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遇恶人怎样请饿鬼道众生生帮忙

[转载]【悟心答疑】身边多恶人,我该怎么办?
【悟心答疑】身边多恶人,我该怎么办?
佛说无善无恶,是万般放下,众生一体。这是神佛的觉悟。凡人有没有善恶呢?凡人必须知晓善恶,明辨善恶,方能成人。这里我说知晓善恶能成人,而非成圣,你要知道,善恶为人之根本,否则,生在人世,心却在受地狱之苦。正所谓“一念在天堂,一念在地域。”很多的朋友问我,太不幸了,我怎么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身边处处都是尔虞我诈,处处要提高警惕,处处被人欺骗,老师,如何化解这人间的痛苦和丑陋?
我说啊,你去观照你的心吧,照照自我的镜子,不难发现,一切皆出我心啊。这里叫做牵引力,叫做吸引力,叫做因果业力。大家如若发现我们身边布满恶的人,恶的事,你就应该反省了,你如何吸引过来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你身边的坏人坏事多,那证明你的心不够纯净,每天都生出恶的种子,让他发芽甚至长大啊。
我说这些,我相信很多人就不高兴了,他们就受不了,为何我身边的人对我不善,反而成了我的错了呢?这里有个苏东坡和佛印的公案,相信很多人看过,再次提出来,作为一个引子吧: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你的心啊,就是一面镜子,这个镜子没有丝毫的虚假。你心里所想的,他会一一在现实中给你展现出来。你看到别人这不好那不好,肯定是你身上也有或多或少同样的缺点,甚至做过同样的事情,你好好反省下,你就不难发现。你对别人的讨厌,大部分都是处于对自己这方面的讨厌,所以这种恐惧心,你无法反观自己,于是就会反观别人了。原来,净化身边的环境,无非是净化我心而已,不难啊。反观自己,也许你会反省出很多的缺点,恶念,这样好,不用怕啊,怕的就是你心里有个恶的种子,你不自觉,就像身上长了一个毒瘤,你却不知道,反而埋怨身边的气候是不是让你不舒服,气候你是改变不了的,毒瘤你发现了还有机会切除,切除了,你发现这个气候就不存在了。
有人问,去恶从善,真的很难啊,佛家道家讲了那么多戒律,我时时做不了啊。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教大家结果简单有效的方法,你做做看,是不是真的改变了你身边的环境了。
首先,你一定要认识自己。上面也讲了,不认识自己身上的毒瘤,治不好病的。如何认识自己呢?放下身价,你知道,你没什么了不起,你不是神佛,甚至也不是圣人,你只是个修行中的肉身凡胎,你应该允许自己犯错,犯错是正常的,知错不改才是不正常的。我上课老是给大家讲“省己”,用一个旁观者的眼镜看自己,你立刻会发现很多“毒瘤”啊。别天天把自己装成圣人,你要明确的知道,你不是!或者说,你只是在通过走向圣人、神仙的路上,一方面不要气馁,二则不要强求自己的完美。这样你才生勇敢心,勇敢面对,比逃避更能解决问题,逃避是延续问题啊。这个大家要明白。这样你就胸怀坦荡了,你就“顺”了,你就畅通了,疾病也会减少。为什么呢?很简单啊,通则不痛啊,你这里痛,那里痛,都是经络、血脉不通嘛,怎么导致的呢?心情导致的!心情不痛快,你的身体就不痛快,相辅相成。
第二,你要明晰善恶,善不是你想的那么复杂,恶也不是你想的那么沉重。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悖乎道理就是恶;把事尽心做好就是善,把事往坏处做就是恶;存心公正就是善,存心自私就是恶。佛说一切唯心造。看来善恶不用求,不用避,只是改变你的心态就可以了。善心牵引善事,善事成就功德,恶心牵引恶事,恶事成就恶果。这就是阴阳。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第三,你不要把自己想那么高,比如,你今天决心改过自新,但是不是从明天开始你就是个大善人了。不是的,你知道一个从开始到成就的过程,而过程中,恶念还是会有的,不要要求自己一点恶念都不复存在,你能每天进步一点,每天消除一点,你已经是圣人了。
第四,警惕人生三大恶:知过不改过,是第一等恶。知道错了,还继续,那就是故意造恶,这种恶,来的快,果报重。在法律上讲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而知错不改,便是良心的缺失,是背道而驰,你会离解脱痛苦越来越远。比如你知道吸毒会让人堕落,你还继续,那么,你会更加的堕落,且越来越离正念远。第二种,吃点亏心里就难过,占点便宜心里就高兴。这种人世上比比皆是,这就是不明因果啊。不相信宇宙是平衡的,你今天所谓的占便宜,无非是为今后的吃亏埋下伏笔而已,没什么可高兴的。古人说吃亏是福,为什么是福呢?你今天吃亏了,你知道因果法则一定会让对方在未来还给你的,并且是加倍的,你不是最了最好的投资吗?这才是聪明啊。最后一条,非分的事,知道不可得而念念不忘,非法的事,知道不可做却偷偷地去做,这是第三等恶。一个人若无法分辨非分的概念,他的良心大概已经不复存在了,良心不在就是野兽、畜生啊。你不要笑,这个世间很多人,已经在畜生道里面。你只看到很多人违背良心反而表面上生活的很好。你没有了解他的内心的恐惧、担心、愤怒、愚痴,他的良心不在,那人是一定要有心的,他的心是什么心?丑陋的心嘛!恐惧的心嘛!愚痴的心嘛!我们应该可怜这些人,他们在人间堕入畜生道、饿鬼道,真的很悲惨啊。不是吗,很多人,有了很多钱,还继续贪求吃的、用的,贪念不断,欲望不止,这是什么人啊?饿鬼啊!饿鬼吃的永远不够,所以才贪求嘛!
第五,发现细微的恶念,发现细微的改善。用感恩的心,感谢一切对你不利的人事物。记住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幸福乱其所为。”你要感谢他们啊,是他们把你往圣人那边推啊。不然,一个生活富裕、事事顺利的人,如何能想过成为圣贤呢?我身边很多人,他们富二代,最好如何了呢?这个大家也可以参照自己身边的例子。无非就是不学无术者,贪婪弥乱者,玩世不恭者,这些都比比皆是,他们是生活的很厚重的欲望和享乐的迷雾中啊。后果可想而知,哪个不是悲惨的解决。福报过后,没有积蓄了,恶报随之而来了。为什么?福报未增,恶报累积,那未来可想而知,他们生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下,比我们痛苦啊。我们还好,乐从苦中来,不知苦,不了苦,那有乐啊,现在的乐,都是临时的,随时会走的。
以上,协助大家看清善恶真相,看清谁正是帮助我们成就的人事物,感恩他们,你的生活因此改变。一念之转,你既生处天堂,何必在追求天堂。你对人善,你得快乐,你对社会善,你得净土,你对众生善,你得佛果。我需要恭喜你,你稍微转下思维观念,你就正在踏上成就的路。
更有趣的是,很多你身边的所谓的“恶人”,发现,他们越是欺骗你,你越是快乐,生活越是折磨你,你越成就,他们也就无趣了,他们反而觉得自己的无聊,反而求生你的世界。你从而有机会净化他们,引导他们,度化他们,你就功德无量啊。不要以为不可能,我认为很有可能。我做这个职业,每天来找我的都是心怀忐忑的人。他们看我每天笑嘻嘻,他们似乎找到了快乐的根源,身边的人不是为我们而改变,而是为我们而影响。你记住,你就是天,你本是快乐,你本是觉悟。祛除贪欲、强求、恐惧,你便是个成就的,快乐的人。
祝福大家!
&&&&&&&&&&&&&&&&&&&&&&&&&&&&&&&&&&&&&&&&&&&&&&&&&&&&&&
&&&&&&&&&&&&&&&&&&&&&&&&&&&&&&&&&&&&&&&&&&&&
【联系方式】
悟心道人&&
E-mail: denisyang@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又名饬终须知、临终须知)
&《临终须知》(增补本)目录
印光大师题词
信愿念佛临终必然往生
眷属应注意的事项
为什么临终一念能往生西方
助念人应了解的几点
助念人的最胜因果
关于病房里的问题
临终病苦释疑
助念的方法
沐浴更衣的时间
荐亡的最好办法
关于中阴的问答
引经语作结
附一:临终三大要
附二:人生之最后
附三:示临终切要
附四、答问二则
明莲池袾宏大师法语
众生心性 与佛同俦 由迷背故 轮回不休 如来慈悲 随机说法 普令含识 就路还家 无奈根性 
万有不齐 非出格人 决难出离 因兹特开 净土一门 普摄一切 上中下根 五逆十恶 地狱相现 
一念投诚 即登彼岸 等觉菩萨 德与佛齐 尚须往生 方证菩提 博地凡夫 具足烦恼 不肯念佛 
如何是好 寄语世人 同生信愿 执持佛号 始终莫变 待至临终 蒙佛接引 顿出五浊 直登九品 
见佛闻法 亲证无生 乘大愿轮 普度有情
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然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必有方便。是以有三藏十二部之教典,八万四千之法门。其究竟归极,皆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皆为此一大事因缘也。法华经云:“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方便说诸法,皆令得欢喜。”又云:“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方便说诸法,方便也;正直舍方便即真实也。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此法华一经,所以独王于三藏也。净土法门,称为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蕅益大师云:“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是知净土法门,实与法华同为一味,即方便,亦即真实。印祖常云:“九界众生离此法,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净土法门之功用若此,所以十方齐赞,九界同归,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也。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病重时
第三章 临终时
第四章 命终后一日
第五章 荐亡等事
第六章 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
第七章 结语
明莲池袾宏大师法语
本书原名《饬终须知》,为方便读诵,改名《临终须知》
【弘化丛书,免费赠送,结极乐缘】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茅山鬼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