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日降息信用社降息政策效果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程

我也要分页!  楼主加油了
  感谢lz的好贴!
  MARK学习.谢谢楼主.
      楼主继续    原来的看完了    我又来了
  顶LZ    学习思考中
  记号,越看越精彩。
  为了回帖,我刚注册了个号。感谢楼主,好人呐!
  好久没来看楼主了,再来拜拜。    楼主文章的很多内容感觉都是以前的资料,是不是自己以前写好的没有发表的原因啊?    经济变幻莫测,此一时彼一时,我感觉如果能更多的讲当前的经济形势可能更好点,当然,结合历史总是能收到意外的效果,不过一味的讲过去就没劲了。
  文教、文试、文凭、文化    在古代,科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消耗中小地主子弟时间和精力设置的,曾国藩时期全国四亿人口只有大约200万读书人。仅高昂的书价一条,绝大多数真正的“寒士”想支撑“举业”是非常困难的。清末文风著名的东昌府(聊城)书店,《礼记》、《左传》都没有现货。曾国藩时期200万读书人有15万个官吏岗位,剩下的即使都是生员(即秀才,200万人大部分不是生员,否则1000多个县,每个县上千秀才太多了),家庭条件不好的谋份工作也不难。明清戏曲里穷书生上京赶考是不符合事实的,秀才进省赶考差不多,进京赶考的是举人或老子有权钱的国子监捐生。中秀才好比考上大学,富翁对穷大学生没有好脸色不奇怪。“一举成名天下知”,中举以后,送钱、送地、送房子甚至送小妾的都来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体会到了。明清每省每三年几十名举人(拔贡优贡加起来),全国每三年三四百名进士(宋代每年四五百名进士,“冗员”不可避免),加上“恩科”名额更多,即使祖宗荫庇的监生抢走一半名额,举人中进士当官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    在解放初期,文盲占绝大多数,20世纪90年代,普通人一般也具备初中文化,“教育产业化”前夜每年的高校新生就有几十万,“读书人”的地位当然不可同日而语。部分学生借考研躲避就业竞争,大学生甚至博士生收入先是不如高级技工,后来依靠父母养活,虽然很残酷,但符合价值规律。    一直到十几年前,中国上大学基本不花钱,中小学要全家供,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免费的收费的都有,但不管上大学是否需要掏钱,中初等教育公立学校是免费的。国内的“教育产业化”,确切的说是高等教育产业化,为有钱继续深造的孩子提供机会没什么不好,没有和中初等免费教育以及用人体制改革结合,是最大的败笔。    在“教育产业化”之前,以分数主导的应试教育已经显出了疲态,巨大的惯性还继续制造大量的高分低能儿。经济大发展,出生高峰人口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即使不搞“教育产业化”,大学生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也不可能把教材修订的正好符合未来需求,不得已,先取消了半军事化的“分配”制度,再为“毕业即失业”的低分高中生敞开了大门。    虽然录取分不高,但大城市低分考生往往比农村高分考生更适应大学生活,成绩也不象入学分数那样落后。考大学需要应试教育,大学毕业需要高素质,如果应试教育选拔标准好,单位招人只看高考成绩和学校品牌就可以了,但现实并非如此。应试教育选拔乏力,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教育部一己之力也无法根本改变,很多大学生仍然向“书呆子”发展。于是一方面倡导素质教育,一方面对贫困学生提高应试教育门槛——高收费,家庭良好的学生有钱就可以上学。但由于“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传统和“金榜题名”的光环,高收费也挡不住贫困学生的热情,有钱学生更不在乎,“严进宽出”变为“宽进宽出”,教育界乌烟瘴气日趋严重。由于社会风气等原因,“教育产业化”一出笼,高等教育就主要围绕敛财一个目标了,原先人满为患的大学,平均师资更加贫弱。对分数和实际素质都不高仅仅家里肯出钱的“扩招生”进行照顾,应该传授的知识也随之缩水。由于平均师资力量被摊薄,扩招对于想学东西而不仅仅是混文凭的有钱学生也是伤害。重点大学普通基础课程上百人一起上,能学到什么东东,比自学好多少?但除了高校,其他地方更不会为穷人家子弟提供所谓的“素质教育”,因此有学者建议高分数学生免学费,低分数学生高收费,个人认为这是个比较合理的解决办法。  
  有钱学生的家庭背景帮助他们在失业大潮中窜居好位置,没钱学生找不到工作,社会失衡慢慢加剧,马加爵同学在绝望中爆发。进入大学以后,读死书不能活学活用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古代的科举是为了给读书人当官的希望,真正的“成功人士”,祖宗荫庇的占主流。一代奋斗成功的,“庶族”子弟也没有几个,倒是体制外的商人潇洒的比较多,这也是封建社会不遗余力打击商人的政治原因。但是历代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表面的统治者中下层也是被统治者,阶层的改变,大多局限在被统治者下层和中层之间,而且,包括中下层统治者在内的中下层,很多所谓的好处只是挂在驴脸前的胡萝卜,部分所谓的好处和朝鲜的形象家庭道具一样。中下层改变阶层,成功标志是——拥有合法的大量金钱,除此之外,所谓改变只是化妆。    高校为了赚钱,不可能把培养高素质学生、树立长期品牌作为经营宗旨,“证书”成了诱饵和出售的商品。几乎每个高校,各类培训班都让学生眼花缭乱,毕业证书反而显得很单薄。毕业证都有,其他证书的含金量,单位领导说了算。文盲占多数时期出身的领导,有多少能辨别证书的水平呢?没有文化和文凭的家长,也把子女“考研”、“考证”作为攀比指标,文化比较高的家长反而相对宽容。毛主席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而不是说“文凭越高越反动”,虽然新中国教育体制是在他老人家领导下确立的,毛主席才高八斗,看不起仅有文凭和出身的小知识分子,但肯定尊重知识,此处的“反动”未必是贬义。当年泰国总理说世界上不能没有他那样的希特勒时,他非常高兴。部分只受过正规小学教育的大贪官,“教育产业化”前也顶着名牌大学硕士的招牌,有没有都不可否认他们的能力很强。文凭和知识从来不划等号,很多人到中年的“成功人士”比公子哥更能吸引有气质的美女,磨砺出来的实际素质居功至伟。有文凭不代表有气质,如果妓女标榜自己是大学生多收费,八成是野鸡学校出身或假文凭,肯掏腰包的多数也是暴发户。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有几位称父亲是国子监高材生,土包子破费上万两银子连手也未必能摸到。还有没有本科文凭的名牌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和教育监管部门都逃不了责任。判断一个城市居民或一所高校学生的素质,看看周边书店主要卖什么书籍和杂志就清楚了。专业性强的自然科学类好杂志,除了相关研究机构有,大学图书馆也难得一见,网上也没有具体内容,2000册起印数相当部分是要送人的。杂志发行量少固然有阳春白雪的因素,多半是办得太差,读者不买账。中国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评定学术地位或晋升职称,台面标准跟指定范围发表的文章数和出版的作品挂钩。因此,如果还没有成名,好文章好作品作者往往不但实际拿不到稿费,还要倒贴疏通编辑。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如果不是勤奋的天才,不可能在短期内著就大量高质量的作品,很多人晋级实际上是靠抄袭或许可的滥竽充数。部分编辑就像屁眼的闸门,气不顺,智商再高也得求屁眼通融,这大概是部分国家在野知识分子老是和官方意见相左的重要原因。    “冗员”、“人浮于事”导致各级衙门的工作,初中生用心也能干得了,招人的时候,“关系”是最重要的砝码,“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越是千里马,越难以驾驭,仅仅有专业能力,反而可能成为单位的异类,千里马和驽马搭伙拉车,车夫水平差可能会专抽跑得快的千里马。权力体制下,“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成为无数热血青年的噩梦。在潜规则压迫下,很多有志青年不自觉地向狂狷靠拢。仅次于法国的高额税负和垄断企业对利润的截留,加上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民营企业想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待遇也是心有余力不足。过去读书人“货于帝王家”,是因为帝王家和野心家以外,大部分应试教育内容无用武之地,任谁也开不起帝王家可能给予的赏额。  
  利用考试、证书等未必公正的办法选材只是手段和程序,而不是目的,目的就是选“材”,采用不公正的选拔标准,一方面是主持者无能,更深层的原因是权力运作的必须,如果真的诞生一套公正公开的中高层人才标准化选拔方案,多数既得利益者是不会采纳的,采纳意味着个人能力因素以外成功的神话破灭。在这一问题上,古往今来既得利益者出奇的一致,只有些微程度区别,除了埃里克森等极少数高处不胜寒的天才偶尔破局。    读书有用,但仅仅为有名无实的文凭读书,往往是折本投资。只唯文凭,无论是土教育还是洋教育,不管是克莱登大学的还是中央大学的,大多是遗老和假洋鬼子的胚子。清末部分退学生和现代全球财富榜的头几位功成名就,和他们对知识本质的追求密不可分。武术协会会长未必是顶尖高手,国子监督学未必有满腹经纶,既然如此,干吗还迷信学历并为了浪费青春和金钱呢?成年以后,不要为了下一次考试而考试。    除了极少数领域,最出色人才从来是从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学校教育只是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无论中外,顶尖综合性人才极少诞生在只会纸上谈兵、规避风险的学界人士中间,有一定积累,自己不转行实业的“专家”,基本是光说不练只会忽悠客户的骗子。三流人材教不出一流学生,后者从来是多种作用结合内因的硕果。战乱时期,一流人才多数会流向军政界,和平年代,靠能力而不是靠关系或运气白手起家的商人,做大的基本是一流人才,即是因为种种原因破产,不出意外,东山再起也很快。“创业容易守业难”,只适用于侥幸发迹者和权力继承人。政界和平年代提升不讲究“丛林法则”,背景和资历决定升迁,按照“有文凭,但不要有知识”的官场训诫,离开政府,往往什么也不是。当然,在权利本位的社会,小官可以搞垮大企业,大官左右财富分配甚至游戏规则。但无论官员比例多高,有实权的至多是人口总量的千分之一,公务员比例的几十分之一,从零开始,什么出身的人容易摘桂?除了开国元勋,出色的政客和白手起家的商人比,也不过是好的职业经理人,而且是旱涝保收、只上不下的经理人。    除非就业机会大部分集中在私人企业,“私学”兴起,新一代有文化的老板会选择品牌高校学生,否则花钱学不到东西、“毕业既失业”的现状还会继续。“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连“下岗”的资格都没有,大学生怎么潇洒的起来。各类“人才”招聘会两头赚钱,不少皮包公司把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当廉价劳动力甚至诈骗的肥羊,泉涌的高校新毕业生成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如果不是计划生育,青年就业压力可能会倍增,除了对外扩张和“均贫富”,缺少更可行的维护稳定手段。      
  虽然上学的时间很长,扩招后的多数学生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鱼龙混杂的学校多数象是出售证书的有限公司。很多大学传授的不是基础性内容,而是很容易自学的更新很快的可能教师教材已经落伍的应用性科目,很多所谓的重点大学也是如此,本科毕业生在本专业领域还不如扩招前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文科教育,很容易蒙混过关的“万金油”课程似乎已经占据主流。无论之前名声多么显赫,个人认为,采取封闭式管理,校方监督下的食、宿收费(住宿收费标准按人均面积计算)标准却高于同地段市场价的高校,多数是急功近利的学校,过于功利的校方很难保障高水平的教学,好苗子进去也可能出落为人渣,即便有个别“人才”崭露头角,往往不是校方培养的结果,而是压迫下的个体觉醒导致。    毛泽东说“大学还是要办的”,又专门补充理科类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即使学有所长,没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新学生也很难人尽其“材”。如果现在压缩高校招生规模,扩招后的大学生名声也已经败坏,比高中生少几年工作经验又好高骛远,前景依然渺茫。包括大学毕业证,大部分证书、职称就是很多人的精神鸦片,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却只是虚度青春。证书和职称盛行,固然有追求者无知的因素,当权者的诱导也很重要。在很多(国有)企业,证书是晋级甚至上岗的敲门砖。证书和职称的含金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认可。很多单位工作时间很轻闲,就是“靠班”时间长,机关单位的文山会海很多,无数大学新生的意志还有棱角被逐渐消磨。    确保大学生就业,应该确保的是掌握系统专业知识的人才就业,而不应照顾买文凭靠关系的混子。但即使算上扩招生,中国大学生占人口比例并不多,但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的机会。虽然有的专家声称大学生素质不高,如果从研究所或学校出来,他们还不如扩招生里面的佼佼者。如果说老三届是奉献的一代,“教育产业化”前后的毕业生则是被葬送的一代。为了突出重围,“教育产业化”前后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做好到群众中去的准备。“脱下长衫”后,凭着多学的几年文化基础,如果老师利欲熏心的同时还有点职业精神,如果大学期间没有混日子,发展的空间还是比工农大的。就像“五七干校”学员和下乡的知青,起码不用一辈子“修理地球”。毕业以后闲置在家的,多数是劣质教育流水线的劣班生,少数是宁愿为乞、不愿为奴的人才,但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氛围中,除非极其坚韧,“良币”闲置久了也会生锈。“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人,小者不能至人之门者,必困。” 在一个机会被权力垄断的社会,特立独行是危险的。社会保障的相对缺失,致使真正的人才也丧失了薪资议价能力。自救胜过对社会进步的期待,要么熬出头自己开公司,要么混水摸鱼,做一个快乐的受剥削者。  
  因为种种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将持续很长时间,号召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表面背景是就业形势严峻,教育质量滑坡,“大学生”供过于求,根本原因是用人体制问题,这不是单个杰出大学生所能改变的。个人理解的转变就业观念,一是放下大学生的架子,想想朱元璋曾经要饭,毛泽东不带钱和同学走遍湖南,二是想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文化优势,决不是放弃做人的尊严。在任何情况下,男生下煤窑或进建筑工地,女生进洗浴中心夜总会(只从事非色情服务),都是教育投资的浪费。管理中很重要一条就是用人短处,驯马熬鹰,如果自我驯服,最好的下场也就是一个快乐的奴才。不要抱怨怀才不遇,求人不如求己,既然难以找到一个一展平生所学的组织,那就参与创建一个。从事低门槛低收入的工作,不如自发组织起来创业,风险低,报酬可能更高,也有更多闲暇另寻出路。不是开公司才叫创业,那是有关系、有资金、有经验同学的舞台,做小买卖也是创业,只要取得最终的成功。任何时候,不要认命,最伟大人物从来是命理中的异数,对照近现代伟人和周围成功人士,八字、姓名、风水失败率相当高。相面理论太多,彼此互相冲突,算命者多数是混饭吃的骗子,有水平的凤毛麟角,还是相信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努力奋斗吧。    对于新生,各地不均衡的分数线,是委屈改变不了的现实,从人才选拔出发,分数和能力从来不完全匹配,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毕业的新生多数不懂得商务礼仪,甚至不会用传真机。过去教会学校学生有出息,跟礼仪培训也有关系。部分基础教育雄厚的发达城市本科分数线在平均及格线附近,那就太不像话了。在政府是最大买主的机制下,有权有钱低上百分还可以拿到更好的文凭,也是对公平选拔的犯罪。古代射、御技能考核与诗、书文化考核,以及礼、乐素质考核并举,后代“偃武修文”,“文曲星”范进问苏轼是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读书、行路、阅人并不冲突,高校大扩招,高校门往往是隔绝外界的。从历史上看,射、御出色文墨稍逊的复合型人才价值远高于一干“腐儒”,在边疆地区,骑射功夫比穷酸更有市场。游牧民族纵横世界,人才选拔还是很有一套的,西夏智囊张元、满清重臣范文程等,肯定不是书呆子型读书人,&出身贫寒、“一去不复返”的留学精英中,谁能担保没有现代张元和现代范文程?“楚才晋用”,危害故土,最大的责任者是谁呢?如果能做到公开、公正,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也是好事,估计规定,全国统一命题的考试中,在某一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才有被“自主招生”的资格,就没有那么多的谴责了,考生心理也比较平衡。    
  汉武帝设立的“太学”是中国最早的中央高校,不知道璀璨的西汉群星里面,有几成出自太学。汉宣帝儿子迷信儒学,他老子教训了一顿“霸道”才是硬道理的实话。百花齐放,最美丽花朵基因改良的几率更大。依靠大班教育流水线是不能鹤立鸡群的,大量的图书馆藏和internet海量信息是求知者的良师益友,粗通上网,连到internet,“活到老学到老”就不是难以实现的目标。笔者生于1979年,20岁的时候,从大学图书馆藏获得的知识超过其他途径的总和,25岁,从网络获得的理论知识超过其他途径的总和,单纯学以致用,网络学习最便捷,最有针对性。    因为“教育产业化”,不管以后如何深入改革,大学生“以吏为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过去贫困大学生凭补助可以勉强生活,现在教育拨款更多了,上不起学、吃不饱饭的大学生却屡见不鲜,即使为他们对高校的实际投资再大,他们会为“国家培养”感恩吗?他们毕业以后,会怎样看待自己的政府和母校?过去中国那么穷,周恩来曾经专门指示,拿补助的大学生应该能经常吃肉。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虽然聊胜于无,但在事实上拉大了起点的距离。为缺乏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提供“创业贷款”,犹如鼓励未经训练的新兵冲锋陷阵,同样不可取。“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每年都提倡“学雷锋”也是人心不古不得已为之,“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或“雷锋没户口,今天来明天走”是常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倾家荡产才能上学,吃饭只敢要一碗饭,请老板加点菜汤,指望贫困大学生读书学好,我觉得都属于奢侈的愿望。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无为而治” 国家发展更好,因为无为可以减少瞎指挥和官员的“寻租”机会。 “人不风流枉少年”,对于本该享受换了年华的学子,“教育产业化”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2006旧作《把窗户纸捅开》一部分,2007略作修改。  笨狼受限制的博客 笨狼出山 http://mememevvv.
要文集留下信箱,好像不可以匿名了,郁闷。  
  这是篇宏观微观都有的    
  mark一个,以后慢慢看  顺便支持一下lz
  翻页Mark
  lz我读到日本发展产业的地方有个困惑:日本大城市个人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日本平均寿命长,但企业员工普遍处于大负荷运作状态,不说东京,就是京都这种城市,人们在马路上去上班都是不用走用跑的。以前看过一个世界各国个人幸福感调查,日本人认为自己不幸福的比例是最高的。虽然日本非常重视人的教育,但总觉得是片面的教育,类似与LZ“工具人”的概念,他们的经济虽然发展,环境虽然没有污染,但似乎天天那样操劳也不是很有意思的生活,类似的困惑还有香港,至少我不喜欢过香港人那样的生活
  因为没有买房而失去女友的朋友们,你们失去的并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终身伙伴,而是一个代表社会其它力量试图榨取你的“包袱”。 经济学是帮助大家全面地思考,长远地思考。 如果你和一个“没房子不嫁”的人结了婚,那么她是不是以后要因为买车跟你离婚? 是不是因为买名表、钻戒跟你离婚? 是不是因为别人的丈夫赚钱多,你赚钱少,天天跟你唠叨,对你表现得轻蔑,对其他人有钱表现得憧憬? 是不是你稍微有点钱,她就要像别人那样,去买时装,去买时尚手袋? 是不是你们稍微有点钱,就要去旅游? 而如果没有钱,出去旅游不了,是不是她就要抱怨生活过于乏味?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氛围中,你能够高兴得起来吗? 你能够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吗? 你敢于为了长远的发展,牺牲眼前的利益吗? 不牺牲眼前的利益,你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吗?  -------------------------  楼主写的感同身受,哎。。。。。
  来看看
  2010第一帖献给楼主了,谢谢楼主的分享~~~
  太长了,长篇大论,看的累呀!  观点不鲜明,不知道你的观点是什么?要说什么?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们平时多少也听说了一点的,我们不是从外星球来的呀,你要想说什么你就直说,不要绕来绕去,东扯西拉。
  现在,房价已经成为一个极为火爆的话题。 本来,我不想过多涉及这个话题,但是没想到很多朋友一谈起经济,首先就要问我对房价看法。 那么,对于这个接近“沸点”的社会性话题,我为什么不想过多涉及? 我是有内在思考的! 因为,当人们天天关注房价的时候,就会忽略掉更加实质性的问题! 那么,这个实质性问题是什么? 我就在这个部分探讨一下。 下面的内容分析,揭示房价和股市、经济整体方向;个人发展、子女教育等各个领域背后的关键问题。 因此,如果有兴趣的朋友,请耐心阅读本段中的逻辑推理部分。     在讨论之前,我先做个经济学理论上的铺垫。 我在前面讲了很多不少婚姻、家庭等内容,被一些朋友划归“人类学”内容,好像跟经济越离越远。 但实际上,人性,或者说人们的心理研究是经济学领域中的核心问题。 因此,以研究社会心理为关键导向的“博弈论”成为21世纪经济学的主流,占据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相当的比例。 比如说,围绕“房价”而产生的房地产经济、刚需(丈母娘经济)、房奴等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弈论”的心理分析,进行很好地解释的。 而我在这里要谈的,是跳出“房价博弈”本身,从整个社会环境背景下,来探讨人性、心理、经济的相互关系。 也就是说,在更加宏观的层面上思考“博弈论”。     房价现在成为社会“沸点”问题之一。 我本来不准备在本贴中过多讨论房价问题,但是绝大多数跟我询问经济的朋友,都要问有关房价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房价竟然受到如此的重视呢? 我就在这里进行相应的探讨,揭示房价作为现在经济的关键象征意义。 在最初,房地产市场开始兴起的时候,易宪容作为一位经济学者,就谈到房价不能上涨,防止国民经济被房地产绑架。 在当时, 这种“房价不能涨”的论断,是很多没有买房的人所欢迎的。 而且,因为不少人觉得房价已经太高了,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因此房价不应该涨,也不会涨。 于是,这时候出来一些“空头”代表人物,在房价上涨的时候,大量写文章分析市场,认为房价不会上涨,建议大家不要买房。 于是,不少人就认同这些“空头”,开始观望。 没想到,越观望,房价越涨;房价越涨,多空之间的争论就越激烈; 然后房价还在持续上涨。 涨到最后,很多曾经的“空头”在心理上彻底崩溃,于是花费最初可能买房价格一倍以上,有的甚至两三倍的价格,最后买了房。 然后,这些花了更多钱买房的人们,就开始大骂“空头”代表人物。 因为,他们觉得,正是因为这些“空头论”者,导致自己损失惨重。 而在我个人看来,易宪容作为经济学者,提出了“房地产绑架经济”的前瞻性断言,是值得尊敬的。 但是,一些“空头论”的代表人物,虽然出于好意,但是因为缺乏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也就缺乏思想=高度,缺乏对问题本质的洞察,因此“办了坏事”。 他们让很多曾经准备买房的人们非常犹豫,错过了房价快速上涨前买房的好时机,最后花更多的钱买房,让相信他们的人们的福利受到很大的损失。     那么,这些空头为什么好心办坏事? 从相对温和的角度说,他们错误地预测了未来;如果严厉地说,他们等于是被房地产利益者利用,起到了帮助房地产利益者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对金融市场的性质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空头不死,多头不止”。 股市里是这样,房地产市场也是同样。 在过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空双方争论越是激烈,就越能够坚定一些空头的立场,这些空头就绝不买房。 但是,所谓的“绝不买房”和“刚性需求”一样,都是心理层面的决定。 如果房价持续上涨,那么绝不买房的人心理压力就会逐渐增大,“刚需”的渴望就越大。 而每一次价格上涨都会引发绝不买房的人们的心理崩溃,在痛苦中“被迫”买房,这时候就会有“如果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来过”的痛苦。 不过,如果房价下跌的话,人们坚决不买房的意志就更坚定,而“刚需”就会在一夜间消失。 那么,在双方的对决中,谁会失败? 是空头们,还是房地产商?
其实结果显而易见,“多逼空”是毫无悬念的,因为双方实力过于悬殊。 而且,多空争论越是激烈,也就越容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也就是“眼球经济”。 当全社会都重视了房地产的时候,房价上涨就更有基础了。 因为,很多人注意到房地产,然后就会进行房地产投资。 最后,在“空头认输”、“刚需”和炒房资金的“共同努力下”,房价持续上涨。 因此可以说,“空头论”者在房价上涨中做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有的朋友会说,我这么说似乎对“空头论”的人们不公平,因为他们毕竟也是代表民众在说话的!
其实,我这么说是非常有道理的。 打个比方,敌人是十倍于我们的精锐部队,而我们是散乱的“乌合之众”,这时候如果我们去跟敌人面对面地硬拼,结果只可能是“羊入虎口”,小狗跟狮子斗狠。 而真正的斗争智慧就像华盛顿带领的“大陆军”跟英军作战。 最开头,名头响亮的“大陆军”其实就是一些“乌合之众”的民兵。 一见到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步伐整齐英军,心理上就打哆嗦。 有的一见英军开枪,有的没见英军开枪,立刻就“鸟兽散”,各回各家。
而华盛顿带着这样的部队,再加上缺粮少钱,相信他自己也是“焦头烂额”,所以总是“屡战屡败”。 不过,这些民兵的好处是,英军一走,这些人又跑回来了,然后追着英军打,骚扰英军。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打仗,这些“乌合之众”终于打成了“老兵油子”。 有的形成了“一打就散”,回头再追的套路,有的肩负起跟英军正面作战的重任,能跟英军僵持一下。 最后,通过一个偶然战役的偶然胜利,让英军缴械投降。 当然,即使这个战役没有打赢,只要继续打下去,总会碰到一个具有决定性胜利的战役。 我举这个例子是说,“空头论”的出发点没错,关键是方法错了。 因为缺乏竞争智慧,反而帮了“倒忙”,造成了不利的后果。 到现在,多头一谈到房价,还会用胜利的口吻说“你们唱跌房价已经很久了,但是什么时候跌过”?     那么,为什么房价一直在上涨? 人们应该如何应对房价持续上涨?
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只考虑房价本身,而需要把自己放在整个经济环境下进行思考。
更明确地说,只有分析“大机器”经济的运作特点,才能洞察房价为什么只涨不跌。比如说,美国房价涨了6、7年,房价涨了大致涨了80-100%,结果一个次贷危机就打回原形。 在一年内,房价跌30、40%,有的断供拍卖房降价达到或者超过50%,等于是回到了过去。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出现后,日本采取政策实施房价“硬着陆”,最后有的地方房价跌幅达到3/4。 这是因为,美国的社会规则非常严格,就是人们破产、银行破产,也得保证社会规则的实施。 而日本经济在创新的支持下,本身非常强大,再加上日本的地缘经济特性,也需要挤破房地产泡沫,保持经济健康和整个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反过来说,在大机器经济中,却不能让房地产价格降下来,而是必须让房价涨上去。 更确切地说,易宪容先生说的“房地产绑架经济”的思考方式是错误的。 正确的结论是,房价持续提高是大机器经济的必然选择。 在大机器经济中,房价(对名义货币)的价格只能升,不能降。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需要再回过头来,分析大机器经济的关键特征,并且思考房价以及其它产品价格的走势。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价格是经济的集中载体。 不同的经济系统归根结底,就是不同的定价机制。 美国和日本的定价机制不同,因此形成了明显不同的经济形态;德国、瑞士、瑞典等国家的定价机制类似,因此形成了类似的经济形态。 而所以的定价机制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对人的定价和对物的定价。 比如说,“知识经济”是重知识,轻实物资产,也就是说人的价格高于物的价格。 因此,“知识经济”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导,带动社会发展,而企业的主要代表是可口可乐、微软、Google、Nike、任天堂等物质资产非常少、主要通过人们的智慧赚钱的企业。 与之相对比,大机器经济则是重实物资产,轻知识,由掌握物质资源的人们为主导,企业的主要代表是房地产、钢铁水泥厂、组装加工企业等物质资产非常大,很少依靠人们的智慧赚钱的企业。
或者说,“知识经济”主要的重点是人,一方面通过“远见”,洞察社会的发展潮流,并且通过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最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而这样的解决方案往往是由少量可见的物质材料和大量不可见的知识组成,达到以看不见的知识赚钱的目的。 比如说,我用于码字的正版微软windows +Office系统,几个光盘加点包装,就可以卖到数千元。 或者说,一些拥有DVD专利的企业,只需要给中国DVD生产厂家一纸通告,就能赚到几十亿美元。 而大机器经济的重点是物质资产,因为大机器本身既无法通过思考形成“远见”,又组织不起来研发力量,所以一切经济行为最后都要落实到通过可见的资产赚钱。 也就是,给nike鞋做加工,耗费大量的实物和人力、通过复杂的工序和极少量的知识,最后每双鞋赚个十几元钱。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机器经济也需要赚钱。 那么,怎么赚钱? 这是个问题。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深入,创造出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都在诱惑着大机器经济中的人们,掏出更多的钱,换取“知识经济”产品。 比如说围绕互联网发展的各种新奇的消费、豪华汽车、奢侈品牌等等,都是大机器经济中人们追逐的对象。 那么,随着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大机器经济已经完全暴露出毫无国际竞争力的弱点,也就是说根本在国际上赚不到钱。 那么,一方面大机器经济中人们的消费追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大机器经济的产品利润越来越低,而且遭遇国际经济危机,未来的产品销售越来越困难。 那么,大机器经济怎么赚钱? 怎么赚更多的钱? 这就需要深入系统的思考了。 在社会竞争中,人们赚钱的手段都是过去方式的延续,也就是经济管理里说的“路径依赖”,中国俗话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知识经济”是靠知识吃饭,而大机器经济是靠资产吃饭。 那么,要找到大机器赚钱的道路,我们就需要分析大机器是如何靠资产吃饭的。     从根本来说,人们所有的利润来源都是“低价买,高价卖”。
在金融投资市场中,巴菲特、索罗斯等人直接“低买高卖”就赚了钱;而在实业界,比尔 盖茨通过更加复杂的资源要素组合,实现“低买”人力资源,“高卖”产品价格,成为世界首富。 而在大机器经济中,这个系统操作更为复杂。 早期,大机器经济通过资产国有化(包括城市的公私合营和后来的国营,农村的人民公社)实现完全掌控资产的目的。 然后,通过户口制度实现对人们的高度控制,完成人们对大机器实施经济依附的过程。 并且。通过打倒关键的知识分子,实现人们在心理上对大机器衣服的过程。 然后,通过这样一个人身绝对控制和资源绝对垄断的机制,实现大机器经济“低买“各种资源,”高卖“大机器产成品的盈利方式。而在改革开放之后,这样的绝对控制和垄断机制被打破,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产品竞争,销售“劣质高价”产品的国营企业很快陷入困境。 尤其是到了后来,人员实现相对自由的流动、资源价格国际化之后,资源利用高耗低效的大机器经济全面亏损,变得难以为继。     在这种背景下,大机器经济必须通过“进化”,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既然大机器经济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高耗低效,生产出来的产品劣质高价,那么大机器只能从产品市场上撤退,退向对于资产和资源的控制。 或者说,大机器已经不能依靠销售产品为生,因为现在的产品知识技术附加值已经远远超越大机器经济的能力;因此,大机器只能依靠销售资产和资源为生,获得自己的收入来源。 而且,大机器必须通过高价销售资产和资源,满足自己越来越高的物质消费需求。 那么,大机器就需要对自己掌控的资产和资源进行“盘点”,在自己能够对资产和资源保持绝对掌控的状态下,尽可能高价销售自己拥有的资产和资源。 于是,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再次巩固资源的垄断,比如说严厉打击油品走私,严厉限制“小产权房”入市、实施土地“招拍挂”等关键措施。 然后,根据垄断市场的资源定价远远高于竞争市场的资源定价原理,通过有限发行股票和有限推动房地产来实现大机器的经济来源。     “进化”的过程并不是最先就设计好的。 但是社会最终能够成为今天的结果,是因为结果的选择是符合大机器进化需求的。 比如说,由于朱/容/基本人并不懂经济,在最初的时候不了解股市的功能,所以起初是严厉打压股票市场的。而且,他当时在到国家会计学院的时候,题词是“不做假账”。 到后来,轮到他制定国企三年解困目标的时候,他似乎才真正理解股市的功能,态度来了180度大转弯,大力鼓励股市扩容。 当然,他可能也忘了自己的题字了。 而对于房改,当初地方政府是消极抵制的,但是后来发现卖地能够赚钱,也就开始把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产业。 当时,上海市长亲自拍胸脯向中外商家保证,开发房地产是稳赚不赔、能赚到大钱的好买卖。 除了房改之外,医改、教改等其它的措施,最初都只是卸包袱,然后让人们自己掏钱,“拉动内需”的行为。 没想到,市场反映相当“热烈”。 随着市场的培育和进化,市场运作水平越来越高,于是这些资产和资源销售局面日趋“火爆”。
股市经过2005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成功地实现了上亿开户的“盛况”;商品房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销售数量越来越多,同时房价实现了翻几番的效果;教改实施后,广大家长们也“踊跃”掏钱,大学生入学人数连年创出新高;医疗同样超乎想像,在医疗价格翻几番之后,医院越来越“人满为患”。 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大机器经济的增长。 顺便说一句,有的人认为把房地产作为支柱性产业很荒谬,因为其他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没有这样的支柱性产业。 我在这里说句话,这是最为理性的选择,是特色经济的最好体现!     有的朋友认为,我写的都是过去的内容,写的太多就没意思了。 但是没有办法,我的题目是经济分析,现在进行的也是经济分析,而不是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可以就个人的喜好,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然后给出几个结果,让未来验证是否正确。 如果正确了,就成为“大仙”,让无数人顶礼膜拜;如果失败了,可以下次换个马甲再预测。 但是,经济学就是通过分析历史,研究人们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趋势,然后探讨未来的方向。 我只是模仿其他经济学家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分析,探讨背后的经济驱动力,然后思考未来的经济方向。 就我个人的分析投资经验来说,对历史挖得越深,“远见”的能力就越强。 所以,我还是继续挖据历史。 那么,经过刚才的挖据,我们会发现,大机器经济的获利关键是“质次价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其盈利,保持其经济增长。在“知识经济”持续追求以最低成本,创造最大社会价值,然后实现高价高利润的时候,大机器则希望通过蒙混过关的方式,实现高价高利润。     我们再回到前面说的关于房价的争论上。 为什么“空头论”和“多头”的争论如此激烈,从网上争到报纸上,再从报纸上争到电视上,但是“多头”一直在奉陪?
因为,代表大机器的多头早就计算好,“空头”必输。 而给“空头”发表言论,形成激烈争论的结果,一方面能够吸引大量眼球,另一方面还在房价上涨时,有利于打击“持币观望”的人们的信心。 那么,对于空头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不争论!
在房价1万一平米的时候,可以建议涨到3万,涨到5万,涨到10万。多头准备涨100年,涨到100万都行! 不过,另外一个问题是多头无法回避的,就是房子的“劣质”。 空头可以充分教育民众,让民众的眼球从价格转到质量上来! 中国北京北5环之外,一个类似于美国贫民区的、使用面积70平方米(建筑面积88-90平米)的类似“水泥窟窿”的高层住宅单元,可以买到130-140万人民币; 而美国芝加哥郊区中产阶级居住地,一个200-300平米的装修好的独栋house(地下室和车库面积白送),价格20万美元。 这些中产阶级收入是家庭人均收入1.5万美元以上(4口之家),那么中国人是多少呢? 然后,再让人们想想以后要承担的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费用,自己去冷静地想。 当多头持续强调房价的时候,空头就可以一直强调劣质,然后举例各种各样的房地产商欺诈和劣质的行为。 虽然说的多了,似乎就贫了,大家都不爱听了。 但是,正是这种最为枯燥的反复强调,才能够真正让买房的人不会头脑发热,不会去争抢着排号买期房,不会让房地产商把房价抬起来,然后给人们劣质的房子。     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永远要警惕,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商业宣传,永远要防止自己买到“劣质高价”的产品。 而这就需要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价值观错误,失去对“劣质高价”产品的警惕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陷入“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的困境中,越来越穷。 因为,每个人赚钱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买“劣质高价”股票亏钱、“劣质高价”房屋亏钱、“劣质高价”教育亏钱、“劣质高价”医疗亏钱、“劣质高价”保险和养老亏钱、“劣质高价”汽车和其它产品亏钱,那么结果就不是自己陷入赤贫的问题,而且要祸及子孙。 而现在,有很多人因为社会文化的导向问题,就陷入这样的困境,危害已经明显地体现在自己孩子身上! 那么,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导致人们陷入越来越穷的境地,并且影响到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下面继续分析。 同时,如何开始做“独立人”,找到自己的未来方向,也是后面要顺便涉及到的内容。
  好文章要边看边思考就不觉得累。  楼主继续!
  作者:then520 回复日期: 18:05:26 
    lz我读到日本发展产业的地方有个困惑:日本大城市个人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日本平均寿命长,但企业员工普遍处于大负荷运作状态,不说东京,就是京都这种城市,人们在马路上去上班都是不用走用跑的。以前看过一个世界各国个人幸福感调查,日本人认为自己不幸福的比例是最高的。虽然日本非常重视人的教育,但总觉得是片面的教育,类似与LZ“工具人”的概念,他们的经济虽然发展,环境虽然没有污染,但似乎天天那样操劳也不是很有意思的生活,类似的困惑还有香港,至少我不喜欢过香港人那样的生活  --------------------------------------------------------------  日本出于地缘经济的考虑,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天天在为着整个族群的生存而挣扎。 而且,日本人的心理有强烈的文化自卑情节,所以需要通过奋斗,实现经济上的强大,来补偿心理上的自卑。 而这种挣扎和奋斗的结果是,极具奉献精神、极具团队精神,也就是很大程度上压抑或者牺牲个性,保证团队性。 这种文化有好也有不好,好处是追随的时候容易,不好的是赶超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日本教育和文化在1990年代后,也开始出现部分崩溃的现象。 近些年,日本文化开始了新的进程,从过去过于强调危机意识、挣扎意识,开始朝着部分放开个性化发展空间的方式转变。
  lz更新了,大家快来膜拜~
  谢谢lz回答我的问题,受宠若惊呀~~^_^
  作者:我来说1句 回复日期: 20:48:27 
    太长了,长篇大论,看的累呀!    观点不鲜明,不知道你的观点是什么?要说什么?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们平时多少也听说了一点的,我们不是从外星球来的呀,你要想说什么你就直说,不要绕来绕去,东扯西拉。  -----------------------------------------------------------------------  我也希望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
但是,并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啊,见谅!
  作者:小事也不能简单化 回复日期: 06:09:59 
    文化和经济是一起发展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立国时文化人少。好的老师更少,培养出来的大才也要充实在各行各业中去,第一要务是防止战争,所以要发展经济和军事,大才也就要进入到这里面去,不可能把大才送到教育行业里。现在教职员工也1000000把人了,去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也不是一时半会不能见成效的,我近来看了一部动漫《开心西游记》很好的作品,有一两个敏感问题,这么好的产品对动漫行业有很好的推动带动作用,如果因为敏感问题影响推广,也不是明智的。像现在的教育,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提升到很高的水平,如果有经济条件的可以放慢你们挣钱的步子,安下心来好好教导好子女,只要能科学的教育,他们一定比你们有能力,他们去开创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子女也能安心的由你们这些做爷爷的再次教育,这样就是良性来回,走入爷爷教孙子的模型,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格局,政治上的事情理情批评不必过由强烈,活到老学到老,这样会更理性视野更开扩,教育子女也更有水平,一下子就让子女站在你们理性而开扩的思想之上,何乐不为呢,做好自己的事情,独/立和依附是对立统一的。学会了依附再去学独立吧,  --------------------------------------------------------------------  对于一个成人来说,独/立和依附是不相容的。 而且,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兴旺,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永远不能牺牲教育而发展其它。 这是所有成功国家的启示,也是失败国家的启示! 况且,立国时候的大师很多,人才更是“浩若繁星”。 我前面说过了,对于当时的大师,我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而对于现在的专家们,唉,不说也罢。
  ,21:46,今天花费了几乎一天的时间来阅读《2010年经济分析》,在Word中重新归整主题,并调整纲目,现在基本定型,也能够静心阅读了。  老实说,楼主的学识相当出彩,到底是搞过咨询的,几句话一听,就让我见识了厉害。  整篇叙述并不啰嗦,一篇文章如何立意,如何取材,如何论述,是很有学问的。  我可以一句话总结完楼主的意图“用经济历史的眼光,研判大背景下的个人作为,铺垫互助式教育理想的现实成型。”不管是眼球经济,还是会场经济,还是经济博弈,社会文化形态,其实都是我们思考问题,理解事物的名词和方式需要。  除了立意的深远,我更为关注楼主的逻辑推理能力,用天涯润土的名词,那就是练就从“心知肚明”到“脑准”的思维方式。我也写过胶片,写过分析稿,最后发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才是最漂亮的,观点早就清楚了,“人活在世界上,要充分打量时间和空间,并领悟其真谛,作出阶段性调整”,但是怎么用素材去表现,怎么提炼出分析过程,这个最见功力。
  1 生于0715——《2010年经济分析》 3  1.1 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3  1.1.1 一、大学生就业 3  1.1.2 二、楼市问题 4  1.1.3 二、楼市问题(续:房价和楼市) 5  1.1.4 二、楼市问题(续:《2010年房价与经济分析》) 12  1.1.5 三、出口问题 18  1.1.6 四、产能和基础设施过剩 19  1.1.7 五、城市居民收入 22  1.1.8 五、城市居民收入(续:经济负担的转移) 25  1.1.9 五、城市居民收入(续:城市的功能) 28  1.1.10 五、城市居民收入(续:中国城市居民的困境) 31  1.1.11 五、城市居民收入 (续:多余的话) 34  1.1.12 Q暴力拆迁 35  1.1.13 六、医疗与健康 36  1.1.14 六、医疗与健康 (续:利益的思考) 38  1.1.15 六、医疗与健康 (续:医疗/产业链) 42  1.1.16 六、医疗与健康 (续:医疗/产业链 2) 44  1.1.17 Q经济博弈:火中取栗 46  1.1.18 Q预告篇(兼读帖心得) 48  1.1.19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51  1.1.20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1) 55  1.1.21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2) 58  1.1.22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3) 61  1.1.23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4) 74  1.1.24 Q孙子的启示 79  1.1.25 Q程序员的生活安排 83  1.1.26 Q书摘《应对经济风暴》 87  1.1.27 Q书摘《房奴是怎样炼成的》 95  1.1.28 Q书摘《从贾樟柯眼里看到我看到的世界》 101  1.1.29 Q书摘《独立思考的二十年人生》 104  1.1.30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1 ) 107  1.1.31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2 ) 110  1.1.32 插播: 房价与心理健康 114  1.1.33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2 谈婚姻思想) 116  1.1.34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3 经济保守主义) 135  1.1.35 六、医疗与健康(个人的未来3 保守主义) 149  1.1.36 Q品牌 154  1.1.37 Q香港的发展 155  1.1.38 Q公务员热 157  1.1.39 Q与房子结婚的女人 158  1.1.40 七、食品安全篇(Q预告:现代农业的商业模式) 159  1.1.41 Q碳经济 160  1.1.42 Q国际视野下的方向 161  1.1.43 Q未来投资话题(兼谈保值和汇率) 161  1.1.44 Q自助式教育 170  1.1.45 Q生于0715的QQ群 175  1.2 大机器的论述 178  1.2.1 一、独立型的社会文化(谈谈我哥的教育经历) 178  1.2.2 二、学校的“工具”文化 187  1.2.3 三、“大机器”经济的思考 199  1.2.4 四、人性与大机器的互博 220  1.2.5 五、“大机器”的文化形态 224  1.2.6 六、跳出“房价博弈”,宏观看中国经济、社会和人性 231  1.2.7 Q一次有益的探讨 237  1.2.8 Lex专栏:2015年的中国 240  1.2.9 Q手机实名制 241  1.2.10 书摘《把窗户纸捅开》 242  1.2.11 书摘《把窗户纸捅开》2 249  1.2.12 Q猫吃辣椒 254  1.2.13 Q日本的经济发展 255  1.2.14 22页 260  
  作者:地方可怕 回复日期: 23:30:47 
    LZ的文章不错,能够诱发人的思考,赞一个先。         关于教育部分我不赞同,美国的基础教育完全被高估了,表明上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压力小,但美国的科研成果却是世界上最多的;因此很多人推崇美国的教育方式,在中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这里面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个人认为如果中国实行这些人所谓的素质教育,中国就全完了,原因在后面讲)          美国科技从二战之后才领先全球,主要原因不是美国的教育突然变强了,而是因为二战时期美国稳定的环境,以及战后&掠夺&的德国科学家。正是这一批当时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使得美国科技领先世界至今,这几乎没有美国基础教育什么事。  --------------------------------------------------------------------------  对于美国的基础教育,我觉得可以这样看: 美国人自己拼命批评自己的基础教育,那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基础教育可以更好、更强大。 不过,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太值得学习了! 看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合理性了。     另外,美国教育的强大,不是从二战开始的,而是从殖民地就开始了。 比如说,美国的殖民地小镇上,中心是教堂,周围是住户。 而教堂(教会)顾名思义,就是教育的地方。 牧师作为整个社区最有知识和智慧的人,会教大人道理,教孩子识字。 所以,我记得一个数据,在18世纪,当时美国殖民地的居民识字率是98%以上。(如果我错了,请提醒我)    在美国建国后,美国先贤最强调的就是教育,先是照搬德国的现代教育模式(平民教育),后来发展出“实用主义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口号。 同时,建立大量的技能教育学校,像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就是在这样的学校中培养出来的。 到19世纪后期,强大的教育结出了强大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推动美国经济迅猛发展。 到二十世纪初,超越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二战前和二战后,美国大力搜罗德国人才,是其教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而且,德国人才只是美国人才体系的一个补充。 如果多读读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各个企业和社会的资料的话,你就会发现美国的教育、科技和经济管理有多么的强大。 这样的强大给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作者:海河之家 回复日期: 21:30:07 
    1 生于0715——《2010年经济分析》 3  -----------------------------------------------------------------  非常感谢海河之家!!! 鞠躬!
  作者:生于0715 回复日期: 21:22:59   况且,立国时候的大师很多,人才更是“浩若繁星”。 我前面说过了,对于当时的大师,我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21:41,看得出来楼主向往大师,再破的学堂,如有大师入驻,必将流芳百世。提下如下几位,很多人大概都很陌生。  1.1.55 晏阳初——现代世界十大伟人之一 184  1.1.56 黄万里——著名的水利工程科学家 190  1.3.64 陈寅恪——《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843  1.3.65 王国维——沉沦于湖底的文化人 844  1.3.66 冯友兰——觉出“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844  1.5.58 叶企孙——《一代师表叶企孙》 1384  1.5.59 杨宪益——最后一位中国翻译界泰斗 1387  1.5.60 潘光旦——从游于“中和位育”的教育大师 1390  
  作者:80岁的学生 回复日期: 15:22:09 
    失业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我当时的扩招政策有关,在有的就是住房和看病,还有现在的养老问题,这都是社会的遗留问题,需要我们的社会好好的解决,但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工具型人才和独立性人才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就是怎么样合理的配置以及劳动分配的问题。我觉得看问题不能那么的极端,应该中性的去看待问题。知识没有楼主那么高,眼界也没有楼主那么远,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不对的地方望楼主指正  -----------------------------------------------------------------------  大学生失业问题确实是个结构性矛盾,不过我觉得,更多的是缺乏知识经济成分所导致。 另外,独立性人才在这个社会中,更能够起到工具性的作用,因为只有成为社会的工具,为社会贡献价值,才可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但是他们在心理上是独立的,不依附于某个特定组织就能生存和获得持续发展。 所以,从外部功能上来说,咱们说的并不矛盾。而我这里说的工具型人和独立型人,关键在于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
  作者:长风亿万里 回复日期: 00:05:58 
        大多数本科大学生不可能拥有太过系统的思维方式。他们的优势在于学习能力强,能够迅速的改变自己。        但是正如楼主所说,我国面对的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就我的小公司招人的情况而言,我只能给一个大学本科生两千的工资。但我很清楚,一些在大商场中卖服装、化妆品的初中生也可以赚每月五千。        所以我觉得在一个工具性社会系统中,独/立人是很难存在的。  --------------------------------------------------------------------  在我看来,独/立人的空间实际在扩大,而且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如说,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持续学习新技术,有一技之长的人现在越来越吃香。
  留贴下次来看
  《蜗居》这个话题,非常接近现实,我可以告诉你,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  宋思明这样的心态,此人物的塑造比原型还原型,好,那你可以好好看看此剧,宋  这样的人可能改变制度设计,给自己权利寻租添堵吗,事实上他们现在做的恰恰  相反。    正式因为这种不可逆的发展,因此会发生经济上的全面崩溃,很多人不相信,认为  不会,会危及执政地位,那你再好好品味蜗居,宋思明搞权钱交易的时候,有哪怕  一秒钟考虑执政地位和国家命运前途吗,真要是那样,到成了喜剧小品了。    建国60年,  比房产崩盘严重的事情多了去了,随随便便可以举10个例子,  而现在大家还不是装聋作哑,人家我自岿然不动,  开个会,拨乱反正一下,完了。  老百姓说句难听的,就是健忘,贱,被骗还替人数钞票。    目前国人已经变态了:一些已经买了房,痛苦地过着房奴生活的人,  也转身把仇恨投向民生派,因为,他们需要不断上涨  的房价来安抚自己伤痕累累的内心,只有别人更痛苦  自己才能心安。
  我想知道如何成为独立人
  期待LZ    另外有人把LZ的发言和回帖整理结集的吗?    河海之家
朋友, 你是做个集结的吗?能传我一份吗?    
  看了3个小时,没看完,觉得lz宏观独到,虽然角度不同,但大部分基本支持,望继续好文。        
  LZ你好,花了两天时间追这个帖子,很有收获。多谢!    对于LZ房价问题的论述,我简单总结一下:房产泡沫并不光是会在中国产生,但是在中国的环境及大机器经济的特点下ZF对于房地产的依赖远超出其他国家,所以也就会倾尽全力去维持这个泡沫,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房价有着超出想象的支撑力和上涨空间。    所以房价的转向只能在以下情况下发生:1.泡沫超出了政府的支撑能力,可能是泡沫太大,也可能是政府的能力变弱;2.其他方面的危机迫使政府转向,如剧烈的通货膨胀引发社会危机;3.外部力量,如08年的金融危机。    
  非不想为而实不能为也。对,就这句最能打动我
  楼主大作正在拜读中。但其中一段论据“例如,月份,中国从粗钢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净进口40万吨。 粗钢的进出口变化情况,说明了中国面临的出口困境。”
我个人感觉用得不好,因为中国出口类型早已从原材料出口转向进料加工型,所以原材料不出反进是很正常的啊。    继续拜读。
  最直接决定价格变动的因素是资金的流向。 请问LZ有没有看过刘军洛的文章,关于他的争议很多,他的很多观点的确很新颖,但是对于我们这些金融门外汉来说很难做出自己的判断。不知道LZ这样的专业人士对他的观点有何评价。    比如他对08年金融危机的观点:  “至2008年10月的世界性大崩盘后,大众化的理解力都是美国可怕的1.3万亿美元房地产次级债与其背后几十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市场的黑手。首先,一张衍生品合约的产生是建立在一个抛空者与一个做多者的价值对立中的财富转移过程。衍生品市场是一个没有逻辑错误的程序,一个没有错误的滥用的程序就足以摧毁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吗?那为什么2000年后美国网络技术股票市场的崩盘与随后产生的10万亿美元的财富损失并没有引发当时世界性同步崩盘呢?而1990年后日本股市与房市的15万亿美元消失也没有引发世界性同步衰退呢?”    “中央银行的重要责任是什么?防止全体市场参与者出现同步方向性一致行为。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全球发生了什么?中国股市从6000点跌到2500点,日元套利交易者在大量平仓离场与欧洲地区的反通胀政策。2007年9月伯南克先生是做了一件让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与让大量日元套利交易者离场的事。2008年9月美国金融市场参与者一致同步性面对中国地区与大量新兴市场金融收益严重下跌,美国地产市场严重恶化与大量廉价信贷日元先生的离场。所以2008年9月美国全体金融市场参与者一致面对的是伯南克先生创造的全球性帐面缩水与信贷成本的上升后,产生的美国金融市场参与者一致面对的必须提高资本金要求,而产生的一致性集体抛售行为引发的全球崩盘”    “2007年9月伯南克先生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5.25%,猛降50基点,至4.75%,2007年10月伯南克先生继续降息。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伯南克先生大幅降息中——2007年9月,大型银行出售的“资产支持型商业票据”利率水平急速上升近20%;为什么从二级市场价格说明,2007年10月份、11月份美国次级债市场价格崩盘。因为从纯次级债交易杠杆比率风险来说,2007年9月份、10月份伯南克大幅向市场注入货币,是会让次级债交易员补充到新的资金,是会让次级债价格至少不会在10月份、11月份出崩盘。这只能说明在伯南克先生9月份、10月份的大幅降息中,美国次级债交易员是面对的资金大量被抽干的情况。因为日元利差交易者迅速从美国次级债市场逃离。伯南克先生是从底层推倒了,2001年——2006年日元利差套利美国次级债的投资模式组合的抗风险力。2008年初花旗、美林公布的2007年四季度出现有史以最大亏损均高达近100亿美元。而这些巨亏都是产生在2007年9月份、10月份伯南克先生的大幅降息中。进入2008年伯南克先生是猛烈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向零目标冲刺。在伯南克的冲刺中,日元利差交易者是疯狂从美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俄罗斯、冰岛、东欧、西欧、巴西、韩国、中国等地区逃离。以最保守估算2001年——2006年日元利差交易者从日本地区拆借资金在5000亿美元,以最保守杠杆计算这笔资金规模也将达10万亿美元。伯南克先生虽然是全球最大中央银行主席,就是全球所有中央银行加起来向市场疯狂注资也不可能填补从2007年9月份——2008年底日元利差交易者疯狂逃离全球市场而抽离的至少10万亿美元资金规模。所以,2008年全球爆发的是世界性大萧条”
  好文,记号~
  mark 分析的相当透彻
  今天,中星9号也不让看了,嘿……
  MARK.谢谢楼主!
  作者:yezhiqiu 回复日期: 23:40:48 
    最直接决定价格变动的因素是资金的流向。 请问LZ有没有看过刘军洛的文章,关于他的争议很多,他的很多观点的确很新颖,但是对于我们这些金融门外汉来说很难做出自己的判断。不知道LZ这样的专业人士对他的观点有何评价。  ------------------------------------------------------------------------  不好意思,我也看不懂。 因为他说的做日元利差交易(可能是swap,外汇掉期)的人是超过我能够知道的范围的。 按道理来说,如果这么大的资金存在,应该是人们都会知道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个外汇掉期似乎对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我们应当从过去历史中学习到更加审慎和理性思维方式,而这个方式来自于对复杂现象的简单总结。 比如说,他在其中谈到了复杂的资金的动向。 但是,资金的流动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我们需要找到的是原因,或者说本质。 只有找到本质,才能够透过知道资金为什么流动,然后在眼花缭乱的资金动向中,找到一个简单的方向。     我接触经济和金融的时间长了点,并不是说我的理解力更强了。 反之,我更需要简单的解释了。 对于某个现象,如果解释的人不能用一句话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我就要非常怀疑他的解释了。 如果别人不能一句话告诉我问题的原因,那我就自己找出来那一句话。 这就是我的思考方式,有点弱智,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感觉好点。
  mark~!
  感谢LZ的回复。其实楼主所说的“按道理来说,如果这么大的资金存在,应该是人们都会知道的”也正是我疑惑的地方。    用Google搜一下&日元套利“就可以找到很多结果,而且可以看到很多金融家,各国金融高管都知道日元套利的存在,而且也知道日元套利平仓时造成股市暴跌等情况。因为这种情况时常发生。所以我对刘军洛说伯南克等人因为没有防范日元套利平仓,所以造成全世界大萧条的说法有些疑惑。这些人也不可能都是这么弱智啊。。。    “日元套利”是指因为日本长期的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人可以拿着几乎不用成本贷出来的日元在全世界投资高收益的资产来获取回报。&据说”全球规模至少在亿美元。我想最弱智的做法,就是可以把贷出来的日元换成高息国家的货币然后存银行里赚利息,如果汇率波动不大,也是可以获得可观收益的。
  这也是很多人解释“流动性陷阱”的一个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一个国家利率降到极低水平,反而并不能刺激经济,因为以其贷款出来发展实业,可能还不如拿去高息国家直接套利。    
  老观点了
海神 小雨 通奸却 早把问题看的差不多了    现在需要的是各方面的数据用以判断各时间点
      趋势
这里人早就知道了。。。。
  楼主所说的大机器经济运行机理其实就是工业化,现代封建社会的运行机理,,,,,,,,,,,这个是我们中国的首创吗,,,,
  mark17
  今天一早看到新闻说海南可能以后要开放体育博采了--《意见》指出,将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  应该不久赌马这些在海南就合法了,lz对此有何高见?是好事坏事?海南经济是不是会像澳门和拉斯维加斯一样一飞冲天?
  作者:任天寂 回复日期: 02:13:58 
    老观点了 需要新的 海神 小雨 通奸却 早把问题看的差不多了        现在需要的是各方面的数据用以判断各时间点             趋势 这里人早就知道了。。。。  -----------------------------------------------------------------------------  刚才拜读了海神的《3-5年经济走势初探》的部分内容,谈谈我的帖子出发点。     海神是从投资分析员的角度,对数据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分析、总结,形成了对未来经济走势的看法。 海神的分析系统全面、内容翔实,观点鲜明,值得学习。
当然,我不做投资分析员超过10年了,也没有考CFA,所以可能不适合做专业的经济预测师,因此也就不从经济预测的角度分析问题了。     从我本人来说,我其实并不关心未来3-5年、甚至十年的经济走势,有大量的投资分析员们在关心它们。 我也不真正关心社会中现在存在的问题,因为我觉得那只是“头痛脚痛”。 我真正关心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内在机理,或者说个人、企业、国家兴/衰的内在机理。我觉得,这种对内在机理的分析和探讨,不属于投资分析范畴,属于经济分析范畴。 所以,我当时强调“为了理论而理论”,也起名“经济分析”,而不是“经济走势或者经济预测”。
    再次强调,请各位朋友理解我“为了理论而理论”的立场。 我希望通过对内在机理的分析,也就是对经济理论的探讨,思考未来30-50年,甚至100年的经济方向,或者说经济最优选择。 希望通过理论探讨,关心的不仅是我们自己,包括我们的儿女,以及我们的孙子辈。 现实的问题只是我对内在机理的一种现象解释而已。 其实,我本来不准备涉及很多现实的问题,只不过各位朋友一直在集中地问这些问题,所以我通过理论和机理分析,做一些解答而已。     总结一句,我的核心关注点是“人”,并不真正关心“经济”。 “经济”只不过是我关心“人”的工具手段而已。
所以,关心经济数据、时间点、趋势等经济内容的朋友,可能不一定能够在我这儿找到答案。
  作者:yezhiqiu 回复日期: 01:56:41 
    感谢LZ的回复。其实楼主所说的“按道理来说,如果这么大的资金存在,应该是人们都会知道的”也正是我疑惑的地方。  -----------------------------------------------------------------------  同意你的观点! 不过,敢于做资金套利的人有两种:1、极其高的高手,非常确定未来汇率波动不大; 2、非专业人士,理所当然认为未来汇率波动不大。 随着市场变化越来越频繁,极其高的高手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 当年,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弄了个资本管理公司,进行资本套利的对冲操作,结果亏得差点导致一波世界金融危机。 之后,人们再也不敢随便套利了。 而日元汇率的持续上升,也印证了经典的利率理论:高利率货币的汇率短期上升,长期下跌;低利率货币的汇率短期下跌,长期上升。 结果,日元升值又洗劫了一些不是非常懂行的资本套利者。     其实,货币只是表面现象,是国家经济实力对比“暗流”之上的“浮萍”而已。 日元的持续升值,实际上是通过持续的大量研发投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获得强有力的收入的反映。 美元下跌,是过去10年左右的经济泡沫和劣质经济增长的滞后表现。如果思考清楚各国的实力对比,那么货币层面的内容也就不需要太关注了。 因为,根据我对国际货币历史的浅陋了解,发现忽视国家内在实力,操作“浮萍”的人们大都是赔钱了。
  作者:绿色迷雾 回复日期: 02:22:31 
    楼主所说的大机器经济运行机理其实就是工业化,现代封建社会的运行机理,,,,,,,,,,,这个是我们中国的首创吗,,,,  --------------------------------------------------------------------  不是,这是落后国家的普遍选择。 人们落后是因为观念落后,也就是文化落后。 文化落后的人们不觉得自己文化落后,而是觉得自己没有机会,或者是别人的阴谋。 所以,总希望有一个“终极解决方案”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大机器”理论给了人们这样的希望,所以心情焦虑急迫的人们就毫不犹豫地进行了选择。     在重视个体价值的国家,人们相对理性。 然后,会对社会上的每个理论进行分析、思考、争论,然后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折衷方案。 就拿美国和瑞典相比,它们的宗教和社会价值理念基本相同、理性程度基本相同。总结一句,就是教育的本质基本相同。 但是,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同的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因此选择了不同的方案,形成了明显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而且,具体到教育的内容上,也形成了明显不同的态度。     日本是个特殊体,是自然地理的亚洲国家,经济和社会地理上“脱亚入欧”的国家。 在文化自卑感和地域危机感(所以全盘照搬先进经验)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具有外在大机器特征的“理性经济”模式。
  作者:then520 回复日期: 09:31:37 
    今天一早看到新闻说海南可能以后要开放体育博采了--《意见》指出,将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    应该不久赌马这些在海南就合法了,lz对此有何高见?是好事坏事?海南经济是不是会像澳门和拉斯维加斯一样一飞冲天?  -----------------------------------------------------------------------  这是“大机器”的一种明显的“堵窟窿”的行为,希望减少资金的大量外流,保持大机器的运转基础。
但是,我觉得这也比较难。 因为,赌/场经济本身是高端服务业,是大机器从来学不会的技能。 而且,它就像股票、期货一样,需要严厉的规则做保证,也是大机器本身实现不了的。 所以,赌/徒们是否去海南,还是个疑问。 也许最后就像其它地区的其它所谓“创新经济”项目一样,最后成为房地产炒作的一个噱头。 因为,这些经济的建立,没有二三十年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人们哪里等得了那么长时间啊。 而以这些项目为由头,炒作房地产形成的GDP则立竿见影。
  记号一下  坐等铁观音
  继续把这个帖子顶起来,楼主这几天好勤奋
  终于全部看完,坐等》》
  晕,铁观音真是随传随到啊^_^  既然lz说到“终极解决方案”,在历史学家黄仁宇这里有一个--数目字上的管理    这里可以这么推:社会经济权力实现了数目字上的管理(信息公开透明准确)=&森严的等级制度就会瓦解(因为信息公开了,不平等是建立在欺骗上面,越是赤裸裸的暴政,越建立在欺骗上)=&阶级解冻(有能力的人开始获得机会)=&人的价值提升(社会上大部分底层人的价值不再被无视)=&“大机器”与“人”的pk中“人”开始胜出=&走出“大机器”困局    这里有2个关键:信息的垄断,阶级的冻结,貌似这就是“大机器”的来源    
  我是空头,不过我08年才明确崩盘大幕即将拉开,之前不说话    自己旧贴——    看舆论导向,感觉房价崩盘在即        作者:mememevvv 提交日期: 11:54:00 访问:25149 回复:107
看舆12论导1向,感觉崩12盘在即      “现在买房就象4--9年加入国12民党”        能套的套差不多了        基建基本也快结束了        该唱红1脸了        就像拆12迁        大部分完工后,再规定最低补12偿面积            买房贷款就搞长期的等额还款        就算加1息,就当多交物1业费        另外,要现房不要二手房,虽然“二手房”基本是新的        一旦政1策突1变,你能不能顺利拿到房产证        另外,还有交易1税之类的制1约        只要入住1率上不去,买房者在买房过程中的遭遇说明不是房1市火爆,而是中意的房源要么虚假骗客户资料要么有价无市,不中意的房源不猛2跌要了不是傻1帽吗        政府控1制房1价的办法有的是,对二1套房加2息、交1易税、开征物1业税、n年没开2发的收回、n年没出售的客以重税……        一旦加2息,那些炒1房的根本挺不住        通1货膨1胀如果严1重,为了“维2稳”,先利用好空房也要防止社会1动1乱,通1货膨1胀严1重加息肯定免不了            作者:mememevvv 提交日期: 18:33:00         对股市房市的一点预测 没有严重的通1货膨胀,房价表面崩1盘出不了2010年,2014-15到底,从二三线城市开始,有可能以70年费用分期付作为缓冲,房贷(首1付比例提升可能性更大)、二套房(放开)等政1策会随之变1动,不过5年内交易收高额营业税不会改变。 空1房子卖得差不多后(不会太长)再征收物1业税(也可以用物1业税逼1炒1房者退房子),并逐步提高比例,那才是房价的谷1底! 以5-8年为周期,股市会飙1升,拉升的龙1头股还是国企,以变1现为前提,不看好垄1断行业和原料产业 笨狼受限制的博客笨1狼出山 http://mememevvv. 上面文章全文网络转载一律免费,要合集留下信箱,可以匿名             《崩1盘大1幕即将拉开》是我去年的贴子  
  原创]崩1盘大幕即将拉开(以后详细补充)    文章提交者:sillywolf 加帖在 原创评论         崩盘大幕即将拉开(以后详细补充)    这几天专门骑车乱窜,根据观察到的新楼入1住率,在建工程,二环内、高新区现有空地、棚1户区计算,至迟2010年初(2009年末可能性大点),即便是政府全力以赴,也挡不住名义价格的全面崩1溃。    这几年物价上升了接近一倍,房价还在原地踏步,事实上已经是下跌了,只不过还在凭借旧有的暴1利死撑而已。    个人估计几年内本地市区人口上限350-400万(加流1动人口),即使再不1公正,人均住房面积也不会超过30-40平米,最低1层的打工者只能合组或找棚1户区。以前公布过现有集中供热面积,老楼中基本只有事1业单位宿舍有,后者占不到楼房存量的半数。根据1.5-1.8亿平米生活区的上限,以及新楼竣工面积很容易推测大规模工程截至时间,公布的规划市区每年至少700万平米供应量,旧1村改1造和周边供应量不比这少多少。这几年合法的新楼入1住率也就3-4成,将有大量的新楼竣工,一般小区到时候找房客都难,即使把现有的“棚1户区”都扒光。    高层这手真漂亮,凭借高1房价,一举套牢了贪1得无厌的中小既1得利1益者和小财主。    入住率推测,一是根据不同时段的亮灯情况估计(一般我增加50%),二是看高1价房的空调安装情况。几年前竣工的低价位楼区和“旧1村改1造”,说实话卖的很不错!    二环以内,西南,北边,老商埠区,棚1户区还有的是(老商埠区比较零散),高新区工业南路和工业北路之间有大量空地。钢厂、化工厂等外迁也可以腾出大量土地。    很多首1付10%的楼盘,实际上就是赚银1行的钱周转,好像郑州“零1首付”已经曝1光了,看看银行打算给中1小蛀1虫们怎样输1血。        更多精彩请看本人博客 http://mememevvv.,要2006合集请在博客留言http: //mememevvv.        很多“朋友”往往是专门宰熟的,“友谊”的长度在于他能宰你多久或你准备何时点破。官员、商人及官、1商家庭出身的“朋友”最喜欢也最擅长坑熟。        中1下层想提高社会经济地位,除了中头彩,要么当“陈世美”,要么进入一个能事实上真正互助的论能排辈而不是仅仅论资排辈的事实组织。        培训只是一种增进了解、加强控制的手段。权力收1买人心的手段有两条,一是减少痛苦,二是制造幸福。任何嫉贤妒能刻意压制人才的领导,都不是有德之辈。        所谓“情商”,很多书籍中心是如何讨好领导、同事甚至下级,肯定会越读越傻。情商的实质是不危害个人地位前提下假公济私利益交换的水平。      
  2009上半年没有增发的几万11亿贷1款入房市,雪1崩已经开始了,原以为在此扶持下房市能多挺一年,不过看近期舆1论导1向,用不着,2010上半年房价还是得跌        从现在算起,1、2线城市1年半内房价有段时间要跌去3成,经历几个平台后,2014-15到底        就像石油期货,都叫嚣冲上200美元/桶的时候做多1头才最危1险        油价暴1跌前半年的公开文字        作者:mememevvv 提交日期: 16:29:00         ??争夺海外油源不要操之过急    ??    ??化工历来有“七年周期”之说,因为如果原料价格长久居高,替代品就会形成气候,电、气可以迅速取代相当比例的石油消耗。中国对外贸依赖严重,中国对进口能源依赖并不严重,去掉出口产品的原料和运输油耗比例,目前中国能源应该也是净输出的。应对“能源危机”,节能降耗,发展替代产业是正道,仓促签订的石油天然气长期价格肯定偏高,等开采——运输——提炼——配送到位,可能刚进入能源价格低谷,其他替代产业也会受到严重打击,因此相关决策必须慎之又慎!    ??和平年代油价不会长期坚挺,现在高油价是美国和几个产油国联合坐庄的结果,并非产能不足,但不管怎样,都不会容忍替代能源崛起。个人认为将会拉高一段时间再猛跌。        油价过1山车我预测准了        整治喝酒我预测准了        看看房价预测        还有医疗整1顿        我预计2010两个行当要倒霉         1、房产,崩1盘在即    2、民营医院,等着看热闹        关于民1营医院,不怕整那些整天打广告的,最怕把小诊所之类一块整治,统统纳入所谓的“医1保”范畴        普通人可以不作房1奴,但很难不做医1奴        看迹象,明年卫生部会继续滋1润            别信什么地价1高之类的鬼话,早期拿地成本那么低房子也是高价        暴1利来源于不公1正的政1策        公开报道是政策要转向的征兆之一        几万亿贷款,有关系的早逃了        不拿剩下的s-b和老百姓里的炒1房客开刀就奇怪了        即使为了政1权不1垮也会这么做        我的预计是2010                日本地价更高,理论上1990-1年东京地价能买下整个美国        没发生战争,连跌20年        跌了后想买,早年的贷款还清再说        有的现在还没还清        物业税跟进        有几个钱多了撑得        政权比钱重要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严重通胀,政权关心的是别再来次8平方,最好别把房子当保值手段    
  品读顶一个
  顶了再看
       房价 = 政权     至少3年内,HW 在的话, 只能是:     红旗能打多久,房价就能涨多高。     抄房的主力,公务员才是主力,公务员不喊跌,跌的下来吗 ?     我的观点是:    
大势如此,认清形势,放弃对抗。    
保卫购买力第一:
美元 + 金银币 对冲保值,    
其他的好好工作,好好赚钱,    
买的起房,就买; 买不起,就抬头保值,低头工作。    
穷叫唤毫无用处。    
什么叫独立人:    
1. 自己辛苦赚的每一分钱,要保护她的购买力,要保值。    
2. 满脑子去想赚钱的东西, 勇于参与赌场赌博也可以。    
3. 北高丽棒子不垮,房价不垮,我的指标很具体。    
4. 养老要靠熊猫银币定投,国家的,交个低标准的就行了,    
当然,老板想多交,你也别傻。    
5. 中国是个盆地结构,最适合围起来奴役,现在如此而已。    
6. 不独立,不分裂,不大规模直接的军事威胁,继续内部  
奴役而已。      
放弃房价喊跌的幻想,抬头保值,低头工作,耐心等待。    
        
                        
  先赞一个,看了北京毛毛,海神等高人的分析,对经济现象的原因,走势发展等观点,受益匪浅;而楼主提出的理论角度独特,鲜明,能很好的解释经济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高房价,教育问题,以及资源类飞张等观点我是非常的认同,非常感谢楼主!
  LZ和经济版的其他高人一样,都是理论的巨人,自私的投资客,甚至还有网特的嫌疑。    出身于投资金融业,海龟留学,又从事项目咨询和教育规划,都是虚的。  你说到底,是从一个商人的眼光看问题,不论是投资自身还是选择投资方向,你不过是迎合了现在这些乌合之众的迷惘心理特征,站出来说要有光~这些SB就大呼教主万岁,圣光永存。    你提出任何建设性的解决意见了吗?你对国家民族的发展生存空间有任何展望吗?你能扮演圣人解决屁民与水火之中吗?你知道现在中国有哪些敌人和共同利益体吗?    你彻底的嘲弄大工业文明,称之为大机器时代,说是落后低下的生产力,极力鼓吹你的金融投资行业。你知道金融产品的价值由来吗?你知道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吗?莫斯科是世界金融中心吗?为什么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地位要比我们高西方国家那么忌讳他~?    工业经济尤其是重工业经济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一旦发生战争,是你的股票还是你的金融衍生产品能救国与危亡?哦,对不起,反正你是金融投资家,有奶便是娘的,换一个国籍一样可以玩投资游戏的  没有航空航天、没有原子能、没有核武器、没有潜艇航母,光靠你的  金融武器可以保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阶级,金字塔的社会结构在绝大多数现实社会都存在,大多数人比少数人贫穷,这也是经济定律。  公平正义民主,这些都是存在的,但不是绝对的。  我也痛恨贪官污吏,也愤慨职能不公,但是中国,绝对不是像你说的那个玩法~!  你可以拿你的狗屁理论,去找任何一个身价过亿的做实业的老板,看能不能说服他!    另外,你要是为了出书或其他商业目的,当我在放屁好了,我不挡你财路。但是,你要是为了某个主子的系列计划中的一环,呵呵,会有相关部门找你喝茶的~  
  顶,3分
  工业领域,大清购买的洋枪洋炮再好,能和毛时代封锁下的自主研发比吗?那么多留学生突破重重封锁回国,钱学森回国买胶卷都觉得奢侈,邓稼先在内,核试验奖金才5块钱/人,没挡住他们报国热情。独立自主不是闭1关锁国,封锁毛时代的是霉菌,越南失败尼1克松上门才部分开禁。不说印度,拉美如何,比美国起步稍晚现在怎样?原子弹是系统工程,那时候汇集了数以万计的知1识分子,大部分是建国初培养的年轻人,所谓民国期间培养,他们没在光头领导下作出成就,跑到台湾的人均教育远远超过留在大陆的。    推荐一个博客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cn/chinatop10,看看建国后在怎样条件下做了多少事情!               讲中国原子弹的596工程秘史,可以找来看看。            上大学期间,老师基本讲毛的坏话,各类媒体也是,受影响贬低过去不奇怪。            为什么经历过的绝大多数工农甚至老地1主还怀念毛?最好现实中调查一下过来人!        毕业几年后,对社会认识越深,对毛越佩服,人格上的,能力方面,20世纪政界我只佩服列宁希特勒和他。      
  网特嫌疑帽子太大了        作者:很很很强大 回复日期: 13:06:34 
    LZ和经济版的其他高人一样,都是理论的巨人,自私的投资客,甚至还有网特的嫌疑。      
  LS有很多人,动不动就网特,佩服,人格,马恩列斯毛邓江,别TM提这些人,看到就火!高尚是装B的前奏而已!不要动不动就甩出来那些人!一群乌合之众!    有本事,有理论,有证据 你们也长篇大论的反驳一下么?一群蚍蜉!    也不想想5000年来,我们最穷是在什么时候?!    估计5毛的价格是涨了的,LZ已经回答得很清楚了: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也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看了好几天了、,真是太好了,我都没时间睡觉了,让人感觉读了上一个档次,然后感觉自已的空间也大了。  本想看完顶,看了三天才到15页,后面顶一下。
  看了三天了,太好了,让我都没时间睡觉了,  看了后神清气爽,感觉自己也上了个档次,睛界开阔了,  本想看完顶的,但老看不完,先到后面顶一下。
  我来翻页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拜读楼主经济理论等,佩服楼主的智慧。  建议楼主将理论主线和对网友的回帖整理成书籍,对于开启民智有极大的好处,也便于我们做更深入的讨论。  本人无业游民,同时有些问题请教楼主。  2010高度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中国的普通民众,我们国内的可以投资的种类少之又少,股票(本朝赌场)民众基本不具备任何实力来跟ZF博弈。房子(目前市场这个样子,根本不具备任何投资的价值),黄金也是高位运行。  那么我自然会去想到换外汇,但是有几个条件的限制,使我不能做出决策。  希望楼主给予点意见。  1.基本世界各国都在赌人民币预期升值,(例子不举了,很多)  2.2010年人民币一定是加速国内贬值。  3.在人民币预期升值的压力下,国外热钱一定有大规模流入国内,虽然我国有外汇管制,但是各种渠道的进入已经是事实。  4.由于美国金融危机,7000亿的救市计划,这么多钱发出来,那么多国债发出来,美国当然作为债主一定是想少还点钱,那么他势必会让美元贬值,  5.4.假如一旦美国加息,,可能是在,,,热钱回流美
国。。。会发生什么情况?  那么假如我现在买美元,是不是一个相对好的时机,我不是想炒外汇。假如我是想买美元相对保值的话。  不知道楼主看没看懂我的想法,期待你的回帖。    
    坚持写就是胜利,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3月1日降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