诊断教学中实施,学生读图能力大大提高,现总结如下。
1方法
1.1问题设计
教师恰到好处地设计问题的是PBL教学法的关键,授课前需认真准备病例资料及心电图图片,精心构思所提的系列“问题”,首先精选教学内容,提出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或病例。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的难度递进式的问题,把心电图知识与临床有机的结合起来。且一定深广度,需要学生认真综合分析,并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得到解答。如心肌梗死一节中,首先分别准备三张图,即正常心电图、心绞痛(缺血)、心肌梗死的实际心电图,同时提供所对应的临床资料,提出几个问题: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和心电图,进行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明确诊断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了解治疗原则。所备资料和问题要课前一周发给学生。
1.2课前准备
以自愿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为6人讨论小组,围绕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查阅相关资料或文献,各小组写出发言提纲。带着问题自学,为其提供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1.3课堂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讨论,各小组推选代表阐述答案。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将所涉及的问题化解为若干问题,如冠心病的病因、病理解剖学基础、临床分型是什么?提出新的问题,如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共同点是什么,其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各自心电图改变是什么?学生们医学知识有限,分析多样,但课堂讨论为其营造了宽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围绕问题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教师启发和引导的作用,特别强调多媒体技术对心电图教学的重要意义,心电纸和图形清楚地显现在屏幕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很快掌握心电图特征,达成共识。对于两种冠心病心电图床现、定位诊断、定性诊断以及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等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学生们在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的同时,也加深了心电图学学理论的理解。
1.4归纳总结
讨论完毕后,学生回到小组,交流结果。教师概括性地归纳总结讨论问题的要点,对一些共同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同时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对讨论的问题和心电图学基本理论进行联系,复习相关的心电图学基础知识。
1.5考核评价
PBL教学这种开放式教学确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老师不利于掌握其理论知识的严密性和所有常见心电图辨析能力,考核就是考学生的真功夫,还要保证毕业后执业医师的心电图考试。故要求在校期间狠抓考核。考核分理论和技能两部分,均采用百分制,其中理论和技能各占50%,总成绩=(理论×50%+技能×50%),理论考试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100题,基本含概全部知识点,选择作答,如实统计成绩;技能部分把典型心电图共制成图片二十张为一组过塑,六人一小组组,每组同学手里都有相同的二十张心电图片,联系读图,然后在组间互相提问作答,逐人过关,老师考核时提问其中的两张给出评分,经过训练后读图全部满分,这样也很好地与各种医考接轨。心电图诊断部分的成绩优秀率(80分以上)为90%,及格率为100%,老师充分掌握了教学效果。
2结果
2.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首先,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模拟医考,也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2.2教学相涨,提高教师素质。PBL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课前需要教师精心雕琢教学设计,问题设计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在课堂上,教师扮演好引导和组织角色,通过启发式和交互讨论式教学设计问题在讨论中许多问题涉及其他学科知识,这要求教师深深入人浅出地引导、分析和答疑,最后在总结和考评,结果要及时反馈。这些都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3讨论
PBL模式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以一个真实的病例,培养发散思维,灵活动用新知识的能力,现行的教育体制下,[4]全面实施PBL教学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现总结如下:
3.1PBL模式的应用要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心电图的大部分章节可以问题导入,病案导入,但在心电产生,心电图正常形态和数值章节中因知识难度大,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而不能生搬硬套,多媒体提供直观图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3.2拟定问题要得当,要紧扣教学大纲,针对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又能加深专业理论的掌握。在出题、引导讨论和总结中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
3.3病例要结合临床,场景真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感性认识为从事临床医疗活动奠定基础。
3.4制订一套灵活的评估方法是PBL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传统的考试方法并不完全适合PBL系统,与之配套的相应考核方式。应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总之,PBL教学法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心电图诊断教学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案例分析导入,它为培养医德高尚、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及良好整体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诊断学教学团队,让问题加案例的教学方法在心电图诊断教学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马红亮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
[2]Doechy F,Segers M,Van den Bossche p,etai.effects of problem based 1earning:a meta analysis [J].1earning and Instruetion,2003,(13):533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7
【关键词】
词体检中心;工作流程;条形码随着电子技术不断的发展,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业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工业自动化控制、图书管理、物流管理、商品零售等。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和体检中心管理系统(XIMS)已成为医院建设现代化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目前国内医院已逐渐普及应用。条形码(BarCode)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1]。它是一种信息代码,具有唯一性、且识别速度快、可靠性强、准确性高[2]。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图书管理、物流管理、商品零售等领域[3]。200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将条形码技术引入XIMS中,改变了原来的体检流程步骤,达到了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
广州慧通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广州杜丰LIS实验室管理系统,深圳天方达XLMS体检中心管理系统,电脑,条形码系统,打印机。
2 方法
2.1 条形码的生成 集体体检:根据予体检单位制定的体检项目,提前由体检中心接待工作站人员打开XLMS,逐个录入客户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联系电话和检查项目并逐个打印客户体检指引单(附有条形码和体检明细:检验检查、体格检查和功能检查项目)和条形码标签、功能检查申请单(CT、MRI、DR、胃肠镜)并对应装订备用。个人体检:体检中心接待工作站人员打开XLMS即时录入客户基本资料,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体检项目,打印客户体检指引单、条形码标签和功能检查申请单并装订。
2.2 条形码的应用
2.2.1 检验检查 客户持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标签到检验采血工作站,护理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条形码方式进入检验标本管理窗口核对客户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粘贴条形码于相应的试管上按标本采集要求留取标本按检验标本管理窗口排序分类放置(生化组、免疫组、临检组)标本检验科专职人员根据分类总单按检验标本分类进行核对签收检验科通过LIS系统对排序的标本条码进行扫描,根据排序总单录入每个客户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经过审核后自动上传至网络,体检中心资料室工作站当日下午或次日上午通过LIS接口导人检验结果,资料室工作站通过XLMS扫描体检指引单上条形码,核查检验项目有无漏查、检验结果是否异常等。
2.2.2 体格检查 客户持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标签到相应科室(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妇科)体格检查。各科医生工作站扫描条形码读取检查项目进行检查输入检查结果保存。妇科:读取检查项目进行检查,留取白带常规或白带培养(粘贴条形码在相应的试管上)及宫颈刮片专职人员持相应检验单、病理单及标本分别送往检验科、病理科检验。白带常规结果当日上传网络。宫颈刮片次日取报告,白带培养一周取报告,将报告单装订在客户的体检指引单上,扫描条形码手工输入结果。
2.2.3 功能检查 客户持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标签到B超室、心电图室,医生工作站扫描条形码读取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打印B超图片、心电图并装订在客户的体检指引单上输入检查结果保存。放射科(CT、MRI、DR、胸透)、胃肠检查中心(胃镜、肠镜)暂未对接,客户需持检查申请单到相应科室检查,当日或次日取结果报告单及相应放射片子,将报告单装订在客户的体检指引单上,扫描条形码手工输入结果。
2.2.4 总检报告 资料室资料员扫描体检指引单条形码核查体检项目有无漏查、检查结果是否异常等,如有漏查及时补查、如结果异常及时通知客户复查或专科就医。备齐客户功能检查报告单并装订在体检指引单上送往总检站总检医师扫描条形码查看客户体检明细结果综述体检异常结果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和建议保存总检结果打印体检报告将客户体检资料返回资料室装订客户自取体检报告、可咨询总检医师。
3 讨论
3.1.1 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健康体检项目直接录入XLMS,免去以往手工操作,手写笔误,便于体检项目的核对,实现无纸化办公,杜绝了体检漏项的差错发生,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1.2 便于检验标本收检、查对和使用 条形码具有唯一性。按检验标本管理窗口排序分类放置标本及分类的总单收检分类放置的标本,使标本转接简单明了,便于查对,责任明确。减少了科室间的矛盾,提高了管理水平。条形码使用快捷,缩短了检测的周期,确保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1.3 提高了服务质量 条形码识别速度快、可靠性强。由于体检时间集中(上午8-12时),客户密集(200~300名)。严谨的工作流程,提高了体检速度,确保了体检项目全过程的正确性。缩短了工作周期,体检报告及时反馈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3.1.4 提高了医院信息化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 条形码在健康体检中心工作流程中的应用,优化了体检工作流程,合理运用信息化资源、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医院管理效率,使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张志彬.条形码在门诊工作流程中的应用.医疗设备信息,2007(8):78.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8
脑神宝丸(智美仁青诺吾丸)是果洛已故著名藏医康仓珠嘉运用藏医理论,经多年实践总结出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藏药制剂。为验证其临床疗效,自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共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病人153例,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人共153例,其中住院92例,占60.13%,门诊61例,占39.87%,全部病例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
二 性别:两组患者性别比较。见表1。
对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变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为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病例有可比性。
病例选择
一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一)胸痹中医诊断标准: 1、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2、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3、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
(二)中医辩证及证候判定标准: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主证:胸痛及或胸闷、憋气; 次证:脘胀、嗳气、肢体沉重;舌苔:舌苔浊腻,舌暗或有瘀斑;脉象:弦滑或结代。以上主证必备,次证具两项以上,结合舌象即可诊断。
(三)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判定。
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下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可分为三类:a、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一个月以内;b、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在一个月以上;
c、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为硝酸甘油缓解,本型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T压低或T波改变。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二 胸痹心痛轻重分级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判定。1、程度: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每周至少发作2-3次,或每日发作1-3次,但疼痛不重,有时需服硝酸甘油,心绞痛积分≤8分。2、中度:每天有多次数典型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到10分钟,疼痛较重,一般需要含服硝酸甘油,心绞痛积分9-16分。3、较重度:每天有数次典型心绞痛发作,因而影响日常活动(例如大便、穿衣等)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需多次含服硝酸甘油,心绞痛积分≥17分。4、重度:此类病人疼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均比较重度为重,不列为本药观察计划。
三 心绞痛症状记分法:1、发作次数:0分:无; 2分:每周发作2-6次; 4分:每日发作1-3次; 6分:每日发作4次以上。2、持续时间:2分:无; 2分:每次疼痛持续≤5分钟; 4分:每次疼痛持续>5<10分钟; 6分:每次疼痛≥10分钟。3、疼痛程度:0分:无; 2分:无发作时经休息即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 4分:发作时需药物治疗缓解后可继续正常活动; 6分:发作频繁,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散步、大便可诱发症状发作)。
4、硝酸甘油用量:0分:无; 2分:每周服1-4片; 4分:每周服5-9片; 6分:每周服10片以上。
四 中医症状积分法:1、胸痛:0分:无; 3分:发作时经休息即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 6分:发作时需药物治疗,缓解后可继续正常活动。 9分:发作频繁,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散步、大便可诱发症状发作)。2、胸闷:0分:无; 3分:偶感胸闷,可自行缓解; 6分:胸闷发作较频繁,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9分:胸闷持续不解,影响生活和工作。3、憋气:0分:无; 3分:偶感憋气,可自行缓解; 6分:憋气较重,服药后可缓解; 9分:憋气,服药后不能彻底缓解。4、脘胀:0分:无; 2分:偶感脘痛或轻微,饮食尚可。 4分:常有,一般需治疗。 6分:常有较重,治疗后始能缓解。5、嗳气:0分:无; 2分:时有发作。4分:经常发作,引及两胁不适。6分:频繁发作,引及两胁疼痛,治疗后始能缓解。6、肢体沉重:0分:无; 2分:精神不振,可坚持体力劳动。 4分:精神疲乏,勉强坚持日常工作。 6分:精神极度疲乏,不能坚持日常工作。舌象(-)正常,(+)舌苔白腻,舌质暗或有瘀斑。
脉象(-)正常,(+)脉弦或滑,结代。
五 中医症状病情分级标准:根据中医症状积分标准,将病情分为三级。轻度:中医症状积分≤12分;中度:中医症状积分13-26分;重度:中医症状积分≥27分。
六 纳入病例标准:1、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中医辩证为气滞痰浊血瘀证患者;2、每周发作心绞痛≥2次的患者;3、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4、年龄在18-70岁之间。
七 排除病例标准:1、经检查证实为冠心病心肌梗塞,或有重度心绞痛及其它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颈椎病所致胸痛者。2、合并Ⅱ级以上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快速房颤,房扑、阵发性室速等)患者。3、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5、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试验方法
一 分组方法:按随机表法(2: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1例。
二 试验用药:试验组:脑神丸(智美仁青诺吾丸),青海格萨尔王藏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克,每日一次,凉开水浸泡6-8小时,清晨空腹服用。对照组:地奥心血康,成都地奥制药集团生产,每次二粒,每日三次。
三 疗程30天试验期间禁止使用除硝酸甘油外的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物。
四 观测指标:1.安全性检测1.1一般体检项目1.2血、尿、大便常规1.3肝功能(ALT)、肾功能(Cr、BUN)检查。
2.疗效性指标2.1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原因、硝酸甘油服用量及停减率。2.2中医症状、舌象及脉象变化。2.3心电图: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电图或运动试验检查。2.4血流变学检查
五 资料收集及统计方法:(一)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判断者,予以剔除,剔除病例应详细理由。(二)临床资料的统计处理1.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2.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3.计量资料用t检验。
疗效判定
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一 胸痹症状疗效标准1.轻度显效:胸痹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胸痛发作明显无效:胸痛症状无改善加重:胸痛发作加重,达到“中度”以上标准。2.中度显效:胸痛症状消失有效:胸痛症状减轻一级,达轻度标准。无效:胸痛症状无改善。加重:胸痛症状加重,达到“较重度”或以上标准。3.较重度:显效:胸痛症状消失或减轻到“轻度”标准。有效:胸痛症状减轻到“中度”标准。无效:胸痛症状与治疗前相同。加重:胸痛症状加重(或达到“重度”标准)。
二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
2.有效:ST-T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
3.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4.加重:治疗后ST段降低加重,T波加深,或T波由平坦变为倒置。
三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疗效
疗效指数(n)等于疗前积分减去疗后积分×100%/疗前积分
显效:n≥70%有效:n≥30%<70%无效:n<30%
四 速效扩冠药物停减率(速效扩冠药物指硝酸甘油)
1.停药:治疗后完全停服速效扩冠药物。
减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扩冠药物用量减少50%。
不变:治疗后速效扩冠药物用量减少不足50%。
五 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明显好转由++++。
有效:症状好转,由+++++,或+++。
无效:症状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
治疗结果
一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8。
讨论
一 脑神宝丸(智美仁青诺吾丸)是果洛已故著名藏医康仓珠嘉在藏医学理论指导下,经过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浊血瘀证)藏药制剂,经过我们153例的临床验证,结果表明:脑神宝对心绞痛的显效率为55.89%,总有效率为87.25%,心电图显效率为24.51%,总有效为58.82%,中医证候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地奥心血康对心绞痛的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为68.63%,对心电图的显效率8%,总有效率43.14%,对中医证候的显效率18%,总有效率72.55%。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脑神宝治疗组疗效优于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脑神宝治疗组均优于地奥心血康对照组。
脑神宝丸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发作次数的自身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部分患者可停用或减少速效扩冠药物的使用,其停减率可达85.29%。
因此,可以认为脑神宝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藏药,有一定推广价值。
二 中医有关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记载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相近。中医学认为胸痹大抵与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寒邪内侵导致心脉瘀阻有关,其病机多虚实兼见,本虚标实,发病过程中常见虚实夹杂,实以血瘀、气滞、湿浊居多,寒凝、热盛次之,虚以气虚、阳虚为主,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虚损。本组病例主要是观察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临床以胸痛、胸闷、憋气、脘胀、嗳气、肢体沉重最常见。舌苔多白腻,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滑,甚至有结代脉。方中主要有沉香、丁香、木香、白芸香等,并配有山奈、豆蔻等温化湿浊,再伍以佐太、广枣、川西小苓菊、珍珠母等活血通脉活络等药,共同达到行气活血,化浊止痛之功效,故用于气滞血瘀、湿浊阻络之胸痹心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三 治疗过程中为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通过153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大便常规及肝(GPT)、肾功能(BUN、Cr)等安全检测,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说明脑神宝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传统藏药。
作者单位 814000 青海省果洛州藏医院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9
Zhang Chunjun;Dong Kai; Dong Qi
(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 157011)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11,China)
摘要: 本文简述了医学期刊的发展,医学期刊的出版现状、前期的评价工具指标,医学期刊的网传方式及电子网络版生物期刊的服务方式。探究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对医学期刊进行综合管理。为医学科研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提供更有利的医学信息服务。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journals, medical journals publishing status, indicators of pre-assessment tool, the network transmission methods of the medical journal and service of bio-electronic online journal. Explore how the medical colleges conduct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n medical journals to provide a more favorable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medical researchers and medical workers.
关键词: 生物医学期刊 管理 采购 评价
Key words: biomedical journals;management;procurement;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93-01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看到任何科学研究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利用与传播。有证据表明科学研究或社会经济生产信息80%~90%来源于专业期刊。高等医学院校的生物医学期刊占比很大,这是高等医学院校的特性所决定的。医学期刊也就成为了医学科研人员及医务工作者获取医学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认识到医学期刊的重要性,切实利用医学信息资源,完善相关信息技术,为高校师生及医务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医学期刊在教学及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现在,国内学术期刊已达到6千多种,其中医学期刊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医学期刊也由国内学会出版向国际出版社出版靠拢。医学期刊是科技期刊中很重要的一大类,医学期刊的发展和壮大是我们科技力量的展示。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日益更新。网络的普及使医学信息的获取、检索等更加方便和快捷。许多医学期刊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医学期刊不再是传统的纸质版、缩微版。而逐渐向电子版,网络版迈进。1823年创刊世界权威医学期刊《The Lancet》,第一个在1996年将期刊推进互联网。丛此,医学期刊开始了医学信息共享时代。
2医学期刊内容方面的发展
医学期刊引领的医学科技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日显突出。一方面,SCI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综合性权威文献数据库,精选收录全球生物医学期刊,有42种(84%)是与医学和生物相关的期刊。另一方面,综合医学科学领域的重要杂志在保持其学术地位的基础上,也开始向专门化发展,并与当前热门的基因、遗传分子、细胞生物学等密切联系。20世纪90年代初期分子生物学渗透到临床各个学科。尝试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对临床各学科疾病的发展机制等进行研究探索新创办期刊更具时代特点向更专深领域发展。
3医学期刊的综合评价
3.1 医学期刊的评价原则对于中国生物医学图书馆来说,期刊评价更是必要。由于医学期刊出版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价格的飞速上涨,对于任何图书馆来说都必须有选择性的采集所需的期刊。对期刊评价的原则是:①具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ISSN或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SSN。②由权威的研究机构的出版公司主办或出版。③具有较高的学术背景。④具有较高的编辑水平。⑤期刊编辑的规范化。⑥被国际相关学科的知名检索工具刊、数据库收录。有些近年来出版的工具书对如何引用电子邮件,网上文献数据库的文章或文摘等做出了具体规定[4]。
3.2 医学期刊的评价工具2004年第四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评价指标。IF(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其公式IF=该刊前俩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俩年的总数,影响因子在计算时未排除自身引用,异常的期刊自引也会导致异常的IF值。IF值是个相对指标,总被引次数是个绝对指标。期刊选定时,首先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获得合理结论。
4医学期刊及数据库的采购与订阅
4.1 纸质版医学期刊的采购与订阅医学期刊的收集方式一般包括期刊订购、期刊交换与赠送。选定时,首先应该广泛收集国内外期刊出版信息,再经选择评价,进而确定期刊的选定范围和品种常用的期刊出版信息工具书:《外国报刊目录》、《乌里希期刊指南》、《全国报刊简明目录》等。生物医学期刊订购途径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国际贸易总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通过邮局或报刊发行局订购。
4.2 电子版医学期刊订购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国内外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大量涌现,电子期刊及数据库已经进入各级各类图书馆。并且在图书馆资源建设、文献服务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因特网向期刊用户提供目次、题录、文摘以至文献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浏览及阅读服务。例如直接对医学文本、图像、视频、音频进行分析,从中抽取内容特征,然后利用这些内容特征建立索引并进行检索[2]。所以在采购网络版医学期刊之前应注意数据库收录期刊的范围、质量期刊文献的回溯期及时段性、检索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是否能提供数据库的试用性[1]。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世界出版业在电子网络期刊的出版、订购及网上服务方面都在不断的完善。
5医学期刊的交流
期刊收藏机构将本单位或国内编辑出版的期刊寄赠给国内国外相应的期刊交换单位,并获得对方单位寄赠。通过交换获得期刊资源可以节省大量的购书经费。程序化、集成化程度高,数据严密系统建成后效率高。现代化、数字化的图书馆联盟,成员馆通过联盟提高编目,联合目录、馆际互借等服务,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以区域或医学院校的图书馆为单位,协作建设纸本或电子期刊全文库,在需要时通过信件、传真或MSN\QQ等网络工具完成文献传递。操作简单,实施起来较容易,投入小、见效快[6]。
6结论
医学期刊管理的发展使得医学期刊管理及利用更加方便快捷。其在科研、教学、临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才能促进生物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及医疗科技创新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艳.美国的科研诚信[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1):11-14.
[2]武献予,谢金龙.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技术研究[J].电脑只是与技术,2009,(5):1923-1924.
[3]白海燕.数据资源整合的模式与解决方案[J].图书情报工作,2002,49(10):88-91.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0
关键字:医院污水 废气处理 设计施工一体化 招标
中图分类号:TU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的污水及废气处理系统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主要是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废气处理,其中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处理的厨房含油废水混合后,再进行后续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包括自动在线监测装置。
一、详细提出招标内容及招标界面范围划分
招标界面划分主要按总体范围和专业范围进行展开,具体如下划分:
(1)总体招标范围:招标文件要求的污水及废气处理系统设备及所属配套设备〈包括污水处理池站内所有设施、连接管线、各类阀门、传感器、配电箱、控制柜、控制系统(含控制主机、控制器、控制软件、控制管线)、钢架、减振装置、地脚螺栓、电气管线(含接地)、防腐、保温隔热材料、支托架、随机工具〉等全部设备,以及自动在线监测装置和用房、露天标准排放口等。
(2)专业界面范围:
室外污水处理池站位置详见招标人提供的给排水总图、建筑总图。
土建专业:污水处理站为全地埋式,构筑物(水池等)采用混凝土结构,所有污水处理池站混凝土构筑物由招标人负责,不纳入本次招标,但污水处理池站和地面设备站房建筑结构图、设备基础尺寸图、钢架底座、预埋件及现场预埋工作均由投标人负责完成。
电气专业:从低配电源引至本次招标项目总电源配电箱柜上端接线端子位置的强电线路敷设由招标人指定的单位负责施工,总电源配电箱柜下端头出现回路至设备控制柜或其他出线回路、电缆桥架、管线、控制管线等均由投标人负责完成。
C. 给排水专业:除了进污水处理池站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及加药用自来水管接至标准排放口(设置在污水处理池站边上)外1米处由招标人委托的单位负责以外,其余与污水处理系统有关的所有给排水管线、各类阀门、法兰(包括与加药用自来水管连接对接工作)均由投标人负责完成。
D.废气处理专业:本次污水处理池的臭气废气处理方案设计,包括污水处理池上废气收集和处理、排放,废气工艺的设计、施工;废气处理设备以及废气处理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等。
E.设计及深化专业:投标人必须严格按招标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包括当地环卫、疾控、市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污水处理系统施工图设计,图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池站结构图、平面图、各工艺平面图、各专业系统图、控制原理图、设备材料表、设备基础图、大样图、剖面图。
二、明确原水水质、污水处理量和排放标准指标
1、原水水质和污水处理量要求。采用全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的原水水源为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设计最大日水处理量:600m3/d,按24h连续运行设计,设计流量为25m3/h。Q=1600m3/d。
2、出水水质排放标准指标要求。
出水水质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的预处理标准。出水水质应优于以下指标,如粪大肠菌群数≤5000MPN/L;COD≤250mg/L;BOD≤100mg/L;SS≤60mg/L;出口总余氯满足3-10mg/L(接触时间≥1h)。
三、明确废气处理工艺及排放标准要求
(1)主要技术要求:
对本污水站废气处理要求按《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标准执行。
组织气体进入管道定向流动到能阻截、过滤吸附、辐照或杀死病毒、细菌的设备中,经过有效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废气处理可采用臭氧、氯消毒剂、紫外线消毒处理对空气传播类病毒进行有效的灭活。
按局部通风设计原则,针对有害气体散发状况,优先考虑密闭罩。
对于格栅口和污泥的清除处,由于操作需要,可以采取敞口罩。
通风机选用离心式,排气高度15m。
通风机流量和压头需要根据不同处理方法的要求选取,对于使用氧化型消毒剂的情况,通风机和管材应考虑防腐。
(2)废气排放要求:
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到表1要求。
表1 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四、提供基本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消毒剂形式要求
参照《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医院污废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医院污废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等标准规范文件规定,本工程出水水质执行预处理标准,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
工艺流程为“调节池生物氧化沉淀池接触消毒”,医院污水通过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机械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处理,经沉淀池混凝沉淀(过滤)出水进入接触池进行消毒,接触池出水达标排放,沉淀池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池。
要求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达标排放。
消毒剂采用二氧化氯。
五、进一步提出系统控制及配套设备性能要求
(1)系统控制要求:
污水处理站24小时PLC自控运行。
本控制系统采用国内外成熟、高效、优质的设备,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工艺相配合,按系统自动运行常规配置。
本工程应具备设备运行远程操作控制、自动运行和故障报警等功能。
总电控柜内设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用于工艺设备的自动控制,各种设置在总电控柜上集中控制。并满足BA控制要求。
本系统能实现与潜污泵、风机、监测仪等同步联动、自动切换、缺药报警、故障报警等功能。
投标人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本体控制系统和就地控制设施包括:控制柜、就地控制电控箱,全部就地一次仪表、二次仪表和测量元件。
投标人所提供的加药系统计量箱、溶液箱等,应设置就地液位指示。
(2)在线检测装置
污水外排口处应设污水计量装置,并宜设污水比例采样器和在线监测设备。
检测因子:至少包括流量、COD、PH。
(3)设备性能要求
污水处理站各处理构筑物及处理设备之间的管道应采用衬塑热镀锌钢管或优于其的管材。
输送氯气的管道应使用紫铜管;输送氯溶液的管道宜采用硬聚氯乙烯管,阀门采用塑料隔膜阀。
污水处理站内各种阀门应选用合资或国内知名品牌。
工艺管道主要指与泵、鼓风机、脱水机等设备直接连络的配管,应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确定,并考虑腐蚀性环境和能承受可能出现的最恶劣的和运行条件。
主要处理设备高效、操作维护容易、运行安全节能。
所有设备的表面应采用于标色全面涂刷,色标应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CJ/T158-2002)的规定。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1
【关键词】温阳通脉协定方;心阳虚衰;缓慢心律失常;阿托品
【中图分类号】R25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49-02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用温阳通脉协定方治疗心阳虚衰型缓慢心律失常48例并与阿托品治疗4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心阳虚衰型缓慢心律失常诊断[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龄38岁-86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心率40-45次/分6例,心率46-50次/分29例,心率51-55次/分13例;对照组48例,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36岁-84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心率40-45次/分4例,心率46-50次/分30例,心率51-55次/分14例;2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予温阳通脉协定方(唐县中医院制剂室制)口服,日1剂,分2次空腹温服。(方药组成:鹿茸5g、桂枝6g、麻黄6g、生地9g、麦冬9g、木香6g、炙甘草3g 上药水煎两次,取汁200毫升为1剂)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1.2.2 对照组:予阿托品片(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42021570)0.6mg,每日3次口服。
1.2.3 疗程:2组均30天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项目: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心室率及乏力、头晕、气短、畏寒及舌苔、脉象变化情况。
1.4 诊断标准:参照心阳虚衰型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ZY/T001.1-94)):脉律小于55次/分,伴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缓、结而无力。
1.5 疗效标准:参照心阳虚衰型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疗效标准(ZY/T001.1-94))[1]。
1.5.1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心律失常消失或心电图心室率提高10次/分以上;好转: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或心室率提高5次/分以上;未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或未达到以上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2 临床脉症疗效标准:参照国际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乏力、头晕、气短、畏寒及脉象等进行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均以0~3分计;0分:无症状;1分:轻度,稍加注意感到有症状;2分:中度,自觉有症状不影响工作;3分:重度,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表1
表1 心阳虚衰证症候分级量化表
1.5.3 临床脉症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脉症总分下降≥75%;有效:治疗后脉症总分下降≥5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效果。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心电图心室率改善情况:治疗组心室率改善46例,其中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心率改善31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4.58%;2组心电图心室率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详见表2:
表2 心电图心室率改善比较表
2.2 临床脉症改善情况:治疗组临床症候改善46例,其中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2%;对照组临床症候改善31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2.08%;2组临床脉症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详见表3。
表3 临床症状改善疗效比较表
2.3 毒副反应: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毒副反应。
3 讨论
目前,缓慢心律失常是许多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并发症,一旦发生,预后不良,近年来,尽管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逐渐下降,但缓慢心律失常发病率仍呈上升态势,尤其是心脏疾患终末期并发的缓慢心律失常以心阳虚衰多见,因此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极大重视。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对缓慢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已有一系列药物和方法被证实对能改善症状,可纠正、逆转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发展。例如:(1)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可显著提高心室率、改善症状,适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一过性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术前治疗;(2)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出现大大改善了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前景,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但以上方法上存在药物耐受不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和造价昂贵等不利因素。传统医学中有许多中草药验方对缓慢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并且安全有效。我们的温阳通脉协定方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景岳全书-怔忡惊恐》“命门火衰,真阳不足而怔忡者,右归饮。”提出慢缓慢心律失常病本在肾;《医宗必读-悸》“汗吐下后,正气虚而悸不得眠”则指出了缓慢心律失常的病理变化为“正气虚而悸”。《汤本求真》认为:“外因虽有作用,若不与内因结合,则不能成立,此千古不易之铁案也”。外邪侵袭,七情刺激,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均可直接或间接损伤于心,全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或全心之血脉痹阻,心失濡养而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外,往往还多伴面色苍白、肢冷畏寒等症[2]。以上诸症产生的原因恰恰在于:肾为诸阳之本,心脉搏动循行也自然“资始于肾”,肾中真阳不足则心阳虚微,不能温运血脉而致[4]。笔者认为缓慢心律失常病因复杂:或外邪侵袭,或七情刺激,或饮食不节,或体质虚弱,但最终结果为肾中真阳不足,心阳虚微,不能温运血脉而呈迟、结、缓之脉,而发本病。针对以上病机,继承前人理论,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研制了温阳通脉协定方,方中:以鹿茸为君,峻补肾阳;桂枝、麻黄为臣,温通心脉,祛散血脉之寒,其中桂枝兼以引药归于心经;生地、麦冬以佐诸药,滋养心阴,防温燥伤阴;木香行气健脾,防补益滋腻[3]。全方协调共奏温阳通脉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说明:鹿茸提取物可保护心肌细胞膜和微粒体膜的稳定性,从而减少钙内流,避免钙超负荷、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并有显著加快传导增加心率的作用[5]。桂枝对心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阳虚缓慢心律失常有明显增加心率的作用。麻黄碱具有肾上腺素能的效应,兴奋心脏[3]。从心阳虚衰型缓慢心律失常发病机制来看正是温阳通脉协定方的适应证。因此,从心阳虚衰型缓慢心律失常发病机制来看正是温阳通脉协定方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0-31
[2] 黄春林.心血管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0-229
[3] 雷载全.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M],1994.28-30,286-287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2
关键词:青蒿;常山;青山健心片;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365-03
过早搏动是人群中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探索研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文献资料,认为过早搏动的重要病机为痰热扰心,并提出清热化痰治法。在传统抗疟疾植物金鸡钠树中提取出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的启发下,对抗疟疾中药中具有清热化痰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进行了10多年的探索。初步实验证实:青蒿、常山具有确切的抗动物心律失常的作用,为探讨其临床效果,进行了以下试验。
1 病例选择
参照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过早搏动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心脏过早搏动患者中医辨证符合痰火扰心型,基础病因限定在冠心病、心肌炎及原因不明所致的过早搏动。从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观察早搏36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200例和对照组80例。
2 试验药物
试验组:青山健心片,4片/次,日3次,疗程为1个月。青蒿、常山由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提取并制成青山健心片(浸膏片,0.3g/片),批号20040202。
实验药物青山健心片的制备(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黄花蒿1800g,常山360g。制成1000片。工艺与剂型:黄花蒿、常山两味,加入70%乙醇提取两次(2h,1.5h),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淀粉适量,烘干,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压片。1片相当于生药2.17g。
对照组:心律宁片(中药苦参提取物苦参碱),3片/次,日3次,疗程为1个月。心律宁(苦参总碱)片由黑龙江恒久制药厂生产,100mg/片,批号300300。心律宁片是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对室性早搏疗效尤为显著。
试验药物制备:预先制备两种药物,使两组药物在外观、剂量上相同,分为青山健心片1号(即青山健心片)、青山健心片2号(即心律宁片),单盲给药。试验期间停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人选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停药1周(洗脱期)后入选。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指标①临床疗效:相关症状、体征、舌脉的变化记分。每周1次。②心律的变化。每周1次。③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治疗前后各1次。
3.2 安全性指标一般体格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各1次。
4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4.1 主症心悸:轻度,3分,偶尔发生,或一般体力活动时感心慌心跳,不适感较轻。中度,6分,经常发生,或稍活动即感心慌心跳,持续时间较长,不适感较重。重度,9分,持续发生,或不活动而经常发生,惕惕而动,难以平静,甚则影响生活。
4.2次 症①胸闷:轻度,1分,轻微胸闷。中度,2分,胸闷明显,有时叹息样呼吸。重度,3分,胸闷如窒,叹息不止。②心烦:轻度,1分,轻微心烦。中度,2分,时时心烦,自能控制。重度,3分,心烦易激,不能自控。③口干口苦:轻度,1分,偶尔日干口苦。中度,2分,经常口干口苦。重度,3分,经常明显口干口苦。④易惊:轻度,1分,偶尔发生。中度,2分,稍有刺激则发生。重度,3分无外来刺激亦经常发生。⑤头晕:轻度,1分,轻微,不影响工作生活。中度,2分,较重,对工作略有影响。重度,3分,头晕不止,影响工作生活,难以坚持。⑥失眠多梦:轻度,1分,睡眠时易觉醒或睡而不实,晨醒过早,偶伴恶梦,但不影响工作及生活。中度,2分,每日睡眠不足4h。恶梦多,但尚能坚持工作。重度,3分,彻夜不眠,难以坚持工作。⑦大便干:轻度,1分,偶尔干燥。中度,2分,经常干燥难解。重度,3分,持续干燥难以解出。⑧舌质、脉象:舌质,舌红1分,苔黄腻2分。脉象,脉促结代3分。
5 临床疗效评定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有关规定制定疗效评定标准。
5.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消失,动态心电图早搏消失或为偶发(小于30次/24h)。显效:症状记分减少超过2/3;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示波器10rain达到显效标准。有效:症状记分减少超过1/3,少于2/3,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示波10min早搏减少达到有效标准。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记分减少少于1/3,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示波10rain基本与治疗前相同或减少小于30%。加重:症状记分增加超过1/3,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示波10min早搏较试验前增加超过30%。
5.2 早搏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早搏消失或基本消失,动态心电图无早搏或为偶发(小于30次/24h)。显效:早搏较前减少80%以上。有效:早搏较前减少30%~80%之间或减轻1级。无效:用药后早搏元变化或减少
5.3 中医症状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中医症状记分为O分。显效:中医症状记分减少超过2/3。有效:中医症状记分减少超过1/3,少于2/3。无效:中医症状记分减少少于1/3。加重:中医症状记分增加超过1/3。
6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x2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用SPSS软件处理。
7 临床资料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早搏类型、病因等组成上,经卡方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见表1~6。
室性早搏的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房早的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8.4 证候疗效分析见表10。
经统计学处理,发现对早搏临床证候的疗效改善,试验组明显优于苦参片组(P<0.05)。
8.5 单项症状疗效见表11。
经统计学处理,试验组对轻、中度早搏的治疗效果优于重度早搏(P<0.05)。
8.10毒副反应观察试验组200例中5例出现恶心不适等轻度胃肠道反应,减量服用,上述症状未再出现。200例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检测未见异常改变。安全性分级:195例为1级,5例为2级。说明本药安全可靠。
9 讨论
心律宁片即苦参总碱片,苦参总碱对由氯化钡、哇巴因、乌头碱造成的3种典型的室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加麻醉犬和离体兔心的冠脉流量;对正常和用垂体后叶素处理的犬,静脉给药后冠脉血流量分别增加50.56%和81.48%,并能使冠状血管阻力明显下降,同时对心肌缺血、缺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空间功能区划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