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斯坦的灵与肉克瑙先生 的资料

伊尔玛·格蕾泽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伊尔玛·格蕾泽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伊尔玛·格蕾泽,生于1923年,1945年被占领当局组织的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时,年仅22岁。她并非出身名门,却以小小年纪就成了一名狂热的党徒。她所学专业是护士,却选择了女看守的行当。凭着虐待、折磨、杀害犹太女囚的异乎寻常的热情,她十八九岁时就获得了令众多女看守羡慕不已的,在20岁之前又被破格晋升为女囚集中营的看守长。外文名Irma Grese国&&&&籍德国逝世日期1945年职&&&&业女囚集中营看守长
自古以来,就是盛产美女的地方。德国人的主体——自远古时代从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南下,定居在大陆中部。在这里,他们又吸纳了来自东部的、、,吸纳了从西部迁人的、色尔特人,吸纳了从南部到来的罗马人、伦巴地人。等种种民族成分,造就了具备众多人种优势的特征,孕育出一代又一代举世闻名的美女。大多数德国妇女身材修长而丰满,却又不显赘肉;淡粉色的皮肤与一头浓密的金发相得益彰;较长的蛋型脸线条分明,鼻梁高挑,碧蓝色的长眼睛好似秋波荡漾,两片红唇构成的嘴较大,但又没超出得体的范围。再配上丰乳圆臀,即使最强调禁欲的清教徒,也难免要多看上两眼。难怪当年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而又令欧洲各地居民无不谈虎色变的匈奴首领,经历了几十年戎马生涯后,英雄气短,不禁拜倒在一位少女的石榴裙下,乐极无悔地在她的怀抱中阖然长逝。数十代人以后,又是一位来自德国黑森公国的小公主,孤身一人来到异国他乡,凭借美貌与计谋,征服了的君君臣臣,摇身一变而成为令整个欧洲刮目相看的女皇。然而另一面,远在就有这样的传闻: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是男人比女人残忍;只有德国相反,那里的女人比男人还要凶残。在纳粹当道的年代,数以百万计的德国妇女为蛊惑人心的说教所迷惑,大约有230多万名德国妇女加入了纳粹党及其所属的希特勒主义青年团、被她迫害的女囚德国少女联盟等各种各样的团体,数万多名中青年妇女穿上了褐色的党卫军制服,戴上了主体为万字符号的袖章,狂呼:“哈伊,希特勒 ”,6000多名女青年充当了集中营和灭绝营的看守,抡起皮鞭和棒,对无辜的犹太囚犯大打出手,直至把他们赶进毒气室。数以百计的德国、女护士,直接投身于T—4行动,把注射器、灌肠器变成杀害重病人的凶器,还有近百名凶悍的德国、奥地利少女,直接开枪杀害无辜的犹太居民,成为臭名昭著的特别行动队的一员。此时,德国妇女的美貌已黯然失色,她们的负面因素却无以复加地恶性膨胀,演变出来一大批穷凶极恶的女战犯。下面则是几个突出的典型:伊尔玛·格蕾泽——酷好杀害美女
伊尔玛·格蕾泽,生于1923年,1945年被占领当局组织的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时,只有22岁。她并非出身名门,却以小小年纪就成了一名狂热的纳粹党徒。她所学专业是护士,却选择了集中营女看守的行当。凭着虐待、折磨、杀害犹太女囚的异乎寻常的热情,她十八九岁时就获得了令众多女看守羡慕不已的铁十字勋章,在20岁之前又被破格晋升为女囚集中营的看守长。从相貌上看,她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美女,不仅她所任职的拉芬斯布吕克、奥斯维辛、贝尔森三个集中营的男女看守这样评价,就连被她毒刑拷打的女囚,也众口一词地承认这一点。但若从心灵上看,她所具备的无疑是蛇蝎一般的心肠,就是在以凶狠成性的纳粹女看守当中,也是相当突出的。她出言粗鄙,姑娘本不该说的淫秽话语常常脱口而出;她放荡成癖,先是在男性看守中物色过几个小白脸,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同风度翩翩的医生作了露水夫妻;以后发现门氏用情不专,甚至同犹太、茨冈女囚私通,她气得要命,同他一刀两断。最终,她追随粗壮如牛的比克瑙男囚营长官来到贝尔森集中营,成了他的情妇。但是,这些劣迹并不构成罪行。她之所以被推上断头台,还在于她极其残酷地杀害了成百上千的女囚。在比克瑙分营的女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美女见到门格尔可以起死回生;美女见到格蕾泽,却要出生入死。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事例:出于好色,门格尔把不少美貌的犹太女囚,从毒气室前拉到自己的诊室,使她们至少是暂时逃离了死亡;而更多的犹太女囚,仅仅因为自己的美貌,被嫉妒成性的格蕾泽无端杀害。据传,门格尔和格蕾泽断绝露水夫妻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让一个绝色犹太女应该是生还是死的分歧上。那是1943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门格尔照例在执行“挑选”的公务,3000多名刚刚走下火车的犹太人挨个从他面前走过,并按照他的手势分别走到左边或者右边。忽然,一个身材高挑、留着棕红色披肩长发的姑娘,一下子跪在门格尔面前,抱住他的皮靴,苦苦哀求道:“救救我吧,仁慈的医生,我才23岁呀”。门格尔低头一看,不禁心花怒放,他感觉今日总算找到了“倾城倾国”一词的真实写照。这个姑娘,粗看很像自己曾经朝思慕想的党卫军女医生赫尔塔·欧勃霍泽;细看起来,却比后者更年轻,更白嫩,一双大眼睛也更加深邃动人,乳房则更加高耸丰满……在众人面前,他不得不压抑一下满腔的欲火,用力将她拉起来,和颜悦色而又庄重地说:“放心吧,姑娘,你一定会得到一个乘心如意的工作”。“真的吗,医生?”姑娘还是有些不放心。“当然,我门格尔医生向来一言九鼎。等我一把这些人安排好,马上带你去报到。”“现在,你先站在我身后等一等“。他用力握了握姑娘的手,”只管放心,我是绝对可以信赖的“。这一幕,被十几米开外的格蕾泽看得一清二楚,她顿时醋意大发,一个箭步奔了过去。她的从天而降,使门格尔不仅大吃一惊。他深深知道,格蕾泽对其他美女的嫉妒简直到了病态的地步。一旦发现集中营里出现了跟自己相差不多甚至胜似自己的美貌女囚,她就要歇斯底里大发作,千方百计地把她们折磨死。想到这里,他本能地感到,他的好事要吹。“格蕾泽,你好呀。好几天没见了……”“好个屁,你心里还有我,今晚上等着吧。”话锋一转,她冲着那个心魂甫定的犹太姑娘吼起来:“好一个美女,居然连医生也要勾引。今天老娘叫你舒服个够。”说着,一个箭步蹿到姑娘面前,抡圆了皮鞭向她的脸上猛抽了一鞭,姑娘脸上顿时出现了一大条紫痕。门格尔连忙上来劝解:“她哪里得罪了你,我罚她关刑罚室还不行。”“哼,你能罚她,鬼才会相信,八成罚她进了你的被窝。”门格尔一阵脸热,“你说话得有点分寸吗,你我都是有身份的人,当着那么多囚犯……”“老娘今天豁出不要脸了,非要她的命不行。看哪个犹太女人、茨冈女人还敢勾引德国医生。”她怒火万丈,一把推开门格尔,挥舞皮鞭向姑娘脸上不停地抽来抽去。没有多一会,姑娘的脸已经肿成一个紫茄子,血珠不停地往下滴。格蕾泽的火并没有消去,鞭子倒是停下来了,一个更恶毒的念头又映人脑海。“来人,把她的上衣扒下来。”两个女看守立刻跑过来,迅被她残害的妇女速地执行命令。“你这对大奶子也不能留下,省得你又去找那些不要脸的德国男人卖弄风骚。”随后,又叫两个德国男士兵将姑娘死死抓住。
她用手一指姑娘的胸部,吩咐那两个女看守,“给我使劲地抽,什么时候我叫你们停,你们才能住手。”女看守上下扬鞭,很快招致姑娘声嘶力竭的哭嚎。不知抽打的时间持续了多久,但见姑娘的胸部血肉模糊,两只高耸的乳房早已“不知去向”。“住手吧,怎么样,小姐,今天夜里去敲门医生的房门吧,你知道你现在有多么美。快去拿镜子给她照一照。哈哈……”在用酷刑毁了姑娘的脸和胸部后,格蕾泽觉得总算出了满腹的怒气。“滚吧,看你也没有几天蹦头了”。“不行”,格蕾泽心中暗想,“门格尔是个挺高明的医生,他会不会给她治愈呢?”想到这里,格蕾泽不禁打了寒战,“这太可怕了,看来斩草还得除根。”她向刚刚缓缓离去的姑娘大喊一声,“你回来,犹太婊子,事情还没完。”“我要叫你彻底死了这条心”,“现在躺在地上,把两条腿叉开。”姑娘使劲怒视了她一眼,死活不肯落实她的指令。“你他妈快一点!”格蕾泽上来又是狠狠一脚,把被折磨得混身虚软的姑娘踢倒在地,这时姑娘的两条腿正好分开了,格蕾泽快速地端起手枪对着她的阴部就是三枪,又准又狠,血呼呼地浸红姑娘的裤子,她尖叫了一声,再也不动了。
不仅俊俏的女子会被格蕾泽无端害死,即使长相一般但拥有一双丰满的乳房的囚犯,也会被格蕾泽视做大逆不道而狠下毒手,千方百计把她们的这个优势毁掉。有时,她亲自动手,把女囚的乳房抽烂;有时,她把这个任务交给女看守;有时,她还会请来一个绰号叫“神鞭”的党卫军恶棍。他的绝技是在几米之外,用一根极长的牛鞭,把女囚的奶头抽断;而且迄今为止保持百发百中的记录。在比克瑙分营,至少五六十个女囚的乳房被她无情地毁掉,而且其中大多数人仍没有逃脱被杀死的命运。
怀孕的女囚也是格蕾泽打击的重点,她的逻辑是:说不定这个犹太娘们会生出一个长大后比我还美的小崽子。她一旦发现某个女囚有怀孕的迹象,马上就打发她进毒气室;有时还要朝孕妇的腹部一阵猛踢,直到把她踢得流产或者被折磨死。
至于挑选出已不适合劳动的女囚进毒气室这个主要业务,格蕾泽反倒不是很热心,因为那些衰老、于瘦、拖儿带女的女囚,无论哪一个也不会在相貌上对她构成威胁。她不止一次把这项工作交给对此津津乐道的女营副看守长女士。但是,有一点她决不含糊,那就是,无论哈斯准备把多少名女囚送进毒气室,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签字表示同意。直到被押上贝尔森集中营审判案的被告席,格蕾泽才领会到惊恐和忧愁的滋味。她曾经大喊冤枉,因为所有一切的罪行都是按上峰的指令执行的,她作为一个小女子怎能抗命不遵;她也曾效法那个曾被她鄙夷不屑的犹太姑娘的做法,在降临之前自报“我才22岁呀”的妙龄,企图引起人们的怜悯;她也曾破釜沉舟,悄悄地拉着一个老法官的衣袖,用不流利的英语说,我愿意当你的女仆,伺候你一辈子,包括陪你上床。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济于事。甚至连强调应用德国的法律对纳粹战犯进行定罪和量刑的英国法官,也认为格蕾泽十恶不赦。那位上了年纪的法官,对于格蕾泽如花似玉的美貌,未尝没有一丝心动。确实,按照美英法还是中哪一国的法律,凭格蕾泽所犯下的罪恶都完全判处死刑。他万般无奈地对格蕾泽说:“姑娘,我实在无法帮助你,你的罪孽实在太大了。在你心中,到底还有没有上帝呀?”
女纳粹的万臂章是与男纳粹的方向相反的。的确符合男左女右的倾向。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奥斯维辛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奥斯维辛
是纳粹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杀害,它又被称为“”。该集中营距首都
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该集中营是纳粹全国(Reichsfuehrer SS)海因里希·日下令建造的。外文名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所在地波兰小波兰省奥斯维辛镇解放时间日下令建造者海因里希·希姆莱死亡人数约400万
奥斯维辛集中营于日,由纳粹德国亲卫队领导人(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下令建造。日举行的通过“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通过灭绝营实行有系统的犹太人大屠杀行动,估计约有40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超过九成遇害人是犹太人。
奥斯维辛集中营在日由解放。1947年波兰国会立法把集中营改为纪念纳粹大屠杀的国家博物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统治期间,犯下恶名昭彰罪行的历史见证。1979年,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2007年,把集中营命名为“奥斯维辛-比克瑙 德国纳粹集中和灭绝营(年)”[1]奥斯维辛集中营共有3个主要营区分别是奥斯威辛、比克瑙、莫诺维茨和39个小型的营地或工厂,最主要的目的是进行杀害或是对其收容者进行极为严苛的工作、集体处决或是进行的。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
1号集中营,最初的集中营,地处波兰南部,居民只有4万多人。作为整个奥斯威辛地区集中营的管理中心日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政治犯。这里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最多时达2万人,其中包括政治犯、战俘以及犹太和吉卜赛平民。德国1941年6月入侵苏联后,苏联战俘被陆续送往那里关押。在这里杀害了大约70,000名波兰知识分子、同性恋者和。德军服务的军用经济企业都位于此。2号集中营(也称为“比克瑙”),这是一个“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有大约100万,75,000波兰人、同性恋者和19,000在此遇害。此外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布达的农业营、加悔泽的养禽营、赖斯科的蔬菜营和一些化学实验室。毒气室是在1944年11月停止使用的。
3号集中营,莫诺维茨是IG法本公司的劳动营。亦称伦纳,是建筑和生产人造橡胶和汽油的大型企业。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负责挖煤和生产水泥。* 1940年至1943年:德国党卫队骷髅队一级突击大队长鲁道夫·弗兰兹·费迪南德 (Rudolf Franz Ferdinand H?ss)。
* 1943年至1944年:德国党卫队骷髅队一级突击大队长 Arthur Liebehenschel。
* 1944年至1945年:德国党卫队骷髅队旗队长 理查德·贝尔 (Richard Baer)。奥斯维辛犹太人事件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这件事和有关。在这一时期,约有600万犹太人被残害。
整整五年,的恐怖气氛象幽灵一样飘荡在二战德国占领区的上空.集中营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以及.此外还关押有来自、南斯拉夫、、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
1939年波兰被出卖后,奥斯维辛便属于第三德国的,从此Oswiecim一词被纳粹德国改成了&Auschwitz& .在1939年底当地的纳粹头目和警察头目便打算在这里修建一座集中营.申请修建集中营的理由是要满足对日益增长的地区波兰犯人的关押容量.很快,一些训练有素的德国纳粹开始着手选址修建集中营,他们终于在奥斯维辛找到了一块他们认为十分理想的地方.集中营选择在奥斯维辛城边的开阔地带,选择在此建营的主要原因: 这里是一个很大的铁路,便于运输&犯人&.
1940年4月&上面&正式下批修建集中营的命令,集中营的长官为臭名昭著的鲁道夫.胡斯(胡斯后来被盟军绞死在营中焚尸工厂边专门为他搭设的绞架下).
日,728名来自塔诺夫(Tarnow)的波兰犯人被Gestapo(盖世太保-德国秘密警察)带到这里,他们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首批被关押者.
集中营刚开始只有20个建筑物,其中14个为一层,6个为两层建筑物.在年间,纳粹强迫犯人劳动,将所有的建筑物加高,并修建了另外8栋楼房.这些房屋就是我们看到的28栋两层楼房,关押在这里的犯人人数在之间,最多的时候甚至能关押2万人,那是在1942年发生的事情了.犯人都被囚禁在这28栋楼房里,人多的时候地下室和屋顶间也被使用.
犯人人数的剧增使得集中营也得以同样的速度扩建,纳粹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中心又四处修建了许多集中营,其中最大的要数离&集中营I&3公里的了(Birkenau),它是1941年修建的,1942年时又在奥斯维辛边的莫洛维茨(Monowitz)修建了&集中营III&.在此后的年间先后又在当地的冶炼厂、矿山和工厂区修建了40所集中营,以便纳粹德国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免费的劳动力。
a: 毒气室和焚尸间 b: 死墙(位于楼10-11) c: 氢氰酸毒和犯人的财物存放地 d: 犯人集合地 e: 伙食团 g:集中营长官和盖世太保h: 纳粹管理大楼 i: 纳粹警卫室 j: 政治部 k: 纳粹守卫和营地长官办公楼 l:车库 m: 财会室 n: 犯人接收室 楼10: 消毒室(做人体试验也在此)
从纳粹做的记录来看,许多&犯人&来到这里后几个月内都死去了,快的甚至在几天内就死去。这里不仅关押着成年人,小孩子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营中的&纪律&非常严明,可以说犯人没有任何权力。
一位懂电的犯人在外出干活的时候偷偷为当地农民做了一个电热器,换取了一块面包和黄油。被纳粹发现后,这位犯人遭到了&严惩&。在集中营里有个望而生畏的死亡墙,是在楼10-11之间院子里的一面墙.墙下不知道倒下了多少被纳粹枪毙的犯人,如今院内还竖了个小牌:&请您保持肃静,不要打扰死难者的宁静&。纳粹在枪毙犯人前要在楼11进口的左边第一间屋子里给犯人念判决书,念完审判书立即执行枪决。在审判室的对面房间是纳粹看守的房间,这也是唯一一个与犯人同楼的纳粹看守房间.每栋楼房里还有&犯人头&的单人间,他们协助纳粹管理犯人。他们所得到的条件要比犯人好得多,这些人在战后也被推上了审判庭.作为普通犯人的居住条件是相当恶劣的,他们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清楚: 死神会随时降临的。
到1942年后,被运送到这里来的犹太人几乎不做停留,下了车就被带到这里.告诉他们是洗澡,消毒,屋子里挤满了人。他们都光着身子,在他们发现这里并不是淋浴间后,便开始出现了骚乱。当屋顶上的小铁盖被打开,有人从上面扔下氢氰酸毒晶体时,人们开始发疯地往门口拥。然而德国质量的大门他们无法打开。毒气起作用了,有的人开始使劲地抓头发,甚至抓瞎了自己的眼睛,许多人开始出现大小便失禁……不用多长时间,大门开了。营中的犯人开始清理毒气室里的死尸,然后将他们火化……
德国地方给波兰老百姓告示,一个是关于犹太人带&标记&的公告,公告指出了标记的大小和如何佩戴,以及违反规定后的处罚……从纳粹德国统治下囚犯最早被用卡车运往集中营,1944年5月以后,建立了铁路直接抵达集中营。由集中营的医生对其收容人以种族、宗教、同性恋者等类别,再以及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作为初步的筛选。(例如:一名健康的男性成人是否具有专业技能或是有可能成为的对象去区分)。大部份的犹太人、妇人、儿童、老人或是被判断为没有价值的人,则会直接送往刑场或是毒气室杀害。
经过初步筛选之后,收容人立即被剃去头发、消毒、拍照建立档案,并在收容人身上刺上编号藉以确认收容数量(此一编号达40万之巨)。而收容人的个人行李财物皆被没收,成为纳粹德国的战争资源。经过筛选之后,收容人身上唯一财物则是他们身上的囚服。最后依人种及性别被分送到不同的收容楼房,囚服有分“政治犯”,“普通罪犯”、“外来移民”、“同性恋”和“犹太人”的标记,以区分收容人之身份。
收容期间,每日劳动工作内容、饮食以及对待会按不同等级区分。德国第一,其次是工人(比利时、、),然后是与德国有依赖关系或结盟的欧洲东南部工人(、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较低等级的是、波兰、、(一九四三年意大利投降后)工人,犹太人则在最低位置。此一情况可在在睡床格的分配更明显的看到。主要是劳动可分为四种类型。
* 第一种的劳动目的是消粍收容人的身心使他们疲惫。例如,铺设铁路或道路的工作,采砂石场和“处罚单位”属于这一类。在某些情况下,在早上随意地挖一个洞,而在下午填补同一个洞口。类似这样子没有意义的工作。
* 第二种则是具有专门的技术或是知识(例如:水电工、医生、药剂师等),战争进行中所需要的生产材料和必要的战争武器,如劳动力为目的的设施维修。增强管理每个设施和工厂工人比起在处罚单位相比较算是待遇稍微好一点。
* 第三种,专门处理被毒气室毒死的尸体以及快病死的收容人,如营养不良,焚烧尸体等。待遇比起前两种更好些。
* 第四类是最初到集中营的德国罪犯、后来进入集中营,从位阶最高的德国人之中挑选出来担任工厂工头或是集中营警卫(Kapo)。虽然他们有份参与对待收容人的暴行,但是只有很少人受到审判。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文章原文
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集中营的正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参观者注视着堆积如山的遇难者的鞋子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奥斯维辛《》是一篇获过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先后共监禁过数百万各类人士,其中有约130万人被夺去生命,27个民族的人死于集中营,受害者主要是波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 、、和俘虏。其中犹太人最多。* 诺伯特·巴尔利茨基(Norbert Barlicki,1880年—日),波兰律师、政治家。在集中营里被杀害。
* 瓦迪斯瓦夫·巴托谢夫斯基(W?adys?aw Bartoszewski,日—),波兰外交部长(1995年; 2000年-2001年),1940年—1941年被关押在集中营里。后被波兰红十字会营救。
* (Józef Cyrankiewicz,日—日),波兰总理(1947年—1952年,1954年—1970年),波兰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1970年—1972年),1942年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
* 布罗尼斯瓦夫·捷克(Bronis?aw Czech,1908年—1944年),波兰滑雪健将、,曾参加四届冬奥会。1944年在集中营被杀害。
* (Anne Frank,日—1945年3月),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了7个星期,1945年死于伯根-贝尔森集中营。
* 约瑟夫·加尔林斯基(Józef Garliński,日—日),波兰历史学家、作家。1943年被关进集中营。集中营解放后曾写有多本关于集中营生活的著作,获得畅销。战后在定居。
* 库尔特·盖隆(Kurt Gerron,日—日),德国演员,导演。犹太人。1944年在集中营里被杀害。
* 多拉·盖尔森(Dora Gerson,日- 日),德国演员,歌手,犹太人。1943年在集中营被杀害。
* 帕维尔·哈斯 (Pavel Haas,日—日),斯洛伐克,犹太人。曾为中国唐代诗人崔颢、的诗谱曲。1944年在集中营里被杀害。
* (Imre Kertész,日—),匈牙利作家,1944年被关押在集中营,2002年获得。
* 普里莫·米歇尔·列维 (Primo Michele Levi ,日—日),意大利作家,化学家,,1944年被关押在集中营内。
* 约瑟夫·诺伊 (Józef Noji,日—日),波兰田径运动员,曾参加柏林奥运会,1943年在集中营里被杀害。
* 鲁道夫·鲁迪·弗尔巴(Rudolf ·Rudi·Vrba,日—日),斯洛伐克籍加拿大药理学家,1944年从集中营里成功逃出,也是第一位向盟军通报集中营暴行的幸存者。
* (Elie Wiesel,日—),罗马尼亚作家、政治活动家。1986年获得者。
* 维托尔德·皮莱茨基(Witold Pilecki,日—日),波兰士兵,波兰抵抗组织成员,唯一一位自愿进入集中营的关押者,在集中营内组织了抵抗运动并向同盟国通报了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暴行,于—27日从集中营逃脱。因忠于于1948年被处决。
* (Andriy Andriyovych Yushchenko,1919年—1992年),前乌克兰总统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的父亲。日,攻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0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儿童。
日,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9年,将其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奥斯维辛”一词演变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使用这个地名也就同时说出了适用于所有民族屠杀的关键词。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妮·弗兰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