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军老师你做个人征信网上查询,怎么看待你的企业诚信问题

王端军:做企业征信真正的权威是数据
17:31 &&来源:资本论财经网&&&&
&&&&  征信在中国是个古老的词汇,最早出自《左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是要有依据的。现代征信系统,就是将企业或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信用信息加以采集、整理和加工,做成信用档案或信用报告,提供给社会主体使用。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做征信十余年,始终坚持客观采集、整理和加工企业的数据,让数据成为真正的权威。
  很多人问:“你们的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评价企业时,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实际情况是:11315从来不评价企业,因为任何评价都有主观之嫌,这与11315所坚持的“客观、中立、第三方”原则背道而驰。11315一直坚持“让事实作证,让数据说话”,就是说,11315只负责提供事实与数据,并且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在这一点上,11315借鉴了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先进经验,建立了科学的数学模型对入档的有效信息进行计算,由系统自动得出信用分值,并自动与国际通用的9个信用等级相对应。
  由真实数据得出的结论,自然有令人信服的力量。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率先创建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大数据社会征信的新模式。大数据其实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产物。所谓大数据征信,即利用互联网技术,遵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征信业管理条例》等相关征信法律法规,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适时性、动态地采集有关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
  也就是说,光有数据还不行。杂乱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必须经过整理和加工,才能将其价值显现出来。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数据是否全面?是否还有其它的辅助数据?每次采集企业信息时,11315征信团队都有如履薄冰之感,惟恐数据不全面或不真实,而影响了企业的信用评价。11315采用的数据都是真实可信的,而对那些无法确定真伪的数据,哪怕其极为重要,也宁可舍弃不用。
  数据库是征信的基础。美国的邓白氏公司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国际企业征信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巨人,与其掌握的大数据密不可分。邓白氏成立于1841年,目前有3000余人从事数据的收集和加工工作。如今,在邓白氏全球商业信息数据库中,已收录了超过2.25亿家企业的档案。可以说,邓白氏公司的所有信用产品和服务均依托于这个数据库。
  目前,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经过10年发展,涉及的企业已达3000多万家,系统数据超过10亿条,为全国大批企业完善了信用档案,和提供了信用报告招标投标、商务合作、金融信贷、销售、招聘等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11315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但前进的脚步却不会就此止歇。未来,11315将一如既往,继续按照“信而有征”的原则去采集企业数据,完善和扩大数据库。
  数据是死的,真实的数据却是有生命的,加工过的真实数据则会说话。11315要让它们说话。
责编:王芳
 |  |  |  |  |  |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668-0040 传真:010-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近两年,关于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的各种相关词汇,不断充斥着各大媒体的版面,成为企业和社会大众饶有兴致的谈资。无疑,国家在社会信 用体系的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推动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尤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信 用信息在商业活动和品牌塑造过程中,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名片和通行证。
  但是社会信 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首当其中的无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争议。最大的一个阻碍在于,(我们不得不承认)企业跟个人一样,往往是具有两面性的,有阳光的一面,也可能有阴暗的一面。一个企业有些资质材料可能很漂亮、信 用记录很好看,而在某些点上则可能是企业不愿公开的猫腻或污点。
  归根结底,那些对信 用档案有排斥的企业和声音,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信 用档案的好处和用处,说白了是害怕自己的阴暗面被曝光在阳光底下。
  前阵子跟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的王端军董事长,聊天聊到这个话题时,他说起十几年前,一个当时很出名的真实事件。说的是一位女记者在一家百货公司购买了一台电唱机,回到住所试用时,却发现电唱机根本无法使用。她不禁怒不可遏,准备第二天一早同这家百货公司交涉,并写了一篇新闻揭露稿,要发表到所供职的报社。不料次日清晨,那家百货公司的副经理和一个职员,一大早就等在她住所门前,将一台完好的电唱机外加一张唱片、一盒蛋糕奉上,并致以诚挚道歉。
  原来,经理在清查商品时,发现了这个纰漏。他马上意识到此事至关重要,迅速动员了全体员工的注意,费尽周折,打了35次紧急电话,才找到顾客的住址,赔礼道歉。女记者知道后不仅怒气全消,还被百货公司所打动。于是她马上又赶写了一篇新闻稿《35次紧急电话》。报社收到后,考虑到两篇稿件的视点不同,配上编辑的话把两篇都刊发了。没想到几家报纸争相转发,而这家百货公司的声誉不仅没有受损,反而声名鹊起。
  的确,企业的征信行为是需要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但根本上,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才是最核心的问题。一个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企业,是不惧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有魄力去承担自己的过失和失误的。设想,如果每个企业都能有一个积极开放的价值观,社会就不难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风气,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事业也就水到渠成,指日可待了。
  作为的领军人物,王端军先生也是一位我比较敬重的企业家。他的一些眼界和看法,令我深有感触。
  他曾跟我说过,不管是对个人还是一家企业,要做到身心完全坦荡、问心无愧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也需要很大勇气。但我们有没有换一个角度想过,如果你敢于坦白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以一个开诚布公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去争取改进,保证以后做到更好,那是可以赢得别人尊重和接纳的。换句话说,只有你勇于去正视自己的历史和现在,才可能去迎接一个崭新的未来,而不是永远活在一个阴影底下!
声明:中国海西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信息纠错: 邮箱: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第10期财经智库沙龙11315董事长王端军做主旨发言
5月29日,由人民政协报主办的第10期财经智库沙龙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本期沙龙主题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创业创新建议献策恳谈会。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协办,《人民政协报·财经周刊》承办。
本次沙龙主要包括三大议题:中国征信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社会征信机构在建设信用中国过程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征信行业发展应置于怎样的“制度之笼”。
与会人士认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社会各界对于加强诚信建设的呼声强烈,征信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征信业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提升征信市场活力和总体水平。通过中国征信业的立体式发展,个人及小微企业将逐步获得更为完整的“信用身份证”,这将有效降低其融资成本、交易成本,助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中国经济焕发勃勃生机。
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董事长王端军在沙龙上做了发言。王端军对十三年坚持做互联网大数据征信的历程进行了回顾。作为我国早期从事征信事业的企业家,王端军对如何创建适合在中国发展的征信模式进行了探索,先后经过多方论证实践和5次改版,5次自我否定,仅信息的采集、加工和整理就投入了7000多万,最终创建了覆盖全国、跨行业、标准统一的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因为模式对路,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上线以来,在市场上得到大规模的使用和认可。目前,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已经拥有5400万家企业的数据库,每天的查询量平均40万人次,多的时候达70多万人次。
王端军在认为,目前我国征信法律环境已经非常成熟,《征信业管理条例》里面已明确规定,个人征信必须前置审批,企业征信后置备案管理,哪些允许做,哪些不允许做,红线在哪,都非常的清楚。一个征信机构依照这个法律去做,商机很大,路子很宽。
谈到“互联网+”的问题,王端军介绍:我们11315给全国每个企业建立了网上信用档案,分配了由8位数字组成的信用编码,这个编码和信用档案呈唯一对应关系,8位数字+这就是网上信用档案的信用网址,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强大力量,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访问,这就是李克强总理今年两会上提到的“互联网+”概念的真实体现。
最后,王端军希望社会各职能部门加大数据的透明、公开力度,加大对民营征信机构的支持力度。同时,希望主管部门加强征信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行业的仿冒、侵权、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应该予以取缔,维护行业发展环境,保护征信机构的创造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张少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中国广告主协会会长侯云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原监事长、党委副书记谢渡扬,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人民政协报社社长李红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王岩岫,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晶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等分别在沙龙上发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冠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张荣等百余名委员、业界人士、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沙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征信网上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