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著名男子韩国羽毛球运动员员,长期排名世界第一的是谁?

目前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一的是哪个?
目前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一的是哪个?
其他回答 (3)
“超级丹” 林丹
最新的世界排名是:第一林丹 第二李宗伟 第三鲍春来
等待您来回答
综合体育领域专家第一章 羽毛球概述
查看 (800)
积分24484 等级10 独行侠
第一章 羽毛球概述1.羽毛球运动起源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一、起源于日本相传羽毛球最早出现于14-15世纪时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樱桃核插上羽毛制成。这种球由于球托是樱桃核,太重,球飞行速度太快,使得球的羽毛极易损坏,加之球的造价太高,所以是该项运动时兴了一阵子就慢慢消失了。二、出现在印度大约至18世纪时,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与早年日本的羽毛球极相似的游戏,球用直径约6厘米的圆形硬纸板,中间插羽毛球制成(类似我国的毽子),板是木质的,玩法是两人相对站着,手执木板来回击球。三、诞生在英国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我们可以注意到现今的羽毛球场地和网球场地仍非常相似。1870年,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1873年,英国公爵鲍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的庄园里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戏表演。从此,羽毛球运动便逐渐开展起来,“伯明顿”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adminton”。那时的活动场地是葫芦形,两头宽中间窄,窄处挂网,直至1901年才改作长方形。起初,羽毛球运动并没有一致进行的形式,羽毛球游戏刚兴起时,没有人数、分数和场地的限制,练习者只需要互相对击,现代羽毛球从伯明顿庄园开始,有了一定的分数、场地、人数限制,直到1875年,第一本写羽毛球规则的书在英国问世。当时的规则很简单,规定了场地呈长方形,中间挂网的高度,双方对击的要求,并没有单打,双打的区别。随着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及技术。战术的发展,规则也随之变化,出现了单、双打场地区别及发球区的规定,发球得分及发球得分后的换区等规则,为了使比赛激烈、精彩,又规定了双方打满13平、14平(女子单打打成9平、10平)时要进行加分比赛。国际羽联正在制定新的规则,特别是对决胜局的比赛时间加以限制,力求使羽毛球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精彩纷呈。1893年,世界上最早的羽毛球协会---英国羽毛球协会成立,并于1899年举办了全英羽毛球锦标赛。1934年,由加拿大、丹麦、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国发起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从此,羽毛球国际比赛日渐增多。年,丹麦、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选手称雄于国际羽坛。在年举行的首届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汤姆斯杯”赛中,马来亚队荣获冠军,从而开辟了亚洲人称雄国际羽坛的时代。在年间的11届汤姆斯杯赛中,印度尼西亚队夺得7次冠军,马来西亚队夺得4次冠军。60年代前期,中国队后来居上,1963年、1964年度打败世界冠军印尼队,1965年又全胜北欧诸强,被誉为“无冕之王”(因当时我国未加入国际羽联,不能参加世界性锦标赛)。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尤伯杯”赛于1956年开始举行,前3届冠军均被美国人夺得。从60年代后期起,优势转移到了亚洲,日本和印尼队包揽了历届比赛的冠亚军。70年代以来,男子羽毛球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印尼队和中国队。1982年中国队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就荣获冠军。中国队的技术受到了世界羽坛的普遍赞扬。70年代后期,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羽毛球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欧洲的丹麦、英国、瑞典等国在发挥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亚洲人的技术和经验,技术水平稳步提高,至今仍不失为羽坛劲旅。女子方面,可以说是中国、印尼、日本三强鼎立。1982年中国队首次参加全英锦标赛,即获得了女子单打冠亚军和双打冠军。到了80年代后期,马来西亚队、韩国队有了长足的进步,多次获得国际羽毛球大赛的男子团体冠军、双打冠军。女子方面,中国、印尼继续保持领先,韩国女队迎头赶上,是今年来中国队、印尼队的主要对手。1978年2月,世界羽毛球联合会于香港成立。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和世界羽毛球联合会正式合并。目前,国际羽联已拥有一百多个会员国。国际羽联管辖的世界性比赛有∶汤姆斯杯赛(世界男子团体锦标赛),从1948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1984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尤伯杯赛(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从1956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1984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单项比赛),从1977年开始;全英锦标赛(非正式传统单向比赛),早在189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羽毛球运动设备也是从原始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羽毛球从开始时的硬纸板和绒线团到木托用皮包起来,再发展到用14一16根高级羽毛插在软木托口;羽毛球拍从木板发展成椭圆形穿弦木拍。后来,规则规定球拍重95一120克,拍框长25一25.5厘米,宽20一20.5厘米,拍柄长39.5一40匣米,其制作材料也发展成木框钢管拍、铝合金拍、碳素纤维拍。选择球拍时,应以较轻、牢固而有弹性、握在手里舒适为原则。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概况现代羽毛球运动约于1910年传入我国,最早在上海,随后在广州、天津、北京、成都等城市的基督教青年会和学校中有所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体育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羽毛球运动也逐渐为群众所喜爱,并作为我国重点开展的项目之一。1953年在天津首次举办了全国比赛,当时只有五个队19名选手参加。1954年,先后一批报效祖国的赤子回国,并带回了先进的羽毛球技术,同时组建了国家集训队。继而我国在东南沿海几个主要大城市也成立了以归国华侨青年为骨干的羽毛球队,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的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总结了国内外羽毛球运动的经验教训和技术资料,结合自己的运动实践进行了探索,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其中,福建省运动队主要在技术的手法上、广东队主要在步法上进行了改革和突破。同时借鉴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多年训练和比赛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积极打法。后来,又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羽毛球运动所持有的“快、狠、准、活”技术风格。我国运动员怀着一颗勇攀世界羽坛技术高峰、为国争光的雄心大志,吸取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运动训练方法,勤学苦练,自觉地贯彻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训练方针,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当时我国未加入国际羽联,故未参加世界性锦标赛。但是在国际相互的交往中,多次与当时的世界强队进行过较量,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许多外电报誉为“无冕之王”“冠军之冠军”等。直到1981年5月,国际羽联重新恢复我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实现了我国运动员多年的夙愿---逐鹿世界羽坛,争夺世界桂冠,为国争光。1981年7月,在第1届世界运动会上(美国洛杉矶),我国运动员陈昌杰、孙志安、姚喜明、刘霞和张爱玲夺取了男女单、双打的四项冠军。1982年,我国第一次参加了全英羽毛球比赛,张爱玲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徐蓉/吴健秋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孪劲勇夺男子单打冠军。同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汤姆斯杯”赛,在第一天1:3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奋力拼搏,最终以5:4击败羽坛劲旅印尼队,夺得冠军。1984年,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我国羽毛球女队又夺得了第10届“尤伯杯”。紧随其后,我国又涌现出了杨阳、赵剑华、熊国宝、李永波、田秉义和林瑛、吴迪茜、李玲蔚、韩爱萍等一批世界羽坛顶尖高手,从而进一步奠定了我国羽毛球技术水平处于世界羽坛领先地位的基础,在一系列世界大赛中为祖国夺得了众多的金牌,创造了中国羽毛球历史上的辉煌时期。进入90年代,随着杨阳、赵剑华、李玲蔚等一批优秀运动员的相继退役,我国暂时出现了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而印尼经过了多年的历精图治,涌现了一批以阿迪、王莲香为代表的新秀。欧洲也重新崛起,韩国、马来西亚有时有新人涌现,世界羽坛进入了群雄抗衡的时代。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羽毛球项目竟与金牌无缘。直到1995年才逐渐步出低谷,首次夺得“苏迪曼杯”。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葛菲/顾俊勇夺女双冠军,实现了我国羽毛球项目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1997年,我国运动员再次夺得“苏迪曼杯”,同时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单、女双和混双三块金牌,开始步入再铸辉煌的历程。2.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作用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发展,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一种全身运动项目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180次,中强度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150次,低强度运动心率也可达到每分钟100-130次。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作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二、简便性1.不受场地的限制羽毛球活动对设备的基本要求比较简单,只需两个球拍、一个球和一条绳索即可。正规比赛场地面积仅65-80平方米,长13.40米,宽6米(双打)或5.18米(单打),平时进行羽毛球活动只要有平整的空地就可以了。在风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在户外进行活动,只要把球网架起来,就可以在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空地上画上几条线,双方对练。因此它不仅可以在正规的室内运动场进行,也可以在公园、生活小区等处广泛地开展。当它作为户外运动时,还可使锻炼者吸入新鲜空气,受到阳光照射,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运动中怡心健体。2.集体、个人皆宜羽毛球运动既可单兵作战(两人对练),又可集体会战(双打联系或三人对三人对练)。单人对练时,联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出任何弧线、任何远度、任何力量、速度当任何落点的球来;集体会战则可以使联系者养成协调配合的习惯,培养集体主意精神。三、羽毛球运动游戏性较强,运动量可大可小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可以将球打得又刁又重,拼尽全力扑救任何来球,尽情散发自己的青春气息;年老体弱的练习者可以把球轻轻地击来打去,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变换击球节奏,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既活动了身体,又娱乐了心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体质的人都能在羽毛球运动中找到乐趣。四、可调节运动量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儿童可作为活动性游戏方法来进行锻炼,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并要求他们能击到球,培养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质。羽毛球运动的锻炼价值:一、娱乐性1.自娱性羽毛球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参与者在球的对击过程中,通过不停的奔跑和身体的变化,努力地去把球击到对方的场地。每当击球者在击出一个好球或赢得一个球时都能使自己兴奋并达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球的飞翔又有快慢、轻重、高低、远近、狠巧、飘转等变化,使这种运动本身充满了丰富的乐趣。2.观赏性由于羽毛球技术的千变万化,使羽毛球运动有很高的可观赏性。如猛虎下山的上网技术,蛟龙出水一样的跳起击球,身如满弓的扣杀,犀牛望月似的抢扑救球,进攻时似高屋建瓴、势如破竹,防守时的绵绵细雨、固若金汤。一切都在展示着羽毛球运动的力与美,使观赏者像吟读一首动人诗,如浏览一幅悦目的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往返。二、完善眼球功能眼科专家研究发现,在打球过程中眼睛须快速追随羽毛球的来去,这对5~9岁的孩子的眼球功能完善有意想不到的好处。5~9岁是孩子眼球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而这一阶段的城市孩子弱视率约达8%,近视率达到14%,都是触目惊心的数字。专家认为,这与孩子多关在“书斋”,缺乏球类运动特别是羽毛球这类灵活性很强的“小球运动”息息相关。当羽毛球高速飞行时,人的睫状肌收缩、眼球内的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依*自身弹性曲度变大,折光度增大,看清来球方向;当回球远去时,则刚好相反,睫状肌放松,连接晶状体的悬韧带紧张,晶状体变得扁平,保证看清远处的羽毛球。在连续不断的击球回球中,孩子眼球中的关键部分如睫状肌、晶状体和悬韧带都得到锻炼,对遏制弱视与近视的发展势头,甚至对治疗内视眼(对眼),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三、它可增强体质,丰富思想。经常打羽毛球,可以增强体质,可以发展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的活动能力,促进内脏器官的功能,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从事羽毛球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的健康,有效地提高人的体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优良品质和作风,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还能丰富人的思想,使人产生新的灵感和想法。我们在欣赏比赛的精彩、激烈的同时,通过冷静的观察,把视线转移到我们周围的事物上,体会体育运动的内涵所在,将此运用到自己人生当中,你对羽毛球这项运动肯定会有一个全新的感受。四、它如同是日常生活,需要不断与困难作斗争。羽毛球比赛的每局15分就好比是日常生活中的15天,两局就是30天,即一个月,发球权就好比是在人生道路中所拥有的某种权利或主动权。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自己拥有并有效运用了多少次这种“发球权”?在同强大的“对手”进行艰苦的拉锯战时,就如同是在与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作着艰苦斗争。对一个人来讲显得宽大、对两个人来说又显得狭窄的场地内,它既能体会到丧失权利的痛苦,又能感受到经过努力赢得权利、战胜困难的喜悦。五、培养意志乍一看,谁都能毫不费力的拿起重量仅90克左右的羽毛球拍,也会毫不费力地挥动它去打重量仅为5克左右的羽毛球。然而,它可不是简单的运动。当您与羽毛球打交道后,就会体会到打好羽毛球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么轻而易举。随着球拍和拍线质量的不断提高,羽毛球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频率也越来越高,在一些大型的羽毛球比赛中,它的速度可达320——330公里/小时;球的飞行方向、线路、落点时常变幻莫测,要求运动员的两只脚不停地在本场区内的35平方米的场地内不断地随球奔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有时还要同一方向重复奔跑,并边跑边挥动球拍击球,其距离可达3000米以上,这就对人体提出要有一定的速度和灵敏度的要求;若双方实力相当的一场激烈的正式比赛,往往一分一球都要经过一番争夺,鏖战几百回合,历时八、九十分钟才能分出胜负,运动员挥拍击球达500次以上,有时为了一球的激烈争夺来回数十拍,往往出现生理上的“极点”现象,心跳激增可达180次以上,心脏排出的血液和肺的呼吸次数较平时大为增多,这就要求要有一定的耐力。只有具备非凡毅力和高素质的人才能打好羽毛球!六、陶冶心理羽毛球活动包括对对方战术意图的揣摩,对各种战机的把握,对自己运用什么战术的选择等智力因素,因此经常从事该项运动可以使人思维敏捷。同时,由于比赛的紧张、竞争的激烈,使练习者的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的锻炼,在竞争中,强化进取精神,使人的智、勇、技在竞争与对抗中得到升华。经此磨炼,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泰然处之,既增长了智慧又陶冶了心理,不仅能在羽毛球活动中应付自如,而且能以良好的形态,正确的人生观去面对事业、家庭、荣辱等。3.重大羽毛球赛事世界重大羽毛球赛事目前,由国际羽联主办的世界重大羽毛球赛有:1.汤姆斯杯赛在1939年的一次国际羽联理事会上,时任国际羽联主席的乔治?汤姆斯(GeorgeThomas)指出,组织全球羽毛球比赛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将举行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比赛,汤姆斯提出向这一世界性比赛捐赠一只奖杯,因此将此杯命名为“汤姆斯杯”。汤姆斯杯高28厘米,包括把手的宽距为16厘米,由底座、杯形和盖三部分构成,在盖的最上端有一个运动员的模型。此杯的前部雕刻有这样的词句∶“乔治?汤姆斯?巴尔特于1939年赠送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组织的国际羽毛球冠军挑战杯”。据说此杯在伦敦用白金铸成,当时价值5万英镑。汤姆斯的全名为乔治?汤姆斯,曾是英国著名的羽毛球运动员,多次获得英国羽毛球冠军。他曾连续4次获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9次男子双打冠军,6次混合双打冠军。他21岁开始获得冠军,并且年年有冠军入帐,他最后一次拿冠军时已41岁。1934年7月国际羽联成立时,他被推选为第一任主席。首届汤姆斯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推迟至1948年才举行,当时有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比赛。汤姆斯杯为流动杯,每次比赛的冠军队将“汤杯”带回本国,保留至下届“汤杯”比赛开始。因此,汤姆斯杯比赛又称为“国际羽毛球挑战杯赛”。从1984年起,此赛事改为每两年举行一届。比赛分为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从决赛前年的11月1日到决赛年的6月30日止进行。6支在相应区域进行半决赛而出线的队伍加上直接进入决赛的东道国和上届冠军共8个对进入决赛阶段的比赛。如果东道国也是上届冠军的获得者的话,那么在半决赛中要出7个队进入决赛。8支决赛队伍分成两个组比赛,以赢得分数多为胜利。如果分数一样,以赢得场数多排在前头。所以小组赛要比完5场。如果场数、局数仍然一样,就采取抽签的办法决定名次。所有参加比赛的队伍需在赛前14天选出4到10名运动员,按照当时的世界排名,列出第一单打、第二单打、第三单打、第一双打、第二双打及替补的运动员名单。每名运动员最多只能参加一场单打和一场双打比赛。绝对不允许世界排名靠前的选手担任后位单打或双打比赛任务。在1996年此项赛事参加国和地区已达56个。在已举行的20届比赛中,印度尼西亚11次捧杯,马来西亚5次得冠,中国4次获金。2.尤伯杯赛尤伯全名为贝蒂?尤伯夫人(BettyUber),是英国30年代著名女子羽毛球选手,从1930年至1949年间,她曾多次夺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的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比赛的冠军。尤伯夫人退役后仍对羽毛球运动情有独钟,为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她在1956年的国际羽联理事会上,正式向国际羽联捐赠由麦皮依和维伯制作的纪念杯,即现在的尤伯杯(UberCup),并亲自主持了第一届尤伯杯比赛的抽签仪式。此杯高18厘米,有地球仪样的体部,在球体顶部有一羽毛球样模型,此模型的上端站着一名握着球拍的女运动员。他的底座的周围雕刻着这样的词句∶“尤伯夫人于1956年赠送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组织的国际女子羽毛球冠军挑战杯”。尤伯杯赛有又称为“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尤伯杯赛制同汤姆斯杯赛一样。在1982年以前是每三年举行一次,比赛采用七场四胜制。自1984年开始,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采用五场三胜制。1981年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合并为现在的国际羽联时,决定将尤伯杯赛与汤姆斯杯赛在同时同地举行,并相应改为每两年举行一届。在1956年第一届比赛时只有11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到1996年已达到了47个国家和地区。在已举行的17届比赛中,中国获得6次冠军,日本5次,美国3次,印度尼西亚4次。1984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首次参加尤伯杯赛就以其高超的技艺、快速多变的打法,以5:0的相同比分,分别击败印尼、日本、丹麦、韩国和英格兰等强手,一举夺得敌视届尤伯杯赛冠军,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冠军的宝座。之后,从年的九年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又连续夺得11、12、13、14届的冠军,创造了尤伯杯历史上“五连冠”的优异成绩。日在香港结束的第17届尤伯杯决赛中,中国姑娘以4比1几百印尼队,第6次夺得阔别4年之久的尤伯杯。3.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即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设有男、女单打、双打和混合双打五个比赛项目。1977年起开始为三年一届,1983年改为两年一届,在奇数年进行。4.苏迪曼杯羽毛球是印度尼西亚的“国球”,苏迪曼杯是该国羽毛球协会代表本国人民向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捐赠的一座奖杯。该杯的杯身由纯银铸成,外表镀有纯金、杯高八十厘米、宽五十厘米、重十二公斤,其造价为15000美元,它是一座极富民族特色,象征着印尼人民对羽毛球运动无限热爱的奖杯。苏迪曼是前印度尼西亚羽协主席。他日生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一个小镇。他从小学到中学,在地区少年儿童羽毛球比赛中都名列前茅;到高中时期,他在全国已经小有名气;他在读大学时(商科大学),就成为非正式的全国冠军。在40年代,印尼还没有举行过全国比赛,而他已打败了能遇到的所有选手。他不但单打好,还同他的一个哥哥合作多次拿过双打冠军。1958年作为主力队员,苏迪曼先生代表印尼首次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届汤姆斯杯比赛。在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羽毛球运动天才,为印度尼西亚队首次夺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为参加这次比赛,由于当时的印尼政府和羽协资金短缺,甚至连路费都拿不出来,在此困难之际,苏迪曼先生毅然卖掉了自己心爱的小轿车,将卖车的钱作为参加汤姆斯杯赛的费用全部无偿地捐献给印尼队。1951年,在苏迪曼先生的积极倡导下,印尼羽毛球协会正式诞生,苏迪曼先生本人被选为该协会首任主席。由于苏迪曼先生的忘我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连续22年当选印尼羽协主席。苏迪曼先生1973年被选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理事,1975年出任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副主席,直至1986年去世。苏迪曼先生去世之后,印尼羽协为了几年他的功绩,特向国际羽联捐赠了一只造价为2700万盾(当时约合1500美元)的金杯,并将此杯命名为“苏迪曼杯”(SudimanCup)。1986年,在国际羽联召开的理事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举行混合团体赛的建议。1988年,国际羽联接受并指定了混合团体赛与单向项锦标赛同时举行的事宜,并决定将苏迪曼杯作为混合团体赛的冠军奖杯。1989年,在印度尼西亚同时举行了第一届苏迪曼杯赛和第六届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同时规定此项比赛每两年举行一届,逢双数年是汤、尤杯赛,单数年为苏迪曼杯赛。苏迪曼杯比赛安排在与世界锦标赛同一实践和地点举行(先进行双边比赛,紧接着进行世界锦标赛)。苏迪曼杯比赛采用五场三胜制,由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五个项目组成。自1989年首届苏迪曼杯比赛在印尼举行以来,至今共举行了五届。5.世界杯羽毛球赛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在继汤、尤杯赛后,为了适应世界羽毛球运动日益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以个人单项为竞赛项目的羽毛球锦标赛。1934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在英国成立,是第一个世界性的羽毛球组织。1978年,世界羽毛球联合会成立。在两个组织联合之前,它们各自已经举行了两届彼此认为是世界性的羽毛球单项比赛,即国际羽联于1977年和1980年,而世界羽联在1978年和1979年。1981年,两个国际性羽毛球组织宣布联合,名称仍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在联合会(1996年6月底会员国、地区为124个)上协商决定,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羽毛球单项比赛,即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IndividualWorldChampionships),并延续两个国际羽毛球组织以前的届数。1983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式举行了第三届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此项赛事只进行5个单项的比赛,即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所有项目的冠军都将获得金牌,亚军得银牌,半决赛的负者得铜牌。1988年国际羽联决定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与新设立的苏迪曼杯赛同时同地举行。国际羽联根据当时的世界排名,国际羽联邀请每个项目中的前16名(对)运动员直接参加比赛。国际羽联的每个会员国和地区可以在每个项目中报名的运动员不得超过4名(对)。6.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由英格兰羽毛球协会于1899年创办的。它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羽毛球赛事。最初由英国和英联邦国家选手参加,现在已成为全球性的羽坛大会战。世界羽毛球大奖赛总决赛国际羽联每年组织羽毛球世界大奖系列赛,由赞助商提供比赛经费和优胜者的奖金,根据奖金的数量,比赛分为一星级至六星级不同的等级。全英锦标赛和中国公开赛等都属系列赛中的一站。国际羽联依据参赛选手的成绩,设立积分制,定期公布世界大奖赛积分排名,既作为每次比赛的种子依据,又在每年年末或下一年初,取排名最前的男子单打前16名、女子单打前12名各分成4个组进行单循环赛,小组第一名进入半决赛和决赛;双打项目各取前8对选手,各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各小组的第一、二对进入半决赛和决赛。7.国际系列大奖赛国际羽联参照世界网球大奖赛办法组织的。始于1983年。比赛分成若干区,由许多比赛组织成系列。根据运动员在各次比赛中的成绩积分,进行排名,前16名进行总决赛。8.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奥运会是世界上最瞩目的一项大赛。国际奥委会与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是两个不同的组织。他们互相配合、相互认可。国际羽联在1970年就着手准备进入奥运会的工作,但直至日,在国际奥委会第90次会议上才决定将羽毛球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赛并取得成功。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最终设立羽毛球为正式比赛项目。奥运会羽毛球赛不仅是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最高水平的赛事,而且更具象征意义。在1972年在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上,羽毛球也曾被作为表演项目举行。在1992年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羽毛球项目设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四个项目。这四个项目的优势主要在亚洲,而欧洲国家的选手更适合打混合比赛,所以,国际羽联与国际奥委会决定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增设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项目,使得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项目更为丰富。由于羽毛球项目拥有5枚金牌,从而加入了奥运会奖牌大户之列,成为各国高度重视和激烈争夺的焦点项目之一。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羽毛球项目参赛选手名额的严格限制,比赛根据世界排名,选出前33名单打运动员、19对双打选手和17对混双选手直接参加奥运会。但每个项目中至少必须包括有5大洲的各1名运动员和1对选手。这些运动员必须是世界排名最前面的运动员。如果在世界排名中仍没有某洲的选手,则以在积分期间的最近一次洲比赛中的冠军选手出席。东道国应有不少于两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每个国家和地区在1个项目中最多只能有两个席位。多出的席位让给排名后位的选手。在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的首次羽毛球比赛中,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共获得一枚银牌和四枚铜牌。在1996年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健儿共夺得一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两枚铜牌。9.羽毛球系列大奖赛自1983年开始,每年进行。开始只设男女单打,由国际羽联排出的世界男子前12名、女子前8名参加,1986年开始又增加了男女双打。系列大奖赛设有较高奖金,在世界各地巡回进行,第一年只举办了7站比赛,后来增加至16站比赛。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的羽毛球运动一直居世界先进水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日本、南朝鲜等国,在国际羽毛球大赛中,一直是名列前茅,欧洲国家只在双打项目上偶有所得。10.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创办的正式赛事,从1992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了四届。这一赛事每一届都汇集了当时世界羽坛最优秀的青年选手,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大都成了世界级的顶尖高手。我国羽毛球主要赛事日在天津举行了全国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四项运动会,羽毛球作为表演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羽毛球比赛。随着羽毛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羽毛球的竞赛也逐渐趋于完善,目前我国主要的常规羽毛球比赛有如下几项:1.全国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行一次,比赛设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7个项目。2.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行一次,比赛设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均分为甲乙两个年龄组进行,男女混合双打不分年龄组。甲组年龄是19~20岁,乙组年龄女子是16~18岁、男子是17~18岁。3.全国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行一次,只进行男女的单打和双打项目。女子分12岁、13岁、14岁和15岁四个年龄组进行比赛,男子分13岁、14岁、15岁和16岁两个年龄组进行比赛。4.全国羽毛球双打比赛每年举行一次,比赛设混合双打、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3个项目。5.全运会、全国城市运动会等全国性综合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综合运动会的羽毛球比赛也极受重视,从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起就将羽毛球列为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设有团体赛和5个单项比赛。除以上各种专业性比赛,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羽毛球比赛也相继出现。如:我国顶尖高手间的“天王挑战赛”,业余爱好者的全民健身羽毛球比赛,各系统行业的羽毛球比赛,全国老年人羽毛球分年龄赛,以及残疾人羽毛球比赛等。使我国的羽毛球竞赛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本圈最新话题
楼主最新博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子羽毛球世界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