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太极拳24式视频的一些问题

宜宾市中小学太极拳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蔡丽 【
】 浏览:2330次
宜宾市中小学太极拳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前言&11.1 问题提出&11.1.1& 奥运与全民健身大力开展&21.1.2& 国家的相关政策促进了太极拳运动的传播与发展&31.2& 研究目的&31.3& 研究意义&31.4& 国内外研究现状&41.4.1& 太极拳在中小学体育课堂和中小学教学的研究&41.4.2& 有关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其功能的研究&52& 研究对象与方法&72.1& 研究对象&72.2& 研究方法&72.2.1& 文献资料法&72.2.2& 调查问卷法&72.2.3& 实地考察、访谈法&72.2.4& 数据统计法&72.2.5& 逻辑分析法&73& 研究结果与分析&83.1& 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分析&83.1.1& 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有利于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加深中小学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识&83.1.2& 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太极拳有利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93.1.2.1& 太极拳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作用&93.1.2.2& 太极拳在青少年身心方面的作用&103.2& 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师资因素分析&113.2.1& 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的现状分析&113.2.2& 宜宾市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及执教年限的现状分析&113.2.3& 教师学习太极拳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123.2.4&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结果与分析&123.3& 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学生情况分析&133.4& 中小学中开展太极拳运对学生影响的教师问卷结果分析&143.5& 中小学生对目前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163.6&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开展太极拳运动有哪些困难的调查结果分析&163.7& 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的有利对策&173.7.1& 加大对太极拳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太极拳独特的技击性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173.7.2& 提高各级主管领导的重视,多角度关注&173.7.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83.7.4& 在太极拳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上应求新、求活&183.7.5&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太极拳活动&194& 结论与建议&204.1& 结论&204.2& 建议&20参 考 文 献&22附录A 中小学太极拳运动开展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教师用)&24附录B 中小学太极拳运动开展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问卷调查(学生用)&25致& 谢&i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ii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的声明&III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iv
&太极拳是一个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色彩和伦理道德思想的运动项目。以太极拳为内核,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医学、美学、兵法学、养生学等多种文化思想和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精深的养生、健身拳理。1995 年 6 月 20 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批准和颁布,为太极拳成为全民健身主流运动项目提供了一个历史难得的契机。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全民健身运动风起云涌,社区体育蓬勃发展。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得以在青少年中普及和推广,将更有利于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情绪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是,太极拳运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实施现状与前景不容乐观,认同率较低。&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从弘扬和发展太极拳运动为立足点,通过与国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状况相比较,结合目前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现状深入分析影响宜宾市中小学太极拳开展的主客观因素。阐述结合地区特点指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提出在宜宾市中小学普及太极拳运动的应对措施。为引起广大体育同人和青少年对太极拳运动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挖掘太极拳的价值功能,使起服务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素质教育的稳步实施等提供理论价值参考。&宜宾市中小学太极拳运动的现状调查包括中小学学生基本状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接受太极拳教育的情况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宜宾市中小学太极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小学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与喜欢程度偏低,太极拳的功能被缩小化,仅停留在对身体功能认识方面;体育教师的太极拳技术水平偏低,出于实际教学的需要教师才会选择性地进行太极拳学习内容的教学;学校开展相应的太极拳教学与活动较少,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学习太极拳的途径狭窄、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不高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加大太极拳文化内涵及时代价值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太极拳独特技击性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小学领导的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太极拳运动渠道;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太极拳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太极拳;对策;研究
Abstract&Shadowboxing is abundant in profound culture base strong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color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core of shadowboxing, it blends together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ethics, medicine, aesthetics and art learns, preserve one's health and many kinds of cultural thoughts and ideas, it has been formed its own unique and profound theory for the health and fitness-boxing. June 20, 1995, the approved and promulgated of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have offered a rar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for shadowboxing become to the leading sports. At pres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nationwide fitness sports are beginning to emerge, the community sports have developed vigorously. Shadowboxing as Chines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 is an important part i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shadowboxing be among teenagers, there will be advantageous for students to activate their emotion and learning in the national tradition, and to build up student’s physical training consciousness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shadowboxing in the teen-agers of our country seems not to be optimistic, few people pronounced on it.&The study,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logic inference, It takes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dowboxing as foothold, the author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between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current situation of shadowboxing sport at present major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to analyze of factors that are influential in shadowboxing's developing in Yi bin.&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rea points up th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shadowboxing sport in the major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popularization in shadowboxing sport finally. For the cause of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shadowboxing sports, fully digging for the value function of shadowboxing , it should service for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and steadily carry out quality education which to provide& great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reference.&The investigation of shadowboxing in Yi bin includ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P.E. teachers' basic status, aspects of access to learn shadowbox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development in Yin b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are low level of recognition and favor, the function of shadowboxing is reduced, remains stop at the condition of the body functions;the level of the teachers are much lower,the actual teaching need teachers made a selectivity of shadowboxing content, the relevant teaching and activity are few in the school, inadequate propaganda, so that learners are limited in shadowboxing and lack of interest.&& In regard to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countermeasures, propagandizes widely incidence, expounds the connation and value of the culture, improve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stimulates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hrough the peculiar attack of shadowboxing, raises leaderships attention of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and the school will organize rich, varied and colorful activities to offer the many kinds of channel to learn shadowboxing. Optimizes the teaching resources,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mproves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 and enhances teaching effect of shadowboxing class.&Key words: Primary a S C Research
1.1 问题提出&太极拳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体育运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以及全国各地都深受欢迎。它在练习的时候不受任何环境因素的限制,当然也不会因为种族、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贫富差距等因素有所不同。在全世界追求健康与休闲人群的心中太极拳运动是人们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的位置占据首位。当今时代,一个国家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一个层面的体现。增强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强大和民族兴旺的一面旗帜[ 互联网http://www./n16/n]。但在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学校体育活动长期得不到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使得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这一点从相关科研资料里面看以参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广大人们逐渐追求的目标。太极拳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锻炼价值吸引着不同层次的人群参加[ 靳周祥 太极拳走入中小学课堂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8期]。从实际参加运动的情况可知,参加人数中老年人居多,青少年较少,特别是身心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参与的兴趣极为不高。目前我国体育课程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改造与发展问题的探究也是国家新课程改革与课程资源开发要抓的重点。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得以在青少年中普及和推广,将更有利于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情绪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然而,从目前中小学开展太极拳现状的情况可并不一样,我国中小学太极拳运动实施现状与前景并不乐观,普及程度较低。&本文通过选取宜宾市地区的中小学进行调查详细的了解该地区中小学太极拳运动开展的现状情况,找出其问题的所在,重点探讨中小学推广太极拳运动的现实状况与不利于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而研制出相应的发展措施。对地方上的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普及以及中小学太极拳教学的全面开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对宜宾市青少年太极拳运动的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在全国各的永传不息的文化长廊。当前,国际化的武术渲染之下,西方体育运动和亚洲武技项目同时促进着太极拳的发展。可以这样说,中国武术其实早已经进入了奥运会,只不过是以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的运动形式进入奥运会的。日本国家提出过将太极拳的中心移至东京,这是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挑战。保护太极拳文化,留住太极拳文化传序的源头,让太极拳文化世代相传,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共同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互联网boji.net/html/wuxueyanjiu/]。而文化传承的主要传播阵地---学校教育,尤其应该特别引起我们相关国家体制机构、广大工作一线的体育教师以及学校相应领导的重视和深思。1.1.1& 奥运与全民健身大力开展&1987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与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在实践中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第6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主题“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会议中我们得知,奥林匹克运动在空间上的普遍性和在时间上的持久性的全球化战略[ 薛浩江苏省城市社区太极拳活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扬州大学 2008]。此时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正是早期蓬勃萌芽的时期,虽然当时只是把竞技体育提出当龙头来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其实就是换用了一种增进全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素质的口号。起作用效果与提出问题的始终确实换汤不换药,体育部门借机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为宗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的制度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的知识讲座、文化宣传等活动,发展各种形式的全民健身组织,更好的调动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健身、关注奥运的积极性” [ 薛浩江苏省城市社区太极拳活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扬州大学 2008]。同时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和有影响、有规模、有创意,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则,突出其创新性、参与性和实效性,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覆盖面广,贴近群众,简便易行”。这无疑是给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参与体育人士带来了重新审视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方针,对活动的开展形式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和自我审问。&另外,1995年6月全国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兴衰的一个重要决策。《纲要》中谈到“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2010年全民健身事业的目标[《全民健身指导手册》,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p12.]。同时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全民健身指导手册》,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p13,p15.]。以“推广简单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作为《纲要》的重要对策和措施。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强大,要发动一切尽可能可以动员的力量关注这一长远利益的实施、关注青少年他们的成长。这不仅学校要全面实施贯彻党的国家相关教育方针政策,始终以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体育锻炼实际行动之中,提高动作技能与改善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同时也应该在努力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与完善教育教学体制并总结工作经验,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普与开展活动。特别在特殊学校的开展情况尤其要重视,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就很特殊要在像他们一样的学生中开展体育活动。就得更要努力地积极创造条件,结合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现有的实际问题,开展有利的而且实效、可行的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产物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传授与文化熏陶,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以及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品德完善,太极拳运动是可以值得肯定的文化教材。它与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理念相异,却以太极拳本身独特的健身价值与文化内涵被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所接受和采纳。1.1.2& 国家的相关政策促进了太极拳运动的传播与发展&健康的定义是指“不但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有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完好的一种状态”[ 付荣 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与方法探究[J]. 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2007年5期]。太极拳在结合人体生理结构特征的同时,以人为主体、以轻松缓和、平稳的意识状态参与到运动之中,注重自我锻炼意识形成。运用内外兼修的理论与技术体系达到锻炼的最终目标。相关学术期刊研究可以证明,太极拳是完全符合科技健身和自然运动的规律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 刘红英 谈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J].少林与太极,-32]。&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原则,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 岳峰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1期]为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学生练习太极拳的运动能力。太极拳从人体生理结构出发,以方便简洁的锻炼方式形成独特的拳种文化。然而,统一的标准课程设计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目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切实际考虑各地方、各学校实际,及学习者的背景及特点。另外,当下中学生升学压力严峻,导致我国中学教育功利性日趋突出。国家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就明确提出“了使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性和挖掘学生体育运动潜能的发展空间”[ 王芳 新课标下对大学体育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6期]。实施体育育人功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以实现对学生的德、体、智、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在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中进行重视性的教育。关注青少年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自身独特的个性发展。以对学生个性体现为宗旨,激发学生自身特长,推动素质教育全面进行。营造人人参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和谐关系,而且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与提高青少年健康体质有效更好的保证[ 互联网 .cn/s/blog_5e05fd990100qdu9.ht]。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宜宾市中小学太极拳开展活动基本状况、中小学学校开展现状、学生情况、师资因素、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太极拳运动对中小学学生有利因素的分析、目前在青少年开展太极拳运动教师认为有哪些困难等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宜宾市中小学太极拳目前开展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症状,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对策。1.3&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太极拳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象征的体育项目之一的太极拳,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品德的培养有切实际的帮助。太极拳融合了儒学、道学、墨学、美学、兵学、中医学,以及易学等百家学问,形成自我独特的一种拳种文化。将太极拳深入普及到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中,推广太极拳运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加深中小学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提高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极大发挥了太极拳独特的人文价值有着重要作用。&(2)实践意义:将太极拳普及到青少年中,对深化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全面稳步发展,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开展展均有较为深远而重要的意义。拓展太极拳在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价值研究,挖掘其现代的特殊价值;从调查宜宾市中小学开展太极拳的现状以及太极拳有利点、对策入手,对太极拳的本质及其在中小学校开展的现实状况、意义、存在问题、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和剖析,为太极拳运动与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和改善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太极拳运动在中小学校的有效开展及其本身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4&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阳光体育运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相关政策文件,这些都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政策支持,也为我国太极拳运动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有效契机。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尽管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上未能查到关于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方面的学术论文。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关键词“太极拳”的检索策略,检索期刊时间范围为年6月,通过精确检索共检索到相关论文2506多篇,在所有对“太极拳开展”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1.4.1& 太极拳在中小学体育课堂和中小学教学的研究&武建伟在《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章中谈到:20世纪60年代起,武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开始在中小体育课中生根发芽。然而,由于当时经济状况的限制和武术教师资源的极度匮乏,开展范围有限,教材内容和教法也比较单调,所以更本上谈不上普及。影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普及的原因有:1.大众对武术认识的落后;2.相关领导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忽视;3.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 武建伟. 我国中小学生武术教学的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7(5)]&付荣在2008年1月第1期发表的《太极拳运动在青少年中推广的可行性及方法探究》一文中指出:太极拳运动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要加深青少年对东方文化内涵的了解以及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培养青少年参与太极拳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为太极拳的文化继承与发扬培养后备军。[ 付荣. 在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与方法探究[J]. 中国西部科技,2007(5)]&2005年9月郭俊英在《搏击.武术科学》发表的《论新课改下的中小学太极拳教学》一文探讨了新课改影响下中小学太极拳教学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对体育教师认为目前开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的实际调查。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讨教材设计的娱乐化、健身化、趣味性、可行性,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方式,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教育为前提的思路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郭俊英. 论新课改下的中小学太极拳教学[J]. 搏击.武术科学, 2005(9)]1.4.2& 有关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其功能的研究&徐秀花在《中学普及太极拳教学对学生健康意识的效用分析》文章中谈到:在实际教学中侧重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知识的认识,学生参与太极拳的兴趣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调查中可以看出,由于青少年有限的理解力,使得他们对太极拳的传统养生哲学理解认识还处在表面的层次,学习情绪不积极;在教师侧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施太极拳教学的引入之后,学生普遍认为学好太极拳对他们的终身锻炼身体都是一项很好的运动选择。[ 徐秀花. 中学普及太极拳教学对学生健康意识的效果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2)]&吴永存、兰孝国在《搏击?武术科学》上发表的《36式陈氏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提到:经常练习陈式太极拳,可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对于陈式太极拳结合人体的生理规律、以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理念,缓慢的呼吸、平静的心态使得参与练习人的身心都得到了改善、心肺功能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吴永存、兰孝国36式陈氏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2005年杨再惠,周兴伟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的《陈式太极拳功法对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陈式太极拳功法有助于提高受试者心脏功能,使之在运动时心肌供血较多,射血量增多,心肌耗氧量减少,心力储备加强,泵血量增大,全身营养充分。陈式太极拳功法较长时间和低强度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受试者心脏功能。[ 杨再惠,周兴伟 陈式太极拳功法对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2005年张婧在《搏击?武术科学》发表的《中小学武术教学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一文中指出:人们习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更主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洗礼自我内心的世界、陶冶情操。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包括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太极拳运动在完善教育意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为此,应把青少年人群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贯穿于青少年教育的全过程。[ 张婧 中小学武术教学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J]. 搏击.武术科学,2005(12)]&杨黎明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5月第3期上发表的《焦作太极拳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章对焦作太极拳活动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以及活动开展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太极拳运动能长远开展提供了文献参考与思索。[ 杨黎明 焦作太极拳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综上所述,从查阅的文献来看,在当今社会,太极拳运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心中,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层出不穷,可有关在青少年开展太极拳运动的研究却存在着一些体系比较零乱和结论有一定的片面性问题。对太极拳功法练习要领的研究及对人体作用的研究论文较多,而对涉及太极拳在中小学开展的科研论文却较少。因此对太极拳运动进行重新梳理,立足在中小学校的现实开展状况对其进行系统的解释,使其规律更加清晰,这样才能使太极拳运动为青少年人才的培养以及人们的健康和体育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宜宾市中小学太极拳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关于太极拳相关的书籍、学术期刊、网络信息等各种文献资料,全面了解本课题所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动态,对其中关于太极拳运动和太极拳对中小学学生身心影响相关的素材、实例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纳,了解其相关的理论及研究结论,为太极拳深入中小学校教学提供理论参考。2.2.2& 调查问卷法&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选取宜宾市国家示范高中:市一中、市三中,省级示范高中:宜宾县一中、二中,育才小学、柏溪镇小、私立育才、育才中学进行调查,随机抽样选取其中的学校体育教师共50名(男教师36名;女教师14名)、学生共150名(其中男生81人;女生69人)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内容主要以两轮调查问卷进行。第一轮调研发放教师问卷调查表50份教师问卷调查表共收回45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实得有效问卷43份,收回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和86%。第二轮发放学生问卷调查表150份,学生问卷调查表共收回148份,剔除无效问卷18份,实得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8.7%和86.7%。2.2.3& 实地考察、访谈法&对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小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中小学太极拳开展的真实状况,并记录其特点。另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在论文撰写中遇到的问题,对四川省体育领域权威的专家、学者、教师、进行访谈。在访谈中认真听取与记录相应的建议和意见。2.2.4& 数据统计法&鉴于本研究的实际需要,采用了一些常规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中需要解释分析的数据,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将数据进行排列、比较、归纳并进行逻辑分析和整理。2.2.5& 逻辑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类比、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方法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逻辑分析,以了解宜宾市地区中小学太极拳运动开展现状、特点。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分析3.1.1& 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有利于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加深中小学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全民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陈式太极拳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深邃,承袭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厚德载物”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高鸿源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管理日趋和谐[J] 中小学学校管理2009年3期]的民族精神。由于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制约原因,太极拳这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国内发展状况始终不尽人意,在推广过程中存在诸多缺憾,远未达到其所应有的历史文化地位。然而太极拳文化在日本与韩国开展模式,更引发我们对太极拳开展的深入的思考。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怎样将广泛影响了东方武道的太极拳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已成为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重任。我们应该以引进与借鉴的方式,学习日本柔道和韩国跆拳道教学经验,思考他们开展活动的理念与模式,完善自我。&太极拳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太极拳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演绎与整合,汇集了百家文学之精髓,融通了周易、老庄、五行、八卦、术数、儒墨、佛理的精华[ 李晓明 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对太极拳功能的认识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009],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代表性的拳种。而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产物传统体育项目的太极拳,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以及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品德是值得肯定的文化教材。与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理念相异,太极拳正是凭借它本身独特的健身价值与文化内涵已经被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纳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推向世界,走向奥运,首先要做好份内的事情,即将太极拳运动在国内普及开来。日本柔道和韩国跆拳道的发展历程经验告诉我们,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是国内普及太极拳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关国家教育政策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网站 http://www./]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学校体育乃至体育教育双刃剑。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也把体育课改革成《体育与健康》课,不只是单一的体育锻炼,还包括健康及其相关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教学与课程围绕如何促进健康而开展,学生课外锻炼和业余训练也打上健康的标记,各类研究都从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不断演进。有人甚至把体育当做促进健康的唯一途径,学生体质下降,也成了体育不可承受之重。青少年在接受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的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参与锻炼的实际行动中,就会对终身体育的形成起一定的坚实基础。中小学学生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在从小耳熏目染深受教化的初级教育中,中小学生会更加了解、热爱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传承与推广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工作中,必将成为促使太极拳生生不息的中坚力量,为保护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作出巨大贡献。3.1.2& 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太极拳有利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人本主义和主体教育的教育原则,从学生主体出来,在体育教学中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培养学生。然而,统一的标准课程设计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目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还没充分结合各地方、各学校实际,及学习者的背景及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改进。另外,当下中学生升学压力严峻,导致我国中学教育功利性日趋突出。体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尊重学生的各种体育需求,满足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中小学体育太极拳运动开展也是一项非常迫切的新任务。将太极拳普及开来,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全面发展,均有较为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太极拳中所蕴涵的精神要素和内外兼修的运动特色,是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学习太极拳,有利于中小学生培养爱国道德情操,磨练学生意志,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智力,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3.1.2.1& 太极拳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作用&据相关资料的了解,太极拳有强身健体的特殊功效。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一是心静体松;二十动作缓慢连贯;三是呼吸、意念和动作三维一体;四是周身一体。四条特征可以统一为:“静、松、慢、圆、整”五个特点。太极拳实际上也是从能促进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为目标点出发。太极拳讲究送静安舒,周身协调,通畅气血,阴阳平衡,以意领行,导引经络,气贯全身,神行合一,它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状态的锻炼调整,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状态的调整具有特效。[ 韩旭升 中小学应普及太极拳[J] 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6期]太极拳讲究柔顺,刚柔相济,随机转化,舍己从人,以柔克刚,利用人们的心态、心理的调整,减少内向性格影响,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韩旭升 中小学应普及太极拳[J] 搏击:武术科学 2009年6期]。太极拳主要体现练习者在练习中以松静自然的心态,改变生活中紧张情绪以平静缓慢的心态参加练习,可以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提高人们的精神状态。太极拳主要采用舒畅的腹式深呼吸,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内脏的蠕动,调整内脏气息平慢,改善功能的作用。太极拳对人的情绪、睡眠、大脑思维、记忆与动作稳定性、心态平和有相当大的改善作用[ 韩旭升 中小学应普及太极拳[J] 搏击:武术科学 2009年6期]。&健康的定义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不但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有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都完好的状态。”[ 付荣 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与方法探究[J]. 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2007年5期]太极拳的练习是有一定的拳技的规矩通过大脑思维意识的控制,调动全身各种器官组织和细胞协调有序的、有意识的进行生理活动反射与支配。他对增强广大群众的健康体质、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心理健康包括思想、情感、情绪、心态等方面,目前青少年也在其中某些方面表现出现“不健康”状况。青少年正是身体各部位及内脏器官功能的重要发展时期。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使青少年对环境的适应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坚强持久的毅力、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广泛。&由于教学任务的加大,学生家长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的影响下中小学学生肩上所担负的任务很重,在实际的生活与学习无暇估计与注意自身的身体进行正确的身体锻炼,会出现许多身体发育的变形,主要表现出肩斜、驼背等轻微的畸形。而练习太极拳对身体的骨骼、肌肉、关节、运动器官都有极大的好处。而太极拳运动量的大小可因人而异自由控制,可动可静、可快可慢、动静结合快慢相宜是一种有序的随意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练习者心要静、气要顺、排除杂念集中思想动作技术和方法韵理。[ 王言贵 一起来练太极拳吧!(系列一)[D] 科学与文化2009年6期]可见太极拳练习可以使中小学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无形的改变学生的思想情绪,起到练习身心的真正目的。3.1.2.2& 太极拳在青少年身心方面的作用&太极拳作为一种传承已久的的武术项目,俗话就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武谚中讲:“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等。这都是要求练拳者在练习时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由于学习和升学使得中学生肩上的压力过重,长期处于紧张精神状态,导致出现心情突变,有时大喜大悲、有时焦虑不安、情绪不定。“紧张状态病”的病例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对做事情缺乏忍耐力,,时欢喜时忧虑、迷惘,时而心浮气躁、时而心高气傲、心胸狭隘等等表现。持续这种状况下去,最终会导致他们身心过度疲劳,头痛,神经衰弱,甚至出现心理变形、精神恍惚、行为异常等严重后果。经常练习太极拳会对这类疾病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有隐形的作用。长时间的坚持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太极拳的运动水平的同时,也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中小学学生顽强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良好意志品质,克服任性、急躁、懒散,以及意志力薄弱等不良习惯,并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爱国主义的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有积极的作用。如今的独生子女教育尤为受家长和学校的重视。陈式太极拳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识境界,太极拳奉行“身心合一,形神兼修”[ 王立翔等 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 2000, (6), 54-56]的原则,圆活连贯,轻灵沉着,不急不躁,不张不狂的情绪体现。作为青少年锻炼身体一种练习方式是不错的体育运动项目选择。&现阶段的青少年中多数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这种特殊的教育与家庭环境之下,他们的个人主义与为我主义不可避免的出现与人沟通困难,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性情冷淡,唯我独尊等主观意识的形成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非身体和智力因素都是相当的不利。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实践性强,在中小学学生中进行情感教育有着得优越的条件。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善对学生进行情感思想教育是可行的。结合太极拳独特的健身方式,充分利用学习与生活的业余时间进行锻炼对青少年的身体是有利而百无一害的选择。3.2& 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师资因素分析3.2.1& 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的现状分析&从表1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分成20-29、30-39、40-49、50-59四个区段,可知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特点;可以看出宜宾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中青年教师占主要部分,大多数趋向年轻化,青年教师的体力与精力是最充沛的时期,这样为练习太极拳技术提供有利的条件,能将太极拳传承下去的重要后备军。&表1 宜宾市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n=43年龄&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20-29&18&41.7&1&30-39&14&32.6&2&40-49&8&18.6&3&50-60&3&6.97&4&3.2.2& 宜宾市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及执教年限的现状分析&如表2中所示,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中二职称的体育教师占大部分,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较少,其中本科学历占大多数。进一步调查得知,宜宾市中小学体育师资来源主要是内江、自贡、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宾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的毕业生,都经过良好的体育教育及教学的专业培养与训练,因此,有能力掌握规范的太极拳的要领,传授太极拳知识。表2 宜宾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n=43学历&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中三&13&30.2&2&中二&25&58.1&1&中一以上&5&11.6&3&&从表3可以看出,10-29年教龄的教师共有27人,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一大半,而10-29年的教龄段正是教学经验丰富,有强烈事业心的体育教师任教的最佳时期,这为太极拳的引入创造的良好的师资条件。&表3 宜宾中小学体育教师执教年限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n=43执教年限&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1-910―1920―2929年以上&1416103&32.637.223.26.97&2134&3.2.3& 教师学习太极拳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首先,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所有被调查的对象中,其中教师表示“学过”或“学过一点”太极拳占绝大部分。表示“没学过”的教师占调查人数的16.2%。结合表4中的等级顺序可以看出,表示“没学过”太极拳的人数可见很好。可见,目前宜宾市绝大多数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有一定的太极拳技术基础。&表4 教师学习太极拳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n=43学习程度&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学过学过一点没学过&9277&20.962.716.2&213&3.2.4&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结果与分析表5中小学教师对学习太极拳必要性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n=43必要性&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有必要如果教学中需要的话会学习没必要&24172&55.839.54.7&123&
表6 影响教师学习太极拳的因素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n=43影响因素&所选人数&所占比(%)&等级顺序&太极拳的难度大自身情况不允许(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没有太极拳运动细胞没有办法接受太极拳学习担心学生不喜欢&1847212&41.99.316.24.727.9&14352&&首先,从表5我们可以看到在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中,选择有必要学习太极拳的占绝大部分,认为如果教学需要教师选择会学习的占中等偏下,没必要学习的选择占极少数。从表6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41.9%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太极拳的难度大,占被调查人数第一位;担心学生不喜欢和认为自己没有太极拳运动细胞的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第二位和第三位;自身情况不允许的有占少部分;没有办法学习太极拳占最后一位。&从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选择是否需要学习太极拳时,主要是考虑教学的需要以及自身情况等因素,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都认为如果实际的教学需要他们会选择学习太极拳技术,为太极拳的教学提供技术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传授,教师的主体教学示范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教师应该在传授太极拳教学之前对其教学内容的本身应该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教师的对教学的严谨心态和教学组织的积极性对教学过程的至关重要的。改善教学方法和变换教学手段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重要途径,才能更好的使得中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参加太极拳运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也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最终目标,实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教学目标。3.3& 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学生情况分析&表7中,我们可以看出宜宾市中小学生学习太极拳程度情况。从中小学学生进行数据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到,在回答“你学过太极拳吗?”时,有占多数学生没学过,有13.1%的学生确切“学过”,其中“学过一点”占多数。调查结果分析来看,有一小部分的中小学生接受过太极拳学习。太极拳运动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有一定的基础。表7 中学生学习太极拳运动的情况调查结果统计表 n=130学习程度&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学过学过一点没学过&174370&13.133.153.8&321&&&从表8中我们可以看到,宜宾市中小学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渠道很多。其中,学习太极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老师、公园晨练点、同学朋友学习,可以看出太极拳在宜宾市的传播比较均衡。进一步调查得知,通过教师学习太极拳的同学主要是由于有表演任务的需要通过课余时间学习的,其原因是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影响,有些学校每周都保证不了上 2-3 节体育课,而且,教学内容在教学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要进行体质测试和其它常规体育运动的内容的组织与开展。对于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吃苦能力差,体育课最喜欢的是自由活动,尽管学生也知道太极拳的好处,但让他们认真练习还存在很多困难。&表8 中小学学生学习太极拳主要途径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n=130学习途径&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教学光盘公园晨练点同学、朋友老师其它&1632253621&12.324.619.227.716.12&52314&&表9中,对“学生对太极拳的喜欢程度”这一问题,非常喜欢、比较喜欢和喜欢的人数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26.1%、17.7%;其中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数有2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五分之一好不到的情况;可以明白:作为选择太极拳运动开展对象的青少年,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太极拳这一优秀的运动的技术、文化内蕴是可行的。
表9 中小学生对太极拳喜欢程度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n=130喜欢程度&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非常喜欢比较喜欢喜欢不太喜欢不喜欢&463423207&35.326.117.715.45.4&12345&3.4& 中小学中开展太极拳运对学生影响的教师问卷结果分析&如表10所示,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占绝大部分,认为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不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的教师占2.3%,有占4.7%的体育教师不确定是否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进一步的访谈得知,持肯定观点与否定观点主要是对太极拳功效的不同认识而出现的不同认识态度。表10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的调查结果分析 n=43调查情况&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有利于不利于不确定&4012&93.02.34.7&132&&如表11所示,了解到持肯定观点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太极拳是内家拳法,具有养心的功能,中小学生习练太极拳能够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占调查人数的67.4%。只有极少个别的老师持否定观点,并认为太极拳教学显得有些枯燥呆板。表11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开展太极拳运动是否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结分析 n=43
调查情况&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有利于不利于不确定&29112&67.42.338.6&132&&如表12所示,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有86%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持“不确定”的观点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有14%。通过进一步调查得知,对太极拳不了解是导致14%的教师填写不确定的重要原因。表12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调查结果分析 n=43调查情况&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有利于不利于不确定&3706&86.00.014.0&132&&如表13所示,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有88.4%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11.6%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持“不确定”的观点。持肯定观点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有利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不确定的教师主要是对于太极拳作用并不十分了解。表13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开展太极拳运动是否有利于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的调查结果分析 n=43调查情况&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有利于不利于不确定&3805&88.4011.6&132&
&如表14所示,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有76.8%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有23.2%的小学体育教师持“不确定”的观点,进一步访谈了解到持肯定观点的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是培养学生爱国热情的良好契机,例如:韩国的跆拳道,在练习前要向国旗敬礼,这对太极拳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持“不确定”观点的认为传统的太极拳教学单纯的套路或单式攻防教学,不能确定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表14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开展太极拳运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的调查结果分析 n=43调查情况&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有利于不利于不确定&33010&76.80.023.2&132&&如表15所示,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有86%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有利于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其中少部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开展太极拳运动不利于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有占总人数的9.3%体育教师持“不确定”的态度。调查中持肯定观点的体育教师认为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正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也对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有良好的帮组。持否定观点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太极拳本身具有攻防对抗的含义,会助长学生争强斗狠的品行。表15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开展太极拳运动是否有利于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的调查结果分析 n=43调查情况&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有利于不利于不确定&3724&86.04.79.3&132&3.5& 中小学生对目前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从表16、表17的数据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当前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内容都占最少人数;表示“不太喜欢”目前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的学生大占多;其中“一般”和“非常不喜欢”的占第二位与第三位。另外,其中因为不喜欢目前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内容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没有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占被调查人数的第一位;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和“运动量太大或太小”分别占26.1%和15.4%,占被调查人数的第二和第三位;有9.2%的同学认为当前体育课“过于偏重某一项目”。&青少年现在正是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都出于不稳定阶段。太极拳运动是运动强度较小,幅度小,更容易接受且动作优美的运动内容适合于女生练习。而且太极拳以柔克刚、讲求动作柔顺,利用人们的心态、心理的调整,从而减少内向性格影响,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太极拳讲究松静自然,能够较好的缓解紧张,提高精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16对目前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内容的中小学生喜欢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n=130喜欢程度&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非常喜欢&3&2.3&5&喜欢&10&7.7&4&一般&25&19.2&2&不太喜欢&70&53.8&1&非常不喜欢&22&16.9&3&表17 中小学生是否喜欢目前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n=130存在的问题&所选人数&所占比例(%)&等级顺序&内容形式单一过偏重某一项目运动量太大或太小没有从学生兴趣爱好考虑&34122064&26.19.215.449.2&2431&3.6&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开展太极拳运动有哪些困难的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调查,对于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项目,他们指出了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首先,教学训练的过程只是一味模仿的过程,缺少技击本质功能和文化内涵的武术内容,充其量就是活动肢体,跟一般的徒手操而异?而且,还要进行体质测试和其它体育教学内容的讲授,学校体育课武术内容的安排多是流于形式,如同虚设。其次,表现在中小学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程度偏低与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对太极拳的功能认识缩小化,停留在身体功能的表面认识上。第三,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吃苦能力差,体育课最喜欢的是自由活动,尽管学生也知道太极拳的好处,但让他们认真练习还存在很多困难。第四,体育教师的太极拳技术水平偏低,出于实际教学的需要教师才会选择性地进行太极拳运动内容的教学,也存在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单一;开展太极拳运动项目形式简单、活动内容少等情况。第五,学校开展相应的太极拳教学与活动较少,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学习太极拳的途径狭窄、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不高,教学时间紧凑等等问题的出现。3.7& 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的有利对策3.7.1& 加大对太极拳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太极拳独特的技击性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最初的了解入手,初步对太极拳的运动的功能特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使得青少年对太极拳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太极拳强调“以心使身”、“以意识引导动作”,它要求身内外充分轻松,思想安静专注,用意而不用拙力,使每一动作始而意动,继而内动,而后形动,亦即每一动作之前,先有该动作之想象,随之内脏、骨骼、肌肉群向预定之方向做好安排,后使每一举手投足都做到“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 钟金凤等 中学太极拳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 体育师友2009年4期]教师在进行太极拳教学前应该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相应的知识与健身功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太极拳比赛,组织以班为单位的小型校园太极拳团体操表演,即可激发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扩大太极拳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感染他们自己主动参与其中。同时,让学生明白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适合所有的年龄人群,而不是只属于老年人运动这一认识的误区,对青少年的参与也是有利而无一害的运动项目。在学校期间,学校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图书阅览室,定期开展“以太极拳相应知识”开展的演讲活动,从中评出“我最喜欢的书籍”与“阅读最多的书籍小读者”,激励推动读书热潮,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学习相关太极拳知识的主动性。丰富校园一角的体育文化内容,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3.7.2& 提高各级主管领导的重视,多角度关注&太极拳要普及开展,就必须要各级主管领导特别是中小学领导的高度重视提供指导性方针是前提条件。近几年,为了太极拳在中小学中的发展和普及,各级相关领导也都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国家主管教育部门多次出台政策,下发了关于太极拳纳入中小学教育体制的文件,并制定了关于太极拳教学的教学大纲,为了太极拳教学在中小学中健康发展,不断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教材教法的研究、革新等,这些,都为太极拳在中小学中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现实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政策到了基层,在执行过程中就遇到了不同的现实问题。诚然,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我们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如果相关领导特别是中小学校长和书记能够给予关注和重视,很多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的,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离我们的期望值太远。只有国家高层领导制定政策,中层领导负责监督,基层领导负责实施,三位一体,三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问题,才能为中小学太极拳教学的普及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3.7.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浅谈中学太极拳教学》一文提到:“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能力等心理特征以及练习中体现的攻防技击特点、韵律节奏感等特有心理品质。”[ 伊文海等 浅谈中学太极拳教学[J] 山西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学习动机中变化最大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参加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更迅速、牢固。在教学实践授课过程中,教师依据运动技能正常规律,运用优美的、客观的形体动作,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娴熟的技巧动作来感染学生,提高他们对知识探求的好学欲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可以看出教师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作为传授太极拳技术教学的教师,应该要尽可能的具备标准的动作示范和讲解的能力。只有提高了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教学实践的示范过程中,才能随手拈来、得心应手,才能以优美的动作示范,主观上的视觉魅力感染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作为学校的领导应该尽可能的组织教学活动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彰显教师特色的舞台,积极营造再次学习的机会。《中学太极拳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一文谈到:“加大对太极拳师资队伍的培养,也可以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师资水平。”[ 钟金凤等 中学太极拳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 体育师友2009年4期]一方面,应该选派教学精练丰富的教师到专业学校或培训机构进行深造与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与尖端前沿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相应的知识体系的内涵;另一方面,还可以借鉴太极拳教学开展的较好的学校开展运行模式,思考与学习其有利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思考有效的改进方案,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加深教师对实践具体问题的知识拓展,开阔思维与视野。3.7.4& 在太极拳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上应求新、求活&教师应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教法组织,通过教学形式的变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宋广瑞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09年10期]可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练相结合教学组织模式,相互进行讨论、纠正动作,加上老师更进一步地进行分组指导。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探讨教材设计教学的娱乐化、健身化、趣味化等理念通过各种教学形式的转换,调动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锻炼的主体作用,最终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实现全面提高中小学太极拳的教学目标效果,也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都能得到相应的满足。&在教学手段上可以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可以很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感官需求,将更规范、更优美的太极动作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使学生摆脱枯燥的练习,丰富学习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太极拳课堂的教学效果3.7.5&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太极拳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积极发展学生太极拳社团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太极拳活动;实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互为补充。青少年通过参与太极拳社团的学习与活动,达到对教学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技术技能的泛化提高。对相应太极拳的动作技术的深入把握,达到动作娴熟与细节的规范化。同时,通过太极拳社团文化宣传、组织表演活动,尤其是太极拳社团的培训活动等,加大了对太极拳文化知识的宣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广大青少年参与到太极拳学习之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太极拳的氛围,在学生之中达到一定的相互影响的作用。&开展中小学生太极拳年度比赛,分为学校、乡镇、县、市区、省级在规定时限内举行太极拳比赛,层层选拔,最终决出各级名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太极拳比赛扩大宣传力度,结合学校运动会增设一定的太极拳比赛项目,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太极拳学习的热情,也能够对学生太极拳知识的认知产生一定冲击力,对学生的好奇心有一定的影响力,感染更多的去了解学生太极拳。[ 张玉等 焦作市太极拳的普及推广现状调查研究[J] 少林与太极2009年2期]&利用某些学校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向社会积极做宣传,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师资优势,面向社会提供各种年龄层次的太极拳培训服务。一方面,及弥补了学校在开展太极拳活动的经费短缺以及教学时间的紧凑等问题,还能够在全社会营造起爱好太极拳、学习太极拳的浓厚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太极拳教学的顺利开展,达到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承和体育事业稳步前进发展的现实意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4.1.1& 太极拳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中学生有特殊的功用,将太极拳运动普及到中小学学习与生活中,会有效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加强青少年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学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了一批后备军,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培养青少年从小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全民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4.1.2& 中小学生对现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产生抵住情绪,对太极拳的本质功能与文化内涵的认知度较为肤浅。对太极拳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对身体功能认识的表面层次。青少年学生人群中有大多数学生都希望体育教学内容能得到改善,教学内容选择太极拳的教学也是可行的。4.1.3& 太极拳要在中小学生中全面的开展与普及,这本身就是对教师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但现有的体育教师太极拳技术水平还达不到教学要求。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体育中武术内容的安排多是流于形式,如同虚设。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对太极拳的宣传力度都还存在不够,出现中小学学生学习太极拳的途径狭窄、积极参与太极拳的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4.1.4& 通过对太极拳本身特点、功用、结合宜宾市中小学生开展的现状,中小学体育师资、中小学生认知水平、特点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宜宾市的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有一定的基础,要全面开展与普及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4.2& 建议4.2.1& 在起步阶段,各级相关领导要把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并建立健全太极拳运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责任落到实处,人人关注,结合实际认真正确地执行。4.2.2& 在地方教育经费的协助下,利用媒体宣传等手段,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各种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各种经费问题。4.2.3& 倡导地方师范院校、体校及武馆等发展优秀太极拳教师,加强太极拳师资队伍建设,将工作做到环环相扣、层层衔接。4.2.4& 组织地区太极拳资深专家,组编适合中小学生的太极拳套路。打破陈、杨、孙、武等派别的界限束缚,综合一体。在教学实践中以技艺性、趣味性为主的教学设想,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少年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提高学习与参与太极拳运动的兴趣。直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时,对各门派太极拳其中切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的精华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掌握。4.2.5& 以大纲形式保证教学时数,并将太极拳纳入升学考试必考项目。在参与太极拳比赛中得到相应名次的同学,以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发放奖品以及荣誉证书。4.2.6& 开展地方性中小学生太极拳年度比赛,分为学校、乡镇、县、市区,各级在规定时限内举行太极拳比赛,层层选拔,最终决出各级名次。各级获奖个人及其代表地区均可获得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各地方各学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教学条件的情况,开展各种各样的太极拳趣味比赛。4.2.7& 太极拳作为全球性的健身运动。陈式太极拳在近年更是以其独特的健身防身功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建议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在研究和借鉴日本和韩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地区特色,开创出一套符合地方特色的、适应全民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合青少年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简式趣味综合型的太极拳教学体系。
参 考 文 献[1] 互联网http://www./n16/n[2] 靳周祥.太极拳走入中小学课堂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10年8期[2] 互联网boji.net/html/wuxueyanjiu/[3] 程漠琦,李辉.太极拳运动在青少年中推广的可行性及方法探究[J].通讯 2008.11[4] 薛& 浩.江苏省城市社区太极拳活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扬州大学 2008[5] 薛& 浩.江苏省城市社区太极拳活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扬州大学 2008[6]《全民健身指导手册》,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p12,p13, p15[7] 付& 荣.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与方法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5期[8] 刘红英.谈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J].少林与太极,-32[9] 岳& 峰.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1期[10] 王& 芳.新课标下对大学体育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6期[11] 互联网 .cn/s/blog_5e05fd990100qdu9.ht[12] 武建伟.我国中小学生武术教学的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5)[13] 付. 荣.在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与方法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7(5)[14] 郭俊英.论新课改下的中小学太极拳教学[J].搏击.武术科学,2005(9)[15] 徐秀花.中学普及太极拳教学对学生健康意识的效果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2)[16] 吴永存、兰孝国.36式陈氏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17] 杨再惠,周兴伟.陈式太极拳功法对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18] 张& 婧.中小学武术教学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19] 杨黎明.焦作太极拳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20] 高鸿源.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管理日趋和谐[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9年3期[21] 李晓明 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对太极拳功能的认识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009[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网站 http://www./[23] 刘红英.谈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J].少林与太极,-32[24] 韩旭升.中小学应普及太极拳[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6期[25] 马安东.陈式太极拳.38式对大学生神经功能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6] 权黎明.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初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03)[27] 韩旭升.中小学应普及太极拳[J] 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6期[28] 付& 荣.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与方法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5期[29] 王言贵.一起来练太极拳吧!(系列一)[D].科学与文化,2009年6期[30] 王立翔等.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0, (6), 54-56[31] 徐秀花.中学普及太极拳教学对学生健康意识的效果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2)[32] 谭& 路.太极拳如何影响青少年学生心血管功能[J].少林与太极,2005, (12),27-29[33] 钟金凤等.中学太极拳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体育师友,2009年4期[34] 钟金凤等.中学太极拳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体育师友,2009年4期[35] 伊文海等.浅谈中学太极拳教学[J].山西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36] 钟金凤等.中学太极拳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体育师友,2009年4期[37] 宋广瑞.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09年10期[38] 郭俊英.论新课改下的中小学太极拳教学[J].搏击.武术科学.2005(9)[39] 张玉等.焦作市太极拳的普及推广现状调查研究[J].少林与太极,2009年2期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
【】【】【】
展示学员学习的窗口。欢迎欣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