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气功入门心法书怎么入门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再版 丹道气功五龙门丹道气功秘本2000年元月 极品老叟修订本人学习气功数十寒暑,学过之功法数十种,微有所得,兹将习功功法汇成册,以传有缘 人。本书所述之功法,以丹道气功五龙门派之功法为主,配合笔者习功心得为辅。本书完全 以功法为主,并没有论述一些不着边际,莫测高深之理论,纯为实修秘籍,
法缘殊胜,愿众 生依法勤修早日离苦得乐。练功之道无他,唯有勤与恒心,虽有先天秉赋之区别,唯勤能补 拙,一曝十寒者终无所得,行者亦当如是观。 练习气功,可以超越人类体能的限制,到达超凡入圣的境界,然而这种能力不是一天所能达 到的。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感觉与效应不一定相同,但是大体上来说,又很接 近;这种身心方面所显示的现象,必须事先了解,以免到时发生恐惧或怀疑。以下根据本门 气功修行之步骤与功法详细叙述,本文可为入门者之 SOP【标准作业程序】 。此外并将练习 过程所发生的效应,一并详述之。 目前坊间传授此功法,一期三个月,由入门至任督粗通,索价四万台币!为飨本公司同仁, 同沾法雨,特此登载。第1页 丹道气功入门篇气功是中国古人在劳动、生活中与自然和衰老病死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四千多年来,经过许多专家的实践和整理,使之 成为却病、强身、益寿延年的古老科学,更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古代不称气功,叫&导引&、&吐纳&、&行气&、&闭目养神&等等。近代才统 称为&气功&。当前气功流派甚多,有人把气功分为硬气功和养生气功两大类;有 的又把气功分医、儒、道、释、武等五大类,每个派别又分为很多流派。各种 说法不一,有的说我国气功有两千多种,有的说有一千二百多种。各种气功, 都各有其特点,医学气功主要以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为目的;儒家气功主要以& 格物致知,修身养气&为目的;道家气功主要以身心兼顾、性命同修、清净为无 为目的;释家气功主要以&练心练气&为目的。武术气功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 上述各派气功,虽说法不一,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意练气为主,而达到健 身去病延年益寿,增进智慧开发潜能为目的。因此,它为历代养生和医学人士 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功又受到人们的注意。国内外一些著名科学家 参与了对气功的研究和具体实验。如台湾大学李嗣涔教授他们应用现代化的检 验方法对训练有素的气功家在生理、生化、物理效应方面进行测试,得到一些 异于常人的生理现象,如本门余雪鸿大师进入胎习大定时,居然脑波测试时呈 现半个钟头之脑死现象,令人啧啧称奇。如今证明气是物质,存在于人体之 中,而不足什么神奇之说或虚幻的东西。在中国大陆医疗实验的大量事实证明 气功师所发的&外气&确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这说明气功属于生命科学范 畴。有人说:&气功是认识人类生命现象的窗口&,这种说法并不无道理的。因 此,对气功的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好的促 进作用。练习气功之姿势练习气功的姿势有很多种,但大体上可以归类成「立」「行」「坐」 、 、 、 「卧」四大类。一般来说,武术气功的练法,比较偏重在「行」的方式,也就 是采取动态的练法来运气、行气。 动态的方式来练气时,气血不易进入内脏而容易浮于筋肉、皮肤,且其能量 能走而不能聚。 这种方式,在武术气功的修行者来说,甚符合其需要,故一 般武练气功的练法,多采用「行」的练功方式。比较著名的例子,譬如太极拳 十八卦拳、形意拳等内家拳,以及易筋经、八段锦或其它的铁沙掌、铁臂功、 铁腹功……等皆属之。 丹道派的气功练法,就比较重在静态的方式来聚气、行气了。静态的练功方 式,包括立、坐、卧等都有不同的姿态来锻炼。丹道派的气功练法,系以聚气第2页 丹道气功→通经→气入脏肺、骨髓→超凡入圣等程序来练习气功,故其姿势必须以静态 的方式为主,以方便气血之凝聚与心念之集中。 不管是采用什么方式来练气,首先要注意的,乃是内外环境的选择。 1.坐法 修行气功时,可自由自在地调整姿势,如盘坐、坐在椅子上或躺卧皆 可,但姿势要求正确,一旦一选定某一姿势时,应尽量使身体挺直,否 则气会因的倾斜而受阻,无法畅流地循环于体内。 修行此法时要诀如下: 上半身挺直,腰部亦须挺直,放松肩力,脸部稍微向前。脸部当然也可 以挺直,朝着正前方注视,不过对初学者而言,下腹部过于挺直时,意 识不易集中于下腹部,所以稍微朝下时,比较容易达到效果。 有关气功的修行姿势要点如下,由于初学者比较不易适应,所以现在 来说明传统修行用的做法,但这并非瑜咖术,那么强调姿势。最主要的 要诀应采取自己觉得最舒服的姿势即可,否则,十分钟之内,你就会感 到腰酸背痛,不但如此,精神也会因酸痛而分散,乃无法专心地修练气 功,而且气功的修练法除了坐法外,仍有站、卧两种方法,在各姿势中 仍有几项不同的型态,以下将加以说明。 (1) 自然盘膝-即散盘坐,这是一种比较舒服的姿势,假使其中一脚感到 麻木时,可以上、下脚交替位置,这么一来,就可以盘坐数小时 了。 ◆注意:长时间地盘坐后,背部或肩援郡会舆坑忽而松弛,所以偶而必 须下意识地挺直背脊。 (2) 单盘膝-禅学中称之为半坐,只将一只脚盘放于另一只脚上,此种方 法对于初学者比较容易。 ◆注意:此种方法的缺点是脚很容易麻木,此时,可以换脚,或铺上坐 垫,以补足此项缺点,使背脊不至于倾向任何一方,保持安定的姿 势。 (3) 双盘膝-亦为盘坐的一种,双脚皆互盘,完全交握,在禅学中称之为 结跏跌坐。此为最佳的坐法,这么一夹,背脊比较容易挺直,不会 和单盘膝一样,另一边的肩膀垂下。 ◆注意:虽然比较容易挺直,但此种盘法很容易麻木,对初学者来说, 不太容易达成,为了预防这些缺点,可以时常换脚。 (4) 跪坐-这是一种很安定的姿势,其姿势如日本人之跪姿。 ◆注意:由于体重都压在脚上,很容易产生麻木的现象,而且练习全身 周天时,气也不容易传至脚上,假使不习惯此种坐法者,可将之视 为补助性的坐法即可。 (5) 端坐式-正襟危坐在椅子上,铺上坐垫,便可维持数小时,不习惯跪 坐者,可改做此式。第3页 丹道气功◆注意:在寒冷的季节里,足部容易发冷,而且下半身无法运行,为了 预防以上的缺点,可以在脚上盖着毛毯,于温暖的房间内修练。但 也不能坐在柔软的椅子上,身体容易因此而弯曲,不易实施呼吸 法,最好使用有椅背的椅子。 2.站法 一般气功初学者,笔者建议采站法,比较容易集中精神,俟气机发动, 功力精进后方采坐法。 (1) 平立式-背脊须挺直,双脚保持平行,并张开与肩同宽,双手则平放 于胸部或肚脐的部位。 ◆注意:站立的姿势,通常无法维持长久,因此应尽可能地保持良好 的姿势,尽量达到效果。 (2) 丁立式-以平立式的基木姿势,把左脚向外侧张开九十度,(右脚亦 可)此为拳法的站立方式之一,可以护住要害。 ◆注意:与平立式大约相同。 但这并非仙道的内功法姿势,而是拳法中的吸气功法、外功法所采 取的姿势,所以身体比较容易疲劳,所以初学者可将之视为辅助性 的姿势,不过,如果你想发挥武术于气功中,练习之初,就必须采 用这种姿势。 3.卧法 以卧姿练功,一般使用于身体衰弱、卧病在床等无法站立或坐之人,一 般出入门之修士,因容易入睡,不易凝神具气,不建议采用此法。若功 夫深厚者,则可采此式,如古代宋朝之陈希夷,号睡仙,一睡三个月。 以笔者练功经验,采此式时,以练放松之功法较佳,若进入极松弛之境 界时,往往如腾云驾雾,如道德经所云恍兮惚兮。 (1) 仰卧式-垫高枕头,采仰卧的姿势,此为平常的睡眠姿,十分轻松, 将双手置于腰部及腹部。 ◆注意:由于下腹部不使力,很容易入睡,因此,又有身体衰弱,无法 采取坐、站法者,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果年轻力壮者,只能在 睡觉前或早起后采用这种姿势。 (2) 侧卧式-使身体侧卧,下面的手不可受到压迫,上面的手则置于腰 部,下脚自然伸直,上面的脚伸直或稍微弯曲皆可。为避免心脏受 压迫,一般均采右侧卧为宜。 ◆注意:与仰卧式的注意事项大致相同,只有身体或手脚不适者才能使 用,普通人只能在午睡醒后采取这个姿势,否则很容易入睡,无法 达到修练的功效。第4页 丹道气功理论篇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的古老哲学体系,它是中医行动的指南,也是气功 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医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防病治病,我们练气功的 人则拿阴阳五行学说来配合练功。气功的每一套功中,无不主张静动兼修、 平衡阴阳和讲究升降开合等等,这些都是阴阳学说的运用。正如《内经》所 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他,…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如《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中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等等。因此,气 功爱好者都必须从阴阳学说的角度来研究和使使用功。 阴阳学是气功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础,经络学则是气功的主要理论之一。凡练 气功者都必须熟悉经络的运行规律和穴位的位置与作用 ,方能达到练功准确 性和取得一定的练功效果。正如有的气功师所说 :气功锻炼,首贵明经。经络 不明辨,而妄谈气功,则如盲人骑瞎马,无所适从。 人体有十二经脉(即有六阴经、六阳经)和奇经八脉(即任、督、带、冲、阴 F、阳F、阴维、阳维),任脉为阴经之海,督脉为阳经之海,故练周天功法 时,有些门派特别强调注意十二时辰阴阳差别,还应按人体经络不同发生的 疾病选择功法。 《奇经八脉考》中指出:任督二脉人身中之午也,乃丹经&阳火 &、&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分。 《养真集》中说:任督若通,百脉皆 通,故&进阳火,退阴符&,而行河车之法……久火纯热,气满三田上下交凑, 即所谓常使气通关透节,自然精满谷神存。 《玄微印心》一书中也提到:&任者 妊也,行腹部中,故龟纳鼻息,鹤养胎息,而能有寿,通此脉也。督者 --督 也,行背部中,故鹿运尾闾、还精补脑,而至上下之寿,通此脉也。由此可 见练气功必须按阴阳经络不同而选功治疗的重要性。所以练功者必须对人体 经脉有基本的认识,以下这些介绍都是我根据丹书记载和坊间气功书籍之介 绍,经笔者几十年实践练功中的体会而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第5页 丹道气功功法课程篇气功一脉渊源长久。古代人类不自觉地发现身体不舒服时,按摩某些穴 道,疾病实时舒缓。隐逸深山之炼气士、高深武术修为者、庙宇中之修行 者,或儒家儒生之静坐与吐纳,气功以不同门派、不同功法隐慝或呈现在各 种不同阶层的人群,默默地经历数千年延续下来。 呼吸是人体的自然本能。一般人的呼吸指囗鼻呼吸,气功的呼吸则是绵密 深长、细腻缓慢,将呼吸之气渐渐输送到全身深层组织器官、五脏六腑、骨 骼、中枢神经系统。气功,基本上是一项非常专业的知识。气功可以开发人 体的潜能,可以夺天地之造化。因此,历数千年来,气功一直保持着非常神 秘的色彩,而深深地隐藏在各门派宗教、深山隐逸高人之中。 古代熊经鸟伸、舞蹈、祈祷、咒语等,就是模仿动物之动作,将气吸人身 体某处,或藉祈祷、咒语达到心灵之统一,使大脑处于最低的基态,大脑入 静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全身的能量受到最少的干扰,内气在 体内自然流通,促使气血循环,达到开发潜能及促进健康之目的。 基本吐纳就是呼吸之锻炼,培养积气功夫。透过呼吸,配合意念,将气吸 到体内,使体内充盈内气。基本吐纳是心与气的配合。因此,调心和调息是 重点。将心意念调柔、调静,以宁静的心念将气调柔,所谓专气至柔是也, 使呼吸缓慢、均匀、深长、宁静、舒适、祥和,这就是吐纳。 不论是丹道气功也好、武术气功也好,或是西藏、印度的气功修行者,第一 步的入手功夫,都是要作吐纳深呼吸练习,一个人只要每天静坐一段短时 间,同时平常随时随地采用加深式的呼吸练习,根据作者的经验,大约在两 天之内,都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体力上有显著的改变,比吃药的效果还要快 很多。本门特别强调深呼吸工夫的练习,呼吸的练习将决定你气功成败与否 的重要关键,行者宁不慎乎?切记!切记! 一般呼吸之方式分为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及逆呼吸三种,腹式呼吸为吸 气时腹部扩张,吐气时则收缩,而逆呼吸则相反,吸气时肺部完全扩张腹部 则微缩。一般气功入门修炼时均采深长缓慢之腹式或逆呼吸法,至高阶修炼 时则恢复自然呼吸,或完全不管呼吸了!本门入门之修炼,从头到尾均采逆 呼吸法。第6页 丹道气功课程一、基本吐纳与深呼吸练习功 法: 1. 吸气 身体端坐全身放松(如图一),先将气吐尽,身体向前倾30?(如图 二),缓缓吸气,吸气过程以分段吸气方式为之,其方法为:吸― 停―吸―停―吸―停???,每段间以停一秒为间隔,应保持20段 以上吸气越细越好。在吸气同时,身体亦随着分段吸气过程缓缓恢 复至正直姿势,且体内充满空气。本门呼吸方式均采逆呼吸方式, 即吸气时小腹内缩,胸部自然扩张。 身体此时随着吸气过程缓缓 恢复至图一之正直姿势,直到体内充满空气。图一图二2. 闭气 气吸满后以下巴及额头压住气管,身体向前倾30?,闭气三秒左右, 小腹内缩。如图三图三第7页 丹道气功3. 吐气 让空气慢慢分段吐出,缓缓吐气,吐气过程以分段吐气方式为之, 其方法为:吐―停―吐―停―吐―停???,段数约与吸气数相 同,每段间以停一秒为间隔。过程中下巴不可放松, 小腹自然恢 复原状,身体此时随着吐气过程缓缓恢复至正直姿势, 直到气吐 光。 吐气过程以分段吐气之方式为之,应保持与吸气之段数相同 为宜,过程宜自然,气不可吐过空,以免头晕。图四?重复以上动作,每日应做早晚两次,每次一小时以上。感觉:专心练习,身体会发暖。第8页 丹道气功课程二、打通任脉及聚气丹田功 法: 1. 吸气―其功法与课程1相同,唯此课程中需加上意念之观想,首先观 想丹田火球并用意念打开吸收灵气之门(自额头至鼻头)。 配合吸气动作,意想将外界之灵气从灵气之门吸入体内,如 同一道发光的水一样经过任脉,不停的流入丹田之中。 吸气方式与课程1一样分段为之,每段均需做上述之观想。2. 闭气―下巴下压上半身向前倾30?,想象丹田中有一由灵气聚成之火 球,如太阳般的被点燃而发热、发亮,并在小腹顺时钟旋转 三圈。3. 吐气―配合分段吐气之动作,将丹田之灵气运出一部分,沿着任脉 上走,在膻中(于两乳之中)形成另一火球,与丹田之火球 同时燃烧、发热。感觉:必须到能感觉丹田与膻中及手掌同时发热或温暖本课程方完成。第9页 丹道气功课程三、下行气运行方 法: 1. 吸气―上半身向前倾30?,配合吸气动作,使灵气自灵气之门进入人 体,沿着鼻子、口唇两边、下巴、咽喉、膻中、丹田到达任 脉之会阴穴。然后分成两股,沿两腿内侧达脚底涌泉。吸气 以分段为之,吸气从头至脚底可为一段或分三、四段为之。 身体配合分段吸气动作,身体逐渐恢复正直。2. 闭气―上半身向前倾30?下巴下压,想象两脚底及丹田中之火球,燃 烧发热。第10页 丹道气功3. 吐气―上半身向前倾30?,配合分段吐气之动作,将灵气从脚底到会 阴、丹田、腹部、胸部,停在胸部之膻中穴(于两乳之中) 形成火球,与脚底之火球同时燃烧、发热。身体配合分段吐 气动作,身体逐渐恢复正直。感觉:必须到能感觉丹田与膻中发热,当灵气走向脚底,脚底发热时本课程 方完成。第11页 丹道气功课程四、丹田运转方 法:与课程三相同,动作纯熟后可不必以分段呼吸之方式,惟仍应保持呼 吸之细长均匀。 觉:能感觉呼气、吸气、与闭气时,丹田有发热之情形。有些人并能感觉 到,小腹有气流左右旋转或小腹之肌肉前后蠕动。感第12页 丹道气功课程五:贯通任督二脉方 法: 1. 吸气―配合吸气动作,使灵气由额头进入通过任脉到达会阴。想象 丹田与会阴有火球燃烧。吸气以分段为之,每吸一段即做上 述之想象。2. 闭气―想象气自会阴流至尾闾,尾闾如火球燃烧发热。(三次)3. 吐气―配合分段吐气之动作,向上提肛及夹紧屁股,将灵气从尾闾 引入脊椎骨中,经过腰(命门)、背(夹脊)、头部(玉枕 及百会)而达前额停于鼻上。第13页 丹道气功* 吸气或吐气姿势均与课程一相同(由前倾45?缓缓至正直)。 感 觉:每次呼吸,可以使气经过任脉、督脉,构成一完整之循环。手脚同时 自然发热。(气流通时之感觉因人而异或热、凉、痒、麻、暖...) 明:本课程分段呼吸及任督运转娴熟后,不论坐、卧、行、住、看电视、 开会、阅读均可凝神运转任督。但此时不必分段呼吸。可拉长呼吸, 一次呼吸可完整运转任督一至数次。说第14页 丹道气功课程六:打开全身经脉方 法:当您已打开任督二脉后,必须采用不同方式之修炼,才能打开其它的 经络,(包括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带脉)全部打开后,能感觉气脉 如鱼网般,布满全身,有时如弱小之电流在全身流窜。 贯通全身经脉,男人需意存丹田,不再以呼吸引导气血运行,女子守 膻中,气凝聚后,任期自然流动,毫不加以引导。真气自然流动,即 能打开全身经脉。只要能把握住放松的要领,自然能获得较佳之效 果,放松之程度因人而异,与个人之性格修养有关。放松之方法可参 考一般道家之放松功或佛家之修心养性,切勿执着,一切依法自然。 觉:感觉全身有细微电流路线密布,忽左忽右,或前或后,如电亦如露。 打开带脉后,自头顶开始,有气绕身体旋转,自头顶而达会阴,再回 到头顶。感第15页 丹道气功课程七:打开全身重要关窍方 法:男人需意存丹田,女子守膻中,全身放松,思绪放空,在极度之松静 状态下,任体内之灵气自然流动,不需以意念引导气血运转。至此已 进入性功之范畴,毋需再用有为法,一切随法自然,所谓:「一切有 为法,如梦幻泡影」。参考佛家禅修之各种法门,也有一定的帮助。 觉:感觉身上几个地方,似有小洞般自外界吸收灵气,主要有百会、印 堂、额头、后脑...等。在高度入静时,可能发生胎息现象。感第16页 丹道气功补助动作篇补助动作为配合各课程之先修课程,修课程前先做配合之补助动作,可得事半 功倍之效果。补助动作一1.上身自然站立,膝盖微弯挺胸低头,上身微屈,呼吸放慢。 2.肚脐以下缩进去,肚脐以上凸出来。 3.小腹内收,可稍事提肛,以双手轻敲丹田。站姿为主,坐姿、行姿亦可练 习。如要领正确时,会有打嗝、放屁、想上厕所的反应。 4.本补助动作于每次练功前,至少做五至十分钟,可使丹田发热外,对于便 秘、肠胃等症状颇有功效。补助动作二1.采正常坐姿,肩膀微向后张、挺胸脊骨正直。 2.吸气六分饱后,收下巴,低头上身前屈,把气轻松闭住。肚脐以上凸出,肚 脐以下收到底。 3.观想丹田有一金色火球,顺时钟方向旋转.或左右震荡交互练习。 4.每转一圈默数一个数字。 5.闭气至不能忍时将气自然放出。 6.调息三、四次后,再进行第二次练习。闭气时下巴要压住喉咙,不可过低压 迫肺部,吸气不可过饱,两次练习中间,需暂时调顺呼吸。以上三条要领, 不可违反,方能轻松有效。第17页 丹道气功补助动作三(督脉补助动作)1.呼吸与姿努要领与补助动作二相同。 2.闭气时观想火球后尾闾到夹脊,在脊椎骨内上下贯通。特别注意肩膀微向后 张,背部、颈部肌肉完全放松。补助动作三(任脉补助动作)1.吸气六分饱、低头、下巴微缩。 2.两手轻握胸前。左右旋转腰部。 3.至不能忍时,自然将气吐出。补助动作说明? 补助动作一不限次数可以多作。 ? 补助动作二每次十分钟以上。每天至少二玖,如丹田热度不够时,宜增加 练习次数直到发热为止。 ? 补助动作三、四练习至任督二脉打通以后,即可不需再做。第18页 丹道气功进阶篇当您开始阅读后面的资料时,表示您已经是打通任督二脉的气功高手了。茌 经过本门正规而完整的训练之后,丹田灵气已相当坚固,身上的气脉也已完全 打开,即使暂时中断练习,只要收住丹田观想凝神聚气,马上叉会回复到气机 澎湃的状态,如果不遭遇重大外伤或严重的生活颠倒,此生将不会再封闭已打 开的气脉。 开通任督之后的修习方法及境界,兹叙述如下,但是首先要注意的是:这些 数据都是只供参考。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不可以用别人的经验来规范自己 的进度,有什么特别的现象出现时,只需顺其自然即可。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 活,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时,即不用大惊小怪,静观其变即可。打通任督后之练功方法打通任督之后,有两个课程仍然要终生修习,不可偏废,其一为运转任督, 其次为「静坐守丹」。初通的七天内务必每天运转熟练,才能坚固、明显,终 生不退。其后可改为普通姿势的练习,即不拘立、行、坐、卧,只要能把呼吸 拉长,即能以意领气,循环周天,不论是走路、坐车、看电c或静坐时,均可 复习,以促进水火平衡,延年益寿。 运转时的灵气强弱,可用小腹的肌肉和呼吸来调节,当呼吸愈长,小腹收得 愈紧时,灵气愈强,反之则较弱。或顺行或逆行,一个呼吸走几圈,均可自由 观想调节,不必拘泥任何原则,即能不断加强身体灵气。 除此之外,若要追求更高境界,则需再加上「静坐守丹」的功夫,主要系以 修心为本。以静坐为主,不必拘泥双盘腿,首先要注意脊椎正直尾闾中正,可 免昏睡:女人可意守膻中,男人可意守膻中或丹田,如观想上丹田火球时,需 特别注意火候调节,如气血偏上,则向下观想。呼吸放慢顺其自然,全身肌肉 完全松掉,静心摒虑凝{观照,直到精{与肉体感觉渐渐脱离时,才能进入状 况。 &静坐守丹&功夫到家时,身上好像增多出一个主宰,冥冥中有一股力量控制你 的呼锴咳酢⒖炻U嫫酆螅孕性谏砩嫌巫撸涓芯踅先味轿酰朴 似无,游行于其它经脉,流布全身外及于皮肤内达于脏腑,不可强用意带,只 有顺其自煞,若即若离,若引若随。以此方法持续练习,自能打通全身经脉。第19页 丹道气功静坐守丹的境界静坐守丹的境界,以修心为本,与灵气强弱无关。 坐到最静时,首先开通 者为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但其开通先后并非一成不变,人人相同。 ? 开通全身经脉时,必须丹田聚气至某一程度,意念放松,灵气乃自行 顺着针炙学上所绘用路线图,一一游走,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直 或横,有如细微电流绕行全身运转。 ? 开通带脉时,需身不动,让灵气在身体内旋转,自头顶旋转下会阴, 再从会阴旋转回头顶。 如果身体摇晃得太厉害时,可轻收下巴,凝 神呼吸即能制止。 ? 开通中脉时,必须注意上身正直,不可弯腰驼背,从头顶到会阴,在 上身躯干的正当中,好像有日光灯管存在一般,灵气在管内上下往复 撞击,或抛出身体之外,与天地结合。中脉与带脉称为灵脉,开通此 二脉后,很容易进入通神境界。 ? 打开体外奇经 打通体内各条气脉灵脉之后,灵气曾向外扩张范围,打开体外奇经。 首先任督二脉会扩大范围,从会阴脱离体外经过百会再脱离体外,像 圆球般圈住身体的上半身,以中脉为轴运转不休。体外的任督脉运转 流畅后,会以中脉为中心轴,同右边一圈圈回转,有如包围地球的东 西经线一般,形成一个灵气之球,把身体抱在当中。如同地球仪上的 纬线一般,功夫纯熟之后,也会自头顶百会穴发出灵气,自上而下旋 转至会阴,其范围比带脉要大,而呈现正圆形的灵气球。功夫至此之 后,由头顶至会阴,乃会形成正圆形的灵气之球,随时抱住身体,有 如体外之丹,以别于原先所修成之内丹。 在这些过程达成之中,往往会有些不自觉的身体动作,如摇晃、摆动、震动 等。如果动作不很激烈,则可顺其自然,如果动作太过激烈,则应稍加制止。 太极拳最早的十三式,即是静坐时身体的自然反应所作出的动作。 在身体内外的经脉全部开通之后,灵气随时由头部泥丸宫、双手劳宫穴及全 身皮肤出入,与五脏六腑与身体之外的宇宙大气结合。此时有些人会在身上发 生爆炸的感觉,震开脏腑百脉。这种感觉,大都发生在上丹田、中丹田或下丹 田的位置,声意轻脆,震力直达身体未端,有人称之为「丹爆」的现象。有些 人会觉得头顶有些窍孔,灵气吸放自如,放之而及于山顶云端,覆盖大地,吸 之可尽入于内丹之中。 以上境界,均需以静坐守丹,忘我境界中达成。第20页 丹道气功性命双修修仙与修佛,本应殊途同归,修佛者注重修性功,修道者注重修命功,但修 道者不可偏废性功,否则无法达到高深境界。 道家的胎息大法(又名龟息)与 佛家的修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两者可互相参考。 修胎息者,首必须澈底改变思想和人生观,否则很难有成就。胎息的状况, 既非睡眠而又非清醒,简单的说,肉体的感觉进入脱离的状态,然而{的感 觉却更清晰,呼吸似有似无,功力高深者,甚至能降低或停止心跳一段时间。 一般人白天事务烦忙,如非闭关专修,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胎息阶段,如 不能进入胎息阶段,则后续之进度将会停顿而无法深入。 ? 本门之功夫,以打通任督二脉为止为第一阶段。 ? 自打通任督到开通全身经脉及打开体外奇经为第二阶段。 ? 自开通全部经脉至进入胎息境界为第三阶段。 ? 高级的修行功夫超凡入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均要在胎息的境界方能 完成。胎息大法在实际着手修胎息大法前,必须澈底改变思想和人生观。依照本门独特的修 习要诀,可以迅速进入龟息之中。使生活在工商业社会的云云众生,也能得到 修行的机会。不可存着必得之心修此法,凡事随缘,否则更不易成功。 1.运转任督 首先脊椎骨必须正直,否则呼吸不畅,容易昏睡影响进度。坐姿为佳,睡姿及 站姿必须高深功力者,方有可能。进入胎息之前首先仍须循原路,运转任督三 十分钟,以调整经络脏腑,做为初步入手的准备。 2.数呼吸 调呼吸与调心,必须同时进行,不论白天如何繁忙,都能立即进入状况。假 如坐下之后心烦意乱,则必须马上开始分段数息。使用本门之分段呼吸法,但 是必须连续累进数,例如第一次吸气如果数到十五段吸满,吐气即自十六开始 数,如果第一次呼吸数到三十正好完成,则第二次呼吸即从三十一开始数,如 此累进上去,不管吸气吐气,不论一百、两百乃至于一千两千,直到进入专一 为止。 如果顺着数还不能静下来,甚至可以倒着数或跳着数。数呼吸到某一 程度时,即可放弃分段呼吸,只随着节奏大约的跟着数,数到似数非数,只留 下如水滴般的感觉为止。 3.观想放松 在调呼吸至某一程度时,即需进入观想放松的阶段。如果有任何一块肌肉未第21页 丹道气功放松,即无法进入胎息境界。首先要熟习观想方法,并且要养成习惯,经常训 练。最常用的观想法,乃是自头而下,一一检查,放松每一块肌肉,至脚板为 止,分成每一阶段,首先观想头部的肌肉死掉了,自百会而下,经过眼睛、鼻 子、嘴巴、下巴,每一段的肌肉都澈底的松掉,如同死了一般。然后依法泡 制,自脖子以下,一一放松。如果有那一段不舒服,就要调整垫子高低及姿 势,再重新开始观想,直到完全放松为止。如果中途遭到干扰打断了,无法继 续,就必须再从数息开时,即数息与放松必须重复练习,以确定身体状况的澈 底松弛。 4.观想守丹 在生理状况完全松弛,精{也达到统一的情况时,再进行调整心念的课程。可 以观想下丹田和中丹田有气旋转不休,以收摄心神。或随着真气的自然流动, 引导入带脉、中脉或体外奇经等,配合观行。也可以观想全身化为明净真空。 如果进行到一半,思绪又混乱了,还可以再从数息反复开始。直到似观非观, 似数非数时,灵台一片清明,就会引发深层意识,带动生理和精干系淖匀环 应。数到进入情况时,会越数越慢,气息也会越来越微弱,这时候可顺其自然 发展,毫不加以引导,就会进入胎息境界。 进入胎息境界时,呼吸几乎完全 停止,只剩下微息进出,但是思想反而更清楚,感觉更敏锐,手脚和全身肌肉 好像木石般定住,不易移动。也有人感觉好像自中脉被剑刺穿固定住。如果是 昏睡状态,则呼吸会感觉急促而头脑昏沈,和胎息的状况正好相反。有昏睡的 欲望出现时,应该葱兀黾复伪曜嫉恼粑纯伞=胩ハ⒌木辰缡保崾 去时间的观念,有时会如南柯一梦,下座时已逾数小时,这是正常的反应。 在反复练习之后,就会更熟练,也能在更短的时间,甚至于很嘈杂的场合也很 容易进入状况。胎息的境界,复有深浅功夫的差别,不可自满,不可怠惰,不 要强求,才是正确的修习态度。 进入胎息之后,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去又将别有一番天地。首先在微息状态之 中,身上会感觉毛孔张开,与外界大气,行直接交换,取代一部份的肺部功 能,全身皮肤彷佛带电一般,由手脚颜面,身体的末稍开始,逐步发麻,直到 全身如同置于电场覆盖之内。由初级的胎息功夫,进入更高一层时,能够掌握 心跳的速度,随意念而左右,至高段的胎息功夫-停脉时,可以将心跳完全停 止,心肺功能进入静止的状态。 在胎息的境界中,仍需兼顾命功的修养,不可偏废修气的功夫,在专一意念的 胎息境界修气时,可以充份的与外气结合,修得比以往更庞大而澎湃的灵气, 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境界。 胎息的功夫,并非丹道气功的最终目的,只是进入仙道修行前的准备工作。不 要强求,不要执着,先尽做人的义务,才能机缘成熟。 道经有云:「修地仙须先立八百善,修天仙须立一千三百善」即此之谓。第22页 丹道气功胎息与冬眠呼吸道家丹鼎派的修法,系以「性命双修」为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修通人 体的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等,这是「练化气」的阶段,为修练的 主要目标。自「练气化神」以后的功夫,即走入「性命双修」的阶段。「胎 息」的功夫,乃是这个阶段以后,非常重要的修习工具。高级修为的功夫,包 括「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等,均要在胎息中完成。胎息 功夫的深浅,与修为的高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的道藏典籍中,最早提 出「胎息」二字,并作出具体的描述者,乃是晋朝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 一书。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卷八的「释滞」篇中,提到如下的解释: 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初学行气鼻中, 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已耳 闻其气出入之声,常饮入多出少,以鸿毛蓍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 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葛洪的叙述,虽然已经提出有关「胎息」的一些观念,然而其中尚有颇多 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关于胎息的定义-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 这是我国道藏典籍中,最早提出胎息的正确定义的一段文字。其次,胎息非为 修道之终,而是进入道家玄妙境界,登堂入室之钥。故胎息之功夫,实为修道 之始,而非一入胎息,即能成道。复次,葛洪所描述的胎息功夫之修为,「初 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以这种方法来求得胎息,恐怕相当困难。胎息的 功夫,乃是修练气功到某种程度,自然达成的现象,绝非勉强或苦练所能奏效 的。潜水专家经历各种辛苦的磨练,却只能忍住呼吸将近三分钟而已。这是未 练过气功的人,体能的极限。所以胎息的功夫,并非练习闭气就能达成的。其 次,胎息之后尚有很多修习的功夫,并非忍耐至干,即能老者更少,日还一 日。这也是须要澄清的观念,一切应以自然为主,万不可想速成,以致弄巧成 拙贻害身心。第23页 丹道气功学员心得报告元月廿六日 下午看到五龙门气功道馆举办丹道气功演讲会的广告,对于这一门气功以往 曾听鹿教授宏勋先生提起过,说是效果非常,他的夫人曾经前往学习,三次就 打通了任督,我想这也许是个人资质关系吧! 那能人人如此,不连报纸广告上不也说一月学成大周天么! 究竟是什么法门有这样能耐? 我决心前往一听。 听讲后,觉得确实有些道理,会后当场报了名参加学习。 元月廿一日 晚上七点下班后按时前往学习,到的人很多,这一堂课教的是深呼 吸,用的是逆呼吸,与我在七十三年自修的大致相同,不过中间多了一 个停息动作,但是一站半小时,又不晓得放松,练完后一身大汗,内衣 全部湿透。 还好我沾了过去曾经练过的便宜,虽然已经放下许久,再练起来比其它同学 总要好得多,们且练后居然也能使小腹发热。 元月廿四日 继续前往接受训练,除照样练习深呼吸外,老师教我们在吸气时要想象有气 自脑门作水柱状进入随吸入的气进入丹田,并想象丹田中有火球在燃烧,练习 了几次后,发觉想象有气自脑门吸入并不难。 但怎样也想象不起丹田有火球在燃烧,不过小肚子倒是很容易发热。 元月甘八日 今天的课,我们练的是吸气时要将气吸到丹田后,再送到脚底,在气到丹田 后要想象丹田有火球在燃烧,气到脚底时,也要想象脚底有二个火球在燃烧, 然后稍停,呼气时想象气自脚底涌起上升至会阴,会合后升至丹田,经丹田至 膻中,要想象丹田及膻中两处各有一个火球在燃烧。 练习后发现气是可以到脚底,上升时丹田及膻中也都会发热,但怎样也想象 不起火球在燃烧。第24页 丹道气功元月卅一日 继续前次练习,我觉得自已对这一教学法已经渐之熟练,练习时脚已不像过 去那样僵直不耐久站,而懂得自行加以调整、放松,手及身体也一样,同时发 觉汗渐渐减少,感到热的部位也逐渐缩小,集中在丹田及膻中两个地方,平时 不练习时也经常感到丹田发热,宛如那里涂有一团辣椒一样,而每当意念集中 在丹田时,热感也愈甚,练习圾气时,心目中并可见到气离开丹田后有如两股 流水急速下泻,直趋脚掌,脚底同时发热。呼气时,可发觉脚底气流上升至会 阴后,自会阴有一银白色气柱笔直上行至丹田,在丹田形成一个较银元略小(比 现在十元新台币硬币略大)的白色发光体,然后再至膻中。 二月四日 这次练的还是与上次一样,不过做起来似乎更为得心应手,而且发现从会阴 上升到丹田的气流练到后来会从白色转变成红色,练完后虽然很热,可是却没 有出汗,问老师,说是热越来越集中同时又懂得放松之故,不过依课程表所言 进度,除了丹田能发热外,丹田内还应当有气流流动或筋肉震动等现象,而这 些我都没有。 二月七日 明天就是旧历除夕,同学们有很多要回中南部渡假,不过我们几个住在北部 的,还是照常到老师那里练习。 按照进度今天应当要打通任督,可能因为大多数同学没有来,而赶得上进度 也不多,所以老师并没有教我们练习如何去打通督脉,o教我们改用坐姿练 习,临时换了一种新姿势,我完全适应不来,练后连热气都感不到,心里真是 泄气。好在老师宣布除夕起休假一星期,还有的是时间,好好加油吧! 二月十一日 今天是旧历新年初三,一大早起床就准备送太太回娘家,自从除夕那天起, 我放假在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从早上四点钟起床,一天到晚几乎都在练 功,打算用密集方式让自己在新年开课后可以顺利打通督脉(任脉早就开了), 不过今天早起没时间练,直到下午从中坜回来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由于一天 没休息,连午觉也没睡,到家后就往床上躺,打算先睡一觉,再起来做功夫, 想不到上床后心情一放松,丹田中一股热流突然冒起,随部从下部通过会阴流 向尾闾,尾闾一带马上就发生很大的热力及压力感,心想是灵气要通关了,而 督脉是练习这种功夫的第一件紧事也是危险事,若一出了差错,那可不是玩 的。我心中很紧张,赶快打电话找老师,想不到老师去了合欢山,要二天后才第25页 丹道气功能回来,真正无奈之至,o好站起来回处行走,好不容易盼得丹田中的气慢慢 平了下去。 二月十三日 这几天因为阳气太旺,每睡便有阳起现象,昨夜睡得太香了,疏于防范,竟 梦遗了。醒来后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懊恼,早起虽仍照常练习,丹田也仍可发 热,但程度上似乎差多了。气在流动,以后脑门及额头相继出现蚂蚁在爬般的 感觉,那位学长(以后知道他也姓王)告诉我是通了,并向我道贺,不过我心中 还是有些怀疑,是不是员的通了,回家的路上我坐在车子里忽然觉得丹田自动 热了。 起来,我试看再次运气通过尾闾,气到夹脊时感到背部一片温热,不久前脑 正中气如一条铁线往前行走,然后感觉到真气宛如一群蚂蚁排队自额前直往下 爬,经两肩中间缓缓向下降落,我依照师嘱吸气从前额进入丹田能把下降的气 一并带下,不久膻中以下又有热感,直到真气全部回到丹田,这种感觉才渐渐 消失,有了这一次经验,才使我相信任督两脉真的已通。 二月十七日 今天工作比较清闲,大概是新年或星期一之故吧!昨晚因为太兴奋了,一夜 没睡看,不过精神倒是挺好。 早起转了几次周天,上行气还好,下行气却不太顺利,气过任督时,感觉也 很微弱。 二月十八日 早上利用呼吸转动周天,成绩还是与昨天一样,上午九点多钟我正靠在椅子 上闭目养神,想不到心情一放松,丹田忽自动跳动起来,我试看集中意念观想 丹田,并配合丹田跳动调整呼吸,忽然发觉丹田跳动越来越有力,腹壁自然发 生凹凸现象,而且是越来越强。随息数至数百数后,觉得丹田中热流逐渐加强 而且自动流向尾闾缘督脉上升。力量甚大,恍如一根铁线经夹脊上溯玉枕,其 上升速度及节奏与丹田跳动情形一致,丹田每跳一次,气部上升一段,好像脚 踏车上了链条转动时一样。 计算自开始至返还丹田,共走了一百息,完成了一个极完整的周天。 晚上我到道馆去向老师报告,老师嘱我与一锺姓学长再作练习。练习时老师 站在我后面伸手轻抚我的头发,待我运气到达头顶时,感觉到老师的手掌有一 股热气放出,直到我的头皮,气机跟着净了很多。第26页 丹道气功二月十六日 今天是星期日,一早就起来练习,经过三十四天的努力,丹田又复炽热如 故,倒也叫人欢喜,早餐后躺在沙发上休息,想不到丹田忽然热潮如涌,真气 流动,尾闾眼看熬了起来。 赶快打电话向老师请教,老师说是任督要通了,嘱我下午二时到道馆去传我 通督脉的诀法,好不容易熬到下午一时卅分,由内子开车送我去,等得老师来 了传给我一种辅助动作,要我先练习,我练习了十余分钟,觉得气要从尾闾上 去做不困难,但当时丹田并不集中。 老师派一位先进学长在旁边指导,我因为心情有些紧张,运气功夫反不如平 常,坐着练不习惯,又改站着练,做了好几次呼吸,总算在丹田鼓起一些热气 来,勉强通过尾闾,升上夹脊,过玉枕后不久前额才有一些痒痒的感觉,额头 上也好像堆上了一小堆小气泡,感到怪不自然的,指导我的学长从外面进来, 问我怎样了,我犹豫了半晌才告诉他好像已经通了,他要我再做一次看看,我 又做了一次,这次心情此较轻松,做的也比较中规中矩。气过夹脊后,那位学 长用手轻抚我背也感觉到有,如此一连给我打了两次气,自己又练习了几次, 当我停息静坐时,忽然发觉丹田再次跳动,定下心用意念随息观照数百息后;突 觉臀部微微震动,震幅愈来愈大,觉有一条线自下顺时钟方向往上颠动、经 腹、胸直至头顶后再循线下走,我想可能是带脉通了。 气下走到臀下时,发觉两腿同时震动,再续往下绕,一直至脚底然后向上倒 转,至膻中时,感觉两臂同时震动,气往掌围绕。 我记起老师的话,赶快把左右手互相迭起放在腿上,感觉两手掌同时上下震 动,当时在十分钟以上尚不停止,我把两手分开,放在左右大腿上,手掌拍打 大腿久久不止,当时情形颇为令人紧张,事后同学们说我手足经脉都通了,我 自己也颇为自慰。 老师告诉我说晚上睡觉时. ,带脉可能还会自己震动,我倒不很在意回家后 提前上床,躺下没好久,觉得丹田再次跳动,接看上半身发生摇摆,逐渐及于 下部,最后两所发生震动与在道馆打通带脉情形相似不过气不上头顶而已,震 动过后不久丹田再起收缩,觉全身向四面膨胀,身体膨大塞满整间房间,然后 徐徐缩小,恢复原状后不久再次膨大,当时我内人正坐在床上看电视,似乎也 感到情形异样,问我怎么样了?我o说了一句「没什么」又觉身体再次涨大, 这样一涨一缩做了三次方始静了下来,当第三次时我试看凝神内视,发觉身体 匹面有气如孔雀开屏状,各种光线中夹着无数带黑光圈的四面射出,衣服及棉 被全似不存在,全身好像生了一样,这也许就是佛经上所说的作金钢像吧!第27页 丹道气功二月十九日 早起练习时,丹田忽然自行发动,一股气走向尾闾,循督脉而上自动运转了 一次,同到丹田后,不久出现一股气幕自左向右移动,移至右边忽像翻开一册 方般向前方缓缓张开,一片灰白气幕跟着自前至左再往后绕了三百六十度到回 原翻开处合而为一,这时o见身外气如圆筒状布满四周,按着自两协冒出两大 片气如大旗状自左右向两旁上空伸展,同时中间另有一股叶状气向上升起,三 股气作品字形显现在面前,不久中间那一片气中出现一盘腿坐着的神像,形态 枯老,我不敢正视,o是凝神内守,数秒钟后神像自行消失化作一片白光宛似 气球一般向下垂降落、下垂一发立至丹田,白光随带吸入丹田并逐渐自胸部靠 近,忽觉与任脉相接,循任脉进入丹田。 二月二十日 早起练习用呼吸发动周天运行三次后,每次观想丹田,有灰色气幕从前腹缓 缓升起,在前腹及前胸内腔作按摩状,渐渐下降后再在后面升起,按摩后腹及 后胸内腔,下降后又向后升起按摩后背,再后又从前面升起按摩小腹及前胸外 表。 下午工作稍闲,忽丹田热流潮涌,尾闾压力奇重,忙将办公室门关上,略坐 部觉丹田气直走会阴,在肛门附近作钻挖状,然后有一气柱自下向上升起,柱 身粗如姆指,色如水银,上有光芒如燃烧中之蜡烛,慢慢上升至顶,前端忽然 快速旋转,如螺旋向上钻挖,顶心微微发麻,不久缓缓降下,当时我直觉感到 这是通中脉现象,可是照实际情形看来,中脉似乎未曾钻通,心中颇为失望。 光柱下降后,在下腹内先发生揉捻及强烈蠕动现象,然后渐次移至中间转往 左方,最后遍及整个小腹,然后又出现一光轮,两轴正对肚脐及后腹作快速旋 转。 不久该轮上升至胸腔,作同样旋转后,又有气自海底如潮水般上升,经小 腹、胸腔、两肩、喉咙至口后,先在下牙床作按摩,再升至上牙床按摩后,经 鼻部上升至眼床,觉两眼右眼角同时如有线拉扯,为时甚久,又转至两左眼角 拉扯多时,然后冉在两眼球后方作按摩状,稍许再逐渐上升至顶,同时发现在 左额角上出现一白色银星,光芒照人,直至气幕下降后始行消失。气幕下降至 会阴后逐渐移向两腿,腿部各脉齐开,至脚底后再上升至生殖器部位时,在根 部四周作环状按摩后,叉上升至膻中不久转入两手,两手齐起震动,手中各脉 齐开,然后下降至小腹,循带脉旋转直至于顶,落下后又出现一白色光带,自 下而上如绷带般捆绕全身,然后徐徐解开。第28页 丹道气功二月廿一日 气自海底幕状升起,先按摩下腹腔,然后上升按摩上胸腔上方,并向外拉 扯,然后转往腋下按摩两腋再下降至脚底,上升至会阴时再按摩生殖器之头 部。 二月廿二日 入坐后有气自腹下升起,连漫整个腹腔,然后化作一正灰色布幕自丹田向外 向上升起,投入身外空中,布幕过后又出现一气体形如半片拱门自同一位置向 身外升起,停于额前,许久方渐渐下降,觉会阴部份有气流向上快速旋转,并 随旋转速度出现灰色瓣状物,越转越多,最后形成如一成熟爆开之松果,惟上 端色白如稀少透明塑料,略做莲台两非莲台之物。 二月廿四日 晚上静坐时,丹田气机大盛,真气自动循走任督达九次之多,停息后忽有饥 饿感,到厨房喝了一瓶牛奶再回客厅小坐,丹田气机忽又再度发动,忙至书房 坐定,觉有一股强大气流自尾闾向腹中升起,忙以意念导引流向脊孔,竟不听 引导,略停后自作扭弹状向腹中逐步跳跃上升,至胸腔后,略向前转,化作跷 跷板状,前端突向下压,后端急速向上跳起,人股气流藉此向上直冲,数次后 方悟可能为打通中脉现象,乃以意念配合,用力向上冲突。但耗时甚久顶门迄 无冲开象征,心中甚为焦急,甚希主其事者(我身中的另一个主宰)能够再接再 厉,不要半途而废,冲到后来,眼见开顶无望,头部自头以上忽循顺时钟方向 自动旋转,以后越转越快,头内有如被快速旋转的离心力向上拉扯忽觉压力减 轻,恍憾见头腔中无数白光往顶上射出,仲向空中,稍后才纷纷降下,觉有外 气随同进入,下落至喉时,喉部出现一圆形气管,管中有一明亮星星随气缓缓 下坠,同时感觉胸腔向外张开,出现一体状物,明星连同降下气流落入辉口后 与自下腹上升的气流混合,两气互相缠绕旋转,不久出现一状如太阳,大如兵 兵的发光体,然后还渐渐下降至中庭后方渐停息,感觉丹田彷佛如生了一般, 多日来的压力感及实在感忽然都告消失,起坐后只觉头顶上凉凉习习,像有气 从顶上进入,心中有些高兴,好像中脉终于打通了。 二月廿七日 这几天仍然天天打坐,但是气忽然不走任督,即使强以意念引导也不发生作 用,真不是已到璇矶停轮的时候了,心中好生不解,这一阵于实在进步得太 快,从元月廿一日练习日起,到二月廿四日打通中脉日止,短短一个月叉三天 中,我居然经历了如许神奇的境界,如非前世有缘,何能传教,我深深感谢传第29页 丹道气功我诀法的老师及指导我修练的学长们。第30页 丹道气功三月三日 早起静坐,不久气从海底升起,渐渐向上迷漫整个身体后,距头前上方约 二尺处忽出现一茶杯口大小状似太阳的发光体,悬在空中,稍停左边又出现一 银白色光芒四射的星状物并排悬列空中。我心中正在暗想,让不是日月合璧的 现象吧!那太阳状物已迅速飘下一直投胸间,按着那星状物也等跟而下,投向身 上,转瞬不见。 三月五日 自任督停运后,心中总觉如有所失,不知道二月二十四日发生的情形究竟 代表了什么?是不是已得到小药?如果o得小药,依照其它门派的记载,以后应 该还有三百个妙周天才可再得大药。如果是大药,那么五龙捧圣、大醉七天 半、马阴藏相等境界都不曾发生?找遍坊间有关书刊都得不到答案,心中这个结 也老是打不开。 三月八日 内景已渐渐减少,静坐时常感气会把前后腹撑得很大,或头皮顶得很高,事 实上肉体并无改变,o是构成身体的气的部份起工这种作用而已。 中脉现在是每天在走,我参考日本人高藤聪一郎先生的发明,实施体外周 天,当气上升至头顶时试着把气从顶上射出,然后循物线从前方或后方落 下,再从椅底从自尾闾回到体内获得成功,而且发现效果很好。 三月十一日 这天立法院大会,我随部长到会坐在旁听席上,因为总质询中没有我主管的 业务。心情很轻松,忽觉小腹自动向内收缩,横隔膜自动向上提升,整个上半 身被一股内力牵引向前倾斜,进入静坐姿势。同时发觉口鼻呼吸几乎停止。试 着轻轻闭上双目,闹中取静,略憩片刻,o觉呼吸极小极微,似乎书上所说的 真息现象已经发生了。 四月一日 下午快下班时,忽感尾闾发胀,有气在附近集中,我记起熊燕学长的话, 试着用意念把小股气导入督脉,上升到夹脊后,发现丹田亦起跳动,心中立生 警觉,停止后来的气再入督脉。但那一小股气卸已过玉枕,上百会循任脉回到 丹田。记得很多书上都会说过丹熟不止火的危险,所以结丹后任督停运应是自 然现象,真担心这一次会不会留下不良影响。第31页 丹道气功四月十日 后来胎息情形越来越显,终日昏昏有如酒醉,每坐时间也越来越长。不过中 脉运转次数卸越来越少。先是每天一次,后变为每三天二次,以后又减为每三 天一次,倒是带脉动约次数卸渐渐多起来了。尤其当工作繁重,精力体力消耗 较多的日子,晚上静坐时带脉都会转动。 四月十二日 晚上静坐时,我的上半身原来向前倾斜着,头也略向下垂,坐到四十分钟后 忽觉体内有一股力量把上身往后挺抬,头也跟着直起,然后有一股气自下腹经 头顶向上冒出,越出越多,终于布满整个房间,人在其中宛如置身雾里,约数 分钟后才回到体内。 四月二十日 这天是星期天,也是我从事修炼满三个月的一天,晚上洗澡时忽发现两G丸 同时缩入体内,吃了一惊,想不到马阴藏相的现象终于在我身上发生了。不是 说男子藏相需三年,女斩赤龙要一载?怎么来得这样快,心中真觉得有些不能适 应。 以上是我从事练气三个月的经验,以后接续而来的是每有打坐,气便自动冒 出,先如闲云出帕,遍布室中,再即扩大无际,神满太虚。不久又出现许多气 的隧道,先发生在底下,人坐其上有如面临深渊,深不可测。冉即出现在眼 前,恍如高雄港边的过港隧道,又似电影片中的时光隧道,通内气流旋转,隐 约可见微光。然后冉在顶上发生,则又如工厂中之大烟囱,直上天际。人在其 中真有上接天根,下接地轴之感。七八月后又从头顶及小腹裂出许多缺口,闲 中每一闭眼,轨见有无数气流,如春雨、如浓雾自虚空中向缺口内凑流,然后 身体又出现气他状态,每练功便觉自头至脚化作气状,一层层、一片片往上空 升腾,有时o剩一身骨骼,有时遍体无存(事实上肉体还是躺在床上,o是身上 的燕出去罢了!)。十一月初出现类似三花聚顶的境界,不过看到的不是红白黄 三花,封是一枝竹子、一棵灌木、一束嘉禾,同时也出现五气朝元,当心脏的 气脱体而出时,心口痛得使人难受。八月四日那天,我还试着出了一次阴神。 那时正好中午十二点四十五分钟,午餐已过,下班犹早,我坐在沙发上闲着, 忽想到家中妻于,心念动后,体内气即循中脉从顶上冒出,有如一条气带飘入 空中,气才离体,已觉人在家中,此身宛如腾云驾雾,在客厅、餐厅上下游 走,半晌不见人影,方悟家人已经外出。 (编按;本文作者王德槐先生为已退休之财政部关政司司长)第32页 丹道气功附录():近年来坊间出现甚多「类五龙门派」之气功传授,如无X养生气功、X岳气功 等。兹将无X养生气功课程附于下,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可见本功法确有其 殊胜处,方有山寨版流行,基于普渡众生之原则也就不必太计较了! 教 学 者:曾X中。 教学目标:打通任督二脉改善体质增强 教学方法: 周次 课 程 大 网 说 明 首先只坐椅面三分之一,两腿与肩同宽,腰挺直, 两手掌心朝下,放置大腿上,眼微闭,舌顶上颚, 以鼻吸气,先吸到胸部,吸七分满,收下颚闭气, 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有一发光发热火球,顺时针 转,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到无法承受闭气 时,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将呼吸调顺后,再重复此 一步骤。 首先只坐椅面三分之一,两腿与肩同宽,腰挺直, 两手掌心朝下,放置大腿上,眼微闭,舌顶上颚, 以鼻吸气,先吸到胸部,吸七分满,收下颚闭气, 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有一发光发热火球,顺时针 转,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到无法承受闭气 时,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将呼吸调顺后,再重复此 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闭气,身体 往下压,想象丹田有一发光发热火球,顺时针转三 圈,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三圈数三,身体 恢复正常坐姿后,缓缓将气以鼻吐出,吐气时想象 有一股热流由丹田流向眉心,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闭气,身体 往下压,想象丹田有一发光发热火球,顺时针转三 圈,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三圈数三,身体 恢复正常坐姿后,缓缓将气以鼻吐出,吐气时想象 有一股热流由丹田流向眉心,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经过膻中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 闭气,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及膻中穴〈膻中穴所第33页一肺活量增强练习二肺活量增强练习三丹田吸吐练习四丹田吸吐练习五膻中穴打通练习 丹道气功六膻中穴打通练习七会阴穴打通练习八会阴穴打通练习九涌泉穴打通练习在位置为肋骨正中间〉各有一发光发热火球〈丹田 较大、膻中较小〉,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 转二圈数二,转三圈数三,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 缓缓将气以鼻吐出,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 田,经过膻中穴流向眉心,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经过膻中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 闭气,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及膻中穴〈膻中穴所 在位置为肋骨正中间〉各有一发光发热火球〈丹田 较大、膻中较小〉,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 转二圈数二,转三圈数三,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 缓缓将气以鼻吐出,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 田,经过膻中穴流向眉心,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经过膻中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 闭气,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膻中穴及会阴穴 〈会阴穴所在位置为身体下方、两腿正中间〉各有 一发光发热火球〈丹田较大、膻中及会阴较小〉, 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三圈 数三,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缓缓将气以鼻吐出, 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经过会阴穴再经由 丹田,过膻中穴流向眉心,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经过膻中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 闭气,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膻中穴及会阴穴 〈会阴穴所在位置为身体下方、两腿正中间〉各有 一发光发热火球〈丹田较大、膻中及会阴较小〉, 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三圈 数三,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缓缓将气以鼻吐出, 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经过会阴穴再经由 丹田,过膻中穴流向眉心,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经过膻中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 闭气,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膻中穴及会阴穴及 双足足心涌泉穴各有一发光发热火球〈丹田较大、 膻中及会阴、涌泉穴较小〉,顺时针转三圈,转一 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三圈数三,身体恢复正常 坐姿后,缓缓将气以鼻吐出,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 流由丹田,经过会阴穴流向双足足心涌泉穴,再经第34页 丹道气功十涌泉穴打通练习十一长强穴打通练习十二长强穴打通练习十三长强穴打通练习过会阴穴流经丹田,过膻中穴流向眉心,再重复此 一步骤,每次修练十五分钟以上〈练到此处任脉已 打通〉。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经过膻中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 闭气,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膻中穴及会阴穴及 双足足心涌泉穴各有一发光发热火球〈丹田较大、 膻中及会阴、涌泉穴较小〉,顺时针转三圈,转一 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三圈数三,身体恢复正常 坐姿后,缓缓将气以鼻吐出,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 流由丹田,经过会阴穴流向双足足心涌泉穴,再经 过会阴穴流经丹田,过膻中穴流向眉心,再重复此 一步骤,每次修练十五分钟以上〈练到此处任脉已 打通〉。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经过膻中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 闭气,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会阴穴及长强穴 〈长强穴所在位置为身体后背脊髓骨下方最后一 结〉各有一发光发热火球〈丹田较大、会阴、长强 穴较小〉,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 二,转三圈数三,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经过 会阴穴流向长强穴,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缓缓将 气以鼻吐出,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经过 会阴穴流向长强穴,再经过会阴穴流经丹田,过膻 中穴流向眉心,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 眉心进入,经过膻中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 闭气,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会阴穴及长强穴 〈长强穴所在位置为身体后背脊髓骨下方最后一 结〉各有一发光发热火球〈丹田较大、会阴、长强 穴较小〉,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 二,转三圈数三,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经过 会阴穴流向长强穴,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缓缓将 气以鼻吐出,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经过 会阴穴流向长强穴,再经过会阴穴流经丹田,过膻 中穴流向眉心,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采分段呼吸法,每 吸一小段气,就想象有一股热流由眉心进入,经过 膻中穴流向丹田,分段呼吸吸满后,收下颚闭气,第35页 丹道气功十四长强穴打通练习十五督脉打通练习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会阴穴及长强穴〈长强穴 所在位置为身体后背脊髓骨下方最后一结〉各有一 发光发热火球,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 圈数二,转三圈数三,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 经过会阴穴流向长强穴,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采 分段呼吸法,每吐一小段气,缓缓将气以鼻吐出, 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丹田,经过会阴穴流向长强 穴,再经过会阴穴流经丹田,过膻中穴流向眉心, 再重复此一步骤,每次修练十五分钟以上,此一步 骤练二天,再练下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采分段呼吸法,每 吸一小段气,就想象有一股热流由眉心进入,经过 膻中穴流向丹田,分段呼吸吸满后,收下颚闭气, 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会阴穴及长强穴〈长强穴 所在位置为身体后背脊髓骨下方最后一结〉各有一 发光发热火球,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 圈数二,转三圈数三,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 经过会阴穴流向长强穴,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采 分段呼吸法,每吐一小段气,缓缓将气以鼻吐出, 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丹田,经过会阴穴流向长强 穴,再经过会阴穴流经丹田,过膻中穴流向眉心, 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采分段呼吸法,每 吸一小段气,就想象有一股热流由眉心进入,经过 膻中穴流向丹田,分段呼吸吸满后,收下颚闭气, 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会阴穴及长强穴〈长强穴 所在位置为身体后背脊髓骨下方最后一结〉各有一 发光发热火球,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 圈数二,转三圈数三,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 经过会阴穴流向长强穴,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采 分段呼吸法,每吐一小段气,缓缓将气以鼻吐出, 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长强穴,抛火球抛到眉 心,每吐一小段气,就抛一次火球抛到眉心,再重 复此一步骤,每次修练十五分钟以上,,此一步骤 练到头脑后风府穴〈风府穴所在位置为头脑后头盖 骨最下方中间〉有感觉热流进入及流至眉心,及呼 吸时不会上气不接下气为止,再练下一步骤。第36页 丹道气功十六督脉打通练习十七任督二脉循环练习十八任督二脉循环练习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采分段呼吸法,每 吸一小段气,就想象有一股热流由眉心进入,经过 膻中穴流向丹田,分段呼吸吸满后,收下颚闭气, 身体往下压,想象丹田、会阴穴及长强穴〈长强穴 所在位置为身体后背脊髓骨下方最后一结〉各有一 发光发热火球,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 圈数二,转三圈数三,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 经过会阴穴流向长强穴,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采 分段呼吸法,每吐一小段气,缓缓将气以鼻吐出, 吐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长强穴,抛火球抛到眉 心,每吐一小段气,就抛一次火球抛到眉心,再重 复此一步骤,每次修练十五分钟以上,,此一步骤 练到头脑后风府穴〈风府穴所在位置为头脑后头盖 骨最下方中间〉有感觉热流进入及流至眉心,及呼 吸时不会上气不接下气为止,再练下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采正常呼吸法,缓 缓吸气,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眉心进入,经过膻中 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闭气,身体往下压, 想象丹田、会阴穴及长强穴〈长强穴所在位置为身 体后背脊髓骨下方最后一结〉各有一发光发热火 球,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 三圈数三,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经过会阴穴 流向长强穴,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缓缓吐气,吐 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长强穴,缓缓抛火球抛到眉 心,再重复此一步骤。 以鼻吸气,气吸到丹田,吸气时采正常呼吸法,缓 缓吸气,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眉心进入,经过膻中 穴流向丹田,吸满后,收下颚闭气,身体往下压, 想象丹田、会阴穴及长强穴〈长强穴所在位置为身 体后背脊髓骨下方最后一结〉各有一发光发热火 球,顺时针转三圈,转一圈数一,转二圈数二,转 三圈数三,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丹田,经过会阴穴 流向长强穴,身体恢复正常坐姿后,缓缓吐气,吐 气时想象有一股热流由长强穴,缓缓抛火球抛到眉 心,再重复此一步骤,此一步骤练到非常顺畅后, 恭喜你已打通任、督二脉,气功已有小成。第37页
丹道气功秘本简体版―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功入门心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