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运动会主持词大运动个性干预

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成因及幼儿园教育干预初探
  一个人的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生理性别很容易理解,就是由染色体、性腺、激素、性器官、第二性特征等表现出来的性别;心理性别也可以称为性身份,它指的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性格、气质、思想感情和行为;而性心理是指以心理性别为基础,围绕着性征、性欲和性行为而展开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的心理性别和生理性别应该是一致的,认同自己的性别,并且在衣着、动作、气质等方面应该都符合自己的生理性别,也就是说其性心理是正常的。但是少数人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心理性别;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别角色,因此心理学上把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心理性别的情况称之为性心理角色错位。&   近代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将个体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分为:婴儿期(0~1岁)、儿童期(包括幼儿期2~9岁)、青春前期和青春期(10~17岁)。美国性教育专家玛丽•考尔德伦博士认为:建立健康的性心理要在早期,“尤其是五岁以前”,这是“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绝大多数性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影响波及几十年;儿时性心理的扭曲,往往在长大成人后,才显露其恶果,可成为同性恋、异装癖、易性癖、人格畸形及不融于社会主流等性变态的心理根源。那么婴幼儿的性心理的发展完善的过程是怎样呢?一般认为婴儿期大脑发育尚不完善,性心理基本不分化或分化不明显,2岁左右的儿童思维能力已经逐渐形成,他们能够明确地辨认同性与异性,2~3岁时应该是性心理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2~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人们将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教育不当,可使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到挫折,产生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影响小儿性心理发育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是遗传物质决定、生长发育、生理的成熟过程,而社会风气、群体文化、环境教育等社会条件也影响到小儿的正常性心理发育。&   那么,现阶段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成因到底有哪些呢?幼儿园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应该起到怎样的教育、启蒙的作用呢?&   一、现阶段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成因&   长期以来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造成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因素首要的当属封建迷信思想,如女孩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男孩受女孩贱命好养活认识的影响,出现相应的心理上把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心理性别现象;其次,家长对子女性别的喜好的影响,不断地在子女面前说“要是个男孩就好了”或者说“要是个女孩就好了”等,造成幼儿不喜欢自己原有的正确的性角色,向往错误的性角色;第三,有些家长就喜欢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把小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例如像易装现象,尤其是男孩女装,导致幼儿自己不能合理的选择好自己的服装,从而出现性别审美缺陷;第四,幼儿性心理错位后很多家长的不正确的引导和不及时的纠正,只当孩子是好奇,并不以为然,而且认为孩子小,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延误了帮助建立正确性角色的最佳时机;此外还有像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的负迁移现象,幼儿对异性玩伴的好奇和向往过度的影响,家庭暴力或溺爱等都是可能引发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成因。&   除了传统的因素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形势下的造成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因素,最常见的如幼儿读物、动画片中的角色其性别定位越来越模糊,使幼儿分辨能力尚未完善前无法判断其性别角色,导致幼儿性心理认识紊乱;电视、互联网等流行文化的强势渗透,过早的向幼儿展示了性心理活动的外在内容及形式,使幼儿性心理跳跃式发展而形成不稳定因素;随着思想解放,性开放程度增大,成人的部分性行为不再避讳,如接吻、拥抱等呈现突破了幼儿性心理的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地位的平等、经济独立、追求自我个性张扬使离婚率大幅提高,单亲家庭增多,结果导致幼儿性心理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缺乏应有的父方或母方“性角色”,其榜样性别认同混乱;传统的男尊女卑现象打破,新的家庭格局建立,夫妻之间妻子厉害丈夫性格懦弱对成年人的心里影响不大,但对幼儿来讲,却使其性角色不能按自然规律发展成熟;当前人类审美观念的改变所形成的社会大环境对幼儿性心理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有人说性别统一或走向其对立面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男女在社会地位、工作和社会影响的诸多方面的平等和差距缩小也是心理性别模糊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必然给幼儿带来性别角色认识上的误区。&   二、幼儿园教育干预&   2~3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恰好是人生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步入社会的时期——进入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因此,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成长过程及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地、积极地作用和意义。现阶段的幼儿园不应该只是一个给孩子吃饱吃好、注意冷暖、照顾他不发生安全事故的保姆的职责,更应该肩负起教育、启蒙的作用,这是它的社会责任。&   当出现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时,仅靠家庭的教育和引导是不够的,况且有不少家庭的教育自身是不合理的,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规范程度尚达不到能独立完成教育和引导幼儿性心理正常发展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来完成纠正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是势在必行的,特别是幼儿园教育干预尤其显得重要。&   教育干预是借助于学校教育、幼儿园教育或课堂教学强制力量,对不符合社会公共关系准则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阻止、评价和矫正,以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开通被阻滞的社会秩序。教育干预是社会干预的一种,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基于社会责任和正义感,通过言论和其他形式,自觉参与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健康和公正的教化活动。教育是人类特殊的精神生长方式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理智性、教化性和持久的影响力;教育影响直接作用于教育对象,使之产生符合目的和规律的变化。&   幼儿虽然是一个个体,但从他步入幼儿园第一天起,他就是一个社会人,不再是孤立的,并终将成为一个社会分子。幼儿性心理角色错位是不融于社会主流的性变态的心理的萌芽,是不符合社会公共关系准则的活动的初级心理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干预规范、阻止、评价、矫正及修复幼儿性心理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理智性、教化性和持久的影响力。&   三、幼儿园教育干预相对于家庭教育的优势&   1.幼儿园教育干预的时间上有保障。早8:00到下午6:00约8个小时在幼儿园,在家早7:00到8:00,下午6:00到晚上9:00约有4个小时在家(幼儿睡着的时间不算),就算加上双休日和寒暑假,幼儿清醒没有睡觉的时间上有一半以上是在幼儿园度过。&   2.幼儿在幼儿园是过集体生活,团队和集体力量的干预、引导的效果要远好于单个的说教,集体活动中的教育干预不伤害幼儿,潜移默化、自然地转变比硬性的强制改变的好处是真正的从心理意识上转变。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很难接受到的集体活动、学习、游戏中的正面影响。&   3.幼儿主要的活动在幼儿园,大量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一般家庭没有室外活动和专门的活动区间)、活动内容,包括学习吃饭、游戏等,容易发现问题,并且可以通过与其他幼儿的比较更准确的评判幼儿是否出现性心理角色错位及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发展程度。   4.在幼儿成长早期母亲对幼儿的照顾相对较多,再加上幼儿园都是女教师的特殊性导致了幼儿心理角色错位教育效果的差异和比例的差异。女孩出现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情况,幼儿园教育干预容易通过正确引导、教育而改变,并且大多数最终会心理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女教师母爱、温柔的一面对女孩有积极的榜样作用;相对而言男孩出现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几率略大于女孩,且有着所需教育过程长、效果不显著的难度。如果得不到家长、老师的及时正确引导和教育,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会有极大的负面心理影响;然而恰恰是幼儿园教育模式中男、女孩子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对比性强,教育时间的持久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和教育目的的刚性量化。因此,在对男孩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教育干预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四、幼儿园教育干预具体措施&   1.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开办家长学习班,讲授相关的知识,正确引导家长的认识,教会家长(家长的文化层次,文化素养不同),破除封建迷信、重男轻女的思想,告诉家长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危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事态发展的严重后果。让家长掌握基本的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判断方法,掌握家庭教育矫正的基本方法。帮助家长判断子女是否有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倾向,找出家庭中是否有诱发幼儿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因素并及时更正。&   2.培养家长的良好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以往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家庭的子女,长大以后和父母的性格相像。&   3.幼儿园教育干预可以对幼儿做定期心理测验和跟踪调查,做到早发现、早矫正,达到更好的效果。越晚发现,错位越严重,一旦性心理模式定型,出现心理上抗拒接受正确引导和逆反心态,就难以矫正了。&   五、日常幼儿园教育干预&   在游戏中:充分利用角色扮演对幼儿的影响,如“过家家”、“护士打针”、“小小宇航员”等诸如此类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在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妈妈、阿姨等女性角色表现出温柔、美丽、细心的行为特征;对爸爸、叔叔等男性角色则表现出严肃、刚强、有超凡本领的行为特征;以此强化幼儿正确的心理性别,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原来应该这样做或者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样做的,而不是如性心理角色错位那样的做法。&   在运动中,对于男孩要注重男子汉的坚强、坚毅的锻炼,如摔倒或碰伤后,老师总是强硬的说:“别怕疼,男子汉是不哭的,快把眼泪擦掉,再哭小朋友会羞你的。”教师要注意从小训练培养其勇敢、活跃、大胆等男孩性格;女孩遇到相同的情况时,老师的话语和态度就不一样了:“哎呦,不小心摔倒了,来,老师看看受伤了没有,不哭了,要不然漂亮的小姑娘就变成小花猫了!”同样是在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但却从温暖、细致的关心入手进行教育。因此对女孩更多的是在活动中、唱歌、跳舞中追求女性的秀美、端庄、乖巧、细致。&   在生活中,幼儿刚入园时,教师就进行性别教育的游戏活动。但2-3岁的幼儿对自己的性别不能完全正确认识,有男孩说自己是女孩也有女孩说自己是男孩,最初的认知活动往往非常混乱,所以主要靠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幼儿来认识自己的性别;可以通过了解孩子已有的感性认识不断用重复的语言来刺激幼儿认知,如“小女孩撒尿是蹲着的、小男孩撒尿是站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男孩、女孩分开入厕的训练,幼儿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同时还能分辨小伙伴的性别,而且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相互说教,认知快的孩子往往是其他孩子的小老师。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对于确立正确的心理性别尤其显得重要,这是家庭教育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当然单纯的指导幼儿“男女分厕”还远远不够,还要教会幼儿识别厕所及其他公共场合有男女性别区分的指示牌,帮助幼儿选择正确的服饰,合理的适合男孩或女孩的玩具等。&   在教学中:对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性别的幼儿,教师可以进一步有意识的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教学图片让幼儿认识到男孩、女孩在生长发育、生理、衣着、动作、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行为表现特征,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这期间语言刺激的激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姑娘梳着小辫子,扎着漂亮的皮筋,别着好看的发卡”。老师表扬完哪个小姑娘之后会发现,即使头发再短的小女孩也会别着发卡来幼儿园,语言刺激的激励作用引发了小女孩爱美的心理欲望和天性,对于男孩也同样适用,“×××走路多神气,像警察叔叔一样”,其他的小男孩听到以后,也会纷纷效仿,挺起身板走路。&   指导幼儿正确观看图书、电视等流行文化,特别是在遇到其角色性别定位模糊情况,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将这些定位不准确的角色“动物化”不要以男性或女性的方式让幼儿辨认,以免出现因辨析不清而出现心理性别的定位失衡;从幼儿性别角色的认识过程看,幼儿是先有人的性别差异的认识,后有动物的性别认识,比如六七岁时才有问到小动物是公的还是母的。然而幼儿教学中教学图片的应用是最常见的模式,幼儿最喜欢小动物的故事。在教学图片中,往往猫姐姐、熊妈妈都是头戴花朵身穿裙子非常女性化,大象伯伯、猴子哥哥都穿着男性化十足的服装,老师在讲故事时不用强调服饰差异,图片潜移默化的作用已经让幼儿能正确称呼小动物的角色,可见优秀教学图片资料的正面引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有调查调查研究表明,幼儿时期在幼儿园和学校成长起来的孩子出现性心理角色错位的比例明显小于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说明幼儿园在幼儿性心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幼儿教育的问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必然伴随着新问题、新情况的涌现,作为幼儿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当不断学习,时刻紧跟时代高速发展的脉搏,及时注意到周边的幼儿发生的变化,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并充分利用好幼儿园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做好教育干预和正确引导,为家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QQ群: QQ群:您所在的位置:
& 童年成长 & 正文
孩子4大高危性格父母早干预
日08:31  
  老公是大男人主意,很要强的人,他歧视女人,在他的骨子里,女人娶回家里就是伺候男人的。他每天下班就要我给他端上洗脚水...
4高危“性格信号”家长应干预  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倪端了。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进行培养的。 以下的几个信号是提醒父母们对孩子要进行帮助和干预了。一、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来了生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最尴尬的情形莫过于,死活不肯跟长辈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为蜷缩的刺猬了。事实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论什么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材。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改进办法: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好像在搭积木时,他会比活跃的表哥搭得快。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 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谈,需要详细体会到能够指导他每一个尴尬的困境。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幼儿行为问题的教育干预和心理治疗
来源:来自网络
  [摘要]如何对幼儿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是幼儿园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看,在正常教育生态下,教师可以从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运用可操作的心理治疗技术、将幼儿从游戏情景引入真实生活以及进行弹性的行为塑造等方面进行教育干预,从而矫治幼儿的行为问题。
  [关键词]幼儿;行为问题;教育干预策略;心理治疗技术
  面对幼儿的一些行为问题,如社会退缩、攻击、违纪、多动等,幼儿园教师往往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教师认为行为问题可能既不利于幼儿本人的发展,还会影响幼儿群体的正常教育活动,应该及时加以矫治。另一方面,由于学界对幼儿行为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教师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去识别什么是幼儿正常的个性表现,什么是幼儿的行为问题,害怕自己在矫治幼儿的&行为问题&时扼杀了幼儿的个性,因此教师又觉得对幼儿的行为问题应顺其自然。认真考察教育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的行为问题尚不明显时多采用顺其自然的策略,而当幼儿的行为问题比较明显甚至影响到集体教学时,则会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处理幼儿的一些行为问题,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还有一些教师在面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因此,如何在不扼杀幼儿个性的前提下处理幼儿的行为问题,将幼儿的发展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这是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育技能。本文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探讨正常教育生态下幼儿行为问题的教育干预策略。
  这些教育干预策略基于这样一些基本观点:(1)行为问题的产生与教育息息相关,要解决幼儿的行为问题必须首先审视我们的教育,从改进教育的视角来干预幼儿的行为问题。干预的策略其实就是教育的策略,它有别于医学和心理学中的专业干预。(2)对于幼儿偏离正常的行为,我们应本着预防和矫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干预,以不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为基本准则。(3)我们应以生态的、游戏的、顺应幼儿发展规律的策略应对幼儿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
  一、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
  不少研究表明,儿童与托幼机构教师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它可以预测儿童的同伴关系、行为问题和日后的学业成绩。同时,师幼关系质量对课堂管理和幼儿的学习均有重要影响。&早期儿童研究文献中最为一致的观点之一就是,学习环境中富有情感并且是正面引导的方法能培养儿童的建设性行为。如教师良好的语气以及运用正面引导的方法来鼓励预期的行为,仅这两种方法,就构成了几乎所有学前教育方法所提倡的教师策略的关键。&为什么师幼关系在幼儿的发展中会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认知和情感是幼儿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建立安全融洽关系的过程既是师幼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幼儿发展认知能力的保证。其次,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他们与成人的关系从亲手关系过渡到师幼关系,师幼关系的品质决定了幼儿对他人和世界的基本认识。安全融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乐群、合作、友爱的良好个性,这一过程正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最后,幼儿在教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积极自在地投入学习活动。可见,良好的师幼关系不仅对幼儿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幼儿开展有效学习的保证。一般而言,师幼关系的淡漠和恶化预示着幼儿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关注师幼关系,把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作为一种策略而不仅仅是原则和理念,这是预防和应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关键。这与罗杰斯的教育思想和心理治疗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借鉴罗杰斯关于关系建立的原则和策略来审视现有的师幼关系,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教师应注意:(1)以发展的观点认识幼儿的行为问题,将幼儿的行为问题视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来应对。(2)坚信所有的幼儿都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责任。(3)尊重所有幼儿的选择和需要。(4)将教育的责任定位于&引导&而不是&教导&。(5)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幼儿的行为及其意义并给予适宜的引导。(6)重视良好关系的建立,将良好关系的建立视为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二、运用可操作的心理治疗技术
  在营造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础上,有必要引入一些有效的、容易掌握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提高干预的针对性。接触和阻抗是完型疗法的重要心理治疗技术。所谓接触就是通过各种感官与环境进行互动。接触的方式主要有七种:看、听、触摸、交谈、行动、微笑和品尝。完型疗法认为:&与环境的接触是个体成长所必需的,它是个体改变自己及其对世界经验的一种手段。一旦与环境相接触,变化便不可避免,因为个体会吸收、同化或排斥他所接触的内容。&良好的接触是个体对身体感官的恰当运用,可使机体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以健康地表达情绪情感,自如地运用认知能力,表现出积极的心理状态和特征,如学习、思考、好奇、探索、交谈以及不同的情绪反应等。个体如果在接触过程中受到抑制、局限或者阻断,接触就会遇到困难,变得支离破碎而失去内部的一致性。为了获得内部的一致性,有些个体可能会以限制、抑制、阻断的方式削弱自我,使自己变得不那么敏感,从而限制自己的身体,阻断情绪的表达,抑制自己的智力。结果就是自我的日渐消失以及对接触能力的破坏,而这样的处置常常导致行为问题的出现。从这一角度看幼儿的行为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幼儿的&行为问题&比较怪异,但是这正是他们试图获得内部一致性的尝试。例如,幼儿不善交往,只好通过离开同伴来获得自在感,以克服交往的焦虑和自卑,等等。行为问题的实质是幼儿通过各种减少接触的方法来减少不快。如果听之任之,幼儿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会逐渐减少,幼儿的行为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如果一味强迫幼儿接触世界,开放自我,又会增加他们的痛苦,加重他们的行为问题。因此,通过有效的策略发展幼儿的接触能力,使幼儿以适应的方式获得内部一致性,这是教育干预的重要策略。
  安全感是良好接触的保证,教育干预必须营造友好接纳的氛围,使幼儿获得安全感。例如,创设游戏环境,将幼儿自然地引入游戏,就是一种接触的策略。然而在接触过程中,一旦幼儿遇到麻烦,感到悲伤、担忧、焦虑、恐惧或者愤怒时,幼儿就会防护和限制自己,将自己包裹起来,抑制自己,并且阻断良好的自我表达,这就是接触过程中所遇到的阻抗。当幼儿出现阻抗表现时,教育者常常感到比较棘手,会产生沮丧和焦虑情绪,甚至会放弃自己的努力。事实上,阻抗表明幼儿在接触过程中虽然存在问题,但它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值得重视的信息。首先,阻抗是一种幼儿自我保护的方式,它反映了幼儿的生存状态;其次,阻抗是幼儿能力达到极限的一种信号;再次,阻抗是一种能量的显示,当阻抗出现时,幼儿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等;最后,大多数幼儿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阻抗与自我保护,这是正常的反应。由此不难理解,幼儿在接受干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阻抗现象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教师要认真分析阻抗的原因,及时调整干预对策,避免直接、武断、盲目地对待幼儿的阻抗反应。
  三、将幼儿从游戏情景引入真实生活
  有一定行为问题的幼儿交往能力有限,对真实的互动缺乏兴趣和信心,常常会遭遇交往的失败。例如,退缩的幼儿会更加退缩,有攻击性的幼儿可能会诉诸武力。游戏可以象征的形式使互动变得有趣而自然,营造出一种像戏剧一样的充满幻想的愉快氛围,从而吸引幼儿克服或忘却恐惧。游戏也可以&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技能。但是,游戏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因为它的形式是象征性的,&缺乏和真实世界进行的真实互动,幼儿的个性和思维会被局限在一个高度形式化了的、抽象而单调的象征性的世界里,他们的智慧会因被剥夺了现实世界的养料,从而失去在众多矛盾和冲突中建构升华的可能性&。
  我们曾对社会退缩幼儿进行过干预。我们从真实与象征性的维度分析了游戏的特性,将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和积木游戏分为不同的层次。表演游戏的象征性功能更大一些,而积木游戏的真实性更强一些。我们尝试利用不同的情境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减少幼儿的退缩行为。
  我们将提供故事作为象征性中介,以取代直接的训导和讲授,这是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和兴趣的。但是,如果仅仅提供虚构的故事,可能会使幼儿的兴趣停留在欣赏和娱乐的层面,不能自然有效地引发出观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行为。因此,在设计游戏时,我们先用虚构的、幼儿比较熟悉的故事引发幼儿初步的兴趣,然后利用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游戏调动幼儿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并以同伴和教师为中介进行游戏示范。实践证明,这样既可以维持游戏的愉悦性,又可以避免幼儿因能力所限而产生畏惧和挫败感。同时,在幼儿的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后,我们又组织幼儿开展娃娃家游戏。教师不再帮助幼儿分配角色,而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加入同伴的游戏,或利用积木创设一个真实的、需要分享和合作的游戏情境,教师进行适宜的干预。于是,幼儿从纯粹的象征性世界逐渐进入真实的世界之中,从而较好地发挥了不同情境的教育价值,解决了幼儿兴趣、学习和能力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当幼儿能力较弱时,象征性情境一般不会引发他们的紧张情绪,幼儿可以在以享乐为主的游戏中进行初步的学习,能力得到些许提高;而后可利用真实和虚构两种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并通过巧妙示范促进幼儿进一步学习。在幼儿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后,可将幼儿带入真实的世界中,用真实的矛盾和冲突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智慧,以实现真实的互动,巩固和发展幼儿的能力。这样做,既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又能避免蒙台梭利、皮亚杰以及某些学者所说的象征性世界的局限。
  四、进行弹性的行为塑造
  对幼儿的行为塑造可以通过标记性表扬和同伴中介两种策略进行。
  &标记性表扬&指的是以一种非常特定的方式表扬积极的行为。其特征是强化积极行为,表扬具体行为,而不是泛泛而谈,且表扬逐渐符号化、特定化,旨在对具体、积极的行为形成有效的强化。在使用标记性表扬的同时,教师要采用选择性注意一策略性忽视的策略,即有意忽视不恰当的行为而积极关注恰当的行为。这既是一种有效强化,也是一种积极期待,既能激发幼儿的恰当行为,也能预防幼儿的不恰当行为。更为重要的是,标记性表扬是对幼儿特定行为的表扬,不是&好孩子&、&你真棒&之类的泛泛而谈。因此,教师对幼儿值得鼓励的行为一定要及时表扬,让幼儿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得到表扬,教师的期待是什么,自己应该怎样做。在当前的学前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注意到标记性表扬的即时性和趣味性,却忽视了它的针对性。结果,幼儿只希望得到红花或彩纸这类东西,却不明白受到表扬的原因,从而失去了标记性表扬的本意。
  &同伴中介&的主要作用是发挥社会化同伴的示范作用和协助作用。社会化同伴可以为有一定行为问题的幼儿提供观察学习的榜样,帮助他们发展交往行为,丰富交往经验,并为其提供情感支持。社会化同伴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们的研究,具有如下标准的同伴可作为有效的社会化同伴:(1)接受教育干预的幼儿比较喜爱或至少可以接受的幼儿。(2)性格比较温和,有耐心,可以亲近当事幼儿的幼儿。(3)比较喜欢照顾人,能够带动当事幼儿进行游戏的幼儿。(4)这些幼儿与当事幼儿的能力差别不能过于悬殊,不会引发当事幼儿的自卑感和畏难情绪。我们的研究表明,这样的社会化同伴对矫治幼儿的退缩行为很有帮助。
  作者介绍:
  叶平枝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冯晓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运动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