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13天气4月份台湾是什么天气?

历史上的今天
天气网气象百科
多云在天气预报中,多云是指天空中云层较多,阳光不很充足,但仍能从云的缝隙中见到青天。总云量占天空面积的5/10-7/10。
多云(duō yún;cloudy)
多云 - 定义
我国气象上,中、低云云量占天空面积4/10-7/10或高云云量占天空面积6/10-10/10叫做多云。
多云 - 相关
下雨&& 阴天
词条所属分类:天气百科今日天气重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广为流传,经历千年历史,现代的清明雨发生什么变化?网络编辑、视频编导、美女主播等职位等你来!在即将到来的4月份,牡丹和桃花美得正当时,它们带来的还有一茶一味的诱惑。
立春“咬春” 咬的究竟是什么?
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讲究食补的中国人,在此节气中是必定有“咬春”这一环节的。选一些具有辛甘发散之特质的食物,让身体顺应天时。那么问题来了,“咬春”究竟咬的都是些什么呢?
萝卜:祛病理气
萝卜古代时称芦菔,苏东坡有诗云:“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旧时药典认为,萝卜根叶皆可生、熟、当菜当饭而食,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常食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还可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稳血压,可解酒、理气等,具有营养、健身、祛病之功。这也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时众人嚼吃萝卜的本来用意吧。北方人多爱吃生萝卜,尤以心里美和小红萝卜为最佳。
特别提醒:白萝卜虽然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但因其性凉,脾胃虚寒者、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韭菜:健脾益肝
韭菜又叫“起阳草”,性温,有补肾补阳的作用。春天气候冷暖不一,建议人们到春季不妨多吃一些春韭,以祛阴散寒。而且,春季人体肝气偏旺,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强脾胃之气,有益肝功能。
特别提醒:消化不良或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吃韭菜容易烧心,不宜多吃。此外,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因此食用要适量。否则大量粗纤维刺激肠壁,往往引起腹泻。每人每次食用100克至200克,不能超过400克,每周一两次即可。
豆芽:清热和胃
被古人称为“种生”的豆芽最适合春季吃,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豆芽还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特别提醒:豆芽的缺点是不能隔夜,所以最好买来当天就吃完,如果需要保存,可将其装入塑料袋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最多不能超过两天。
菠菜:养血滋阴
菠菜含有丰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铁、钙、磷等矿物质。可养血滋阴,对春季里常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糖尿病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是春天里的一种绝佳的养生蔬菜。
特别提醒:肠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少食,肾炎和肾结石患者不宜食。食用菠菜前先投入开水中略煮一下,即可除去草酸。
生姜:散热退烧
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发汗,有散热退烧功效。生姜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俗话说的“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有其科学道理。此外,生姜对风寒感冒也有一定疗效。因此,在春天生发的时节应该适当吃一点。
特别提醒: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胃溃疡、胆囊炎、肺脓肿、肺结核、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葱:散寒通阳
春天的葱是一年中营养最丰富的,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因为此时生长出来的葱,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已不再只是香料而是特殊的补品,它可以帮助人们恢复身体机能,补给热量,特别是贫血、低血压和怕冷的人,更应该多吃。
特别提醒:生葱吃多了会对视力不利,视力不好者要少吃。此外,患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溃疡病的人不宜多食。(图片均来自百度搜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翟潇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天气动力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天气动力学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天气动力学》是一本介绍国内外在天气动力学方面的新成果,用动力学方法讨论和研究了中纬度和热带天气系统的形成、演变和发展机理的著作,由卜玉康和曹杰编著。作&&&&者卜玉康,曹杰类&&&&别页&&&&数503出版社气象出版社装&&&&帧平装中图分类号P433
全书共分七章,涉及了大气环流与天气尺度系统的关系,中纬度天气系统的动力学机理,等熵分析和等熵位涡,热带天气动力学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气象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广大气象台站预报人员参考使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气学和动力气象学原理就相互联系,结合日益紧密。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促使了天气学的内涵不断扩充。通过动力学方法深入研究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的物理机制,逐渐成为天气动力学新的发展趋势。本书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天气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新发展。
本书共分七章,其中:
第一章至第六章第十节,由卜玉康编写,主要讨论了天气尺度系统的大气环流背景特征和关系;中纬度天气尺度系统的形成和演变的物理机制及其诊断方法;等熵分析和等熵位涡等。
第六章第十一节和第七章由曹杰编写,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热带天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云南大学系老师的大力支持,并先后和琚建华教授,曹杰教授,范可副教授等对书的相应部分进行了讨论。
本书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会(项目号:)的资助。在绘图和打印方面得到了谭国明和杨汝文同志的帮助,气象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热忱的支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殷切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第一章 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和天气尺度系统
1.1 大气环流中物理量及其通量的分解
1.2 大气的平均结构和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
1.3 对流层的大尺度结构及其对大气环流的作用
1.4 在实际天气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第二章 温带气旋和反气旋的基本特征
2.1 地面气旋的概念模型
2.2 准地转位势倾向方程和ω方程
2.3 地面气压系统的形成
2.4 地面气压系统的移动和变化
2.5 天气尺度系统准地转诊断的分析模式
2.6 简单斜压模式中气旋发生发展的机制
第三章 中高纬度高空流场的基本特征
3.1 高空系统的形成
3.2 高空槽、脊附近的散度和垂直运动
3.3 大气长波
3.4 中纬度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
3.5 中高纬大气环流型的周期变化:指数循环
3.6 阻塞高压和阻塞形势
3.7 切断低压
3.8 行星锋区和急流
第四章 锋和锋生动力学
4.1 锋的天气学特征
4.2 锋生的运动学分析
4.3 准地转锋生动力学
4.4 非地转的锋生动力学
4.5 对称的不稳定性
第五章 中纬度天气尺度系统和环流的诊断分析
5.1 中纬度天气尺度运动准地转动力学
5.2 q矢量形式的ω方程
5.4 天气尺度环流诊断工具——p矢量
5.5 e-p通量和中纬度平均环流的关系
5.6 非地转的~方程
第六章 等熵分析和等熵位涡
6.1 等熵分析
6.2 位势涡度方程和位势涡度
6.3 等熵面位势涡度(ipv)动力学分析基础
6.4 高空ipv距平和地面位温距平的结构
6.5 在斜压带中与ipv距平相关联的垂直运动的诊断
6.6 天气尺度系统运动与ipv场的关系
6.7 高空系统和地面系统的结构
6.8 高空波动的侧向和垂直传播
6.9 加热和摩擦对高空ipv距平诊断的影响
6.10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理论
6.11 影响大气涡度发展的若干热力过程——全型涡度方程
第七章 热带天气动力学
7.1 热带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
7.2 热带大气低频(30~60d)振荡动力学
7.3 热带大气和海洋的基本运动
7.4 热带大气环流对海洋加热的响应
7.5 海洋和大气的耦合波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这个天气符号是什么?这个天气符号代表什么?_百度作业帮
这个天气符号是什么?这个天气符号代表什么?
这个天气符号代表什么?
应该是阴天 ,有云有太阳是多云,有云无太阳是阴天
天气符号代表对流性天气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对流性天气
对流性天气主要指雷暴、飑、冰雹、龙卷等天气。 “雷暴”即积雨云中所发生的雷电变作的激烈放电现象。因其一般伴有阵雨,所以常与“雷雨”通称。雷雨是夏季常见的降水形式。通常把只伴有降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有的雷暴会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一般把伴有这些严重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的雷暴叫做“强雷暴”。一般雷暴和强雷暴都是对流旺盛的积雨云的产物,所以常将它们通称为对流往天气或对流性风暴。定&&&&义雷暴、飑、冰雹、龙卷等天气成&&&&因压、温、湿的变化等
对流性天气十分激烈,容易成灾。其影响范围较小,持续时间较短,所以通常是一种局部灾害性天气。但是有时也会发生大范围的强雷暴天气过程,其影响范围可达数十县到数省,持续时间可达一天左右。例如,日,在山东、江苏、安徽等省范围内有二、三十个县下了大冰雹。又如日在北起山东半岛,经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南至浙北、赣北及鄂东等广大地区上,自北向南先后发生了8-12级大风或冰雹等严重天气。国外也有类似情况。如月晚至4日有一百多个龙卷袭击了美国的12个州及加拿大部分地区。这些大范围的强雷暴会造成大范围的严重灾害。
对流性天气不仅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很大,而且对军事活动的影响也很大。例如,由于积雨云中有强烈的扰动、结冰和放电现象,对飞行的安全威胁很大。因此即使是一般的雷雨天气也会对其造成危险。所以做好对流性天气的预报,预防对流性天气的突然袭击,对于防灾、抗灾、保障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鉴于对流性天气一般具有范围小,发展快的特点,所以在预报工作中,除了应用天气图方法外,最好还要配合中尺度天气分析及雷达、等方法。下面介绍对流性天气的基本知识及预报方法。产生雷暴的积雨云叫做雷暴云。一个雷暴云叫做一个雷暴单体,其水平尺度约十几公里。多个雷暴单体成群成带地聚集在一起叫做雷暴群或雷暴带。它们的水平尺度有时可达数百公里。每个雷暴单体的生命史大致可分为发展、成熟和消散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约持续十几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在不同的阶段中雷暴云的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发展阶段即积云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上升气流贯穿于整个云体。 成熟阶段的特征是开始产生降水,并且由于降水的拖曳作用而产生了下沉气流。但在下沉气流的上方,上升气流仍贯穿云体。云中上升气流通度的垂直分布呈抛物线状,即为上、下层小,中层最大。
消散阶段的特征是下沉气流占据了会作的主要部分。
雷暴群可由好几个同时处于不同阶段的雷暴单体所组成。多单体的雷暴群的结构往往会随着每个单体的新陈代谢而发生变化。单体的生命期约为半小时至1小时。但多单体的雷暴群作为整体可存在几小时。发生雷暴时,通常出现雷电、降雨、阵风等天气现象以及压、温、湿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这些现象主要发生在雷暴云的成熟阶段;下面分别讨论它们的成因。
雷电是由积雨云中“温差起电”以及其它起电作用所造成的。一般当云顶发展到-20摄氏度等温线高度以上时。就会出现闪电和雷鸣。第一次闻雷表明云顶已达-20摄氏度等温线高度附近。随着云顶增高,闪电、雷鸣便愈益频繁。一般来说,云中放电强度及频程度与雷暴云的高度、强度有关。因此,雷电现象可用以判断雷暴强度。
在雷暴云中上升气流最强区附近,一般有水滴累积区,当累积量超过上升气流承托能力时,便开始降雨。由于累积区中的水倾盆而下,因而造成阵雨或暴雨。阵雨持续时间为几分钟到一小时不等,视雷暴云的强弱及含水量多少而定。雷暴群和雷暴带形成的降水区也呈片状或带状。由于雷暴群(带)中,每个单体强弱不一,所以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而且因雷暴云常常跳跃式地传播,因此降水量也有跳跃(间隔)式分布的情况。
在积云阶段,地面风一般很弱。低空有向云区的辐合,促使上升气流发展。到了雷暴云的成熟阶段,云中产生的下沉气流冲到地面附近时,向四周散开,因而造成阵风。一般来说,阵风发生前,风力较弱,风向不定,但多偏南风。阵风发生时,风向常呈气旋式旋 转,然后又呈反气旋式旋转。移动缓慢的雷暴。云下的流出气流几乎是径向(即向四面八 方铺开)的。然而多数情况下,在雷暴移向的下风方的风速要大于上风方。
压、温、湿的变化
由于下沉气流中水滴的蒸发使下沉气流几乎保持饱和状态。所以下沉空气由上层至下层是按湿绝热增温的。上层冷空气虽然在下沉过 程中会变暖些,但升温率小,到地面时,仍比四周地面空气要冷。因此在雷暴云下形成一个近乎饱和 的冷空气团,因其密度较大所以气压较高,这个高压叫“雷暴高压”。当雷暴云向前移动时,云下的雷暴高压也随之向前移动,当它移过测站时,就使该站发生气温下降、气压涌升、相对湿度上升、露点或绝对湿度下降等气象要素的显著变化。其变化幅度取决于雷暴云的强度和测站相对于雷暴云的位置,雷暴中心经过地区变化明显,边缘地区则变化较小。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雨天气是什么时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