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钢琴十级音阶音阶do re mi fa so la ti do do ti la so fa mi re do这样的,最好是mp3格式

求钢琴音阶do re mi fa so la ti do do ti la so fa mi re do这样的,最好是mp3格式_百度知道
求钢琴音阶do re mi fa so la ti do do ti la so fa mi re do这样的,最好是mp3格式
求钢琴音阶do re mi fa so la ti do do ti la so fa mi re do这样的,最好是mp3格式,打算作为手机铃声,平时练俯础碘飞鄢读碉嫂冬讥练音感之类-_-#邮箱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给你发钢琴所有的声音文件,共88个你选择自己需要的音高来用吧。已发送,请查收。
童鞋,音感这样是练不好的,多弹弹琴,听音练耳,效果非常好哦。或者在手机里下上弹钢琴的,平时也可以练哦
宋大叔音乐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mp3格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中国古代的音乐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而西方是Do-Re-Mi-Fa-So-La-Ti七个音?
这样的差别又会对音乐本身产生怎样的影响?
按投票排序
中国古典音乐的调式很复杂……有时会远超你我的想象……宫、商、角、徵、羽,五声大致等同于 Do-Re-Mi-So-La,一般中国古典音乐用这五个音也就差不多够了。我国古代也不只有五声音乐这一种调式,还有六声调式、七声调式。七声调式中有一种“清乐”,加入了“清角”和“变宫”,这就是Fa, Ti 两个音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应用,清乐调式和西方的大调已经很相像。还有一种叫做“雅乐”的调式,由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构成,“变徵”相当于西方的#4。《史记·刺客列传》:“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高中都学过的吧?第三种“燕乐”,包含 宫,商,角,清角,徵,羽,闰 ,“闰”相当于#7。上述的清角、变徵、变宫和闰四个音,会给音乐带来大量不稳定感,和古风音乐沉稳庄重的总基调总有些不和谐,所以五声音阶里面没有给予二者地位。 正如上面提到的,用变徵为主音的乐曲,感觉上就会显得特别诡奇悲凉,于是“ 士皆垂泪涕泣 ”也就不奇怪了。擦,手贱欠百度,发现之前写的答案好多错误……我尽量改。最后感慨一句,山东高考伤不起啊……硬生生把一个理科生逼得涉猎音律……不专业之处欢迎指正
在我印象中,缪天瑞翻译的《音乐的构成》非常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可惜这本书早就没有重印了,可以找到的是《缪天瑞音乐文存》,其中收录了这篇文章。就像“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农历为什么有闰月?”离不开天文学的基本知识一样,这个问题必然会引入“律学”及“物理学”的一些知识,不太可能三言两语说清楚,在这里我尝试简单回答吧:音级的人为划分,是音乐情感表达的需要,同时也是乐器发展必要条件。但至于是分为“五个音”还是“七个音”,则是一种选择,每种选择都有它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五音”不仅仅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选择,也是很多世界上很多民族音乐的选择。首先,我们需要记住和谐音程在物理学上的含义:相邻“八度”的两个音,其频率是1:2,相邻“五度”的两个音,其频率是2:3。我们先引入最朴素的“五度相生率”:根据“五度”和“八度”这两个音程关系,在音乐的实践中,人们自然而然的发明的“五度相生率”,这时已经引入了12个音,但在实践中发现13轮后并不能回到原来的音。这个问题困惑了律学家们很久,后来才出现了“12平均率”。(不再这里展开律学了)简单用数学描述是:(3/2)^12 约等于 (2:1)^7这里除了前面说的五度(3/2)和八度(2:1)外,出现了12和7,这是一种隐含的规律或关系。好了,回到原来的问题,一个“八度”间到底需要一个音,我们还是按“五度相生率”的顺序一个音一个音的往上增加吧:假设第一个音为C吧,那么在两个C之间很自然的应该加一个G,因为它和低音C是五度关系,注意不是中间的#F,#F和上下两个C在听觉上没有和谐关系;第三音加在哪里呢?低音C和G之间的距离好像更空一些,加个什么音了?很自然一定是D,因为D与G为五度关系;依次类推然后是A和E。好了现在有了“五个音”!这时我们(用耳朵也可以借助律学上的数学计算来)观察五个音之间的距离,五个音有松有紧,正好合适,再多一个音,则六个音之间的远近关系会跟不均匀,如果少一个音,则四个音之间关系与不如五个音之间的关系均匀。所以“五个音”是一个自然地选择,也是非常朴素地选择。有了这五个音后,如何构成音乐,就可以有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等调式了。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六个音不如五个音,那在加一个音呢?按照上述原则,在五声音阶后加上B和F后,就构成了自然的大调音阶,也就是每个人都知道的Do-Re-Mi-Fa-So-La-Ti。(能不能再增加音,会是什么效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试验)需要注意的是,在构成音乐的最基本音阶中,相互地和谐关系是决定性的,这也是调性音乐的核心,这个问题再展开就是和声学了...
其实古代的音乐不止宫商角徵羽,除了变徵变宫清角闰以外在民间还有各种各样现代钢琴中“琴缝”里的音,只是基础音级是这几个而已。而且在西周就已经出现六律六吕了,就是现代的首调版半音阶。谁说古代音乐只有五个基础音级了?只是五度相生律和三分损益律所使用的以及计算的都是这五个音而已。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 就是为了解决“黄钟不能还原”的千古难题。黄钟其实就是十二律的第一个音的名字学术不精 不要喷我ヾ( ̄▽ ̄)
我在想这有什么为什么呢,就像问为什么我们是古筝他们是提琴。。。搞清楚各自的起源就行了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五音有几种不同的七音演化,比如在燕乐和雅乐当中,都有不同的七音,但与西方的七音都不完全吻合,有至少一个音的差异。推荐吴钊的书《中国音乐史略》。为什么现在音乐是由do re mi fa...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为什么现在音乐是由do re mi fa so....组成?它们只是无数种频率中很普通的一组。
比如,我人为规定do增加十分之一个音符的那个音作为新的do,其他的音也以此类推,组成一组新的音,那这样组成的音乐应该会很不一样吧
果然没有人答到点子上! 不管变不变调,人为什么从12个半音里选出1234567这七个音还是没人解释!既然这里都是geek,我就从原理讲起我们都知道,音是物体震动产生的。并且物体的震动频率和物体体积大小有关。为了方便思考(以及制作)。我们直接想象成是一根均匀粗细的琴弦,这样,在横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他的体积就由他的长度决定了。理想情况下,弹响这根琴弦,他会震动并发出一个声音。但是实际情况下,琴弦除了以自身全长震动发声,还会以一半的长度产生"分震动"。除了以一半长度产生"分震动",还会以1/3 1/4 1/5……整数倍分之一长度产生无数的"分震动"。并且,随着体积的减小,自然音高越来越高,而发生体积的减小也同时会导致音量也越来越小。(具体减小多少,是受材料和琴体形状等原因产生复杂的影响,这里不做讨论)这些分震动,叫泛音,他们决定了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初中物理老师就有讲过声音三要素 音高、响度、音色,音色究竟是什么在这里就有了答案了。所以我跑题了么?并没有!1/2长度那个泛音,是我们生活中物体所产生的最大最明显的泛音了,因为长度减半,频率就会增倍!因为自然万物都这么发出泛音,久而久之人们觉得这种增倍频率的声音 和 原来音高 有着直接的联系,听起来也很像。于是认为他们两个是同一个音。只是翻倍那个听起来高了一些而已。自然,一个音乐不能只有频率不断倍增的音。人需要更多的音符组成音乐!于是1/2之外,人就开始打起了下一个泛音的主意,选择了1/3弦长,当然了这个长度太短,频率太高了,步子太大了容易扯到蛋。我们选择2/3这个长度(频率为3/2倍),弹出来一听,恩,很融洽,当然了,这个也是各个泛音里很明显的一个。这是物理性质决定的,所有生物都在大自然中习惯了,所以自然觉得好听。畅想一下,一个从未受过人类文化影响的野人,他会不会有一定的音乐审美?我想是会有的,因为这些音符的比例和自然万物的运行原理有联系。甚至一个外星人来了,都很可能喜欢地球的音乐。毕竟物理原理在那里摆着……总之这个2/3位置的音,被后来的人称作 五度音。而原长度,则是主音也就是1度音。以上这些是毕达哥拉斯通过数学计算搞出来的。但是还没有给出1 do 2 re 3 mi 4 fa 这样的名字。为了方便描述,我们直接把距离毕达哥拉斯老人家1000多年之后的人的研究成果搬过来,用后来人定下来的顺序给这两个音命名。这两个音符被称作 1 和 5(即do 和sol)。然后,为了找到更多的音,我们就不断的给2/3的长度的音,再截下2/3,依次得到更多的 音高,从而人就 得到5度音的5度音,即:5之后的下一个五度音2,这个是高音2,太高不怕,长度翻倍,频率减半就和主音差不多高了可以放在一起组成音乐了。这些音都是我们用数学计算得到的,符合物体本身的原理,自然好听。可不能认为文艺工作者都是感性的装逼犯然后拍脑袋拍出来的这些东西。再然后,从2就能得到6,,从6得到3,从3得到7。至此我们已经有6个音了,感觉3到5两个音符(当时不叫3和5)中间还有空隙,还能再插入一个音符,但是7的5度却怪怪的。所以就选择了这个音符的5度能得到起始音符。这样一来就好听了,于是这个音符是后来的4。这套计算方法,叫做五度相生律!但!这个方法得到的音,五度之间演奏非常好听,却因为过多的五度计算逐渐和泛音列本身产生了误差!当人们引入更多比例来分割琴弦的时候得到的声音,和五度计算出来的,不完全一样!在同一组音符内误差可以无视,但是如果要变调演奏,或者越来越多的八度出现,误差就越来越明显了。然后为了解决各种问题,人们逐渐进行了对上述计算得到的音符的频率进行修正。先是纯率,后来又发明出了12平均律。其实12平均律 和5度相生律,纯率相比是最难听的。但是却解放了种种创作上的限制,变调也不会直接引起音乐情绪上的变化了,很方便,所以就流行开了,现在12平均律是最重要最常用的。我们回顾一下上面的内容,从1我们能计算得到5,然后是2,然后是6然后是3……而这些音越往后计算越有误差也就实际上越不好听。因此,西方早期音乐 最常用 145三个音符,因为直接就是5度关系,特别好听。中国呢,没引入4这个概念,7又因为误差太大(6次计算才能得到)不好听,也没用,所以我们的音阶是 12356这五个音。注释:以上的阿拉伯数字,只代表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关系。并不代表音符的具体音高,也就是说 1的频率为多少,不一定!只要按照规则计算就能算出一套音阶来。乐器越来越多,大家为了合作,才定出了标准音,比如现在中央C那组的A那个音的频率被定义为了440HZ。楼主说给所有音都按比例提高一点点频率?没问题啊。这个只是被物理学家固定了的参数。记得最早中央C那组的A就是400赫兹,后来改成了440的。我们是先有了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后来才固定了某些音的具体音高的!另外,在谈论音的具体音高的时候,我们不管他们叫do re mi……而是念做CDEFGAB。前者叫唱名,后者叫音名!我们说的C大调,就是1=C。这时候1234567才等于CDEFGAB。哦,对了,五线谱不方便按照正确的音阶来演唱。所以通常采用固定调唱法,默认1=C,这个只是简化。1不是总等于C的。我们说 do re mi fa sol la ti的时候说得是比例,我们说字母CDEFGAB的时候,则是指具体音高频率。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题外话:有吉他的同学拿出尺子来量量,看看是不是12品正好是弦长的一半,而7品(空弦的五度)则正好是1/3?==========================补充的昏鸽线==============================有同学留言说要知道五线谱和简谱的关系。本质上,五线谱上面那个“音乐”符号,也就是G谱号。在第二线起笔写起,表示那个线是G(C大调的5)这个音。因为我们通常用A小调(C大调)的缘故,为了好念好唱,就默认五线谱一直用C调,所以五线谱从下往上分别念做 mi fa sol la ti do re mi fa。但实际上,我们一个调拿过来,是要确定主音,以主音为 do,简谱这点做得比较好,1就是实际意义上的1。五线谱转换过程麻烦点。但是五线谱不用特意表明1=哪个字母。简谱就必须标一下。很多人说小调音阶是 6712345,但这个只是借用大调下音的关系来表示小调音之间的关系。但这个做法会让人忽略小调下6是主音这个事实。我推荐在理解小调的时候,把小调视作 1 23b 4 5 6b 7b 来理解。我不常玩果壳的,偶然看到了这个问题来回答一下,如果有妹子比较迷懂音乐的男生的话,那我当然约啊~不过约妹子也要按照基本法的,当然我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果然没有妹纸联系我……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求钢琴音阶do re mi fa so la ti do do ti la so fa mi re do这样的,最好是mp3格式_百度知道
求钢琴音阶do re mi fa so la ti do do ti la so fa mi re do这样的,最好是mp3格式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已发送,请查收给你发钢琴所有的声音文件,共88个你选择自己需要的音高来用吧
mp3格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先是有人弹钢琴,然后小孩子唱do re mi fa so la si,之后看到肚脐贴贴在肚脐上,然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琴音阶指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