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刘京希的《优化政治生态态论》电子版

兴安盟政协
== 兴安盟旗县市政协 ==
== 盟市政协 ==
乌海市政协
http://www./
鄂尔多斯市政协
阿拉善盟政协
包头市政协
通辽市政协
您所在的位置:& 委员视点
政治生态视阈下我国民主党派政治资源优化研究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  作者:  
魏晓文&苏杭&葛丽君
&&一、政治生态视阈下我国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系统分析
&&1.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的类型和内容
&&所谓政治资源泛指政治过程中为满足政治主体实现其政治目标与政治价值所需具有和可资利用的一切条件。以民主党派这一资源主体为核心,从资源分布范畴来看,民主党派自身政治资源主要包括组织资源、历史资源和意识形态资源;民主党派与外部环境交界空间政治资源主要包括制度性资源、功能性资源、结构性资源和合法性资源等。
&&民主党派组织资源是指民主党派自身内部的组织构成以及运行体系。民主党派历史资源包括民主党派历史渊源、发展进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党派文化、自身建设经验教训等要素。民主党派意识形态资源是民主党派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基本形成共识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其整体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民主党派制度性资源是在我国政党制度框架下的党际合作相关制度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相关制度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协商制度,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履职制度,组织纪律等管理制度。民主党派功能性资源既包括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所发挥出的特定功能即基本功能,也包括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产生的功能作用即派生功能。从我国政党系统内部结构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是核心一元化与结构多元化的合作,民主党派在政党系统中独特的历史定位所衍生出的政治资源,即为结构性资源。民主党派合法性资源是指为巩固其参政党地位需要不断积累和输出的政治资源,包括对民主党派性质、地位、职能的法律认定,民主党派组织通过履行职能、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因个人魅力而获得的社会认同等。
&&民主党派自身政治资源即组织资源、历史资源和意识形态资源是民主党派最直接的参政资源,属于内生资源。制度性资源、功能性资源、合法性资源和结构性资源是民主党派获得合法的参政地位后生成、获取、输出的政治资源,属于外在资源。外在资源需要依靠内生资源发挥作用,如果内生资源薄弱无力,就很难对外传递足够的能量,发挥应有的效应。同时,外在资源也会对内生资源产生“回力”作用,影响内生资源的效能发挥。这些资源在民主党派政治生态体系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于资源主体而言,甚至部分可以相互转化、弥补和替代。它们对资源主体的作用和影响程度也会因环境需求变化、时空境遇变化而改变,它们的关系结构是立体的、动态的,而非平面的、静止的。
&&2.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的生态性分析
&&政治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环境关系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态理论认为,考察政治体系合生态性主要有四个维度:系统观、层次观、整体观和协进观。
& 在构成要素上,系统观认为,作为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形式结合着的对象的集合系统必须要有稳定而充沛的组成部分。民主党派政治资源内容的丰富性符合这一要求。在要素关系上,系统观认为,系统一个变量发生改变时,其他变量也会受到影响发生变化。民主党派政治资源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符合这一标准。可见,民主党派政治资源具有系统性。
& 层次观认为,系统是由大小不等的子系统和要素分层构造而成。高一级的政治资源系统由低一级的子系统构成,高一级的政治资源系统既要包容、涵盖诸子系统,又要不断调整其结构秩序,使诸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以应对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民主党派各项政治资源各有其自身组成要素,各具独立性,分别自成体系,又在政治资源系统内相互作用和调和,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要求。如,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各民主党派开始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成员。在作为民主党派组织资源基础要素的民主党派成员构成发生变化后,组织发展、组织管理制度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社会整合功能,积极应对变化。
& 整体观认为,各子系统的组合可以通过相互间融合、互渗、互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功能输出效果。民主党派政治资源存在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能够形成“合力”,实现功能上的放大效应。比如,通过总结民主党派建设的经验,强化党派成员共同的思想意识,完善民主党派履职制度等举措,增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能力,从而扩大其社会影响,树立其良好社会形象。这一做法就是在把握民主党派历史资源、意识形态资源与制度资源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作用输出合法性资源,体现了民主党派政治资源整体性特点。
& 生态学的协进观认为,各种生命层次及各层次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产物。政治体系类同于具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具有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构和能力。民主党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政治资源也是在与我国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过程中,生成并不断调整、进化的产物。比如,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主党派在政治领域的功能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功能不断拓展,其功能资源不断丰富完善。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系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和内容,实现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协同进化。
& 3.民主党派政治生态体系结构
& 政治生态学基础理论之一――资源依赖理论认为,没有任何组织包括政治组织能够通过内循环完成自我资源供应,组织生存的关键是“获取并巩固资源的能力”。组织为了生存必须与它依赖的环境进行资源交换,发生互动联系。这种获取资源的需求成为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同时,一个具有能动性的“生命组织”除了被动顺从外部环境的“限制”之外,更能够主动对环境做出积极回应,在把握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改变并最终驾驭环境。
& 民主党派作为特殊的组织即参政党组织,其内在要素和与之相联系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一个政治体系。民主党派通过资源输入、加工和输出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进行能量转换。民主党派资源的合生态性充分说明民主党派与外部环境构成的政治体系具有生态性特征。
& 民主党派政治生态体系的作用半径和关系范围由三个层级组成,民主党派组织内生态;民主党派―我国政党系统生态;民主党派―我国政党系统―社会生态。
& 民主党派组织内生态系统中,八大民主党派都有各自的党章以及党章规定下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它们之间都是独立的主体,而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八大民主党派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和义务。民主党派作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具有社会联系广泛性特点,可以协助执政党和政府将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日益增强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整合起来,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渠道实现有效的政治参与;同时各党派还可以利用其组织机制和有效载体,去组织和推动广大成员的政治参与,把正确的意志和主张渗透到各党派所联系的群众中去,使分散的个人的利益要求更切实际,更具合理性,并转化为有序的政治参与。
& 在我国政党生态系统中,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和执政地位,负责组织政府,在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起着核心领导作用;处于参政地位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决定了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和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其能够团结和带领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中国人民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民主党派具有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性质,与中国共产党在奋斗目标和根本利益上的共同性,决定了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的同盟者和多党合作中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其能够在共产党领导下长期团结合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
& 政党制度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社会生态环境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结构变化,对生存于该社会生态环境中的政党制度具有重要的根基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利益的多元化,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组织形式、利益团体和利益诉求。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前提,又有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合作,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民主党派可以充分利用其独特优势,将民众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和政治诉求最大限度地纳入政治体系内得以表达,从而使之高度认同我国的政治体系,自觉有效地抵制西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中发挥出参政党不可或缺的作用。
& 二、我国民主党派政治资源优化的系统动力分析
& 政治生态理论认为,要研究高一级的生态体系,需要从其子系统入手,研究其结构功能和运动规律,由体系层次的同构性原理入手,求得对高一级的生态体系之宏观现象和规律的把握。同理,对低一级生态系统的研究,也需以高一级的生态体系为背景和环境,进行整体把握。从不同维度看,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系统的上层系统包括国家政治资源系统、民主党派政治生态体系等。这些上层系统共同交互构成了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系统的外部环境。这里,我们选取民主党派政治生态体系这一空间维度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 1.从民主党派组织自身看,民主党派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并获得社会认同。民主党派只有不断地优化其政治资源,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参政党,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使其各项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会为人民所认可。
& 对政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促进民主党派内部生态平衡,实现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需要。民主党派要稳固社会基础,巩固参政党地位,必须要输出合法性资源,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民主党派合法性资源生成于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历史资源中,生成于民主党派领导人物、代表人士因个人魅力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中,生成于民主党派功能资源开发、整合、输出过程和结果之中。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向外输出合法性资源,才能保证民主党派巩固其自身的“政治生态位”。
& 2.从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构成的政党系统看,民主党派对自身政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与中国共产党协同共进,促进我国政党系统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民建原中央主席孙起孟曾指出,多党合作的“独特优越性集中地表现在对于各政党和各种爱国民主力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优化配置。这种配置以政治合作为根本的目标,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合作的核心,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手段。这种配置之所以优化,是因为它能使各政党在多党合作中的总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价值。”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使民主党派的合作得到保障,富有成效,而民主党派的合作,又会大大丰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涵。
& 就构筑政党制度的要素及其运行态势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民主党派合作这两方面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关系及模式的真实写照。参政党与执政党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民主党派需要把握“协同共进”的生态规律,提升政治资源开发、配置能力,与执政党相适应、共同成长,才能保障“合作共事”顺利进行。同时,在我国政党系统内,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作为子系统,通过合作互动,也进行着日益深化、频繁的资源流动。一是人流,双方成员通过“交朋友”、在政府部门合作共事,实现角色之间的跨体系交往,增进组织间的了解与合作。截止到2010年年底,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非中共人士有3.2万人。国务院组成部门有两名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正部长,省级政府工作部门有33名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府部门的正职。省级高等法院、人民团体、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当中有654名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二是能流,包括由相互监督而促进各自改进运行效果的监督能流,以及双方在本系统职责范围内参与制定的,事关政党系统全局并上升为全局性的决策,贯彻于双方系统的法规性、政策性能流。仅2010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60多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其中有45项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三是信息流,即两者之间广泛存在的信息流动。两者之间资源的交流互动,客观要求民主党派具备与中国共产党相匹配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随着我国多党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高层协商已形成制度。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共有19次,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意见或建议,通报党风廉政建设、金融形势等情况。
& 3.从“民主党派―政党系统―社会”这一层面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形成利益群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明显化的态势。这些差异和诉求通过各种渠道反馈与政党系统,形成政治压力和动力。民主党派需要与中国共产党一道,把这些政治压力信号收集起来,内化为政治决策,尽可能地整合并满足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积极化解矛盾,使政党系统的生态效应外延于社会层面,达成政治―社会间的生态和谐,并形成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的生态回路,取得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2010年民主党派共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8万多条;各民主党派特约员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达5万多人次。民主党派需要通过调整资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回应社会转型产生的压力诉求,并将之转化为发展动力。
& 从世界范围看,政党政治方兴未艾,诸多国家政党正在意识形态、社会基础、组织形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政党建设民主化、政党活动方式和平化和合法化、政党危机加深等发展趋势。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过程中,多党制呈扩展势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较量始终没有停止过,西方敌对势力企图从政党制度上找到突破口,瓦解我国政党系统。这客观要求民主党派适当借鉴国外政党政治资源配置成功经验,开发意识形态资源过程中提升鉴别力,加强自身建设,在实践中实现更大作为,彰显我国政党制度优越性,回击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
& 三、我国民主党派政治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 1.遵循生态原则及方法
& 赋予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系统以生态价值,使其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协同进化;使其各资源要素通过融合、互渗形成“绳式”多股合力,实现功能上的放大效应,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功能和输出效果,客观要求民主党派这一资源主体对政治资源进行优化。而生态系统的层次性、整体性、系统性、协进性,理应成为民主党派进行政治资源优化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并部分转化为资源配置方法:层次法、整体法、系统法。
& 层次法即按照一定层次区别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相互联系和动态变化;整体法即运用系统理论的整体观,综合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行为方式,探讨系统的整体表现;系统法即把组织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乃至自然环境统合起来,对他们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过程进行系统考察,从中筛选出符合生态准则的、富有生态效益的互动模式,予以规范化、制度化。协进原则是指赋予组织以生命特征,承认并促进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具备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构和功能。
& 2.把握“趋同”生态规律
& 趋同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是指由于生活习性或环境相似,导致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获得形态相似或功能相同的特征的演化现象。从生态学视角而言,趋同也是一种生态规律。
& 随着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方向和奋斗目标上越来越趋于一致,各民主党派之间在社会基础、成员构成、政治取向、参政内容、活动方式上的差别也日趋缩小。我国政党趋同也表现为政治资源趋同。如,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资源趋同,社会资源也有“同”的成分(如新的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功能资源、合法性资源等也在呈现趋同。
& 趋同对于我国政党系统而言,也是一种政治生态规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政治目标、指导思想等意识形态资源趋同是多党合作的基础,其逐渐趋于一致的过程也是求同存异的表现形式,双方趋同具有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民主党派是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与共产党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然具有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性,在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上走向趋同。
& 在我国政党系统的框架内,趋同是趋势,不同则是根本。从政治资源上看,一方面,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结构性资源存在本质差异,历史资源、组织资源也不同。对这些趋同、不同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其输出的资源产品又呈现差异,即双方功能资源、合法性资源不同。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的历史资源、组织资源各具特色。各民主党派在资源优化行为中,应注重把握、突出彼此之间以及与共产党间的这些差异和特点,否则,就会失去存在、发展与合作的根基。
& 3.合理选择政治资源优化模式
& 政治资源优化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全面优化模式,即对各种民主党派政治资源分别、同时进行优化建设,这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二是滚动优化模式,利用民主党派资源系统内部要素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替代的特点,按照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进行资源优化,其资源体系中部分要素往往“先天不足”。三是捆绑式优化模式,对环境进行观察和测定后,从整体上提出能够让民主党派政治资源各子系统协同安排并避免顾此失彼的整体推进方案,对资源系统做战略性把握和整体性推进。显然,这种模式效率最高,也最节省成本,更符合政治生态建构原则。
& 四、民主党派政治资源优化的对策措施
& 遵循生态化路径对民主党派政治资源进行优化,既要考虑各项资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在资源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加以整体把握;又要将各项资源视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分析其各组成要素间的互动关系,运用生态方法进行开发配置。
& 1.组织资源优化
& 组织资源是民主党派的“骨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成员只有1万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有6万多人,目前已发展到84万人。优化民主党派组织资源能够为其政治资源体系整体优化提供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在力量。优化民主党派组织资源要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做好参政党组织发展工作、加强参政党机关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在把握各民主党派“趋同”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要持续巩固各民主党派的界别特色。我国八个民主党派历史地形成了自己的界别特色。但进入新时期,由于各民主党派在自身特色界别以外吸纳新成员,使得各民主党派的界别特色逐渐模糊。另一方面,要把握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为其发挥整体功能搭建平台。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作为其政治资源重要的基础元素,在成长路径、成长条件、成长空间等方面呈现“趋同”,较难以个体形式发挥旗帜、领军作用。面对人才资源呈现出的新的生态结构和生态规律,需要民主党派对制度资源、功能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以顺应这一规律变化。
& 2.意识形态资源优化
& 意识形态资源是民主党派的“气血”。民主党派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和优化,为民主党派加强组织建设提供思想保障,为民主党派合法性资源和功能资源输出提供精神动力。
& 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资源的核心要素。民主党派作为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主体之一,需要建立一个反映角色定位、符合自身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核心价值观。从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角度考虑,建立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既要坚持民主党派自身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性,能够自成体系,传播自己的理念,也要考虑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兼顾其他国家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接受度,把民主党派的特质与世界政党政治的普遍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能突出民主党派特性又能普遍接受的观念体系。二是既要突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民主党派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党派成员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其核心价值观需要从根本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三是既要坚持民主党派整体的核心价值观,也要包容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的具体价值观。在我国政党系统中,从角色定位来说,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从思想观念层面来说,各党派由于历史背景、人员构成的不同,在具体的价值观上客观存在差异。因此,要处理好求同与存异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包容不同的民主党派已经形成并且还在发展着的、各具特色的价值观。
& 3.制度性资源优化
& 制度性资源是民主党派政治资源体系的“经络”。对民主党派制度性资源进行进一步明晰细化、深度加工,能够为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党体系内通力合作提供基础保障,为民主党派优化组织资源、意识形态资源,输出合法性资源、功能资源畅通规范化渠道。
& 在现阶段,民主党派工作制度多停留在原则性规定层面,这不仅会造成对这些原则的解释的主观随意性较强,而且会出现可操作性弱化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各项制度进行具体化、细化操作。以“政治协商制度”为例,有关部门可以探索出台《党派民主协商实施细则》等具体法规性文件,对协商主体的法律资格、协商程序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增强协商内容、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化和透明度,提高政治协商的质量和实效。
& 4.结构性资源优化
& 结构性资源是民主党派的“空间定位器”。对民主党派结构性资源进行优化开发,能够为民主党派加强内部资源建设,在“有位”的基础上实现“有为”提供社会支撑;为民主党派输出合法性资源和功能性资源提供社会认同。
& 民主党派在我国政党体系中独特的“政治生态位”,决定了其在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除了发挥自身作为参政党的主观能动作用之外,还可以得到执政党的重要支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性质、地位、作用的科学定位和合理把握,是民主党派结构性资源的重要内容。因此,优化民主党派结构性资源客观要求各级中共党员干部特别是统战干部深入研究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规律和民主党派工作的规律,树立世界眼光,把民主党派工作放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去思考;树立全局观念,把民主党派工作放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中去谋划;加强战略思维,把民主党派工作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把握。
& 5.合法性资源优化
& 国际上,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政党制度无端攻击和肆意“抹黑”;在国内,对我国政党制度、民主党派历史地位作用的认识也存在差异甚至偏颇。这就客观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在理论上更好地阐释,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巩固、挖掘、优化民主党派合法性资源并有效输出。一是挖掘整合民主党派历史资源,赋予其新的、更大的功能价值。历史资源虽然在内容上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民主党派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化宣传机制等手段,对民主党派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赋予历史资源以新的内涵和价值,为民主党派输出合法性资源提供依据和素材。二是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立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现有理论政策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民主党派理论体系,从而打破西方国家政党理论的话语霸权,为民主党派合法履职提供理论支撑。
& 6.功能性资源优化
& 对民主党派功能性资源进行整体优化,有效与民主党派自身体系的外部环境对接,既是发挥民主党派自觉主动性,影响外部环境以实现自身长效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检验民主党派其它政治资源优化成效的重要途径。对于民主党派而言,开发优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已是大势所趋。第一,民主党派政治功能根本表现在利益代表和利益表达上。民主党派利益代表功能的实现必须以肯定、坚持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前提;在收集和整合联系对象的利益诉求时,要努力找到联系对象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最佳结合点,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利益代表功能的实现。这就客观要求民主党派通过建立健全与代表对象的联系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不断加强代表机制的建设。第二,随着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几乎都涉及经济,客观要求民主党派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意识,把参政议政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使自身在经济领域的功能得到优化。第三,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利益诉求多样、多元的实际,民主党派应充分发挥自身进步性和广泛性特点,进一步优化社会整合功能。一方面要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表达提供正常的、合法的、畅通的渠道,表达和体现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日益增强的各自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一方面要将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导入政治体系内,通过科学、理性的“过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制定提供丰富内容,成为执政党掌握民情、民意、民声的快捷通道,成为调节国家和社会之间刚性冲突的减压阀和缓冲器,扩大政党制度社会整合的边界和张力。第四,民主党派依托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够在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作用。一方面,民主党派汇集大量中高级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他们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又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民主党派可充分挖掘这一资源优势,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民主党派在建设和谐文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党际合作的历史和现实作为,本身就体现、传承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优秀文化传统。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能够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巩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促进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构筑强大精神支柱。
&(魏晓文: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杭:中共大连市委统战部调研处主任科员;葛丽君: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参考文献:
[1]张献生:“中共参政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载《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张献生:“‘趋同论’刍议”,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日。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5年2月。
[5]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6]刘京希:《政治生态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兴安盟委员会
地 址: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19号
Tel: Fax: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生态环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