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常种的20种农作物贫困地区有哪些

还没到年十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菌棒生产基地就已开工运转,伴随机器的轰鸣声,堆料、装袋、灭菌、点菌、入库……几十名工作人员正忙碌着。“现在我们村里的黑木耳都是优质产品,订单多的不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乌什县总领队李科琼介绍。自工作队驻村以来,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大等特点,改变原有林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以黑木耳为主的特色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实施乡村建设工程,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产业兴、农民富、村庄美”的蓝图正在变为现实。发展新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托万克麦盖提村地处阿克苏乌什县,当地人又叫它七村,有1500多人。以前村民只会种玉米和小麦,家庭收入较少,到2017年七村还有贫困户65户233人。2017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村工作队入驻到七村后,会同农业、水利等部门技术专家,深入调研七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情况,综合考虑当地情况后决定引进林下黑木耳种植项目,并引导当地村民种植。“丈夫2009年去世,我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艰难维持生活,种植黑木耳后四个月就卖了11000元,再加上在核桃厂打工的2200元,从来没想过我的生活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能享受上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这一切都要感谢工作队。”七村村民图妮萨汗·居麦说。找准了扶贫路子,村民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2018年当地最好的一级干木耳收购价达到90元一公斤,村民种植黑木耳四个月亩均增收过万元,并且当场就能拿钱。同时工作队积极协调200余名村民到菌棒厂和核桃深加工厂等村办企业和村内项目建设工地打工,企业开办后村民又可以到村办企业上班,月均增收2700元以上。与此同时,七村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创业就业,开设电焊、家电维修、缝纫、糕点制作、舞蹈、黑木耳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林果业管护等多个培训班。目前,在工作队技能培训的帮扶下,已有50名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在便民巴扎开设理发店、公共浴室、凉皮店、打馕店、快餐店、缝纫店、电商等商铺和夜市,店主月收入均达万元以上。培育新村民,让乡村发展快起来 推进特色产业的同时,工作队还在“人”上做文章,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人才活力。驻村工作队以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建立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交叉分工、 “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每天晨会、晚研判会、每周能力提升分析会,手把手地教,提升村干部独当一面的能力,培育出一批有能力、有水平、能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有力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有了基层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共同努力,村民曾经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发生了转变,由以前“好近利、喜对比、乐趋众”变成现在对于“恩爱夫妻模范”“创业能人”“最美母亲”“慈祥婆婆”等的学习和追求。乡亲们开始“比学赶超”,学国家通用语言、学就业技能,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驻村工作队在各民族嵌入式居住小区的道路上制作安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精神、新疆“四史”宣传栏200个,通过维汉两种文字、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强直观宣传效果,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还设立“365工作站”,制定实施公益活动获得“爱心积分”的积分制管理办法等措施,在帮助村民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村民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现在参加公益活动可以挣积分,可以在周一村民大会上领分,我也想要露露面!”在便民巴扎义务清运垃圾的当地修车老板阿吾提·达吾提说道。建设新乡村,让村民家园美起来为打造村庄秀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生活环境,工作队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向“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2017年以来,工作队积极争取项目,实现土地平整、防渗渠、排碱渠、砂石路、防护林“五个全覆盖”。目前七村已平整土地6400亩,新修防渗渠32公里、排碱渠47公里,铺设田间砂石路24公里,新建防护林10公里。“感谢驻村工作队,我们村子真的是大变样啊!”谈起家乡发生的变化,阿吉然木·艾买提满是激动。她在一家糕点商铺内做面点师,两个孩子在村内的托儿所和小学就读。说到现在的生活,阿吉然木·艾买提心里的喜悦溢于言表。针对七村13年来没有小学的实际情况,当地建设了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全寄宿制小学,并在全县统筹选配优秀师资,彻底解决了就学难的问题。现在的七村俨然变成一副新面貌,一排排规整的富民安居房,院内是干净整洁的庭院、棚圈、库房。屋外院外是医务室、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便民商铺、公共厕所等一应俱全的公共设施,不仅如此,村民也有了丰富的业余生活,阿吉然木·艾买提和舞伴们在村民活动中心进行日常排练,屋内明快的音乐,爽朗的笑声,回荡在七村的周围。(杲均丰)}
  新疆日报乌鲁木齐1月22日讯记者董少华报道: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新疆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31.7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2017年,自治区以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为主战场,把22个深度贫困县、1962个深度贫困村、162.75万深度贫困人口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新疆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区扶贫对象信息数据复核工作,摸清了贫困底数,建立了完整的区、地、县、乡、村五级贫困人口信息资料库。通过落实“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攻坚帮扶的精准度。  在调整充实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新疆还成立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力量编制形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体系,为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出了良方。  同时,新疆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一把手”工程,区、地、县、乡、村五级书记联手抓扶贫,责任压实到底到边。全区建立并落实层层联系点制度,42名省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35个贫困县,不脱贫不脱钩;全面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包村联户工作,进一步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措施坚决落实到位;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选拔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任深度贫困县专职副书记(常委)和副县长,实行全方位“传帮带”。  据初步统计,2017年新疆35个贫困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9.7%,比全区年均水平高出1.7个百分点。附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常种的20种农作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