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把字句被字句练习结构研究综述》本科毕业论文该从哪些思路着手啊?文章主线应该是什么?

高等师范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参考题目及写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 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 创新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3. 论我国的民主集中制 4.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 论干部中的反腐倡廉问题 6.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7.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 8. 河南农村老年人生存现状调查 9.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法律
分析 10. 农村义务教育中的法律问题 11. 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12. 论教师的法治意识 13. 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14. 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15. 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16. 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17. 河南省农民增收与农村税费改革深化问题研究。 18. 农村医疗保障和救助问题研究。1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一、古代文学 1、中学课本中的古代文学作品研究 2、论屈原的人格魅力 3、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性 4、建安风略论 5、三曹比较 6、论鲍照对七言诗体发展的贡献 7、左思与太康诗风 8、陶渊明诗歌研究 9、陈子昂的诗论意义 10、唐代山水田园诗研究 11、李白、杜甫研究(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 12、李商隐诗歌的特点 13.、唐传奇的文学成就 14、晏欧词风比较 15、苏辛词风的异同 16、易安体的特色及其形成 17、元曲主要作家作品研究 18、古代小说研究 19、中国古代意境说的发展 20、中国古代文论家及其作品研究 二、现当代文学 1、略论鲁迅小说《××××××》 2、试论艾青诗歌的意象 3、试论老舍的《骆驼祥子》 4、《茶馆》艺术特色略论 5、略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6、中学课本的现代文学作品研究 7、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三、写作 1、论写作价值 2、论写作规律 3、写作主体的素养与能力 4、中学生的写作能力2 5、文章与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6、教研论文写作谈 四、语文教学 1、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2、谈语文综合性学习 3、论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4、谈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5、构建适应创新教育需要新型教师队伍 6、谈主体性教育与语文教育 7、我看语文考试改革 五、语言 1、教学语法专门问题研究 (如:复句的教学研究。把字句的语法特点研究。被字句的语法特点研究、副词的修饰名词 现象研究;标点符号使用特点研究??) 2、新时期的新词语特点研究 3、汉字规范化研究 4、同义词的辨析与语言教学 5、推广普通话与我国的社会生活 6、××方言(自己家乡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立规律 7、××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 8、报刊、杂志、病句错误分析 9、《围城》语言特点研究 10、鲁迅小说(杂文)语言艺术研究 六、文艺理论 1、西方文艺理论流派研究 2、西方文艺理论家研究 3、西方文艺理论名著研究 4、美学原理分析研究 5、美学流派研究 6、美学现象分析 7、艺术美研究 七、外国文学 1、外国作家、作品、流派研究 2、外国文学作品(某一个或某一类)人物形象分析 3、中外文学作家或作品的比较研究 4、20 世纪外国文学流派研究 5、东方文学专题研究 6、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3 历史教育专业1. 中国古代“以德治国”学说的内容与作用 2. 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措施及历史启示 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停滞的原因 4.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评价与未来中国政治模式的思考 5. 两宋政权被少数民族颠覆的原因 6. 传统儒学的当代价值 7.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8.史学功能及其实现问题 9.古代科举制度对当代考试制度的启示 10.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论述的研究 11.九朝古都洛阳城变迁的考古勘察 12.河南地方史研究 13.试论闭关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4.思想启蒙与近代中国妇女的观念更新 15.抗日战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16.当代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17.当代中国改革的原因与特点 18.分析当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19.分析九十年代中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20.分析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原因 21 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健康教育研究 22 历史教材论与改革 23 历史考试改革研究 24 中学历史教学问题研究 25 中学历史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 26 对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分析与批判 27 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及其对东西方文化影响的比较研究 28 试论文艺复兴运动中科学革命的地位 29 试 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国关系的走向及特点 30 剖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31 分析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32 试析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发展的历程并比较其异同 33 中东问题研究4 英语教育专业I. Literature(文学) Study of the author and works. Novels/ drama: research on theme, character, writing style, symbolism, setting, religion etc. Poetry: theme, language, poetic style… 1.The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2.The Two Male Character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3.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4.Jane Austen and Her Pride and Prejudice 5.The Use of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6.Ernest Hemingway and Hi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7.The Analysis of Scarlett i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8.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9.Various Meanings of the Symbol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0. Love and Hate in Wuthering Heights 11. Ma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12. Four Different 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3. Bleeding Love-----Comment on The Thorn Birds 14. The Rules of Survival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15. Is Jack a Dog or Jack London? 16.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linor and Marianna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17. Awakening of Femin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8. Jane Eyre’s Attitude Towards Love 19. The Call of Nature: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20. Song of Nature: Nature Poems by William Wordsworth 21. An Intricate Character about Rhett Butl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22. Sin: the theme of The Scarlet Letter 23. The Discipline of the Heart: the Dominant Theme of David Copperfield 24. A Brief Analysis of 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 25. A Brief Analysis of Roger Chillingworth’s Tragedy 26.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haracter 27. Analysis of Sister Carrie’s American Success and Its Exasperation 28. Deformed Society or Distorted Personality? ------Reflection on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5 29. Instructions to Out-for-Working Sisters by Comparing With Tess’s Experience 30.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haracter 31. Natural Love and Distorted Love----- An analysis of Wuthering Heights 32. Jane Eyre’s Happy Life=Dignity+ Love + Money 33. On Hawthorn’s View of Love and Sin 34. Analysis of Shylock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35. Love’s Function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36. On Madame Bovary’s Tragedy 37. On Ideological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Hawthorn’s The Scarlet Letter 38. Analysis of Thackeray’s Vanity Fair 39. The Old Man: the Code Hero and His Life Lessons 40. A “Doll” Breaking out of the Cage: Nora’s AwakeningII. Language and Culture (语言与文化)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American English & British English,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aboo, euphemism, idiom, slang… 1.A Study on English Euphemism 2.On English Dialects 3.A Survey of American English Idioms 4.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5.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Rhetoric 6.On Accurate Diction in English Writing 7.The Use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English Writing 8.O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Language 9.On the English Spoken and Written Style 10.On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English Words 11.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2.Verbal Taboo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3.The Comparison between American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14.On the Culture Obstacles in Communication 15.Terms of Col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6.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ody Language 17.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8.On English Sexism6 19.Humor in American Slang 20.Cultural Similarities,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Body BehaviorIII. English Teaching (英语教学法) How to improve the 4 basic skill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teaching methodology, the new technology and English teaching. 1.How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English Speaking and Listening 2.How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English Writing 3.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4.Ways for Enlarging Vocabulary 5.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English Teaching 6.English Teaching via Internet at College 7.Teaching Grammar Within a Communicative Framework 8.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to ELT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9.On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and Solutions 10.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IV. Translation (英汉翻译) The theories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 poem…), translation skills… 1.On Techniques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2.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 Fluency, Elegance 3. Some Ideas about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and Proverbs4.The Approach in Translating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5.On “Negat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6.On Translating English Titles into Chinese 7.An Analysis of Common Errors in Translation 8.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9.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10. On the Translation of Lengthy English Sentences二、论文撰写要求与格式 The Structure of a Graduation Paper Generally speaking, a research paper consists of 6 parts:7 1. Abstract (English and Chinese ) 2. Thesis statement and outline 3. Introduction 4. Body 5. Conclusion 6. Notes and bibliography.1. What is “Abstract”? Abstract is a very brief statement of the main ideas or important points of an article, a research paper, a book, a case in court, or other printed materials. It contains only a general view or the principle heads of writing. The sentence structure usually used in Abstract of article or research paper: 1)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focuses on)… 2) This paper researches … 3) Through analyzing … the author (writer) points out (thinks, holds the view that )… 4) The writer intends to…by analyzing… 5) This paper in divided into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deals with…,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third part presents… Key words: Less than 15 words. 2. Writing a Thesis Statement A thesis statement is a sentence tha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s of your paper and answers the question or questions posed by your paper. It offers your readers a quick and easy way to follow summary of what the paper will be discussing and what you as a writer are setting out to tell them. The thesis statement is the focus of a paper. It sets forth the proposition or the main point of view the paper is going to prove or maintain, and is usually in one declarative sentence. The thesis statement should have an argumentative edge. It should not be descriptive and read like “ This paper intends to?” which should be in the introduction. A thesis statement generally consists of two parts: your topic, and then the analysis, explanation(s), or assertion(s) that you're making about the topic. Generally, a thesis statement appears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paragraph of an essay, so that readers will have a clear idea of what to expect as they read. Analytical Thesis Statements ※what you are analyzing ※the parts of your analysis8 ※the order in which you will be presenting your analysis Expository (Explanatory) Thesis Statements ※what you are going to explain to them ※the categories you are using to organize your explanation ※the order in which you will be presenting your categories Argumentative Thesis Statements ※your claim or assertion ※the reasons/evidence that support this claim ※the order in which you will be presenting your reasons and evidence 3. Format of Outline: Title Thesis I. II. Introduction Main idea A. Sub-idea B. Sub-idea 1. Supporting detail 2. Supporting detail a. Fact 1b. Fact 2 III. Main idea A. Sub-idea B. Sub-idea 1. Supporting detail 2. Supporting detail 3. Supporting detail C. Sub-idea IV. Conclusion9 教育管理专业3、论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4、高中收取学费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指导教师:李素立 5、教育科研方法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6、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途径与方法 指导教师:鲁保华 7、论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8、论校本研究的实施策略 指导教师:马壮 9、新课程改革中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10、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何玉静 11、浅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 12、教师体罚现象分析 指导教师:王洪成 13、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评价理念 14、网瘾少年的自我意识 15、情商评价的标准 指导教师:吕纪增 16、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17、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措施 指导教师:李迎春 18、情感智商与学生学习 指导教师:曾荣侠 19、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 20、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研究 指导教师:张彦君 21、论班主任管理技巧 22、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23、论新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 24、论传统文化与师德 指导教师:任民10 数学教育专业1.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研究 2.中学统计教学法研究 3.中学概率教学法研究 4.开展研究性数学学习的教学研究 5.营造课堂数学文化氛围的教学研究 6.中学代数教学方法 7.新课程教材中某个问题的研讨 8.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9.有关中学数学竞赛方面议题 10.论数学解题的教学策略 11.从中考题谈数学方法 12.开放性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3.有关新教材下的教学思考 14.谈课程改革的理论如何转化为常态的行为 15.《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16.设增量证明一类不等式 17.巧用柯西不等式证明一类竞赛题 18.有关斐波那契数列性质的研究 19.新课程标准下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课程目标 20.实现新课程标准下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21.新课标下几何教学与学生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11 22.新课程标准下教学遇到的新问题 23.从学科的角度看几何应该怎样教 24.均值不等式的变形及其应用 25.十年高考试题综合评析 26.类比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7.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8.参数思想在解题中的的应用 29.中学数学教师(学生)解题能力的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 30.如何提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研究 31.研究性教学的实验研究 32.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实验研究 33.对有关映射数列的研究 34.运用问题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5.关于数学解题思维策略的研究 36.数学美在教学中的作用 37.有关圆锥曲线性质的研究 38.有关卢卡斯数列性质的研究 39.有关数学建模的研究 40.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41.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2.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3.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12 物理教育专业1、数字电视概述 写作要求: 摘要:阐述本论文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用 3-5 个词说明本文的核心词。 引言:说明写作此论文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文部分:介绍数字电视的概念、原理及其电路。例如:①对比传统模拟电视存在的不 足突出数字电视的优点。②结合数字电视的方框图或者局部电路图,详细说明数字电视的工 作原理。 结语:总结本文涉及的问题及其当前数字电视研究的热点。 2、傅立叶变换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写作要求: 摘要:阐述本论文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用 3-5 个词说明本文的核心词。 引言:说明写作此论文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文部分:介绍傅立叶变换的由来、公式及其适用范围。偏微分方程的建立及其利用傅 立叶变换解决偏微分方程的具体方法。 结语:总结本文涉及的问题及傅立叶变换应用的局限性,指出解决偏微分方程的其它方 法。 3、彩色电视接收机遥控技术分析 写作要求: 摘要:阐述本论文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用 3-5 个词说明本文的核心词。 引言:说明写作此论文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文部分:介绍电视接收机遥控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电路。例如:①对比传统模拟电 视存在的不足突出电视接收机遥控技术的优点及其遥控的实现思路。②结合电视接收机遥控 技术的方框图或者局部电路图,详细说明电视接收机遥控电路的工作原理。③电视接收机遥 控电路常见故障的分析。 结语:总结本文涉及的问题及其当前电视接收机遥控技术研究的热点。 4、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设计 写作要求: 摘要:阐述本论文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用 3-5 个词说明本文的核心词。 引言:说明写作此论文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问题。13 正文部分:介绍中学物理实验的任务、教学目标及其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要求必 须有实验教学的具体设计。例如:①对比新旧课程说明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操作方法。②结 合具体教学内容讨论教学效果。 结语:总结本文涉及的问题及其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热点。 5、基于中学物理新课程概念课的教学设计 写作要求: 摘要:阐述本论文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用 3-5 个词说明本文的核心词。 引言:说明写作此论文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文部分:介绍中学物理概念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其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 要求必须有概念课程教学的具体设计。例如:①对比新旧课程说明物理概念课教学改革的具 体操作方法。②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讨论教学效果。 结语:总结本文涉及的问题及其当前中学物理概念课教学研究的热点。 6、基于中学物理新课程规律课的教学设计 写作要求: 摘要:阐述本论文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用 3-5 个词说明本文的核心词。 引言:说明写作此论文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文部分:介绍中学物理规律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其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 要求必须有规律课程教学的具体设计。例如:①对比新旧课程说明物理规律课教学改革的具 体操作方法。②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讨论教学效果。 结语:总结本文涉及的问题及其当前中学物理规律课教学研究的热点。 7、基于中学物理新课程习题课的教学设计 写作要求: 摘要:阐述本论文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用 3-5 个词说明本文的核心词。 引言:说明写作此论文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文部分:介绍中学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其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 要求必须有习题课程教学的具体设计。例如:①对比新旧课程说明物理习题课教学改革的具 体操作方法。②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讨论教学效果。 结语:总结当前中学物理习题课教学研究的热点并对比分析优劣。 8、大屏幕彩电开关电源分析 写作要求: 摘要:阐述本论文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用 3-5 个词说明本文的核心词。 引言:说明写作此论文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问题。14 正文部分:①介绍大屏幕彩电的概念及其特点。对比传统模拟电视开关电源部分存在的 不足突出大屏幕彩电开关电源的优点及其实现的方框图。②结合某一个大屏幕彩电开关电源 部分的方框图或者局部电路图,详细说明开关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③结合实例讨论开关电 源电路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故障的方法。 结语:总结本文涉及的问题及其大屏幕彩电开关电源研究的热点。 指导教师:马俊兴9、物理模型在求解物理习题中的应用 写作要求:通过序言阐述物理模型与物理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 基本关系;对物理模型的认识和理解与处理物理问题有什么关系。引入论题后,提出明确的 论点进行论述。例如:①强调淡化问题中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将研究对象或研究过程 模型化;②强调主要因素与具体模型的关系,建立合乎习题条件的模型;③灵活运用物理模 型将问题化繁为简;④直接解题经验,挖掘、提取习题模型。论述时要注意从物理学自身、 教育理论结合实际举例进行充分论证。 10、物理模型思维能力及其培养 写作要求:通过序阐述出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什么是物理模型思维;提出培养学生物 理模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提出明确论点展开论述,例如:(1)重视物理模型教学;(2) 注意引导学生在处理物理习题时建立物理模型的意识;(3)适当开展课外研究性课题,将物 理模型用于实践。论述要有教育理论的依据还要符合物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有一定的物理 事例。 11、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及其对策 写作要求: 文章要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分析出中学生学习物理存在的思维障碍的类 型,针对各类思维障碍提出对策,从教育教学理论找论据结合物理学习方法进行论证,要有 适当的事例分析。 12、关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思考 写作要求:通过序言阐述学习物理兴趣与学好物理的关系,提出论题,从各个角度激发 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明确论点展开论述。例如(1)幽默教学,活跃课堂气氛;(2)利用有 趣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重视学生质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灵活运用教学 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在论述中要有适当的物理事例分析。 13、“×××”一章的教学障碍及对策 写作要求:在物理新课程中教师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不再强 调知识的严密联系,很多知识要从探究中学习,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编写的教材势必给有些地 方的教学带来障碍。例如:八年级物理“热现象”一章的教学障碍表现为三“超前”,即超 前的数学知识造成教学障碍;超前的化学知识造成的教学障碍;超前的物理学科相关知识造 成的教学障碍。这些具体的“超前”是什么,怎么应对。请阁下从教学实际中选一章或一节 存在类似问题(当然这一章也行)进行障碍分析,提出教学对策。 14、影响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个人因素的调查与分析15 写作要求: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受多方面影响,其中来自个人的因素也是多方面 的,请阁下就下列六方面在中学教师中作些调查工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中学物理教师教 学研究能力的主要因素。(1)教育教学理论水平;(2)物理专业知识水平;(3)对物理学 科科学研究方法的了解程度;(4)思想认识;(5)写作能力;(6)获得课题能力。在设计 调查表时要将各调查项适当细化,在分析时要有一定的调查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要符合教育 统计要求。 15、探究性实验课堂调控策略 写作要求:物理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实验教学,也有强制性目标要求,这种教学模式课堂 开放性程度大、师生互动机会多、学生思维活跃、实际中班额大,实际教学中时常出现教学 失控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请阁下根据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教育理论论述这类课堂的调控策略。 16: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写作要求:物理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实验教学,也有强制性目标要求,这种教学模式课堂 开放性程度大、师生互动机会多、学生思维活跃,教学要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几个环节中根 据实际选定的重点环节展开教学。就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进行论述。 指导教师:山灵芳17、中学物理教师的基本素质 写作要求:从现代物理教学的角度论述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如语言表达、板书版 画、实验技术、电教能力等。 18、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写作要求:论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和措施 19、物理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利弊分析 写作要求:从科学技术发展及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角度,论述物理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的利弊。 20、物理差生的学习误区分析及应对措施 写作要求:分析学生学习物理差的原因以及改变的方法措施 21、中学物理现行教学方法浅析 写作要求:分析现行教学方法的利与弊,特别是结合学情、客观条件、及教师素质。 22、选择物理教学方法的制约因素 写作要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素质、 客观条件等因素进行。 23、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写作要求:如何结合物理学的特点,结合 STS 及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写作要求:论述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以及探究教学的应用条件(教学内容、学生情况、 教师素质、客观条件),功能及效果分析。16 指导教师:王显军 25、物理模型的构建 写作要求:物理模型的构建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新高考更加突出对考生应用能力及创 新能力的考查,大量实践...型,信息给予型,估算型命题频繁出现于卷面,由此,如何于实际情景中 构建物理模型借助物理规律解决实际... 26、电场线的应用 写作要求:电场线的应用 1、关于感应电荷问题 ①感应电荷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施感 电荷的绝对值. 2.关于电势问题. 3.关于导体接地问题. 4.关于孤立带电导体电场的能量问题. 27、法拉第在电磁理论中的学术成就 写作要求:法拉第的研究活动导致他 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的规律,提出了“力场”、“力 线”这些新的概念.麦克斯韦说:“法拉第使用他的力线观念协调电磁感应现象的方式说明他 实际上是一个级别很高的数学家——未来的数学家可以从他那里导出有价值、有成效的方法。 也许我们甚至不知道怎么称呼从我们现在搜集的材料演化出来的科学,但是法拉第那样伟大 的自然科学家使他露出了真面目。” 28、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历史意义和不足 写作要求:麦克斯韦的主要贡献,是他发展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提出变化的磁场 能产生电场,而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这种交替变化的电磁场会以波的形式向空间散布 开去,由此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用完美的数学形式表达了自己提出 的理论,这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这一方程组概括了电磁学的全部内容,正像牛顿方程概括 了力学的规律一样。 29、玻尔对原子结构理论的贡献 写作要求:接受卢瑟福原子模型;分立定态概念的形成;玻尔的基本假设;氢原子的能 级和光谱;玻尔理论的成功和缺陷。 30、静电势零点的选择问题讨论 写作要求:为什么零电势选择是任意的? 为什么常选择 U∞=0? 为什么选择 U 地=0 和 U∞ =0 是一致的? 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选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吗? 31、对虚位移及理想约束概念的剖析 写作要求:虚位移概念的提出;虚位移和真实位移区别;理想约束概念;虚位移和理想约束 概念的应用。 32、不确定关系的应用 写作要求:力学量的统计不确定性 ;不确定关系的表述和含义 ;不确定关系的简单导 出; 能量与时间的不确定性关系 ;不确定性关系的应用举例 。 指导教师:赵先林17 化学教育专业1. 共价小分子空间构型的理论判断 2. 氢键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 硝酸氧化性及其还原产物的理论探讨 4. 金属活泼性与电极电势 5. 酸碱理论的沿革 6. 试论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7. 共轭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取向浅谈 8. 论酯化反应历程对乙酸乙酯制备的指导作用 9. 烃的饱和碳原子上卤代反应活性浅析 10. 马氏规则的理论浅析 11. 论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及其应用 12. 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上的应用 13. 现代分析仪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4. 漫谈中学化学中的焰色反应 15. 重金属污染与检测方法探讨 16. 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 17. 室内空气污染与危害 18. 水质检测方法探讨 19. 热力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 电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 22.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23. 化学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科学探究 24.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5.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程教学情境设置 26. 化学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探索 27.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28.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9. 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30. 化学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31. 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 32. 激励原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 33. 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研究18 生物教育专业分子生物学 1.参考文献:遗传工程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生物学通报及分子 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相关书籍与资料。 2.题目: (1)酶制剂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2)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3)DNA 分子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4)病毒核酸的特点及其应用 (5)DNA 多态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6)聚合酶链式反应(PRC)技术及其应用 (7)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8)分子生物学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指导教师:张红 动物生物学 1.参考文献:生物学通报、动物学报、动物学杂志、动物学教材、野生动物相关书籍与资料。 2.题目: (1)当地某种野生动物繁殖(或生态)习性或生物学习性调查(只针对某一种动物) (2)某地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只针对某一类动物,如鸟类、昆虫、水生动物等) (3)当地某种经济野生动物饲养的观察(正文应包括引言、饲养条件、方法、习性观察、行 为观察、病害防治等) (4)动物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某方面的新进展(或某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如动物克隆技 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 指导教师:王文林 生物教学法 1.参考文献: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法、生物教育学、教学论文写作方法与举例、河南教 育等相关书籍与资料。 2. 题目: (1)论述生物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我省目前生物教师素质对贯彻素质教育的影响 (3)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4)高中生物学难点的教学分析 (5)中学生物实验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指导教师:单广福、张丽琴19 植物生物学 1.参考文献:植物学报、植物学通报、遗传学报、生物学通报、作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植 物生理学通讯、华北农学报、作物育种学、作物雄性不育化育种、植物生理学、耕作学、植物 生理学以及相关书籍与资料。 2.题目: (1)当地植被资源调查(正文中应包括当地气候气象条件如:年平均温度、降水量;当地优 势种、稀有或特有种类、有害种类、可开发利用种类及名录等) (2)当地农田杂草区系调查(正文中应包括当地优势种、稀有种、有害种类、可开发利用种 类等) (3)植物雄性不育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4)植物雄性不育性作物杂交优势育种中的应用 (5)现代农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6)提高大田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7)当地某种经济植物种植的观察(正文应包括引言、种植条件和方法、生物学习性观察、 病害防治等。如果树、林木等) (8)植物生物学某方面的新进展(或某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指导教师:张丽琴、王士杰、单广福 其它: (1) 动物或人类某遗传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只针对某一对相对性状或某种遗传疾病遗传规律) (2)当地水源水质分析调查 (3)水生动、植物区系调查 (4)当地生态农业调查报告 (5)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青春期教育 (6)生物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7)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资源教育 指导教师:张丽琴、王文林、张红、王士杰、单广福、郝青梅 备注: 1.论文格式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等。凡调查类题目正 文应包括引言、调查地环境概况、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及分析等。 2.除以上题目外学员可自选论文题目。20 地理教育专业1、河南省(或某某市或某某县)气候(或土地或水或生物)资源综合评价 3、某某市(或县)的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某某市(或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5、论中学地理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6、论中学地理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7、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方法组合的重要性。 8、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0、三种地域分异规律之间关系的分析。 11、论地域分异中的垂直带性。 12、×××县(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16、计算机在地理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17、地理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弊 19.所在市、县区域的自然灾害研究。 22、论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24、合理安排和设计地理教学过程 25、论地理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26、某某市(县或乡)区域分析与规划21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简要说明:本文应从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三个重要文件出发,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方面,在 中学开设信息技术的主导思想、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课程建设、教法指导等方面,抓住一 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2、教学课件研究 简要说明:本文应抓住一门课,可以从整个课程出发,也可以从一章或者一节课出发, 研究作课件的软件,课件本身形式或课件所表现内容方面的题。 3、教学课件研究 简要说明:着重研究网络对中学教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和教学环境,可着重 在应用形式上研究。 4、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简要说明:结合所教课程,探讨网络环境的特点,所教课程特点,及该课程在网络环境 下的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5、基于 B/S 环境下网上考试系统的探讨 简要说明: 发工具的比较。 6、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支持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简要说明:分别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网络环境特点、多媒体的特点、学生特点及相 互结合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7、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简要说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革新,“校校通”网络 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大大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方 面具有强大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科学而 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论文撰写者可结合自己教学和工 作实际,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8、计算机算法及其应用 简要说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问题都由计算机来进行处理。广 义地说,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就成为算法。当然,我们要用计算机来解决 问题就局限于计算机算法,即计算机能执行的算法。本论文要求撰写者就自己学过的某一门 课程(如《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等)中的一个问题提出有自己观点的解决方案, 最好能编程实现。22结合某学科,比较传统考试与网上考试的优缺点,探讨 B/S 环境与 C/S 环境的不同,总结 B/S 环境下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技术要点及实现考试系统所需开 9、中国网络教育的现在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简要说明:近年来我国网络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资源的 相对不足,教学手段以及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如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 得到合理充分的共享,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10、教育信息网络资源建设面临的形势、机遇与对策研究 简要说明:教育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平台,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 的核心。结合当地教育信息网络建设的实际,参照国内外教育网络分析、比较建设教育资源 的方法和对策。 11、关于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研究 简要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对农村中小学教 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实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使农 村教育成为培训优秀人才的基地。23
高等师范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是一个在线免费学习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专业知识,职业资料、考试资料,考试复习指导,试题资料等给大家分享;同时提供学习互动交流;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
相关文档:
搜索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非常超级学习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字句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