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开发区生态旅游开发公司

百度网站地图:汉川市政协视察白石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建设
09:00:03出处:已被人阅读
3月6日上午,汉川市政协主席田水欣率领视察组一行到白石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现场视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年)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年)
  汉江是长江中游最长的支流,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577公里。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25%,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一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探索我国内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培育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构建“安澜”、“畅通”、“富饶”、“绿色”、“和谐”汉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县,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孝感市安陆市、云梦县、应城市、孝南区、汉川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以及武汉市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汉南区等10市(林区)39个县(市、区),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其中,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流域面积2.12万平方公里;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流域面积2.48万平方公里;钟祥至汉口为下游,流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2357.79万人,占全省的38.18%。
  本规划以2010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规划为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
  本规划是引领汉江流域未来一个时期综合开发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背景
  经过多年的开发与保护,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具备综合开发的良好基础。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对于推进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快现代水利航运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突出。汉江流域地处中原腹地,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鄂北岗地的全部地区和江汉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结合部,发挥着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推进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前沿平台和重要纽带。
  自然资源丰富。汉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873毫米,年径流量560亿立方米,水量较丰沛。汉江是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之一,枯水期水质符合二类的占52%,丰水期水质符合二类的占48%,平水期水质符合二类的占68%,总体水质良好。2010年,耕地面积1511.41千公顷,占全省的45.46%,土地资源富集。磷矿、盐卤矿、铝土矿等矿藏丰富,具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
  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2010年粮食总产量1300.91万吨,占全省的56.18%。汽车、电力、机械、化工、电子、轻纺、食品等工业蓬勃发展,是湖北省重要的汽车工业走廊、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61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6.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4.55%、24.34%、44.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6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3元。
  生态条件优越。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是我国中部区域水质状况最好的水体之一。汉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部结合部的生态走廊,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之一。神农架亚热带森林是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汉江流域综合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包括汉江中下游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引江济汉工程、部分闸站改造工程、局部航道整治工程在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以及水利部批准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有利于全面加快汉江流域综合开发的进程。二是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和“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推进国家战略、区域战略和流域战略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武汉、襄阳在汉江流域综合开发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三是国际国内跨区域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促进汉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四是国家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汉江流域粮食生产能力。五是国家加大对区际交通网络、城际快速网络和公共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有利于加快汉江航道水运主通道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构建完善的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六是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生态补偿投入力度,有利于加快汉江流域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同时,汉江流域自身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汉江流域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传统农业比重大,工业技术含量偏低,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汉江流域开发存在区域分割、各自为战的现象,汉江的纽带联结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上下游、左右岸没有完全形成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格局。三是汉江沿线各城市发展定位和分工不够合理,流域大中城市实力还比较弱,空间利用效率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四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航道缺乏整体整治,港口建设规模较小、功能较弱、配套能力不强,内联外接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尚未形成。五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是汉江支流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保护“一江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汉江的生态功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繁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丹江口水库以下的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水环境容量减少,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航运保证率降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华”等现象加剧,航运、水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发展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节重要意义
  在新形势下,推进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动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
  有利于加快流域水利航运建设,推进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汉江是沟通陕鄂两省水运主通道,也是促进湖北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丹江口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加快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有利于发挥汉江水资源优势,推进现代水利水运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全国大江大河流域综合治理探索新路、提供示范。
  有利于优化流域产业布局,加快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汉江流域聚集了丰富的水资源、农业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科技资源,是湖北省生产要素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加快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沿江地区产业发展潜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战略支点建设步伐。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是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两圈一带”战略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联动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汉江流域资源优势,以加快流域现代水利航运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促进流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重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着力构建现代水利航运带、生态环保带、先进制造业带、现代农业带、沿江沿线城镇带、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带等特色功能带,积极打造“安澜”、“畅通”、“富饶”、“绿色”、“和谐”汉江,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培育湖北省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整体规划,有序开发。对接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统筹考虑汉江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整体规划,有序推进汉江流域上中下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发展。
  协调发展,重点突破。对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统筹协调流域开发政策。以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重点促进流域现代水利、综合交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合理开发,注重保护。统筹流域资源开发与保护,在加快促进汉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健康发展。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在空间开发格局、规范开发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把争取国家支持与坚持自力更生结合起来。
  共建共享,开放合作。坚持流域综合开发成果共建共享,强化流域政府间融合互动,加强政府间协调能力,加快流域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区域分工协作。
  第二节战略定位与目标
  一、战略定位
  全国内河流域综合开发和现代水利建设示范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积极探索流域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现代水利航运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积极建立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健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山清水秀的流域生态系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国大江大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提供示范。
  中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稳定提高汉江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动汉江流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发挥汉江流域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食品、汽车、机械、电子、轻纺、金融、旅游、物流、信息等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产业集聚区,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工作;年为强基固本阶段,年为全面发展阶段,到2020年将汉江流域整体打造成为“安澜”、“畅通”、“富饶”、“绿色”、“和谐”之江。
  “安澜”汉江。到2015年,汉江中下游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引江济汉工程、部分闸站改造工程、局部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干流梯级开发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岸线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防洪减灾体系全面建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水利带,打造“安澜”汉江。
  “畅通”汉江。到2015年,汉江水运通道、高速公路、快速铁路、航空等四位一体的沿江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港口辐射和吞吐能力明显提升,现代仓储、物流配送和航运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汉江交通物流体系建设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水利航运带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率先实现“畅通”汉江。
  “富饶”汉江。到2015年,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基本建成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汽车、纺织服装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实现“链、群、带”式发展,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3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482亿元。基本建成现代农业带、先进制造业带、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带,打造“富饶”汉江。
  “绿色”汉江。到2015年,水系水体保护、森林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城乡污染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3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分别比2010年降低30%和1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生态环保带,森林覆盖率达到40%,打造“绿色”汉江。
  “和谐”汉江。到2015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提高到55%以上,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687元和41492元,基本形成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局面,打造“和谐”汉江。
  第三节重点建设任务
  为实现“安澜”、“畅通”、“富饶”、“绿色”、“和谐”的发展目标,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任务:
  加快现代水利建设。以干流梯级开发工程、引江济汉工程、部分闸站改造工程、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水资源配置与保护,完善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以建设沿江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加大航道、港口、公路、铁路和机场的联合建设力度,努力构建综合运输通道,打造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便捷交通系统。
  加快现代产业发展。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优势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建设优势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度开发资源优势型制造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加快推动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发展为重点,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以加强流域污染治理与保护、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加快推进流域生态系统优化,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优化城镇发展布局、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为重点,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汉江流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加快滨水生态宜居城市和新农村建设。
  表1 && 年汉江流域综合开发主要指标体系
  数据说明:(1)2010年基准数据为现价,是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2011)和武汉市统计年鉴(2011),对汉江流域39个县(市、区)相关数据的汇总;(2)2015年数据为年开发整理土地面积,2020年数据为年开发整理土地面积。
  第三章加快“安澜”汉江现代水利建设
  汉江流域现代水利建设以现代治水理念为指导,从总体上部署汉江流域水害防治以及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节约与保护,科学确定重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基本建成现代水利的综合配套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汉江流域水利建设相对滞后和保障能力薄弱的局面,使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步入资源优化、人水协调、生态良好、管理高效的发展路径,确保江水安澜、民富业兴。
  第一节构建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体系
  在统筹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关系基础上,以汉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主体,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防洪、生态环境保护、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多种目标综合开发,有机衔接汉江流域上中下游、左右两岸,全面提升汉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一、加快干流梯级工程建设
  积极实施干流梯级开发建设,实现干流水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孤山续建枢纽工程以及新集、雅口、碾盘山三个拟建干流梯级开发工程。孤山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水电站装机容量160MW;新集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水电站装机容量120MW;雅口枢纽工程以发电和通航为主,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碾盘山枢纽工程以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生态及旅游等综合利用,水电站装机容量170MW,船闸设计标准为1000吨级,同时为库区沿线25万亩农田提供自流灌溉条件。
  到2020年,完成汉江干流梯级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干流丹江口水库以下建成王甫洲、新集、崔家营、雅口、碾盘山、兴隆六大水利梯级枢纽。通过梯级枢纽保证干流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灌溉、发电、航运以及生产生活用水要求,水能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综合效益得到显著发挥,最终全面实现汉江干流综合开发的规划目标。
  二、加快推进引江济汉和闸站改造工程
  大力推进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的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引江济汉工程、部分闸站改造工程的建设。通过引江济汉工程建设,从长江中游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水,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河道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等条件。依据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原则,在建设引江济汉工程时同步建设相应航道通航配套设施,推进调水和航运两大功能协调并进。加快引江补汉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科学合理论证,设计补充丹江口库区和汉江丹江口坝下至高石碑流域水资源的工程,保障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安全和汉江中游地区水资源供应。
  通过部分闸站改造工程建设,以解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各闸站引(提)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影响的闸站进行改造,恢复和改善供水条件,针对丹江口水库至汉江河口段185处闸站进行工程或技术改造。
  三、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和现有灌区改扩建
  坚持节水为主、开源为辅的方针,解决流域内制约农业发展的灌溉供水问题。主要对引丹、熊河、大岗坡、三道河、石台寺、温峡口、石门、惠亭、高关、天门引汉、兴隆、泽口、洪湖隔北、监利隔北等14处大型灌区和148处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根据各灌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节水技术。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和微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荆门市汉东引水工程、襄阳市长山泵站工程、唐东水源工程以及新建一批水库等开源工程建设,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水源问题。
  统筹规划建设城镇和农村供水设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能力。根据城市水资源条件和发展水平,安排新的水源工程,同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优化乡镇供水与农村生活用水配置,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
  第二节加快防洪除涝减灾工程建设
  一、加快推进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建设
  依托整个流域治理,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综合防洪能力达到防御1935年洪水标准,加大重点区域治理力度,提高汉江全流域防洪水平。以丹江口水库为支撑,以汉江中下游堤防为基础,对汉江中下游干流堤防进行除险加固和达标建设,对沿线穿堤建筑物进行加固整治,推进杜家台分蓄洪区合理利用,加强重点分蓄洪民垸建设,完成流域内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对流域内重点支流(包括堵河、丹江、唐白河、南河、蛮河、汉北河等)和中小河流(包括夹河、天河、曲远河、官山河、浪河、滔河、仙河、滚河、清凉河等)进行堤防达标和河道疏浚等综合治理,实现重点中小河流重要堤段达到防御标准内洪水的要求。建立暴雨洪水预警预报、防汛指挥调度等系统和运用洪水风险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域洪涝水灾害损失,实现人与洪水的协调共处。
  二、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积极推进水利进城,加快城市水利建设的步伐。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以汉江干流沿岸城市为重点,同时涵盖汉江水系内的其他重要城市,如武汉、仙桃、潜江、天门、汉川、沙洋、钟祥、襄阳、丹江口等。
  大力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积极倡导汉江沿岸各城市结合景观建设开发滨江公园、亲水平台,将水利工程防洪减灾功能向广度拓展,使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化进程、历史与人文特色、环境整治以及休闲旅游相结合,但要严格禁止侵占河道行洪断面以及填湖废塘。沿江城市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建设的绿化带、生态景观、公园以及休闲地尽可能设置人工河溪、池塘、喷泉等各种调蓄雨洪设施。
  三、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和除涝工程建设
  对汉江上中游流域的山洪灾害高发易发区,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山洪灾害治理,在重点防治区建成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一般防治区初步建立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从而提高山丘区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
  开展除涝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建设襄州区、荆钟民垸区、长湖区、四湖总干北区、汉北区、汉南区和东西湖区七个治涝区。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对排涝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注重工程配套和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加强排涝能力不足涝区的机电设备增容。
  第三节强化水资源配置和保护
  一、强化水资源配置
  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为目标,调整农业灌溉和城镇供水工程布局,在严重缺水地区或生态脆弱地区大力推进高效用水模式,实现农业需水总量的零增长。注重解决水资源供需区域不平衡矛盾,整体构建水资源配置体系中的控制性工程,适时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地区的调水工程,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配套完善渠网、管网,安装遥测遥控等现代化的计量和控制设备,开发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提高资源配置的调控手段和决策水平,为水资源市场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物资、技术基础。加快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争取将汉江中下游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补偿范围,尽快出台生态补偿办法。鼓励除生态用水以外的水权交易,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率和高效益配置。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和水量调度预案,建设一批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不断完善特殊枯水年应对措施。
  二、推进水资源保护
  大力推进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实行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将汉江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重视节水治污、生态修复、保护环境。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行排污总量控制、达标排放。严格实行排污总量的控制,根据各水功能区达标要求,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明确排入水体污染物限制数量,对超过总量限制的地区要限期压减。合理配置河道内生态用水,维护河道健康的基本生态需求。通过发展节水型和清洁生产型工业以及绿色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解决点源和面源污染问题,提高河流和湖泊的自净能力。对国家、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采取预防保护、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等措施,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照水利结合灭螺的原则,将水利血防与河流综合治理、人畜饮水、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等水利项目结合实施。
  第四节完善水资源管理
  一、加快水利信息化
  加强水环境、水生态监测站网建设。加快完善水文站、水质站、地下水观测井、水土保持监测站、墒情监测站的规划布局,运用高新技术,提高信息采集、存储、传输的自动化水平。建成覆盖全流域的水利信息网络,为水利科学管理和防汛减灾决策提供支撑,以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应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建立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开发、水利工程管理、电子政务和综合决策会商等应用系统,构建汉江流域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应用服务平台、综合会商和宏观决策平台,全力打造“数字汉江”工程。
  二、完善现代水资源管理制度
  汉江流域作为全国首个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流域,要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量分配管理、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计划用水和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和经济调节管理、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干旱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职能划分和结合。在重点区域和生态敏感区,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流域用水效率,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建立权威、统一、高效的汉江流域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可行和高效的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最终实现涉水事务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管理,更好地支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打造“畅通”汉江综合交通体系
  立足于汉江沿线城镇,依托汉江干流、高速公路、快速铁路、航空等交通主线,以畅通沿江综合交通通道、构建沿江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第一节畅通水运通道
  一、积极推进航道建设
  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契机,以长江、汉江、江汉运河为骨干,以支流、湖泊为网络,以港口港区为节点,着力推进汉江航道建设,进一步提升汉江航运标准化水平,提高汉江航运能力,使干流丹江口枢纽以下达到三级航道标准,通航千吨级船舶,实现江河直达、江海联运。
  汉江中下游主要针对水位下降形成碍航的局部河段,加快南水北调局部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以筑坝工程、护岸工程、护滩工程、疏浚工程等形式进行整治,通过整治结合各梯级枢纽建设,形成从丹江口至武汉650公里的优质航道。加快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建设,连通长江航道和汉江航道,形成围绕江汉平原的“长江—江汉运河—汉江”800公里千吨级内河航运圈,并通过完善与洞庭湖、鄱阳湖、湘江、赣江水网体系连通,形成覆盖湖北、湖南、江西的水运网络,为发展该区域铁水联运,连通蒙西、陕西、晋西创造条件。
  二、大力推进港口建设
  加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合理布局汉江沿线港口,对重要港口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将六两河、余家湖港区逐步发展成为装卸、仓储、配送一体化的地区物流中心。加强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构建港区融合水运、公路、铁路多层次的集疏运网络系统,提升港区的集疏运能力。在丹江口库区、兴隆水利枢纽沙洋库区加快淹没水运设施复建和公路渡口改造,依据区域旅游业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建设码头等设施。
  三、积极推进船舶标准化
  对汉江航运船舶进行“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大型化”升级改造,提升汉江航运船舶能力。适应干支直达运输和集装箱、油品、散装化学品、液化气、滚装汽车运输需求,重点发展一批大吨位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液化品船和滚装船等专业化船舶,逐步增加特殊货物、高附加值货物运输比重。
  第二节完善陆地交通网络
  一、不断完善公路网建设
  加快麻竹、郧十、十房、神保、保宜等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完善汉江流域高速公路体系,打造汉江沿江高速通道,高速公路辐射湖北汉江流域内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
  加快建设和完善各县市与高速公路网络的对接道路,提升高速公路对县域的辐射效率。加快建设和完善公路站场、航运港口、火车站、航空港、物流中心之间的连通道路,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
  加强现有国省道的改造,推进流域内国省干线公路升级和路网结构优化,实现汉江流域内各市、县之间都有快捷的道路相通。加快潜杨线张港汉江大桥的建设,使天门与潜江之间形成新的过江通道。加强县乡道路的建设,提高流域内县域、县乡和乡镇之间公路通达水平,打通综合交通体系的微循环,提升综合交通体系的辐射深度与广度。
  二、努力推进铁路网建设
  完善汉江经济带铁路网结构,提高铁路技术等级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和带动能力。完成武汉至宜昌铁路建设,加快西安至合肥铁路复线(湖北段)建设,开工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和集疏运铁路,解决湖北省能源运输瓶颈问题,缓解中部其他省份的能源运输压力。努力做好武汉至仙桃潜江城际铁路、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长荆线天门至仙桃、潜江货运铁路建设,积极推进研究论证长荆铁路复线建设,提升铁路运输功能,满足流域沿线大宗重载货物的运输需求。规划研究武汉至西安高铁、襄荆宜城际铁路、荆门至天门城际铁路,形成环绕汉江流域中下游的“复合三角”型快速铁路通道。
  第三节推动航空港建设
  加快推进武汉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到2020年,武汉天河机场达到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44万吨、年客机起降33?6万架次,打造全国门户机场和国际货运中心。
  继续推进襄阳机场改扩建工程,将襄阳机场建成区域性枢纽机场,满足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到2020年,襄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6700吨。
  加快神农架机场建设进程,开工建设武当山机场。2020年前,建成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机场,筹划改造和新建荆门、天门通用机场,形成汉江流域机场新格局。
  第四节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以武汉、襄阳、十堰、荆门等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加快促进不同交通方式的合理衔接,提升综合交通管理水平,形成覆盖汉江流域上中下游重要节点的“一主三辅”四个综合交通枢纽。
  一、加强武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武汉是国家规划综合交通枢纽衔接试点的八个枢纽之一,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客货中转中心。依托港口、公路站场、铁路站场、航空港基础设施和完善的集疏运系统,构成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辐射最广的综合枢纽,承担多种交通方式的客货中转联运和信息服务。
  二、建成襄阳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围绕构建布局合理、能力充足、换乘方便、服务优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建设安全、舒适、经济和充分满足旅客需求的旅游集散地,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与武汉城市圈呼应联动,形成“双轮”协同、“两型”突出、信息共享、多维互联的交通服务圈。对襄阳北编组站进行扩能改造,提升襄阳市铁路枢纽功能。建设绕城铁路,积极增开襄阳至武汉、襄阳至十堰的动车组车次。着力构建以汉江航运、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县乡公路、机场口岸建设为重点,水运通道、铁路动脉、公路网络、空中走廊为骨架的立体型现代化大交通,基本形成内畅外连、安全、环保、节约的交通运输体系,提升襄阳承东启西、南北畅联、网络全国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
  到2020年,航道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化内河港口打造成型;“一环两横两纵”的高速公路骨架通道和二级标准以上的国省干道全面形成,乡镇公路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和通畅率实现“双百”;铁路快速客货运干线扩能提速,推进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襄阳段建设,形成“两横两纵”干线铁路骨架;支线航空网络基本形成。
  三、建设十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通过“东、西、南、北”四大运输通道体系建设,新建公路、铁路主通道,改造提升现有道路的技术等级,打通经济断头路,增加交通干线的数量;优化和完善路网结构,建设互联互通现代化公路客货运输站场网络,实现公众出行便捷化和货物运输“无缝衔接”。建立和完善十堰地区交通信息网,完善区域交通保障体系,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交通设施运行效益和服务水平。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汉江航道为骨架,以堵河、曾河为补充,干支联网、水陆联运的水上运输体系;全面形成“一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络,建成中心城区快速连接区域内县市、周边省市的综合交通运输“井”字形主骨架;争取建设武当山机场,开通到全国重要城市航班,发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交通枢纽作用。
  四、建设荆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依托汉江航道和江汉运河,构建“一横一纵”干线航道网,形成以汉江航道、长湖航道和石牌核心港区为骨架的通江达海转运通道,水运交通基本实现现代化,骨干航道全部达到标准化,港口基本实现机械化、专业化,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以“两纵一横”高速公路网络为主架,构建“一环四横五纵”的干线公路网,公路运输的机动性、安全性和智能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依托焦柳铁路、长荆铁路,加快推进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荆门段建设,形成货运大能力通道。
  到2020年,在水运、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之间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南引北通、西联东串的综合性运输通道,建立起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统一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体系,使荆门发挥汉江流域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的作用。
第五章推进“富饶”汉江现代产业发展
  按照汉江流域产业基础与发展规律,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富饶”汉江现代产业发展,把汉江流域打造成为湖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第一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根据汉江流域农业资源条件与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高效优质特色农业经济带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安全战略基地,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中,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巩固提升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地位。充分发挥汉江流域滩涂资源丰富和生态优势,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以国家确定的汉江流域12个产粮大县和汉江沿线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展高产稳产良田建设。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稳定提高粮食播种面积。严格保护耕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改善土壤、气候和耕作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整合资源,提高种植业板块基地连接度,建立稳定可靠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二)积极开展土地整治。积极推进丹江口库区移土培肥坡改梯改造、汉江流域低丘岗地改造、滩涂合理利用、村庄整治等工程,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加快汉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洲滩围垸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确保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重点推广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高产高效种养模式、农业机械化等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循环农业技术等为重点,启动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加强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根据汉江流域农业资源条件,有效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加快建设一批规模较大、集中连片、市场相对稳定的产业带和基地,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板块经济”。积极构建鄂西北山区特色农业区、鄂中北岗地丘陵生态农业区、江汉平原湿地现代生态农业区三大功能区,重点建设粮棉油产业带、畜牧水产产业带、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带,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大力发展粮棉油产业带。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稳步推进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产业带建设,建设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稳定棉花播种面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促进棉花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提高棉花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加快“双低”杂交油菜种子供应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油菜籽品质改进、综合加工与产品贸易,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
  (二)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产业带。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建设以汉江平原为中心的三元猪产业带、汉十公路沿线家禽产区、汉江平原腹地水禽产区建设。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推行秸秆养畜和种草养畜,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鸭等畜牧业,建成一批特色养殖基地。依托汉江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建设现代渔业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水产增殖业、健康养殖业,科学发展稻田渔业和城郊休闲渔业。
  (三)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生产要素集聚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发展果蔬茶药、蚕桑、蜂产品等优势高效特色产业,形成一批以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为特征的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丹江口库区优质宽皮柑桔产业带,枣阳及其以东至东西湖的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核桃基地,老河口、宜城及其以下汉江干流至仙桃的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梨基地。积极加快大洪山香菇种植区、平原双孢菇和白灵菇种植区建设。加快武汉市周边及鄂东精细菜、加工菜和反季节蔬菜种植区,鄂北特色菜种植区建设。加快推进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名优绿茶产业区、定地养蜂区建设。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积极引导大型和特大型龙头企业向优势农副产品产区集聚,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市场为导向,采取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盘活存量、嫁接改造、转让拍卖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的集聚发展。积极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统筹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培育农业跨省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
  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根据汉江流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信息化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流域的服务站点。大力发展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协会、为农服务社等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物流网络。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推动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
  第二节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合理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提升汽车制造业整体实力和水平,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劳动就业机会,加快集聚发展,把汉江流域打造成优势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整体实力较强的先进制造业密集带。
  一、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在现有资源与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传统产业与先进适用技术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绿色食品工业、现代纺织与服装业和新型化工产业传统制造业三大走廊。
  (一)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绿色食品工业。应用现代生化技术,开发淀粉深加工产品类食品原料,大力发展冷鲜肉和各类熟肉精制品,以及精制食用油、果蔬制品、乳制品、速冻食品等深加工业。在精制米、食用油、水产品、畜禽产品、卷烟、啤酒、饮料、矿泉水、食用菌、水果、茶叶、山野菜等领域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以产业链为纽带,合理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食品工业园区的建设,推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广泛吸收富余农村劳动力,推动汉江流域食品工业的集约化发展和产业升级。按照方便营养、安全卫生和天然保健的发展方向,建设优势特色食品产业群。
  (二)现代纺织与服装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棉纺和服装业,大力发展染整和化纤业,加快新型纺织品发展。大力推广应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支持棉纺织业向“三无一精”方向发展。着力推广紧密纺纱机、清梳联、粗络联、细络联、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等新型、高效、节能棉纺设备,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升级步伐。依托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积极策划建设下游化纤产品项目,支持湖北化纤等企业扩能改造,提高差别化纤维开发能力,加快新型纤维开发应用。支持十堰金鼎集团10万锭扩能项目、丹江口万年纱业开发精梳高支纱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和推进纺织能力向襄阳、孝感、天门、仙桃、潜江等棉产区转移,将潜江—仙桃—武汉汉江服装走廊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加快新型纺织品发展,提高市场份额,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新型化工产业。按照“沿江不临江”的原则,在距岸边1000米范围外布设,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关停污染治理不达标企业,完善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保障汉江水质安全。在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前提下,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重点,调整化工园区布局,合理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以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为契机,引导乙烯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及有机化工原料的深加工。依托汉江流域磷、盐资源优势,加快磷资源深度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与生产,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的精细化工产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
  在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关键零部件,推进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快集聚发展,做大做强核心企业,建设世界级的汽车产业基地。
  (一)加快自主技术创新。按照“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创名牌”的要求,加快技术创新和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身、汽车空调、动力转向器、车桥、车架等关键零部件和专业化协作件的研制开发,突破性提高轿车零部件的整体质量,整合中型载货车零部件资源并向轻、重两极延伸,逐步实现与汽车制造商的同步研发,同步模块化供货,整体提高零部件企业为东风汽车公司及国内汽车制造商配套的能力和水平。
  (二)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合理承接国外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为东风汽车公司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对上、下游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并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使其向专业化、系列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大力整合专用车资源,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变,进一步做大做强专用汽车。以华威、双龙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速平车、敞车、罐车、工程施工、市政作业等特种运输车辆。以三江航天、三环集团为依托,发展国防建设等需要的特种汽车;支持江汉油田三机厂发展油田专用车。重点支持三环集团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合资、资产划转等形式集聚发展,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和规模化经营,培育4-5家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三)做大做强核心企业。按照“结构优化、产品升级、同质归类、做大做强”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联合、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推进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强化重点骨干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带动能力,提高生产集中度。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实施大集团战略,强化品牌建设,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三环集团整合整车资源,大力发展各类专用汽车。支持随州市建设国内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汽车生产性物流、汽车交易及售后服务、汽车租赁等服务业,引导汽车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充分利用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建设武汉和襄阳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心。
  (一)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新型显示器件、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的研发。尽快形成集基础材料、芯片、元器件、模块与组件、系统设备和终端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创立,加强芯片及元器件制造,加强软件开发、应用与服务,形成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突破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等产业,支持发展化学医药制剂、新型医疗器械和高端卫生材料等特色产业。加速生物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兽药及动物饲料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产业,积极推动动植物良种产业化。重点围绕微生物制造、生物基等领域,加快运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三)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支持电动汽车控制器系统、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支持混合动力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新能源汽车营运体系建设。重点支持襄阳市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创投基金推荐计划,建立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检测检验机构。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制高点。
  (四)努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增强装备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集成和成套供应能力,提高数字化和本地化制造水平。重点发展高压超高压输变电设备,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装置,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继续坚持“军品为本、民品兴业”的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军民结合型先进装备制造业。
  (五)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以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制造与推进新材料技术产业化发展为导向,致力于形成以表面保护材料、光电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群。大力发展柔性电路基板、液晶材料、玻璃基板材料等微电子材料,硅晶体、超细锂电池粉体、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解液和电极、燃料电池等能源电子材料;积极发展药物控释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全降解环保材料。大力发展镍钴金属材料、塑型板材、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新型材料。
  (六)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发展高压变频器、电机节能、电网能量补偿等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大力支持利用电子废弃物和废铅蓄电池生产无铅焊料、再生铅等产品,实现贵重金属的循环利用。积极发展以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为主的水污染防治成套设备,以烟气脱硫、粉尘处理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成套设备,以大型废金属回收、工业废渣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成套设备,以及噪声、振动防治与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形成环保设备系列化、规模化生产能力。
  & 第三节培育现代服务业
  按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充分利用汉江流域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结合内河航运港口和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重点围绕汉江流域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和亲水特质,分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景区,重点开发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打造文化型和亲水型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使汉江成为连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便捷通道,实现汉江流域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有序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快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景区开发格局,避免盲目开发和恶性竞争。以汉江干流为轴线,以十堰、神农架、襄阳、潜江和武汉为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构筑五个核心旅游区域,建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景区。通过景区的建设,带动周边地区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汉江流域以旅游企业为主要成员的旅游行业协会建设,统一行业服务标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旅游企业行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二)打造文化型和亲水型特色旅游产品。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和互动,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带文化,推动大文化和大旅游产业的发展。依托武当山的道教文化,荆门屈家岭农耕文化和长寿文化,襄阳古隆中的三国文化,随州、神农架、枣阳和谷城的神农炎帝文化,神农架的生态文化,潜江的曹禺戏剧文化,天门的茶圣陆羽茶文化,孝感的孝文化,汉阳知音文化,构筑汉江流域文化特色旅游网络和体系。结合汉江流域水文特点,加快湿地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区整合,打造具有流域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三)加强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以楚文化、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和山水生态旅游产品为营销重点,以“华夏田园、荆楚胜地”为主打宣传口号,以荆楚文化和武当山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引爆点,倡导“环保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形成具有针对性、专业性、有效性、长远性的营销策略。建立“汉江旅游”促销战略联盟,加强汉江流域内的旅游协作与交流,同时“融合重庆、对接陕西、联合河南、承接湖南”,构建大旅游营销服务网络。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
  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结合汉江航运港口和交通枢纽的建设,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构建现代物流的发展平台,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功能、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在十堰、襄阳、荆门、潜江、天门、仙桃和武汉东西湖打造沿汉江物流产业带,为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物流保障。
  (一)完善物流网络建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汉江沿线的关键节点地区,配合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现有港口进行“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改造,加快转运、仓储和配送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港口建设成为多功能、现代化的商贸物流型港口,使之成为汉江水运通道上物资转运的重要节点,形成汉江物流网络的主干。在港口和物流配套基地建设方面,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并实现科学化管理。
  加强陆路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在汉江流域的主要城市,依托产业基础和交通基础,合理选址、建设一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物流基地、特色物流园区和专业配送中心。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在物流园区内部配套建设区域性的专业化商贸市场和运输服务中心,使之成为集物资流通、中转、贸易和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基地。构建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立和完善仓储、运输、加工、城乡配送一体化的物流体系。
  (二)增强物流企业整体水平。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引入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加快物流向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的方向拓展。大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第三方、第四方大型物流龙头企业,特别是绿色、快速货物运输企业。通过政府适度引导,推进中小型物流配送企业发展。在物流企业推行柔性运作和零仓储化管理,科学布点并合理控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规模。推动以汉江流域物流企业为主要成员的物流行业协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
  提升物流企业的技术水平。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物流业中的运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应用互联网络、条形码(BAR-CODING)、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自动分拣系统(ASS)、自动化立体仓库(ASW)和供应链管理(SCM)等技术,建立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汉江流域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
  第六章加强“绿色”汉江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发展,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一江清水”,努力将南水北调对汉江流域特别是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着力加强“绿色”汉江生态文明建设,将汉江流域建设成为具有生态调节、人居保障等多种生态功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第一节加强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
  汉江上游地区围绕维持水质稳定、保证水量、增强土壤保持功能的目标,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建立流域自动监测预警体系。汉江中下游地区围绕集约利用水资源、预防水质恶化、改善水生态环境的目标,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推进流域城镇污水处理体系建设。
  一、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
  加快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植被恢复,增强森林的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能力。加强丹江口库区环库生态隔离带建设,减少库周人口生产生活对库区水质的影响。制定水源地保护的监管政策与标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监督管理。加强中下游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地区水土保持、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加快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排污口搬迁工作,严禁新增排污项目,争取在南水北调调水启动前建成完善的水源地保护体系,保障汉江中下游地区居民饮用水安全。
  二、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按照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氨氮、总磷、COD等污染物纳入总量控制体系。流域内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争取实现增产减污。加快淘汰改建不能正常发挥功效的老旧环保设施,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实施污染源全面达标工程,鼓励推广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
  三、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普及力度,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施肥等技术,采取灌排分离等措施控制农田氮磷流失。加强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养殖小区,推广清洁养殖技术,全面禁止投肥养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控制。
  四、推进城镇污水与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按照“厂网并举、管网优先”的原则,重点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污水处理运营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中小集镇污水处理体系建设,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积极开拓中水回用途径,合理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及填埋处理体系,稳妥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建设。
  五、建立流域自动监测预警体系
  在交界断面建立自动监测站,逐步建立流域水环境质量数据库与水环境突发事件预警体系。推动各市、县,特别是化工、医药等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提升饮用水源地周边风险预防等级,建立更加严格和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完善饮用水安全事故问责机制。强化危险废物与辐射监管,加强环境高风险行业、企业监管,降低环境风险。
  第二节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围绕削减入江污染、涵养水土、加强林业发展可持续性、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多样性、修复生态环境等目标,构建沿汉江绿色屏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强化全流域湿地保护建设,重点推进污染严重的支流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沿线地区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
  一、构建沿汉江绿色屏障
  建立以林业建设为核心的综合防护体系,增强沿汉江及其主要支流沿岸林地截污和削减污染物的功能,构建绿色屏障。以沿江干流绿色林带建设为中心内容,坚持林草结合,统筹建设陆生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构筑具备防洪、血防、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截污、净化水质、碳汇等多种功能的沿江综合植被防护体系。增加植被种类,优化植被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积极构建汉江水土保持林带。进一步加强汉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水土保持林建设。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荒山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扩大林草覆盖面积,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禁止违法开采、无序开发、毁坏植被保护带。
  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合理开展迁地保护,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高应对生物多样性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重点保护鱼类产卵场,划定鱼类产卵保护区。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
  三、强化湿地保护建设
  加快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开展以退耕(养)还泽(滩)、恢复湿地植被、恢复动植物栖息地等为重点的湿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以丹江口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南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武汉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维持湿地面积稳定。在沿汉江城区建立湿地公园,美化城市景观,宣传湿地保护知识。建立完善的湿地野生动植物支撑体系,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湿地生物资源,积极开展生物涵养工作,加强对禁止开发区域的生物资源保护。加强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广前置库、尾水湿地生态处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氮磷入湖总量。
  四、加快污染严重支流生态修复工程
  进一步推进汉江污染严重的主要支流生态修复工作,在源头截污的基础上,开展以清水入河、人工湿地建设、河道清淤、河岸清污为主的水污染生态修复工作,保证支流清水入江。加强沿江生态走廊建设,增强河流、陆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构建物种迁移通道。
  第三节加快推进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发展
  围绕节约水资源、削减入江污染物等目标,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工业,积极推进资源、能源的减量化和循环化,构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产业链。
  一、加快推进低碳技术发展
  积极开展低碳试点,大力推进汉江流域低碳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在碳管理方式创新上先行先试,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增强本土企业的低碳意识。加大对流域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低碳技术平台建设与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低碳技术的产业化。研究制定碳排放核算与削减考核制度,促进重点耗能企业和单位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重点推动化工产业碳资源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低碳产业,积极开拓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增加碳汇林面积。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建设。
  二、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节水技术改造,扩大工业再生水使用范围,推进汉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城市节水建设。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广市政设施中水回用系统,鼓励开发分水质供水系统,推进集雨利用工程。积极推进化工、电力、轻纺等工业行业和农业、服务业清洁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产业集聚度高、发展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工程。加快汉江上游有机农产品和生态保护型农业发展,加快汉江中下游地区节水型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的水资源利用率。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第七章促进“和谐”汉江城乡统筹发展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汉江流域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快滨水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促进汉江沿线港城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构建“和谐”汉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优化流域城镇发展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大带小、协同发展”的原则,遵循城镇化与工业化、生态化有机结合的主线,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引导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密集区和城镇发展带。加快形成和完善以武汉、襄阳为中心,以十堰、神农架、荆门、随州、潜江、仙桃、天门、孝感为骨干,以中小城镇为节点的城镇发展格局。
  一、汉江上游段城镇空间发展布局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推动人口和产业集聚,形成以十堰市区为核心,汉江生态城镇带和竹房城镇带为两翼的“一城两带”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汉江生态城镇带以丹江口、郧县、郧西城区为中心,以汉江为纽带,以316国道沿线的江南城镇带和337省道沿线的江北城镇带为支撑,着力建设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城镇体系。竹房城镇带以305省道为主轴,形成以房县、竹山、竹溪县城为中心的南部城镇发展区域,努力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城镇走廊,成为全省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二、汉江中游段城镇空间发展布局
  加快形成以襄阳市区为主中心、荆门市区为次中心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襄阳地域以襄阳城区为中心,以武银高速暨汉渝铁路城镇发展轴和襄荆高速暨焦柳铁路城镇发展轴为纽带,以老河口、宜城、枣阳三个中等城市为支点,形成“一心两轴三支点”的城镇空间架构。通过以点促轴,以轴带区,加快襄阳都市区建设发展。荆门地域以荆门城区为核心节点,依托沿武荆高速、长荆铁路、皂当公路的东西向城镇走廊和沿襄荆高速、焦柳铁路、207国道的南北向城镇走廊,形成“T”字型城镇空间发展架构。
  三、汉江下游段城镇空间发展布局
  加快形成以武汉市区为主中心,仙桃、潜江、天门、孝感、随州五城市为地区性中心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并以武汉主城区为中心构建武汉都市发展区。重点发展位于武汉城市圈的西部发展轴的“天仙潜”城镇密集区,以及西北部发展轴上的“孝应安”城镇密集区。
  第二节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科学确定建成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一、强化城镇土地开发整理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合理控制生态用地比例,促进城镇和谐发展。严格限定开发区内非生产性建设用地的比例,提升开发区用地效益。合理调整城镇用地供应结构,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及普通住宅建设用地,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切实保障民生用地。加强对城镇闲置低效土地的挖潜利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行城镇用地增长边界控制,引导城镇空间有序发展。
  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流域城镇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气、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和公共活动空间,加快面向大众的城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三、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按照“管理精细化、执法人性化、服务标准化”的目标,推动汉江流域数字化城市建设,建立信息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方式。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网络的延伸,将数字化城市管理与新闻媒体、电子政务及政府门户网站进行链接,与街道、社区及各类主体结合,提高城市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形成基层单位和群众参与、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第三节建设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以汉江岸线为基础,完善城镇功能,推进生态建设,使滨水空间充分融入城镇生活,展现滨江城镇特色,带动城镇文化、商业、旅游等特色经济发展,在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积极开发城市滨水空间
  通过岸线合理开发利用和滨水区建设,形成以滨水宜居为特色的沿汉江干流城镇带。在严格遵循蓝线、绿线、黄线管制的基础上,对用地功能进行重组,重点开拓公共空间、混合功能空间以及居住空间,精心设计滨水景观,构建城市亲水区。
  二、促进港城一体化发展
  加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调发展,在汉江流域河道整治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港口建设与发展,形成“港群成组,港产互动,港城一体,区域提升”的发展新格局,增强港城互动,实现港城互补。以港口作为城镇新区开发的支点,配套临港产业,带动新城发展,形成港城互动的发展格局。通过区域联动、顺江发展和集群布局,带动区域发展。合理布局港口物流中心,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提高港口城镇的区域服务水平和主要港口城镇的区域辐射能力,通过产业关联辐射周边中小城镇,实现港口与腹地整体发展。结合生态保护要求和居住生活需要,合理布置生活岸线和生态旅游岸线,提升港口整体发展质量。
  三、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努力营造低碳宜居的城镇环境,提高城镇绿化率,改造城镇供水设施,建设重点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加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积极引导绿色消费,鼓励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和可再生产品,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快流域内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及固体废物处理能力。
  第四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民安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商贸网向农村延伸覆盖,城乡互联互通的发展格局。
  二、集中实行村庄环境整治
  对农居分散、占地多的村庄进行迁村腾地,对规模较大的原有中心村庄进行综合环境整治。推进村庄内部道路、内部灌排沟渠、打谷晒场、垃圾堆场、公共厕所、猪圈牛棚和沼气池等设施的新建和整修,加快村庄周边河湖堰塘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生态家园。
  三、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对中心镇、中心村的重点中小学进行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乡有站、村有室、组有户”的文化网络,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符合汉江流域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
  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根据各地的基础条件,通过市场导向、产业转移、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矿产资源开发等不同的模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体发展,将开发与扶贫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核心保护区内的农户实行易地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把移民搬迁与县城、中心镇、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退耕还林、撤乡并镇、防灾避灾相结合,改善农民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扩大农民转移就业。
  第八章保障机制与措施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工作。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依据本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支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的具体政策措施,细化流域综合开发方案,在有关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汉江流域各市、林区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抓好规划的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实现。
  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汉江流域各市、林区政府及省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汉江流域综合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专项支持等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商,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并做出相应的工作部署。构建联席会议制度下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不定期组织举行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为各类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节体制机制创新
  一、完善土地供给机制
  (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一是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布局,着力解决基本农田对用地空间布局的制约,保障流域内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用地需要。二是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工业项目和开发区倾斜,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两型”产业、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三是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土地整理力度,通过采取拆迁腾地、土地复垦整理等措施获得新增用地指标,调剂用于重点项目和开发区建设。
  (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年供地的原则,在保证项目用地需求的同时,注意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闲置现象。二是引导投资项目向开发区集中,鼓励企业在不新增用地规模的基础上增资扩建、增加产能。三是积极消化利用闲置土地,采取依法改变用途、安排临时使用、进行等价置换、纳入政府储备等多种方法盘活利用。四是制定各级开发区和流域内各城市的土地投资强度标准,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考核评价办法,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二、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
  (一)搭建流域综合开发的投融资平台。采取政府引导投入、市场化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通过地方财政拨款、注入土地等资产,吸收大型企业优质资产和社会投资资金,充分利用现有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功能,支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
  (二)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一是探索取消区域、行业、所有制和内外资等限制,按照法律程序,通过整合政府资产、注入经营性资源,吸引企业投资、外资和民间资本等形式,多方充实平台公司资本。二是切实增强融资平台从资本市场上筹资的能力,通过股票、债券、短融、中票、信贷等一揽子手段筹措资金。
  (三)优化资金投向配置。一是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和汉江实际,围绕汉江流域综合开发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资金重点投向现代水利、交通运输和生态环保等领域,推进流域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实行市场化运作,优先支持具有收益来源的可持续经营性项目,形成平台公司自身稳定的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增强平台公司的“造血”功能和持续稳健发展能力。
  三、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一)建立培训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武汉科教优势和各城市的培训资源,统一规划、各有侧重、分工协作,建立流域内共有的人才培训基地,展开对紧缺急需人才以及本土适用人才的培训。引导企业积极与流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让一批中高级经营管理者、技术人员走进高等学府,更新知识,扩宽视野,大规模、宽领域培养紧缺急需人才和高端创新人才,提升企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在不改变人才定居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人才在流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项目合作、企业合作、开发园区合作为载体,以“产业+人才”、“项目+人才”、“开发园区+人才”的方式,吸引人才到流域城市就业、创业。通过项目合作、聘请兼职、人才租赁等多种形式,加强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研课题及重要支柱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合作,提升流域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积极整合流域人才资源。树立大区域、大人才、共享共建、互利共赢的理念,站在整体性、战略性高度,共同推进流域人才开放一体化工作,加强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整合流域内人才资源;加强人才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定期发布,加快完善流域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完成各城市人才网站的相互链接,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四、积极推进科技体制创新
  (一)深化高新技术企业制度改革。在流域内试行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资产委托经营制度,开展期权激励试点;选择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制定期权试点方案,以期权作为对企业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的激励。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引导科技人员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释放科技潜力。转变科技项目组织形式,以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培育创新企业为重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效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
  (二)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以光电子、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粮食加工、新型纺织和化工,以及汽车制造业、现代物流等产业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推动建设一批专业孵化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土地、财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建立以创业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孵化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创业服务中心的能力建设,强化创业氛围营造、创业人才培育、创业企业孵化三大功能,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构建科技发展的政策服务体系。在完善已有财税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搭建科技企业投融资指导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面、细化的投融资服务。充分发挥银行和担保机构的作用,扩大科技企业贷款担保资金规模,建立风险代偿机制,增加担保品种、扩大业务覆盖面。加强对流域内已进入上市辅导期的科技企业的资金扶持和配套服务,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科技企业上市。积极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模式,突破产学研合作中的体制机制瓶颈。
  五、建立全面的补偿机制
  (一)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汉江流域主产县粮食生产、中低产田改造、大型农机具改造、农业科技推广、农机燃油补贴、良种补贴、化肥补贴、粮食精深加工、乡村公路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促进粮食生产的良性循环。积极争取国家逐年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新增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汉江流域洲滩围垸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国家对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
  (二)完善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汉江流域,特别是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包括生态保护在内的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发展。争取将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纳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补偿范围,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结合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健全汉江上、中、下游之间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和补偿机制,探索政府补偿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补偿机制,采取转移支付、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水权交易等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逐步构建汉江流域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第三节区域统筹与协调
  一、加强流域内协调与合作
  建立健全汉江流域在产业、交通、环保、金融、信息、能源资源、社会管理等重要领域的合作协调机制,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平台。加强规划对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产业对接,探索建立跨市县工业园,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协作配套水平,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推进航道标准化及港口码头、公路、机场建设,打通连接周边地区的通道和出口。
  二、争取省内外的合作与支持
  加强汉江流域与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的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加强与汉江上游省份在规划、产业、基础设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对接,加快推进流域间统筹发展,实现在汉江流域综合开发中的合作与协调。加强与日本、韩国在汉江流域文化、旅游、经贸等领域的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对流域综合开发重大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设立内河流域综合开发的试验区,在流域综合开发机制创新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第四节强化落实和监督检查
  一、加强规划实施考核评估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差别化的考核机制,强化对汉江流域现代水利建设、综合交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城镇化水平、生态环保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
  二、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检查
  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要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并将实施情况向省政府报告。完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完善问责机制,严肃责任追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川开发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