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给我来练武功功,成为高手。怎么练习?

贾松阳:中国著名书画大师(3月28、29日)
日期: 23:51:20
来源:   浏览次数:
&&&&&&&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我爱我买网独家冠名播出的大型励志访谈节目《奋斗》,我是阿丘。《奋斗》栏目,出现过很多各行各业的精英,那么今天我们的嘉宾是做什么的呢?先来看个短片。
  短片VCR1
  主持人:片中这位老先生是干什么的呢?当然他拿了一支貌似笔的东西,但是你就见过那么大的笔吗?想问现场的观众,哪位想说一下?
  观众男1: 是气功大师吧。
  主持人:气功大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观众男2:我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个巨笔书法(家)。
  主持人:巨笔书法家,好,谢谢,谢谢。第二观众说得好,他说是巨笔书法家。好,那个巨笔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今天我们现场也有一支巨笔,来来,我们看一下,巨笔到底有多巨?哎哟!来来,我看一下这有多重? 哎呀!妈呀!这有点像那个张飞的丈八蛇矛,可能比它还要重。说起这个巨笔,还有一个典故。话说1982年有几位这个日本方面来的书法代表团,这个来到中国之后就说,这个书法是我们日本的。说这个书法是从日本发源的,当时就拿出了,日本人拿出一个,一支重七斤的巨笔,要PK中国书法家,没想到,中国这方面出了一位(书法家),拿了一支46斤的巨笔,当时就把日本代表团给PK下去了,从此就不敢再玩这个巨笔了,从此这个巨笔书法就诞生了。说到巨笔书法,就得来认识认识这个巨笔书法的持有人、创始者,来,看个短片先了解一下。
  短片VCR2 人物介绍
  贾松阳,1936年出生于河北深州,曾任北京人才艺术部部长、东海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顾问、中国松阳书画院院长、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中国松阳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等。
  他自7岁学书至今已七十余年的岁月流经仍丹青于翰墨,潜心研习,力追前贤。他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来加强自己的书法、绘画练习。同时对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佛学方面也广泛涉足,他认为,书法艺术是一个综合的艺术,维有将这些学术精髓与书艺技法融会贯通,加之精深的思想境界,才能在书法上有所为。正是如此,上至二王、颜柳;下逮金农、郑板桥,他灵犀一点,渗透真谛。还拜我国著名书法大家萧劳、孙墨佛、徐之谦、刘博琴、王遐举等为师,并游历名山大川,踪迹遍于五岳,得天地之灵气,从而形成了运笔流畅、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观其书作,小楷工整俊逸、行书道劲隽秀。力道含内,苍劲寓外。且尤善左右开弓,双管挥毫,那狂草更是江河奔涌、气势夺人,堪称一绝,誉有“东方书坛狂人” ,“松阳巨笔世界之最”之称!
  主持人:有请中国著名书法家,巨笔书法的创始人贾松阳先生。您好,贾老。来,请坐,来来来。今年高寿?
  贾松阳:78岁。
  主持人:78呀,看起来50出头嘛。我先给您介绍今天两位观察员以及我们的观众。
  贾松阳:好。
  主持人:这位,中国知名画家杨文娜先生,掌声欢迎。中国老年杂志社社长王平君先生,掌声欢迎。以及我们来自北京翰祥书法教育学校的观众朋友们,欢迎你们。哎呀,这个我刚才说那故事可能说得不是很详尽。当时这日本书法家代表团拿出了一支重达7斤的笔,您当时就拿出了一支,不是这支吧?
  贾松阳:不是。
  主持人:那那支笔是重46斤?
  贾松阳:对。这个是中国之最,68斤。
  主持人:68斤。
  贾松阳:那个是世界之最,98斤。这个蘸上墨是210斤,这个蘸上墨280斤。
  主持人:哇!当时那个1982年,可能现在很多在座的观众还没出生呢?那个时候你看见他们拿出一支巨笔书法要挑战来自日本,您当时是一时负气呢,就扛出一支巨笔,还是说从小就准备好,从小开始练习这个巨笔呢?
  贾松阳:没有,从小没练。
  主持人:没练。
  贾松阳:从小是练的这个,是写方字格,就是这个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学的那个(书法)。1982年是因为我给北京市旅游局服务,说来了一个日本代表团。这个代表团硬说书法的源头在日本,所以就把我们请去了五个人。日本人非常的狂,来了他也不站起来。我心里就不高兴了,后来我就把我老师搀起来,萧劳,大书法家,写行书王羲之,他无敌,就编了一首诗。后来那人再写,日本不行了。第二个就是我的老师刘博琴,北方第一大篆刻家,写篆书,给日本人转晕了。最后就是我了,我年轻,我站起来了,人家坐上了。因为你这个小青年,你来干嘛呢。我呢,他们都是小笔,我就拿了那个大毛笔,比这还大。我就蘸了2斤墨水。
  主持人:两斤的墨水。
  贾松阳:墨水。我使大抓笔,那么大。我使左手,一上左手,小日本害怕了,忽然就站起来。我就写了个华魂,中华的华,灵魂的魂。当时写了,大家都鼓掌,后来都给我鞠躬日本人。我不理他。你不狂嘛,我更牛,不理你。
  主持人:你还记得当年拿那个46斤的笔写的是什么字?
  贾松阳: 46斤是第二次了。
  主持人:第二次写的是什么字?
  贾松阳:就是神字。
  主持人:这个神字?
  贾松阳:嗯。1982年在北京军区,拿着那个46斤的(巨笔)写一个(字),公布于全世界,日本人返回去了。他(们)后来又还琢磨,要跟咱比(试),后来(想办法)了,他(日本人)还没(想出来)呢,我就这个出来了,就1987年出来这个2号了。
  主持人:68斤。
  贾松阳:嗯,中国之最,新华社公布全世界。日本人说200年追不上他了。他也听见了,我就跟人家说邓小平改革开放,这个龙,就1985年在深圳西丽湖,我想台湾的、日本的、新加坡的所有的都来,我现场表演的这个龙,那不是香港《大公报》嘛,(说我是)北京来的高手,就不叫我不书法家了,叫书法大师了,从那时候给我改的书法大师。
  主持人:书法大师。
  贾松阳:嗯,就不(再)叫书法家了。
  主持人:你看这笔都有46斤,神字的有多大呢?多长多宽?当时。
  贾松阳:神字这个是4米乘6米。
  主持人:4米乘6米。
  贾松阳:还有一个佛字是最大的,那是99米乘56米。澳门回归,在北京密云云佛山,日本人在书法上就抬不起头来了,中央说我给中国人,在这书法上战胜了日本人。我觉得我心里特别的痛快。
  主持人:好,谢谢。就是您之前其实没有练习过巨笔书法,等于说是跟日本人第二次的那个较量之后,那时候开始,就开始研习,研究,开始做那个巨笔书法是吧。
  贾松阳:巨笔。
  主持人:好,两位观察员。这个典故,仅仅是因为咱们的笔比他重吗?就等于说最后日本代表团心服口服,认为确实这个书法还是中国的国粹。
  杨文娜:他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威,给我们强大的中国人争了气。就感觉贾老呢,他展示的是我们国家的,民族的一个魂。
  主持人:王社长。
  王平君:那么为什么这个松阳大师以他的气势能够压倒这个日本人,我感觉首先这个巨笔,从它自身来讲,不是一般人拿得起的。他特有的体力,这是第一点。最关键的,我感觉贾老师的书法当中带有一种霸气,带有一种侠气,带有一种阳刚之气。这是我非常欣赏他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在他身上流出了这种霸气。你看这个神态、持笔的一种姿势,带有那种侠气。我们都是河北人,燕赵多慷慨之士,有那股侠气。这股侠气啊溶入了他的书法当中,表现的非常充分。再一个,我们现在的书法娱乐性比较强,自我欣赏,自娱自乐的东西比较多,缺少一种阳刚之气。(书法)在给你美感的同时,他能够给你以力量。我觉得这就是书法的艺术的力量,他做到了。
  主持人:谢谢,谢谢王社长,谢谢。贾老,刚才王社长说到的霸气、侠气、阳刚之气、浩气,这些东西平时我们从那个书法爱好者身上很少能看见,感觉练习书法都是文弱书生,就那点力气,就那点力气拿支笔还得练那个手腕,那个腕力,你这些气这些力,从哪来的呢?那么重的笔。
  贾松阳:我的气跟力,爱国。
  主持人:一是爱国。
  贾松阳:二是我是气功大师,
  主持人:哦。
  贾松阳:从五岁练气功,七岁练书法,没停过。书法六个老师都是咱们国家的泰斗,武术六个老师,我的武术老师第一个是青衣。
  主持人:青衣拳。
  贾松阳:我从5岁就跟他。
  主持人:5岁就开始练。
  贾松阳:那时候因为我们家,弟兄六个,我是老三,我两个姐姐,三个妹妹,就哥儿一个,我父亲是天津地毯厂的总设计师。
  主持人:地毯厂。
  贾松阳:嗯,我舅舅是工会主席,都是地下党。日本人要拿他的脑袋,他们就晚上跑回去。我父亲就回农村了,我们二亩半地,八口人,我舅舅当八路军了。我父亲早晨就去卖烧饼五点(钟),挑着个竹扁担。后来我就跟他卖烧饼,上了我们深州一个九层楼的一庙,我喜欢字,这字我用手指头划,划着划着,在砖上划,这小手呼呼流血了,砖它(粗糙)。我父亲掉眼泪了,说孩子你怎么使手划呢。回去就把这个扁担给卖了,给我换了。
  主持人:用卖了扁担。
  贾松阳:换了这六支笔,现在这不留着嘛,我一直在保存着。后来我父亲提着筐子卖(烧饼),所以我应该感谢我的父亲。
  主持人:引你上了这个道。
  贾松阳:嗯,这就是这毛笔。
  主持人:有70年了。
  贾松阳:对。
  主持人:哎呀!不得了。
  贾松阳:我这人争强好胜,我决心考第一名,所以最后四年级毕业了,我考了个第一名。
  主持人:第一名。
  贾松阳:这就是我老师,王老师教初中,送给我的那个帖,跟了我一辈子,我现在把它包装了,留做纪念。
  小片:VCR3
  在那段年月,小松阳和所有的人一样投入到了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队伍中,从小跟着武工队炸敌人的炮楼,书写反日标语,高唱抗日歌曲——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童团长。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直到1950年,一件意外的事件使松阳的人生发生了转折,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正因为此,才成就了今天的大家——贾松阳。
  贾松阳:我第一个应该上高小,高小就是初中。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延安我一个叔伯哥哥是给朱总司令当警卫员,然后回家了,说弟弟你别上学了,跟着我上延安,上那个抗大去吧。
  主持人:有没有说想去参军抗日?
  贾松阳:有,我就想抗日。我父亲就是三光政策的时候,日本人说他是共产党,当时把我父亲的腿就咬下这么一块来。后来我想我父亲为什么不让我当兵,当兵死了,就不能跟日本人斗了。所以我觉得我爱国,恨日本人是从我父亲这儿来的。我父亲知道了,好,你又当兵,你舅舅当兵就死了,我亲舅舅打日本,死了。
  主持人:牺牲了。
  贾松阳:就一个舅舅,死了。我姥姥也哭,我母亲哭,成天哭,就这么一个儿子。你又要当兵去了,不成。所以说就不让我当兵。我哥问我,你去不去?我说俺爹不让去。不让去,不行明儿我(们偷偷去)。我说不成,把俺爹气死了,他就我一个儿子。(这样做)不好,名誉不好。那你怎么办,等着吧,他走了。好!我父亲这个狠劲儿,第二天说,你甭考高小了,你小子就甭想跑。明天,给我滚。我说滚哪儿去啊。明天烧窑(去吧)。(有)六个我们老乡在北京烧窑打工的。我母亲说这孩子学习挺好,你就让他上学吧。不行。我母亲拿一被子跟我姐姐哭了一夜,早晨五点,天(一)亮,(父亲就说)跟我滚,(就被)轰出来了。我掉着眼泪就出来了。到第二天晚上才到北京。到了北京以后,干嘛呢?我姐夫的一个弟弟,他就在牛街那儿打铁。打铁,我一进去,就在这儿吧,人家(另外的)那五个人就走了。我那个哥哥说你来干嘛呢?我说我爸爸要我学徒。瞧你那模样,那么小个,你学什么呀。我说学徒,他说行,你拉风箱。就那大风箱,铺子打铁,你站着这么小个儿拉风箱,拉快了就化了,拉慢了吧,他没法打。说你干不干,不干走。第三天这胳膊肿得那么老粗,没法干了,没法干了,从这时候,我师哥就同情我说,师弟不干了,我带你走。我跟我师哥又去……
  主持人:去哪儿?
  贾松阳:去南丰街打铁了,六个人开了个打铁(铺),六个人都打铁,我(就)做饭。我会做吗?蒸窝头,我一蒸,蒸了一锅,成石头了。
  主持人:先拉了风箱,后来又学打铁,做饭。
  贾松阳:又做饭。
  主持人:后来还干了什么呢?
  贾松阳:到印刷厂那,国营,招八个,招学徒呢。我们就考,要四个,我第一考上了,我作文做得好,我写字写得好,那就留下吧。那时候我可就高兴了,我就在印刷厂,学徒呗。我一个月挣五块钱,我挺高兴的.
  主持人:先是拉风箱、打铁、做饭。后来就看到那个印刷厂招工,就去了应聘,结果八名当中您考上了。这里头有个事就是,这当中他父亲那个决定我觉得很重要。我想问一下王老师,你觉得贾老当年父亲做这么样一个决定是跟那个历史时代的家庭关系有必要联系呢,他父亲居然独自把他赶到北京来打工,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王平君:可能我觉得家庭这种影响,给他能到北京来找这么一条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否则你还是在一个农村里呆着,你走这条路,就走成了一个书法家,完了又走成了一个巨笔书法家,我觉得中国在历史上这种父子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种关系,心照不宣,沟通较少,但是这个强硬当中,带有命令性当中,他也有几分关爱,有几分溺爱。
  主持人:杨老师,您觉得呢?
  杨文娜:只有贾老父亲的这种逆行的教育儿女的方法,才给了贾老以后走上社会勤奋、努力、刻苦、勤拙。
  主持人:我们都觉得您父亲那样一种做法,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对的,那么当时您看其实留在父亲身边,好好的,你看家里头其实也不很清贫,还能够维持。二一个,有了舅舅牺牲,其实满怀着对日本人的仇恨,其实当个兵也能理解的。但是父亲却做出那样的一种决定,您能理解吗?
  贾松阳:当时理解不了,我十年恨着我父亲。
  主持人:恨他。
  贾松阳:嗯,十年不给他写信,我说你一个亲儿子,你就这么狠心,就扔了出去,我要死在外头呢。他还跟我说,有一年我回去了。你要回来,我就把腿(打断)。可是到了十年以后,我结婚了,1957年,我有了孩子了。我非常感谢我父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父亲给了我一个生命,给了我爱国(精神)。因为他想我十六岁出去学徒,满好的技术,日本人要杀我的头我跑回来。可现在日本解放了,你要是继续学成我的技术,要跟日本人干,要跟你爸爸的仇报回来。为什么我后来这么努力,我非常感谢我父亲,我父亲给了我这种遗传基因。他那时候就是地毯厂的第一把交椅,他武术也好,人也好,就是文化不如我。可是我这文化教学。我一边上学,一边教学,我在夜校也是现在,我来了教学我教初中,我教大学教了一辈子,我就说,我就得超过我父亲。
  主持人:当我听说,其实您吃了那么多苦,做了那么多体力活,后来进了印刷厂之后,其实在北京生活得越来越好了,但是这突然有一天你父亲突然要求你跟他回老家了,有这么回事吗?
  贾松阳:是的。
  主持人:为什么呢?
  贾松阳:你看,就我这手,这不是嘛,在试用学徒,就扎两个针,扎两个针拔不出来,去(北大)四院,肿了这么高,人家不给瞅。我没办法,(就)哭,给我父亲打一电话,马上来了。我父亲哭了,背着我上北大医院。去了一看(就)拔出一(棵)针来。我父亲说回家吧,孩子,咱不学了,他也疼。
  主持人:哦,心疼你。
  贾松阳:我跪着,不回去。我父亲掉着眼泪走了,我不回去,这一辈子不回去,后来我稍微成了著名设计师,我父亲又来了,来了我把三个月的工资给他,你吃你喝,给他买了皮袄,你走吧。他说你就不管我们了。你说你要多少钱我给多少钱。我父亲这病,他死的时候,还是我都给他瞧的,我应该说我很感谢我父亲。
  主持人:好,您说这个,我也知道您父亲其实以前就是地毯厂的总设计师,你说也有遗传基因,但你在北京混得不好的时候,终于突然有一天印刷厂来招工,是吧。您去报名,而且考上了,您觉得当时第一时间那种冲动,是为了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呢?还是说真的一听说是印刷厂搞设计,你是骨子里喜欢它,而且觉得自己能够擅长这方面去应的聘吗?
  贾松阳:我相信我会超过我父亲。那印刷厂为什么写大字,我待会跟你说。后来上墨汁厂,我使盆写,(墨汁)你买得起吗?原来两块七,现在是十五块一瓶。那时候我挣那么点儿钱。我在墨汁厂就整夜拿盆子写,设计完了。所以我在印刷厂是为了有纸,练字啊,画画啊,有文化。印刷厂就是不一样。他都有文化。
  主持人:您进印刷厂那时候我想问一下,那算是正式工吗?
  贾松阳:正式,国营啊,我考进去的。
  主持人:国营的。
  贾松阳:那当然。铁饭碗。
  主持人:铁饭碗。贾老五岁开始练武术,七岁开始练书法,十四岁开始北漂到北京打工了,十六岁拿到了人生第一个铁饭碗,国营职工。他的人生那么就此开始顺利吗?他今后的道路应该怎么走?这将会迎接挑战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呢?下集我们再告诉你。感谢收看本期《奋斗》,下集我们再见。
  下集:
  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我爱爱买网独家冠名赞助的大型访谈节目《奋斗》,我是阿丘。 上集我们说到了贾老,5岁练武功,7岁练书法,14岁就开始北漂,16岁有了一份铁饭碗。今天,我们继续来寻访一下贾老的书法人生。在我们开聊之前,还得先介绍一下今天我们两位观察员,这位是中国知名画家杨文那先生,掌声欢迎。中国老年杂志社社长王平君先生,掌声欢迎。我们来自北京翰祥书法教育学校的观众朋友们,欢迎你们。
  主持人:贾老,这个到了北京,我听说你还立下一个誓,干不好我绝不回家。
  贾松阳:不回家。不出名更不回家。
  主持人:为什么呢?其实后来感觉到,你理解也知道父亲对你的那种用心了。
  贾松阳:对,我就必须要把这文化学到手,要必须把艺术学到手。我不(单)是学书法的,文武都学了。那时候因为我在印刷厂,1952年去了以后,1953年我就在天安门体育文化馆(学习)。那时候我就认识齐老(齐白石)了,在容宝斋,我就去看人画画,旁人都不知道。我自个儿有我自个儿的这个方向。
  主持人:您呢?当时只是一个国营印刷厂的正式工人,您觉得自己在印刷厂里头这一辈子当工人吗?或许是自己其实有些小想法,有些已经拟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了?
  贾松阳:我这一生能成为著名设计师、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大师是生活逼的,也是爱国的现象。因为在印刷厂,那时候就是人家都去听戏,就是梅兰芳,八块钱一张票。我一个月就八块(钱),我哪儿来的(钱)去听戏。我礼拜日就在写黑板报,画毛主席像。我一个扫地的工人。(正好厂里)要招设计,我师父说,我就看上农村人了,这孩子实实在在。厂长说,这孩子哪是干这个的材料啊!说杨师傅不能要他,我有小舅子给你学吧。我杨师傅说不要。后来支部研究三次,有六个推荐。我师父说除了松阳,我不要。
  主持人:那么杨师傅在你的专业方面有什么评价,觉得你在这方面有天赋吗?
  (把手里拿书的镜头换掉)
  贾松阳:杨老师说,你将来会超过我。他说因为我是学徒出生,你现在上文化馆了,我也上文化宫,后来上中央美院。我好学。
  主持人:我很好奇的一个事。您看您是一名学徒工工人,这个那么杨老师招你为徒弟之后,待遇有没有变化?比如说从一名工人就去直接当一名设计师,当了干部呢?
  贾松阳:不是设计师,那就是由工转干,跟杨师父学的时候我就二级工了。
  主持人:已经二级工了。
  贾松阳:二级工了,跟着杨师父学了半年,我就转成干部了。
  主持人:干部了。
  贾松阳:不但转成干部了,涨工资,每一次别人不涨,还给我涨。
  主持人:其实人生啊,就难得碰到一个伯乐,难得碰到一个知己,难得碰到一个欣赏你的人。那这今后有了他的提携,日子应该好,我听说这好景好象不太长,是吗?
  贾松阳:我师父死了。
  主持人:谁?
  贾松阳:我师父教了我三年,我还没学(到)那么多东西呢。
  主持人:他就去世了?
  贾松阳:走了。人家业务就说了,说松阳你干得了吗?干不了另找别人。想把轰我出去。这时候我说试试吧,我也不敢得罪,得罪他我就下台了。我说试试吧,第一个就是设计北钢贺年片。
  主持人:贺年片。
  贾松阳:贺年片。晚上不睡觉,下着大雪,我画的雪打灯,画的天安门楼的灯笼。第二天一拍板,四十万份。这下子业务高兴了,厂长还表扬了我,增加了一个月的奖金。您看这事。从那(时候)他不敢欺负我了。
  主持人:你单独设计的?
  贾松阳:对,就我一个人一夜哭着设计的。要是设计不上,明天又是当工人去了,怎么办?
  主持人:就是,贺年片还有吗?现在我们能看得到吗?
  贾松阳:贺年片没有了,有跟这差不多,这是在一得阁设计的。我在印刷厂因为跟厂长斗争,厂长叫李立,李立说,他这孩子不行。(所以)我搞设计,正在火热的时候,我跳槽了,我不干了。所以我就上了一得阁来了。一得阁全国设计8个月,360家,外貌看不上,市委说让设计师松阳去吧。你想我在局里管那么多人,我能上吗?这事儿这么黑。就上墨汁厂了,去了厂长大嚷嚷说咱们请了北京设计最高的松阳先生来了。就这样了,人家说你看这这么土,穿这么破,他能设计。都瞧不起我。我也不设计,我穿(工作服)磴三轮去,脸马上就(弄)黑,?(全是)墨汁。结果书记急了,说找你设计呢,你不设计,你当工人磴三轮。我说你着什么急,我说我设计,我得体验生活,看怎么换装,怎么运作,包装,大包装,小包装,这墨汁盒怎么弄。这个盒。他说,哦,有道理。所以到了第十天,我换了装,洗了,戴上眼镜,我就上图书馆了。我就调查去了,把德国的,美俄的,各方面都看完。也开夜车了,一晚上出来就是这个。我请我老师,李苦禅,中央美院,文化局。我请的我们院长吴作人,我请了我老师肖劳,这三大名家,所以这设计了,从这儿不可收拾,得了国家奖。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书画墨汁,墨汁厂的楼都是我盖的,我干了四年,帮墨汁从小平房盖成楼。局里说给你你当书记吧,我说不是那料。就调到局里研究室。给我定了北京市第一装璜设计师。
  我觉得他没有匠气,他完全是一种心性
  写了九天九夜,用了六千斤墨汁。
  有没有创下什么纪录,
  全世界基尼斯
  这个字的版权给您。听说您也不要。
  因为这归国家,不归我
  您有个绰号 叫大傻
  我自己也承认大傻子
  主持人:其实贾老的那个经历让我特别吃惊,要设计一个墨汁,他得去拉板车,磴三轮。
  杨文娜:体验生活,体验生活观察市场嘛。
  贾松阳:观察市场,观察车间那个流程,要么你没法(创作)。
  主持人:从此走上了有名这个大设计师这条路,两位觉得这算不算时势造英雄呢?
  王平君:这个我觉得是在你的职业生涯当中,应该是个里程碑似的东西。它可能也奠定了你在书法今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契机。这个无论在这个包装造型和书画,我觉得都是非常精致的一个东西。所以说这么多年来,经久不衰,不可改变。我觉得这是说明功力在这儿。我觉得他没有匠气,他完全是一种心性 ,一看他的字,他完全是一个心性的流露,不是刻意地怎么怎么去(创作)。这跟他的这个本身的品德,骨子里面的东西有关系。
  主持人:我们现在所认识的设计师,那肯定是第一个学会电脑画图的,学过一些西洋画的,特别学会一些很时尚的那种手段的。没想到您这一个练武功,练书法的那么也能搞设计师,而且设计出那么一个经典的,在我们这个中华墨汁的这么一个作品,但是,这个贾老是怎么从一个设计师走上书法大师之路的呢?
  在这之后,松阳大师的人生开始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在设计这一行里,他勤学苦练,加上天资聪慧,18岁的时候,他在北京已经是叫得响的设计师了。他设计的包装,装潢,封面、宣传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赞扬和认同。之后,松阳通过各种渠道来加强自己的书法绘画的学习,同时对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佛学方面也广泛涉猎。
  他知道,自己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当一个设计师,他还有更为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做中国最有名的书法大家。
  1957年,松阳进入中央美院进行深造,几年的学习,奠定了松阳的书画艺术的根基。直到1982年松阳就开始了他人生的壮举,开创巨笔书法。
  主持人:说来说去,我们终于说到正道上了,巨笔书法。巨笔书法这个到底,巨笔书法的作品是怎么样?我们来看一下,这一些都是贾老你的一些作品。
  贾松阳:九个。
  主持人:九个。
  贾松阳:20年。
  主持人:一一来解读一下。
  贾松阳:这是1982年,胡耀邦,我在国务院讲课(时),给他家写的“精神”,他在发表精神文明。4乘6米,在军区写的。1982年,神字,就改革开放。这是“龙”字,这是1985年,我作为一个国家干部就应该听组织的,所以都是组织布置的政治任务。所以这龙字是10米乘20米,神龙舞,这个是给外企,也是在河北省石家庄,外企说你们河北有什么能人?这个企业家就把我请去,写了一个四层楼高的“舞”字。“春” 那时候中央电视台赵安就是总导演,说能再给全国父老表演一个“春”字,就是在总政舞台12米大转盘,在那儿写的春字,给全国父老,春节晚会上。那个“昇”是在河南,1995年河南这个儿童集资,日在河南郑州写的,这个是10乘20米,现场拍卖,118(万),给了河南。门票200元一张,一共不到五百万,给了残疾人儿童。这个“归”就是我们香港回归,这就是政府给我的任务,这个写了9天9夜。我瘦了12斤肉,住院了,你想想,40个武警保着我,有一天下雨都不行。写了九天九夜,用了六千斤墨汁。
  主持人:六千斤墨汁?
  贾松阳:六千斤。
  主持人:有没有创下什么纪录,
  贾松阳:全世界基尼斯。
  主持人:最大的字?听说关于这个归字,还听说一个典故,当时好像是文化局哪个局,决定要把这归字,这个字的版权给您。听说您也不要。
  贾松阳:不要,因为我是国家干部,我有工资。艺术家最大的一条,我认为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主持人:这样我们给无私奉献的国家干部贾松阳先生一点掌声。贾老,您坐,您坐。有点不太理解,我就听说,您有个绰号,这个绰号跟我们香港电影里面一个演员很像,叫大傻。
  贾松阳:大傻子。
  主持人:是不是?
  贾松阳:国家叫大师,国务院定的。有人就叫我大傻子,我自个儿也承认(是)大傻子。
  主持人:说了那么长时间的巨笔书法,因为我们的现场(很小),刚才说了最大的一个97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我们现场因为场地的局限,无法去领略贾老先生现场给我们泼墨。但是我们记者拍到了贾老先生巨笔书法的书写的一个现场,来,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笔墨当随时代,改革开放后,他先后为创作了神、龙、舞、春、洲、虎、升、归、佛等九个巨笔书法。字字流畅生动,气势磅礴。所书巨书均与时代合拍,多抒发了松阳先生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爱。迄今为止,他在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所写的那个“归”字堪称世界之最,它高97米、宽49米,用去了墨达3000余公斤。松阳用了九天九夜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这一世界奇观的诞生,开创了先生创作大字的划时代的最高峰。
  都说无独有偶,就在1982年,松阳大师又敢为天下先,开创了意念书法。
  主持人:您说巨笔书法,我们了解了,但是这个意念书法,这是个新概念,跟我们说说什么叫意念书法?
  贾松阳:意念书法就是心灵的书法,这个意念从什么时候来,意就是意识,念一闪念,就是创作灵感来了,这出一个字太难了。不像这顺笔写,这个起码你得琢磨十天,或者夜里起来也许就(有了灵感)
  主持人:就想到了。
  贾松阳:就写了。
  主持人:灵感就来了。
  贾松阳:来了,比如我写这个山。
  主持人:来,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字,就是您的意念书法的作品是吧?首先说这个山。
  贾松阳:那么这个山这就是八仙,八仙过海。我走遍了全国的山,黄山、华山、峨嵋山、泰山、喜马拉雅山,我都去了。把它的(风景)拿照片画了,写了,再孕育,再体会,用笔墨表现出来,这就太难了。那么这就是八仙,八个仙,你看都在里头。
  主持人:八个仙都在山字里头。
  贾松阳:就是毛主席一百周年,我跟我们全家创作了一百米,捐献给湖南。这不是巅吗?这不是一个山嘛,山这么高,它不如它高,这不大和尚、二和尚,三和尚,这个大和尚没头脑,走了,二和尚我还活着呢,三和尚又进了。这是寿字,这不老寿星嘛,
  主持人:老寿星,老头。
  贾松阳:最有趣的就是之,之乎者也的之。
  主持人:之乎者也的之。这个之怎么理解。
  贾松阳:这之就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原来是男的,看见了没有,寸头、鼻子,修炼成,现在观音菩萨变成女的了。
  主持人:好,您坐下,来来,谢谢谢谢。今天我算明白一件事儿,就是男人跟女人是有距离的,男人修炼到一定程度,到一定境界才能成为你们女人。 一个“山”字,既是一个意念书法的作品,还是一个logo ,还是一个符号。到底怎么回事呢?来看一下。
  2010年9月由中国著名书法大师贾松阳先生倡导的,国内众多著名书画家加入的中国松阳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旨在 “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国际艺术”,得到了众多书画艺术家的赞赏和拥护。这为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有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
  主持人:您还有那么多社会事务,你还要出书法作品,还要顾家。你看你还有精力去成立这么一个协会?为什么?
  贾松阳:为了落实中央的,弘扬民族文化,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播到全世界。因为全世界有我们华人很多。所以我们这个协会主要是培养一批人,发现人,把我们的优秀的书法家推向世界。
  主持人:您看您今年78(岁)了。
  贾松阳:78(岁)。
  主持人:从小吃了那么多苦,干过那么多体力活。当过设计师,现在成为了巨笔书法师,还有意念书法大师。看过你很多报道,也捐过很多庙,希望小学,(还)有很多公益活动。78(岁)了,那么你回头再看一看,这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吗?
  贾松阳:我觉得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做的不够。我所谓成功,就是解放以后,有毛泽东领导,党给了我思想,父母给了我真谛,佛给了我灵感。老师给了我技术。所以说这四个方面,我只是个代言人。毛主席说,就是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众是英雄,而我们幼稚可笑,你不就会写个字吗?
  主持人:中国练习书法,以书法为业的人很多,有些人称之为书法从业者,书法工匠,网上有书法家,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法家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师?
  贾松阳:我觉得学书法要成为大家,必须具备文学、哲学、美学、史学。他要全面的诗书画,就是学问家。真正大师那就更严格了。你首先(作为)大师,你得替党做出突出的贡献,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在这个时代,创(作)出来的东西八百年,没人改变,这才叫大家。首先得要继承传统,但是真正成为书法家,你要创作你时代的,你个人的风格。比如说颜真卿(山东临沂人)他擅长(楷书),欧阳询他有他的风格。说我松阳写巨笔,有松阳的风格。但是国家,人类得承认。所以现在咱们的书风不正。
  主持人:书风不正,还让我们更担心更忧虑的是,其实我们的书法,这门国粹从传承方面来说是很担忧的。最近我们在微博上看到了,日本对儿童书法教育这个传承,灌输是非常严格的。很多小孩在体育馆,写那个字写的非常好。反观我们呢,可能从你到,等于说我们之间隔了一带人,对小孩的传承到我们现在小孩对书法的兴趣已经没有了,而且不是没有那个环境,根本没有那样一种心态了。人家现在全玩电脑,写字都不会写,谁给你练书法,你能不能对现在电视机前的一些青少年的书法爱好者送几句话,有什么忠告吗?
  贾松阳:我觉得学书法就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书法首先我觉得无功不成,无事不成,无艺不成。没有功,就是不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临帖,是不会成为大家的。所以字,它是要结构美丽,用笔美,章法美,心灵美,你才写得出来中国字。你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不进步,一个江湖艺人,怎么能成为一个书法家?那么就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写字。老老实实为党,为人民做奉献。
  主持人:谢谢。两位,今天聆听完了贾老的这一生,包括他最后对书法的一些感悟,对青少年一些勉励的话,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
  杨文娜:今天,贾老给我说了一堂很生动的课,那么就是说贾老师现在成为了一名知名的书法大家,为我们国家争得了好多的荣誉。这种报效国家,不图名利,为人民做奉献的这种精神,向您致敬。
  王平君:他在做人上,人的品格上非常好,我刚刚说简单,他说傻。简单跟傻,简单就是傻。他没有技巧,没有聪明,去掉聪明那是一种大的境界。特别是搞书法。这是他我觉得应该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地方。另外生活的磨难给他很多东西,他也把这些东西融入到他的艺术当中。现在是个书法的时代,这个写书法的人很多。但是我感觉有几种。 一种就是没事儿练练,自娱自乐,消遣消遣,消磨消磨时间,老年(人)写书法的很多。年轻人现在也在开始盛行,但是我感觉,我们整个书法界有种浮躁之气。而且我们的艺术,也存在一种萎靡的东西。粉脂气的东西,缺少阳刚。他在这方面我感觉到应该说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启示,当代艺术应该具备什么?具备钢一样的东西。不光要给人以柔美,审美的需要,也要感觉以力量。这是我觉得艺术的第一作用。其次再是抚慰心灵啊! 美化生活呀!我觉得这个东西在一个文化,强调文化软实力的时代,我觉得它的力量性应该放在很重要的一个位置。我觉得你在今后的人生当中,最后你不是写到100多岁吗?我觉得你会出更多的东西,更多的精品,更多的能代表时代的有着阳刚之气,代表中国力量的东西。我也相信(你),期望你,也祝贺你,你是我的老兄。
  主持人:(抒)发了你这么多阳刚之气,来,您站起来,贾老,您78了,能扛着这个笔的人的体力,他的手腕,我想体验一下。来,咱俩掰个手腕看一下。来,1、2。练过武功的真不假,现在我知道,我真的佩服。我真的佩服五体投地。
  贾松阳:你这胳膊我一打就折了,那不成。
  主持人:您别,我小胳膊小腿的。 好,行了,谢谢。见识了。 最后,刚刚王老师说的好,缺少什么?缺少一股阳刚之气,缺少一股血性。书法家呢普遍气质太软,最后,我请贾老在您的这副照片,用硬笔书法给我们留个字,写一句奋斗感言。
  贾松阳:是我写的,这是我老师跟我一块研究的,肖劳,我跟了他四十年。老师说绘事法书须继承,就是搞绘画、书法、这个事业要继续下去,培养后代;岂期谋利与沽名,不要想着发财,当官,你就把字写好。
  主持人:以前接触一些书法界的人士,感觉到一个大傻子和一个大师永远没有关系,因为大傻子永远不会成为大师。但今天,接触完了贾老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大师想要成为一名大傻子,那可能得需要一辈子的修炼。愿我们的书法艺术界出现更多像贾老这样的大傻子。感谢贾老,感谢两位观察家,感谢我们的今天的观众。感谢收看我们本期节目,下期《奋斗》我们再见。谢谢贾老。
  贾松阳:谢谢。
延伸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场舞练武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