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火没问题的英语怎么写?

历史上城市重大火灾回顾:罗马大火曾持续5天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历史上城市重大火灾回顾:罗马大火曾持续5天
  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然而,在各种灾害中,火灾仍是最经常、最普遍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纵观古今,无论是疏忽大意所致,还是人为故意造成,火灾背后人的因素远超于自然原因,值得深思
  今年11月5日至15日,仅10天时间,就在吉林、上海发生了3起大的火灾,其中上海火灾损失更为惨重。截至本月19日,上海“11?15”火灾中已有58人死亡,70多人受伤,20多人失踪。
  俗话说“水火无情”,而水火两灾似乎永远要和人类相伴,是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厄运。
  水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更多一些,而火灾,人类自身的因素则更多。
  预防灾害尤其是火灾,尤其是杜绝引发火灾的人为因素,加强火灾发生时的自救知识的普及,是我们面临的永远课题。
  1、人类历史上的城市大火灾
  日,伦敦发生了该市历史上最严重的火灾,火势持续了4天
  人类历史上城市发生的火灾肯定很多,但有文字记载的是近2000年的火灾,其中最大的一般认为有9次:
  罗马大火
  公元64年7月18日罗马发生大火。火势持续了5天。
  罗马城的4.7万栋房屋有四分之三被大火烧毁,其中包括罗马皇帝尼禄的行宫、灶神庙、朱庇特神庙、凯旋门等重要建筑。
  关于大火的起因,官方记载是意外失火,但民间一直传闻大火是残暴的尼禄的阴谋。很多人认为尼禄放火的原因是想扩建皇宫,但当时的罗马城满是平民搭建的小屋,拆迁成本太高,于是干脆放火烧掉。
  江户大火
  日,日本的江户,即今天的东京发生大火,火势持续了两天。
  当时江户本妙寺为一名得重病去世的少女做法事火化遗体时,突然刮起了强风,遗体上一只燃烧的衣袖引燃了建筑物。这场大火烧毁了江户城三分之二的房屋,烧死三分之一人口,约10.7万人。关于这场大火的起因,也有传说是德川幕府要搞扩建城市而放火烧城,但缺乏决定性证据。
  伦敦大火
  日,伦敦发生了该市历史上最严重的火灾,火势持续了4天。
  这场大火烧毁了伦敦城六分之一的建筑物,约1.3万间民房、87座教堂被毁。火灾的起因是一家面包店老板忘记熄灭燃烧的面包炉,引燃了房屋。万幸的是这场大火中只有8人丧生。
  伦敦大火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是,在火灾前一年这里爆发了大规模鼠疫,夺走了6万人的生命,人口减员10%以上,加上许多人出逃,火灾爆发时伦敦城内人员很少。
  伦敦大火有一个意外结果:大火几乎烧死了伦敦市内所有的老鼠,伦敦因祸得福,从此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鼠疫。
  哥本哈根大火
  日发生的丹麦哥本哈根大火,火势持续4天,28%的建筑被烧毁,1.4万居民无家可归。
  大火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文化损失。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被完全烧毁,损失图书3.5万册,其中有大量的中世纪留存下来的珍本和孤本。哥本哈根大学天文台的观测设备和观测记录也被烧毁。当时有市民感叹:“一把火将哥本哈根烧回了中世纪。”
  其余的大火是:日发生的日本京都大火,80%建筑物被烧毁;
  日发生的芬兰图尔库大火,烧毁了图尔库75%的建筑物,烧死27人,烧伤数百人,1.1万人无家可归;
  日发生的美国纽约大火,烧毁了700栋建筑物,烧死2人;
  日美国圣路易斯大火,烧毁了430栋建筑、23艘大型汽船和不计其数的小型船只,烧死3人;
  日美国芝加哥大火烧毁了1.8万栋建筑,死亡人数在200到300人之间。
  中国古代建筑易发火灾
  我国古代建筑火灾来自人为原因非常之多,其中更多的是政治原因,是来自政敌的疯狂报复
  我国古典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但也存在固有的缺陷,那就是一直采取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一是要以牺牲大量的森林资源为代价;二是容易发生火灾。这两点又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古代建筑火灾来自人为原因非常之多,其中更多的是政治原因,是来自政敌的疯狂报复。比如:
  西周末年犬戎攻下周都镐京,斩杀幽王,纵火焚城,西周由此灭亡。
  秦季楚汉相争,项羽率军进入咸阳,杀秦王子婴,放火焚烧秦宫。大火3月不息,咸阳城化为废墟。
  东汉末期董卓专权,曹操等诸侯起兵讨伐。董卓逼迫汉献帝迁都长安以避联军锋芒,临行放火将洛阳烧成废墟。
  元代末年,朱元璋起兵讨元。于公元1368年闰7月底,挥师北伐元大都。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携后妃太子逃往上郡。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一举攻克大都,后纵火焚城。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南下金陵夺取建文帝政权。燕王入城,建文帝放火烧毁皇宫并自焚。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并放火焚烧了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三园。
  以上仅仅对正史上留有记录的史实做了一个大致地列举,如若把民间野史的例证算上,类似火灾则不可胜数。
  自然原因的如雷击,而雷电、大风、地震等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大火,造成重大损失,史料中对此记载较多。
  《西京杂记》记载汉惠帝7年(公元前188年)陕西的雷火:“夏,雷震南山,大木数千株,皆火燃至末。其下数十亩地,草皆焦黄。”
  历代宫殿与寺庙被雷电击中而起火者甚多。明永乐18年(1420年)北京的宫殿与坛庙建成,永乐19年元旦正式迁都北京,在三大殿举行大典。仅过了3个多月,三殿即遭大火。至正统6年(1441年)才修复完工。但到了嘉靖36年(1557年),又遭火灾。“华盖二殿,文、武楼,奉天,左顺、右顺及午门外左右廊尽毁。”
  古文献也记载了很多由大风、地震、陨石、流星雨等引起的火灾。
  《唐书?五行志》记载唐广德元年(763年)湖北风火:“火发江中,焚舟三千艘,延及岸上民居二千余家,死者数千人。”
  《玉堂芝谈荟》记载元至正27年(1367年)山西地震引起火灾:“震烈坏民居舍,火从裂地中出,烧杀数万人。”
  《梦溪笔谈》记载了宋治平元年(1064年)江苏陨石引起的火灾;清光绪《江西通志》记载明正德8年(1513年)江西陨石引起大火;清光绪《广州府志。杂记四》记载乾隆53年(1788年)广东流星雨引起火灾。
  中国古代的消防法规及措施
  清光绪28年(190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消防警察部队。清政府在天津南段巡警总局设消防队
  怎样防火救火,在中国,和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以法治火”的法规法典。虽然这些法规法典中多是对违法造成火灾者的刑罚,但对于防范自然火灾也同样是有用的。
  在周代,朝廷就设立了掌管防火灭火的“火官”,颁布了“火禁”。规定春天,防火人员手摇木铃,提醒居民防止火灾。此规定后来长期成为习俗,直至明清。西晋的《晋律》和南北朝时的《大律》中均有《水火篇》,《唐律》中更有比较完备的防火法规,宋代还制定了军队救火的规定。在元代,对日常防火还制定了报价制度,居民门前要放置消防水瓮,积水常盛,家里须设置救火器具,否则就要受到处罚。明代的《大明律》和清代的《大清律例》均有对“失火罪”和“放火罪”的处罚条款。
  法规之外还有完备的消防机构。
  在周代已有官办的消防机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消防机构:“每坊巷300步许,有军巡捕房一所,捕兵5人”,“夜间巡警”。在“高处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每遇火发扑救,须臾便灭。”
  清光绪28年(190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消防警察部队。清政府在天津南段巡警总局设消防队。这以后,全国大中城市都相继建立了消防队。
  此后,各地还建立了民间的消防组织,有的称为“水龙会”,这是由商家自发组织的,负责筹集消防资金,购置和管理消防器材,组织开展各种消防活动。
  古人说:“降灾在天,防患在人。”我国古代一直提倡积极消防理念,在防火灭火方面,也积累了大量具体有效的经验。
  《汉书?五行志》记载:在没有发生火灾之前,把易燃的小屋拆除,用泥来封抹不宜拆除的大屋,以阻隔火势。准备好装土的工具草笼、绳索、贮水的器物和灭火的水、沙土。发生火灾时,调集官府劳役和郊外之民,赶去救火。足见当时防火灭火措施的有效和完备。
  建筑防火墙是古代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在甘肃省发掘出土的一座建于汉代的大型粮仓遗址,四周的墙以夯土构筑,仓库内有两堵南北向的墙,把仓库隔为3间。这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防火墙。
  安徽歙县有《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记载当时的徽州太守何歆创修封火墙一事。封火墙可以封闭火势,阻止火灾蔓延。这样的墙一直是徽州城乡房屋建造的基本形制,一直沿用至今。广西、福建都有类似的资料记载。
  现代各国特别重视家庭防火
  英国内务部电视宣传运动的宏伟目标是: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宣传,大力发动民众安装住宅火灾烟雾报警装置,直到国内城乡居民住户全部普及
  近年来,全球每年发生火灾600至700万起,其中住宅火灾约占80%以上。
  国际消防技术委员会呼吁各国消防部门尽可能采取措施,加强住宅防火安全。
  日本:据统计,发生在日本一般家庭住宅中的火灾每年约为两万余次,约占总火灾次数的32%左右。日本消防当局提倡家庭防火“七不准”,包括:睡觉时不准吸烟,儿童不玩火柴、打火机,大风天不焚烧物品,做饭时不离人,房舍周围不堆放易燃物,炉具附近不准放易燃物,防止空烧锅、壶等。
  日本消防部门还经常组织社区志愿者检查每个家庭的用电设施,在家庭中推广和普及安装煤气泄漏报警器,推广使用家用小型灭火器。
  现在,日本已有一些具有阻燃性能的布品进入家庭,其中包括窗帘、被褥、垫子、家具等。特别是对独居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日本人会尽量选用阻燃制品。
  英国:1987年英国发生了数起大火,从反面教育了英国朝野上下,大大增强了公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大多数家庭及新的住宅都安装火灾烟雾报警装置。
  目前,英国消防安全产品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交直流双配套电源供电的住宅火灾烟雾报警器,更为可靠和廉价。
  英国内务部电视宣传运动的宏伟目标是: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宣传,大力发动民众安装住宅火灾烟雾报警装置,直到国内城乡居民住户全部普及。
  美国:美国每年发生火灾超过4万起,约有3万多起发生在家中。美国注重对房屋的防火建筑材料的使用,比如屋顶采用混凝土板、薄铁板、砖瓦等耐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建造。还要求居民定期打扫烟囱,确保门厅和卧室过道、楼梯的畅通并安装烟雾报警器,有条件的家庭还在墙壁和天花板中安装自动热敏喷水系统。
  据统计,美国城市中75%的家庭已装有火灾自动报警器、自动灭火器和煤气漏气报警器。
  美国也在推广阻燃的衣料和被褥。美国法律明文规定,老人和孩子穿的衣服以及他们所使用的被褥、床上用品等都必须是阻燃织物做成的。
  德国:德国每年有600人死于住宅火灾。调查显示,德国绝大部分住宅火灾都是夜深时突然发生的。火灾往往来势迅猛,扩散迅速,30秒钟后便难以控制,5分钟后便会焚毁室内物品,并伤害人员。尽管如此危险,据消防部门调查统计,德国居民对住宅火灾认识不足,33%的居民不愿装火灾报警器。
  面对居民的懈怠,德国消防协会首先通知各级消防部门经常组织专家和消防人员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同时由家庭财产保险部门出资,为居民住宅安装烟火报警器。
&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 的新闻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编号:
京 东 价:
[定价:¥]
在线客服:
服务支持:
罗马吐火兽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古墓丽影》创作原型,《达·芬奇密码》的悬念,国际都柏林文学奖获得者琳恩·汉弥尔顿倾情力作,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如果你爱旅游,一定要看琳恩·汉弥尔顿的小说,世界各地风光一览无余;  如果你爱侦探,不要错过琳恩·汉弥尔顿的小说,悬疑推理尽显其中;  如果你爱历史考古,记得看琳恩·汉弥尔顿的小说,时光隧道就在这里打开。  一只古老神话的怪兽,长着三个丑陋的头,分别代表了欺骗、耻辱和杀人的贪欲……  集侦探、悬疑、推理于一体的全球畅销小说,考古专家讲述充满异国情调的惊险之旅,现代谋杀与古老传说交相呼应的完美展现,足不出户享受冒险刺激的最佳选择。  “一次完全像难以捉摸的怪兽一样神秘的旅行。”  —《纽约时报》  “一个引人入胜的小工艺品和谋杀的混合物……博学的推理小说迷们将从中体验到精妙的智慧。”  ——《出版人周刊》  “琳恩·汉弥尔顿是个很有创造力的作家,她总能够设法将过去带入到她的考古推理小说的生活中。”  ——《书目浏览》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
bieyuan(山东)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旅游免费预订电话:
神秘!死于火山灰的古罗马人
国际旅游景点
国外游记攻略
题记:【世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爱
题记:这里有你梦想中的蓝天白云
题记:老挝对我来说一直就是个很
题记:目的地总览:塞班岛(Sa
题记:我的新加坡没有乌节路、小
题记:生活了4年的马来西亚,我
国际旅游城市天气预报
出行工具箱
神秘!死于火山灰的古罗马人
  那不勒斯拥有享誉世界的壮丽市景,不过在任意一张此类照片之中,站在城市背后的都是巍峨而神秘的维苏威火山。做为欧洲唯一的活火山,维苏威火山曾经造成过世界闻名的毁灭性灾难,在公元79年8月24日的大爆发彻底埋藏了“庞贝”(Pompei),这种悲惨不幸之余却为我们留下了人类最重要的考古遗迹。  从那不勒斯前往庞贝只需要乘坐Circumvesuviana环线列车40分钟即可到达。从离开那不勒斯市区开始,我的视线就未曾离开左舷窗外的维苏威。很难想象这座火山爆发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被它所埋葬的庞贝距离火山山脚可不是很近啊,十几公里之外的地方都可以被完全的埋没,而从今天的维苏威周围村镇的祥和氛围来看,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来自火山的威胁。  庞贝火车站在坎帕尼亚省的镇级小站中算是最为精致清洁的了,不像其他站那样布满了涂鸦(虽然火车上一般都被涂鸦满了),也许是因为这个小站每年要接待200万游客的缘故。  当然,在如此的淡季感受不到200万这个数字带来的拥挤与不便,小火车一路上都没有多少人,真是就算躺在椅子上也不会让其他人觉得碍事。从火车上是看不到任何古城的踪迹的,古城被茂密的植被与围墙所环绕,从车站走不了多远,就到了庞贝古城的正门Porta Marina,看来这站主要就是为了古城的游览所设置的。     刚进入庞贝古城后随便走走就感到游览这里并不轻松,60公顷的巨大面积需要至少4个小时,而且古城内几乎没有植被,全程身边就只有残断的石壁,让人不禁对夏天来此将会遭遇的暑热浮想连篇。  另外,古城棋盘格一般的规整布局也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直接简单,目测古城内大概有至少三分之一的道路禁止通行,至少三分之二的建筑内部严禁入内,如果抱着非常明确的目地寻找地图上的某一栋房子,有可你会发现这个房子连带周围的路全部都被封闭了。  入口正对着Via Marina大街,右侧是公元前1世纪建造的维纳斯神庙(Tempio Di Venere),从占地面积来看可以想象一下当年它的重要性,只不过今天这里仅剩下一些廊柱的底座与地基了。沿着Via Marina大街走下去直通着庞贝城的中心&城镇广场,这片开阔地附近聚集着庞贝古城最重要的公共设施建筑,从这些建筑的年纪来看,庞贝城就是从城镇广场逐渐扩散发展开来而形成规模的。     其中年头最久的是公元前2世纪的“阿波罗神殿”(Tempio di Apollo),这是庞贝最早的宗教建筑,也是最早的城市中心,当然了,今天这里既看不出威严肃穆,也看不出宏伟,剩下的东西十分有限。阿波罗神殿的对面围墙内的狭长区域是同样古老的城镇法庭与交易所,一排粗大的廊柱底座让人可以猜想一下当初这里的建筑一定相当宏伟。说句实话,从城镇广场开始,我开始探索古城内一条条横平竖直的街道,慢慢的也有点迷乱了,因为太多房子长得一模一样了,而且路牌路标都有欠人性化,到后来我也不能挨个寻找到地图上标出的重要建筑物,因此就碰见什么看什么了。  在广场的西北角是古城内唯一可以用餐的地方,也是唯数不多有现代化感觉的地方,不过我觉得种里的快餐有够难吃,如果再来,我一定会自己带些野餐食品。门口有座保存完好的凯旋门,一条宽阔笔直的石板路穿过门洞,把人们引向庞贝的居民区,同时也把人们的目光引向火山的方向。     其实在庞贝很多地方都可以望见到维苏威火山,就像是在日本静冈到处都能看到富士山一样,不过这里是我认为最漂亮的位置。维苏威火山与庞贝古城的画面组合美丽但意味深长,这座毁灭庞贝的火山平静的时候一定曾经是庞贝市民崇拜的对象,也为庞贝贡献了肥沃的火山土壤,奠定了这里成为古罗马重镇的基础。  但当维苏威火山突然想要收回这一切的时候,人们毫无商量余地的被迫贡在瞬间献出了整座城市与两千多条人命(本来庞贝古城有2万人口,但是火山毁灭性大爆发前十几年的时候,城内的大部分居民都因为一次较小的火山爆发而撤离,因此这死亡的2000多人显得非常不幸,因为他们是最先回到家乡并重建家乡的人们)。  让人比较惊悚的是在一些重要的建筑里,陈列着两千年前被岩浆与火山灰埋葬与包裹的居民。这些尸体不知该称为干尸还是维持了人型的骨灰,他们的动作都非常扭曲挣扎,看着这些人的表情,相信每个人都会猜想这种残酷死法的痛苦与不堪。他们的皮肉早已和高温的火山灰融为一体,火山灰就像是一件连身的盔甲一样永远的禁锢了身体,仅仅剩下骨头从一些地方暴露出来,让人看着不禁浑身发凉。  展示这些尸体的比较重要的地方是Terme Stabiane,这是一家公元前2世纪的澡堂,从规模来看它远超任何住宅,足见澡堂在古罗马文明的公共设施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洗澡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逐渐被重视的。     这澡堂子估计是建筑结构格外的结实,毕竟常年要泡在水里嘛,所以相应的结构保存比较完整,从回廊里的残破雕塑,到天花板华丽漂亮但同样残破的浮雕都清晰可见,这在今天的庞贝是很罕见的。澡堂的结构和今天的公共澡堂基本一致,刚开始进入的是有拱形天花板的更衣室,墙壁上的格子就是用来放衣服的。  之后就会分别进入男女浴池,并且浴池还依水温排序,最里面的浴池是水最热的,从地面上拼贴的马赛克就可以看出当年水会在什么地方流过。     在遗迹的东侧集中了一些最大型的城市设施,其中包括了古罗马城镇都会拥有的那些要素,例如斗兽场、圆形剧场等等。  人们往往会首先来到Teatro Grande剧院,从剧院的顶端进入这可以容纳5000人的剧院,宽阔的视野一扫之前走街串巷的沉闷, 可以远眺维苏威火山与其他方向更远处的壮丽雪山。这里肯定经过了大规模的修缮才能是如今这种完好的样子,剧院的台阶和舞台由两种颜色的石头搭成,估计其中一种石头应该全都是后来修复上去的,并且从阶梯上下布置的电灯来看,这里没准还时不时的会承办一些活动。     继续向东,穿过一条难得的林荫大道,最终会来到庞贝古城最大型的建筑物面前。Anfiteatro是现存最古老的罗马圆形剧场(斗兽场),建于公元前70年,它保存的完好程度让人惊讶,从外面看上去的外观尤其完美。  我想之所以能如此完好的存世至今,主因应该是它大部分时间都被埋在地下并被人遗忘了千年,如果按照人类除旧立新的进步规律来发展,估计现在也剩不下什么了。现在的Anfiteatro杂草丛生,没有丝毫现代设施,也没有任何美化与修饰,这也是庞贝之所以对考古学意义重大的原因之一,因为火山摧毁了它,但也让它得以永存得以千年不变。     长时间漫步在看起来漫漫无边的庞贝古城居民区里很容易变得无聊,因为很快就会发现所有的屋子都了无生机,缺少植物,也没有什么装饰,看起来一切都乏味而单一。其实被火山埋葬并没有让这座古城变得只有一片片空墙,真正造成这种景象的是200多年间的各种偷盗与考古活动。  最早系统发掘庞贝遗迹的是波旁国王查尔斯七世,他所主导的考古工作一致持续了百年,不过来自君主的自私与贪婪(或许是当年的考古思路所限)使得大部分保持完好的庞贝艺术品都被永久的从它原先的位置挪开,甚至搬去装饰君主的宫殿。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马赛克艺术品今天被保存在那不勒斯的“国家考古博物馆”(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中,当然其中也有以后会说到的很多让人咂舌的生殖崇拜文物,这些在今日共同成为了坎帕尼亚的象征,而在庞贝,只有个别建筑中寻见这类装饰品(或许还是复制品)。  庞贝最重要艺术品出自“农牧神社”(Casa del Fauno),这座城内最大规模的私人住宅同时也是修缮最好的,不光建筑得以修复,花园里的绿植也欣欣向荣,最重要的是著名的《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之战》(La Battaglia di Alessandro Contro Dario)一模一样的完美复制版本就躺在它原先被发掘出来的地方。这幅巨大的马赛克拼贴壁画上亚历山大大帝的面孔是他最被人们公认的形象。     除了文物与艺术作品之外,庞贝保存完好的城市街道也显示了古罗马人在市政建设上的智慧。比较明显的一点是宽阔的主街的交叉路口处都设有相同距离的石墩,这些石墩是为了规范马车的轮距与大小而设置,之所以能知道这些并不是后来安置的东西,是因为一般都会有距离吻合的两道凹槽贯彻道路的始终,这就是当初常年累月的马车经过碾压所形成的车辙。  从高处扫看整个房屋排布得密密麻麻的庞贝古城,更容易让人体会火山独特而残酷的毁灭力,古城中心的一处设在高地上的公厕附近是很好的眺望庞贝全景的地方。     我眼中95%的房屋都没有天花板甚至于是完整的墙壁,所有的房子在被火山灰封存的过程中都从顶部开始坍塌并损毁,而墙壁的下半截早早被埋的部分反而出奇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庞贝唯一完好如初的建筑Villa dei Misteri在城墙外的一条小路上,房子处于庞贝的低处,估计当初被埋得更为彻底,才使得它更加完好的被保留了下来。这栋建筑里有福大型的壁画Dionysiac Frieze,这是庞贝古城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壁画之一,讲述了即将结婚的姑娘祭拜酒神的生活场景,估计这可能是主人自己生活的写照。     走到这里,我探索庞贝的路算走到了尽头,这一路走了5个小时还真有些累,并且穿梭于居民区时曾一度乏味难耐,不过抬头就能望见的维苏威火山数次的振奋了我。因为站在这死亡之地,仿佛就在被这火山所严密注视着,那火山焚城的悲壮历史太过特别与残酷,让人无法轻易的放弃探索其中的点滴,这种情绪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我离开。现今附近的居民基本忽略了维苏威火山的潜在威胁,比起旅游所带来的利益与火山带来的各种恩惠来说,人们似乎更愿意冒这个险不去理会政府提供的搬迁补助。新的庞贝小镇欣欣向荣,游客前仆后继,但这座活火山终将再次喷发,今日的庞贝以及围绕在火山周围的这些小镇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对远处的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那不勒斯又会如何?
浏览过神秘!死于火山灰的古罗马人的还想看罗马吐火兽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罗马吐火兽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书 名: 罗马吐火兽
作 者:(澳大利亚)琳恩·汉弥尔顿
出版时间: 2008
定价: 29.80 元古董商劳拉受久未露面的亿万富翁“莱克”之托购买伊特鲁利亚时期的古董怪兽提水罐,在追寻的过程中,意外卷入一系列谋杀案中,并一次次死里逃生,而怪兽提水罐反复的消失又重现,究竟谁在暗中操控?终于,真正的莱克站了出来…… 一只古老神中的怪兽,
长着三个丑陋的头,
分别代表了欺骗、耻辱扣杀人的贪欲…
集侦探、悬疑、推理于一体的全球畅销小说
考古专家讲述充满异国情调的惊险之旅
现代谋杀与古老传说交相呼应的完美展现
足不出户享受冒险刺激的最佳选择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问题的英语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