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性格的人喜欢看2015花样滑冰锦标赛

(多选)在观看双人花样滑冰表演时,观众有时会看到女运动员被男运动员拉着离开冰面在空中做水平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通过目测估计拉住女运动员的男运动员的手臂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45°,重力加速度为g=1..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多选)在观看双人花样滑冰表演时,观众有时会看到女运动员被男运动员拉着离开冰面在空中做水平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通过目测估计拉住女运动员的男运动员的手臂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45°,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若已知女运动员的体重为35 kg,据此可估算该女运动员(  ) A.受到的拉力约为350 N?
B.受到的拉力约为350 NC.向心加速度约为10 m/s2?
D.向心加速度约为10 m/s2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AC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请问怎么计算单人花样滑冰的成绩?看了一些,但都说得又长有没有想要的关键东西.就希望能简单点,就说说怎么计分的,每个动作多少分,每个动作最高分是多少?之后怎么计算总分的就可以了,_百度作业帮
请问怎么计算单人花样滑冰的成绩?看了一些,但都说得又长有没有想要的关键东西.就希望能简单点,就说说怎么计分的,每个动作多少分,每个动作最高分是多少?之后怎么计算总分的就可以了,
根据国际滑冰联盟宪章2012版,国际滑冰联盟单人滑、双人滑及冰上舞蹈技术条例2012版以及相关的国际滑冰联盟公告进行竞赛.动作基础分值及完成级别分值均已经由国际滑冰联盟确定,并发布在相关的国际滑冰联盟公告中.在其它组次中出现的技术动作,如有未经国际滑冰联盟规定基础分值及完成级别分值的,则由赛事组委会确定.每一个节目的最终得分由运动员获得的技术动作分、节目内容分(带有系数)以及任何给定的扣分共同计算得出.短节目(表演自由滑)和自由滑的得分相加,得到运动员比赛的总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音乐与花样滑冰的契合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规模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荐稿网络
评价文档:
&&¥3.00
&&¥3.00
&&¥0.50
&&¥3.00
&&¥2.00
&&¥1.00
&&¥2.00
&&¥2.0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音乐与花样滑冰的契合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更新&br&因为本月9日的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羽生负伤上场的新闻特地跑来把我的答案更新一下。&br&&br&“ 明明能做到的事情等到失败了说可惜,那不是很无聊吗。那样大概不能算是竭尽全力地去做。不管怎样的情况都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花滑运动员的作法。”——羽生结弦&br&&br&“主持人谈到“羽生最讨厌的就是弃权,找借口等这种输给自己的事情,所以以他的心情来说,并不是说自己在这里赢了或输了,而是如果能做就要去做,这才是运动员,我亲眼看着,非常强烈地感觉到。” ”&br&&br&再次地,羽生结弦同学,喜欢上你果然是太好了。&br&&br&感谢 &a data-hash=&6debf9e8be89d5463565& href=&/people/6debf9e8be89d546356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6debf9e8be89d5463565&&@胡盼盼&/a& 同学指出的错误,已修正。&br&----------------------------------------&br&&br&“羽生这种人设很戳我萌点啊。平时软白甜,一涉及到自己的专业就变得狠酷拽起来”&br&from 某知名女性论坛。&br&以上这句尽管非常戳我心窝,但是仍然只属于说笑。&br&&br&首先,花滑是非常具有观赏性的赛事项目,本来就是一个大众非常容易产生观赏兴趣的冰上项目。所以该项目的领军人物相比起其他冰上项目势必更加受到大众所关注。&br&&br&羽生结弦在这批选手中属于动作非常具有美感(作为男选手其柔韧性极好),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极其优秀的。例如,其在此次Sochi冬奥会个人短节目赛选曲Gary Moore的Parisienne Walkways简直是帅!爆!了!&br&由于版权关系,贴不上这次的破纪录短节目赛。贴一个Sochi不久之前2013的全日SP,感受一下帅气。&br&这货的结尾动作和表情永远都是这么酷炫,路人转粉就是这么简单。&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UxMjU0MzQw/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2B5913BFC9A08DB6C70509D93DC-60CE-C0AB-600E-8A5C71F4C0D0&&&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羽生结弦 Yuzuru Hanyu - 2013 Japanese Nationals SP&/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UxMjU0MzQw.html?from=y1.2-1-98.3.1-2.1-1-1-0&/div&
&/div&&/div&所以具体来说:&br&作为选手,他有最具有感染力的表现力和最顶级的技术水平。&br&作为少年,这货由于不稳定的发挥,无数次在重大赛事中跌倒,又无数次的爬起来;其家乡仙台在日本大地震中作为重灾区连冰场都震塌了,羽生在没有训练场地的艰难条件下自己四处参加商演,只为了在商演间隙利用场地进行训练,非常励志。&br&作为后辈,他是少年天才,19岁拿奥运会金牌,同时又非常尊敬前辈(老艺术家普神和帕特里克酱此时默默流下眼泪……)而且谦虚懂礼貌(拿奖牌第一个感想是“抱歉,没有跳好,由于太紧张摔倒了”,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感谢所有人)。&br&作为可爱的男孩子,这货永远不离手的pooh,每次比赛等分的时候都撒的一手好娇,卖的一手好萌,某些时刻非常害羞(男孩子害羞什么的最可爱了)。&br&&br&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原因,最重要的是,他热爱花样滑冰,所以那种认真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的样子真是没有女性能够抵抗的了。&br&以上。
更新因为本月9日的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羽生负伤上场的新闻特地跑来把我的答案更新一下。“ 明明能做到的事情等到失败了说可惜,那不是很无聊吗。那样大概不能算是竭尽全力地去做。不管怎样的情况都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花滑运动员的作…
总体来说,金妍儿和浅田真央从青少年赛季开始就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天才少女,而铃木明子属于大器晚成的老将,以下是个人愚见:&br&&b&&i&技术+艺术个人综合排序为:金妍儿&浅田真央&铃木明子&/i&&/b&&br&&b&一、先从技术上说,三人各有优缺点&/b&&br&&u&(从技术的种类、技术的难度、技术的准确性、稳定性综合考虑)&/u&&br&
金妍儿和浅田真央在技术上都有不同非常鲜明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弱点&br&
而铃木明子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优势也没有太大的劣势,而且与另外两位处于不同时期,所以重点说一下金妍儿和浅田真央&br&&b&①跳跃
总体来说 &/b&&b&金妍儿&浅田真央&铃木明子&/b&&br&&u& 发育期之前: 浅田真央&金妍儿&/u&&br&&u&
发育期之后: 金妍儿&浅田真央&铃木明子&/u&&br&(先解释一下,跳跃一共6种类,Lutz F T S Loop A 前三种为点冰起跳,后三种主要靠身体和腰&br&其中1A=1.5圈,其他各为1圈,分数依次为Lutz&F&Loop&S&T&A)&br&&br&
在14~16岁期间,对金妍儿而言跳跃一开始就有质量优势而且种类齐全、用刃准确,但这种质量优势并不可以帮她从跳跃上拉开差距,而浅田真央在萝莉时期应该是她的巅峰,可以做三周半跳和三周连三周的难度跳跃,比金妍儿多了一个三周半(即3A)的种类,如果成功可以帮她拉开很大差距,但小时候没有及时纠正Lutz跳跃的用刃也为后面埋下了隐患。&br&&br&
在发育期之后,金妍儿经过两个赛季的大伤加上力量的疯涨,跳跃质量有质的飞跃,而且不是普通的“质量优势” ,08年后期的金妍儿,跳跃借力可谓到了极致,速度快,起跳干脆,节奏好,高度和远度都非常恐怖,具有视觉冲击,点冰跳甚至比同期的顶尖男选手质量还要高;但两次大伤给她的腰部留下了后遗症,2009年之后,她已经没有做6种跳跃中的需要用腰部力量起跳的3loop,缺少了一种跳跃种类;&br&&br&
而浅田真央,总体跳跃质量相比萝莉时期要大气许多,虽然拿手的三周半跳不及萝莉时期,但仍可作为她的招牌跳跃,以至于她一度执着于自己的3A,导致了一系列其他问题的出现,第一 ,在发育期之后的几年,开始逐渐失去33连跳,在连跳难度上无法与金妍儿抗衡,只能上3A弥补;第二,小时候没有解决的用刃问题开始出现,分值最高的lutz跳跃只能被扣分。第三,太过于专注3A而牺牲了其他,但在2010年温哥华的一段时期,浅田真央的3A还能作为招牌跳跃,虽然没有33连跳,但金妍儿的高难度连跳3lutz-3T PK 浅田真央的高难度单跳3A 也可谓是技术的巅峰对决;&br&&br&
抛开两人的招牌动作,跳跃种类、单跳难度上浅田真央占据上风,而跳跃质量、用刃、稳定性、连跳难度上金妍儿占据上风。&br&&br&
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之后,规则发生极大改变,金妍儿的跳跃质量优势被极大削弱,优势跳跃分值也被减少,而浅田真央的招牌动作3A分值和加分奖励提高,如果她能保持竞技状态,这种优势将不断扩大。&br&&br&
2010年之后的4年, 两人的跳跃技术又发生极大变化,浅田真央的招牌动作3A开始走下坡路,不断出现周数不足,摔倒和双足的情况,而她的其他单跳,也不止一次被判定为周数不足,此时,浅田真央捡回之前丢掉的33连跳,准备加上3A冲击金牌,但可惜的是33连跳没有一次比赛成功,均为周数不足;到索契奥运会赛季,浅田真央的3A跳跃有所好转,跳跃周数不足也有所改善,所以目前浅田真央的策略是,把宝压在自己曾经的招牌3A上,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全部成功,将会有很大的难度优势。&br&&br&
而对于金妍儿,在2012年复出,技术状态有所减弱,跳跃质量整体不及巅峰时期,但仍可在女单一枝独秀;由于规则的修改,金妍儿跳跃难度安排相比2010年有所减少,但仍为第一集团,主要优势在于跳跃稳定性有大幅度提高,整套节目很少出现失误。&br&&br&
从跳跃角度来说,如果浅田真央在索契冬奥会能成功完成所有计划,自身难度加上新规则的优势扩大,对比跳跃整体趋于稳定的金妍儿,将又会是一场巅峰对决,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比2010年要小。&br&&br&&b&②滑行技术、旋转和步伐&/b&&br& 技术不单单指跳跃,也存在许多其他考量点,以下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br&&b&1.滑行技术 &/b&&br&&b&
个人排序 浅田真央≈金妍儿&铃木明子&/b&&br&
所谓好的滑行技术就是你在电视里看一个人滑冰,没有推他一把的冲动或者觉得到处都是阻力的感觉,可以轻松的在冰上滑动,起速。浅田真央、金妍儿、铃木明子三人都属于滑行技术非常出色的运动员,关于金妍儿和浅田真央的滑行技术谁更为出色,一直都是争论点,我的个人观点是,两人滑行都非常顶尖,只是风格有所不同,金妍儿属于大气舒展型,而浅田真央属于轻盈飘逸型,金妍儿滑行速度是女单第一高速,大气舒展与音乐相得益彰,而浅田真央的滑行柔和,铃木明子介于二者之间。&br&&br&&b& 2. 旋转&/b&&br&&b&
个人综合排序 浅田真央&金妍儿&铃木明子&/b&&br&&u&&b&2014年排序: 铃木明子&浅田真央≈金妍儿&/b&&/u&&br&
旋转其实不好排序,第一是每个人做的旋转都不一样,最重要的2010年过后的几年,金妍儿和浅田真央的旋转都有大幅度的下降,而铃木明子依然维持很好的水平,可能由于身材的局限导致了观赏性不如另外两位,综合以前几年,作出以上排序。&br&&br&
浅田真央的优势在于柔韧性是三人中最好,各种种类旋转都游刃有余,而金妍儿柔韧性有所欠缺,在加上受背伤困扰,在需要柔韧性的旋转种类上受到很大局限,但也有顶尖的招牌旋转:1.躬身转:姿态和速度都是极佳 2.屈体仰燕氏:状态和姿态保持的最好的旋转,也是她的命名招牌动作;铃木明子的旋转是三人中最稳定的,但不如其他二位特色鲜明&br&&br&&b&3. 步伐&/b&&br&&b&个人排序 金妍儿≈浅田真央≈铃木明子&/b&&br&这三位的步伐都非常出色,个人认为也是各有特点,都值得一看&br&
金妍儿的步伐种类多,肢体运用丰富;浅田真央的步伐复杂;铃木明子的步伐合乐出色&br&&br&&br&&b&二、艺术方面&/b&&br&&b& 艺术算是主观的东西,个人认为金妍儿&铃木明子&浅田真央&/b&&br&
金妍儿无论技术还是艺术都属于比较全面的选手,比赛和表演节目都尝试过各种曲风,每种都拿捏自如;她最大特点在于肢体运用非常出色,动作舒展大气,而且乐感非常出色,花样滑冰这种运动如果在现场观看比赛,会发现有些运动员存在感很弱,而金妍儿在冰上的存在感十足。更重要的是,她出色的技术让她的表演看起来十分连贯。浅田真央比较适合演绎类似古典小品之类的音乐,配合她的技术特点和身材,而她许多节目也是没有故事背景的抽象古典曲目;而铃木明子表演比较有感染力,很善于调动观众,曲风也多样,大气磅礴的音乐和古典小调均可。&br&&br&
个人感觉,浅田真央的艺术特点是小家碧玉,铃木明子是大家闺秀,而金妍儿可在小家大家,男人女人,悲喜剧,古典流行,高富帅屌丝各种角色之间切换。
总体来说,金妍儿和浅田真央从青少年赛季开始就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天才少女,而铃木明子属于大器晚成的老将,以下是个人愚见:技术+艺术个人综合排序为:金妍儿&浅田真央&铃木明子一、先从技术上说,三人各有优缺点(从技术的种类、技术的难度、技术的准确性…
作为脑残粉,在知乎上看到关于二郎的问题必定上电脑怒答一发!楼上的第一个回答应该是对二郎整体的花滑轨迹/性格做了整理,所以我想来试试看写一写他的技术部分,但是毕竟只是普通观众,自知是绝对没有专业知识的,只能尽自己所能将羽生现在的水平与前两年的水平或是其他选手的水平做一点对比,算是对楼上第一个回答的一些补充吧www。&br&【所以其实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粉,以下所写的是绝对不可能站在纯客观的基础上的。这问题的最佳答案或许应该属于一个不是二郎粉的答主吧 ( ??ω??)】&br&&br&1. 滑行&br&&br&以前在B站看视频的时候刷到过这样一条弹幕:“陈伟群的滑行和体力要是加上羽生的跳跃能力就完美了。”我个人深以为然。群总的滑行只是看电视转播就能给人一种非常流畅优雅,并且轻松自然的感觉,用刃也非常科学,能力绝对不是盖的,这点基本上为观众所公认。以下是群总13~14赛季法国站的短节目&悲歌&,可以感受一下他彪悍的用刃技巧。&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http://static./TPout.swf?auto=0&vid=j&&&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http://vpic./13jo9jb3_160_90_3.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花滑男单短节目 加拿大华裔陈伟群暂列第二&/div&
&div class=&video-url&&/cover/0/0duziyt91dafqnt.html?vid=j&/div&
&/div&&/div& B站清晰版地址:&a href=&/video/av99326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陈伟群13-14赛季法国站短节目 悲歌&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相对而言羽生的滑行就没有这么让人放心了,如果说群总的滑行可以用“稳扎稳打”来形容,那么羽生偶尔歪歪扭扭一下比较容易给人一种有些“险”的感觉,担心他一不留神就摔一下什么的。事实证明他的平地摔频率在一流选手当中真的算是比较高的……滑行毕竟是基本功,平地摔的次数越多,也就越证明最基础的能力还需要修炼。他最经典的平地摔(之一)是出现在2012世锦赛上表演的&罗朱1.0&。跳跃全clean,结果在完全没预料的滑行时来了一个少女平地摔,也是让观众和解说有些醉了。&br&盗一个楼上妹子给的链接:&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155/605/497/p.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羽生结弦
2012花样滑冰世锦赛 自由滑&/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iB1kwWOjl3w&/div&
&/div&&/div&表演的时候一不留神也各种平地摔啊……看看各种比赛之后的GALA也经常出现同样状况。&a href=&/programs/view/iZnbXaOvHG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羽生结弦】140614 TOI仙台凯旋公演《change》&i class=&icon-external&&&/i&&/a&这是今年六月的仙台凯旋公演,可以拉进度条看3:30几那里,果然一蹦跶一嗨就忘形了对吧。(公演毕竟挺无关紧要的我就不特意插入视频了)&br&&br&但是12年世锦毕竟是刚刚参加成年组没多久,在这几年的不断磨练之中,我们到底还是在各大比赛中看见了羽生在滑行上的进步。&b&离群总这种甩别人几条街的境界自然有距离&/b&,但至少也已经流畅从容多了。以下视频将12年的罗朱与14年的罗朱做了双屏对比, 各位可以自己对照着比一比,我是觉得今年的滑行光是看着都让人觉得轻松些了。当然12年是正式的比赛,14年不过是类似于节目谢幕公演,心态自然会不一样,但我个人认为这并不太大地影响当时的技术发挥。&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k1Mjc4ODUy/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A4DAB1DC31D-DF76-CAEC-0E89-A76F4BC2DCB0&&&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羽生结弦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屏&/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k1Mjc4ODUy.html&/div&
&/div&&/div& (14年滑的并不是完整版,因此双屏从1:10左右开始)&br&&br&12年在接受日媒的采访时,羽生的现教练BO也说过,他们现在训练的最重心并不是放在拉分的跳跃上,而是滑行这一基础中的基础。(&a href=&/video/av100077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高清】【帅哥放我一条生路吧】 修造对谈&i class=&icon-external&&&/i&&/a&这段视频4分左右)在这次访谈中羽生也提到,经过训练,他滑行的步幅会变大,原来4步滑完的距离现在可能只需要三步,因此更为轻松,更为节省体力,这样表演后半段也就能够有更多的力气去完成跳跃。&br&&br&&a href=&/video/av1689372/index_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更新欧体版【高清】2014-15赛季 大奖赛中国站比赛合集(5)&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是本赛季中国杯上羽生的最新短节目&Ballade No.1&,表演结束之后欧体的解说大叔大概说了这么一句话,“It seems to me that Yuzuru has spent some work on his skating skills. Not that they were bad before, but really phenomenal today.” 主持人毕竟比我要专业得多,人家这么说了,至少证明&b&羽生在滑行上真的是看得出不断优化的趋势的&/b&。&br&(顺便B站这个短节目视频的渣渣字幕君是我…知乎上牛人这么多,求补全我没听出的两句啊喂!)&br&&br&&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竞技资料】yuzu成年组赛事小分表&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有兴趣的可以戳一戳这个百度贴吧的数据连接,注意每次分表中的SS(Skating Skills滑行技术)那一栏,将他每个赛季的SS分进行比较。我大概看了一下&b&,初入成年组的10-11赛季他的SS得分只维持在6-7分左右,但到12-13赛季时已经每次8以上妥妥的了,甚至还会有单位裁判给出以9开头的高分,进步显而易见。&/b&可以参考以下数据(同样来源于以上链接)&br&&br&&br&10-11赛季小分表:&br&&img src=&/6c7c81baccdf_b.jpg& data-rawwidth=&859&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9& data-original=&/6c7c81baccdf_r.jpg&&12-13赛季四大洲小分表:&br&&img src=&/b59e96e35cf68bf4462187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b59e96e35cf68bf4462187_r.jpg&&&br&&br&2. 跳跃&br&(答主没什么专业知识基本看不懂跳跃啊喂!下面这部分当中非引用的八成都是废话/错话/流水账请不要在意!)&br&&br&可以说羽生是比较典型的跳跃性选手。目前掌握的跳跃技术有:&br&&br&&blockquote&6种三周跳。13岁时学会阿克谢尔三周跳(3A),后内点冰跳(Flip)起跳时用刃错误,过去比赛中常被标E,用刃矫正后很少标E。15岁时学会后外点冰跳四周跳(4T),16岁时学会后内结环四周跳(4S)。目前比赛中最高预定难度为后外点冰四周跳连后外点冰三周跳(4T3T)。商演中曾多次完成3A3A连续跳和4T3A连续跳。(引自&羽生结弦&百度百科)&/blockquote&&br&羽生的阿克塞尔三周跳得怎么样,想必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铁板3A”还有“干拔3A”毕竟不是白白叫出来,总体成功率高得丧心病狂不忍直视。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杯中,他的短节目&Ballade No.1&中的3A获得了+3分的GOE(执行等级分),这也是世界上首个GOE加满的3A。当时CCTV5解说陈滢的说法大意是这样的:这个3A完美得可以被作为所有花滑运动员学习的范本。想看这个完美的3A请戳滑行部分倒数第二个链接。&br&&br&阿克塞尔跳号称是所有跳跃之中最困难的…所以在我这个看门道的外行看来,既然羽生能把3A做好,别的什么3Lz,3T,3Lo应该也就不在话下。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他的各种三周跳在上赛季的得分。感谢百度贴吧的网友整理数据。(图片来源:&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3-14赛季数据&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第一张是短节目。&br&&img src=&/6dc4f00fcb691f4185328a_b.jp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1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6dc4f00fcb691f4185328a_r.jpg&&&br&第二张是自由滑:&br&&img src=&/af3c06f337d9dcfdcf31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af3c06f337d9dcfdcf31_r.jpg&&&br&单跳方面,可以看见短节目中的3A依旧保持着可怕的100%的成功率,铁板地位不可动摇,自由滑中的单个3Lo和3Lz也是100%完成,基本没有问题。连跳方面,三周连两周成功率100%,但连跳两个三周并不稳定,比较容易出现周数不足大扣分的状况。SC自由滑中干脆把3A3T跳成了1A1T,基本就没捞到分,3Lz1Lo3S更是显得飘忽,五次中出现两次失误,尤其是在奥运的时候3S根本就没跳成,也是蛮让人唏嘘的…。所以,&b&关于三周跳,我觉得大概可以归结为,“单跳基本成功,连跳仍需稳定”的状态。&/b&&br&&br&说完三周来看看拉分利器四周跳。&br&&br&羽生掌握的四周跳有两种,4S和4T。对于四周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像三周那样高,毕竟世界上现役能跳四周的男单选手一共才多少人啊是吧……来看最近的13-14赛季的四周跳数据。(图片来源:&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3-14赛季数据&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4S:&br&&img src=&/4b8cec31cfa051b7284774a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4b8cec31cfa051b7284774a_r.jpg&&4T:&br&&img src=&/b5069ddec587e99a47d1e8fe_b.jpg&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b5069ddec587e99a47d1e8fe_r.jpg&&&br&总的来说4S抽抽得还是很厉害,4T的成功率倒是勉勉强强地超过了50%。在&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赛季数据统计分析&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帖子中,楼主归纳了羽生进入成年组之后的各个赛季4T的成功率:&br&&br&&blockquote&10-11,一共挑战3回,4t成功率75%(nhk,cor变3t,4cc)&br&11-12,一共挑战10回(4t+2t也给他算进去),成功率为70%&br&12-13(到现在),一共挑战10回,成功率80%&/blockquote&&br&那么算上已经过去的13-14赛季,4T成功率的变化为75%→70%→80%→60%,总体而言在及格线以上跌宕起伏。考虑总次数的话,变化为1次→7次→8次→6次。4S则自出现以来成功率一直徘徊于20%以下的低百分比。鉴于他各种乱七八糟的腿伤/腰伤就没怎么断过,我个人认为在有伤病的情况下四周中相对拿手的4T能保持在这个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b&毕竟连20岁都没有到,在平昌之前还有时间供羽生去磨练自己的四周技术&/b&,只要不再添新的身体负担,Get到成功率更高完成得更好的四周应该也就是时间问题而已。不过其实拼命如羽生,大家也都猜得到他不加新伤得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br&&br&……好了我实在扯不下去了!&br&&br&关于羽生的技术进步推荐这个帖子:&a href=&/p/#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技术】让我们谈谈这一年他的技术进展吧&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帖子的楼主,ID为“千回百慕生”的妹子是位技术型亲妈粉,B站上还有她翻译的很多日语访谈视频,关注羽生的时间应该也蛮久了,觉得她写得比较全面。&br&&br&3. 表演风格&br&&br&花样滑冰和一般的竞技体育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比的不仅仅只有技术,还有艺术效果,选手对于整个节目的表现和诠释,甚至还有节目的编排。虽然PCS(节目内容分)并不像TES(技术分)一样能够在每个选手之间拉开特别大的差距,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不重要。感染力强的选手不一定技术就好,技术好的选手也不一定感染力就强。作为前一类选手的代表,这里我想放一个戈米沙的表演视频,以下是他在2014索契冬奥上的短节目&Still Got Blues, Still Got Rock&.&br&&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gyMDY3ODcy/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319B6A64DD800CC799-FF9F-7B59-F116-2557CB1AAFEA&&&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Misha Ge - 2014 Sochi Olympic SP - (戈米沙)&/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gyMDY3ODcy.html&/div&
&/div&&/div&&br&可以看得出,Misha的整体跳跃能力和旋转能力都不算出众,跳跃落地不稳,最后的旋转也是在一边转一边前移,没有把握住轴。可问题是就算技术一般般,人家就是能在自己滑得很嗨的同时让观众也嗨起来,整个节目中他脸上的表情与“紧张”二字完全无关,有的只是享受冰场的愉悦感。在上面的视频中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听Johnny Weir的解说,他把Misha称为“performer,entertainer”而不是“skater”,并说“He(Misha) sais, 'I won't be one of the top skaters yet, but I can make the audience love me.'” Johnny自己也是非常有感染力的选手,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搜他的商演,比较经典的有&Poker Face&,真是妖了我一脸,场边观众也是各种声嘶力竭狂吼乱叫。&br&&br&所以,&b&“让观众嗨起来”是花滑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点。&/b&那么羽生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呢?&br&&br&尽管我是羽生脑残粉,但是我还是要说——&b&羽生他最初的艺术表现力真的是弱!爆!了!&/b&不信的话来看下面的表演:2011年初入成年组时在四大洲赛的自由滑&流浪者之歌&。&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kzNTc0NTQw/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33BEFCD69B64F85BA-3C37-885C-0D3F-813EF6098073&&&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羽生结弦 2011四大洲 流浪者之歌(台湾解说)&/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kzNTc0NTQw.html&/div&
&/div&&/div&&br&除了一开始摆pose的时候耍了一下小帅之外,他基本在滑行期间一直保持无表情状态,躯体动作也非常缺乏,可以说连自嗨都没有嗨起来,更不要说调动观众情绪了,给人一种“噢这跳完成了 那我们就等着下一跳吧”的感觉。结果就是PCS低得跟个什么一样……具体见下表。&br&&blockquote&&img src=&/6c7c81baccdf_b.jpg& data-rawwidth=&859&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9& data-original=&/6c7c81baccdf_r.jpg&&图片来自:&a href=&/p/?pn=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回复:【竞技资料】yuzu成年组赛事小分表&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上面这场表演的PCS的五个小项中有四个没上7.5,四大洲之前的NHK和俄罗斯站更是没有一个单项上7。这种成绩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妥妥的黑历史,但当时的表现力水平我觉得确实也就值这么点分数了。总觉得那个赛季的的羽生根本就没有理解自己所用的音乐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和背景,但这也不能怪他,你说一个大好十六岁少年能知道流浪的吉卜赛人是什么调调么?&br&&br&十六岁少年的调调是什么?那必须是自恋和中二啊。事实告诉我们,让一个中二的少年跟着另一个中二少年的音乐去表演,那效果必定十分之好,至少优于上面那种几乎没有看不见感情展露的节目。与上面的自由滑一样,同出自10-11赛季,下面的视频是羽生在俄罗斯站Gala中表演的&Somebody to Love&,Justin Bieber的口水歌,虽然歌词烂俗,但无法否认的是青春活力气息各种爆棚。&br&&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g4Nzk5ODAw/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32DB21B71BC152DCAF89D27F894-944E-0A74-F098-5897EBDAC630&&&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羽生結弦 Yuzuru Hanyu COR EX 2011&/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g4Nzk5ODAw.html&/div&
&/div&&/div&&br&有没有感觉这曲子比上面这首适合他多了?至少我对着电脑看得挺嗨的。&br&&br&我个人认为,&b&当时的羽生仍旧是维持着与自身年龄相吻合的“燃系少年”的形象,因此所适合的节目内容也有很大的局限性&/b&。11-12赛季中的自由滑&Romeo and Juliet 1.0&之所以能够成为热捧节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羽生在表演时所展露出的“拼尽全力”与作为罗密欧应该展现出的“热血”所契合(见第一部分滑行中的12世锦赛视频)。而同赛季的短节目&悲怆&却没有如同长节目一般让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这多多少少也能说明羽生在能够驾驭这种更为深厚的音乐类型上的弱势。&br&&br&&b&目前为止最成功的短节目&Parisienne Walkways&,诞生于12-13赛季,可以说是他表演风格的一个转折点&/b&,&b&总体更加成熟细腻。&/b&今年索契冬奥会的完美SP不知道成为了多少人的入坑神作。(放一个B站链接的索契冬奥版链接:&a href=&/video/av984818/index_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高清】刷分神器进化史【巴黎步行街】(5)&i class=&icon-external&&&/i&&/a&)对比一下上面10-11赛季的短节目,有没有一种自家儿子忽然长成了男人的感觉?各种抬腿/撩头发/抛媚眼/提腰带,总而言之装逼又耍帅,与这首Blues的慵懒卖骚感契合无比,羽生也终于不再是那个“永远用力过猛”的少年了。虽然不知道他究竟是为什么一下脑袋开窍了,不过这种事情上过程不要紧结果才关键,并且似乎多元艺术展现力的提升连带着对于&Romeo and Juliet&这种老牌节目的感染力都有了改善,来看13-14赛季&Romeo and Juliet 2.0&的小分表:&br&&br&&blockquote&&img src=&/64db3f2068d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64db3f2068d_r.jpg&&来自&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3-14赛季数据&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br&可以看见有三场的PCS过了90,也是要丧心病狂不断刷出新高度的节奏。放一个世锦的罗朱2.0链接:&a href=&/video/av1031917/index_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羽生结弦 2014花样滑冰世锦赛 男单自由滑【央视+欧体】(2)&i class=&icon-external&&&/i&&/a& ,虽然跳跃质量不高GOE略低,但是这场演绎得真的特别美,经典的下腰鲍步看得我小震撼了一下。(顺便欧体的字幕还是我,有人看的话记得指正么么哒。)&br&&br&再看现在&b&14-15赛季的节目选曲&/b&:短节目是肖邦作曲的&Ballade No.1&,自由滑用的是韦伯的&Phantom of the Opera&,没记错的话应该&b&两种都是他没尝试过的音乐类型&/b&。我一开始还在想羽生能不能驾驭得了叙事曲的风格,结果COC当天打开电视看见他开场时安静地闭眼站在场上就知道没问题了,整套节目的滑行都给人以一种非常优雅的感觉,尤其是节奏加快的一部分,步伐完全跟着节拍在走,与音乐融为一体。最后的PCS是44.42,比一开始滑的两场的&Parisienne Walkways&PCS还要高一些,虽然跳跃有两个严重失误,但仍旧可以说是非常棒的演绎。&br&&br&至于那场惨烈的魅影FS(&a href=&/video/av1689372/index_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更新欧体版【高清】2014-15赛季 大奖赛中国站比赛合集(8)&i class=&icon-external&&&/i&&/a&),我在现场看他一次次摔只觉得揪心,没怎么注意其他的,回家之后细看了很多遍视频,才发现他滑得几乎是前所未见的投入。答主作为&剧院魅影&这部歌剧的死忠粉,分别在03年和13年看了唯二两次在国内登陆的演出,十年间也撸了无数遍录像,基本会唱里面所有歌,自认为还算很能体会这个故事的整体情感。回看的时候我觉得羽生眼神极其到位,尤其是揭下面具的时候,真的就是有一种神秘而又魅惑的感觉,而近结尾处的跳步抬头又似乎体现出魅影“身处黑暗 渴望光明却不得”的心理。最后的PCS是84.02,也高于上赛季FS&Romeo and Juliet 2.0&的前两次得分。&br&&br&总结一下,&b&羽生的表现力虽然一开始是弱项,所能较好演绎的曲风也有很大限制,但自13-14赛季以来,他的艺术展现力正在不断快速提升,并且选曲也已显出多元化的趋势,应该还有更多的潜力可以挖掘&/b&。&br&&br&============================================================&br&好了我终于完成了三个Part!&br&写完累死了不干了。打滚求赞www!&br&以及牛巨巨同好们快让我在评论区里看见你们举起的双手!
作为脑残粉,在知乎上看到关于二郎的问题必定上电脑怒答一发!楼上的第一个回答应该是对二郎整体的花滑轨迹/性格做了整理,所以我想来试试看写一写他的技术部分,但是毕竟只是普通观众,自知是绝对没有专业知识的,只能尽自己所能将羽生现在的水平与前两年…
Julia Lipnitskaia是俄罗斯最近两年新冒出的比较出色的小女单,但首先要纠正一点&br&
“更重要的是她很年轻”≠“应该会成为未来几年花样滑冰的领军人物”&br&
相反的是,她之所以现在出成绩与她很年轻有很大关系,花样滑冰女子运动员很大程度上收到发育的制约,和体操有些像,所以才限制年龄参赛,因为发育期间会受到长身体、心理、柔韧变差等各种因素,在发育期前成绩辉煌,发育期后一落千丈的女运动员比比皆是,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女单,因为管不住口,发育之后身体发胖导致跳不动而不涨力量,柔韧性下降,在2年前被看好夺金,两年之后可能连奥运会都选不进,也有奥运会冠军15岁后就退役的,所以对她的未来持观望态度。&br&
个人感觉,本次冬奥会女单单人滑的格局,在俄罗斯冰协的“引导”下发生了混乱,Julia Lipnitskaia 超过金妍儿成为了最大热门,但这种混乱格局本不应该发生。&br&
Julia Lipnitskaia 本身具有实力,但她的实力绝非应该在团体赛出现的一线档次 &br&&b&女单一套节目的分数是 基础分值+GOE+PCS&/b&&br&&b&
GOE = 质量加分
PCS=节目内容分(包括滑行技术、衔接、表演、编排、音乐理解)&/b&&br&
跳跃方面,Julia Lipnitskaia的整体跳跃计划难度是一线,但是跳跃低平,很大程度上靠着没有发育身体轻的优势,勾手跳和飞利浦跳都存在错刃嫌疑,但是她的跳跃十分稳定&br&
旋转方面,她的柔软性非常好,旋转在GOE加分应该是本次比赛最高没有之一,这也取决于她没发育,而老将们身体素质下降。&br&
节目内容分方面,和金妍儿与浅田真央本不是一个档次,特别是滑行技术,差了两个档次,为什么用“本”,等一下来解释。&br&&b&正常情况下,如果金妍儿和浅田真央出现两个以内的失误,即使完美的发挥&/b&&b&Julia Lipnitskaia也无法赢得比赛,但是团体赛的打分趋势大大改变了这种格局。&/b&&br&
金妍儿的优势在于她的跳跃GOE和强大的PCS五项,浅田真央优势在于她的计划难度和PCS。&br&
两位姑娘的劣势是: 2010年冬奥会之后,GOE由原来的x1系列缩减到x0.7,大大减少了金妍儿的跳跃加分优势,金妍儿在旧伤未好的同时赛季初又添新伤;而浅田真央,2010年以后几乎很少在比赛中正常完成她的招牌跳跃3A,而其他跳跃也有时存在周数不足的情况,而她一般的失误都集中在最大分值的跳跃3A,一旦失误,实际的总体跳跃难度会受到不小影响。&br&
但她们可以通过PCS,即节目内容分赢Julia Lipnitskaia,一般来说,金妍儿和浅田真央的PCS档次应该在70左右,如果出现失误在68左右,Julia Lipnitskaia正常在60-65&br&&b&但是团体赛,在俄罗斯主场裁判的打分给了两种不好的暗示:&/b&&br&
1.Julia Lipnitskaia错刃低平本应该扣分的跳跃没有被技术专家判,被裁判给予了GOE+2(乘以系数变成1.4),打到了和金妍儿一个档次的GOE,这是非常恐怖的,因为金妍儿的跳跃质量比她好非常多,而她又存在错刃的情况,其他低平跳跃更是如此。&br&
2.Julia Lipnitskaia的节目内容分,被裁判直接提到了70分,和金妍儿和浅田真央一个档次,特别是滑行技术分,居然同场比滑行技术高她一个档次的日本老将铃木明子还要高。&br&&br&
这种结果带来以下影响:本身已经被缩减GOE优势的金妍儿相比于Julia Lipnitskaia,再次被裁判”缩减“了跳跃GOE优势,而作为老将的金妍儿和浅田真央旋转肯定无法与Julia Lipnitskaia抗衡,如果出现失误,技术分一定会被Julia Lipnitskaia超过,加之裁判将Julia Lipnitskaia的节目内容分捧到一线,金妍儿和浅田真央也丧失了大部分的节目内容分优势&br&&b&在缩减优势的同时,对手还错刃不判加分离谱,相当于把两位老将逼到了”绝路“。&/b&&br&如果Julia Lipnitskaia和团体赛一样发挥,考虑到浅田真央跳跃不是非常稳定,而经常在最大分值跳跃上出现失误,金妍儿跳跃质量优势被缩减,&b&所以只有完美发挥的浅田真央和失误控制在1个以内的金妍儿可以战胜Julia Lipnitskaia&/b&,也就是说目前的情况看来:&br&&br&&b&
金牌很可能在金妍儿和Julia Lipnitskaia直接产生&/b&&br&&br&
而团体赛其他项目俄罗斯同样存在非常令人”费解“的情况,可能会产生另一种情况:&br&
根据”团体赛和单人赛技术专家“不变,金妍儿由于赛季伤退比赛少,积分少,短节目会在前几组出场,去年世锦赛,短节目过早出场的金妍儿干净的完成了节目,但飞利浦跳惨遭技术专家误判,短节目遭到压分,自由滑顶住压力才最终夺冠。&br&
而这次技术专家对俄罗斯选手错刃不判,节目内容分提到一线,明显暗示了它对金牌的渴望,而金妍儿索契出场顺序又出现了去年的情况,很可能让技术专家有机可乘,再次让比赛更多悬念。&br&&br&
根据以上分析,Julia Lipnitskaia的团体赛打分,完全让女单格局出现混乱,如果两位老将不能顶住压力被Julia Lipnitskaia超越,将会令人非常遗憾
Julia Lipnitskaia是俄罗斯最近两年新冒出的比较出色的小女单,但首先要纠正一点 “更重要的是她很年轻”≠“应该会成为未来几年花样滑冰的领军人物” 相反的是,她之所以现在出成绩与她很年轻有很大关系,花样滑冰女子运动员很大程度上收到发育的制约,和…
谢邀。&br&&br&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花样滑冰也是。我练习的冰场很多头发全白的爷爷奶奶都还在继续花样滑冰,冰舞单人滑都有。我猜测楼主提问的重点不是成年人能不能学,而是能滑得有美感需要多久。&br&&br&花样滑冰是一项很难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的能力很全面:平衡、柔韧、协调性、力量、乐感、表现力,所以滑得美背后确实是有很多辛酸的。年龄越大,学起来确实越困难,不仅是身体条件不如小孩子,而且时间上不那么有保障,成人想要滑得美,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br&&br&学花样滑冰都是从最基本的蹬冰开始,然后练习用刃滑弧线,接下来就是压步,转三,莫霍克之类的基础步法。基础步法掌握的比较好以后进入括弧,勾手一类的比较难的步法,同时可以进入跳跃和旋转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沮丧,觉得学了这么久做出来的动作怎么还那么难看,别人怎么学得那么快等等等等,但是花样滑冰是磨时间磨性子的运动,每个滑得好的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br&&br&如果真心想学,那么就买一双合适的冰鞋,请一位正规的教练,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不要着急学高难度的动作,不要受伤,一步一步,总能到滑得很美的那一天。&br&&br&PS.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表,一个成年人,一周练习两次(包括和教练上课),坚持一年,大部分都可以完成简单的一周跳和单足旋转。我认识的滑得比较漂亮,动作范儿正的成年人,都练习了三四年左右。
谢邀。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花样滑冰也是。我练习的冰场很多头发全白的爷爷奶奶都还在继续花样滑冰,冰舞单人滑都有。我猜测楼主提问的重点不是成年人能不能学,而是能滑得有美感需要多久。花样滑冰是一项很难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的能力很全面:平衡、柔韧…
首先,虽然说花样滑冰是运动技巧与艺术表现相结合的运动,但是&b&运动技巧是比赛分数的决定性因素,记住是决定性因素!!!&/b&楼主在题设里就把这一的因素给假设成毫无影响的,假设成任何两个人都有可能“&b&以相同水平做出同样的动作”本身就是不对的&/b&。即使是世界顶级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在重大比赛的压力面前都有可能出现大失误,更不要提有些动作会完成的不干净。比如陈伟群在这届冬奥会上就是吃了这个亏。&b&所以裁判们绝大部分时间会紧紧盯着运动员的脚&/b&,要知道世界级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和跳跃速度都是非常快的,裁判们需要在他起跳的&b&电光火石一刹那&/b&看清楚他是不是用对刃了在空中的旋转周数是不是够了。哪还有心思看脸!!!&br&给楼主举个栗子好了。在索契奥运会前的这一个奥运周期里,男子单人滑的技术发展产生了一个飞跃。随着评分规则提高了四周跳的基础分,几乎所有的一线运动员都拼命地练习四周跳。&br&就像楼上薛翔说的那样,这次索契奥运会&b&羽生能够力压陈伟群夺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技术好&/b&。这个孩子跳跃能力非常强,而且身体很柔韧能够做各种各样的旋转动作。所以技术分会非常高,即使他出现了摔倒等重大失误技术基础分都能hold住。但是他索契奥运会自由滑的&b&艺术表现力实在是太糟糕了,太糟糕了!&/b&小细胳膊四处乱晃有木有!(不要误会我是他的亲妈饭所以爱之深责之切)。陈伟群就不同了,&b&细腻,优雅,尤其是后半段那个拥抱阳光的动作实在是让我一遍一遍看到今依然想流泪。&/b&尽管陈伟群这么有艺术表现力,依然输给了羽生君。&b&所以技术是决定性因素!!!&/b&&br&&br&&br&其次,就算对于不那么重要的&b&艺术表现力,它的决定性因素也主要是滑行技术,身体动作是否舒展,对音乐的理解,对节拍的掌控&/b&。哪就轮到脸了!&br&&br&最后,退一万步讲,就算脸对于艺术表现力&b&有那么一丢丢的影响&/b&,&b&裁判也会尽其所能避免这种主观因素在分数上有体现&/b&。裁判的考核很严格的好么,如果他轻易的让他的主观好恶影响到打分也就当不了裁判了好么!&br&&br&最后的最后再总结一下。&b&花样滑冰是一项非常美但是又非常残酷的运动&/b&,浅田真央和金妍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都是九零年出生,她们在这样一个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美好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年龄就因为身体无法支持而quit掉了毕生的事业;31岁的冰王子普鲁申科,两块脊椎都换成了人造的依然希望向更高的技术水平发起冲击。&b&花样滑冰也是一项非常贵族的运动,很多家境平平的选手都是举债支付训练费用。&/b&所以,不要以为所有跟艺术沾边的活动相貌都有那么重要,我们还是应该对选手们的坚持与努力怀有他们应得的尊重。&br&&br&以上。
首先,虽然说花样滑冰是运动技巧与艺术表现相结合的运动,但是运动技巧是比赛分数的决定性因素,记住是决定性因素!!!楼主在题设里就把这一的因素给假设成毫无影响的,假设成任何两个人都有可能“以相同水平做出同样的动作”本身就是不对的。即使是世界顶…
从少年成名到温哥华冬奥会惜败金妍儿获得银牌再到索契......其中的艰辛曲折就连作为粉丝的我们看着都替她痛苦难过更何况浅田本人。在短节目出现不可惜一的低级错误以后,自由滑的完美演出如同凤凰涅槃般将自己展现出来...&br&&br&唔,文艺了,主要是到现在看回当时自由滑的录像鼻子还酸酸的....我想说的是,浅田很强,她更坚强。&br&&br&第一次看浅田真央的比赛是07年的世锦赛自由滑,当时完全被查尔达斯和她的贝尔曼旋转吸引了。后来看她那年的传记的时候才知道那场比赛有多曲折,也是在短节目失误的时候自由滑凭借几乎完美的表演(3A落冰双足的毛病一从那时候就没好啊)拿到全场第一。我记得在传记里她说“既然短节目少了一个跳跃,那就在自由滑的时候多跳一次”。话很天真,但是。。。。她真的做到了有木有!!当时我就觉得,这姑娘的天分啊努力啊技术啊表演啊神马的都是浮云,那简单而执着的心才是王道!后来经历成长期外加用刃问题一直困扰着浅田,再后来评分规则的改变对她更加不利,唔,这个不利从2010冬奥会她的评分就能看出来。那时候3A对她来说就是双刃剑,成也3A拜也3A。迎合规则换其它跳跃的话完全有可能得到高分,但是她不愿放弃3A,也许在她看来,没有3A的她不再是那个她了吧。那个冬奥会后她从头开始矫正自己的跳跃,期间的辛苦和心酸....啧啧,光是比赛就不知道摔了多少次,排名也一下子降了好多,有段时间处于无教练状态,最亲近的妈妈也因病逝世。从体型的变化都能看出她付出了多少。虽然状态不太稳定,但她总算在这个奥运赛季状态回归。&br&&br&罗里吧嗦说了一堆不太相关的,这一套节目背后包含了整整四年的跌宕起伏。她蜕变为一个全新的浅田真央,但依然是那个保持了自我的浅田真央。这种坚持自我的心境在随着年龄成长阅历增加后,越来越难保持,也许一个不留神就变成了自己并不期待的样子。而她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挫折,依然是那个16岁的她。整套节目充满了力量,感情,故事,尤其是在前一天发生重大失误的情况下给出如此完美的表演。自由滑的背景乐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地儿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她的表演和音乐完全融合在一起。这套节目也算是座位她这么多年的辛苦的一个完美收尾吧。虽然还是带着遗憾,但是生活哪有那么完美呢。
从少年成名到温哥华冬奥会惜败金妍儿获得银牌再到索契......其中的艰辛曲折就连作为粉丝的我们看着都替她痛苦难过更何况浅田本人。在短节目出现不可惜一的低级错误以后,自由滑的完美演出如同凤凰涅槃般将自己展现出来...唔,文艺了,主要是到现在看回当时…
一开始我是个门外汉,啥都不懂。&br&第一次在微博上看到照片,名字好听点进去看了,一点都不帅,没感觉。&br&第二次是夺冠后看了下长节目罗朱2.0,老摔,还是没感觉。&br&第三次机遇忘记了,总之就是点开了12WC FP 罗朱1.0看……跪了。&br&后面补了很多花滑的基础知识,看了很多人的经典视频,更加觉得他厉害,技术上和精神上都厉害,同时觉得他很有发展潜力。&br&……&br&奥运会后的世锦赛在sp摔了4T落后排第三落后第一名7分的情况下,在奥运会摔了2次,整个赛季4S只成功一次的罗密欧与朱丽叶2.0终于clean,以0.33分的差距拿下了三大冠,当天晚上在电脑前哭得不可抑制。彻底被他的精神所感动。&br&&br&我想对于老冰迷来说,看着这样一个孩子一步步长大一步步拼搏努力真的很感动很感慨吧。(同理如10年很多人黑陈伟群,到14年群群想退役很多人都很难过,感情是培养出来的)&br&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奥运会本来就很受关注,他是奥运会冠军,他创造了历史,关注度更高。奥运会短节目巴黎散步道很帅很有感染力。man on a mission 时候很帅。当然还有很多真心的觉得他帅的颜饭和人设控(不要以你的审美去看别人的审美,我还不能理解欧美和韩国娱乐圈那几位的审美呢)&br&奥运会之后他就不热了,现在就不热吧。当然他自己国家除外。除了老冰迷和开始了解花样滑冰的新粉。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喜欢的是花样滑冰这门运动,不管是羽生结弦,金妍儿,浅田真央或者干脆汀田树(鼠哥我被你折服),喜欢他们在冰上的风采和拼搏,喜欢他们带来的感动。
一开始我是个门外汉,啥都不懂。第一次在微博上看到照片,名字好听点进去看了,一点都不帅,没感觉。第二次是夺冠后看了下长节目罗朱2.0,老摔,还是没感觉。第三次机遇忘记了,总之就是点开了12WC FP 罗朱1.0看……跪了。后面补了很多花滑的基础知识,看了…
这个不是底裤,下面还有浅色裤袜的。芭蕾和艺术体操也是这样。这种样式的衣服能露出臀部和大腿,不管是在比赛还是训练都能看到腿部肌肉的线条与具体动作,对于训练的动作纠正和打分都是必要的。&br&&img src=&/a939b40b73d6de75b2fc105529ceae8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939b40b73d6de75b2fc105529ceae83_r.jpg&&把鞋子包住的那个就是裤袜。&br&个人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样穿显得身体和腿部线条更修长。裁判觉得赏心悦目了节目内容分说不定还涨点...
这个不是底裤,下面还有浅色裤袜的。芭蕾和艺术体操也是这样。这种样式的衣服能露出臀部和大腿,不管是在比赛还是训练都能看到腿部肌肉的线条与具体动作,对于训练的动作纠正和打分都是必要的。把鞋子包住的那个就是裤袜。个人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样穿显得…
&p&这场COC的表现,对我来说不用看其它任何,他让你感动了就是让你感动了,这是羽生结弦能带给你而其他人不能带给你的。&/p&&p&另外,看上面有那么多对他表现以及PCS持不满态度的,或者拿别人的跟他比较的,我不是太赞同。因为没有一个人是相同的,每个人有每个让人乐道的地方。对于他的打分,在如今的体制上很公平。至于他上难度这点,我只有一句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个运动员不想赢是不可能的,当你没有成绩的时候你就什么都不是,就这么简单。但是羽生结弦的野心绝不仅此而已,他在乎技术分的比重但绝不代表他不在乎节目是否好看。他这个赛季带来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让人惊喜的,包括他自身的塑造,节目的内容以及他的表演和成长。&br&&/p&&br&&p&我是他的粉丝,所以就某些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和喜爱他的角度。&/p&&br&&p&对于他饱受楼上有些人诟病的姿态和表演能力。&/p&&p&我的看法是:&/p&&p&1 羽生结弦的表演是很天然的那种,换句难听的话就是不是学院派。&/p&&p&但正因为如此,他能变换多端,能在大师的手下变得七彩缤纷,风格多样。他的节目不会烙下一尘不变,永远类似的印记。另外,他的柔韧性和技术也足以让他做到很多别人做不了的动作和表现力。比如,他跳跃动作的快速且难度的进入,柔软轻柔的落冰和流畅的滑出,各种姿态变换且快速美丽的旋转,这些都为节目增加了很多看点,也都可以成为他表演的一部分。&/p&&br&&p&2 &b&对于他的表演能力的衡量要把比赛的SP,FS和他的EX分开来看&/b&。&/p&&p&因为就体力和难度问题的限制,他会在这几种不同的形式中表现出十分大的差别。&/p&&br&&p&首先我要说,他11-12赛季的悲怆足以证明他拥有&b&同龄男单&/b&中出色的表现力,另外14OG的SP让观众纷纷倾倒的表演也是另一份例证。&/p&&p&其次,他今年表现音乐的能力有了质的提升,相信你看过他nhk的ex和gpf的SP后对我这就话会表示赞同的。(顺便这个新赛季的SP你也能感受到他与日本选手很不一样的流畅的滑行风格。)&/p&&p&附:欧体及西班牙电视台转播(有对应翻译)&/p&&p&&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ODQ4NDgzMDE2/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48DDDA4AF-0690-22AE-826F-A75C9431DAD0&&&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中日英字幕】Yuzuru Hanyu. 2014 Grand Prix Final SP 94.08 -fin&/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ODQ4NDgzMDE2.html&/div&
&/div&&/div&&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ODQ3OTY1MjE2/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48C21B7013613DDA4A3BEEB83A6--1DE789&&&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中文字幕】2014 GPF - 欧体 Yuzuru hanyu SP&/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ODQ3OTY1MjE2.html&/div&
&/div&&/div&附赠一个nhk的EX「花は咲く」&/p&&p&&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ODM4NTQ4MjQw/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47AE1C51EA713DDA4A3D2CB-7696-17AB-DF97E7D79AE7&&&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2014NHK 羽生结弦GALA 「花は咲く」&/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ODM4NTQ4MjQw.html&/div&
&/div&&/div&和2014奥运SP [ Parisienne Walkways ]&/p&&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ODQzMTgxNjY4/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13DDA4A3EFA2--F14FFF529FFB&&&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14 OG Hanyu Yuzuru SP (NBC)&/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ODQzMTgxNjY4.html&/div&
&/div&&/div&(增加贴的几个视频是方便比较风格和表演能力的)&br&&br&&p&但是为什么他在FS中这些进步却非常的微弱?&/p&&p&对音乐的生涩的理解,节目难度大,以及对应难度而言相对较弱的体力耐力都成为了制约条件。&/p&&br&&p&&b&把他的FS分成几个部分来看,我相信你会有惊喜发现。&/b&他会在某段表现的如痴如醉,但在某一段又出离的厉害。哈哈,这就他表演不成熟的体现,也是他年轻青涩的证明。所以目前他的FS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太好看,其实就是不完整,不具备整体性。&/p&&br&&p&&b&PS:加上一点专业人士对他的评价吧&/b&&/p&&br&Sonia bianchetti review on 2014 GPF&p&Sonia Bianchetti是前isu官員以及國際裁判&br&&/p&&p&“來自日本的奧運冠軍羽生結弦在短曲及長曲都取得第一名。他在長曲中完成了4S,4T和7個三周跳,其中還包含一個罕見的3A-Lo-3S組合跳,以及美麗的旋轉。他唯一的失誤就是在節目的最後摔了3lz。他的跳躍擁有最高的技術質量,起跳和落冰都非常好,看起來幾乎不費力。讓我印象深刻地還有他的stepsequences,特別是他的choreosequence充滿著原創和美麗的動作。他滑著來自音樂劇「歌劇魅影」的美妙音樂,他在結合速度、體育競技以及優雅是無人能敵的。他的滑冰是優雅柔軟卻又充滿情感。他的的確確是一個天才。”『via: bibi 新浪微博 翻译』&/p&&br&&br&&p&最后瞎掰几句:&br&羽生结弦很让我喜欢的是他知道他的定位和角色,明确目标,谦虚且很有上进心。他知道他的优势也知道他的弱点,他善于学习和反思。他风格多变但又总不那么尽善尽美,他是那么天然完美有吸引力但又缺点毛病多多,他既真实又不真实。他在成长,他在飞速的成长。&/p&&p&『总结:整篇都在跑题,但我想说这些。。。任性!!!』&/p&
这场COC的表现,对我来说不用看其它任何,他让你感动了就是让你感动了,这是羽生结弦能带给你而其他人不能带给你的。另外,看上面有那么多对他表现以及PCS持不满态度的,或者拿别人的跟他比较的,我不是太赞同。因为没有一个人是相同的,每个人有每个让人乐…
其实从花样滑冰的历史发展角度讲,艺术性和技术性两个词一直会被进行这样那样的比较,哪个更重要?哪个更加影响比赛结果呢?这些问题在不同发展年代的答案并不相同。&br&在花样滑冰发展的初期,由于比赛评分系统还并非如现在这样健全,并且花样滑冰选手所做动作的难度增长较快,在这一动作难度发展时期,动作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胜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花样滑冰的动作难度发展极其迅速。仅从跳跃难度上,从一周跳跃,到三周跳跃,仅仅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而其他的难度动作方面,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猛。&br&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花样滑冰开始进入一段相对平稳的难度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内,6.0评分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难度对于比赛结果的左右程度,而与技术水平分占有相同分数权重的艺术表现力成绩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时期内诞生了许多以表现力见长的传奇性花样滑冰选手,以女子为例,山口克里斯汀,利平斯基,关颖珊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内崛起的优秀表现力运动员,而相对他们,一些高度追求技术难度的选手就显得并非那样星光熠熠,例如最近刚刚入选花样滑冰名人堂的日本著名花样滑冰女选手伊藤绿,她曾在比赛中成功完成了阿克塞尔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三周跳(3A+3T)的极高难度连跳,这一难度至今仍然在女子比赛中无人能及。不过由于艺术表现力上的些许劣势,伊藤并未能在奥运会上站上最高领奖台。四年后的日本长野,领奖台上的三位选手,利平斯基,关颖珊和中国选手陈璐无不是表现力的高手。值得一提的是,一代传奇名将关颖珊虽然遗憾地从未在冬奥会上成功封后,但凭借对于花样滑冰项目的卓越思考能力和领悟力,她五次获得世锦赛女单冠军,并九次夺得高手如林的美国全国锦标赛金牌。在6.0的分数时代,关颖珊在国际大赛中57次拿下满分,由于这一赛制已经作古,关颖珊也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创造历史的同时,这位伟大的华裔花滑女星也成为了无数花样滑冰人心中一生的偶像。&br&&img src=&/e74db3aa1_b.jpg& data-rawwidth=&806&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6& data-original=&/e74db3aa1_r.jpg&&&br&&br&一个体育项目的前进风向很大程度上由该项目的评分体系决定,随着花滑项目的评分细则从满分过渡到不封顶评分制,而这种无封顶性大大提升了选手难度价值的重要意义。这一时代,若想在国际大赛中有所建树,选手必须兼顾熟练的超高难度动作,以及娴熟的表现能力。在当今的评分体系中,选手总分由技术分和节目内容分共同组成,其中的节目内容分包括滑行技术,动作衔接,动作完成,音乐配合和节目表演五部分组成,这一规则大大提升了裁判对于整套节目编排质量的要求。而在这一花样滑冰规则的过度时代里,也诞生了一大批许多技术与表现力兼备的运动员。其中包括俄罗斯冰王子普鲁申科,瑞士名将兰比尔,中国冰坛伉俪申雪赵宏博等等。这些选手的共同特点是,技术水平高,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独特表现力。而在这一时期,如果缺乏有力的技术能力支持,即便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力,也很难在不封顶的难度价值上有所建树,其典型代表便是美国著名男单运动员约翰尼威尔,都灵冬奥会上他的失败和普鲁申科的轻松问鼎便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切。&br&&img src=&/9c2da72ca35b9a5deee61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9c2da72ca35b9a5deee61_r.jpg&&&br&2006年冬奥会结束之后,ISU(国际花滑协会)修改规则,通过降低某些大难度动作的基础分制,淡化了技术难度对于最终成绩的影响,更加强调技术动作完成的规范性。而正因为如此,花样滑冰的节目编排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比赛结果。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美国选手雷萨切克以微弱的优势战胜普皇,其决定性因素居然在于二者节目内容分中的衔接分,难怪普皇更愿意承认自己是输给了规则,而非自己的对手。&br&温哥华冬奥会的比赛结果也迫使ISU再次调高动作难度分,到目前为止,花样滑冰的终极国际一线选手更多地是具有出色技术难度,娴熟滑行技术,以及独具匠心表演风格的选手,例如日本男单新科奥运冠军羽生结弦,加拿大华裔选手陈伟群,韩国女王金妍儿等等。历史走到今天,花样滑冰在褪去了初期发展的迅速与青涩之后,可是逐步稳定地提升选手的节目质量,提升节目的观赏性。换句话说,花样滑冰的每一次改革,更多地是在为了新的时代观众服务,例如为了电视转播,为了观众观感等等,而在平很技术与表现力的问题上,花滑业界也一直争论不休,如果lz非要我在这里下个结论的话,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既然存在普鲁申科,金妍儿等等集二者于一身的选手,作为观众的你我便无需在意那些天平何时平衡之类的 v问题,好好享受精彩的花滑盛宴,也许是我们最为期待的吧。哈哈。&br&&img src=&/4b4036bca35e0767422fbd3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img src=&/96cfb40ed7e68b7ac2e663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96cfb40ed7e68b7ac2e6633_r.jpg&&
其实从花样滑冰的历史发展角度讲,艺术性和技术性两个词一直会被进行这样那样的比较,哪个更重要?哪个更加影响比赛结果呢?这些问题在不同发展年代的答案并不相同。在花样滑冰发展的初期,由于比赛评分系统还并非如现在这样健全,并且花样滑冰选手所做动作…
花样滑冰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曾经获得1956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冠军的医学博士Tenley Albright对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特点做出过精辟的描述:一名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需要结合“走钢丝表演者的平衡、马拉松选手的耐力、橄榄球运动员的侵略性、摔跤选手的灵活、高尔夫球手的意志、体操运动员的柔韧和色蕾舞者的优雅”于一身(这段话网上看到的,真实性不确定,但至少说明了花样滑冰对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个人学花样滑冰的体会是脚踝、腿部、腰腹的力量、膝盖的屈伸在花样滑冰所有的基本动作中都非常重要。脚踝和腿部的力量就不用说了,腰腹的力量对于保持花样滑冰的姿态和上下身动作的协调非常重要。在所有步法后,膝盖的灵活性决定了动作的幅度和深度。至于如何提高相应的身体素质,健身达人们应该比我更有发言权。&br&&br&至于题主的问题要多久才能学会,花样滑冰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每个人对“学会”的定义都不同。学会了一周跳,还有连跳、两周跳;学了单足转,还有蹲踞转、燕式转等等。题主学了压步转三,也可以说是学会了花样滑冰。不过同样的动作,初学者和练习多年的爱好者做出来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我看来,花样滑冰是学无止境的(其实所有东西不都是这样么),每一个动作都永远有要提高的地方。25岁的年龄并不大,我练习的冰场有六七十岁练冰舞的爷爷奶奶,也有三个孩子的妈妈能做各种两周跳。题主已经开始学半周跳了,很快就会进入到一周跳和简单的旋转,具体的时间表取决于题主的上课和练习频率。&br&&br&回到题主最初的问题,成年人学花样滑冰的要求,我觉得很简单:在觉得沮丧没有进步的时候也坚持练习,每次上冰保护好自己不要受伤,调整好心态,不要急着学高难度的动作,打好基础,享受每一次滑冰的过程。
花样滑冰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曾经获得1956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冠军的医学博士Tenley Albright对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特点做出过精辟的描述:一名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需要结合“走钢丝表演者的平衡、马拉松选手的耐力、橄榄球运动员的侵略性、摔跤选手的…
单纯从羽生结弦这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很欣赏他。 &br&长相清秀符合时下年轻女性的审美,性格坚毅数次上演绝地大反击(12WC,14WC),这次染血上阵我也是被吓到——用职业生涯赌一场胜利,代价会不会太大? &br&&br&以上只谈他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接下来就说说他作为一位“花滑运动员”。&br&首先我想声明一下立场,作为回答“如何评价”类题目最重要还是客观,而遗憾的是高票答案的立足点都是赞扬。我承认我是花滑界日粉,Mao/Koz/Dai等等分光了我的喜爱,而羽生结弦并非传统的日本花滑风格(也许与日本花滑的派别相关),所以我对于羽生,曾有十分喜爱的时刻(11-12赛季),也有后来仅仅能欣赏他的颜和心境的时刻(13赛季至今)。&br&&br&接下来说原因吧。&br&&br&一看滑行:&br&滑行应该是日式花滑强项的,但是羽生的滑行只能说中规中矩,而非“眼前一亮”。不管是和本国滑行大神Dai酱,还是和同期滑行大仙陈伟群,甚至和闫涵相比,在速度、流畅、变化上,都有一定的差距。&br&但是差距的确在缩小,手机不能放视频,12-14可以明显看出速度的提升,以及步法上的精进。&br&&br&二看跳跃:&br&没得黑,跳跃能力是天才级别。3A和4T的稳定度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尤其是3A的GOE常常可以加到2.8+。4S私以为是发力方式的问题,以及心理的坎,这些,都是要好好修炼的地方。&br&但是,(这一点不知应该提醒羽生自己还是教练组),超过体能水平,过高强度安排跳跃的后果要么是摔扶空大满贯,要么是伤病加重,挑战多少个quad都没有问题,但是,务必对自己的身体,和未来裁判的认知负责。&br&(譬如Mao的3A摔多了到后来裁判就会下意识给GOE打负而不顾真实发挥)&br&&br&三看表演:&br&从11-12赛季的罗朱1.0开始,羽生的表演给我的感觉是“少年意气”。96小李子版罗朱表达的亦是一种少年意气,所以当羽生在冰场上近乎“声嘶力竭”式的表演非常动人——怒吼,用力点头,和最后体力用尽依然要拉起来的贝尔曼。&br&但是“少年意气”是不能久用的,所以巴黎散步道的选择十分巧妙,用一种接近阴柔的表达去稀释大家对曲目内涵的深究。这样的处理很巧妙,却不能让表演变成可供“咂”的艺术品。&br&因此,12-13的巴黎圣母院和13-14的罗朱2.0,空有“意气”,缺少“意蕴”。羽生的确有很用力的表现出“我在表演”的样子,但真正的表演,是融化在每一次抬眉颔首之间的情愫。&br&&br&题主提到“悲壮”,那就说说14-15赛季歌剧魅影好了。&br&也许我的观点与题主不同,我眼里的“悲壮”不是染血参赛,带伤上阵这些场外因素,而是节目本身给予观众的震撼。&br&如果题主新入坑,推荐看看亚古丁的2002 OG LP《铁面人》,浅田真央2010 OG LP《莫斯科的钟》这两个比较容易找也比较出名的节目,再来探讨一下,不带任何场外因素的悲壮是怎样摄人心魄的。&br&&br&“悲壮”这个词很重,仅涉及爱情的《歌剧魅影》担不起,羽生“少年意气”式的表演也担不起。&br&&br&所以,请继续修炼,也请保证健康,再带给我们惊喜吧。&br&&br&毕竟,羽生结弦,仍然是极少数几个我粉过却不悲剧的运动员。&br&&br&============================&br&修改:把mao的拉二换成了悲钟,仔细斟酌也是,果然不能带着任何主观情感来评判任何人。
单纯从羽生结弦这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很欣赏他。 长相清秀符合时下年轻女性的审美,性格坚毅数次上演绝地大反击(12WC,14WC),这次染血上阵我也是被吓到——用职业生涯赌一场胜利,代价会不会太大? 以上只谈他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接下来就说说他作…
练花滑的都是从小练,胸一大重心转移的话跳跃就悲剧了,所以不是练花滑导致的胸小,而是胸大的都被淘汰了……
练花滑的都是从小练,胸一大重心转移的话跳跃就悲剧了,所以不是练花滑导致的胸小,而是胸大的都被淘汰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花样滑冰锦标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