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断周一论文,日本文学的特征,发表在哪

  摘 要:本文从日本传统文学类型“物语”出发,初步探讨了村上春树文学当中出现的“中国”元素。分析了在“中国”这个元素周围"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试论日本近代写实主义文学思潮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本文从日本传统文学类型“物语”出发,初步探讨了村上春树文学当中出现的“中国”元素。分析了在“中国”这个元素周围,文本内外的各种影响因素。显示出村上春树作品当中有意无意模糊化和边缘化“中国”的倾向。 中国论文网 /1/view-5416254.htm  关键词:村上春树 物语 中国 符号   在短篇小说《去中国的小船》中,村上春树第一次大篇幅地描写了“中国”这个元素。有日本研究者将这部小说定位为村上对日本社会批判意识产生的出发点之一,[1]认为其中的中国元素是亚洲、少数族群被日本人、日本社会差别对待的象征。可以看出,村上的中国并不是地图上的中国,而是被对象化为一个日本与外部环境关系链条中的表象。在这篇小说的结尾中,村上这样写道:“那是另一个中国,不同于地球仪上涂以黄色的中国。那是一个假设,一个暂定。而在某种意义上,那是被中国一词切下的我自身。”[2]村上春树眼中的中国从这篇小说发端,开始逐渐游走于两国的现实与历史之间,引起两国读者的推测和猜想。但在之后的小说中,中国元素在作者创作的过程中始终是作为一个“符号”出现的,它被村上春树消解掉任何能引起读者对于历史、政治、文化进行联想的可能性,剪断“中国”这两个字从出生时就和其母体――地理和文化的中国――的实在联系,切断它的历史深度和含义。它虽已不是明显的“假设”或者“暂定”,但其已经被边缘化、疏远化。   一、 “物语”的力   村上春树谈到在进行他的创作时说道:“……较之其中的客观事实,我感觉自己的意识更为指向围绕事实讲述的物语构成方式,本能地相信唯有那种自然而然的物语性方能治愈――哪怕局部地治愈――我们受伤的社会。” 村上春树的创作实践,也始终是围绕着这个“物语”展开的。但是,日本文学的话语体系里的“物语”和西方文学中的“小说”、“故事”还有着一定的差别。因为“‘物语’仅仅是一种类型(pattern)而已”,它并不是文类(genre)的一种。村上春树把“物语”当做一个装置,用这个装置去重新组合他要去组合搭建的故事。最后搭建出的故事相比较于现实和历史会发生一定的变形。这种变形其实就是“物语”的一种作用力。村上春树自己也谈到自己的“物语”,他认为现实主义的写作已经有了局限性,采用开放式的“物语”才能给自己的文学创作以新的可能性。   山口昌男在他的著作《知识透视法》当中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分析了日本传统文学当中的“物语”,从中抽离出了它们共通的“物语”的结构。他指出,古代日本国家通过从中国输入法律制度(律令制)以确立秩序时,其“未能吸收到中央秩序里的诸种势力(特别是暴力性的势力)在天皇制神话中找到补偿”。加藤周一这样概括日本文化以及文学的特征:在 “物语”当中,还是会重复这种装置自身存在的一种结构,“物语”当中的事物总是会做一种“离心”式的运动。如源氏物语当中的光源氏。以《1Q84》为例,青豆和天吾的存在即是一种离心的存在,青豆作为一个职业杀手,天吾作为影子写手,他们的身份难以被社会所容纳。二者都被动地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节点上,无法在1Q84年的社会中融洽相处。在这个意义上村上春树的“物语”恰好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学中的“物语”传统,与其内含的结构契合。而中国意象在村上的小说当中边缘化存在状况跟这种“物语”式的结构是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的。   二、 “中国”的不在   村上作品中最典型的战争场面就数诺门罕战役,应该值得注意的就是诺门罕本身的地理位置的暧昧性。诺门罕位于蒙古和中国的交界处,而在当时的历史语境当中,这里其实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的交接之处。伪满洲国的所谓“国界”就是日本当时的“国界”,对面就是苏联。历史上的“满洲=日本”这种历史认识深深扎根在战争时代日本人的心里。就这种历史和地理层面的“暧昧”直接抛弃了中国的在场,选取的内容也模糊化了此处是中国的领土这一事实。   在《奇鸟行状录》中,出现了滨野和本田这一对人物。滨野对于日本侵华的战事有着清晰的认识:“南京附近做了很过分的事哦。我们部队也做了。把几十人扔进井里,从上面丢进几枚手榴弹。还做了很多难以启齿的事情。”这种直接提及中国主战场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在村上的著作中不多见,但是在这段令人惊心动魄的描述之后,村上笔锋一转提到本田。本田十分神秘,他可以占卜生死,预言未来。本田的哥哥两年前战死在中国战场,因此他一定也很清楚中国战场的惨烈情况,但是他对此始终保持沉默的态度,和滨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文本来看,本田始终是村上春树的重点描写对象。无意中也透露出村上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对具象的战事和暴力保持缄默,转而用神秘化、超现实的描写将自己的态度暧昧化。当然这并不等于村上否定历史,而是对这段历史抱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态度,还暗含着历史中的个体对战争难以把握、难以言说的苦衷。在此处,任何一个民族属性、政治区域、文化共同体都被模糊化和边缘化,战争没有了加害者和受害者之分,都转变成了村上笔下超越论式的“物语”。   三、父亲与中国   如果说“物语”内在的结构和作用力让村上作品中的中国边缘化和模糊化,那么存在于文本外部的作家本身对“中国”这个符号也产生了影响,这就是父亲。村上自己承认其对于中国的认识部分来自于父亲的战争经历。他在接受杂志采访时表示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父亲就谈起过些许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内容非常骇人,这已经给他的父亲带来的是心灵上的创伤,这种创伤也延续到了村上本人的身上。在耶路撒冷奖演说当中,他也提到了自己的父亲,称从他的背影中看到了死亡的气息。中国与死亡的联系是并没有随着父亲一代的去世而化为乌有,仍然由下一辈人继承了下来。战争发生地(诺门罕),在日中国人(《去中国的小船》)都是他尽量避免直接涉及中国的表现。父亲的记忆由他来继承,他也背负上了这记忆的负担,始终无法正视它。   因此,村上倾向于脱离那种历史记忆当中善与恶的二元对立,而善恶的二元对立恰恰是我们讨论中国与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里始终争辩的主题之一。东亚真实的历史是相互缠绕着的,村上试图摆脱这种历史现实当中的纠缠和细节,而是转而瞄准“体制”(system):邪教式封闭的体制、个人和体制的关系等等。村上春树针对钓鱼岛问题的文章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他并没有谈及钓鱼岛问题的历史根源,而是转而批评政治家。这无疑将游行示威活动背后的问题实质归结到了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层面当中,模糊了问题的焦点,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   四、结语   存在于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当中的“中国”是一个不具有历史内涵和深度的符号。虽然村上本人在后期的作品中强烈批判了那场战争,但是对战争的受害国――中国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符号化的认知模式,不愿深入认识对象内部进行了解”。村上曾经在采访中这样表示: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提供给读者一个判断事物对错的认识体系。通过亲身体验他讲述的物语,就像穿他人的鞋,世界上有不同大小的鞋子,通过穿这些鞋子去慢慢学习一些东西。村上还是没有脱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那种忽视历史逻辑和民族意识的思维模式。他的作品也只不过是试图治愈战争记忆给现代日本人带来的心理创伤而已,而“中国”这个符号也只能在这种抚慰和治愈当中被模糊在历史记忆的边缘地带。   参考文献   [1] 山根由美?.村上春?「中国行きのスロウ?ボ?ト」???社会意?の目?め?[A]//今井清人.村上春?スタディズ[M].若草?房,2005.   [2] 村上春树.去中国的小船[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红”与“黄” “菊”与“刀”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中日两国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通过文化人类学的分析方法发现中日两国行政文化方面的家族观、国民人格精神和权力文化符号存在典型的特质,同质性和异质性相互交融。 中国论文网 /5/view-2129382.htm  关键词:家族观;行政文化;儒家文化;权力符号      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尽管现在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制度与西方较为接近,但日本文化的内核还是儒家文化。   一、文化的适应性与包容性   中日两国文化的精髓应该是儒家文化,但两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走的却不是相同的道路,各自的行政文化也有差异。   1.中西文化的碰撞   严格地说来,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始于新文化革命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来到了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打到孔家店”运动对传统的中国文化破坏巨大,不分好坏地打倒一切,所以造成了“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化的割裂。中国也开始拖着长辫子,穿着长衫融入到世界的胸怀。   2.“日本文化的杂种性”   日本学者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化的杂种性》中提出了这种“杂种文化论”,被日本的普通民众广泛的接受。“如果把英法德文化称为纯种文化的典型,那么日本的文化便是杂种文化的典型了。”这里所使用的“杂种”一词并非贬义。尽管儒家文化在深层次上规定了日本的文化内涵,如忠、孝、仁、义等儒家文化精神,然而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几乎全来自西方社会,这种“中西合璧”下的日本范式就显得不那么正统了。明治维新以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日本,日本发展迅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日本掀起了“脱亚入欧”的呼声。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性的经济衰退让日本国民开始反思“西化模式”的可持续问题,日本国民期望一种日本模式的“传统回归”,找到一种真正适合日本本土发展的文化模式,以此建构起日本国民性人格精神的独立体系。   二、文化的生态性变量   古希腊的希波拉底的“体液论”指出,人体四种体液的平衡对个人体格和人格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平衡正是由气候造成的。气候对人格和智力的影响决定着其它的人类事务,例如政体。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的温和气和可以产生民主政体,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温和的气候更有益于产生理智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民主制国家大多位于温带地区。中日两国气候的多样性,是否也符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假设呢?   1.大陆性的中国行政文化   高原、丘陵、山地、平原和大海,四境之内的天然屏障形成的封闭对中国社会的文化状况和国民人格精神有深远的影响。“中国认为自己居于世界的中央,它的成就是其它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正是这样一种文化优越感,加上狭隘的自上而下的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图改进,怠于学习的国家,在工业化时代落后了。”“天朝大国”梦下的国民性显得自负、自大、温和,且有些散慢。反映在行政文化中就是组织散乱,组织纪律性较差,人们的聚合是出于各自的利益期望和愿景。组织的存续是通过外部适应性的评价,即“相对利益”和“需要强度的估量”来实现的。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人喜欢来自外在变量的约束和规制,而不太愿意依靠自我的力量,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便应运而生。   2.海洋性的日本行政文化   日本属于海洋性的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宜。这种气候下的日本国民的性格应是温和的,爱美的,彬彬有礼的,柔弱善变的,然而事实上的日本人又是生性好斗的,黩武的,倨傲自尊的,顽梗不化的。日本民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复杂”或“多变”是比较贴切的。多重性人格跟日本的地域生态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域的狭窄形成了一种狭隘的民族心理,好猜疑,缺乏安全感。国土资源的匮乏使得民族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思考民族的出路,时刻处于危机之中,国民性的危机和生存意识十分强烈,具有强烈的外倾心理。   三、族群文化与人格结构   根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研究,采用了尼采使用的两种不同的人格精神特质,即“阿波罗型”和“狄俄尼索斯型”。前者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是和谐的和具有节制力的;后者则是一种压抑,偏激精神人格状态。总体上来看,中国民族属于“阿波罗型”,日本则属于“狄俄尼索斯型”,究其原因,通过外在物资文化表征所映射的内在世界观的分析,中国注重情感性依赖,注重人伦。而日本的儒家文化则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本民族的独特的形式和解释,其具有强烈的人性约束,非严格遵守不行,民族受压抑,众数人格独立性强,偏执狂趋向明显。   1.发散型的中国家族观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国家管理模式构成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制度基础,这种众数人格的内在力与一致性态度、价值和知觉范式等复合体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持久的社会组织形态,这种人格结构的特征就是个人过于依赖家族(家庭),人格精神的独立性不强。中国人的自我心理社会稳定状态依赖于在亲属网中获得和保持亲密关系来实现的。所有的人形成一个差序格局,在这种差序格局中寻找到利益帮助是中国人所擅长的,反映在行政文化中就表现为重视家族关系网。   2.聚合型的日本家族观   相较于中国的扩展式家庭,日本人的家族观则小得多。日本人的家族观和心理状态源于师家,其相互关系为援助关系,亲属关系,并使其人格精神建构起竞争,忠诚等核心价值观。日本人对家族和祖先的崇拜不如中国浓烈,三代以前的墓地甚至会被迅速淡忘,家族间的联系也十分淡薄。日本人的“孝道”也局限于能直接接触的家庭内部,家族概念的外延很小,另一个特点就是家族人员间也可以看到相当露骨的怨恨。这种家族文化观下的行政文化的特点就是日本人很少依赖家族亲情关系。   3.家族观模式下的地方行政自治   中国国家的治理基础在于家的规制。国家行政组织利用宗族来治理民间社会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在我国古代,秦汉在一县的基层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设有三老等“村官”,管教化,一般由年长、德高,有威望之人担任,不是行政职务,以礼教劝民于善,在乡间有着极高的地位。秦汉以下直至明清,这种基层的民间自治组织一直延续了下来,今天我国实施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就是对传统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继承和创新。   纵观日本的行政组织制度,注重“各安其分”的,便不可能产生这种基层民主自治的传统。直至公元十七世纪的德川时代,地方自治的“邻组”才出现,其主要作用在于监视组织内成员。中国实行的是一种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但单一制体制下注重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在香港和澳门地区实行特别行政区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本在二战以前的地方自治是一种官僚型的、中央集权型的模式,直至日《地方自治法》的制定和实施才确立了具有民主主义性质的、分权的新制度。1995年制定了《地方分权推进法》,富有自主性、民主性,充满活力和个性的地域自治社会才真正建立起来。   四、权力文化符号与认知的趋同   “符号是能指代另一种关系的关系结构,符号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性质,因而它是人类表达情感、想象和价值的重要工具。”摆脱了原先纯物质的束缚,而开始附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它通过对物质化现象的组织加工,分类而上升为人格化的认知模式。在中日两国的行政文化中,尽管各自得权力文化符号有差别,但对权力的亲赖和畏惧的认知具有共通性。   1.“红”与“黄”式权力文化符号   权力是中国人的政治文化的核心。如果用一种反物质化的的符号来描述的话,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红色”和“黄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就是红色的大门,暗指有权有势之家,所以紫禁城的城墙全是朱红色的,即代表着皇权的威严,甚至古代一些朱砂也是皇帝专用的。“黄色”则更具威严,它是皇帝才可使用的,违者必遭杀刑。在民间,“红色”代表着喜庆和权力,政府机关文件的起头,全都是红色的。这两种颜色下的权力文化作用于行政组织的表现就是好大喜功,畏惧权力而又渴望权力。在行政组织中,因权力的大小而衍生的等级制十分森严,“黑头文件怕红头文件,红头文件怕口头文件”。另外,中国人的权力文化观又是一种物质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济世之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官之道只是极少数仕人所追求和坚守的,在现代行政文化中,“名”是大大让位于“利”的。
  2.“菊”与“刀”式的权力文化符号   在日本国民心中“天皇”这个词和日本是分不开的,日本天皇是日本国民性的象征,是国家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日本国民可以抨击政府,但绝不会批评天皇,对天皇的绝对尽忠是日本国民性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则。“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即象征着天皇的地位。其二是武士。日本传统社会分为皇室和贵族(公卿)、士(武士)、农、工、商、贱民六个等级,可见武士的地位是很高的。武士之刀不仅仅是佩饰,更重要的是其特权和身份的标志。武士道精神是人人所敬佩的,“美国人谴责自杀,认为它只不过是屈服于绝望而自我毁灭。日本人则尊重自杀,认为它可以是一种光荣的,有意义的行为。”因此,“刀”即代表着武士道精神。“菊”与“刀”就是日本国民的权力文化符号。   日本传统社会的等级十分森严,但其国民对秩序和等级有着极大地依赖,把不平等作为民族有组织地生存的准则。中国人则希望能一直往上爬,不断地去创造物质财富,所以中国国民性是物质主义的。日本民族的国民性则是反物质主义的,尽管日本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但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日本民族是崇尚物质性的东西。日本民族权力文化观中最重要的两点,即“各得其所”的等级制,物质与精神的选择。日本民族认为精神是永存的,是一切,是反物质主义的。这同中国的权力文化观是大相径庭的。   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日两国在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行政文化是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这也是生态人类学所持的基本观点,尊重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中日两国的PDI指数是比较接近的,国民对不公平的期望和接受的权力差的平和心态正是集权主义国家典型的行政文化。      参考文献   [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吕万和 等译.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   [2][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 著.郭凡 等译.生态人类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1   [3][日]青木保 著.杨伟 等译.日本文化论的变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日]中村俊龟智 著.何大勇 译.文化人类学史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   [5][日]盐野宏 著.杨建顺 译.行政组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6]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   [7]应松年 袁曙宏.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伦理研究与实证调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   作者简介:   李云(1987―― )四川内江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文化与公共政策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下载
 收藏
免责声明:本人所有资料来自网络和个人所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注意保护知识产权,如有需要请购
买正版图书,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于24小时内删除,本人所提供资料仅为方便学习交流。 本人如有侵
犯作者权益,请作者联系官方或本人,本人将立即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试析文化因素与日本对外政策的相关性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试析文化因素与日本对外政策的相关性,多因素相关性分析,试析发展才是硬道理,对外贸易政策,对外政策,政策议程建立的因素,中国对外政策,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对外贸易政策包括,相关性分析,相关性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8:30:5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试析文化因素与日本对外政策的相关性.DOC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透明文学的艺术主张与创作实践——以村上龙的《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为中心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透明文学的艺术主张与创作实践——以村上龙的《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为中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0:35:4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透明文学的艺术主张与创作实践——以村上龙的《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为中心.PDF加藤周一作品:日本艺术的心与形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加藤周一作品:日本艺术的心与形
《日本艺术的心与形》是叶渭渠先生主编的《加藤周一作品》的第二部。该文集将日本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学史家加藤周一的经典作品以文学、艺术、文化为主题结集翻译,分三部出版。《日本艺术的心与形》包括三部分,分别是文化艺术概论、日本艺术的心与形、日本艺术精神的考察。首先,加藤先生从艺术家在日本社会中的作用揭示了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认为艺术家的工作是“恢复艺术与大众联系的生命线”。其次,加藤先生从绘画、音乐、建筑、雕刻、陶瓷以及茶道等方面阐述了日本艺术独具的美。最后,他对艺术作品注入了思想性解释,从而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史意义。作&&&&者加藤周一 叶渭渠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页&&&&数337页开&&&&本32外文名无类&&&&型艺术出版日期日语&&&&种简体中文ISBN
加藤周一善于通过作品的形发现它的个性,从而找到日本文化的精髓,被誉为当代日本“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多部作品都成为日本思想、艺术和文学研究的经典。本书阐述了日本独特的美学与思想,呈现了日本艺术的全景与内涵。作者:(日)加藤周一 编者:无   加藤周一,日本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学史家,被誉为当代日本“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多部著作都被誉为日本思想和文学研究的经典。“加藤周一作品”中译本序   主编的话   第一辑 文化艺术概论   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关系   现代的艺术创造   艺术家与社会──艺术家在日本社会的作用   第二辑 日本艺术的心与形   原始工艺的形   水墨──天地的心象   琳派美学   掌中的宇宙   浮世绘中的女性   第三辑 日本艺术精神的考察   日本的美学   西洋画与日本画的区别   佛像的样式   关于《源氏物语绘卷》   宗达之我见   光悦备忘录   铁斋备忘录   日本的庭园   日光东照宫论   解说《日本艺术的心与形》是叶渭渠先生主编的《加藤周一作品》的第二部。加藤周一先生在书中将日本文化、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有机联系在一起,从绘画、音乐、建筑、雕刻、陶瓷以及茶道等方面阐述了日本独特的美学与思想,呈现了日本艺术的全景与内涵。   本书为文章结集,为尊重原文原貌和文本具体语境,在编辑过程中,人物生卒年、个别作品名等未按规范体例统一。加藤周一被誉为当代日本“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著作涉及文化、艺术、历史等诸多领域,编者受学识所限,编辑上的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许秋寒女士对本书的编辑给予了大力支持,清华大学中文系王中忱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李亚兰女士对相关专业问题给予了热情指导,在此特表诚挚谢意!这套三卷本选集,是一个日本知识分子试图尽可能正确地理解日本文化而撰写的著作和论文集。他于15年战争时期(日本侵略中国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在日本国内;日本战败后的60年间,一半时间在国内,一半时间在国外。   编选这套选集并把它翻译成中文的,是以叶渭渠、唐月梅为中心的中国日本文化研究者。我微小的工作能够让更多的中国读者知晓,作为原著的作者,我感到莫大的喜悦,谨向实现这项工作的编者、译者和出版社表示感谢。   回顾起来,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的日本历史,有极端成功和极端失败的两面。成功的,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现代化”(工业化、官僚机构、教育制度、军队等)。失败的,是对亚洲的近邻各国,尤其是对朝鲜半岛和中国,采取扩张政策和发动战争。产生这成功与失败两面的日本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呢?如果未能缜密而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或未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缜密而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恐怕是无法思考日本国的未来吧。因此,我阅读日本文学,分析艺术,努力去理解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复杂关系。我认为,这些情况都充分地反映在这三卷本汇编的论文里。也就是说,第一卷是日本文学史,第二卷是艺术论,第三卷是文化论。   文学和艺术各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学和艺术,与文化不是并列的。这里有部分和整体的结构关系问题。只要关注其结构,就能清楚地看到文学和艺术是何种性质,它保证归属于同时代的同一文化。反过来说,如果更明确地表述的话,文学和艺术的特质,可以具体地理解为文化整体的一方面的性质。这就是文化结构的语言共时性。但是,一种文化的形成条件,包含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相互的关系也是复杂的。例如,15世纪的日本,有“应仁之乱”②和宗教武装起义所象征的社会现实;有一休宗纯的《狂云集》和世阿弥的“梦幻能”所代表的文学;有雪舟的水墨画和珠光的“空寂”的茶道美学。支撑这种文学和艺术的同时代性的信仰,恐怕正是“禅”。换句话说,文学和艺术在思想性的水平上,或只有在这种水平上,才能深深地结合起来,统一成为一种文化。   这里所说的所谓“思想”,是指思考问题的方法,内含世界观与价值观,它支撑着文化的共时性结构的基本框架。如果让这种文化沿着时间的轴心,在变化与不变之间,作历时性的观察,文化的历史性发展,就会作为思想的历史集中地表现出来,比如文学史。历史不是过去事实的单纯罗列,文学史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过去的作品和作者。有关个别事实的文献的积累,是历史资料的集成,或是历史百科辞典,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没有资料,任何历史都无法成立。但是,把资料等同于历史,把过去的文学作品作并列式叙述,称为文学史,这只不过是概念上单纯的混乱而已。我志在要把日本文学史看作是一种历史。历史是一条长河,长河有流向,有气势。在这条长河里,不仅是事实的相继出现,后者一方面包含前者,一方面向前发展——正如日本18世纪的学者富永仲基②把这个过程,试图用“加上”(在旧的东西之上再加上新的东西)这个词加以概括的那样。   “加上”,在日本文化、文学历史方面的表现很明显,尤其是在文学思想性框架的变迁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总而言之,为了理解日本文化,不论是在共时性的接近方面,还是在历时性的接近方面,“思想”都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我的《日本文学史序说》之所以往往被评价为兼及思想史,就是这个缘故。但是,正确地说,不是“文学史兼思想史”,而是“文学史成为思想史”。为此,不仅需要明确“史”的概念,还需要扩大“文学”的概念。向来的日本文学的定义,是用日语撰写的文学。《日本文学史序说》所赋予的定义,是用两个国家的语言,即日语和中国古语撰写的文学,这种情况类似西方中世纪的文学。   这样,我通过文学,论证了日本文化和心性。我想通过艺术来观察的事物,也是这样进行的。   但是,我的关心经常不是朝向过去。历史必然及至现在,因为未来就在历史的延长线上。反过来说,一切目标都可能期待在未来实现。目标与价值,通过对未来的希望形成,因为如果没有这种价值观,就无法评价和批判过去的任何事物。   日   唐月梅译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藤麻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