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课题开题报告告校园里的植物如何过冬

----> 课题网站分为开题报告
课题网站分为开题报告
&&&&&&&&&&&&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背景&&&&1、对传统语文学习的反思:&&&&&&&&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但长期以来,语文的外延却不断萎缩,语文学习就是上语文课,上语文课就是上语文课本,学习语文课本就是学习字词句和几个关键语段的情况并不少见,学习资源枯乏,学习方式单一,是学生逐渐丧失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语文学习大多以教科书为界,画地为牢,将语文学习局限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缺乏更为广阔的视野,内容单一。这无异于折断了语文学习原本就具备的腾飞的翅膀。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为发端将学习触角伸向广阔的自然与社会,让学生获得对世界的丰富多样的认知,发展综合的素质,发挥语文无处不在的优势。&&&&2、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现状的探讨:&&&&《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之一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有利于引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开拓学生学语文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但不少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完全忽略了语文教学中语文的主体地位,盲目地根据“综合性”&&&&的要求引入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把综合性活动组织为“环境研究”、“科技活动”、“理化实验”甚至是“吹拉谈唱”,等等。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语文反而处于从属地位。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这种课程实施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当综合性学习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社会调查、查阅资料等单一的活动时,当学科教学的课堂上充斥着大量离题的拓展时,当人们张口闭口“跨学科”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思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没有一个边界;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何使用和建设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教材。&&&&3、新课程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要求。&&&&我们从2005年11月正式开启&&&&“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旨在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新途径、新办法,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坚实基础,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中,成为教材的真正建设者。&&&&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内涵与外延&&&&(一)课题研究的对象:以七、八年级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如何使用和建设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教材;&&&&3、如何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体现语文性的&&&&特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三)课题研究的内涵与外延&&&&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的一个内容,一种课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侧重于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语文性的特点,可以说是,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姓“语”。&&&&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中心,以语文知识、技能及其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习得为落脚。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语文综合能力锻炼的一个契机、一个平台、一个抓手。&&&&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体现“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在“综合”,包括科内综合,即语文内部各要素的综合,例如听说读写的综合,文学与非文学的综合,白话文与文言文的综合等等;科际综合,及跨学科综合,它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例如语文与历史的综合、与物理的综合等等;泛科综合,即打破语文学科的固有界限,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在生活中学语文。&&&&在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成果方面都体现出“综合”。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真谛在于打破常规教学的单一踩点、单向运作模式,采取跨段重组、同类整合、多元互补的方式,将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以模块的形式组合起来,以创生综合实践与综合提升的空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提高,而且有益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获得,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成长。这里的活动,既指外在的活动(如讨论、辩论、资料搜集、访问调查等),也指内在的活动(如思考、分析、梳理等),既指集体的活动,也指个体的活动,多种活动的同步和统一,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三、研究的理论依据&&&&(一)学生主体教学论&&&&学生主体教学论的理论依据是心理内化的理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列昂捷夫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为指导,深入探讨了对象实践在人的意识心理以及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人通过实践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不断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积累经验,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他的研究启示我们为促进学生个性方面的和谐发展,应创造条件与优化环境,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发展、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给予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判断的机会,以培养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健康发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精辟地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兴趣和爱好是形成智力或思维能力的契机。兴趣和爱好犹如催化剂,它不断地促进儿童与少年去实践、探索去对某个问题进行思索。实践则不断开辟着他们智力发展的道路,探索则不断深化着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思考则不断发展着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哪种教学都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实践,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也只能从学生入手。&&&&总之,人的发展是根本的,是主体性的发展,人在实践中形成着主体,在实践中表现着主体,又在主体实践中提升、完善着主体。&&&&(二)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理论&&&&合作学习是信息时代人们学习的重要特征,学会合作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在教学中进行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与互动。学生在合作中形成互动,在交流中引起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可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得到增强。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也由传授者转为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使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深刻体悟,满足了“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强烈需要,为他们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之所以特别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是为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往往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需要:(1)探究的需要;(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3)获得认可和欣赏的需要;(4)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仅是认知方面的,也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和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总之,只有生动的教学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挖掘,去掌握,去开拓。&&&&四、研究目标、方法、及实验的原则&&&&(一)研究目标&&&&1、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积累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3.最大程度地开发、整合、利用好苏教国标版教材特色之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为使用这套教材的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借鉴。&&&&(二)研究方法&&&&由于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角度不同,在获取资料、处理资料、分析研究和最终形成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基本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综合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个案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书籍杂志,通过分析、比较进行迁移。&&&&综合调查法:采用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有时也采用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的方法,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方式等进行调查了解。&&&&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反思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收集研究中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概括,从而科学的揭示教学研究中的规律,最后形成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报告。&&&&个案分析法:在教学研究中注意典型的案例,在案例中发现普遍性,在共性中寻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探索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模式。&&&&(三)实验原则&&&&1、自主实践性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综合实践的主人。活动内容的选取,活动形式的选择,学习成果的交流方式,都有学生自己决定,每个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实现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语文素养。&&&&2、开放性原则:语文综合时间活动的内容,不仅突破了教科书的限制,突破了文本的限制,突破了课堂的限制,也突破了学科的限制,使语文学习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尽可能贴近。使语文学习与生活同步。&&&&3、合作性原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倡生生、师生等多维互动。在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合作、交流、评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五、主要研究过程&&&&第一阶段:06、5筹备、方案形成阶段。&&&&(一)研究者开展理论学习,召开开题大会,解读开题报告。&&&&首先,组织全体成员系统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重点学习讨论《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合作探究等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内容;推荐《人民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网络中有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有关资料。所有课题组成员将理论与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尝试开展在语文综合使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所有课题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解读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内容,研讨研究措施。初步分工协作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二)研究者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对课题研究的方向达成共识。&&&&&&&&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综合性学习是否必须跨学科,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在与其他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联系中,如何守住语文自己的田园;怎样处理与其他相关课程在课程目标,能力目标方面的联系;用哪些方式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研究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红色之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成员制定活动计划,积极开展“红色之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各班举行一次以“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红色之旅”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利用班会课组织收看电视剧《长征》的精彩片段。将课题组活动与全校活动结合起来,以扩大影响,营造氛围,取得更大的成效。&&&&第二阶段:07、6进行实施阶段&&&&(一)2006年秋学期&&&&1、全面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学期共开展了“我爱文学”、“领略月亮文化魅力”、“多彩四季”“狼专题”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朱冬青、王小红、严云霞分别开设了这几个活动的成果展示总结课。钱小卫、高粉群、刘雪梅、袁国洪等老师也开设了活动开展过程展示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着重研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升。&&&&2、课题组理论培训情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了生本教育的精神》(刘雪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可行性研究》(王小红);《如何构建综合实践活动体系》(钱小卫);《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朱冬青)。在每个活动前进行讨论研究,指定活动计划步骤。&&&&3、形成阶段研究报告:《超越课堂&&&&提升素养》(朱冬青);《“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题2006年秋学期阶段总结报告》(朱冬青);《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初探》(刘雪梅)。&&&&(二)2007年春学期&&&&1、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本学期开展了“走近段玉裁”、“与经典同行读书节”等活动。研究以培养学生提高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让学生走近家乡名人的“走近段玉裁”语文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自己的研究专题;而走出校门,参观段玉裁纪念馆更让学生对我们的汉字有了全新的认识,拓展学习的空间。“走近经典读书节”活动,学生在阅读中不仅可以获得广阔的生活空间和生活阅历,还可以被引导着回到生活中去观察、体会和求证,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智力和思维都得到发展。&&&&2、课题组理论培训情况:《课题组学期规划的制定与策略研究》(钱小卫);《如何拓宽语文综合实践的领域》(朱冬青);《与经典同行读书节活动方案》(高粉群)。&&&&3、形成阶段研究报告:《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阶段性报告(钱小卫);《“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题2007年春学期阶段总结报告》(高粉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与思考》(张小菊);《“走近段玉裁”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实录与评析》(朱冬青)。研究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方法、评价机制等。&&&&第三阶段:08、1整合研究阶段&&&&&&&&1、对前两个阶段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在全校推广。继续开展了“长城文化专题”、“走进图书馆”、“保护野生动物”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卢菊芳、周荣华、张小菊、毛建梅、戴建军、徐海平、赵杏春分别开设活动起始课和活动展示课。&&&&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提高探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2、整理课题研究成果(见附录一)。&&&&3、整理实验学生成果(见附录一)。&&&&第四阶段:2008、2——2008、6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08年初,课题进入整理完善、总结验收阶段,经过三年积极、严肃、认真的探索,课题组的主要实验任务基本完成。开始着手编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资料汇编》、《“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题图片汇编》,实验学生成果精品版《我活动,我精彩》,实验教师论文集《科海探航》。&&&&六、主要研究成果&&&&(一)创设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1、课题活动开展模式的构建。&&&&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校本为依托,以活动专题为载体,以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的“五为”指导思想,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活动开展模式。&&&&2、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素材收集的不同途径,探索了不同形式的活动专题。&&&&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改变传统语文学习方式的重要前提,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综合性学习素材从何而来?我们非常重视对综合性学习素材收集途径的研究,根据素材途径的不同主要确定四种形式的活动专主题:&&&&①“课堂拓展式”。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延伸,确立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如:学习《月迹》一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开展了“领略月亮文化魅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②“生活拓展式”。引导观察生活,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如:&&&&“鸟专题”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习有关鸟的诗文,培养学生对诗歌和散文的鉴赏兴趣。并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鸟的形态,聆听鸟的声音,了解鸟与人的关系,引起学生对鸟的关注以及对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发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③“学科联系式”。即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淡化学科体系,从学科综合中确定主题。如:利用“信息技术与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生开展了电子网页制作,在学校综合学习专题网页上可以看到学生精彩纷呈的作品。&&&&④“综合实践式”。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联系课内外、校内外,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形成系列主题,例如朱冬青老师设计的“领略月亮文化魅力”的活动课,课前让学生人人收集有关月亮文化的资料。我国各地各族人民过中秋的一些习俗,有关月亮和中秋的传说、故事、诗歌,甚至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上课时,进行&&&&“聊神话传说”、“话月亮习俗”“诵古代诗词”“唱月之歌曲”“探月之奥妙”“论中外月文化之区别”等活动。&&&&(二)运用和归纳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诸多学习方式及成果展示方式&&&&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种学习方式:&&&&(1)通过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听说能力、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实践能力。&&&&(2)通过人物访谈,学生与人沟通的话语能力、学会礼貌倾听的能力、分辨大事小事的能力、即兴快速思考的能力、快速记笔记的能力及对人的认识能力,都能够得到明显提高。&&&&(3)通过影视欣赏,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4)通过资料查阅,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进行素材整理的意识,对材料与主题的关系分量进行掂量的能力,以及客观科学的治学态度。&&&&(5)通过感悟体验,指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和换位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方式&&&&采用多种方式来展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生动活泼而又丰富多样的发展与提升。主要有“报告陈述”、“作品呈现”、“&&&&模仿表演”、“展览讲解”、“演讲辩论”等。&&&&(三)总结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策略&&&&1、研,即研究开发课程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资源和学生的活动潜能。&&&&2、设,即创设适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活动成为拉动学习的杠杆,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研究天地,活动带领学生将学习推向成功。&&&&3、激,即激发学生满怀兴趣投入到活动中去。&&&&4、放,即放手放量。首先是放开教师的手,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中后,教师应立即放手把学生置于“前台”,自己退到“后台”,当好欣赏者、激励者。&&&&5、扶,即导托扶持。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启发引导,使活动紧凑有效。&&&&6、迁,即迁移运用。综合性学习的“迁”必须找准课内与课外活动资源的联系,确定活动的价值取向与方式方位。&&&&综合学习活动中的六字策略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研”、“设”是活动的准备。“研”不透,则“设”不好。“激”、“放”、“扶”是活动的展开,“激”是为了“放”,&&&&“放”开了“激”才有成效。“放”是以“扶”为依托的,该点则点,该张则张,该拢则拢,该缩则缩。“放”并不十分难,“扶”却很难。“扶”贵在适时,巧在适度,创造性的驾驭活动重心在“扶”。“迁”是活动的拓伸,是活动内外互动互补互进的衔接点。&&&&(四)创建了“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题网站。&&&&课题网站分为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结题报告、通知、理论学习、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等版块。共上传文件145个,及时展现了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五)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机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必须进入到教学层面和学业评价领域,这是进一步推进综合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的必然。&&&&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的三个视角及其评价要素。&&&&综合、实践、师生行为,这是评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必然视角。&&&&[1]“综合”特征规定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必须关注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活动内容的恰当性。&&&&我们已经知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是多方面的。首先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学习目标的综合,这其中还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其次是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综合的范围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在各个领域里用语文,在运用中进一步学语文;同时还是学习方式的综合,表现为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等等。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以这么说,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综合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各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的过程。&&&&但是,“综合”不是无止境的,不是越多越好,综合到什么程度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而定,要依据每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而定;综合的内容还有个主次的问题,语文是第一位的,语文性必然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性质的表现。这就有一个综合的恰当性问题。丰富性和恰当性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时控制综合程度的两个关键。据此,我们从“综合”视角评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可分裂出如下基本要素:&&&&①活动选题及目标符合学生实际。&&&&②活动内容的综合程度。&&&&③活动方式的综合程度。&&&&④活动性质的语文性定位。&&&&[2]“实践”特征规定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必然要关注活动的过程。&&&&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而言,“过程”就是目标。这个过程是一个行动的过程,他强调学生的亲历参与,强调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课程标准的“目标”中用了大量的行为性很强的词,如“观察”、“搜集”、“查找”、“策划”、“运用”、“调查”、“组织”等,强调学生必须具有实践行为。学生只有有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才能产生具体的体验,才能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趋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可以这么说,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是第一位的。&&&&然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不是静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活动的目标是动态的,它可以根据活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修改;活动的内容是动态的,它随着活动过程的深入而不断进行取舍;学生个体活动的表现是动态的,它表现为参与活动程度的差异和活动深入程度的差异;活动的成果表现是动态的,有活动过程中的成果和终结性成果……从“过程”视角评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就必须关注活动过程的动态表现。&&&&从“过程”视角评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其评价就要素有以下几点:&&&&⑤活动的时空保障。&&&&⑥学生群体的参与程度和活动表现。&&&&⑦活动中资源的开掘与利用程度。&&&&⑧活动中学习方式的运用状况。&&&&⑨活动成果的呈现状态及丰富性程度。&&&&[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必须关注活动中的师生行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新的内容有其独特的课程特点,主要表现为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独特性决定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行为的独特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行为应具备如下特征&&&&做一个积极的倡导者;&&&&做一个热情的帮助者;&&&&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做一个标准的参与者;&&&&做一个朋友般的监督者;&&&&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者。&&&&同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生行为与教学中的教师行为相呼应,应表现出如下行为特征:&&&&学生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学生自主地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组织与实施;&&&&学生是活动过程中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学生是活动成果的生产者;&&&&学生是独立的评价个体。&&&&教师和学生行为的这种定位,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特性的必然要求。从“师生行为”视角评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就不能不考虑到如下评价要素:&&&&从教师角度考虑:&&&&⑩能否激发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⑪是否引导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来。&&&⑫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并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帮助。&&&⑬整体驾驭和调整活动过程的表现。&&&⑭给予学生的评价是否及时恰当。&&&⑮处理学生活动成果的方式及效果。&&&&从学生角度考虑:&&&⑯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⑰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程度。&&&⑱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表现。&&&⑲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程度。&&&⑳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和效果。&&&&21活动成果的呈现状态及质量。&&&&根据上面所述的三个视角及评价要素,我们设计出通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简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简表&&&&&&&&执教者班级教学内容时间&&&&&&&&评价要素评定等级&&&&综合状况活动选题及目标符合学生实际ABC&&&&活动内容的综合程度&&&&活动方式的综合程度&&&&活动性质的语文性定位&&&&实践状况活动的时空保障&&&&学生群体的参与程度和活动表现&&&&活动中资源的开掘与利用程度&&&&活动中学习方式的运用状况&&&&活动成果的呈现状态及丰富性程度&&&&师生表现能否激发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是否引导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来&&&&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并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帮助&&&&整体驾驭和调整活动过程的表现&&&&给予学生的评价是否及时恰当&&&&处理学生活动成果的方式及效果&&&&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程度&&&&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表现&&&&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程度&&&&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和效果&&&&活动成果的呈现状态及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定性描述)&&&&&&&&&&&&评价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评价简表&&&&&&&&执教者班级教学内容时间&&&&&&&&评价要素分数得分&&&&展&&&&示&&&&过&&&&程展示过程是否学生主导10&&&&学生参与的比例及程度10&&&&教师在过程中的作用发挥程度5&&&&展示过程是否有序5&&&&展&&&&示&&&&内&&&&容成果与活动过程的关联程度10&&&&显性成果的丰富程度及质量10&&&&隐性成果的丰富程度及质量10&&&&成果的代表性和典型性10&&&&成果的“原生态”特征10&&&&展示效果是否全面反映活动全貌10&&&&学生活动积极性是否进一步增强10&&&&总分&&&&结果&&&&&&&&&&&&(定性描述)&&&&&&&&&&&&&&&&&&&&&&&&&&&&&&&&&&&&&&&&&&&&&&&&&&&&评价人&&&&&&&&&&&&&&&&&&&&&&&&&&&&&&&&&&&&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评价表&&&&&&&&评价项目你的反思&&&&参与这次活动,你感到自己作得最成功的是哪个方面?&&&&哪些成果让你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认为哪一小组做得最好?为什么?&&&&对这次活动哪些方面你比较感兴趣?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你还会就这个活动继续开展实践和探索吗?&&&&
&&&&&&&&评价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小组分工表&&&&&&&&研究主题:&&&&研究目标:&&&&组长:&&&&研究人员分工研究方法成果呈现方式&&&&&&&&&&&&&&&&&&&&&&&&&&&&&&&&&&&&&&&&&&&&我们的发现:&&&&我们的困惑:&&&&&&&&&&&&班级:&&&&七、课题实施效果&&&&通过一个实验周期的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验效果。现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一)学生层面:&&&&1.学习态度更主动。&&&&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语文课的核心。在语文活动课中,学生始终是知识、技能、能力、品德等的主动获取者。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这是衡量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本课题实施为学生构建了开放式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了实处。要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必须让他们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学生始终以主动的探索者和问题的解决者角色出现。&&&&我们的课题实践中,设计主动学习的思路是:(1)从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2)强化自我意识,发展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往往容易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例如在“领略月亮文化魅力”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有关月球的人文现象,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激发文学艺术想象力、创造力;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各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需要综合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整体发展。对长期以来习惯于在课堂里听讲、回答问题、做练习的学生来说,活动化的综合性学习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对教师来说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尝试。&&&&通过活动学生收集、调查、整理、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2、学习空间更开放。&&&&(1)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拓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活动中广泛地涉猎自己所喜爱的学科。更能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个性,更加能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孜孜以求,加深了知识的深度。例如在“狼专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设计了如下内容:交流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讲述有关狼的成语小故事;讨论与狼有关的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介绍狼的生活习性等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训练听说能力;既训练了学生理解、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想象的能力。&&&&(2)语文综合性学习加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3、语文素养更全面。&&&&在“我爱文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分五个小组:小说组,诗歌组,散文组,戏剧组,其他组。让学生预先了解所喜爱作品的体裁,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请大家带着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行交流。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尝试开展文学讨论和创作活动。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激励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创作文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课题活动开展的两年中,实验学生在省、市级刊物、网站上发表习作多篇,所有孩子的家长都说,这两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他们的孩子终身受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近段玉裁”开展了讲段玉裁的故事、搜集有关段玉裁的资料、参观段玉裁纪念馆、延伸到了解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走出了课堂,走出了学校,通过调查、走访、翻阅了解家乡,通过人物故事会、写专题报告、小论文交流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同时,也让他们的语文知识走向了社会生活实际。&&&&(二)教师层面;&&&&1、教师角色得以转变。&&&&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从事的是主动性活动,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的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掌握方法和规律,这样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2.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帮助实验教师加深了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认识,帮助我们老师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令人惊喜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得到更新,而且逐渐将新理念内化为个人自觉的教学行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能真正被教师内化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植根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课题研究的探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是教师培训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高效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有教师的参与过程,有教师教学行为的跟进,能有效弥补目前大规模教师培训中的种种不足。其次,老师们在“研究”中学会了“研究”,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教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都有明显提升。&&&&3.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显著增强&&&&教育是集体智慧的劳动。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同年级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共同在研究中成长。实践—反思—总结—实践,这是教师成长的阶梯。课题组努力营造好研究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主体性,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集体研究解决。同时,在讨论会上引导教师积极反思,如有的实验教师谈到:“学生的收集渠道不够宽、内容涉及面小,这是我以后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教师们对研究中的问题、难题的思考,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过程。全体课题组成员集体编写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八、困惑与反思&&&&虽然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解决了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同时同学们已初步具有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能力,也会写简单的探究方案和简单的研究报告。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2、从整个实验组教学实验的情况看,学生课堂参与状态好,参与面广,但有的课堂学生达成状态尚须提高,如何营造学生、课程、教师共鸣的最佳活动境界,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3、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营造主体思维“跳起来摘到果实”的氛围,又较好的控制好活动局面,使活动&&&&“活”而不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把握好的关键之一。&&&&&&&&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经常需要查找资料,但由于受到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找不到恰当的书籍,无法上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时指导查资料成纸上谈兵。。老师、家长提供的材料太多也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存在着很多矛盾。&&&&&&&&结束语:&&&&《语文课程标准》在开篇之语中写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带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是语文新课程的理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实现这一理想和目标的最有力的支撑,而只有语文生活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让语文课程真正朝着理想迈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从生活中挖掘语文活动内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引领学生超越课堂,置身于广袤无垠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追求全新的语文学习境界。&&&&&&&&&&&&&&&&&&&&&&&&&&&&&&&&&&&&&&&&&&&&&&&&&&&&&&&&&&&&&&&&&&&&&&&&&&&&&&&&&&&&&&&&&&&&&&&&&&&&附录1:课题主要研究成果&&&&《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组成员成果之研究论文&&&&成果内容发表刊物&&&&获奖级别时间参与人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探微《语文学习报》&&&&初中教师版2007-9钱小卫&&&&《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阶段性报告《语文学习报》&&&&初中教师版2008-2钱小卫&&&&对“合作”学习的点滴思索《语文学习报》&&&&初中教师版2008-3钱小卫&&&&这样的中学语文教育误人子弟《语文学习报》&&&&初中教师版2008-3朱冬青&&&&语文阅读课之“问”、“说”的表演《语文学习报》&&&&初中教师版2008-3朱冬青&&&&走近段玉裁金坛市一等奖2007-12朱冬青&&&&超越课堂提升素养金坛市二等奖2006-11朱冬青&&&&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升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探究“貘”与大熊猫的渊源案例分析金坛市二等奖2007-5朱冬青&&&&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初探刘雪梅&&&&《台阶》教学设计金坛市一等奖刘雪梅&&&&争做合格、优秀的课任老师金坛市一等奖刘雪梅&&&&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细则的制订与实施金坛市一等奖2007-12王小红&&&&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金坛市一等奖2005-12赵杏春&&&&《黔之驴》教学设计金坛市二等奖2007-6赵杏春&&&&让校园之花处处开放金坛市二等奖2007-12赵杏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金坛市三等奖2007-12赵杏春&&&&语文教育呼唤语文素养的回归赵杏春&&&&《“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江苏省一等奖2005-11高粉群&&&&《我的母亲》教学设计金坛市二等奖2007-6高粉群&&&&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组长角色的定位金坛市二等奖2007-12高粉群&&&&用美妙的前奏来唤醒校一等奖2007-5高粉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与思考校一等奖2007-5张小菊&&&&《落落的微笑》教学设计金坛市二等奖2007-6卢菊芳&&&&《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金坛市三等奖2007-6严云霞&&&&走出教材,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江苏省二等奖&&&&2008-1严云霞&&&&评优课金坛市一等奖2005-11刘雪梅&&&&《幽径悲剧》评优课金坛市一等奖2007-12严云霞&&&&《走近名师》成果交流金坛市一等奖2008-1高粉群&&&&&&&&&&&&《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组成员成果之学习心得&&&&语文综合活动课成功标准朱冬青享受过程收获乐趣刘雪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朱冬青精心组织提高实效刘雪梅&&&&教师要把握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朱冬青多管齐下丰富内容刘雪梅&&&&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设计初探朱冬青长线计划短线安排刘雪梅&&&&重视手抄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朱冬青立足区域优势&&&&整合有效资源刘雪梅&&&&如何正确看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毛建梅以教材为依据,拓展文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高粉群&&&&浅谈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毛建梅走进自然,感受生活高粉群&&&&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增广知识、学以致用毛建梅同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相联系高粉群&&&&从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和环境的联系中开展,促进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毛建梅守住语文芳草地高粉群&&&&从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中生长,促进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毛建梅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高粉群&&&&谈谈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卢菊芳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张小菊&&&&一节综合实践课的收获卢菊芳学生创办手抄报后的一点心得张小菊&&&&实践活动课中教师指导评价的重要性卢菊芳《身边的广告词》活动的总结张小菊&&&&综合实践课的基本定位卢菊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活动后的感想张小菊&&&&综合实践课评价方式的转变卢菊芳《小动物过冬》综合活动的一点感想张小菊&&&&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卢菊芳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赵杏春&&&&试谈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卢菊芳对目前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点思考严云霞&&&&手抄报的作用赵杏春浅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严云霞&&&&积极引导学生创办手抄报培养综合能力赵杏春浅谈语文实践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严云霞&&&&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赵杏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绚丽多彩的假日互动接龙赵杏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组成员辅导学生获奖情况汇总表&&&&&&&&获奖情况授奖部门时间成员姓名&&&&美文推荐阅读评比一等奖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2007-3钱小卫&&&&美文推荐阅读评比二等奖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2007-3钱小卫&&&&八年级“传统诗歌创作”&&&&比赛一等奖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07-12朱冬青&&&&八年级“传统诗歌创作”比赛二等奖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07-12朱冬青&&&&常州市第六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常州市教育教研室2005-12刘雪梅&&&&八年级古诗词创作一等奖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2005-12刘雪梅&&&&八年级古诗词创作二等奖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2005-12毛建梅&&&&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12毛建梅&&&&美文推荐阅读评比一等奖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2007-3高粉群&&&&八年级“传统诗歌创作”比赛一等奖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07-12高粉群&&&&八年级“传统诗歌创作”比赛二等奖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07-12高粉群&&&&八年级“传统诗歌创作”比赛二等奖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07-12高粉群&&&&八年级“传统诗歌创作”比赛二等奖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07-12高粉群&&&&八年级“传统诗歌创作”比赛一等奖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07-12赵杏春&&&&八年级古诗词创作二等奖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2005-12张小菊&&&&八年级现代诗歌朗诵比赛一等奖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06-1张小菊&&&&八年级“传统诗歌创作”比赛一等奖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07-12陈军庭&&&&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二等奖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6-12许中美&&&&初中生古诗词创作一等奖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2007-3许中美&&&&美文推荐阅读评比二等奖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2007-3许中美&&&&美文推荐阅读评比二等奖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2007-3许中美&&&&八年级古诗词创作三等奖常州市教育教研室2007-3许中美&&&&&&&&&&&&&&&&&&&&&&&&&&&&&&&&《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组成员之综合表彰&&&&&&&&荣誉授奖部门时间成员姓名&&&&优秀共产党员中共金坛市教育委员会2005-12钱小卫&&&&先进个人金坛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6-3钱小卫&&&&&&&&常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常州市教育局2007-2钱小卫&&&&金坛市学科带头人金坛市教育局朱冬青&&&&金坛市优秀班主任金坛市教育局2007-12朱冬青&&&&金坛市学科带头人金坛市教育局2005-5刘雪梅&&&&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教育局2006-8刘雪梅&&&&先进工作者金坛市教育局2008-1王小红&&&&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教育局2006-8毛建梅&&&&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教育局2007-9毛建梅&&&&德育先进工作者金坛市教育局2007-12张小菊&&&&金坛市文明市民金坛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6-3高粉群&&&&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金坛市教育局2007-12高粉群&&&&先进工作者金坛市教育局2008-1高粉群&&&&&&&&&&&&&&&&&&&&&&&&&&&&&&&&&&&&&&&&&&&&&&&&学生成果目录&&&&一、获奖证书&&&&于佳婧2005年全市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演讲比赛”初中组总决赛一等奖&&&&戴梦玉2005年全市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演讲比赛”初中组总决赛二等奖&&&&丁心蕊2004——2005学年度“金坛市初中语文读写竞赛”一等奖&&&&李洋2005年常州市第六届中小学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李建勋2006年“新语文杯”江苏省第五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李建勋《五律-莫道学习难》获2005年金坛市“八年级古诗词创作”一等奖&&&&李建勋2006年常州市第七届中小学作文大赛初中组特等奖&&&&李建勋常州市八年级中华传统诗词创作比赛一等奖&&&&张瑶瑞第十届“雨花奖”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二等奖&&&&2007年暑假中小学读书活动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刘静《走进书香》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一等奖&&&&朱珊《我的读书生活》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一等奖&&&&林瑞《快乐十年》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二等奖&&&&方嘉诚《守护精神家园》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二等奖&&&&吴卓君《论书》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二等奖&&&&曾健康《阅读历史,解读变化》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三等奖&&&&高利《我的永恒》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三等奖&&&&薛春花《读〈红岩〉有感》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三等奖&&&&史欣怡《书的奇妙》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三等奖&&&&史泽华《我的读书乐趣》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优胜奖&&&&钟玮玮《向青草更深处漫溯》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优胜奖&&&&王军雷《阅读悲喜》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优胜奖&&&&陈美仙《读者—我与家人沟通的桥梁》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优胜奖&&&&邵琛《我与书》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中学组优胜奖&&&&2006——2007学年度“金坛市七年级读书札记评比”&&&&一等奖林奕钱珍陶钰婷王丽虹薛文婷&&&&二等奖张润芝王智威蒋婷婷钱宇晨吴玲冯煜袁倩郭冰纯&&&&三等奖王月王丹张慧敏周璇钟玮&&&&金坛市2007年八年级“传统诗词创作”比赛&&&&一等奖殷宇婷任飞王鸿郭冰纯&&&&二等奖邓旭伟范昊袁莘陈卓唐文豪&&&&三等奖殷宇婷柏云凯陈美仙朱瑾钰曾健康&&&&金坛市中小学首届“知荣辱,讲文明”故事大赛荣获&&&&一等奖邵阁&&&&三等奖陈怡凡潘丽媛陈恋一卢媛薛文婷&&&&优胜奖李缘虞媛媛潘清悦陶钰婷&&&&2007年金坛市“红读”征文活动&&&&二等奖朱亚露《慢些,创建和谐的必要条件》&&&&刘叶《阳光一直明媚》&&&&三等奖储倩《启迪人生》&&&&陈玉芸《黄金屋、颜如玉-书》&&&&钟玮玮《时间的秘密》&&&&&&&&2007年金坛市中华诗文朗诵比赛&&&&一等奖邵阁《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一等奖陈怡凡《大堰河——我的保姆》&&&&&&&&二、学生习作&&&&2007年常州市中小学暑假读书活动&&&&刘静《走进书香》&&&&林瑞《快乐十年》&&&&刘冬《未完成的故事》&&&&曾健康《阅读历史,解读变化》&&&&方嘉诚《守护精神家园》&&&&高利《我的永恒》&&&&刘瑾《让自我释怀》&&&&&&&&阳光下成长征文&&&&王硕月《在阳光下成长》&&&&蒋玉慧《记忆中的阳光》&&&&王月《母爱无声》&&&&夏一衍《我的父亲、朋友》&&&&邢珂《书,阳光》&&&&沈雪云《舞起轻盈的蓝沙裙》&&&&王硕月《温暖而和谐的阳光》&&&&夏彦婷《在阳光下成长》&&&&曹姗《点点滴滴——我的成长小故事》&&&&袁德成《墙,推倒了就是桥》&&&&余航《在阳光下成长》&&&&钟玮玮《在阳光下成长》&&&&殷宇婷《在阳光下成长》&&&&俞乐《阳光、成长、我》&&&&施潇栋《西瓜风波》&&&&方嘉诚《在经历中成长》&&&&欧阳晨《我的成长故事》&&&&鲁泽晨《童年记趣》&&&&陶钰婷《我的成长》&&&&刘冬《梦在延续》&&&&沈翰《感受心灵的阳光》&&&&吴澜《书香伴我成长》&&&&徐露飞《交织着的阳光》&&&&邵琛《成长的足迹》&&&&张璇《妈妈——我的阳光》&&&&&&&&附录2:主要参考文献&&&&1、邹立群朱艳林《语文,请守住自己的领地——综合性学习应强调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性》&&&&2005年3月《人民教育》&&&&2、严银华《活动语文综合——语文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2006年1月《语文教学通讯》&&&&3、黄厚江《打开语文学习的又一扇窗——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展开》&&&&2006年2月《语文教学通讯》&&&&4、肖家芸《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2006年3月《语文教学通讯》&&&&5、唐建新《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问题》&&&&2006年4月《语文教学通讯》&&&&6、蒋红森《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2007年2月《语文教学通讯》&&&&7、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8、李海林《活动量、活动对象和活动成果的语文性》&&&&9、倪传荣《主体发展创新》&&&&10、张健《研究报告撰写指导》&&&&11、裴娣娜《发展性教学理论探讨与基本思路》&&&&12、胡新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开展的研究》&&&&&&&&文章录入:朱冬青责任编辑:朱冬青&&&&上一个文章:没有了&&&&&&&&下一个文章:没有了&&&&&&&&【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没有任何评论&&&&|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网管|友情链接|版权申明|会员登录|用户留言|管理登录|&&&&C金坛市第二中学版权所有校长:潘小本技术支持:云外天苏ICP备号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