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于洪区造化街道松山路54号是什么街道和社区

沈阳市于洪区迎宾路街道黄海路社区
扫一扫,查看企业网页
沈阳市于洪区迎宾路街道黄海路社区
沈阳市于洪区迎宾路街道黄海路社区主要经营:社区自治组织等产品。作为经营社区自治组织的企业,我们始终坚持诚信和让利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我们公司是在沈阳市,如果有沈阳市的朋友欢迎来我公司参观指导工作,具体的地址是: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东湖街24-3号。&&您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直接在线提交采购信息我们会及时跟您联系。
关注公共号流程
1.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悉知。
2.选择下面菜单中的工商查询。
3.选择省份输入企业名称即可得到最新、最准备的企业信息。
热门推荐:
产品推荐:
免责声明:此信息非世界工厂网注册会员发布,世界工厂网不保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请您慎重选择。
友情提醒:本网站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平台。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联系方式: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欢迎您向该邮箱发送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世界工厂网的关注与支持!
*请选择您要修改的企业信息(可多选)
法定代表人
*请将正确信息告诉我们:
移动电话: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合作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港,澳,台商独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投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模式:
主营产品:
注册时间: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
人民币[RMB]
德国马克[DEM]
澳大利亚元[AUD]
瑞士法郎[CHF]
加拿大元[CAD]
丹麦克朗[DKK]
新加坡元[SGD]
新台币[TWD]
员工人数:
501-1000人
1000人以上
年营业额:
低于10万人民币
10万-50万人民币
50万-100万人民币
100万-500万人民币
500万-1000万人民币
1000万-5000万人民币
5000万-1亿人民币
超过1亿人民币
*请提供修改或报错所需要的凭证
支持jpg,jpeg,gif,png格式,最大2M
注:企业营业执照原件 或 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或 加盖公司公章的授权委托书
*请选择您要删除的企业信息(可多选)
法定代表人
*请提供删除所需要的凭证
支持jpg,jpeg,gif,png格式,最大2M
注:企业营业执照原件 或 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或 加盖公司公章的授权委托书 或 工商局注销凭证
注:提供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正反面)或手机号码为自己使用的证明(如交话费凭证)
*请填写删除理由
*请留下您的手机号,我们将发送该企业的工商档案信息到您的手机!
手机号码:名称: 沈阳市于洪区陵西街道社区建设服务中心
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长江北街60-8号
邮编: 110032
====== 友情链接 ======
中国企业在线
沈阳市于洪区陵西街道社区建设服务中心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长江北街60-8号。我们以“企业与时代共同前进、企业与客户共创价值、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实现股东、员工、客户和社会的价值最大化。在此行业中率先提出“竭诚服务、高效反馈、迅捷响应、 最佳效益”的服务理念,从而和客户之间能够建立供需双方的绿色通道,达成“双赢”的局面。严格的质量管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立足与发展壮大..
暂时没有添加任何文章。
公司产品暂未添加填报人:周巍
联系电话:
2. 社区类型:城市社区
3.社区负责人:宋翠玲
4.社区名称:沈阳市于洪区城东湖街道阳光100社区
5.社区详细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阳光路18号101门
6.社区规模:
(1)社区内的居民户数:4100单位:户
,社区面积:4100000单位:平方米
(2)社区人口数:8162单位:人
,社区户籍人口数:2964 单位:人
(3)社区流动人口数:265单位:人
7.社区脆弱人口数:
(1)低保户:21单位:户
,五保户:0单位:人,残疾人:16单位:人
(2)60周岁以上老年人:1612单位:人
,16周岁以下少年儿童:1212单位:人,其他脆弱人口数:12 单位:人
8.社区内的主要机构个数:
(1)辖区内的主要党政机关个数:1
,辖区内的事业单位个数:1,辖区内的企业单位数:15
(2)辖区内的学校个数:0
,辖区内的医院个数:1
9.社区是否曾经获得过相关荣誉称号:
如有,请填写获得的时间,活动组织单位,荣誉称号的名称
10.社区灾害信息员数量:1单位:人
如有,填写社区灾害信息员到岗时间,年龄,性别,学历
灾害信息员基本情况:姓名:周巍、年龄:33岁、学历:大专、到岗时间:2011年10月。
11.社区近3年内有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
1.是否有负责综合减灾社区创建的领导小组:
如有,请填写领导小组成员信息
长:宋翠玲(社区主任兼书记)
副组长:黄秀艳(副主任)
应急信息员:周巍
2.是否有专门负责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的工作组或办公室:
如有,填写各个工作组的名称和具体职责
阳光100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组织机构
长:宋翠玲
副组长:黄秀艳
社区副主任
员:那彩娟
沈辽路小区
阳光100物业
阳光综合医院
专职人员:周
3.减灾工作制度:
(1)是否有专门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1)是否有专门的工作小组工作制度
4.减灾资金投入:
(1)是否有较为固定的综合减灾社区资金来源
如有,填写具体资金来源信息
(2)是否有已经获取资金支持保障的社区综合减灾专项项目
如有,填写具体项目信息
(3)最近三年的减灾资金投入数额:
15000单位:万元
如有,填写投入的项目,项目内容,每个项目投入的数额
干粉灭火器
多项导视牌
1.是否有灾害危险隐患清单:
(1)是否有针对自然灾害隐患的清单:
(2)是否有针对公共卫生隐患的清单:
(3)是否有社区内各种交通、治安、社会安全隐患的清单:
(4)是否有社区内潜在的供电、供水、供气、通讯或农业生产等各类生产事故的隐患的清单:
2.是否有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
(1)是否有针对老年人、小孩、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等弱势人员及家户清单:
(2)是否有针对外来人口的清单,或者相关企业进行管理的清单,外出打工人口方面的清单:
3.是否有社区灾害脆弱住房清单:
(1)是否有针对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风暴潮、洪水、火灾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房的清单:
(2)是否有社区内各种公共设施,特别是房屋的安全隐患方面的清单:
4.是否有社区灾害脆弱公共设施清单:
(1)是否有社区内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安全隐患清单:
(2)是否有社区内道路、广场、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方面的清单:
5.是否有社区灾害风险地图:
(1)是否用各种符号标示出了灾害危险类型、灾害危险点或危险区的空间分布及名称等:
(2)是否标示出了灾害危险强度或等级、灾害易发时间范围,强度分级、时间范围等:
1.是否有社区综合避难图:
(1)是否有各种避难场所名称、地点、适用灾种类型、可容纳避灾人数以及合理明晰的避难路线:
(2)是否明确标注出指挥中心消防、医院公共设施等,明确标注避难图的位置:
2.是否有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1)是否有协调指挥、预报预警、灾害巡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等小组的分工及联系方式:
(2)是否有应急预案工作所有工作人员的联系信息:
(3)是否有所有脆弱人员的信息:
(4)是否有对口或者分区帮扶救助责任分工:
3.是否有社区应急救助演练脚本:
4.社区应急救助演练活动:
(1)是否有专门针对各类脆弱人群或外来人员的演练:
(2)最近一年内举行演练的次数,演练的灾害类型,参与单位,参与人数:
2012年7月举行的阳光100社区防火应急演练;参与单位:阳光100社区、阳光100物业及社区居民,参与人数:63人。
(3)最近一次举行演练活动的时间及内容:
2013年4月消防器材基础演练
5.社区应急救助演练活动:
(1)是否有演练活动过程的文字、照片、录音或者录像记录:
(2)是否有演练活动效果的社区居民满意度访谈或者调查记录:
1.组织社区减灾宣传教育:
(1)一年内是否在防灾减灾宣传栏、橱窗等宣传过防灾减灾相关知识:
(2)是否经常利用喇叭、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组织宣传教育(每季度不少于1次):
(3)社区组织的最近一次关于减灾宣传教育的活动的时间,内容:
避震小常识:地震来时,如何行动才安全?
地震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如何应急,如何自救?牢记八字“就近躲避,因地制宜”。
在学校避震 :地震时,学校中的书桌底下、墙根及讲台底下较安全。如果处在楼上,老师要向学生说明,第一不要太暴露,第二不要一窝蜂往外挤,应在震后有序撤离。
在家避震:由于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震后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要沉着。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2.开展社区防灾减灾活动:
(1)是否在上一个国家减灾日期间开展了防灾减灾活动:
(2)是否经常利用公共场所或设施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
如有,请填写每次活动的地点和内容
阳光100社区大讲堂
●生活中发生烫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
2、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围涂擦酒精,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3、烫伤比较严重的,应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4、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擦外用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给医院的治疗增加困难。正确的方法是脱去患者的衣物后,用洁净的手巾或床单进行包裹。
●受了外伤怎么办?
受了外伤,比较严重的,需要送医院诊治。比较轻微的,可以按照下述方法来处理:
1、出现伤口并且出血的,需要清洗伤口并擦涂消毒、消炎的外用药,如消炎粉、红药水、创可贴等。此外还要注意:保持伤口局部的温暖干燥;可多吃鸡蛋、瘦肉、豆类、乳类等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适当服用维生素C或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合理换药,保持清洁。这样做,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2、肌肉、关节、韧带等扭伤的,不能立即按摩或热敷,以免加重皮下出血,加剧肿胀。应当立即停止活动,使受伤部位充分休息,并且冷敷或用冷水浸泡。待24小时至48小时以后,皮下出血停止再改用热敷,以促进消散淤血,削除肿胀。
●怎样预防异物进入气管?
气管是人呼吸的通道,如果误将异物吸入气管,就有可能引发咳嗽、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怎样预防异物进人气管呢?
1、气管异物一般是从口腔误食进入的,所以不要将钮扣、玻璃珠、图钉等物含在嘴里。这样既不卫生,又容易发生危险。
2、吃东西时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闹,以免将口中的食物误吸入气管内。
3、一旦有异物进人气管,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吹风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使用家用电器,除了应该注意安全用电问题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 危险。
电风扇的闪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避震小常识:地震来时,如何行动才安全?
地震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如何应急,如何自救?牢记八字“就近躲避,因地制宜”。
在学校避震 :地震时,学校中的书桌底下、墙根及讲台底下较安全。如果处在楼上,老师要向学生说明,第一不要太暴露,第二不要一窝蜂往外挤,应在震后有序撤离。
在家避震:由于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震后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要沉着。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3.一年内是否在社区内印发过防灾减灾材料:
如有,请填写一年内印发过的材料内容,材料份数
全民防灾应急图书,发放43本
4.社区防灾减灾培训:
(1)一年内是否组织过社区管理人员参加防灾减灾培训
(2)一年内是否组织过社区相关单位人员参加防灾减灾培训
(3)一年内是否组织过社区居民参加防灾减灾培训
(4)是否组织过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与其他社区进行防灾减灾经验的交流:
如有,请填写曾与本社区交流的社区名称,组织时间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城东湖街道碧桂园社区,交流时间日
1.社区内是否建立灾害避难所: 是
(1)灾害避难所的个数:4 个,位置:,面积:45000平方米,容纳人数:50000人
(2)各个灾害避难所是否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是
(3)各个灾害避难所是否配备应急物资(填写应急物资的数量,种类)
(4)各个灾害避难所是否配备有男女的专用房间
(5)各个灾害避难所是否具备水、电、通讯、卫生间等生活基本设施
(6)各个灾害避难所是否有残疾人轮椅专用通道
(7)各个灾害难避所是否有明确的应急疏散路径,并有明确的指示标牌
(8)是否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配备了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
2.社区内是否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场地和设施:
(1)是否建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活动的空间:
如有,请填写有几处,具体的名称和用途
1.阳光100社区大讲堂
(2)是否设置了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安全宣传栏、橱窗等):
如有,请填写有几处,具体的名称和用途
1.阳光100社区宣传栏
2.阳光100一期宣传栏
3.阳光100二期宣传栏
3.配备应急救助物资:
(1)社区是否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照明工具、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等):
如有,请填写社区所配备的应急物资的数量和种类
干粉灭火器2
(2)社区内有多少户居民配备了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收音机、手电、哨子、常用药品等):
1.是否和社区内的相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单位合作组织过防灾减灾方面的活动(或者这些机构是否参与过社区组织的防灾减灾方面的活动):
如有,请填写合作(参与)单位名称,合作(参与)举办的活动内容
阳光100社区卫生服务站、阳光100物业、阳光100社区组织的消防应急演练
2.社区内是否有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1)社区内的志愿者人数:41人
(2)最近一次志愿者参与的防灾减灾活动时间,志愿者的服务内容
日志愿者讲解
避震小常识:地震来时,如何行动才安全?
地震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如何应急,如何自救?牢记八字“就近躲避,因地制宜”。
在学校避震 :地震时,学校中的书桌底下、墙根及讲台底下较安全。如果处在楼上,老师要向学生说明,第一不要太暴露,第二不要一窝蜂往外挤,应在震后有序撤离。
在家避震:由于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震后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要沉着。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1.是否有综合减灾绩效考核制度
2.是否有防灾减灾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
3.是否定期对社区的隐患监测工作、防灾减灾设施等进行检查(每季度1次)
4.是否定期对社区应急救助预案、脆弱人群应急应对等工作进行审查
1.是否有专门的减灾工作档案:
(1)档案是否有专门的安全保存空间
(2)是否有专人管理
(3)是否有综合减灾社区创建过程档案
1.其他相关信息:
2.其他相关图片,最多可以上传5个图片,每个图片大小限定在500k以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市于洪区沙岭街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