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点生活掌声第二课时教案案

相册名称: 《小露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册分类: 未分类
上传日期: 星期四, 一月 12th, 2012 at 下午 2:09.&&
摘要: 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 [...]
一、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二、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三、教具准备:
四|、过程:
课前谈话:你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植物呢?
一、积累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可爱、活泼、调皮。
鲜艳、娇嫩、水灵、生机勃勃。
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2、出示文中词语:钻石、水晶、珍珠,
指名读,读这些词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些什么?
二、体悟2—5自然段。
1、小动物们和你们想的一样,轻轻地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看看有哪些小动物,用 &&&&划出小动物说的话,用 圈出小动物的动作。好好读读他们的话,体会体会。喜欢哪个小动物的可以多读几遍。
2、汇报交流:出示2—5自然段。你在课文中,见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说话时的动作分别是什么样的?(请生做一做)
3、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见到小露珠都说了什么?指名读。你听懂这三句话了吗?它们都在——(赞美小露珠),夸小露珠像——(生说,师板书:钻石& 闪亮&& 水晶&& 透明& 珍珠&& 圆润){在板书时教学生字“珍”的书写}
4、小动物们真会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话?指名读。(一边做动作,一边读。)
5、小动物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小露珠?(外表美)其它的小动物见到这么美丽的小露珠会说些什么呢?(生仿说:“早啊,像_____那么_____的小露珠。”)
6、小动物们热情地跟小露珠打招呼,小露珠又会说些什么呢?
7、小组合作演一演。小动物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小露珠?(外表美)过渡: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你们的赞美声把太阳公公都吵醒了。
二、精读感悟第6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指名读第二句话.
2、霞光中,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指名读,小组读,全体读。这是一个比喻句,它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所有植物都像俊俏的小姑娘,在小露珠的装扮下,就像戴上了美丽的珠宝,同学们,老师现在就带大家亲眼去见一见这样的美景。
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植物?(生机勃勃、格外精神、娇艳……)
是谁让它们变得更精神,更生机勃勃?(小露珠)
(板书:装点万物)植物们变得更美更有生机了,它们十分感谢小露珠,给小露珠写了一封信!(读一读,仿写)你还想对小露珠说什么?
4、人们常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有几十年,花草树木最短也有近一年的时间,可是那么美丽无私的小露珠,它的生命有多长?(生答)
5、为什么当小露珠将要消失的时候,它仍然爬着,滚着,笑着呢?它心里是怎么想的(生答,小结:小露珠的生命虽短,但它在有限的生命里,给大家带来了美丽和快乐,它不仅外表美,它的心灵更美!)
6、这是多么美丽无私的小露珠啊,大家多么希望把小露珠留住啊,你看–(引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你听–(引读)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大家会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小露珠是怎么说的?(生表演)
&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吗?(依依不舍)4、小露珠走了,大家多么舍不得呀,让我们跟着提示再回忆一下这温馨的场面!(背诵最后一段)
四、。课文学完了,我们真为小露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愿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像小露珠这样美好的事物,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五、布置作业当第二天清晨,花草树木从睡梦中醒来,看到身上的小露珠,会怎样跟她打招呼、感谢她呢?根据第六自然段的内容,仿照二至五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状物美文,在描述了小露珠的美丽外表之后,更是通过描写其他植物的美丽,衬托出了小露珠的内心美。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课文中的“珍珠、水晶、钻石、”等物体的特点让学生领略了小露珠的外表美,让学生学习用“像——一样——的小露珠。”的句式来练习说话,既锻炼身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小露珠外表美的印象。再学生了解了小露珠的美后,继续渲染其他植物的美,突出其他植物也喜欢小露珠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小露珠受欢迎的不仅是它的外表美,还有它的内心美。教学过程中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小露珠的内外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一集相册: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蒲公英》的第二课时教案.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黄山奇松》教学案(第二课时) 教案 教学设计 试题 练习 课件 实录 案例 反思
您的位置:&>&&>&&>&
《黄山奇松》教学案(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是苏教版第八册教材第六单元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
3、多媒体。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黄山奇松的这三种奇松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缺乏,所以感性体会黄山奇松的奇有一定的障碍,因而要加强这方面的有效积累。
二、在体会黄山奇松奇特的同时,要学会运用不同方法介绍千姿百态的``黄山奇松`,从而达到学与用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积淀,初步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因此,学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初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但要想充分体会黄山奇松的奇特美,更深层次地。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有待帮助。所以本课运用了现代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以丰富学习语文资源,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帮助学生充分地感知、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五、设计理念:
六、教学准备:
  《黄山奇松》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与评价
课前互动:
课中学文:
一、引入情境,欣赏美。
1、&练说激情:
2、&明确任务:
二、品词析句,领悟美。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叙过度。
2、快速朗读。
边读边思考作者描写了黄山的哪些名松?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名松?
4、交流体会。
5、欣赏黄山奇松的自然风光。
6、配音朗读。
7、积累、内化、表达。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主阅读。
黄山奇松还有哪些姿态。
2、交流体会。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4、激情小结。
三、自主实践,鉴赏美。
黄山奇松图片摄影展。。
四、拓展延伸,升华美。
1、拓展延伸。
2、总结课文。
五、自选&作业超市&。
1、你喜欢拍照吗?
2、在拍照时,我们通常如何取景呢。
1、上节课,我们瞧,它们正在那儿熠熠生辉呢!你发现了吗?&
2、今天呀,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摄影师,到黄山欣赏四绝之首&&千姿百态的奇松,且取景拍照。
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描绘了黄山的哪些名松?
(出示板书:)
你最喜欢拍摄哪种名松,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要拍摄它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映示图片,出示句子,随即圈画关键的词语。)
A、迎客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播放&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B、陪客松:&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播放&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C、送客松: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播放&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这么奇特而秀丽黄山松,你们想亲眼目睹吗?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镜头走近黄山。欣赏黄山奇松的锦绣风光。
播放视频资料
黄山松真奇,真美呀!相信大家定能读得更奇更美。试着发挥你的最佳水平,来美美地读读这段课文。&&&&
播放音乐&演示图片
刚才小摄影师们拍摄了自己的最喜欢的黄山奇松,你想给自己的图片配上怎样的文字介绍呢?
(可以用书中的文字,可以是自己的语言,总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
且拍摄了,黄山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真可谓千姿百态。&再看拍摄更多的精彩图片。
1、自主阅读。
2、先播放图片让学生观察,再请学生&&有的&&还有的&&句式进行话&&&&&&&&&&&&&&&&&&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黄山旅行社准备举办&黄山奇松图片摄影展&活动。你想参加吗?准备展示哪些图片,怎样介绍?
(可以展示一幅或多幅图片,文字说明要有特色。)
随机演示图片。
1、今天,我们过了一把拍摄瘾,拍摄到了许许多多的奇特秀丽的黄山松。其实,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还有许多风光值得我们游玩、拍摄,如:十大奇松、四季风光&&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欣赏。出示相关内容。
(随机点击文字、图片资料)
2、教师总结。
请从以下作业中选择一题练一练。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并背诵。
(2)画一画自己心中的黄山奇松,并配上解说词。
(3)为黄山奇松设计一则广告词。
(5)上网查月黄山的有关资料。
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欣赏图片
1、快速阅读。
2、交流阅读成果
3、边读课文边圈画。
4、反复练读自己最喜欢拍摄的部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5、大组交流。
1、学生交流。紧扣&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等词说理由。交流时,图文结合,引发想象,体会迎客松的奇特和秀美。
2、练读&评读&再读
3、角色扮演:假如你就是迎客松会怎样迎客?(要有动作、神态、语言)
4、扮演读、赛读。
1、学生交流。紧扣&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谈理由。随机欣赏图片和补充文字资料,充分体会作者把陪客松比作巨人的妙处。
2、结合图片,想象说话:它会陪游人欣赏哪些黄山风光,又会怎样介绍?
3、练读,指读,齐读。
1、学生交流。紧扣&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和&被称为&天然盆景&&谈理由。随机欣赏图片。
2、练读、评读。
观赏黄山奇松录像
配音齐读课文
1、&学生练说。
2、&学生互说。
3、&个别说
1、学生自主阅读。
2、交流学习成果。
3、学生发挥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说其他姿态的黄山松。
齐读最后一小节
1、学生自我准备。
2、学生扮演摄影师结合图片介绍黄山奇松。
学生自由阅读、欣赏图片和文字
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拍照,而拍照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取景、描述,为下面学习课文作铺垫。
让学生观察图片,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课伊始,情已动。
读既是能力,又是手段。我以读为主要手段,把读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感染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内容进行交流。学生在自主、轻松愉悦的心态下,进行学习,学得有情趣,有味道,有收获。真正找到了&我是学习小主人&的感觉。
  这里演示图片资料,旨在帮助学生体会迎客松的奇特和秀美。
  学生扮演迎客松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帮助他们理解迎客松名称的由来,还能丰富情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欣赏陪客松图片、补充文字资料能有效帮助学生作者把陪客松比作巨人的妙处。
  想象说话既是对学习内容的丰富与拓展,又能有效积累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对黄山松的奇特与秀丽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受,这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不但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更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黄山松的奇特与秀丽的深刻感受,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学生在读、说、看的基础上对黄山奇松有了独特而深刻的体验与感受。他们跃跃欲试,已有想表达的需要。这时设计&为图片配文字&环节是满足他们的需要,搭建展现的平台,让他们自由表达。同时,既达到语言内化的目的,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
阅读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显身手,自我阅读,自我表达。
由于黄山奇松的优美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课文留给了阅读空间,我们应抓住契机,调动学生阅读储备,进行创造性阅读和想象阅读。
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让学生扮演摄影师展示&黄山奇松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是将语文趣味化、实践化、生活化。
这里设计&阅读拓展&环节主要是挖掘和利用语文资源,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此环节设计多层次、多向性的作业,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有限的范围内有选择的空间,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八、板书设计。
  &&&&&&&&&&& 迎客松&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奇特
黄山奇松&&& 陪客松&&&绿色的巨人&&&&&&&&&&&&&&&
(天下第一松)&&&&&&&&&&&&&&&&&&&&&&&&&&&&&&&&&&&&&&&&&&秀丽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天然盆景&
&&&&&&&&&&&&&&&&&&&&
&&&&&&&&&&&&&&&&&&&
点这里回到顶部
【】【】&&&&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正在载入,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繁森第二课时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