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罗辑思维 优酷》的活动

有没有像《晓说》、《罗辑思维》之类的精彩的自媒体节目?
按投票排序
我又要来打广告了……我们呀我们呀。我们青杏最近在做电台呀,叫做“青杏说”。在“喜马拉雅”和“荔枝FM”都可以搜到。你们知道的,青杏是个NGO,公益组织没什么钱的…老板都说不要做啦,没预算啊,可是我们主编偏不!:([主编心路历程]我为什么从事性教育工作)DJ,后期都是我们自己的团队里的人,半吊子水啊,做一期节目不容易啊。(想贡献声音的请联系我们!)内容还是青杏的风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做性教育....有理论,有段子 ,有吐槽...目前做了两期。每周一期,每期大概三分钟。第一期:套套的正确打开方式第二期:姨妈来,到底能不能啪啪啪?内容都很良心,像姨妈那一期,我们作者团队查了好多中外文献,联系了专业的妇科医生,知乎也查啦,最终才把稿定下来。喜马拉雅地址:荔枝FM地址:希望大家过路的捧个场~多谢多谢~
应该是没有的 但是推荐店别的
(东吴相对论)
(老梁说天下)
(锵锵三人行) (飞鱼秀) (老梁故事汇)
(老梁看电视) ( 石评大财经) (财经郎眼) (都嘟)
还有以前的(有话说)呵呵 别的想不起来了 高晓松还有个节目是 (晓松说)忘写了个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 -----------------------更新优酷的(鸿观)----------------------------10月14日新最近又找到个叫 (凯子曰)也不错的 刚出8期
优酷里就有的2014年老梁又出了个新节目
老梁有看法:十年之刑,是轻是重?爱奇艺里的6月新的
(吴晓波频道)
和高晓松的(晓松奇谈)6月12-7月13的
2014年铁嘴老梁梁宏达《体育评书》10月17日更新 最近听的-荔枝FM- 里的内容也推荐一下吧(IT公论)
(新闻酸菜馆) (友的聊博客)
(太医来了) (科学脱口秀) (电影不无聊)
(chiliko聊日本) 如果喜欢的就订阅一下然后他就会更新通知你的,我基本都是在有WIFI的地方离线下载完听的。。。。。我挺的博客 科技类的比较多的,还有摄影、电影类的。。。。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帮助的。又更新了些的(有下划线的,也去掉了一些的)
。。。。最近东吴相对论老没有更新呢?。。。。
晓说的缺点是硬伤太多,每期节目都有一大堆的史实错误,容易误导听众。罗辑思维的缺点是史料冷门、推理牵强,往往又只展开一方观点,容易引发听众反弹。1,冬吴相对论。两人谈话类型的老节目,在电台做了许多年。话题广度优于罗辑思维和晓说,趣味性介于两者之间,深度稍弱。2,吴晓波频道。自媒体新人,财经作家。专注于热点社会现象的经济学解读。3,郎咸平说。大家都懂的。
各种有趣的人来讲自己的思想和故事
《罗辑思维》 推荐指数:★★★☆内容:窄而深,提供各种新观点,有一定含金量。表达:稍有做作总结:强烈推荐,新观念带来的碰撞可以让人忍受讲述的枯燥。
听久了觉得有点零散烦宋鸿兵《鸿观》 / 吴晓波《吴晓波频道》 ★★★☆内容:经济,金融史领域, 专业,有料。表达: 枯燥总结:老腐朽时代结束,宋吴两人都是精英年轻财经作家,七八年前分别凭《货币战争》和《激荡三十年》被人们熟知,鸿观影响力较大(尤其2014年),得益于《货币战争》在网上讨论较多。对财经感兴趣的人建议看看,要顶住乏味。个人倾向吴晓波。 高晓松《晓说》《晓松奇谈》 ★★★★★内容:跨领域知识结构(历史|军事|社会|文化),广而厚 多而杂,真实客观(相对)表达:自然,有趣,讲真话。总结:
唯一一档能让普通人轻松的了解到真实、全画幅、有血有肉的历史和世界的脱口秀。
随着民智的持续开启,接近真相的历史和观点都会慢慢被大众接受。袁腾飞 ☆内容:历史。曾经课堂上火力全开尺度大,个人观点鲜明,主观色彩浓厚。表达:京味幽默,接地气总结:袁算是第一个在互联网上直批毛的名人。 以前的课堂视频全在墙外了。
现在回体制内了,节目不是导游就是评书,无趣了不少,初级历史学痴可以看看。右眼怎么一年了还没好TED ★★★★开放 前沿 可以了解到世界先进思想
趣味性不强国内效仿者有《一席》 整体较先进,但目前民智水平有限,暗含的腐朽的东西也不少, 照目前中国这速度,前景看好冬吴相对论吴伯凡:★★☆生活经济类,音频广播,适合开车听。舒缓,细致,在理郎咸平《财经郎眼》 ★★☆内容:财经类,尺度大,直言不讳,观点鲜明,通俗易懂到有些空洞。表达:畅快,有张力总结:应该是唯一一个敢在电视上天天骂当前ZF的人,单冲这点可点赞。王尼玛《暴走大事件》 / 唐唐 ★★内容:娱乐类, 吐槽,段子,资讯碎片。表达:高亢的嗓子 讲段子 抖包袱总结:90 00后最爱,《暴走》人气超高,段子一般,短片不错,有时水平和万万一档次。至于唐唐,竟也有500万人看,是四线高中生还是底层战斗屌你站出来都是图一乐呵,听久了会发现索然无味毫无长进浪费时间。王自健《今晚80后脱口秀》 / 黄西 《是真的吗》 ☆内容:同上表达:过时的幽默总结:乖乖仔们才会笑吧,笑完再看开讲啦老湿 ★☆内容:娱乐类,专业吐槽偏门烂电影。无价值。表达:高语速,词汇乱入,特有的幽默风格总结,具有先进性的搞笑,也是《万万没想到》能够成功的因素之一。《奇葩说》★★内容:一群表演欲强水平较低的年轻人分成两派搞辩论会表达:乱糟糟乱哄哄,90后可以忍叔不能忍总结:蔡康永的观点细腻 到位 感性 在理,让人印象深刻。矮大紧一贯的高水准,偶尔有些偏颇。马东通过刻意的努力成功改善了网友对他正统刻板的印象,表现还不错。 其他人忽略。其他:《头脑风暴》基本代表了当今社会主流精英阶层的水平,财经类。《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妇女之宝 《时尚江湖》环球大嫂、小资必备 + 高逼格鲁豫有约《开讲啦》学生党专用鸡汤(如同一席,偶尔也会有高质量演讲)《壹周立波秀》大妈择菜看 《老梁故事汇》 同上
(老梁世界观热度较高,还没看)《锵锵三人行》老节目了,有时也会有很不错的观点,但整体让人昏昏欲睡。。。。。===========================================[马上榜单] “最佳伴饭视频奖”: 高晓松《晓说》《晓松奇谈》获奖点评-----------不以专业严谨见长,节目里也有不准确有争议的地方,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给人们重新展示了一个更真实的历史,刷新了多年来教科书的教()育(),并抛出了相对独立的观念供人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当知识储备足够广、足够细,缩放自如,深情客观,就容易开启“上帝视角”俯瞰某一段历史全貌。真实的人性驱动历史车轮浩荡前行,真实的历史令人浩叹感慨。除了跨领域制霸,幽默自然的谈吐也是《晓》得天独厚的优势,趣味性为吸引主流大众创造了条件,骚年们迟早会发现段子恶搞无营养,人 还特么是要提高的。
我能自荐么?《狗熊有话说》,音频版在Podcasts、荔枝FM和NewRadio,视频版在Youku,链接:
从13年开始陆续看一些网络和广播上的自媒体脱口秀节目。跟着看下来的有五个节目。另外有两个节目看了一两期,不能忍,弃了:一是程青松的《青松聊电影》,实在是青松老师一出场我就笑场,看两期放弃;另一个是马未都的《嘟嘟》,随便看了一期,无耻甜菊,看完很想揍他一顿。五部一直追看的自媒体脱口秀排名如下——Top 1:《晓说》&《晓松奇谈》价值观上最认同的是高晓松的《晓说》和《晓松奇谈》,而且节目也足够有趣和长知识。极其佩服这种不备讲稿还能侃出很多硬货来的神侃爷。唯一有点不足的是大紧老师偶尔冒出来一丁点儿自然科学方面的观点有点业余。不过与国内其他那些经常抛头露脸的知道分子们比起来,大紧老师的科学素养已经算是不错的了。Top 2:《土摩托看世界脱口秀》(已被砍)看这个节目第一期时觉得它制作得也实在是太寒碜了:在别的节目早就用上各种高大上的flash动画和眼花缭乱的特效的时候,这节目里的土摩托老师提到某个旅行目的地时居然得靠自己拿个地球仪指给观众看。节目发行渠道也奇葩,别的节目尽可能放在主流的开放平台上以方便观众找到。而这个节目却很封闭:只能在搜狐新闻手机版(连iPad版都不行)客户端订阅“土摩托看世界脱口秀”找到,其他地方要么找不到,要么不完整。土摩托的表达好像也不怎么生动,从头到尾没有情绪和音调的变化。我推荐给学生看后,他们说催眠效果甚好,只有真爱才能看得下去。那这样看来我对土摩托老师是真爱啊~(@^_^@)~。节目把世界各地人文、历史、科学故事娓娓道来,越听越有味道。土摩托老师的科学素养也完胜市面上几乎所有自媒体脱口秀讲者,因此这个偏科学和人文地理的节目在各种历史文化类的脱口秀包围下显得独树一帜。可惜的是,从土摩托微博得知,这个节目由于收视率不理想,已经停播了。遗憾。Top 3:《冬吴相对论》老牌广播脱口秀节目。吴伯凡与梁冬对谈。前期梁冬中医伪科学太多,听众得自带解毒能力,还好后期收敛了很多。两位文科生的自然科学常识之薄弱很让人无语,但其他方面聊得甚是精彩。梁冬虽然也算是个神人,但能感觉到一直还在成长。而吴伯凡老师是自始至终地牛逼。不知道是不是受21世纪报系事件的牵连,节目目前停播中。Top 4:《罗辑思维》这个节目的水准其实无论如何应该排在前二的,只是第二季进行到现在为止,不论是节目内容还是微信平台上的那些活动,都越来越有点像拜 “互联网思维”和“自由市场主义”这两个大神的邪教组织。尤其是前者,已经让我觉得腻味了。更何况,这个节目幕后有强大的策划阵容,节目做得好算是在情理之中。相比而言,我还是更欣赏前面三个几乎全靠主讲人自己的节目。Top 5:《吴晓波频道》上面四个节目的主讲人(包括面无表情的土摩托老师在内)做到精准表达都完全不在话下。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情形也绝不少见。以我这个不合格人民教师的眼光来看,高晓松老师和罗胖对某些论点的表述几乎已经是我所能想到的最恰当和富有冲击力的表述方式了。而吴晓波老师的口才跟上面几位相比就有点差距了。吴晓波老师文笔很好,口才与文笔之间却有不小的落差,说漏几个词靠字幕补全的情况屡有发生。吴晓波老师是杭州人,我是他浙江老乡。我们江南人小时候学的普通话是不带翘舌和卷舌音的,长大后赫然发现世界上还有翘舌和卷舌音,于是就努力矫正,时时留意这些音是否发对,注意力就难免被分散了,这样一来在表达的内容上往往就做不到行云流水。这方面的经验我感同身受。节目内容本身很不错。黑马云、黑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黑得不留情面。
每周影评、冬吴相对论、开卷八分钟、锵锵三人行、凤凰大视野
嗯,自荐一下,我自己创立的《我读你听》,也就是把一本书的精华用视频的方式读给你听。网址是“我读你听”的拼音
欢迎大家捧场
有一档叫《艺术很难吗》的自媒体节目~新角度有趣的方式讲艺术~喜欢他们的第一期用心理学分析《最后的晚餐》。
有啊,鲁豫访谈,这些节目都喜欢把主持人的名或者姓放到节目名字里面,这就决定了,这是娱乐板块节目的层次。真把那些节目当成文教类节目,那是要吃药的。
黄健翔的《黄段子》,体育类脱口秀,不过好像停播了
北京卫视的《档案》也挺好的。
1. 马未都 的嘟嘟2.吴晓波频道 财经类3.彬彬有理 男男女女4.相征 讲面相的 个人不感冒5.晓松奇谈 不解释6.奇葩说 辩论类7.听青音 心理类8. 凯叔讲故事 有小孩的可以放给小孩听9. 小余老师说.心理学教育类10.王福重的福重来了11.老梁观世界12.老梁故事会13.侣行 不解释14.冬吴相对论 音频类财经15.清诉 心理类 爱奇艺16.鸿观17.安竹茶餐厅 好像看心情更新18.惊实录第一集挺震撼后面几集质量稍差19.老梁有看法 最近乐视上发现的以上节目分别在优酷或爱奇艺能找到排名不分先后,欢迎补充。
《罗辑思维》涉及百科知识,我一直在关注这个玩意的,感觉挺好,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这一代的怕与爱》诠释了“U盘化生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感念。概括了《夹缝中的80后》《躺着也能当英雄》····这几期里讲到的,互联网浪潮下个人崛起的,自我价值实现。还有一个就是《冬吴相对论》商业评论,也讲到做人做事。喜欢里面梁冬诙谐幽默的语言方式,还有吴伯凡的对商业的敏锐判断力。
长沙台有个《专栏精粹》感觉还不错。适合路上听,在有限的时间接收更多优质内容。关注:商业、文化、社会、历史和TMT方向。很多网络收听的地方都可以听到。节目介绍:“专栏”,成为节目名称中图腾一般的存在,它意味着文章的质量和标准,而“精粹”,则是我们编辑制作节目的手法。它需要我们大量的阅读,然后筛选出最精致的观点和智慧。
《冬吴相对论》和罗辑思维某些观点是重叠的,更喜欢冬吴相对论
冬吴相对论,
这类节目我是刚开始接触,听的是逻辑思维,罗胖子的很多切入点蛮新颖的。准备把楼上各位推荐的都听听看=================== 作为题主写一点问题补充吧: 本人还是比较喜欢罗辑思维节目的,每期都听过。个人认为罗辑思维节目讲解商业出版的书籍是完全没有法律或道德问题的。只是第115期这一期引用的文章是含有同样以知识传播为目的的谢熊猫君的心力在其中:一是这篇文章是由谢熊猫君在国外网站发现并介绍过来的;二是其翻译也包含一些新的创造,比如“吓尿单位”你懂的。同为传播者,是否应该互相尊重之类的。其实作为一个罗辑思维的粉丝,本来也想听听大家对于本期演绎的知识硬伤等方面的吐槽,但现在看来大家完全不关心这个。另外答案区竟然没有人腹黑地说“诸君,我喜欢战争”,让人挺意外的。
这样一个逻辑混乱漏洞百出严重不靠谱的伪科普文,被罗辑思维这样一个受众这么多的自媒体重演绎。重分说明了一个事实,信息的传播越来越方便,但众人分辨真假的能力也越来越低了。
这个事情,实话说是让我很心寒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邀请我回答,也有不少人@我,但是我一直没有出声,因为我之前几天一直在和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沟通。沟通的结果让我比较失望,所以还是决定来说两句。不是维权,不是要道歉,更不是索要稿费/翻译费,纯粹是表达一下这个事情给我带来的一些想法。================先说一个粗俗的笑话,请大家谅解:学生问老师:“男人和女人做爱做的事的时候,谁更有快感。”老师说:“你挖鼻孔的时候,是手指更舒服还是鼻孔更舒服?”学生又问:“既然女人更有快感,为什么男人强*女人的时候,女人要反抗呢?”老师说:“你走在路上,别人来挖你鼻孔,你愿不愿意?”之所以要说这个粗俗的笑话,就是因为,在这件事情里面,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向我表达的意思就是——“挖你鼻孔这么舒服的事情,你为什么会有意见?”================上个月前,我写了一篇关于怎么识别聪明人的回答《》这篇文章在知乎、微信朋友圈等处都被传播的很广,然后有知友来询问我说罗辑思维使用了我的这篇回答内容,问我有没有授权。对于这个没什么人知道的小事件,知乎上后来也出现了一个相关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没有回答,因为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S女士是我的微信好友,在那之前她就按着罗振宇先生的意思来联系过我想请我吃饭。所以虽然这篇辨别聪明人的东西事先没有跟我知会一声,我的第一反应大概是这个程序出错了,所以我直接就跟S女士在微信上联系,并且罗方也支付了稿费,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而且既然S女士和我沟通起来友好而且全无障碍,所以以后需要用我的文章,不管是微信还是知乎联系我一下都是比较方便的——据我所知中文网络上只有我一个谢熊猫君,怕是不会搞错人的。======================然后前几天,不断有知友私信通知我,说罗辑思维的节目使用了我关于人工智能的翻译稿的内容。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有点疑惑,因为罗方的工作人员肯定是没有和我谈过这个事情的,发布前发布后都没有。这里要说一下关于人工智能一文的译文的一些背景:我在知乎发布的翻译稿的链接:首先,我翻译这篇东西是纯粹出于兴趣的,并不为获利。原作者waitbutwhy的网站上也是鼓励这种分享的。很多联系过我咨询转载的知乎用户和公众号也知道,我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保留保留原文出处、知乎链接和译者。其次,因为《读库》想要刊登我的翻译稿,所以联系过我。当时读库的编辑联系我之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让读库先去联系原作者再来和我谈翻译稿的使用。之后读库的版权编辑确实联系了原作者,说明了想要使用我的翻译稿情况,并且双方商定了使用细节和费用,这些是有email记录的书面约定。同时,我和waitbutwhy的原作者以及中文站的站长是有联系。中文站站长Haution也是知乎用户,之前也和我达成了双方的翻译文章在waitbutwhy官方微信号和知乎上互相授权转载的共识的。说完这些背景我再接着讲。虽然这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第二次没有通知我的情况下内容被引用,但是我还是没有来直接来说什么,而是依然联系了S女士。经过S女士的引荐,由罗方的D先生负责和我沟通。D先生一上来就提出要支付翻译费,但是就像我之前的态度一样,我最关系的是罗方是否有联系过原作者。而D先生则是告诉我罗方的做法是非营利的(此处关于是否非营利我没有具体查证),咨询过律师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做法是不违法的,是不需要联系作者的。但是不愿意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在我的再三询问下才表示确实没有联系过:我的诉求很简单:一是我希望内容使用方能够有对内容创作者的基本尊重,也就是能够事先告知,所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询问对方是否联系过原作者。二是如果人工智能一文的内容使用没有受到原作者的授权,而我又收了翻译费的话,相当于我不正当得利,这不是我的初衷也不是我的目的。这对我的名誉是有损的。此后的对话就围绕我强调对于作者的尊重,而D先生就一直强调罗方做法是合法的,同时能够帮助作者宣传是对作者有利的,也就是为什么我会觉得这沟通变成了——“挖你挖鼻孔这么舒服的事情,你为什么会有意见?”经过一些考虑,我对D先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三点:主动联系原作者,向原作者说明情况,并且主动支付内容使用费用将翻译费用按照千字八十的标准捐赠给我指定的慈善机构以后在使用其他作者的作品的时候,能做到事前主动联系作者这个最基本的尊重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罗方是同意的,但是对于最主要的诉求,也就是联系作者这个事情上D先生还是强调不联系作者这种做法是合法的,而我则是一直坚持不能以法律这个最低标准来自我要求,人要讲礼貌。但是这个最后还是没有谈妥,为了避免不愉快,我决定终止这个方面的讨论。于是我提供了原作者的联系方式,而对于翻译费用捐赠和尊重作者这个,则是搁置不谈了。以上微信沟通记录隐去了相关人士的头像和姓名,其它没有修改和遗漏。========================================至此,我不打算和罗方继续就尊重作者这个诉求讨论下去了。不过我在知乎上确实是发现了王路之前遭遇了类似事情之后的一些情况,看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确实不是个例:《罗辑思维,你讲点职业道德好不好?》但是我和王路不同,我不是靠笔杆子吃饭的,敲敲键盘写几个字,于我是连副业都算不上的,说是一项休闲娱乐也不为过。我和太太两人收入尚可,不需要赚外快也可以过得舒适自在,所以也是不在意别人给的稿费的。跟我约过稿的都知道,如果我不感兴趣的话题,稿费再高我也是不写的,我感兴趣的话题,免费写我也是乐意的。至于写东西,在网络上赢得的虚名,已经借此认识的一些朋友,我是很感恩的。但是如果因为无偿、出于兴趣的写点东西、翻译下文章,而给自己染上污名,我是不乐意的。比如在这个问题下面,就有人在质疑我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这也是让我了解了葛巾老师当时离开知乎的感觉,明明不是为了钱,也不差那点钱,就是分享点东西,还要被人污蔑是做营销卖菜刀,这种感觉是不好受的,对于那些想要认真分享些东西的人来说,也是负面的。再次声明,不是维权,不是要道歉,更不是索要稿费/翻译费,纯粹是表达一下这个事情给我带来的一些想法。这个事情让我很心寒。就写这么多,算是给各位热心联系我的知友一个交待。
的回答中,罗方员工称【罗辑思维】并不盈利。这是错误的。罗辑思维没有通过视频收费不代表没有盈利,实际上无论是【罗辑思维节目】还是【罗辑思维公司】都是盈利的。对于罗辑思维节目而言:光通过节目扩大影响力从而赚取广告费用(如有道云笔记和优酷自带广告分成)就是为了盈利。对于罗辑思维公司而言:收取会员费用、微信商铺出售图书及商品等都是为了盈利。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很常见,免费的互联网软件、免费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免费的商场演出、免费的赌场大巴、甚至餐厅中免费播放的令顾客喜爱的音乐,本质上都是为了最终的盈利。另外,盈利与否并不影响侵犯著作权的判定。利益相关:罗辑思维节目2014年第一批200元会员之一。当时权当付费观看该节目以表支持,并没有想加群和参与其任何活动,如今不知道还算不算会员。——————————感谢 质疑:《》(2010年修正)第二章第四节第二十二条第九款规定:“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但要注意:如果认为该案例中罗辑思维节目是上述规定的“免费表演”,那么罗振宇为“表演者”,罗辑思维是否对“表演者”罗振宇支付报酬?相信不言而喻。况且,罗辑思维在节目中为有道云笔记做广告就能盈利,已经不能称为免费表演。因此该条例不适用该案例。(视频51分处,出品人:李天田,制片人:杜若洋。)
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作为题主写一点问题补充吧: 本人还是比较喜欢罗辑思维节目的,每期都听过。个人认为罗辑思维节目讲解商业出版的书籍是完全没有法律或道德问题的。只是第115期这一期引用的文章是含有同样以知识传播为目的的谢熊猫君的心力在其中:一是这篇文章是由谢熊猫君在国外网站发现并介绍过来的;二是其翻译也包含一些新的创造,比如“吓尿单位”你懂的。同为传播者,是否应该互相尊重之类的。其实作为一个罗辑思维的粉丝,本来也想听听大家对于本期演绎的知识硬伤等方面的吐槽,但现在看来大家完全不关心这个。另外答案区竟然没有人腹黑地说“诸君,我喜欢战争”,让人挺意外的。
我看了@的答案。来说个故事。
小楼一夜听风雨的意思,小罗不经过小熊的同意拿了小熊的东西,然后被小熊发现了。小罗说,我公开地告诉了你的室友啊。
李羲的意思,小罗还说,咱们寝室都这样的,这是行规。
小楼一夜听风雨的意思是,小熊非常不服气。
我的意思,这个时候,小熊的室友心中有了点自己的想法:老子又没义务告诉你,你的东西没经过你的同意被小罗拿了。你在寝室发什么脾气啊。
胡宇帆的意思,再说小罗来借东西的时候,小熊人又不在,小罗难道还要等小熊来才能借东西吗?反正小熊寝室就是这样的,人不在就私自拿走。
我的意思,胡宇帆和小罗一个寝室的?哈哈。小熊好可怜,low比又打不过小罗寝室那些虎背熊腰的。因此我有个建议,以后小熊有什么东西发上来,最后加一句“禁止小罗不经过我的同意转载我的任何东西”,其他人我觉得小熊没必要说,因为我听说其他寝室好像都是通知你,你同意了,他们才借走东西的,比如,我们寝室。
闻檀眠的意思,突然,小闻站出来了,说我就是小罗寝室,谁说,我们寝室借东西都是不经过人同意就拿走的?小罗是什么样子,管我们什么事?别搞党同伐异,我不想被代表。
问题:行规是什么?
然后我看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其他问题和答案,越发觉得那个笑话真是巧合的神奇。
心疼谢熊猫君。。。
想法你整理的,
文章你捣腾的,
最后挣大钱的,
是一个油头粉面岁数翻番的胖男人。。。。
这个胖男人前言一直说这个想法是自己的。。。
我看不下去了。。。
来自 蔡音麦. 如何评价《罗辑思维》第 115 期重新演绎了谢熊猫君翻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
其实熊一直在强调“尊重”,但是对方一直在强调“合法”,这算是熊给的笑话的理由。
学生问老师:“男人和女人做爱做的事的时候,谁更有快感。”
老师说:“你挖鼻孔的时候,是手指更舒服还是鼻孔更舒服?”
学生又问:“既然女人更有快感,为什么男人强*女人的时候,女人要反抗呢?”
老师说:“你走在路上,别人来挖你鼻孔,你愿不愿意?”
最后谈到钱的问题,罗是否挣了大钱,都其实没有和这件事情有直接关系。因为罗有他自己的努力在其中,我们没有必要全部否定,也没有必要说他是“是一个油头粉面岁数翻番的胖男人。。。。
这个胖男人前言一直说这个想法是自己的”
这没有切中要害。
这算是一件党同伐异的事情。我们要的是他给出“尊重”,仅此而已,他的钱等等各方面,暂时我们都无所谓。如果我们以同一种方式(党同伐异),那么这个问题就一直说不完。
我们要的是苹果,他给梨。因为他们装不懂。
然后他会说,我的东西很有价值的啊,你为什么否定我全部啊……
都不是一个点。
这个事情,实话说是让我很心寒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邀请我回答,也有不少人@我,但是我一直没有出声,因为我之前几天一直在和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沟通。沟通的结果让我比较失望,所以还是决定来说两句。不是维权,不是要道歉,更不是索要稿费/翻译费,纯粹是表达一下这个事情给我带来的一些想法。================先说一个粗俗的笑话,请大家谅解:学生问老师:“男人和女人做爱做的事的时候,谁更有快感。”老师说:“你挖鼻孔的时候,是手指更舒服还是鼻孔更舒服?”学生又问:“既然女人更有快感,为什么男人强*女人的时候,女人要反抗呢?”老师说:“你走在路上,别人来挖你鼻孔,你愿不愿意?”之所以要说这个粗俗的笑话,就是因为,在这件事情里面,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向我表达的意思就是——“挖你鼻孔这么舒服的事情,你为什么会有意见?”================上个月前,我写了一篇关于怎么识别聪明人的回答《》这篇文章在知乎、微信朋友圈等处都被传播的很广,然后有知友来询问我说罗辑思维使用了我的这篇回答内容,问我有没有授权。对于这个没什么人知道的小事件,知乎上后来也出现了一个相关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没有回答,因为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S女士是我的微信好友,在那之前她就按着罗振宇先生的意思来联系过我想请我吃饭。所以虽然这篇辨别聪明人的东西事先没有跟我知会一声,我的第一反应大概是这个程序出错了,所以我直接就跟S女士在微信上联系,并且罗方也支付了稿费,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而且既然S女士和我沟通起来友好而且全无障碍,所以以后需要用我的文章,不管是微信还是知乎联系我一下都是比较方便的——据我所知中文网络上只有我一个谢熊猫君,怕是不会搞错人的。======================然后前几天,不断有知友私信通知我,说罗辑思维的节目使用了我关于人工智能的翻译稿的内容。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有点疑惑,因为罗方的工作人员肯定是没有和我谈过这个事情的,发布前发布后都没有。这里要说一下关于人工智能一文的译文的一些背景:我在知乎发布的翻译稿的链接:首先,我翻译这篇东西是纯粹出于兴趣的,并不为获利。原作者waitbutwhy的网站上也是鼓励这种分享的。很多联系过我咨询转载的知乎用户和公众号也知道,我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保留保留原文出处、知乎链接和译者。其次,因为《读库》想要刊登我的翻译稿,所以联系过我。当时读库的编辑联系我之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让读库先去联系原作者再来和我谈翻译稿的使用。之后读库的版权编辑确实联系了原作者,说明了想要使用我的翻译稿情况,并且双方商定了使用细节和费用,这些是有email记录的书面约定。同时,我和waitbutwhy的原作者以及中文站的站长是有联系。中文站站长Haution也是知乎用户,之前也和我达成了双方的翻译文章在waitbutwhy官方微信号和知乎上互相授权转载的共识的。说完这些背景我再接着讲。虽然这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第二次没有通知我的情况下内容被引用,但是我还是没有来直接来说什么,而是依然联系了S女士。经过S女士的引荐,由罗方的D先生负责和我沟通。D先生一上来就提出要支付翻译费,但是就像我之前的态度一样,我最关系的是罗方是否有联系过原作者。而D先生则是告诉我罗方的做法是非营利的(此处关于是否非营利我没有具体查证),咨询过律师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做法是不违法的,是不需要联系作者的。但是不愿意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在我的再三询问下才表示确实没有联系过:我的诉求很简单:一是我希望内容使用方能够有对内容创作者的基本尊重,也就是能够事先告知,所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询问对方是否联系过原作者。二是如果人工智能一文的内容使用没有受到原作者的授权,而我又收了翻译费的话,相当于我不正当得利,这不是我的初衷也不是我的目的。这对我的名誉是有损的。此后的对话就围绕我强调对于作者的尊重,而D先生就一直强调罗方做法是合法的,同时能够帮助作者宣传是对作者有利的,也就是为什么我会觉得这沟通变成了——“挖你挖鼻孔这么舒服的事情,你为什么会有意见?”经过一些考虑,我对D先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三点:主动联系原作者,向原作者说明情况,并且主动支付内容使用费用将翻译费用按照千字八十的标准捐赠给我指定的慈善机构以后在使用其他作者的作品的时候,能做到事前主动联系作者这个最基本的尊重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罗方是同意的,但是对于最主要的诉求,也就是联系作者这个事情上D先生还是强调不联系作者这种做法是合法的,而我则是一直坚持不能以法律这个最低标准来自我要求,人要讲礼貌。但是这个最后还是没有谈妥,为了避免不愉快,我决定终止这个方面的讨论。于是我提供了原作者的联系方式,而对于翻译费用捐赠和尊重作者这个,则是搁置不谈了。以上微信沟通记录隐去了相关人士的头像和姓名,其它没有修改和遗漏。========================================至此,我不打算和罗方继续就尊重作者这个诉求讨论下去了。不过我在知乎上确实是发现了王路之前遭遇了类似事情之后的一些情况,看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确实不是个例:《罗辑思维,你讲点职业道德好不好?》但是我和王路不同,我不是靠笔杆子吃饭的,敲敲键盘写几个字,于我是连副业都算不上的,说是一项休闲娱乐也不为过。我和太太两人收入尚可,不需要赚外快也可以过得舒适自在,所以也是不在意别人给的稿费的。跟我约过稿的都知道,如果我不感兴趣的话题,稿费再高我也是不写的,我感兴趣的话题,免费写我也是乐意的。至于写东西,在网络上赢得的虚名,已经借此认识的一些朋友,我是很感恩的。但是如果因为无偿、出于兴趣的写点东西、翻译下文章,而给自己染上污名,我是不乐意的。比如在这个问题下面,就有人在质疑我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这也是让我了解了葛巾老师当时离开知乎的感觉,明明不是为了钱,也不差那点钱,就是分享点东西,还要被人污蔑是做营销卖菜刀,这种感觉是不好受的,对于那些想要认真分享些东西的人来说,也是负面的。再次声明,不是维权,不是要道歉,更不是索要稿费/翻译费,纯粹是表达一下这个事情给我带来的一些想法。这个事情让我很心寒。就写这么多,算是给各位热心联系我的知友一个交待。
的回答中,罗方员工称【罗辑思维】并不盈利。这是错误的。罗辑思维没有通过视频收费不代表没有盈利,实际上无论是【罗辑思维节目】还是【罗辑思维公司】都是盈利的。对于罗辑思维节目而言:光通过节目扩大影响力从而赚取广告费用(如有道云笔记和优酷自带广告分成)就是为了盈利。对于罗辑思维公司而言:收取会员费用、微信商铺出售图书及商品等都是为了盈利。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很常见,免费的互联网软件、免费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免费的商场演出、免费的赌场大巴、甚至餐厅中免费播放的令顾客喜爱的音乐,本质上都是为了最终的盈利。另外,盈利与否并不影响侵犯著作权的判定。利益相关:罗辑思维节目2014年第一批200元会员之一。当时权当付费观看该节目以表支持,并没有想加群和参与其任何活动,如今不知道还算不算会员。——————————感谢 质疑:《》(2010年修正)第二章第四节第二十二条第九款规定:“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但要注意:如果认为该案例中罗辑思维节目是上述规定的“免费表演”,那么罗振宇为“表演者”,罗辑思维是否对“表演者”罗振宇支付报酬?相信不言而喻。况且,罗辑思维在节目中为有道云笔记做广告就能盈利,已经不能称为免费表演。因此该条例不适用该案例。(视频51分处,出品人:李天田,制片人:杜若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辑思维201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