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4世界杯年全国重点单位乒乓球赛在哪举行

性奴学妹,大黑鸡巴操逼,石边角料,被田黄偷摸了块出
石边角料,被田黄偷摸了块出来?
说完,罗敏生晃了
“你自己问自己,我不知道你那里做得不对,反苍井空的a片哪里能下载正我就喜欢打你,怎么啦?你要是不服气的话,你就把我一巴掌也行,反正我不在乎这一巴掌。”说着,风骚四还指示着罗敏生伸手去打她,这混蛋,难道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欧美乱伦图吗?你本来就是故意抓我的胸脯的,叫你说实话你却编些不三不四的话来忽悠我,你这是怎么啦?难道真的不想活了吗?不想活就早点说嘛!&&&&
“呜呜,呜呜,姓罗的,你赶快还我的东西,你赶快还我的东西。”&&&&
“喂,王不四,你倒是说句话啊!再不说话我可就一刀捅死你喽!”&&&&  小气,桑木兰甜孜孜地轻咬了丁文一口。&&&&
“你这头公猪,怎么还没走啊?”&&&&  咦这小青石门房老秦的故事续集块眼熟,莫非是田晓石刻剩出的青石边角料,被田黄偷摸了块出来?&&&&
说完,罗敏生晃了晃脑袋,很不满意的白了边上的那些家伙,可这也看着他们就觉得恶心。&&&&
屋子里面只剩下欧阳烁和程一两人。欧阳烁坐到了程一身旁。一脸关心的看着程一。“一一,你身上可还有感觉哪里不舒服。鬼医说了在拔两次毒,你的身体就好了。”&&&&
对于陈才等人在官郡给程家冶铁作坊打来的损失,程一不会就这样咽下这一口气得。总有一天,她要让陈才的等人付出代价来。&&&&章节目录 057 搬家&&&&  “那咱们下午一起去芦苇荡,就俩个人。”&&&&  桑木兰一听,便有点兴趣索然。&&&&
“废话――”苏艳艳声音干脆利落的答道。&&&&  李苍井空的a片哪里能下载若琳问:“桑家嫂子,吃过您这一顿饭菜,我回城里对其他饭菜可咽不下喉,因为这饭菜的味道太特别,性奴学妹连开水都不一般。这桑家坞真是山好、水大黑鸡巴操逼好、人更好客啦。”&&&&
友情链接:2o14年全国重点单位乒乓球赛在哪举行_百度知道
2o14年全国重点单位乒乓球赛在哪举行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全国重点单位(学校)乒乓球比赛
其他类似问题
乒乓球赛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汕头市体育局2012年地方志年报资料
汕头市体育局
地方志年报资料
一、概况资料
2012年度汕头体育工作概况
二、大事记
(一)市体育局到平湖新村开展春节慰问送温暖活动
(二)广东省政府许瑞生副省长莅汕调研。
(三)击剑亚锦赛男花个人赛汕头黄良财获亚军
(四)4500青年长跑迎青奥
(五)广东省少儿跳水分区赛在汕举行
(六)赛艇世界杯瑞士站 汕头黄文仪夺金
(七)成功举办2012年中国汕头海湾龙舟赛
(八)举行汕头“扶贫济困万人行”活动
(九)黄文仪获伦敦奥运会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银牌
(十)市体育局举行欢迎黄文仪凯旋座谈会
(十一)成功举办2012年国际泳联10公里游泳马拉松世界杯赛(汕头站)
(十二)2012年乒乓球乙B总决赛在汕举行
(十三)成功举办2012年潮人杯帆船赛。
(十四)汕头中泰运动场对市民免费开放及在线预订系统上线
三、专题资料
(一)2012汕头海湾龙舟赛
四、文献资料
(一)《汕头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汕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三)《汕头市群众体育工作方案》
五、图片资料
(一)2012年中国汕头海湾龙舟赛
(二)市体育局到平湖新村开展扶贫开发“双到”活动
汕头市体育局2012年地方志年报资料
一、概况资料
((一)2012年度汕头体育工作概况
2012年末体育场地2958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省单项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基地7个。体育社团29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743人。每年定期举办的的体育活动有迎新年万人长跑、元旦冬泳赛、迎春长跑比赛、“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韩江徒步节、体育节、爱我汕头登山节、千家万人乒乓球赛、环南澳自行车赛等传统“品牌活动”,其中每年全市共举行各类体育活动600多次,每年参加体育活动群众超100万人次。举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有全国跳水冠军赛、国际泳联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汕头站)、全国重点单位(学校)乒乓球赛,多年来各项赛事组织周密、圆满成功,均受到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乒羽中心领导的高度肯定。通过积极承办国内外大型赛事,不仅积累了办赛经验,培养了一批懂业务、能力强的赛事组织人员及裁判人员,也扩大了汕头对外影响力。迄今我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5%。
2012年,汕头体育工作以“送健康、送快乐、建设幸福汕头”为主线,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突出群众体育,努力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加强体育产业,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成功举办多项国际、国内大赛,规范体育市场管理,群众参与健身热情日益高涨,促进了汕头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年来,汕头市体育局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着力抓好公共体育基本服务,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①全力推进201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汕头市全民健身广场建设和免费开放中泰运动场。汕头市全民健身广场已已于2012年12月下旬动工建设,预计2013年5月份建成投入使用。中泰运动场已于2012年11月13日由市城管局移交给我局,并于2012年12月18日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②加快区县体育场馆建设,实施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濠江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濠江区体育馆的建设,该项目列入2012年全区38项重点项目建设,2012年底已完成施工建设所有前期手续。全市9个乡镇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展顺利。结合市直部门“双到扶贫”工作,投入100多万元,在潮阳、潮南、澄海等区的21个村配套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台、篮球架,有力促进了基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全市52个村新增文体健身广场面积达到9万多平方米。
③改造升级局直属公共体育场馆。潮汕体育馆屋顶已于2012年8月份翻新完成,总投入828万元,消除了该馆的屋顶安全隐患;广场游泳池投入328万元建成水循环处理和有关设施,提升了广场水池的卫生质量和服务标准。
(2)着力抓好群众体育,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取得新发展。
①积极抓好“群体品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市直认真组织了迎新年万人健身跑、迎春长跑比赛、千家万人乒乓球赛等群体品牌;组织实施汕头“扶贫济困日”万人行活动,办好全民健身日、市第13届体育节;组织广东省首届百县(区)汕头赛区足球赛,获省总决赛第五名、优秀组织奖;结合南粤幸福活动周,举办多项群体活动进社区。各区县也积极开展各具特色品牌活动:澄海区举办迎春中国象棋公开赛、老年人门球赛,潮阳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男子篮球邀请赛、乒协杯乒乓球邀请赛,金平区组织三人篮球赛、教工羽毛球赛,龙湖区举办中小学棋类运动会、老年人地掷球赛,南澳县举行庆五一职工乒乓球邀请赛、迎春“据槌”争霸赛。
②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推进体育社会化。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组织职能,积极支持体育社团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市老年体协开展了迎春羽毛球赛、三八门球赛、五一太极拳展示、敬老重阳节登山,市野外运动协会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韩江徒步节,市田径协会组队参加厦门马拉松,汕头棋院组织全市中小学生棋类锦标赛,市武术协会举办南粤幸福周武术表演赛,市乒乓球协会举行领导干部乒乓球赛,市足球协会承办了首届百县(区)汕头赛区足球赛,市游泳协会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元旦冬泳赛,高尔夫球协会连续多年举办了市长杯高尔夫球邀请赛;潮南区妇女健身运动协会组织1000多人参加潮南区全民健身日活动表演。
③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推进群众体育科学化。对随机人群开展体质监测工作,测试人数4000多人,按质、按时完成省的任务。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全市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0多人,组织参加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人数8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人数46人。一年来,命名汕头市全民健身站点33个,我市共有14人被评为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41人被评为汕头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获得省健身气功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省第二届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展示三等奖。
④以“创先”工作为抓手,推进社区体育工作开展。汕头市地方税务局、汕头市潮南区、汕头市龙湖区体育局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汕头市检察院获得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汕头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汕头市足球协会、龙湖区体育局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体育节优秀组织奖;澄海区广播电视台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体育节优秀报道奖;澄海区体育局、建行汕头市分行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体育节先进单位。
⑤抓好学校体育、老年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组队参加省体育传统项目比赛,汕头市新乡小学获得乒乓球女子团体总分第4名,澄海中学获得男、女铅球第三名。2012年我市新增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重视老年人和残疾人体育工作,办好 “2012年汕头市(潮南)敬老重阳登山活动,召开全市老年体育工作现场会。
(3)加强青少年业余训练,深化体教结合,竞技体育保持良好成绩。
①、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拓宽选材渠道,推动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与教育局联合召开汕头市体教结合联席会议,建立体教结合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汕头市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领导小组”。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田径、游泳、篮球、乒乓球等四个项目的锦标赛,命名汕头市金砂小学等35个单位为汕头市基层业余训练共建单位。
②、组织举办了田径、游泳、体操等17项市青少年锦标赛,参赛人数共1654人,不断增加我市竞技体育在训人口,拓宽选材渠道。
③、积极备战第十四届省运会,认真组织选拔好队伍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竞技体育保持良好成绩。选拔好队伍参加2012年广东省青少年锦标赛。一年来,我市派出436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体操等19个项目的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11金20银20铜的成绩。
积极主动跟踪做好我市在国家、省队运动员参赛工作。在第30届奥运会赛艇比赛中,我市运动员黄文仪与队友合作,获得女子轻量级2000米双人双桨银牌,是中国赛艇队夺得的唯一一枚银牌,为国家争光,为省、市争得荣誉。据统计,一年来,我市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大赛冠军3人次,亚洲冠军4人次(含青年),全国冠军(含青少年)32人次。本年度共向国家队输送3人,向省队(省体校)和八一队输送16人。目前我市共有7名运动员在国家队训练。
(4)展示汕头海湾特色,精心组织承办多项国际、国内大赛,提升汕头知名度。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市首次在汕头内海湾举行了汕头海湾龙舟赛,共有各区县和市直21支代表队约600人参赛。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国际龙舟联合会秘书长、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中国龙舟协会会长胡建国同志,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甘焯雄、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先生等专程来汕观看龙舟赛。市五套班子主要领导参加,近2万市民近距离现场观看了比赛。龙舟赛期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等30多家海内外媒体分别派出采访小组对赛事进行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现场直播方式全方位报道比赛盛况,当晚央视新闻联播专门报道,充分展示了海湾龙舟的魅力。
转变承办赛事观念,依托公司市场化运作,11月24-26日成功举办2012年潮人杯帆船赛。此外,我市还成功承办了2012年国际泳联10公里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汕头站)、第15届全国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体彩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乙B总决赛。各项赛事组织周密,受到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乒羽中心领导的高度肯定,有力地展示了汕头对外形象。
(5)加强体育市场管理,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彩票销售再创历史新高。
①强化安全意识,推进体育市场管理。突出抓好高危体育经营项目的管理,组织游泳救生员培训,加强游泳场所的安全管理。认真贯彻《广东省高危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管理规定》,从严核发行政《许可证》,集中在市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全年培训救生员84名,没发生投诉现象。
②全力抓好体育彩票的销售。2012年全市体彩销售4.2亿元,销售量居全省第五,完成省下达的销售任务,再创销售历史新高,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专门发来贺信。
③局直属公共场馆提高服务,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树立体育对外窗口良好形象。
(6)加强体育规划,推进体育事业深入发展。与市发改局联合印发了《汕头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印发《汕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和《汕头市群众体育工作方案》。
(7)加强领导班子和体育队伍自身建设。开展“四治”、“四戒”专项活动,认真组织纪律教育月学习活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体育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机关人事、党务、监察、妇女、外事等其它工作顺利开展。
资料来源:《汕头市体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计划》
资料报送单位: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时间:2013年9月30日
二、大事记资料
● 关键词检索:市体育局、体育大事记
记述内容发生时间:2012年
资料密级:公开
(一)汕头市体育局2012年大事记
1月18日上午,市体育局局长李楚平带队到扶贫挂钩点潮南区井都镇平湖新村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春节慰问送温暖活动。
2月6日至7日,副省长许瑞生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莅汕调研我市教育、体育、旅游工作。许瑞生要求我市进一步搞好规划,统筹资源,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统筹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4月23日晚,在日本和歌山市进行的2012年亚洲击剑锦标赛男子花剑个人赛上,尽遣主力出战的中国男子花剑队不负众望,雷声和汕头籍选手黄良财会师男子花剑决赛,最终雷声获得冠军,黄良财获得亚军。
5月12日上午,市区人民广场人声鼎沸、彩旗飘扬,来自我市的4500多名青年组成的长跑队伍汇聚这里,参加由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举办的“激扬青春与青奥同行” 全国迎青奥长跑活动。市领导余健明、赵红、王桂元,市纪委副书记黄辉忠等参加了活动。
由广东省体育局主办,汕头市体育局和汕头跳水学校承办的2012年“体彩杯”广东省少年儿童跳水分区赛(东赛区)于5月29至31日在我市人民广场跳水池举行。
2012赛艇世界杯第2站5月27日在瑞士卢塞恩落下帷幕。在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我市选手黄文仪和队友徐东香配合默契,最先冲过终点夺得一枚金牌。
6月23日,以“龙舟竞发-汕头奋进”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汕头海湾龙舟赛在汕头内海湾成功举办。来自汕头市各区县和市直单位的21支龙舟队近600名选手在距离约600米的汕头内海湾海域上展开精彩纷呈的对阵角逐。
6月30日上午,汕头市第三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启动仪式暨“扶贫济困万人行”活动在市区人民广场举行,来自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的市民代表约万人沿人民广场、海滨路步行至华侨公园门口,全程约4公里,以实际行动推动扶贫济困活动的深入开展。40名义工手捧20个捐款箱随队伍步行,沿途接收热心市民的踊跃捐款。
8月4日,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的比赛中,广东汕头的女选手黄文仪与其搭档徐东香以7分11秒93的成绩夺得一枚银牌。
8月22日,市体育局举行欢迎黄文仪参加第30届伦敦奥运会载誉归来座谈会。座谈会上,黄文仪与大家分享了征战奥运的心路历程。
10月13日上午8时, 2012年国际泳联10公里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汕头站)在我市新津河正大体育馆河段开赛,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92名运动员经过激烈角逐,希腊选手斯比例顿·杰恩尼奥蒂斯和德国选手安哥拉·艾丽桑德拉分别夺得男女子组冠军。中国选手祖立军和时宇分别获得男子组亚军和女子组第三名。
11月1至5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办,汕头市体育局承办的2012年体彩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乙B总决赛昨天在中国乒协汕头市乒乓球训练基地降下帷幕。廊坊赛福特、青岛国亮、江苏中利科技分获男子团体前三名;获得女子团体前三名的队分别是陕西体校、太原敬天和中国乒校一队。
11月24至26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汕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年潮人杯帆船赛在我市海湾举行。来自香港和中国内地的16艘帆船约200名船员齐聚汕头内海湾参加港湾场地赛及港外拉力赛。
12月18日,作为201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中泰全民健身广场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该场地位于中泰立交桥下,拥有5个篮球场、2个网球场;在线预订系统也同时上线。
汕头中泰运动场在线预订系统网址:
汕头中泰运动场官方微博:/sttygc
资料来源:汕头体育网
资料报送单位: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时间:2013年9月30日
三、专题资料
● 关键词检索:汕头、海湾、龙舟赛
记述内容发生时间:2012年6月23日
资料密级:公开
(一)中国?汕头海湾龙舟赛(首届)在汕头内海湾举行
2012年6月2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上午9时30分,在振奋人心的潮汕大锣鼓和舞龙表演中,由汕头市人民政府主办、汕头市体育局承办的以“龙舟竞发,汕头奋进”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汕头海湾龙舟赛(首届)在汕头内海湾隆重拉开帷幕,来自汕头市各区县和市直单位的21支龙舟队近600名选手在汕头内海湾海域上展开了精彩纷呈的对阵角逐。
  汕头是我国唯一一个市区有内海的城市。中国?汕头海湾龙舟赛是在美丽的汕头内海湾举行,是海内外为数不多的海上龙舟赛。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国际龙舟联合会秘书长、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中国龙舟协会会长胡建国、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中国龙舟协会副会长甘焯雄,以及汕头市领导李锋、郑人豪等出席了龙舟赛,并为参赛龙舟点睛。市委书记李锋在仪式上宣布首届中国·汕头海湾龙舟赛开始,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人豪致开幕词。龙舟赛期间,30多家海内外媒体分别派出采访小组对赛事进行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现场直播方式全方位报道比赛盛况,当晚央视新闻联播专门报道,充分展示了海湾龙舟的魅力。
上午10时,参赛的21支龙舟队在海上锣鼓喧天,喊声阵阵,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岸边前来呐喊助威的群众,群情激昂,欢声震天。为了给参加龙舟赛的21支队伍加油助威,龙舟赛组委会还准备了传统与时尚兼容的文体表演,从潮州大锣鼓、舞龙到拉丁舞、街舞、啦啦操,12个节目为市民和龙舟赛健儿奉上精彩、热烈的演出,为龙舟赛加油。
尽管此次赛事组织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但在汕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东省体育局社体中心的支持指导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赛事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赛事对弘扬龙舟文化和潮汕传统文化,倡导你追我赶、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潮汕文化精神,活跃我市群众性体育活动,展示汕头人民风雨同舟、乘风破浪、驾舟前进的海龙精神,展示汕头内海湾独特魅力和汕头干部群众良好精神风貌,提升汕头作为滨海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推介汕头良好的人居环境,展示新时期特区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都起到积极作用。此次比赛获得了国家和省龙舟协会领导的高度赞赏。中国龙舟协会会长胡建国主任评价:龙年端午,汕头海龙,独树一帜,奇葩一朵。
资料来源: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单位: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时间:2013年9月30日
四、文献资料
● 关键词检索:汕头体育、十二五、规划
记述内容发生时间:年
资料密级:公开
(一)《汕头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汕头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汕头的重要时期,也是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推进体育事业实现新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体育发展的各项任务,着力解决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努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开创汕头体育事业新局面,根据《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体育事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汕头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十一五”时期汕头体育事业发展显著。“十一五”时期,全市体育系统以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积极推进体育产业,成功组织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有力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实现了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汕头市体育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集体,被省体育局授予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贡献奖、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贡献奖、广东省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广东省体育彩票工作突出贡献奖。
群众体育呈现新面貌。积极开展汕头市迎春长跑比赛、万人长跑活动、体育节、全民健身日、韩江徒步节、千家万人乒乓球赛,澄海区迎春象棋公开赛、龙湖区中小学生棋类赛、环南澳岛自行车行等群体活动,每年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超百万人次。体育协会积极举办体育活动,全市现有27个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区县共有30个体育协会,新成立12个区级体育协会。每年组织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国民体质监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群众体质不断提高。积极创建体育先进社区,共有3个街道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5个街道被省体育局授予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共有47个社区被市体育局命名为汕头市城市体育先进社区,76个优秀健身站点被市体育局命名汕头市全民健身活动站。5个单位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竞技体育取得新发展。市体育运动学校、市乒乓球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汕头跳水学校被省体育局命名为广东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市共有基层业余训练重点班39所,市级训练人数约580人,区县在训人口约400人。累计向省队输送了28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共有6人入选国家队,培养了黄良财、刘孝生、陈静文、黄文仪、黄婷、纪练深等新一代优秀运动员。成功举办了第11届市运会。组团参加第12届、13届省运会。“十一五”期间,我市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9项人次,亚洲冠军14项人次,全国冠军82项人次(其中青少年冠军23项人次)。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共夺得8枚金牌(其中3枚属北京奥运会带入)、3枚银牌、9枚铜牌。在第16届亚运会上,我市共有5名运动员参加,共获得3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市有四名选手参赛,其中马琳摘取了乒乓球男子团体和单打两项桂冠。
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国家乒乓球队汕头训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潮阳体育中心、龙湖区永安全民健身广场,濠江区珠浦全民健身广场、双泉公园全民健身广场相继建成。改造市体校田径场塑胶跑道、海滨体育场足球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基本完成,全市856个行政村(含涉农居委)安排配置了篮球架。“十一五”期末,全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1.37平方米。
体育产业迈上新台阶。体育彩票销售量连创新高,共销售体育彩票11.44亿元,居全省前列。体育场馆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体育市场管理不断规范。据统计,到 2010年全市登记审批的高危险性体育经营场所共有75家,其它体育经营场所100多家,体育从业人员近2000人。
成功举办国际、国内大赛。成功举办了年国际泳联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汕头站)、全国羽毛球冠军赛、中国女足超霸杯赛、全国跳水冠军赛、全国重点单位(学校)乒乓球赛等10多次国际、国内大赛,圆满组织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汕头站)、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汕头站)活动。
与此同时,全市体育系统的党建、宣传、人事、外事、扶贫等方面也围绕中心工作,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为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为“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市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特别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严重缺乏,极大地制约了群众健身。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还不够完善、全民健身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发展;竞技体育拳头项目不多,业余训练网络体系不够完善,尖子不尖、尖子不多,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强;体育产业比较单薄、体育管理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转变;城乡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与汕头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必须迎难而上,高度重视、努力解决阻碍和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三)十二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为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广东建设体育强省和我市建设幸福汕头的发展战略,各级政府会更加重视和发展体育事业。汕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条例》的深入实施和各级政府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体育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随着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增加,体育事业发展有着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要充分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有利条件,进一步明确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坚定信心,改革创新,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各项体育工作,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十二五”时期汕头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为宗旨,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根本任务,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加强群众体育,调整竞技体育,促进体育产业,突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汕头体育在全省的综合竞争力,为建设幸福汕头、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业余训练网络不断健全,体育人口不断增加,群众体质不断提高,加快构建与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和谐幸福宜居城市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初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努力把汕头建设成为在粤东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强市。到2015年,努力建成市体育公园,启动建设市体育中心,易地建设汕头市体育运动学校;70%以上的区(县)建有体育馆(或使用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全民健身中心)、游泳池、体育场(或1万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100%的乡镇建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60%以上的街道建有占地15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小广场。60%以上的城市公园建有体育健身设施。行政村在已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文体活动室。社区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新建居住区、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普遍建有全民健身设施。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结合实际建设体育设施。各区县建立青少年业余体校,2015年省运会成绩赶超进位;国民体质合格率在9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以上。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断增加。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在校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不断提高。
-----全民健身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健身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体育活动不断深化,全民健身科学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群众体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群众体育社会化、经常化、制度化日趋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建有体育组织。9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有体育组织,8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项目布局不断优化,业余训练网络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各区(县)青少年业余体校,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年的全运会、亚运会和奥运会上有汕头籍运动员参加,努力争金夺牌。
-----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体育市场健康有序,高危体育项目规范管理。体育彩票销售总量突破20亿元,体育彩票销售量位居全省前列。竞技体育表演市场逐步形成。
-----体育场地设施迈上新水平。公共体育场地跨越式发展,区(县)、乡镇体育场地设施加快发展,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断改善,群众健身场地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四、“十二五”时期汕头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不断构建完善全民健身网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机构。各区、县要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创造条件成立体育总会。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委、居委会)要成立全民健身领导协调机构,配备专兼职体育干部具体负责日常体育管理工作。完善街道、社区体育协会、健身站点,扶持支持各类体育协会,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形成覆盖全市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2、加快全民健身活动网络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活动制度。定期举办市职工运动会、市老年人运动会、市中学生运动会,区(县)、街道组织开展相应的综合性运动会。二是突出“群体品牌”,打造群体特色。围绕各类主题,抓好体育节、“全民健身日”、千家万人乒乓球赛、万人健身长跑等群体“品牌”活动,推陈出新,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扩大活动参与面和辐射力。各区县要创立自身群体“品牌”,形成市有精品、区(县)有特色、乡镇(社区)有传统的系列“品牌”活动。三积极开展常年不断的全民健身活动。各级体育总会、各单项协会及各类体育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具特色、小型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3、加快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建设。一是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逐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各地级以上市普遍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80%的区(县)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6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站。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服务和指导。到2015年,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总人数要达到每万人拥有1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二是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机构,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完善汕头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各区县要成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加强体质测试队伍建设。依法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和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国民体质健康档案,定期颁布国民体质状况。到2015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合格水平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0%,其中达到体质良好以上水平人数占45%以上。在校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水平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0%,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占25%以上,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4、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和社区体育,切实抓好老年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积极发挥乡镇(街道)、村委会以及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全国、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促进社区体育深入推进。重视抓好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残疾人体育。
5、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体育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抓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大力开展课间操和夏令营、冬令营、校园足球等各项课外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把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能素质。
(二)着力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增强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
1、调整项目布局,提高运动效益。围绕省运会赶超进位目标,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布局,集中力量突出优势项目,打造拳头项目,扶持潜力项目,削减长期弱势项目和效益较低项目,增强省运会竞争优势。
2、突出后备人才培养,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创新机制,努力探索“市队区(县)办”、“市队校办”、“市队社会办”、“市队协会办”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基层、企业、学校、协会等合办、协办运动队,多渠道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建立健全区县青少年业余体校,加强现有市体校、市乒校、汕头跳校及区县业余体校的训练管理, 改善业余训练条件,努力提高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和管理水平,增加业余训练网点和人数,提升业余体校和单项学校作为重要训练单位的地位。到2015年,各区县要建立青少年业余体校;全市参加市级业余训练人口达到800人,区级业余体校训练人数达到800人,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业余训练网点)在训人数达到4000人,形成市运动队、各级训练网点1:7的比例结构的目标;保持我市运动员在国家队10人左右、在省队200人左右的目标。
3、积极发挥国家乒乓球队汕头训练基地、中国跳水队汕头训练基地的示范作用,打好汕头“两张名片”。 争取我市运动员在2012年奥运会、2013年全运会、2014年亚运会上夺金争牌。努力实现2015年省运会成绩赶超进位。
4、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体育科技水平。加强体育科研队伍建设,完善科研设备,加大体育科研经费投入,实施科学选材,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不断提高体育的科技含量。
5、深化体育和教育结合。加强体育和教育部门共建合作,健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体教双赢”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业余体校、业余训练重点班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以市队校办、区(县)队校办的形式申办校内训练点,并在设施配备、教练员保障、训练经费安排上给予以奖代补。
6、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 办好市运会。每年组织承办1-2项国际、国内大赛,扩大汕头对外影响。认真办好四年一届的市运会,推动区县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运动的开展。
(三)提升体育市场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快体育产业新发展。
1、加强体育市场管理。转变行政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的培训,规范体育市场秩序,积极引导体育消费,营造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运行有序的体育市场运行体系。
2、努力拓宽体育彩票市场。体育彩票产业是我市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支柱。继续挖掘体育彩票市场的销售潜力,发挥县(区)、镇(街道)体育行政部门的作用,拓展体育彩票销售网点,提高体育彩票投注站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扩大体育彩票的销售量,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维护彩票市场的正常秩序。
3、大力发展健身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有序开发体育培训,积极发展体育用品业,重视开发体育无形资产,规范发展体育中介,形成多业并进、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积极为全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4、提高国有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水平。坚持“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宗旨,加强体育场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盘活存量资产,拓宽服务范围,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场馆综合效益,确保国有体育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快体育场地建设,明显改善群众健身条件。
1、加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突出公共体育场地发展战略,着力抓好区县公共体育场地的规划建设,规划建设濠江区体育馆(双泉公园内);组织实施《汕头市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规划(年)》,不断完善市、区(县)、乡镇、社区(农村)四级体育场地设施。
2、规划建设绿色休闲体育带。积极争取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支持,发挥汕头海湾特色,在汕头海湾规划建设海上体育活动中心和人工海滩游泳场;利用“绿道网”建设,整合绿道沿线资源,着力构建体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绿色体育带。
3、完善和改造现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提高对外服务水平。积极筹集资金完成汕头市游泳跳水馆、汕头正大体育馆的消防等设施的改造维修,改造海滨体育场田径跑道和人民广场游泳池水循环处理。做好海滨体育场、国家乒乓球队汕头训练基地的田径塑胶跑道的改造,积极向公众免费开放。
4、扎实推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
(五)深化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1、完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管办结合,以管为主”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体育发展观念,创新体育发展模式,创新体育发展方法,把工作重心放在制定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加强基层体育的组织指导,理顺各类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层次分明、权责清晰、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科学有序的体育管理新体制。
2、积极推进体育社会化。充分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单项协会和其它社会团体办体育的积极性,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共建运动队。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或资助兴建体育设施。
(六)加强体育队伍建设
加强体育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业务素质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加强体育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监督管理,培养一批懂体育、会管理的体育管理队伍,造就一支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体育教练队伍,培育一批思想文化素质与运动成绩全面发展的运动员队伍,培训一批执法水平高的裁判员队伍,确保体育战线人才队伍在素质、规模、结构上居全省前列。
(七)加强体育法制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彩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探索制定适应我市体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范体育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八)扩大体育对外交流
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广泛开展与东盟、香港、澳门的体育交流,加强汕头与国际、国内的相互交流,展示特区精神风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发展体育事业,切实把体育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把体育事业的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体育工作纳入幸福汕头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考核体系,把体育场地建设纳入当地城镇建设的规划,把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体育事业各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作用,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体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体育事业发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体育事业发展基本保障。各级财政要把体育事业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资金以政府引导为主,实施分级规划,探索市场运作。各级发改部门要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保体育事业各项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积极利用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不断加大对区县体育事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省体育扶持政策,争取国家、省配套资金支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多渠道、多形式筹措体育经费。
(三)加强体育宣传,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深入宣传《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体育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大型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大力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引导群众科学锻炼,弘扬体育健儿的拼搏精神,培养群众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细化目标,强化督促检查。市体育局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要按照本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制定各自的“十二五”规划,分解目标、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区县体育部门要制定本地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与市规划的有效衔接,确保条线之间、层级之间目标一致。各级政府及体育部门要建立落实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尤其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资料来源:汕头市体育局、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汕市体[2012]61号《关于下发&汕头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资料报送单位: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时间:2013年9月30日
● 关键词检索:十二五、全民健身、计划
记述内容发生时间:年
资料密级:公开
(二)《汕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汕头市“十二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为进一步发展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和《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粤府〔2011〕138号)精神,结合我市全民健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幸福汕头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目标,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大力抓好场地、组织、活动和服务四大网络建设,逐步完善符合市情、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加快我市体育事业发展;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城乡居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为建设幸福汕头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力争群众体育各项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断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在校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不断提高。
(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合格水平以上人数超过90%,良好以上水平的人数占45%以上。在校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水平的人数比例超过90%,优秀率达到25%以上,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加快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网络化格局。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以上,7个区(县)普遍建有体育馆(或使用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全民健身中心)、游泳池、体育场(或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乡镇普遍建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并拥有能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活动场所。60%以上的街道建有占地15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小广场。社区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60%以上的城市公园建有体育健身设施。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提高各类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
(四)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各区(县)普遍建有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相关人群体育协会。各类健身俱乐部、健身活动站(点)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较大发展。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建有体育组织。90%以上的镇(街道)建有体育组织,8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五)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坚持开展经常性、传统性、品牌性的全民健身活动,统筹规划各类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大力普及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开展公园体育、广场体育、社区体育、校园体育、乡村体育、家庭体育等休闲体育活动,组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化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不断推出适合不同人群、地域、季节的体育健身新内容和新方法。
(六)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完善市、县二级社会体育指导服务体系,市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80%的区(县)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60%以上的镇(街道)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站。全市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8000人以上,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5个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到50人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广泛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七)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积极开展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建立和完善市、区(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通过对公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
(八)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初步建成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明显增强,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水平不断提高、人数有较大增加,培育和形成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
三、实施内容
(一)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各区(县)将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街道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街道办事处要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等资源,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社会体育与职工体育、学校体育共同发展。提高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推进社区全民健身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全民健身指导站、文体活动站以及晨晚练点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社区体育健身活动。
(二)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各区(县)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和服务设施的作用,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开展适合当地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
(三)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在校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观念和生活理念,促进青少年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四)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广泛开展经常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支持老年人教育机构开设体育课程,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公共体育设施为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和体育健身设施。
(五)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实施“助残健身工程”,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建设就近方便的体育健身设施。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康复手段。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要重视做好残疾学生体育工作,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体育健身与体育康复项目。
(六)着力推动职工体育。充分发挥工会、行业体育协会、职工体育协会的作用,推动职工体育发展,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鼓励企业制订针对职工的体育健身指导方案,为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结合现阶段大力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契机,倡导各单位建立工间(前)操制度,有条件的单位可每年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积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体育活动。完善职工体育与社区体育互补机制。
(七)积极发展民间传统体育。针对我市各区(县)特别是农村地区民俗民风浓厚的特点,大力挖掘可以广泛推广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并依托所在地区的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基层传统体育项目协会,加大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建立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基地,普及推广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弘扬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开展民间传统体育教育活动,举办民间传统体育体育项目展示和竞赛活动。
(八)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与竞赛。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开展形式多项的全民健身活动,提高活动的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结合“全民健身日”、体育节、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类内容丰富、具有品牌特色的全民健身大型主题活动,并形成相对固定的活动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行业及各单项体育协会及群众性体育组织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具特色、小型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结合实际,打造一批贯穿全年、涵盖全市、影响力大、参与面广、示范性强、形成传统的全民健身项目精品。加强群众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策划,积极参加全省体育大会和面向大学生、中学生、残疾人、职工、农民等人群的运动会,定期组织举办单项群众体育比赛。市、区(县)、镇(街道)积极组织举办群众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竞赛活动。农村、城市社区可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竞赛活动。坚持淡化锦标、重在参与、勤俭办赛、简化活动的原则,创新办赛模式。
(九)推行国民体质测定和体育锻炼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市、县二级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扩大测定范围。各区(县)均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确保常年体质测定工作覆盖至各区(县),定点至镇(街道)。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泛开展达标活动。推行《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建立证书证章激励制度,引导城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四、工作措施
(一)构建海滨特色体育圈。根据市委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李锋书记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湾两岸”城市发展新形态的部署,结合我市拥有美丽内海湾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建设海滨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广场。进一步整合内海湾沿线体育资源,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满足体育运动休闲需要的全民健身精品工程,打造环内海湾全民健身示范区。大力开展内海湾全民健身活动,创新内海湾全民健身组织形式。深入充分挖掘内海湾体育资源,积极组织举办国际、国内知名体育比赛,提高我市作为海滨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
(二)打造绿道体育带。依托贯穿我市各个景区、社区的绿道网,整合沿线体育资源,积极推动绿道体育带健身设施配套建设,设立完善休闲体育驿站和旅游生态体育活动站点,着力构建集体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绿道体育带。根据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绿道功能和地域特色,积极开发生态型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组织城乡居民开展健步走、健步跑、健身展示等形式多样的绿道体育健身活动,创建以绿道慢跑、健步等为主题的绿道品牌赛事,打造一批精品绿道示范工程。
(三)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在各区(县)制订的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保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区及旧城改造要按照当地城乡及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社区多功能运动示范工程。进一步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聚居地、城乡结合地和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的体育设施建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结合实际建设体育设施。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四)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在保障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和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并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强对公共体育场地的管理和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提高其使用效率。
(五)加强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在强化市、区(县)体育机构基础上,加强各级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以及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农民、职工、学生的体育组织建设,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并逐步将体育管理工作延伸到农村(社区)。推进镇(街道)体育组织建设,支持村(居)委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群众性体育组织。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学校、社区、体育场馆建立体育俱乐部。建立覆盖广泛的全民健身指导站、文体活动站等。
(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对群众健身指导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认证工作。从事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健身指导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区(县)和镇(街道)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网络。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册管理制度,建立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和培训制度,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立足基层,坚持示范推广活动与日常健身指导服务活动有效结合,推广实施多元化服务项目,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树立崇尚互助、强健体魄的良好社会风尚。
(八)促进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积极扶持体育健身休闲场所运营和体育健身休闲用品开发,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围绕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体育与文化、医疗、教育、旅游相结合,相互带动,共同发展。加快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服务规范,提高全民健身服务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要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强化督促检查,严格奖惩,确保工作落实。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突出以群众体育为中心,切实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组织协调,认真研究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制定公共体育服务措施,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和方法,扩大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财政投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经费投入,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留归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体育彩票公益金,要根据国家规定按不低于60%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各地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安排发展全民健身的工程项目,并纳入本地的民生工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重点保障。
(三)积极实施引导社会兴办全民健身公益事业的政策。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拓展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事业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赠、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四)完善政策法规,宣传全民健身知识,促进群众体育健康发展。在认真总结我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出新周期群众体育发展目标和措施,完善群众体育法规政策体系,依法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确保全市群众体育健康发展。加大对全民健身工作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讲科学健身知识,普及运动健身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科学健身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六、组织实施
本实施计划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施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依照本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由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国家《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对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资料来源:汕头市人民政府文件,汕府[号《关于印发汕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的通知》
资料报送单位: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时间:2013年9月30日
● 关键词检索:汕头、群众体育、工作方案
记述内容发生时间:年
资料密级:公开
(三)《汕头市群众体育工作方案》
汕头市群众体育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群众体育工作方案的通知》和汕头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做好新时期体育工作的转型发展,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我市体育发展,建设幸福汕头。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市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局面,为更好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满足我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宗旨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汕头”的核心任务,将发展群众体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加大体育惠民力度;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体制;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本,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引导人民群众进行高雅、时尚、休闲的体育运动;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群众体育大发展,形成覆盖广、可持续、充满活力的群众体育工作局面。
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粤府【2011】138号)和《广东省群众体育工作方案》(粤府【2012】44号),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到2020年,全民健身场地、活动、组织、服务四大网络基本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群众体育工作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可实现场地现代化、组织网络化、活动体系化和促进群众科学健身、强化体质的工作目标。
  第一阶段(年):重点加强全民健身四大网络建设,提升群众体育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以上。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全市建有公共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全民健身中心和2万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公园)。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努力使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达到《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的相关标准和要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后备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各类体育设施开放率和利用率有较大提高,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每万人15名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水平以上的城乡居民比例超过90%.
  第二阶段(年):努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总体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各区(县)均建有公共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全民健身中心和1万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公园),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覆盖。城乡居民体育健身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每万人30名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水平以上的城乡居民比例超过95%,国民体质水平居全省前列。
  三、推进十项重点工作
  (一)继续做好“品牌”群众体育活动。利用8月8日“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示范性、引导性强的全民健身活动,延伸和拓展健身活动空间,强化活动的延续效应。办好“体育节”等系列活动,以广泛组织开展面向基层、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逐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生活化。结合“南粤幸福节”,积极开展全民健身项目大汇演等大型体育主题活动。根据地方文化传统特色和群众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品牌”全民健身活动,提升活动品牌化程度和影响力。
(二)创新群众体育竞赛模式。加强群众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策划,合理设置竞赛项目,根据省群众体育竞赛活动计划,积极组织、举办各项群众体育竞赛。大力支持行政村、社区、自然村根据各自的特点,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竞赛活动。发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体育组织的优势,鼓励举办本单位、本系统群众性运动会和体育竞赛活动。
(三)组织开展各类人群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各类人群体育协会组织的作用,推动各类人群健身活动多样化、经常化。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组织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等人群常年不断地开展形式多样、参与面广的体育健身活动。以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大力推广全民健身项目进社区活动,激发和培养人民群众进行时尚、休闲的体育运动热情。
  (四)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城乡规划为先导,统筹安排公共体育场地空间布局。加强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场地设施。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建设体育场地并配置相关设施,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制订出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提高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管理,防止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闲置浪费或被挤占、挪用。
  (五)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加强区(县)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点,明确分管体育工作的领导,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工作,积极提供公共体育服务。逐步将体育管理工作延伸到行政村(社区),探索通过聘用体育协管员协助开展日常体育工作。建立健全市各区(县)体育总会、单项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以及各类人群体育协会,加强乡镇(街道)相关人群和项目体育协会、全民健身指导站、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建设,吸收社会体育骨干开展日常工作。推动学校、社区、体育场馆建立各类体育俱乐部,健全覆盖行政村(社区)的体育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点、健身气功指导站、文体活动站及晨晚练点。发挥行业体协在开展职工体育方面的作用,倡导各行业创办符合行业特点的“一行一品”活动。利用社会管理改革创新契机,进一步推进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其在推动群众体育社会化方面的作用。
  (六)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登记、上岗制度,加大对公益性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为群众提供科学、优质的健身指导服务。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培训与管理制度,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等参与志愿服务,举办健身讲座,传授健身技能,积极推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向基层延伸。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建设,对群众体质水平和运动健身状况进行跟踪。加快群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加强与市教育局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在校学生每天有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开发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教授科学健身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要求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大力开展学校课余训练,完善训练制度,丰富训练内容,加强训练指导,充分发挥课余训练在增强体质、磨砺意志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配齐专(兼)职体育教师,提高业余训练水平。推进各级、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工作,增加数量,强化管理,逐步形成水平高、管理严和衔接紧密、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训练网络。
(八)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网络,按照“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区(县)体校建设,改善青少年体育训练条件,提高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将体校的文化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积极配合省运会改革,市级及各区(县)综合运动会将参照省运会举办模式对主办单位、竞赛形式、项目结构等进行相应调整。加快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创新,完善各级、各类单项体育竞赛衔接机制,以社会效益为主,提高竞赛的综合效益。
(九)打造具有汕头特色的群众体育精品。根据海滨城市特色,为充分展现汕头“江、海、山、城”优美的滨海潮汕风情,将积极打造具有汕头特色的精品群体活动。积极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满足体育运动休闲需求的国家级或省级群众体育精品示范工程。发挥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优势,定期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运动会和单项体育竞赛。依托绿道网,建设集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绿道体育带,不断完善绿道体育带的健身设施配套建设,合理设置绿道休闲体育驿站、生态体育活动站点。积极开发绿道体育活动项目,组织健步走、健步跑、健身展示等绿道体育健身活动,将绿道体育带打造成为具有汕头特色、省内领先的群众体育示范基地和全民健身休闲基地。
  (十)推进群众体育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群众体育,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文体活动室及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所建设,到2015年实现全市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以增强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实施政策倾斜和投入支持,逐步健全以区(县)为中心、乡镇(街道)为基础、方便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网络。力争到2020年,市区建成特色的“十分钟体育圈”,农村建成“十里体育圈”。加大城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具有一定水平的公共体育设施,打造成为省的群众体育示范区。继续加大对县级体育的扶持力度,加大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县级体育投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切实加强对群众体育工作的领导,把组织落实本工作方案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等相关工作要求,并不断延伸和拓展纳入内容。将群众体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确保落到实处。各区(县)要根据本方案要求,拟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落实群众体育各项工作,落实体育惠民任务。
  (二)加大经费投入。调整优化体育经费使用结构,加大对群众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扶持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公共财政对区(县)级群众体育工作的保障覆盖范围,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群众体育活动的经费投入,支持行政村(社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对贫困落后地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给予经费补贴。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兴办群众体育事业,多渠道增加对群众体育的投入。
(三)强化体育部门职责。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突出以群众体育工作为中心,加强组织协调,研究制订群众体育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拓展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和范围,加强对群众体育工作的指导及群众体育组织管理。根据市群众体育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群众体育工作统计指标,优化、规范统计科目,推进统计网络建设。
(四)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建立群众体育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加强对群众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等部门要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项目选址、立项、投资、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文化、教育、旅游、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与体育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卫生等事业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各行业、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五)加强群众体育宣传。把有资质有水平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请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堂,讲学辅导健身知识介绍推广经验,把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优秀健身站点的事迹大力推广,从而带动全市群众群民健身热情。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讲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理念,引导群众科学锻炼,努力营造科学健身、形式多样、深入持久的群众体育活动氛围。
资料来源: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汕府办[号《关于印发汕头市群众体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资料报送单位: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时间:2013年9月30日
五、图片资料
● 关键词检索:汕头、海湾、龙舟赛
记述内容发生时间:2012年6月23日
资料密级:公开
(一)2012年中国汕头海湾龙舟赛
图为2012年中国汕头海湾龙舟赛开幕现场
资料来源: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单位: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时间:2013年9月30日
● 关键词检索:汕头警备区、汕头市体育局、平湖新村、扶贫
记述内容发生时间:2010年-2012年
资料密级:公开
(二)市体育局到平湖新村开展扶贫开发“双到”活动
图为汕头市委常委、警备区徐红司令员带队与市体育局李楚平局长等领导到平湖新村开展扶贫开发“双到”活动
资料来源: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单位:汕头市体育局
资料报送时间:2013年9月30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o14世界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