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 修正主义详细资料

何亮亮:令计划考虑政治前途掩盖法拉利事件|一个| 问题_凤凰资讯
何亮亮:令计划考虑政治前途掩盖法拉利事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得到的就是当一个在校的大学生驾驶一辆名贵的叫赛车,这个赛车不可能是他自己买的,令计划本人的合法收入也不可能给儿子买一辆法拉利。所以他要掩盖这个事情,因为这个事情会影响他的政治前途。
核心提示: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得到的就是当一个在校的大学生驾驶一辆名贵的叫赛,这个赛车不可能是他自己买的,令计划本人的合法收入也不可能给儿子买一辆法拉利。所以他要掩盖这个事情,因为这个事情会影响他的政治前途。
凤凰卫视12月26日《时事开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看这几个高官的先后下马,你像薄熙来的这个问题,薄熙来的问题前年可以说是轰动一时的,王立军的这个事件。王立军事件跟令计划儿子的法拉利事件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我其实老是想起中国外交部关于乌克兰问题表态的那句话,叫做什么?叫做&偶然中有必然&,事出有因,偶然中有必然。这基本上是放到每一个事件,你都可以做这样的一个解读,只不过它这个原因是不同的。你说薄熙来事件难道不是这样的吗?王立军是他的亲信,他的亲信为什么会跑到美国总领馆去,由此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周永康这个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这样的一个位居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列,号称&政法王&的,但是他有这么多劣迹。这些劣迹的爆发,也是有它,我相信随着周永康更多的资料的公开,也会有一个类似这样的事件。然后就是令计划,你看一个在校的大学生驾驶着一辆名贵的法拉利,结果是因为车祸,虽然他可能有一些引起人们联想,但是最主要的是为什么令计划要去掩盖这件事情。因为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得到的就是当一个在校的大学生驾驶一辆名贵的叫赛车,这个赛车不可能是他自己买的,你令计划本人的合法收入也不可能给儿子买一辆法拉利。所以他要掩盖这个事情,因为这个事情会影响他的政治前途。
所以我们说王立军闯馆事件和法拉利事件,它都反映了十八大之前的这种,我想一方面是有关的人像薄熙来当然他有腐败的问题,令计划或者也都有腐败的问题,但是我想他们更多的问题恐怕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违反了党纪的问题。然后我们再说点,所以我说这些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是也有这样的一个考虑,就是经济问题容易处理,所谓的容易处理,就是法律上容易处理,对不对?因为中国有相关的条例,可是有一些政治问题它是问题,它甚至是罪行。
姜声扬:但是没有相关的法律。
何亮亮:对,没有相关的法律,你比方说结党营私,结党营私它不是一个法律用语,我跟你关系非常好,我们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小派别,或者用习近平的话来说,就是这种&山头主义&、&小圈子&。但是在法律上你怎么去,就是我们组成了一个小圈子,我们这个除了有贪污腐败的行为,我们甚至想夺取权力。但是从法律上来说,怎么来判定这个事情。
姜声扬:没有明文规定。
何亮亮: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从法律上来说,反而不是一个容易查处的问题。
[责任编辑:PN05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383742
播放数:249042
播放数:285860
播放数:202128
48小时点击排行何亮亮:阿扁或掌握贪腐资料 绿营噤若寒蝉-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何亮亮:“香港廉政公署在内地不可复制”-资料与读书-中共太湖县委党校-Powered by www.laoy8.net
您现在的位置: >>
何亮亮:“香港廉政公署在内地不可复制”
时间: 15:42:31 点击:
  核心提示:11月15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如约在北京见到了何亮亮。他与电视上没太大的差别,两鬓略显斑白,时而端肃,时而微笑,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其实原来我不太爱说话,也不很爱交际。做了电视评论员之后,这方面还是...11月15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如约在北京见到了何亮亮。他与电视上没太大的差别,两鬓略显斑白,时而端肃,时而微笑,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其实原来我不太爱说话,也不很爱交际。做了电视评论员之后,这方面还是有点改善。”身为资深时政评论员的他笑称,“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滔滔不绝讲上3个小时。”
在房间里,俯瞰着初冬午后的滚滚车流,他果然和记者聊了近3个小时。话题天马行空,从他的人生经历,到他眼中的内地与香港,当然也少不了他新近出版的《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一书。在反腐呼声高涨的今天,这本书在内地引起了不同寻常的关注。
学习是一种本能的渴求
1951年,何亮亮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作家,母亲曾师从俄国声乐教授,当过专业的歌唱演员。因为他出生时天刚亮,奶奶就给取了个名字叫“亮亮”。不久之后,他就随父母到福建定居,母亲也转行成了图书馆管理员。童年时代,他的寒暑假都是在图书馆的书堆里度过的。
小学五年级时,何亮亮做了一件让父母大吃一惊的事:摘抄报纸上的新闻,自己写评论,出了一份手写的“报纸”。但“文革”的爆发中止了他的新闻梦,读到初二,他不得不中断学业,来到闽北山区。那时,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走上十几里山路,到镇里去看《参考消息》。被调入工厂后,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便开始自学英语。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不管到了山村还是工厂,都会利用手头的一切资源继续读书、学习,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得上,大概这就是一种本能的渴求。”他说。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收音机里可以收听《美国之音》的《英语900句》教学广播。何亮亮跑到外文书店买到了盗版的教材,跟着一起学起来。“8小时工作之外,都拿来学习。学完这本书,我听英文的广播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1980年,何亮亮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直接攻读硕士学位。3年间,他聆听了几位大师的授课,包括王佐良讲授英美文学,周振甫讲解《文心雕龙》以及董乐山主讲翻译课。“老师们经过10年动荡,终于有了讲课的机会,讲得都很尽心尽力。”毕业后,他回到福建,在福建省社科院东亚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现代化。
1987年,何亮亮为了和4年前已到香港定居的妻女团聚,移民到香港,进入《文汇报》。香港媒体极为发达,仅日报就有近20家,竞争激烈。在《文汇报》,他的主要工作是针对内地新闻的采访、撰写社论、做编辑。1991年,他在江泽民首次出访苏联时进行跟踪采访。90年代,各界对三峡水利工程的争论不断,他和同事通宵达旦地编稿子。“可以说,我是在那里学会怎么做媒体的。”他回忆道。
2001年,凤凰卫视资讯台开办,何亮亮与曹景行、阮次山3个人共同组成了“评论部”,“从此之后就开始靠说话为生”。
身为媒体人,何亮亮最喜爱的记者是著名作家、战地记者萧乾和传奇女记者杨刚。巧合的是,这两个人都身兼记者、作家双重身份。或许出于这个原因,何亮亮一直笔耕不辍,先后出版过《江泽民时代》、《汪道涵传》、《第三次海湾战争》等著作。有趣的是,今年他还出版了小说《1950:香港谍战》,“一个是积累了一些史料,有很多精彩的素材;二是这段历史精彩而少禁区;再有就是我父亲的作家基因,多少还是遗传到我身上了。”
香港人“怕老婆不怕政府”
自幼在内地接受教育,又在香港工作20余年,何亮亮眼中的内地与香港,有着各自独特的社会生态。以一名资深评论员的眼光,他对两地差异有着更加敏锐和直观的感触。
“香港新闻媒体的话语空间很大”,他说,平时批评特区政府的言论就五花八门,其中既有比较严肃的评论,也有肆意调侃、嬉笑怒骂,甚至是恶搞。对此,香港民众习以为常,政府也习以为常。
近两年,两地之间多次发生龃龉,以致港人对内地“向心力”急剧下降。对此,何亮亮也颇感忧心,但他依然对两地关系的未来持乐观看法,因为“对香港人的民族认同有信心”。
环球人物杂志:刚到香港的时候,您对香港哪些方面印象最深刻?
何亮亮: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香港,政府或者说“官场”的影响力比较小,不像内地公权力无处不在。你和香港政府机构打交道,主要是它来提供服务,服务效率也比较高。香港人有句话叫“怕老婆不怕政府”,因为老婆比政府可怕多了(笑)。相反香港民间的力量很强大,商业财团、市民社团、宗教教会……当然还有黑社会。有人质疑香港是不是一个公民社会,我想从官方力量小、民间力量大这点上来看,香港应该是个公民社会。
还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是,在一个西方人建立的行政、司法框架下,香港人又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文化习俗来生活,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
环球人物杂志:香港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比较完善的公民社会氛围?
何亮亮:香港这种氛围是长时间形成的。从1842年成为殖民地,除了上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二战中的日占时期和1967年的反英暴动,香港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动荡。从一开始,香港基本上就是按照西方的模式建立起来的,从海关、金融到行政体系、司法体系,整个一套都是英式的,这就跟内地完全不同:香港虽然是个中国人的社会,但从建立起就不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有很多“潜规则”,比如讲人情不讲法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环球人物杂志:最近一段时间来,内地人和香港人群体之间发生了几次大的龃龉,您觉得为什么会爆发这些矛盾?
何亮亮:香港回归15年,特别是今年出现了很多让人惊骇的例子,比如有人举起“中国人滚回中国去”的牌子,尽管只有一次,但对我也是很大的触动。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说?最近还有这样的民调,持“我是香港人,不是中国人”观点的港人比例创下了15年来的新高。以我的观察,这是缘于部分香港人的焦虑。
这种焦虑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的优越感遭到了挑战。香港的生活水平、城市管理水平都比内地高,香港人会有一定的优越感,但是香港经济转型一直没有成功,对内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依赖性越强,就会越来越同质化,造就优越感的土壤就不存在了。
另一部分是由于意识形态。香港有如此活跃的民间社会,必然是各种声音并举。一些香港人对内地的事情很敏感,一旦内地发生了不好的事,他们的反应就是“庆幸生活在香港”。
再有就是香港这十来年,工资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物价特别是楼价涨得厉害,生活压力一下子就重了。其中一些比较躁动的年轻人,他们不了解历史,误以为港英时代是香港的黄金时代,把对现实的不满转变成对过去的留恋,又转变成对内地的不满,而反对派又利用了这种观念。
但以我在香港生活20多年观察下来,我对香港人的民族认同还是有信心的。比如说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拿金牌,虽然香港媒体也会有批评声,认为这是举国体制的产物,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与有荣焉”。
作者:不详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
上一篇:下一篇:
共有评论 0 条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中共太湖县委党校() &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电话:[
Powered by laoy8!转贴:何亮亮推荐《绝版甲午》片段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我说的小日本,指的是它精神上的无耻、猥琐!小日本在侵略战争中所犯的罪行是小日本整个民族的原罪!我的博客:.cn/blog/s/5784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0:57:59&)
64593字(1219/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亮亮 薄案疑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