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文工作室呼冤案中央视频第六

中通速递单号查询 中通快递 中通速递 中通快递电话 中通快递查询 中通快递网点查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共产党人赵德尊
  “9·18”事变,他从沈阳愤然出走抗日;考入清华,他参加了“12·9”学生运动;太行抗战,他受到毛泽东的称赞;36岁挂帅,他是开国时最年轻的省委书记;身居高位,他一生不计名利;去年,91岁高龄的他给黑龙江省委写了一封信,大力倡导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住院期间拒收礼品的“六不”做法,在全国引起反响……    哈尔滨偏东南方向,有一个闹中取静的院落。院里,一位老人正脚踏晨露,悠然自得地走着。从奉天到北平,从太行到延安,从关内到关外,从战争到和平,老人已在人生旅途留下了92年深深的足迹,在镰刀斧头旗帜下整整奋斗了66度春秋。    赵德尊,一位迈入耄耋之年,却始终为反腐倡廉鼓与呼的老共产党人。    救亡运动显锋芒   1913年3月,赵德尊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一个贫苦的人家。    日,正在沈阳上学的赵德尊和同学们在宿舍里突然被隆隆的大炮声惊醒,只见一道道闪亮的火光从日本租界发出,一发发炮弹飞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9·18”事变爆发,几十万东北军奉命“绝对不许抵抗”,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赵德尊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冒出来,“这事儿激起了我抗日的决心,在家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妈,我走了!”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母亲,可他绝不愿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当亡国奴。   赵德尊流亡到了北平。    1933年,赵德尊带着对知识、对光明的渴望与向往考入了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忧心忡忡的东北流亡青年赵德尊立刻受到了中共地下党的关注。地下党秘密给他借阅《共产党宣言》等“禁书”,奠定他的革命世界观、人生观,又派人专门给他讲述党的基本知识,使他明白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打日本、救中国。    1935年12月9日,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共北平地下市委和市学联发动数万名大中院校学生上街游行,到北平市政府门前请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爱国无罪,收复失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一个月内,四次大游行、大示威,赵德尊表现得异常勇敢。北平的“12·9”运动引发了风起云涌的全国学生运动,成为全国性的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爱国救亡运动。斗争风雨磨炼了他的意志,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12月,中共北平市委正式批准赵德尊为中共正式党员。入党当晚,他激动地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大愿得偿,生死以之,抗日救亡此其时!”    艰苦转战在太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正式开始。“7·7”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赵德尊在刀光剑影下从事地下抗日斗争。9月28日,北平地下党领导通知赵德尊:“明天早晨,你和于光远尽快出城,任务有两项:一是与上级党组织接上联系,二是通告全国‘民先’组织准备迎接全面抗日民族战争。”    9月30日,赵德尊和于光远进入古城保定,见到了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彭真。彭真仔仔细细地听、看、问,然后点头说:“你们的两项任务胜利完成了。你们都留在北方局工作吧。”不久,北方局任命赵德尊为平汉省委青年工作负责人,带一批干部向冀西挺进,开创抗日民主根据地。    10月25日,平汉省委在泉落镇举行誓师大会,宣布八路军冀西游击总队正式成立。    赵德尊率部进入冀西后,马上遇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溃兵、刀会、汉奸成为抗日的三大障碍。溃兵,均为东北军旧部。冀西游击总队采取团结、教育的办法,协助129师收编了一股股溃兵,使他们走上了抗日道路。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清除三大障碍后,冀西游击总队收枪扩兵,不到一个月扩大三倍多。游击队边整训、边战斗、边发展,在烽火中成长壮大起来。攻击葱峰之敌,据守马岭关,夜袭内邱城,处决伪县长……冀西游击总队成为一支平原抗日劲旅。    1938年10月,赵德尊由冀西调任晋冀特委组织部长,后又调任晋冀豫边区二地委组织部长、地委副书记和六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他领导根据地建设,率领地方部队和民兵参加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    “百团大战”后,形势恶化。1941年5月,日军两万多人再次进攻太行山。八路军129师政委邓小平亲自来到新组建的六分区,言传身教赵德尊带领部队打击侵略者,派出10支武工队深入敌后袭扰日伪军。    邓小平的简捷明快、踏实干练使赵德尊铭记一生。    1943年9月9日,赵德尊奉命以七大代表的身份奔赴延安,离别了烽火连天的太行山。    “我走了,我还要回来打鬼子!”山谷林涛,回荡着赵德尊的呐喊。    千里迢迢赴延安   让赵德尊意想不到的是,他到延安的第一天就见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秋日的大西北,天高云淡。那天,赵德尊迈步走进古城延安,找到中共中央组织部,递上了介绍信。干部科长王鹤寿热情接待了这位来自前线的年轻同志。    王鹤寿带赵德尊一道去中央小食堂吃饭。饭厅里已来了不少人。过了不一会儿,一位身材高大、衣着朴素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膝盖上打着大补丁,赵德尊看着这个人挺像报纸上的一张照片,莫非他是……他正想着,这位中年人径直朝他走来,王鹤寿连忙扯了扯他的衣角:“这是毛主席。”毛泽东上前一把抓住了赵德尊的手,一口浓浓的亲切湘音:“你是新来的同志吧?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呀?”    赵德尊万分激动,颤着声说:“主席好!我叫赵德尊,刚从太行山来。”    “噢,从太行山来,我看你满身征尘像是前线来客嘛,前方情况现在怎么样呵?”毛泽东饶有兴趣。   “报告主席,太行山经过开展大生产运动,经济状况已经好转,军民吃、穿都不发愁了。日军的几次‘大扫荡’都被粉碎了,现在部队扩大了,村村有民兵,区区有武装,妇女做军鞋,儿童去站岗,根据地人民都发动起来了,已经是全民皆兵、拼命杀敌,我们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我来的时候开了个大会,让侦察员去抓两个日本鬼子来,说到就捉到,鬼子在咱们的大会上出尽了洋相。抗战胜利的一天不远了!”    “好、好、好!哈哈哈!……”毛泽东连声称赞,禁不住爽朗地开怀大笑。    “看,毛主席多高兴!”毛泽东、赵德尊成了满堂注目的中心。这下,赵德尊倒不好意思了。毛泽东又用力握了握赵德尊的手:“好了,吃饭吧,不然肚子要造反喽。一路辛苦,多吃点。改日我再找你聊。”    这顿饭,赵德尊吃得特别饱,特别香,特别幸福。    不久,赵德尊作为七大代表进入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他的思想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央党校门前“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赵德尊多次驻足沉思,品味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    1945年4月23日,赵德尊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8月15日,“日本投降了!”这一爆炸性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延安,到处沸腾起来了,一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汇成一个巨大的海洋。    身在延安,思念故土,“东北沦丧14年,我们要打回老家去!”赵德尊等东北青年归心似箭。    枪炮声声黑龙江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首先控制东北。    中共两万干部、十万大军昼夜兼程,与国民党的火车和汽车轮子抢时间。延安干部团由张秀山任领导小组组长,赵德尊任组织委员,杨英杰为宣传委员,黄永胜率一个旅同行。一口气走两个月,干部团和部队到达沈阳。东北局书记彭真命令赵德尊带一个干部大队马上赶赴黑龙江。    赵德尊带领195名干部到了黑龙江省省会北安,与先期到达的抗联干部和晋察冀干部会合,王鹤寿任省委书记,赵德尊任省委组织部长。    赵德尊力主“挑大的干。现在局势不稳,叛乱不断,我们应该置四周小县叛乱于不顾,全力打下泰安!”省委同意了赵德尊的意见。    泰安,位于黑龙江省、嫩江省交界处的铁路枢纽,是国民党军在黑龙江的大本营。    经过五昼夜激战,守敌被一举全歼。泰安解放了,城头升起了鲜艳的红旗。得到前线胜利的捷报后,赵德尊立即召开全体党政机关干部大会,大声宣布了这一喜讯。顿时,全场欢声雷动。    1949年9月,赵德尊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这一年他刚刚36岁,是共和国成立之初最年轻的一位省委书记。不久,他又兼任省政府主席、省军区政委。党政军一肩挑,赵德尊精力充沛、长袖善舞、成绩优异。他撰写的调查报告《我们应当重视肇源县今年农业爱国增产运动的新经验》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    晚霞似火沐春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史又翻开新的一页。   新的历史时期,赵德尊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兼省政法委书记、省纪委书记的重要领导岗位上,为黑龙江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民主与法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82年,伊春市发生了领导干部子弟贪污大案,赵德尊直接过问、一抓到底,罪犯被严惩,“老子”被查处,轰动了全国。1983年,北安市一些领导干部子弟结成流氓团伙,“五虎二狼”称霸一方,赵德尊派出58人的强有力专案组,亲笔两次批示“从严、从重、从快……坚决、彻底、全面……”,“五虎二狼”做了枪下鬼,31名恶魔坐了大牢,“后台老板”全被端,再度轰动全国。一部《徐秋影案件》的电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久映不衰,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桩发生在哈尔滨的特大假案、错案、冤案。“女特务”的原型邵玉魁被判处死刑,差点枪决,蒙冤数十载。赵德尊拍案而起:“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不实事求是,那还叫什么共产党?!”“女特务”邵玉魁被彻底平反,恢复了工作,又一次轰动了全国。    1985年,赵德尊72岁了,已进入古稀之年。他向党中央三次提出辞职、退休的请求,终于获得了批准。这一年5月15日,他高高兴兴地辞去了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职务,这也是他担任的最后一个领导职务。    “职位可以离退,共产党员没有离退二字。”离休后,他继续关心全省的工作和百姓的疾苦。    离休后,不时有一些部门和个人看望赵德尊。来人,他欢迎。送礼,绝对不行。刚退下来不久的一天,一位老下属前来拜访他,临走留下一个信封。客人走后,他一看信封里是2000元钱,顿时像触了电一样:“这是干什么?交上去交上去!”他认为,不是劳动所得,一分钱也不能要。离休16年,他已向“希望工程”捐款16万元,“贫困地区的孩子苦啊,他们读书更需要钱。”1998年9月,他拿出了当月工资寄给灾区,说:“我年岁大了,不能到抗洪一线了,捐点钱给灾民,表示点心意吧!”而他自己,身上多年穿的却是一件旧衬衣,睡的一张旧床不过百元,沙发扶手的油漆已脱落。他对孩子们说:“爸爸没有给你们谋‘官位’和‘财路’,没有给你们留下任何财产,留给你们的只有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来从艰苦中来,去更清白而去,不办私事,不谋一点私利,因为我是共产党人!”    2004年,91岁高龄的他给黑龙江省委写了一封信,大力倡导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住院期间拒收礼品的“六不”做法,这位耄耋之年的老共产党人,始终为反腐倡廉鼓与呼。    2001年5月31日,年近九旬高龄的赵德尊,健步登上黑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文艺演出舞台,与同志们一起引吭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太爱自己的党、自己的祖国了,他习惯了战旗猎猎、鼓角雷鸣、呐喊冲锋,希望后人们也像他一样地热血沸腾、赤胆忠诚。    “历史一长河,奔腾永向前。华夏有脊梁,英豪何畏难。回首怀先烈,放眼赖后贤。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赵德尊书怀自勉,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报道网)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共陕西省纪委 陕西省监察厅版权所有&陕西纪检监察信息中心运行维护&&陕ICP备号您的位置: >
正式提出国家赔偿和冤案补偿702万元 叔侄冤狱案当事人申请按法律规定程序办
时间: 来源:人民网
4月17日,本报详尽报道了黄山市歙县张高平与侄子张辉蒙冤10年终获清白。昨日,张高平的哥哥张高发向本报独家披露,叔侄俩目前已正式提出国家赔偿和冤案补偿,多项合计金额为702万元。
叔侄冤枉两位当事人
4月17日,本报详尽报道了黄山市歙县张高平与侄子张辉蒙冤10年终获清白。十年前,叔侄俩驾货车去上海,没想到卷入一起&强奸致死案&,直到今年3月26日,浙江省高院对该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
就张高平叔侄如何提起国家赔偿一事,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坊间亦有多种传言。昨日,张高平的哥哥张高发向本报独家披露,叔侄俩目前已正式提出国家赔偿和冤案补偿,多项合计金额为702万元。
张家每天&高朋满座&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再一次来到张高发的家。因入狱十年,家中早已凌乱不堪,哥哥张高发的家,也成了张高平每日接待来访的朋友和记者的临时场所。
午饭后,张高发陪前来走访的亲戚多喝了两杯,显得满面红光。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家里冷冷清清,自从叔侄俩洗清冤屈回来后,每天家里来人不断。在他家堂屋的地上,摆放了不少礼品袋装着的白酒,&这都是亲戚朋友看望张高平和张辉时送来的,叔侄俩以前在家开货车时人缘很好,结识了不少朋友。&张高发说,现在大家聊起来,亲戚朋友们都为无辜坐了十年牢感到痛惜,同时也为冤案平反感到高兴,总之,是大悲之后的大喜。
匆忙赶回家中的张高平说,刚送走广东南方电视台的记者,他们在这里采访了整整四天,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反复地拍。尽管表示很累,但张高平还是对记者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他拿出一大摞名片展示,大都是全国各地主流媒体。&可以说,没有媒体的报道,我的案子不可能现在翻过来,没有媒体的推动,还要等多久谁也不知道。&张高平说,早在2011年,媒体记者就对他们的冤案进行了报道,这篇报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出702万赔偿太低了
目前,张高平叔侄俩要面对的,是尽快拿到国家赔偿。此前,浙江省高院副院长俞新尧面对媒体,称对该案深感痛心和内疚,一旦张高平叔侄正式提出申请,将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尽快做好国家赔偿等善后工作。
&我们已经正式委托阮方民律师向浙江省高院提出来了,总的赔偿金额是702万。&张高发表示懊悔地说,通过律师获知,提出的赔偿数额太低了,十年的痛苦和多方面损失,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叔侄俩都是巨大的。
张高发一共去了北京四次,其中2005年还将张高平与前妻所生的两个女儿带到北京上访。&看到两个年幼的侄女哭得稀里哗啦跪求人的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了。&张高发表示,十年来他压抑内心的痛楚,多次把侄女及家人的相片寄给张高平,让他心中有个安慰和念想,出狱后,张高平把这些相片都带了回来。
案件发生时,张高平的大女儿13岁,正在上学的她被别人歧视。同学吵架,就说她父亲是个强奸杀人犯。大女儿原本学习很好,但初中毕业就不念书了。后来她去打工,一起干活的人背后议论,她听到了也只能躲到被窝里哭。
张高发介绍说,以前他是七川村一个村民组的组长,同时从事烧窑的活,那时收入还不低。叔侄俩入狱后,十年来他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跑路喊冤上,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后,还借了不少外债,总共用去了20多万元。
索赔事项共计12个
早在4月16日,张高发在律师的陪同下,去了浙江省高院,就赔偿问题和主审法官进行了交流,但法官也没有就赔偿数额做出明确表态。
记者看到,在张高平叔侄正式提出&关于要求冤案赔偿、补偿、求助&的清单里,索赔最高的一项是&张高平为运输个体户,当时每月净收入3万元(有据可查),要求补偿280万元&,此外还包括&国家赔偿及精神赔偿180万元&、&一次性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十五年,两人共28万元(十年冤狱劳动技能难以恢复要求解决养老问题)&及老母十年赡养医疗费、未成年女儿抚养费等共计12项索赔,索赔总金额702万元。
&目前,浙江省高院还没有回应。&张高发说,索赔提出少了,但现在也不好再更改,就这样吧,只希望能尽快到位。市场星报
[责任编辑:彭树文]
看今日·热点
新闻热词搜
看今日·栏目
栏目热词搜
相关阅读:
资讯热点榜
论坛热点榜
电 视-            
广 播-          
栏 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许可证号:1705111) 鄂B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发邮件到: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HBTV·湖北网台 招商电话:027- 传真:027-
广告联系:上海视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TEL:021- FAX:021- MAIL: SP:大家都在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北京的八大工艺门类,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被称为“燕京八绝”,这些工艺是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能传承其中一项已是十分难得。有一位大师却精通玉雕、牙雕、花丝镶嵌等多项工艺,并为多项工艺的结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王树文。(《艺眼看世界》
多面圣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
 大家都喜欢
 最受关注的热门栏目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当前位置: >>
晚清中央与地方博弈的法场呼冤案
时间: 11:09:05&&&&作者:林乾&&&&
法场呼冤 刀下留人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七月初八这一天,河南省城开封府,刑场上布置森严,刽子手刀光闪闪,法场外的人群黑压压一片。这一天,将要处斩一个抢劫团伙首犯,此人名叫胡体安。而就在犯人被押赴法场的路上,胡体安却拼命高喊:我是邓州的百姓王树文,我不是胡体安。你们答应我不死,今天为什么食言要杀我?我冤枉啊,冤枉!中国自唐代就有呼冤中止死刑执行的做法,到明代已形成制度。明朝规定,死刑重囚在提至法场执行时,如果犯人临时喊冤,或者他的家属击登闻鼓喊冤时,法司及行刑人员应立刻停止执行,并由决囚官一变而为审判官。清代沿用明代的做法,到嘉庆十二年,正式载入大清律例“辩明冤枉”律中。开封知府唐咸仰立即对呼冤案进行审理。该犯人说:我名叫王树文,是南阳府西南一百多里邓州东乡大汪营人,家里有父母兄弟妻室,我的父亲叫王季福,我并不是南阳府直属的南阳县民胡体安,也没有参加抢劫镇平县张肯堂家的团伙,我是被错抓了人,因屈打成招而认罪。唐知府随即将法场呼冤及初步审理的情况直接向巡抚禀报。河南巡抚涂宗瀛随后向清廷上奏,由此,呼冤案名闻天下,人们也把视线放到了这桩两年前发生在南阳府镇平县的抢劫大案上。抢劫大案 疑点重重光绪五年十月二十七日夜,镇平县张楼村一户叫张肯堂的富户人家,遭到上百个手持枪械的盗贼的洗劫。由于盗贼人数众多,惊动了百姓,次日天将放明时,兵役将两大一小共三人抓获,高个的有一个人叫胡广得,矮个的就是王树文。三人一同被交给衙役的头目刘学汰管押。这一天,刘学汰的哥哥刘洤汰在扬庄地方也拿获三名盗匪,其中之一就是胡体安。刘家兄弟见王树文幼小可欺,又觊觎胡体安身上的好多赃物,遂将胡体安私放,随后连蒙带吓,叫王树文上堂时回答自己是胡体安。刚上任不久的镇平知县马翥提审王树文,他供认自己叫胡体安,因此将他定为正盗,拟斩立决。随后经南阳府复审、按察司三审,最后经刑部判决,王树文被判斩立决。被执行死刑时,他在法场上呼冤。开封知府唐咸仰初审此案后,认为死刑犯是否有冤,应该从辨明他的身份着手。在巡抚的支持下,邓州知州朱光第将王季福等送到省城进行认亲。当堂对质的结果,确认王树文就是王季福的儿子,而不是什么大盗“胡体安”。但就在案件即将得到平反时,开封知府唐咸仰调离,由王兆兰接任;河南巡抚涂宗瀛改任湖南巡抚,河道总督兼署河南巡抚的李鹤年正式接任。河南官场上主要官员的调动,使得本来即将平反的呼冤案增加了更多的变数。新官上任 平反无果李鹤年接审此案后,改组审判班子,并于当年底即光绪七年十二月向清廷奏报大概情形,维持了原来对王树文斩立决的判决,并认定王树文就是胡体安。同时请求加派大臣复审,清廷于是派河道总督梅启照会同李鹤年复审。梅启照奉特旨审案,名为钦派,但他刚上任河道总督,属下的人十之八九都是李鹤年的故吏,所带的审判班子也都是李鹤年的部下。因此,审判的结果自然还是维持原判。清代无论多大的案子,名义上是督抚等封疆大吏来审,实际都是由省会所在的知府来审。开封知府唐咸仰此时升任河东道员,他因是原来的复审官,调任前不仅不肯在维持原判上签署自己的名字,还将本案的情况透露给外界,致使更多人知道了案件的真相。为此,清廷的河南籍御史接连上疏,说李鹤年审判不公。但李鹤年执意不肯翻案,到光绪八年八月,历时一年,由李鹤年和梅启照两位大臣联合上奏,对呼冤案作出维持原判的复审判决。判决书还说王树文就是胡体安,王树文参与抢劫张肯堂家。皇帝接报后令刑部速议具奏。此时御史言官一再上疏,提出呼冤案只有解送刑部,才能水落石出。有一位御史还说,据他访闻那些从河南来京的人,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此案如果一经平反,能保全一个无辜百姓的性命,但河南省的多位大员不但要丢掉乌纱帽,还要充军发配,承担刑责,而李鹤年要在河南树立自己的威信,保全官员,就一定要坐实王树文就是胡体安。提出此风一开,各省封疆大吏纷纷效仿,草菅人命之事就会更多,关系大清国安危。此时刑部也发现诸多疑窦,指出李鹤年审理呼冤案,显然有情弊。皇帝随即发布上谕,将呼冤案移交刑部审理。对此,李鹤年大为不满,他上奏辩驳的同时,稽留证人,至少有多位关键证人,包括衙役总头刘家兄弟等,在押解京城前都“离奇死亡”。刑部审案 内部争执为此,刑部高度重视这一案件,由协办大学士、满刑部尚书文煜牵头,汉尚书潘祖荫,著名的陕派律学家、刑部侍郎薛允升等亲自督审,并破例加派最干练的律例馆司员共八人参加会审,而其中的员外郎赵舒翘则是为本案平反的关键人物。刑部经过昼夜推审,包括王树文在内的三个盗犯全部翻供,事主张肯堂也供出镇平县更多舞弊内情。刑部综合严审,发现三大问题:一是伙盗人数和赃物严重不符。事主张肯堂说,伙盗有上百人,将张家包围,外面全部由洋枪施放;而失盗的物品仅衣物就比事主所报少五百多件。刑部为此核查镇平县卷宗,与当时事主所报相符。这说明镇平县大案化小,欺上瞒下。二是作为定罪的真赃不在事主所开的失单之中,因此作为赃证已不成立。三是镇平县家丁、差役等都供述,正盗胡体安被拿获后,刘家兄弟得赃将其释放,逼王树文冒名顶替。案子到了刑部,李鹤年也没有置身事外,他通过在刑部的内线,了解那里的一举一动,并带着他担任肥缺—河道总督搜刮来的大把银票,企图用真金白银改变刑部的审判。刑部果然出现分歧。本来,赵舒翘经过数月研鞫,案件即将平反时,潘尚书却在李鹤年的强势威胁下产生动摇,几次把赵舒翘拟好的奏稿毁掉,想按照河南原拟定案。赵舒翘三进奏稿,三次被潘尚书毁掉,最后一次,赵手拿奏稿,上堂力争,大声说:“舒翘一日不离秋审处,此案一日不可动!”声色俱厉,全然没有下属的样子,潘尚书面对这个34岁的年轻人,露出难堪之色,遂拂袖而出。赵舒翘见事难转圜,立即整理文件,回到家里,草草写了一份辞呈,请求开缺回籍,为早先去世的双亲重修墓地。第二天,赵舒翘带着辞呈,来到了他熟悉而依恋的刑部秋审处。当他递交辞呈时,却发现张之万坐在了尚书的位置上,他大惊失色。原来,昨天夜里,潘尚书因父亲去世,回籍奔丧了。潘尚书行前给张之万留下一封信,大意是说:赵司官学问、才品都是一流,我在五年中多次破格提拔他。前日的事情,委实理亏在我,您接任尚书,请求仍照赵君所审定稿。赵君刚烈过人,希望您曲意保全啊!当时,赵舒翘去意已决,张之万再三挽留,仍留不住这个倔强的司员,不得已,才把潘尚书的手书拿出来给他看,赵舒翘大受感动,继续留在刑部,从而为后来的平反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直声也一夜之间,天下皆知。矛盾激化 双方博弈刑部内部的争论刚刚平息,他们又要面对向来无所顾忌的李鹤年。邓州知州朱光第被撤了职,唐咸仰调离了开封府,河南省的大小官员,都看得一清二楚,谁违背了巡抚的意旨,这就是下场。光绪九年初,李鹤年上奏,对刑部的质疑一一驳斥,他说自己审案数十堂,胡体安就是王树文,伙同盗贼上盗,千真万确。李鹤年无视事实,无视中央刑部的做法,激起了公愤,在京的言官再次纷纷上书,请求清廷将李鹤年革职治罪。御史李暎指出,向来移交刑部审讯的案件,从未听到本省大员与刑部反复辩争的,更何况李鹤年是派审本案的大员,现在已属案内之人,刑部审讯如何,尤其不能参预,但他却公然申辩,这是他轻视朝廷,显干法纪。面对李鹤年的跋扈、嚣张,刑部也感到非常棘手,特别是纵放胡体安的衙役头目刘学汰的突然死亡,令追踪胡体安的线索戛然而止。究竟是真的死亡,还是让刘学汰消失一段时间,刑部已无从查究。在封疆大吏一手遮天的情况下,胡体安无从抓捕,刑部会商的结果,只能回到王树文本人来推进案件的审理。光绪九年二月,刑部一反常规,破例以双请出奏,即拿出两种方案请皇帝裁决:第一种方案是,案件已经审理清楚,现在就照刑部审理结果结案;第二种方案是,让那些仍为自己辩解的河南官员,到京城质对。在我们所看到的清代成千上万宗案件里,极少见到作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在上奏中不惜笔墨,详细解释《大清律例》中什么是“把风”、什么是“接赃”等相关法律行为的认定,以及法律如何适用。刑部说:就以李鹤年等定案所叙王树文供词而论,事前不知盗贼胡广得何时纠集人盗劫,临时只有“叫跟随同去”一句话,仅此而论,这与一同谋划为盗有本质区别,他的罪行就没有死罪。河南还说,王树文跟随胡广得看守衣服,这件事本身,就与把风接赃无异,一样处以死罪。实际上,法律所说的把风,是指事主出来喊叫,防备邻佑救护,实质是帮助伙盗搜劫;法律所谓的接赃,是指恐财物没有劫尽,因交递而分携,以便抢掠一空。以上两种情形,即便不是自行入室,实属同恶相济,故照为首例一律问斩。而无论把风还是接赃,当上盗时,总不离事主住屋左右,今王树文并未到寨边,只在野为贼匪看守衣服,胡广得等得赃跑走,始终也未交给王树文背负,岂能说他是把风、接赃?况且,王树文身材矮小,犯案时年尚幼弱,盗匪也断不用此等人上盗!复审各员并不严究正盗胡体安如何狡脱,差役刘学汰如何教供,只图为原审官回护处分,将一幼小子王树文周纳入死,这种弥缝办理,为官场保全大局,堪称得计,而差役纵盗之风,从此无所顾忌,抢劫之案,势必层见叠出,于地方民生实有关系。李鹤年作为封疆大吏,不检讨自己任人不当,反过来却以无根之词一再争辩。李鹤年仍然不服,他收到刑部的定案奏折后,于光绪九年二月,抢在刑部正式宣判前,上了一道“刑部审办重案,意近苛求,请派员查办折”,一开始就说,刑部如此办案,有关他的名节,更关系河南大局。不但将问题升级,而且有意将法律政治化。李鹤年提出另请人审理此案,表示他不信任由大学士挂帅的最高审判机关。同时质疑刑部的立场问题,说刑部如此审判是黑白颠倒,大涨盗贼之威风,大灭正直官吏勇于干事的捕役之志气。他说:官员因为抓捕盗贼而受到牵累,捕役家丁又因为抓获盗贼而受刑罚;与此相反,盗犯却逍遥无事,都有侥幸不死之心,如此下去,人们都愿意做盗贼而不敢捕盗了。最后,他以恐吓的口吻说此案如何判,关系河南社会稳定大局:河南各地向来伏莽四出,臣自去年接任巡抚后,就与僚属讲求如何缉捕盗贼,并已有衰减成效,镇平呼冤案发生后,人们都知道王树文实际是盗犯,而抓获盗犯的马县令以及捕役,横被祸累,因此都怀有戒备之心,遇有盗案,都裹足不前;而盗犯到省,几乎没有不翻供的,希图案子拖下去,侥幸不死,那些被劫的事主,都不敢报案。王树文罪名轻重,不但关系微臣名节,实际为河南大局所系。冤案平反 法制进步光绪九年二月二十九日,刑部会同都察院、大理寺,以三法司的名义将此案审结,这也代表了国家的最高司法机构联合审理的意见,具有终审性质,清代除康熙、乾隆时期,皇帝偶尔亲自审办案件外,一般依照三法司裁决。这份审结报告提出,王树文呼冤案的关键只有两点:第一,是否另有胡体安其人,方能判断王树文是否为人顶罪;第二,王树文有无冤抑,以他是否同谋、上盗为根据。三法司经审理,各书吏、衙役、地保等证实,胡体安实另有其人,王树文既没有同谋,也没有上盗,因此,推翻了李鹤年的复审判拟。呼冤案平反后,随即要对原审官员进行处罚。镇平知县马翥、此次审案的知府王兆兰、马永修即行革职,发军台效力赎罪。河南巡抚李鹤年、河道总督梅启照即行革职。据载,三法司会稿时,张佩纶时为都察院副都御使,阅书稿后,援笔增数语于尾:长大吏草菅人命之风,其患尤浅,启疆臣藐视朝廷之渐,其患实深。京城叹为名言。一时封疆大吏,皆为之侧目。王树文呼冤案终于告结。该案集中体现了晚清地方司法权膨胀的趋势下,中央与之博弈的真实状况。作为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刑部历来有“大部”之称,也代表了中央的权威。一个著名学者管同说到,咸丰同治以前,封疆大吏对中央颇为畏惧,就好像朝廷在咫尺身边一样,奉行政令凛凛然仍恐出差错。但咸同以后,这种情况发生根本改变,地方封疆大吏掌握了财权、兵权、司法权,外重内轻的局势已经形成,因而封疆大吏中除谨慎自修的,大多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特别是地方通过咸丰初年取得了就地正法权,中央的司法权威已经下移。这就是本案中的河南巡抚李鹤年等人敢于与中央相抗的大背景。王树文呼冤案发生后,封疆大吏为所欲为、草菅人命的弊端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也集中放大了就地正法的弊端所在。正如有大臣提出的那样:天下之大,盗案之多,如王树文之冤者岂止一人,临行呼冤者有几人乎,即或有之,刑部能逐案提京而亲鞠乎?在此情况下,御史言官纷纷上奏,极言就地正法的弊端,提出将死刑判决权收回中央。我们查到了光绪皇帝的亲笔朱批,上面有两段话:第一段朱批是:就地正法本朝廷不得已之举,该御史所奏自为慎重民命起见,著各省督抚即将盗案就地正法章程即行停止。随即,皇帝又加了一段朱批:此事屡经言官陈奏,刑部定议,何以各督抚总未遵行?今断自朕衷,将就地正法章程概行停止,著内外问刑衙门遵旨办理。在该案中,我们不仅要为平反王树文呼冤案起到关键作用、甚至不惜舍弃乌纱帽乃至性命的邓州知州朱光第、开封知府唐咸仰、刑部员外郎赵舒翘等人,投以由衷的礼赞和敬仰,我们还要为小小百姓王树文而庆幸,但我们更要庆幸的是,通过本案,清廷将实行二十几年的就地正法章程废止,这使得更多的千千万万个王树文这类错案得以纠正。因为,比起通过某个个人的努力,总没有制度的保证更可靠,更有根本性、持久性。(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魏晓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387人阅读,0条评论读者评论
本周点击排行
本周最新图片
网刊专题推荐
  |    |    |    |    |    |    
Copyright (C)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中国审判》杂志社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呼格吉勒图冤案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