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种族歧视的改革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论点论据论证)

91全国硕士研究生政治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1991年至2002年)-第5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91全国硕士研究生政治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1991年至2002年)-5
7.答案:D;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1935年,日本侵略者为加强对中国的占领,在华北;据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O项;A项“冀东香河临时维持会”和C项“冀东防共自治政;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革;解析:这是根据1993年考试大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这是1993年文科
7.答案: D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南京国民政府在“华北事变”中为适应日本帝国主义“华北特殊化”的要求而采取的妥协措施。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地再认有关历史现象。1935年,日本侵略者为加强对中国的占领,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直到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无理要求:南京政府面对日军的紧迫,一味妥协退让,适应和满足日军的要求,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据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O项。A项“冀东香河临时维持会”和C项“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尽管也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中成立的机构,但前者为日本侵略者唆使汉奸、流氓非法成立的,后者则为日本侵略者扶植汉奸殷汝耕拼凑而成的傀儡政权.二者均不是南京国民政府为适应日本的要求而成立的。至于B项“华北‘临时政府”’根本不属于“华北事变”的范畴之内,纯属干扰项。故此三项均不是正确选项。 8.答案: B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目的与性质问题。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运用有关原理,认识、分析或评价某些社会历史现象。 “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着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局面;但是,纠正“文革”错误的工作却遇到了阻力,国民经济建设也处于徘徊中前进的不良局面。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十年“文革”造成的思想混乱未能清除,二是当时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职务的华国锋的指导思想仍是继续“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并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表明,如何纠正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严重错误,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便是为解决这一任务而发起的。这一讨论,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是建国以来、也是中国共产党自延安整风以来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它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是为了打破精神枷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后者又进一步解决了党的组织路线问题、政治路线问题。至于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则是在十二大上解决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革命史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考生理应认真理解,准确把握,这是正确作答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9.答案: D解析:这是根据1993年考试大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部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知识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所给命题的正确确知。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
所以,正确选项是D。这是1993年文科(第9题)和理科(第14题)通用的考题,用以测试文、理科考生程度的差异。 10.答案: D解析:这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部分“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知识点的内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所给命题的准确确认;正如知识点所指出的,正确选项是D。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196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以前的提法。 11.答案: B解折:这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部分“按劳动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知识点有关内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按劳分配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按劳分配是指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所以,正确选项是B。选项A与按劳分配无关。选项C指的是按劳分配中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的平等权利,选项D指的是按劳分配中的平等权利必然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即劳动报酬的差别和人们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均不符合题意要求。 12.答案: C解折: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我国民族问题基本政策了解情况的试题,难度不大。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既是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又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答案: C解析:这是一道有关“一国两制”普通的常识问题,考查考生对“一国两制”一般的理解,难度不大,得分较高。“一国两制”的含义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方面,确定整个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允许香港、澳门、台湾这些特殊地区长期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至少五十年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目,是国家主权的统一,是最高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可以说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故本题正确项是C,其他A、B、 D项是干扰项。 14.答案: A解析:这是一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关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的试题,考查考生对现时统一战线性质的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取决于两点:一是它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就其组成来说,统一战线中绝大多数成员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也就是说统一战线的主体是以拥护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之所以称为爱国统一战线,是因为爱国主义使这个统一战线具有更广泛的基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越广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越有利。
这道题是有关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和性质的试题,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多次出现,考生应留意。
二、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人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8分) 15.答案:A、 B、 D、 E耀挤:这道试题属于唯物辩证法的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该题的立意是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白马非马”错误命题,加深对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同范畴的理解,再通过与普遍性和特殊性不同范畴的区别,更加深理解“白马非马”命题错误的所在。马是普遍性、共性、一般、抽象,白马特殊性、个性、个别、具体。“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所以, A、 B、D、 E四项都是正确的。因为普遍不等于整体,特殊不等于部分,这是不同性质的范畴。所以, C项是错误的。 16.答案: A、 B、 C、 D解析:这是根据资本主义基本原理部分“二次大战后生产集中和垄断的新发展”知识点的有关内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垄断资本发展的新现象的了解和认知。选项A指的兼并方式的新现象。选项B指的兼并对象的新现象,都是二次大战后生产集中的新发展。选项D指垄断组织经营方式的新变化,由单部门经营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出现了跨部门的多样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成为战后私人垄断的主要组织形式。选项C指的战后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为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选项从 B、C、 D都正确。选项E所以不正确,是因为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占统治地位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实,而不是二次大战后的新现象。而且在垄断阶段,在中小企业之间,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自由竞争没有完全被垄断所取代。
17.答案: A、 D、 E解析:这是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试题,考查考生对空想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区别的认识。对现在的考生而言,显得有些陌生。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上作出伟大贡献,但它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原则区别。首先历史观不同,他们受唯心史观的限制,不能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必然陷入空想;其次,他们幼想用和平的方法,即呼吁有产者援助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计划;第三,他们把无产阶级看作是受苦最深的阶级予以同情,找不到建立新制度的社会依靠力量。因此, A、D、E是正确项。 B、 C恰好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贡献,并为马克思、思格斯所批判继承,因此是干扰项。 18.答案: A、 C、 D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克敌致胜的三大法宝的内容。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再认有关历史知识。本题是一道常识题,在革命史教材中有明确交待。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据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 C、 D三项。B项“根据地建设”指的是革命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就具体的革命工作的内容而言; E项“土地革命”则是指一定时期的革命形式。它们都不属于毛泽东所说的“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这一高度集中、高度概括的策略性范畴。 19.答案: B、 C、 D、 E解析:这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部分“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必须是全国统一的、竞争的和开放的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是在国家计划指导和管理下可控的市场”知识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特征的了解和认知。正如知识点所指出的,正确选项是B、 C、 D、 E。选项A指的是地方性市场,不符合建立和健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要求,所以不正确。在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部分,指出:要“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由此这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特征的规范提法。 20.答案: A、 B、 D、 E解析:这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部分“决定社会主义国家消费水平的因素”知识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这些因素的了解和认知。当时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要点》中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国民收入中积果和消费的比例,消费人口总量以及物价水平等”。可见,正确选项是A、 B、 D、 E。选项C不符合题意要求。 21.答案; A、 B、 C、 D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试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的理解。1999年考试又重考了此题。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现在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材中,表述得与此有些不同,但精神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并为之服务的,是大多数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肩负着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所以它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区别,表现为经济基础不同,阶级实质不同,宗旨不同,主体不同。 A、 B、C、 D是正确项。国家结构是指的国家政权组织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实行单一制的或联邦制的原则,这两种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过。比如过去的苏维埃联盟共和国、现在的英国。所以E项是设置的干扰项。22.答案: A、 B、 C、 D、 E解析: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关党的建设的试题,考查考生对党的建设基本内容的了解。有关党的建设的考题,近年来很少见。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比较容易得分的试题。党的建设历来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更加突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加强党的建设看作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要求全党群策群力,胜利完成。要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些,全党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从思想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所以,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几个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上述题目中所列答案内容与十五大的精神是一致的,但表述有所不同,考生要注意。 23.答案: B、 C、 D解析:这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部分“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知识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准确认知。“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巡重要讲话中提出著名论断,正确选项如知识类所示,是B、 C、 D。这是1993年文科(第23题)和理科(第26题)通用的考题,用以测试文、理科考生程度的差异。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按题意作出正确回答。24.答案要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分)解析:属于时事政策题。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有新的提法,考生要注意。25.答案要点:这一暴力事件的导火线是,洛杉矶市警察毒打一名违章高速行车的黑人青年,而被由白人组成的陪审团判定无罪。(2分)这一暴力事件暴露出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司法不公和警察滥用暴力等侵犯人权的社会问题。 这对美国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2分)解析:属于时事政策题。四、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要求对所给命题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26.答案: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2分)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造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和人民群众一起成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成。(3分)解析:这道试题属于历史唯物论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该题的目的是正确理解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承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强调英雄人 物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产物,“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人民群众一起同是历史的“剧中人”,又同是历史的“剧作者”。本题把二者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27.答案赛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只要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屑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分)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不是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此,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3分)解析:本题屑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运用有关原理,辨别理论是非,分析、论证某一观点的正确或错误。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五?四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后 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却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考生首先应该明确这一点,才能正确辨析本题中的观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是由其所处的世界范围内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当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把握住这一点,考生就能分辨出命题中所说的“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一论点是错误的,并进而说明其错在哪里和正确的论点是什么。接着,考生还应对“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论点进行分析,从革命的阵线、革命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的前途和目的等几个方面展开说明,指示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并由此得出这时的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论点是正确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有过详细论述,也是教材和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这属于中国革命理论中的基础内容,有些考生不能正确辨析本题,表明其对基本的理论问题缺乏理解和把握。 28.答案要点: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在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超出一国范围,形成生产的国际化,商品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3分) 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分工和交换,有利于克服它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矛盾。但不是我国经济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2分)解析:这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部分“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知识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我国经济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的理解和掌握,并用以评析所给命题的能力。回答这类辨析题,要把握二个层次或要点。前者回答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是什么。其次辨析所给命题即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它与对外开放是什么关系。关于第一个要点,要指出: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是对我国长期闭关自守造成经济社会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际形势变化敏锐观察、正确把握的结果。对外开放,就经济内容而言,客观基础在于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而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第二个要点,要指出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不是我国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的根本依据。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有利于克服它同加快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矛盾的。 五、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宴求紧扣题意,论述符合逻辑。29.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理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共同的理论基础。(3分) 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实事求是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又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二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3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1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原先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起适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念,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分)解析:这道试题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总概括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题是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综合分析,要求理论功底扎实,分析深入,论述全面。首先要搞清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过程是充满矛盾的矛盾的过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达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求”就是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一致性是内在的。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二者一致性的现实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一致性,始终是我们党保持蓬勃生机的法宝。考生可联系实际作进一步的发挥。
30.答案要点: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态,具有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及其循环的三种形式,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相互依存。(6分)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的分析,不仅进一步揭示了资本运动中的各种矛盾,而且对社会主义企业用好资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总量,必须合理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态上;三种资金的循环必须保持其连续性。只有遵循资金循环的客观要求,才能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4分) (若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较好,可加1―2分,但不得超过本题规定的总分)解析:这是根据资本主义基本原理部分“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并结合社会主义实际命的一道论述题,检验考生对产业资本循环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运用来分析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用的意义。回答这类论述题,要把握两个层次或要点。第一个层次是回答前半句即基本原理部分,第二个层次是回答后半句即联系实际部分。关于第一个层次,本题又要把握三小点:第一,要指出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两个条件.即三种资本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和三个循环阶段空间上的继起性,以及这两个条件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关系。第三,一定要指出,抛开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这两个条件反映的是社会化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性,因而对社会主义也是完全适用的。关于第二个层次,一定要紧扣上述产业资本可循环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用进行分析,指出其对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
31.答案要点:这段话表明:张君励认为阶级斗争不适合于中国,曲解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性的理论。(2分)共产党是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夺取政权的。“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但这决不意味着阶级斗争不存在,共产党放弃了阶级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就是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对此,共产党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6分)张君励这段话的实质是:借口民族斗争,要共产党取消阶级斗争;为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张目。(2分) 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斗争路线与民族斗争路线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命题的意图是要求考生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生活的背景,分析所提供的具体材料,引证有关事实,给予科学的评价或批判;还要求考生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史有论、合乎逻辑地回答问题。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是概括说明题目中所引用的张君励的话表达的主要论点是什么。通观全文,可以发现张君励所说的话意在以党的民族斗争理论否定阶级斗争理论,曲解了二者具有一致性的理论。接着,考生应根据题目中要求的“结合抗日战争实际”,进一步对张君励的观点予以评析。共产党是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夺取政权的,对此必须加以肯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民族斗争理论,并将之放在此阶级斗争理论更重要的位置上,原因在于当时的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阶级矛盾下降。根据主要矛盾采确定政策的重点之所在,这是党一贯坚持的正确做法,而不是张君励说的“于是先生等悟阶级斗争之不适于中国,转而标出民族战争之说。而且,这种政策重心的转变,也不表明党放弃了阶级斗争理论;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也不意味着阶级矛盾不存在。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两党之间的磨擦和斗争,正是阶级矛盾的具体表现,而正是由于党在坚持民族斗争路线的同时坚持了正确的阶级斗争路线,才维护和巩固了统一战线,并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在进行上述评析之后,考生还要点明这句话的实质,即借口民族斗争,要共产党取消阶级斗争,以便为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言论和行动寻找理由。
考生如能按照上述思路回答问题,则必能抓住要害,正确作答,取得满意的成绩。但在实际答题过程中,有的考生没能概括出引文所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因而致使下面的评析陷入混乱,文不对题;有的考生尽管概括出了主要观点,但在具体评析时没有结合抗日战争的实际,思路也不清晰,缺乏理论素养,也容易得不到较高分数。 第二部分选作题 注意:下列两组试题1和2分别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题目,考生应在两组选做其一;如果两组试题都做,只按第一组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Ⅰ.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32.答案要点:这是强权政治的理论,是霸权主义政策的理论基础。奉行这种理论必然导致以强凌弱,侵犯别国主权。因此应该予以反对。(3分) ’我们主张在国际政治中应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解析:本题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试题,也是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试卷中首次列入国际政治的题目。试题本身是一句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有关国际政治实质很有代表性的言论。考查考生对此的分析鉴别能力,以及阐明我们的正确观点与主张。此题答案要求并不难,但观点要明确,鲜明。大体可分两个层次来回答:第一,要指明这是西方发达国家鼓吹的一种强权政治理念,霸权主义政策的理论基础。明日张胆地讲国际政治的目的是追求权力,追求控制别国的能力;实施这种理论的结果必然是在国际关系中强凌弱,大欺小、富压贫,任意侵犯别国主权,干预内政;因此,我们要坚决予以反对。答案中三句话代表三个意思,不应缺少。第二,我们的主张是:在国际关系中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以促进和平与发展。它也是三句话,层层递进的意思。由于此题所选西方学者的言论很典型,且颇有影响,现在仍有意义。33.答案要点:①答:马歇尔一方面称其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和任何主义的”,另一方面又说其“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和“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实质是巩固西欧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遏制”共产主义。同时他还强调“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任何为了政治或其它目的而企图延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不能指望得到”援助或都将遭到反对。可见,马歇尔计划有明显的反苏反共色彩。(5分)②答:1947年的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巩固西欧,“遏制:苏联;90年代的“新马歇尔计划”是为了促使东欧、苏联进行所谓的“改革”,演变成资本主义。两者都是反对共产主义的。(3分)③答: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西方推行“新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基本达到。(3分)解析:1993年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只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开设,不少的学校还在开设共运史,故出两道题由考生选择。从这一年起,还有一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专业论文、91全国硕士研究生政治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1991年至2002年)等内容。 
 199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文科)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  199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文科)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  91-9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考试材料199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一...  199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 12页 免费 2002年全国...答案) 200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 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 分析, 观点正确...  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 6页 2下载券喜欢...Born to win 199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此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3.答案: C 解析: 本题...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政治试卷及答案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02 年和 2003 年, 连续两任村支书因经济问题查处。2004 年初,村里有 1000...  199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文科)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0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一、A 型题:1-80 小题,每小题...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研政治真题及完整答案解析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研政治真题及完整答案解析2015...  199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文科)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0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一、A 型题:1-80 小题,每小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