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海啸年中国申奥的主要对手是哪个国家

申奥会带来什么?2022年交通更便捷天空会变蓝
《申办报告》解读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为世界和国人带来什么
在距离投票决定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还有200天之际,北京冬奥申委12日公布了向国际奥委会递交的《申办报告》,《申办报告》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北京冬奥申委已于1月6日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办报告》。北京冬奥会将给世界和国人带来什么?《申办报告》给出了答案。
用新的改革理念承办冬奥会
2014年12月,国际奥委会在全会上通过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40条改革方案,其要义是提倡节俭申办奥运,改进奥运会申办流程,让申办城市提出一个能兼顾体育、经济、社会及环境等长远规划的申办计划。
北京的《申办报告》贯彻了国际奥委会的改革理念,明确体现了“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俭办赛”的三大理念。北京市市长、北京冬奥申委主席王安顺说:“这与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方向完全契合、高度一致。”
在申办报告中,北京郑重承诺:
——北京将以方便运动员为首要标准,将在运动员训练、比赛、交通、住宿、餐饮、医疗、文化交流等环节提供一流服务。对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而言,也将享有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标准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媒体、观众、赞助商、转播商、志愿者等各类客户群所享有的服务和体验也是冬奥组委关注的重点。北京冬奥会将为其提供难以忘怀的参赛和观赛经历。
——北京将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冬奥会申办、筹办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树立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典范。
——北京将秉持节俭办赛的理念,坚持科学、严谨、审慎、可行的原则编制冬奥会预算。注重与区域发展战略融合,以市场化为主渠道筹集运行资金,严格控制办赛成本和建设成本,充分利用现有场馆。
将冰雪运动推广至数亿人
翟羽佳是崇礼云顶滑雪场的一名教练,主要为滑雪爱好者提供一对一培训。翟羽佳说,北京提出申办冬奥会后,她的体会就是去崇礼云顶滑雪的人越来越多,她也变得越来越忙。《申办报告》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就是为翟羽佳们的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希望。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从《申办报告》中就看到,“北京为我们勾画了将冰雪运动推广至数亿人的前景”。
1月18日,世界滑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将在全国从北到南的15家滑雪场同步展开。按业界估计,北京申办冬奥会将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认为,申办和筹办冬奥会,将加快改善北京、张家口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低碳产业发展,优化生态环境。特别是能够加速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进程、带动经济落后地区劳动力就业,促进北京和张家口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老百姓们带来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京张高铁2019年前后完工
根据规划,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高速铁路将于2019年前后完工。完工后,北京至张家口的交通时间缩短到50分钟。冬奥会的申办加快推动张家口步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除了交通,冬奥会的申办和举办也将加快大气质量治理的速度。北京冬奥申委执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希望通过申办,带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同改善大气环境。
“政府用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最严厉的措施,希望能够还老百姓一个蓝天,我们对此有信心,”北京冬奥申委新闻宣传部部长王惠强调,北京对空气污染问题非常重视,正在实施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按照《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4年北京全市5400蒸吨燃煤锅炉“煤改气”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从2014年冬季采暖季起,将少排放二氧化硫4204吨。按照第一阶段目标,经过5年努力,北京市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要比2012年下降25%以上。
去年的“APEC蓝”让外界看到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能力和希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博士后李汀表示,可以借助申办和举办冬奥会的东风,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多措并举治理雾霾,“冬奥蓝”应该不是奢求,更可以变成一种常态。 据新华社
●北京2022将整合长城文化、春节文化、奥运元素
●作为重要法律文件,北京的《申办报告》共分3卷14个主题,分英文、法文两个版本,回答了国际奥委会提出的200多个问题,选配图片120余张,地图、示意图、规划效果图40余张。
●在需单独报送的附件中,还有保证书154份,地图30余张,以及电子版地图、表格和财务预算说明等。
●北京把2022冬奥会作为普及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加快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
●如果北京申办成功,那么北京将创造在同一个城市举办夏季和冬季两个奥运会的历史,并奉献一届令运动员引以为傲、让所有参与者终生难忘的冬奥盛会。
●北京《申奥报告》这样表述:北京2022将把地域维度的长城文化、时间维度的春节文化及百年冬奥与奥运会元素整合,创造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
■新闻链接
北京申冬奥不会建新酒店
晨报讯(记者 吴婷婷)昨天,市旅游委副主任于德斌介绍说,本着节俭办奥运的原则,如果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北京也不会新建酒店,冬奥会的所有住宿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础上安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继续阅读请输入您的账户名和密码
斯德哥尔摩放弃2022申奥 张家口少一竞争对手字号:&摘要:斯德哥尔摩市曾承办1912年夏季奥运会,如果能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斯德哥尔摩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目前仍在申办之列的有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挪威的奥斯陆、乌克兰的利沃夫、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和波兰的克拉科夫。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斯德哥尔摩
  本报讯 据新华社消息,由于市议会投票反对,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昨天决定放弃申办2022年冬奥会。
  斯德哥尔摩市曾承办1912年夏季奥运会,如果能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斯德哥尔摩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但是,斯德哥尔摩市议会议员认为申办冬奥会投入巨大,而且奥运场馆赛后利用价值不大,因此投了反对票。
  斯德哥尔摩市是在去年11月提出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目前仍在申办之列的有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挪威的奥斯陆、乌克兰的利沃夫、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和波兰的克拉科夫。
  国际奥委会将于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127届全会上投票选出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编辑:.0相关文章高清图集&&|&&头条推荐德罗巴再一次披挂切尔西战袍登上斯坦福桥球场,全场4万多名观众为他起立鼓掌,包...去年傅欢6次首发2次替补,今年联赛打了22轮,傅欢出场21次,20次首发1次...前晚上海上港获胜后将广州富力抛离了3分,富力昨晚主场迎战长春亚泰,必胜的压力...比利时斯帕赛道的领奖台上,罕见地飘来了一片嘘声,人们以此种方式,来迎接获得本...中国女排在一片叹息之中结束了本次大奖赛总决赛征程,她们的最终成绩是2胜3负,...世界翼装联盟日前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三届红牛翼装飞行世锦赛将于10月1...南都网体育频道编辑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南都网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南都网官方微信用QQ浏览器扫一扫浏览+收藏 一步到位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新闻热线:021-
有些外媒对中国申奥报道“阴阳怪气”
原标题:有些外媒对中国申奥报道“阴阳怪气”
  北京扎实的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结合张家口优越的位置与环境,让“京张配”成为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最佳选择。
  王俊岭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1000多年前,面对燕北寒风,诗仙李白写下如此的诗篇,仿佛是北京和张家口的时光剪影。根据相关议程,国际奥委会将于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投票,决定2022年冬奥会的最终举办城市,北京能否携手张家口“再次欢迎你”也将随之揭晓。
  再邀奥运恰逢其时
  “这些日子,将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珍藏,感谢中国人民,感谢所有出色的志愿者,感谢北京奥组委。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这段致辞,至今仍回荡在人们耳边。简单的“无与伦比”4个字,让北京夏季奥运会成为了世界奥林匹克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8年的盛典过后,中国为何再邀奥运来华?冬奥申委副秘书长、新闻宣传部部长王惠在申奥宣讲会上表示,举办冬奥会是中国顺应历史潮流与发展规律的理性举措。从国际上看,举办冬奥会既可以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又有助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就国内而言,由京张共同承办冬奥又是拉动经济增长、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着妙棋。“现在,张家口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和北京还有较大差距。如果京张共同举办冬奥会,那么张家口的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产业就会被一下子带动起来。冬奥的到来也将促进本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王惠说。
  北京市市长、冬奥申委主席王安顺在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协会全会上表示,13.6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和向往,将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坚强后盾。事实上,中国多年的经济增长不仅带来了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激发了人们旺盛的体育休闲需求。因此,中国申办冬奥会可谓恰逢其时。
  申冬奥缘何“京张配”
  “能够将赛事(冬季项目)放在鸟巢举办很奇妙,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被誉为“单板滑雪之王”的美国选手肖恩?怀特现在提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仍然赞不绝口,并表示如果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自己会举双手赞成。“若那时候我还没退役,我肯定会来,不然也会观赛。”肖恩?怀特说。
  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同,本次冬奥会由北京、张家口两地联手申办。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京张两地联手申办既符合冰雪运动所需的气候及地理特点,又可以让两座城市各自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内外有着无可比拟的城市影响力。北京基础设施发达、重大活动承办经验丰富,拥有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一流的安保力量,社会治安良好。相关数据显示,在公路设施方面,截至2013年末北京市公路里程达21614公里,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813条。在轨道交通方面,今年4条改扩建线路年底开通后,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527.2公里,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的京奥,为北京留下了一批如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这样的大型运动场馆,这无疑为再次承办奥运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北京还拥有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可以为冬奥会的举办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和智力支持。
  张家口位于北纬40度左右,其即将承办雪上项目的崇礼县境内小气候明显,年均降雪高于周边地区,雪质良好、风速适宜,是开展雪上项目的理想地域。对于承办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市市长侯亮举出了“五大优势”:自然条件好、雪场设施相对完备、交通输送能力强、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和空气质量优势。北京扎实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管理经验,结合张家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无疑让“京张配”成为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最佳选择。
  外媒抹黑很不靠谱
  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的优势和努力虽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但也有一些西方媒体在歪曲事实的基础上,对中国申办冬奥会进行了一些不实报道。
  例如,彭博社阴阳怪气地称“(冬奥)申办进展几乎没有引起传统上喜欢奥运会的中国微博用户的兴趣。这种低调的反应异乎寻常”。再例如,韩国媒体在力挺平昌2018年冬奥会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顺便“黑”一下中国,他们以《再见了,索契的泥雪。你好,中国的雾霾?》为题,质疑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能力。此外,还有一些外媒打出“规则牌”。“很多奥委会官员都说,前有平昌和东京,北京短期内再举办冬奥会的可能性极低。”一位外国记者这样质疑道,他认为2018年冬奥在韩国平昌举行,而根据“各大洲轮换举办奥运”的原则,北京若想申办成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葆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外媒的抹黑言论根本站不住脚。“首先,认为中国民众不支持申奥的外国记者应该多来中国走走看看,前几天首场申冬奥宣讲活动的火爆场面就是最好的反驳。事实上,申办冬奥在中国民间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因为冬奥既能带动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能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虽然华北地区目前确实存在环境污染现象,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必经的成长之痛,西方国家自己也经历过这个阶段。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022年之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孙葆丽说。
  针对“奥运不可能连续两届在亚洲举办”的说法,孙葆丽认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缺乏基本体育常识的表现。“《奥林匹克宪章》中没有一个字规定奥运会不能连续两届在同一个大洲举办。”孙葆丽指出,虽然过去几十年中奥运会主办国表现出了一定的“洲际轮换”色彩,但这是由于当时的亚洲、非洲等地区经济发展过于落后,欧美等国希望借“轮流坐庄”推动奥运在全世界的普及,因此这一所谓的“不成文规定”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而如今,随着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崛起,世界形势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国际奥委会在选举主办城市时将只找最合适的那个。”孙葆丽表示。
  13.6亿、4亿、3亿
  《奥林匹克宪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在冬奥会这样的世界性体育盛会中,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这样3个数字:13.6亿、4亿和3亿。即13.6亿的中国总人口,约4亿的青少年,北京、张家口影响力辐射地区人口超过3亿。这意味着什么?王惠说得好:这意味着京张冬奥足以切实影响数量巨大的人群,不仅可以极大地释放冰雪项目的普及潜力,还可以扩大内需,为经济增添持久动力。冬奥会在京张举办,将让十几亿人在家门口感受到冰雪运动项目的纯洁与魅力。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人将走出房间、走向雪地、走向冰场,实现从“观众”向“运动者”的华丽转身。冬奥将为这个东方大国的国民身体素质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奥林匹克精神在13.6亿中国人中也将得到最光辉的传承。
  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认为,冬奥如能在华举办,将为中国冬季体育事业的根本提高奠定基础。“目前,就我国的冬季项目而言,竞技体育整体实力仍然不高,冬奥将促使有天赋者加入到相关竞技体育及职业体育中来,从而大幅提升中国在冬季奥运项目当中的竞争力。在群众体育上, 普及慢、不平衡、有亮点、潜力大 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主要特点。京张冬奥将推进冬季项目在华的 南展西扩 ,让参与冰雪项目的省份进一步扩大,人数进一步增加,内容进一步丰富。”赵英刚说,冬奥来华无疑是奥林匹克冬季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次重大突破。
  体育领域的学者普遍表示,京张冬奥会将是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下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共享运动快乐的一次盛会。此外,在中国举办冬奥,对青年人及非冰雪地区生活者所产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将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如果真正客观地分析,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拒绝这样一个结论:2022年冬奥会来北京举办,将会得到优质的赛会保障;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开赛,将会对最多的人产生最深远的影响。
  2008年,“北京欢迎你”的歌声响彻地球村,每一个中国人都期盼着,在2022年,北京能够携手张家口“再次欢迎你”!
  (作者系人民日报记者,本文原载于该报海外版12月18日五版,有删节)
  “能够将赛事(冬季项目)放在鸟巢举办很奇妙,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单板滑雪之王”的美国选手肖恩?怀特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有些外媒对中国申奥报道“阴阳怪气”
日 09:09 来源:东方早报
原标题:有些外媒对中国申奥报道“阴阳怪气”
  北京扎实的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结合张家口优越的位置与环境,让“京张配”成为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最佳选择。
  王俊岭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1000多年前,面对燕北寒风,诗仙李白写下如此的诗篇,仿佛是北京和张家口的时光剪影。根据相关议程,国际奥委会将于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投票,决定2022年冬奥会的最终举办城市,北京能否携手张家口“再次欢迎你”也将随之揭晓。
  再邀奥运恰逢其时
  “这些日子,将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珍藏,感谢中国人民,感谢所有出色的志愿者,感谢北京奥组委。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这段致辞,至今仍回荡在人们耳边。简单的“无与伦比”4个字,让北京夏季奥运会成为了世界奥林匹克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8年的盛典过后,中国为何再邀奥运来华?冬奥申委副秘书长、新闻宣传部部长王惠在申奥宣讲会上表示,举办冬奥会是中国顺应历史潮流与发展规律的理性举措。从国际上看,举办冬奥会既可以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又有助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就国内而言,由京张共同承办冬奥又是拉动经济增长、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着妙棋。“现在,张家口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和北京还有较大差距。如果京张共同举办冬奥会,那么张家口的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产业就会被一下子带动起来。冬奥的到来也将促进本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王惠说。
  北京市市长、冬奥申委主席王安顺在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协会全会上表示,13.6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和向往,将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坚强后盾。事实上,中国多年的经济增长不仅带来了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激发了人们旺盛的体育休闲需求。因此,中国申办冬奥会可谓恰逢其时。
  申冬奥缘何“京张配”
  “能够将赛事(冬季项目)放在鸟巢举办很奇妙,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被誉为“单板滑雪之王”的美国选手肖恩?怀特现在提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仍然赞不绝口,并表示如果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自己会举双手赞成。“若那时候我还没退役,我肯定会来,不然也会观赛。”肖恩?怀特说。
  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同,本次冬奥会由北京、张家口两地联手申办。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京张两地联手申办既符合冰雪运动所需的气候及地理特点,又可以让两座城市各自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内外有着无可比拟的城市影响力。北京基础设施发达、重大活动承办经验丰富,拥有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一流的安保力量,社会治安良好。相关数据显示,在公路设施方面,截至2013年末北京市公路里程达21614公里,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813条。在轨道交通方面,今年4条改扩建线路年底开通后,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527.2公里,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的京奥,为北京留下了一批如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这样的大型运动场馆,这无疑为再次承办奥运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北京还拥有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可以为冬奥会的举办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和智力支持。
  张家口位于北纬40度左右,其即将承办雪上项目的崇礼县境内小气候明显,年均降雪高于周边地区,雪质良好、风速适宜,是开展雪上项目的理想地域。对于承办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市市长侯亮举出了“五大优势”:自然条件好、雪场设施相对完备、交通输送能力强、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和空气质量优势。北京扎实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管理经验,结合张家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无疑让“京张配”成为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最佳选择。
  外媒抹黑很不靠谱
  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的优势和努力虽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但也有一些西方媒体在歪曲事实的基础上,对中国申办冬奥会进行了一些不实报道。
  例如,彭博社阴阳怪气地称“(冬奥)申办进展几乎没有引起传统上喜欢奥运会的中国微博用户的兴趣。这种低调的反应异乎寻常”。再例如,韩国媒体在力挺平昌2018年冬奥会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顺便“黑”一下中国,他们以《再见了,索契的泥雪。你好,中国的雾霾?》为题,质疑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能力。此外,还有一些外媒打出“规则牌”。“很多奥委会官员都说,前有平昌和东京,北京短期内再举办冬奥会的可能性极低。”一位外国记者这样质疑道,他认为2018年冬奥在韩国平昌举行,而根据“各大洲轮换举办奥运”的原则,北京若想申办成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葆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外媒的抹黑言论根本站不住脚。“首先,认为中国民众不支持申奥的外国记者应该多来中国走走看看,前几天首场申冬奥宣讲活动的火爆场面就是最好的反驳。事实上,申办冬奥在中国民间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因为冬奥既能带动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能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虽然华北地区目前确实存在环境污染现象,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必经的成长之痛,西方国家自己也经历过这个阶段。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022年之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孙葆丽说。
  针对“奥运不可能连续两届在亚洲举办”的说法,孙葆丽认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缺乏基本体育常识的表现。“《奥林匹克宪章》中没有一个字规定奥运会不能连续两届在同一个大洲举办。”孙葆丽指出,虽然过去几十年中奥运会主办国表现出了一定的“洲际轮换”色彩,但这是由于当时的亚洲、非洲等地区经济发展过于落后,欧美等国希望借“轮流坐庄”推动奥运在全世界的普及,因此这一所谓的“不成文规定”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而如今,随着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崛起,世界形势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国际奥委会在选举主办城市时将只找最合适的那个。”孙葆丽表示。
  13.6亿、4亿、3亿
  《奥林匹克宪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在冬奥会这样的世界性体育盛会中,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这样3个数字:13.6亿、4亿和3亿。即13.6亿的中国总人口,约4亿的青少年,北京、张家口影响力辐射地区人口超过3亿。这意味着什么?王惠说得好:这意味着京张冬奥足以切实影响数量巨大的人群,不仅可以极大地释放冰雪项目的普及潜力,还可以扩大内需,为经济增添持久动力。冬奥会在京张举办,将让十几亿人在家门口感受到冰雪运动项目的纯洁与魅力。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人将走出房间、走向雪地、走向冰场,实现从“观众”向“运动者”的华丽转身。冬奥将为这个东方大国的国民身体素质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奥林匹克精神在13.6亿中国人中也将得到最光辉的传承。
  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认为,冬奥如能在华举办,将为中国冬季体育事业的根本提高奠定基础。“目前,就我国的冬季项目而言,竞技体育整体实力仍然不高,冬奥将促使有天赋者加入到相关竞技体育及职业体育中来,从而大幅提升中国在冬季奥运项目当中的竞争力。在群众体育上, 普及慢、不平衡、有亮点、潜力大 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主要特点。京张冬奥将推进冬季项目在华的 南展西扩 ,让参与冰雪项目的省份进一步扩大,人数进一步增加,内容进一步丰富。”赵英刚说,冬奥来华无疑是奥林匹克冬季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次重大突破。
  体育领域的学者普遍表示,京张冬奥会将是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下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共享运动快乐的一次盛会。此外,在中国举办冬奥,对青年人及非冰雪地区生活者所产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将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如果真正客观地分析,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拒绝这样一个结论:2022年冬奥会来北京举办,将会得到优质的赛会保障;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开赛,将会对最多的人产生最深远的影响。
  2008年,“北京欢迎你”的歌声响彻地球村,每一个中国人都期盼着,在2022年,北京能够携手张家口“再次欢迎你”!
  (作者系人民日报记者,本文原载于该报海外版12月18日五版,有删节)
  “能够将赛事(冬季项目)放在鸟巢举办很奇妙,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单板滑雪之王”的美国选手肖恩?怀特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2年冬奥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