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规则9元皮球6元买4个垒球规则的钱和买几个皮球的钱同样多?

垒球比赛规则是怎样的?
垒球比赛规则是怎样的?
09-01-12 & 发布
2005年中国垒球规则[按章节归纳集中][06年增加5条] 参考:[05年中国垒球规则][97年中国垒球规騗[中国垒球裁判法][05年台北国际垒球规则—王富雄][棒垒球比赛记录法的研究—王富雄][王富雄—国际垒球总会亚洲区垒球规则诠释者] 一.定义:[P1]是垒球规则的基本概念,是规则中专用名词的基本解释,应学习理解,用于实践。 二.场地:[P17][线宽均为7.6厘米,线为界内] 1.本垒打线:67.06米[220英尺] 2.垒间距离:18.29米[60英尺] 3.投球距离:13.11米[43英尺][女子] 12.19米[40英尺][女子15岁以下] 14.02米[46英尺][男子] 注:比赛中如发现垒间距离或投球距离有误时,在下一整局开始时予以更正,并继续比赛。[P19] 4.投手板:长61厘米.宽15.2厘米,固定地表。[以13.113米校正垂直本垒,平行一三垒] 5.投手区:以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44米为半径画圆圈。投手板固定圈内地表。 6.本垒板:为五边形,尖角向外,平面向内,前沿宽为43.2厘米,两边线长为21.6厘米与击球区平行,距击球区内边线15.2厘米,面对接手的两条斜边长为30.5厘米。[固定地表] 7.垒包:为38.1厘米见方厚度不超过12.7厘米。[应固定.可活垒][各垒摆法不同] 8.一垒垒包:呈38.1厘米[×]76.2厘米,厚度不超过12.7厘米,颜色明显不同的双垒包。垒包的一半固定在界内地区,颜色明显不同的另一半固定在界外地区。[小0.1×0.2] [规则]①.被击出球击中分别为界内界外。 ②.防守队员任何时候只能使用界内部分。 ③.有传杀时击跑员踏触界外另一半。 ④.在一垒界外传杀时,双方可踏触垒包任一部分。 ⑤.四坏球.安打或无传杀时击跑员可踏触任一部分。 ⑥.成为跑垒员后任何时候必须踏触界内部分。[P21] 9.二垒垒位应为二垒垒包中心。一二垒.二三垒间无连线。 10.击球区:宽:0.91米[DE].长:前1.22米+后0.91米=2.13米[EF][前三角地区,对击球员是界外地区,球停在里边是界内球][P5.S23]界内球规则没有击球区内前三角的概念。 11.接手区:宽2.57米[BC+BC1].长3.05米[CG] 12.跑垒限制线:本垒至一垒连线的中点[9.145米]向外延0.91米,画一平行线至一垒。 13.准备击球区:在本垒两侧,靠近球员席以1.52米为直径各画一圆圈。应就近使用准备击球区。 14.跑垒指导区:在一垒和三垒垒线外3.65米处各画一条向本垒方向延伸,与垒线平行,长4.57米的线。指导区在此线以外。在不影响防守的情况下可出指导区指导跑垒。[P32] 15.内场分界线:以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18.29米为半径画弧与边线相交。[05规则无说明,97规则P84.图1说明划法,名称为无草皮内场边缘线][名称将消失,划法将无依据] 16.场地划法:[P19][钢尺丈量,钉深,地面留软标记,防滑垒受伤][线宽均为7.6厘米,线为界内] ①.定A点为本垒板顶角,直线向前13.11米为投手板前沿中心,延至25.86米为二垒点, 延至67.06米为本垒打点。分别以A点和25.86米二垒点为圆心,向左右各18.29米画弧交叉,则内场为18.29米的正方形,A点成直角,左右交叉点为一.三垒。再分别直线向前,延至67.06米为边线至本垒打点各竖一根宽为7.6厘米的本垒打标志杆,画弧连接67.06米三点为本垒打弧线。地滚球滚出线外为死球。设本垒打围网,网高约1.2米至1.5米,网端应有明显标记。 ②.向后3.736米为接手区后沿中心定B点,再向后以7.62米—9.14米为半径画弧,分别画至与本一垒线.本三垒线平行,设弧型或平面后挡网,网高约8米。分别与本一垒线.本三垒线平行延长至67.06米处与本垒打线封口,有效区内无障碍,线外死球.设边网,网高约1.5米。 注:击球区.接手区:是垒球场地最难画的部分尤其左右区不易平行与投手板不易垂直。 [推荐画法]: 三.设备:[P23] 1.球棒:[P23][共13款97规则比05规则详细] ①.整木或木料粘合制成或用金属.竹片.塑料.石墨.碳素.镁.玻璃纤维.陶瓷等材料制成。 ②.呈园形,表面须光滑。[P17][97规则:三角形球棒击球面宽处不得超过5.7厘米] 3 回复:想了解2005年垒球规则吗 ③.金属球棒,可以成曲角形。[疑问][中国][金属球棒不得使用其他材料[镶嵌]握柄] 球棒必须是圆面形或三面形,且表面应平滑。金属球棒其握部可以成曲角形。[台湾] ④.长度不得超过86.4厘米。重量不得超过1077克。直径不得超过5.7厘米。 [焊接的或栓紧的柄头和粗端密封堵头不得脱落] 2.球:[P24] ①.白色球白缝线。黄色球红缝线。 ②.园周:30.5厘米。重量:178克—198.4克。 ③.球体表面应用双针缝合,针数不少于88针。 ④.赛前双方试投球为各自开场球,球体表面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3.手套:[P26] ①.分指手套:防守队员均可使用。[规格见规则][黑.黄.棕.红色,不能白色] ②.连指手套:只允许接手和一垒手使用。[违者接住球按不合法接球处理] 4.护具:[P28] ①.护面:强调附有护喉。[注意试投时也必须戴护面][P28] ②.护腿:接手必须带护腿,以保护膝盖。[P28] ③.护胸:接手必须穿护胸。[P28] ④.头盔:强调两个护耳。[P7.S31]接手和攻方人员均须戴头盔。守场员也可戴头盔。[P28] [P29] c.任何头盔如有破损,裂缝或凹陷时,不得使用,且必须拿出场外。[裂纹贴切] c.任何头盔如有破损,龟裂或凹陷时,不得使用。[台湾] [龟裂更贴切] ⑴.比赛中,佩戴不当或故意摘下头盔判出局。继续比赛,不影响其他封杀局面,本垒打除外。 ⑵.脱离其身上正常位置,被击出.传出的球或守场员触及。判戴该头盔的队员出局。[死球] 5.服装:同队队员应穿颜色一致的运动服。应有鲜明颜色的号码,高度至少15.2厘米,号码不得重复,个人姓名可呈现在背号上方。球员无背号不得参加比赛。[P29][双方服装应深浅区分] 6.球鞋:球鞋鞋面可用帆布.皮革等材料制成。鞋底应平滑或带有软或硬橡胶柱。金属鞋钉不可超过1.9厘米。不允许圆金属钉。青年队均不允许使用带金属钉的鞋。[P27] 四.教练.队员和替补队员:[P32] e.教练不得使用会给队员,裁判或观众,带来负面影响的语言。[P32][中国][骂本队不文明] e.教练不得向对队人员,裁判或观众,使用恶劣的负面语言。 [P28][台湾][骂对队判离场] f.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器具:场内场外均不允许。[e.f判该教练离场][P32.S1.f.][打手机?] 1.上场队员名单[应填写]:队名[TEAM].VA.对方队名.日期[DATE].教练[COACH]按击球顺序填写上场队员姓名[NAME].衣号[NO].位置[POS]。九名击球员。如采用[DP],将被代打的防守队员填写在第十位。再将替补[SUBSTITON]姓名[NAME]衣号[NO]填写在名单上指定地方。 2.首饰:暴露在外的珠宝首饰.手表.首镯.耳环.项链或裁判员认为有危险的硬物,均不许在比赛中佩戴,如佩戴必须用软物包裹.胶布固定。裁判要求摘掉,拒绝执行时,判罚出场。[P30.ɡ] 3.上场队员:[P33] 投手[F1].接手[F2].一垒手[F3].二垒手[F4].三垒手[F5].游击手[F6].左外场手[F7].中外场手[F8].右外场手[F9].指定队员[DP]。[DP]登记在九名击球次序的名单中,[DEFO]登记在第十名。所有在场替补队员的姓名及比赛服号码必须列于名单上指定地方。[P33. b.女队必须女性] [P33.S2.a.3.][中国]合格的报名队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添加到在场替补队员名单中。[疑问] [P29.S2.a.3.][台]唯有列于名单上之合格队员,在比赛中才能替补。[同是3.款意思截然不同] [一式四份:本方.记录.主裁判.对方各一份][主裁判应对照检查,赛前询问是否变动。同时交换] 4.除接手位于接手区内,投手必须站在合法的投球位置或投手圈内,其余的守场员必须站在界内地区的任何位置,才能开始或继续比赛。[P34.S3.6.注][为接界外腾空球不可站在界外地区] 5.指定击球员[DP]:[P34.S5]:改[DH]为[DP]增加[DEFO][DP可守. DEFO可攻] ①.指定队员[DP]可替代任何一守场员进攻,必须赛前告知,并登记在九名击球次序的名单中。 ②.开场[DP]被替补之后,可再进场一次,按原击球次序进场。[例外]开场队员只可再上场一次。 [P39]i.开场队员可以多次被替补。[中国][疑问][P34]i.先发队员可以重复替补。[台湾] ③.DEFO登记在九名击球次序的名单后第十名。 ④.开场[DP]在比赛中,必须按固定击球次序击球。 ⑤.DP及其替补队员或暂替队员不得同时参与进攻。[P35第八行][或暂替队员]印重 ⑥.DP可在任何时间被一名击球员.跑垒员或其带打的DEFO替补。 注:DEFO替代DP,不视为替补。[新概念] [是否属于场上更换位置?][疑问] ⑦.若开场DP进攻时被DEFO或替补队员替补,则被视为退场。 ⑴.若被DEFO替代,则比赛队员由十人减为九人;若DP未再进场,则比赛可合法以九人继续进行直到终场。[新概念] ⑵.若DP再进场,可参与进攻和防守,继续以九人比赛;或回原先的棒次,而DEFO回到第10位仍只参加防守。[如DP代替DEFO以外的队员防守,则该队员只进攻不防守,不视为退场] ⑧.DP可替DEFO防守,而DEFO被视为退场,比赛队员减为九人。[新概念] ⑨.DEFO可在任何时候被一名合法替补队员或DP替补。DEFO可再进场一次,他或者回到第10位,或者到DP在击球顺序中的位置。[新概念] ⑴.DEFO如回到第10位,仍只能防守,但任何位置皆可。[新概念] ⑵.如回到DP的击球位置则参与进攻及防守,比赛将继续以九人进行。[新概念] 6.队员替补或再进场必须通知裁判,方可进场比赛。[P37.S8.b]司球裁判应及时通知记录员及对方队,该队员姓名.号码.位置。否则该队员经对方申诉后。判违规队员离场。并宣布其为不合格队员。 7.[P37.S7.a.注.]开场队员与其替补队员不得同时出现在击球次序的名单中。 8.服从宣判:任一名队的成员对裁判员的判断性决定提出争议。[判:给予该队警告:若再犯,则判违者离场][P40.S9][非常重要] 9.队员席管理:教练.队员.替补队员或其他人员等,不得停留在所指的队员席以外。[不包括准备击球员在准备区.局间攻守交换.投手热身.跑垒指导员及裁判员同意等][先警告;再犯则判违者离场][规则没有进攻时,跑垒指导区必须有跑垒指导员的规定][P40.S10][非常重要] 10.暂替队员:比赛中任何队员有出血的情况,在适当时间内不能止住,或其运动服上有血污,则必须下场处理。出血完全被止住,地面清理干净并覆盖好,如必要的话,运动服以后,方可上场比赛。使用暂替队员,不是替补.代打.代跑。只能暂替本局及其后的一整局,至出血队员返回上场即可。否则暂替队员变成替补队员。[P40.S11] [使用暂替队员不受替补规则制约] [即出血队员返回,暂替队员下场,成为替补队员,可再进场替补][新概念] [文字探讨]:中国规则[P40.S11.]是[必须出血完全被止住,地面清理干净并覆盖好][即止血.场地清理干净并覆盖好][疑问][车祸] 而台湾规则是[除非已止血,清洗干净及覆盖][即队员止血.洗净.包扎的意思][带伤比赛] 附:不合法队员.不合法再进场.不合法替补队员.和不合格队员的概念: 不合法队员:未通知裁判即进场比赛的开场队员或再次进场比赛的替补队员。[判离场][P8.S36] 不合法再进场:A.开场队员两次替补再进场。 C.开场队员被替补后没按原击球次序再次进场。 D.替补队员被替补退场后,再进场。 E.[DP][DEFO]再进场没按开场击球次序击球。[P8.S37] [任何时候均可提出申诉判该队员和上场队员名单上的领队或教练离场][P37] 不合法替补队员:未通知裁判即进场比赛的队员。[对方申诉前]违规队补通知或投球前发现视为合法。投球后攻队违规为申诉行为按击球顺序错误2处理。守队违规攻队可选择完成击球维持现状或按发现时的击.球数继续击球,再投出下一球只能选择维持现状。[判违规队员离场。并宣布其为不合格队员] 不合格队员:曾被判罚而不能再合法参赛的队员为不合格队员。如再进场则判该队弃权。[P9.S41] 五.比赛:[P42] 1.某队因下列情况时,裁判员应判该队弃权对方获胜:[P43.f] ①.未能按规定时间到场或拒绝按规定时间比赛。[P43] ②.比赛开始后,一方拒绝进行比赛时。[罢赛][P43] ③.暂停后,当裁判员宣布继续比赛之后两分钟,如一方未能继续比赛时。[P43] ④.一方故意采用明显的延误或敷衍比赛策略时。[P43] ⑤.经裁判员警告后,还故意违犯比赛规则时。[P43] ⑥.判罚某队员或某队任何的人员出场或离场,而在一分钟内拒不执行时。[P43] ⑦.因某种原因致使某队不足比赛规定的人数时。[P43] ⑧.被宣布为不合格的队员再进场,而且投手已投出一个球时。[P43] ⑨.如任何一队的成员或其观众殴打裁判时。[P42.e.] ⑩.运动员资格有问题,经组委会.竞赛组审定后裁决。可判该队弃权。[P99.S6] 2.获胜球队:[P43] ①.正式[有效]比赛比分领先的队。[P42.S3.a][遇特殊情况五局为有效局][P42.S3.c] ②.一方弃权判对方7比0获胜。[P44.S4.c][如胜队已超过7分,一方再弃权,则实际比分有效] ③.一攻一守为一局,五局或七局时后攻队领先也可按整局结束比赛。[P42.S3.b][可限定时间] ④.符合领先规则:即三局20分;四局15分;五局10分;[P44.S5][净胜][可规定X局] 3.平局决胜:七局后双方平局,从第八局起,每局开始在二垒安放一名跑垒员,即第九位击球员,继续比赛,直到决出胜负。[P44.S6][疑问][87年十局][上一局最后一名完成击球任务的队员] [突破僵局:自第八局开始,每半局攻队之末棒球员,即为二垒跑垒员][台湾][87年长春沉痛教训] 4.得分无效:[第三人出局前]击跑员未能安全到达一垒被杀出局时。任何跑垒员被封杀出局[包括申诉]。跑垒员在投手投球前离垒过早时。跑垒员被申诉出局是封杀局面时。前位跑垒员被判出局时。[P44.S7.b] 5.暂停作指示:[P45][利用暂停控制时间。七局比赛允许十次暂停,五局比赛允许八次暂停] A.攻队:每一局一次,裁判员不得允许请求超过一次暂停,若教练或领队坚持要求第二次暂停时,则判离场。[P45.S8.a][停前离场等于没停。停后离场等于允许] B.守队: 1.在七局中,只允许有三次。在七局以后,每局可有一次暂停作指示。[P45.S8.b.] 2.七局未达三次,则丧失剩余机会。[P45.S8.b.] 3.在七局中超过三次或在七局以后每局超过一次,判当时的投手为不合法投手,本场比赛不得再投球。[P45.S8.b.] 4.若利用攻队暂停时,守队的暂停不算,但是时间不得长于攻队的暂停。[P46.c] C.若裁判员中止比赛时,则任何交谈均不算暂停。[P46.c][换人时,不允许教练进场指示投手] [注]时间条款:二秒.十秒[投手静止].十秒[击球员进入击球区].二十秒[接回传后投出下一球]. 一分钟[拒不执行判罚时.暂停.投手试投].两分钟[拒绝继续比赛时].48小时[书面抗议]. 六.防守: 1.投手:[P47][认真学习合法投球与不合法投球条款及罚则][对裁判工作.训练工作都有益] ⑴.未持球,不得站在投手板上或其附近,做投球动作或。[不合法投球][P47.a.] ⑵.当接手不在接手取内准备接球时,投手不得投球。 [不合法投球][P47.b.] ⑶.投手踏板不得超出61厘米[投手板两端][不合法投球][P47.c.] ⑷.投手应踏板分手看暗号。 [P47.d.][投手不得戴护腕等][P49] ⑸.必须双手合掌握球于体前,完全静止二至十秒,然后开始投球。[否则不合法投球][P47.e.] ⑹.踏板分手再合手再分手。[不合法投球][S3.b] ⑺.向前伸踏超出61厘米投手板两端延长线。[不合法投球][S3.h] ⑻.鸦式跳投: 投手轴心脚离板后二次瞪地或二次发力。[P4.S16][P48.j][不合法] ⑼.投球失落:判给击球员一球。继续比赛。跑垒员有被杀出局危险。[P52] [故意失落不合法] ⑽.投手接球后二十秒内,必须投出下一球。[否则判给击球员一球][P48] ⑾.不合法投球动作:[踏板脚移动.侧投.绕环中途停止.继续绕环.手腕外翻.撤板等][P48] ⑿.投球无效:[P53] a.投手在暂停时投球; b.击球员由于前次击球后身体尚未恢复平衡而投手迅速投球; c.投手投球出手前跑垒员离垒过早被判出局时投球无效。[合法] d.投手在裁判员宣布界外球成死球局面后,跑垒员还未返回原占垒位前投球时;[裁判没准备好投球和击球员尚未做好准备投球];[为防止跑垒员连续进垒故意进圈投球无效] ⒀.投球中身。连续中身建议更换投手。[击球员的双手不作为球棒的一部分][P67.f.注] ⒁.二次暂停做指示。更换投手。[P52.S12][面对一名击球员不得使用两名以上投手] ⒂.试投五球或一分钟,每超一球判一球。在同一局中,投手再度回到投手位置,没有试投。[P51] ⒃.好球区: [快投]本垒板上方空间任何一部分,高度为击球员击球时自然站立时,低于其腋部,高于的[应是其]膝部上沿,为好球区。[中国][P15.S74] [疑问] 好球带: [快式]是指击球员於正常打击姿势下,取其腋部以下至膝部以上之高度,并在本垒板上空之七面立体部分。[台湾][P12]见[图十七] 注:好球区高度应以球的上沿低于腋,球下沿高于膝部上沿。左右应比本垒板各多一球。 ⒄.向垒上传球问题:投手踏板不得向垒上传球,若为了申诉则取消申诉。判给击球员一球,跑垒员安全一个垒。投手持球踏板进行口头申诉时,不判不合法投球。[P50.S8] ⒅.投手撤板问题:投手在双手分开之前,可以向后撤板退出投球位置,若向前向左右两侧撤离,则为不合法投球。[P50.S8.注:] ⒆.有意保送问题:若投手有意保送击球员时,所有的球均需投出。有意保送而投偏外球不为不合法投球[中国]。[P48.S4][97规则慢投可以][05规则快投慢投都不可以][截然不同][疑问] 若投手故意保送击球员时,告知球审,既可送击球员上一垒,投手告知球审,视同投球。 [台湾规则快式.修正式.慢式都可以][P42.48.54] ⒇.不合法投球击中击球员,成死球,判击球员进一垒;所有跑垒员进一个垒,不予选择。[P51] 2.接手:常见的规则: ①.必须穿戴护具。热身或试投球时必须戴护面。[P28] ②.接手必须位于接手区内.至投手的球出手。[P49] ③.防碍击球员击球。[击中手套等防碍行为][如击中球攻方可选择][P66.S1.d] ④.无球封垒。凡守场员手无球或不是正在接击出的球阻挡跑垒。[P11.b] ⑤.两击以后是否合法接住擦棒球.击而不中的球.好球未击的球。[继续比赛] ⑥.触后挡网再接住为界外球。[P3.S11.注:][死球][裁判员注意躲闪,后退网边观看] ⑦.不是牵制球或传杀跑垒员,向没有跑垒员的垒上传球。[P49][每传一球判一球] ⑧.接住投球后,包括界外球,必须直接回传投手。[P50.S8.b][否则判给击球员一球] 3.接球: ①.合法接球:守场员必须用手或手套接住接牢击出.传出或投出的球。[P3][守场员接球时球 在手或手套中弹跳或手套扣在地上都不为接牢][掉球和第二动作失落][腾空球没落地再接住合法] ②.不合法接球:[P74] ⑴守场员故意用脱离身体的帽子.护面.手套.或球衣接住[接触]击出.传出或投出的球。[阻击.传.投球][判给进攻队员:击出的球三个垒.传出的球两个垒.投出的球一个垒][P74.f] ⑵除接手.一垒手外,其他任何守场员用连指手套接住击出或传出的球。[攻队选择][P85.O] 七.进攻:[P57] 1.击球次序:赛前填写上场队员名单以确定击球顺序,全场不变。替补后再上场击球顺序不能变。 击球次序错误处理方法:即击球员未按应轮击的次序击球时。[P58][一听二查三处理。快而准] ①.错误击球员未完成击球任务时。[守方申诉][判:应轮击的击球员可合法调入按错误击球员已有的击和球数继续击球][场上形成的局面有效][P58.1.] ②.错误击球员已完成击球任务,投手尚未向下一击球员投球时。[守方申诉][判:应轮击的 击球员出局,其下一名击球员上场击球。完成击球任务前的攻守行为有效.因错误击球员 的击球而进垒或得分,均属无效][P58.2.] [疑问]:击球次序错误的第二种处理方法:[P59] c.下一击球员为被判出局的次一击球员。若被判出局的次一击球员正好是[有效]出局的错误的击球员,则按击球次序再下一位击球。[中国][P59][两个出局吗?一错再错][97规则:下一击球员为被判出局的次一击球员] c.被判出局的正位击球员之次位击球员,即为下一位击球员,若被判出局的次位击球员正好是错位击球员,则下一位击球员仍然是错位击球员。[台湾][判罚截然不同] ③.错误击球员已完成击球任务,投手又已向下一击球员投球。 [守方申诉][一切攻守行为有效.错误击球员的下一名击球员上场击球.应轮击的击球员失掉此次进攻机会] [P59] ④.接第三种处理方法如错误击球员的下一名击球员在垒上,不需把他召回,再下一名击球员上场击球。[P59] 击球错误处理①.例:应3打.错5打.[申诉]换3.接续5的击球数继续打。攻守有效。 击球错误处理②.例:应3打.错4打老K出局.未投下一球[申诉]3出局.还是4击球。[不能3 出局.4老K出局也有效.二人出局.5击球][再申诉5错误.4又出局。][二人三个出局?] 击球错误处理③.例:应3打.错1打.完成击球任务.投出下一球[申诉].一切攻守有效.2击球。 击球错误处理④.例:接[三]例,如2在垒上跑垒.不需把他召回,应3击球。 2.准备击球员:[中国][P57]S1准备击球员c.在区内准备时,可以使用两支正式球棒,或一支认。[遗漏] [台北][P57]或一支认定合格之热身球棒,若二者混用时,不得超过二支。[中国遗漏条款] 3.击球员:[P62.S6] ①.击球员必须戴头盔持合格球棒进入击球区击球。[P59][十秒钟内未进入击球区,死球,不必投球判一击][不戴头盔则判其出局][准备击球员不戴头盔经一次警告再犯,判离场][P29.1] ②.双脚完全占在击球区内,可踩线不能出线。[P60][无罚则] ③.不合法击球时:[判:击球员出局][死球][P62] [图十]无球封垒 ⑴.一脚或两脚完全踏出击球区击中球时。[P62][判:击球员出局][图十八] ⑵.击球员踏触本垒板击中球时。[P62][判:击球员出局]见[图十八] ⑶.携异型球棒或不合格球棒进入击中球时。[P62][判:击球员出局] ⑷.携异型球棒进入击球区时。[判:击球员出局,还判该击球员离场][P62] ⑸.投手踏板准备投球,击球员直接从接手的前方跨越至另一击球区时。[P63][击球员出局] ④.当击球员先退出击球区,然后助跑进入击球区击中球时。[P62][判:击球员出局][未中一击] ⑤.击球员两击后三击不中时。[K][第三击是好球未击.击而不中.擦棒球时][判:击球员出局] ⑥.击球员两击后击球不中球中身时。[P62][击球员出局][击球员的双手不作为球棒的一部分] ⑦.击球员两击后触击成界外球时。[判:击球员出局][P62] ⑧.两人出局前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三击不中接手接住或接不住时。[判:击球员出局][P64] ⑨.两人出局前,一二垒,一二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内场腾空球时。[判:击球员出局][P10] 4.击跑员:[P65] ⑴.击出腾空球被接杀。[判:击跑员出局][P58] ⑵.到达一垒前被封杀。[判:击跑员出局][P58] ⑶.到达一垒前被触杀。[判:击跑员出局][P58] ⑷.到达一垒前为避免或拖延被触杀,而往本垒后退时。[P70] [死球][击跑员出局] ⑸.到达一垒前,未跑跑垒限制道在界内地区防碍传接球时。[P69][死球][击跑员出局] [为避免防碍守场员接击出的球,可以跑出跑垒限制道,依裁判判断是否防碍。传球传中击跑员不一定构成防碍][P69][继续比赛] ⑹.在界内地区碰触击出的界内球时。[P69][死球][判:击跑员出局][必须两个界内] ⑺.故意用放下棒在界内地区碰触击出的界内球。[P69][死球][判击跑员出局][必须两个界内] 例外:击球员在击球区内碰触击出的球时或在击球区内碰触击出的界内球时。[P6][判: 界外球] ⑻.准备击球员.跑垒指导员防碍守场员接界外腾空球时。[P57][死球][判:击跑员出局] ⑼.击跑员跑垒甩棒防碍守场员正常防守或造成不良后果时。[砸人出局][死球][规则无规定] ⑽.击跑员过一垒不是合法踏触双垒包的界外部分,被封杀.触杀.被申诉。[P22][击跑员出局] ⑾.击跑员防碍本垒明显的传杀时。[P83.y][死球][击跑员和跑垒员都出局] 5.跑垒员: ⑴.击跑员过一垒后返垒时没合法踏触双垒包的界内部分,被触杀。[P22][跑垒员出局] ⑵.跑垒员在一垒踏触双垒包的界外部分准备跑垒时。[P22][跑垒员出局][视为没踏垒] ⑶.跑垒员在投手合法投球出手前离垒过早时。[P52.c][跑垒员出局][死球,投球无效] ⑷.跑垒员在投手合法投球出手前没踏触垒包时[P82.u]。跑垒员未能立即向下一垒位跑进或不立即返回原垒时。跑垒员已经返垒不论任何理由,如再离垒时。[P83.2.][死球,跑垒员出局] ⑸.跑垒员防碍守场员接击出的球。[P82.m][碰触守场员或故意触球][死球][跑垒员出局] ⑹.当守场员触杀离垒的跑垒员时。[P84.g][跑垒员出局][注意握球不稳.手或手套中无球] P11:S49.合法触杀:[台湾]野手触杀跑垒员之后球落地则触杀无效。[中国较绕弯][疑问] ⑺.跑垒员为避免守场员持球触杀绕出0.91米以外。封杀局面逆向跑垒。[P79][跑垒员出局] ⑻.当守场员持球等待触杀,而跑垒员故意冲撞守场员时。[P82.注][出局][行为恶劣判离场] ⑼.两名跑垒员不得同时踏一个垒。[P72.d][合法占垒触杀后位出局。被迫进垒触杀前位出局] ⑽.击跑员过一垒后,有向二垒行进企图,返垒时被守场员持球触及提出申诉时。[P1.S2][跑垒员出局][注:持球踏垒不能申诉,继续比赛,跑垒员可向二垒行进] ⑾.跑垒员漏踏垒,被守场员用持球的手或手套触及身体或踏垒提出申诉时。[P1] 参考资料:2005年中国垒球规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垒球技术难度、运动剧烈程度低于棒球,后成为女子项目。垒球运动的诞生完全是处于一种需要,由于恶劣的天气和拥挤的城市影响,棒球运动转移到室内,就形成了垒球运动。垒球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这项运动很快发展起来,并逐渐又转移到室外,现在全世界有2,000万人进行这项体育运动。  同美国三大运动之一的棒球相比,垒球所需的场地小、球体大、球速慢(因为垒球运动的规则规定在抛球过程中,手必须要在肩下)。由于以上诸多优点,垒球运动很快风靡美国各地。  垒球运动分为两种——快速垒球和慢速垒球。垒球的这两种形式都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势力的扩张,垒球运动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此后,垒球逐渐成为女子运动。1950年代,垒球项目也从大众游戏转变成为竞技体育项目。澳大利亚早在1947年就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而相应的男子比赛直到1984年才开始。1965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的第一届女子垒球世锦赛决赛中,东道主澳大利亚队以1-0击败了美国队,夺得了世界冠军。这次比赛后,快速垒球很快成为了垒球运动的主流。  第二届女子垒球世锦赛举行于1970年。此后,每隔四年,便分别举办一次男子、女子、青年垒球世锦赛。时至今日,在垒球运动产生百年之后,垒球仍然是全美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世界垒球联合会也有了一百一十多个成员国。  垒球运动发展初期,包括四名游击手,每方有十名上场队员。慢速垒球又被称为kittenball和mushball,由于慢速垒球的规则要求投手掷出的球必须要有一弧线,从而有效的限制了球速,使得比赛的比分通常很高。与此相反,快速垒球则是低分投手的竞争,比赛中也只有九名上场队员。  不过奥运会的垒球运动可不比职业棒球运动差多少,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曾有投手投出了时速高达118公里的球。由于垒球的投手与击球手之间只有12.2米的距离,棒球为18.4米,一般棒球投手的球速为每小时160公里,所以对于垒球选手来说,其反应能力不比棒球选手差多少。  此外,在英文中名为“软球”(softball)的垒球其球体实际上与棒球同样坚硬。两种球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垒球体的周长为30.4毫米,棒球体的周长为22.8毫米。  垒球项目将会在2012年退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 女子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交替进攻和防守的比赛项目。比赛一般进行7局,7局结束后夺得分多者获胜。如果7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的话,将进入延长赛,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正式比赛一般有4名裁判执裁,分别为1名司球裁判和3名司垒裁判,重大比赛还会再增设2名司线裁判。  垒球比赛双方各有9名队员上场参加比赛。  防守队员根据场上位置分别为:  1. 投手  2.接手  3. 一垒手  4. 二垒手  5. 三垒手  6. 游击手  7. 左外场手  8. 中外场手  9. 右外场手  进攻队员依次按事先排定的次序上场击球。  得分和安全  在比赛中,防守方的击球员击打进攻方投手投出来的球后,待球落在边线以内后才能跑垒,落到边线以外为界外球,击球员继续击球。如击出的球在空中即被防守队员接住,无论界内界外,击球员都直接出局。球落在界内后,防守队员须迅速捡起球并传向指定垒位,如果击球员(或已经在垒上的跑垒员)在球传到相应垒位之前先到达,则为安全,否则就出局,如果击球员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并转变为跑垒员,然后依次跑上二垒、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时,得一分。在一局内,如果进攻方有3名队员出局,则进攻结束,双方交换攻守。双方各攻守一次为一局。  本垒打  本垒打是指击球员将球直接击出外场围网,此时击球员和所有在垒上的跑垒员都可以跑回本垒并得分。  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交替击球和接球的比赛项目。比赛双方的目的是力争在7局比赛(即七轮击球)中获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击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话,那么,该队的半局就宣告结束。如果七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的话,两队将进入附加赛,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  得分:  在一局比赛中,如果击球手击中球后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然后跑完所有的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此时,这支球队得一分。击球手击中对方队员投出来的球后,该击球手占得一垒。击球手击出来的球必须落在边线以内,对方接球队员之前,这样,对方接球队员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将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垒之前,击球手必须先到该垒。  上垒:  如果击球手将球击出场外(击球区外四个投球点以外)或者被对方投出来的球打到身上,击球手也能安全上垒。但是,如果是一个本垒打,经常是将球击出场外围栏,那么,击球手和所有跑垒球员都要绕各垒跑一周,然后马上得分。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击球队员安全到达第一垒后,然后其他击球手击中投球后,逐垒占领,这样才能得分。  击球队员和跑垒员可以跑到下一个没被其他跑垒员占领的垒。但是,如果击球队员在接球队员之后上垒,那么,该击球手就被淘汰出局。如果击球手打出一个地面球,那么,一垒的跑垒员就要尽快跑到第二垒,这样,击球手就能轻松的跑到第一垒。类似的,如果一名队员被迫跑到其队友原先所占的垒时,其他的跑垒员也要相应的跑到下一垒。  在这两种情况下,跑垒员都必须跑垒,而接球手在接到球后,只需比跑垒员先到下一垒,就可以将对方跑垒员淘汰出局。不需追赶对方跑垒员。.  触击球:  有意的等来球碰到球棒或是用球棒轻轻触碰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   在垒球的比赛中,击打触击球时的隐蔽性很高,因此击球员可以通过击打触击球的方式快速上垒。同时,触击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在一垒有人或二垒有人的情况下,由击球员击打出触击球,用自己吸引防守队员的注意,使在垒位上的跑垒员成功的站上下一个垒位。这种牺牲自己使得同伴安全上垒的打法叫做牺牲触击。  触击球正是因为隐蔽性很高,可以使跑垒员安全的上垒。因此,在每场比赛中防守队员如何处理各种触击球就成了能否增加出局数的关键之一。  将对方击球手淘汰出局:  投球手的目的就是要将击球手(即跑垒员)淘汰出局。要达此目的,有如下三种途径:  迫使击球手向内场手击出一粒地面球,(内场手向一垒球员掷出球后,立即跑到一垒)。  迫使击球手将球击向空中,这样队友能将球接住。  迫使击球手三击不中出局。  其他规则:  如果击球手打出一粒边界球,除非该队员在此之前已击出两粒好球,那么这个球算击球手的一次失误。  如果击球队员在前两次击球失败后,第三次击出的球被接球队员接住,那么,该击球手就会以三击不中而被淘汰出局。  接球手一旦接到被击球手打到空中的球,跑垒员就必须离开本垒,然后在接球手之前赶到下一垒。  在球被接到之前,如果跑垒员跑离本垒,而且,接球队员在跑垒员赶回之前拿到球并成功上垒的话,那么,该跑垒员被淘汰出局。  击球手可以跑过第一垒,但如果她跑过或滑过第二垒或第三垒,就有可能被接球手追上而被淘汰。  跑垒员可以在击球手击球之前就开始跑垒,或叫窃垒。  击球手在第三打时,触击球犯规就会被淘汰。  投球手在掷球时必须至少有一条腿着地。  队员被替换下场之后可以重新上场,但是一名替补只能替换一名场上球员。  垒球场:  通常,垒球得内场为泥地,外场是草地。因为垒球场内场被本垒和其他三垒围成一个菱形,所以垒球场也被称为菱形场。  垒与垒间隔18.3米(60英尺)一条假想的线将四个垒连成一个锐角为45度的菱形。  投球手站在球场中央一块橡胶制的投球垫上。实力强劲的投手一般都能将球以110千米/小时的速度掷出。但是,为了扰乱击球手的击球节奏,投球手也会掷出一些稍慢一点的球,比如说为使打击手打空而投的缓慢球。  外场的大小不那么严格,但是,女子速投垒球的本垒离外场围栏之间至少应该有61米(200英尺)。  奥运参赛资格:  将有8支队伍角逐2000年悉尼奥运会。作为主办国,澳大利亚队自动入选。通过1998年世界杯,美国,日本,中国和加拿大均获得了奥运参赛资格。另外三支队伍分别是,意大利,新西兰和古巴。这三支队伍通过地区锦标赛取得了参赛资格。  比赛方式:  这八支队伍都在一个球场内比赛,每支队伍都将与其他七支队伍遭遇。前四名将进级半决赛,半决赛中,第一名将对阵第二名,第三名与第四名对阵。第一名和第二名球队的败者将队阵第三名与第四名球队中的胜者,而这场比赛的得胜一方将与第一名球队和第二名球队之间的胜者争夺总冠军。  垒球与棒球的比较:  如果各位熟悉棒球的话,大家可能会发现垒球与棒球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同时大家也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垒球使用的球比棒球大。  垒球各垒之间相距18.3米(60英尺),而棒球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27.45米(90英尺)。  在垒球中,投球距离为12.2米(40英尺),而棒球的投球距离为18.4米(60英尺,6英寸)。  垒球的投球手采用下手臂运动投球,而棒球投球手则采用举手过肩的办法投球。  与棒球的投球手不同,垒球投球手不在突出的土墩上掷球。  在垒球中,跑垒员在球投出掷前必须保持一只脚落地。  垒球有七局,而棒球有九局。  另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如果九局以后,两队仍是平局,垒球规则规定,各队在附加赛时,在各自的半局,跑垒员将从第二垒开始跑,以增加得分机会。  此外,垒球在第一垒有一个安全垒,即附加在普通的白色垒旁边的橙色垒,用来避开冲撞。跑垒员必须跑到橙色的安全垒,而第一垒球员必须跑到白色垒。  最后,在奥运会中,棒球已经采用木制球棒,而大多数垒球击球手仍用铝制球棒。在垒球中甚至还可以使用三面球棒,但人们仍喜欢使用普通的圆形球棒。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投垒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