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水平较高的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他出堂的能力是比较高的,高水平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长期的训练达到600到800克左右,是吗?

山东2015年高水平运动员3月25日报名 4月8日统一测试
[提要] 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考试3月25日至26日网上报名,测试时间确定为 4月8日至11日。据了解,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有资格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等学校全国共275所,山东省包括山...
  济南2月9日讯(记者 朱夏雅南)近日,记者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 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考试3月25日至26日网上报名,测试时间确定为 4月8日至11日。
  3月25日至26日网上填报统一测试专项信息
  据了解,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有资格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等学校全国共275所,山东省包括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16所高校。符合普通高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年龄不超过22周岁的考生均可报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报名,分为网上填报基本信息、报名信息现场确认和网上填报统一测试专项信息三个部分。网上填报基本信息和报名信息现场确认随普通类考生一并进行。网上填报统一测试专项信息时间为日至26日。
  4月8日至11日省统一测试 测试分12个项目
  山东省统一测试项目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网球、手球、羽毛球、跆拳道12个项目。其中,田径包括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女3000米、男5000米、女5000米竞走、男10000米竞走、女100米栏、男110米栏、400米栏、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男撑杆跳高、铅球(男7260克、女4000克)、标枪(男800克、女600克)、铁饼(男2000克、女1000克)19个小项。游泳包括50米自由泳、50米蛙泳、50米仰泳、50米蝶泳、100米自由泳、100米蛙泳、100米仰泳、100米蝶泳、200米混合泳9个小项。
  山东省统一测试时间为日至11日。考生持居民身份证、《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夏季报名信息确认单及专业测试报考证》和《诚信表》,于4月7日到山东师范大学考点报到,缴纳报名、测试费,接受资格审查,领取测试号码。合格考生名单将在2015年4月中旬通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向社会公布。
  山东省统一测试合格的考生,要自行联系并参加招生院校的考查确认。招生院校根据教育部规定的招收项目及本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建设需要、考生的专项成绩、发展潜力等因素,确定合格考生名单,与考生达成意向并签订协议。
  省统一测试中未涉及的项目,招生院校可进行单独测试。只有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查合格的考生方可参加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单独测试。
  高水平运动员志愿设1个学校志愿栏
  高水平运动员考生须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并填报志愿。高水平运动员志愿设1个学校志愿栏。高水平运动员只能填报已签协议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的高校。
  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65%的,招生院校提出申请,经核查后办理录取手续。该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高水平运动员总数的30%。
  据了解,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可向招生院校申请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体育专项考核和文化单独考试。学校专项考核和文化考试均合格者可免予参加省统一测试和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课考试。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杨凡、朱夏雅南]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高水平运动员
高水平运动员考试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原作者:丁海勇 韩 冬 邵 斌 穆国华)摘要:“学训矛盾”是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学训矛盾”的主要因素包括运动员管理、运动员的自我态度和文化基础、教练员的执教水平、运动员的学习环境及领导的重视程度等。要有效解决“学训矛盾”需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建立适应高水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管理模式;严格日常管理,树立良好学风;严格控制与充分利用运动员的课余时间;加强考前和赛后的辅导及采取学历浮动制等。关键词:高等院校,优秀运动员,学训矛盾,学籍管理,现状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74―03目前,尽管高等院校纷纷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条件,正在努力尝试一条龙训练体制、与体委联合办队、俱乐部形式、与企业(公司)联合办队以及与行业体协联合办队等多种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形式。但其效果却远非人们所愿。纠其原因,我们发现,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达到的目标和遵循的规律不同而造成的“学训矛盾”。本以实际调研为依据,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能为解决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做一些努力。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为调研对象,深入研究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的现状问题。1.2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北京、陕西等省市约30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在专家谈座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 结果与分析2.1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产生的历史根源“学训矛盾”不仅仅是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其实,是我国目前运动员培养体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了。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强制性的国民教育,青少年运动员应该属于接受国民教育的学生,其成长发展必然要按照国家教育目标的要求。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教育目标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过程中,也必须应该保障其获得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截止目前,在运动员培养中,“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这就造成了优秀运动员文化知识积累严重不足的现实。特别是象体操、跳水、武术等小年龄项目,由于过早的专业化训练占用了本应用于文化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使得文化教育难以得到保证,由此,使得众多运动员在业余训练阶段就荒废了学业。运动员进入高校以后,一方面是运动员文化积累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更高文化水平的要求,从而激化了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另外,由于高等院校还十分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员,粗放型的训练直接导致了运动员训练时间过长。我们知道,高等院校在校的高水平运动员应该是在完成每天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才进行训练,用于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加之教练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训练效率低下,要提高运动成绩,教练员只能通过占用运动员学习的时间来训练,其结果,必将进一步激化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使得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训矛盾”日益突现。2.2“学训矛盾”与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目标定位1995年至20世纪末,使体育教师、体育场馆、设施、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等达到较高水平,学校体育运动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承担世界大运会主要任务。学校体育训练成为国家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教体艺[2005]3号文件又特别指出:普通规定院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都仅定位于国内教育系统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各类单项协会举办的比赛,不要说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国际重大比赛,有的连参加全运会都从来没有想过。只所以会这样,一方面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生源质量还达不到文件所要求的目标,另一方面是现有体制下,存在于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的“学训矛盾”无法克服,从而阻碍了各高校现实中的目标定位。2.3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体制&&在我国,各高校内部对大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管理都有比较严格的规章制度,如体育优秀生的学籍管理办法、体育优秀生守则及奖罚办法、体育优秀生的政治思想管理规程等。但对执行过程,则缺乏严格的监管,例如,有规定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前要对运动员进行文化课统一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关方面也总会通过多种途径使运动员过关,达到参赛的目的。另外,原国家教委在《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中,并未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生源、招生政策、学籍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做出具体规定。因此,在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过程中,对运动员的管理缺乏统一的指导,比较混乱,不利于“学训矛盾”的解决。2.3.1运动员的学籍管理现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地区的差异,对运动员的学籍管理采取过不同的方法,按选择的先后依次为:1)运动员只需学必修课,适当减免在选修课方面的要求程度;2)采用累计学分制,适当延长运动员的学制年限;3)采用弹性学制,让修完学位课程的学生随时毕业;4)减免必修课的学分,放宽运动员的毕业标准等多种管理办法。其中,针对实行累计学分制,适当延长学习年限的办法,在实行中,运动员多数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学校让他们多参加几年比赛的利益驱使。另外,有些学校也尝试过弹性学制,但可操作性不强,多数人认为不利于大面积实施,也没有必要为运动员这样的小群体单独实施弹性学制。2.3.2运动员的学习管理制度现状&&目前对运动员的学习管理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随班学习,联合管理;二是单独编班,联合管理;三是随班学习,体育部单独负责管理;四是单独编班,体育部单独负责管理;从实践效果来看,随班学习,联合管理的呼声最高。因为运动员即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又可以在班集体中受到一定的纪律约束,还可以在同学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的同时,接受更多的文化知识;此外,还可接受多层次的管理,使他们处在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中,有利于促使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运动员的考核方面,各高校大都采取“降低考核标准”和“不降低考核标准”两种方式。“降低考核标准”主要是指在普通学生考核的基础上,将考核标准下调不等的分数。“不降低考核标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严格按照(原作者:丁海勇 韩 冬 邵 斌 穆国华)普通学生的考试要求进行;另一种是,按普通学生考核标准进行,但按运动员所取得的相应运动比赛成绩予以加分。其实质也是一种变相的降分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对于运动员来讲,他们都有优于普通学生的特殊政策:免费的一次或多次补考机会。2.4影响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学训矛盾”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运动员的自我要求程度;2)领导的重视程度;3)运动员的文化基础;4)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要求程度;5)教练员的训练水平;6)运动员的学习环境;7)领导对运动员学习的重视程度等。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由体育系统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使得运动员长期在“不完善”的教育环境下接受着“不完善”的文化教育。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教练员的切身利益无关。运动员为了解决未来就业和出路的问题,只能靠出成绩。各级领导、教练员和管理人员也把自身的工作业绩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而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则处于从属的地位,由此造成运动员的综合文化素质越来越低,目前,这一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解决高等院校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的实质,一方面是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有效解决社会对运动员文化素质要求普遍提高与落后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现实体制之间的矛盾,通过改革建立运动员文化教育良性运行机制,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是要努力提高高等院校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提高科学化训练程度,提高训练效率,有效缓解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2.5解决我国高等院校“学训矛盾”的主要对策2.5.1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就是要把“粗放型”训练转变为“精细化”训练,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要实现这一转变,首要的是要提高高等院校教练员的执教水平。2.5.2加强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建立适应高水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管理模式1)随班学习,联合管理。为了增强运动员的学习氛围,可以将运动员下放到各个系部,由各个系部统一管理。特别是对那些文化基础较好的运动员,采取与普通学生完全相同的学习和管理方式。2)单独制定学习计划。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学计划必须适应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在制定时应掌握以下原则:①将教学计划分为文化课和体育训练课两个独立部分,其中文化课部分由专业所在系提出,体育训练课部分由体育教学部提出。②文化课严格按普通学生的安排,学习该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其中可含10%左右的限选课或体育理论课。文化课的课内外学时比大约为1:1.5,即讲授1学时,课后复习和作业1.5学时。2.5.3严格日常管理,树立良好学风山西大学采用的如下方法,在探讨解决“学训矛盾”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表2)。其中,训练起止时间及完成情况由教练员填写;自习及睡眠起止时间由班主任及班长填写,当日学习完成情况由本人填写,各科任课教师定期检查。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对每次作业严格要求,认真批改,一经发现抄袭现象,立即会同教练和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并号召其他同学一同监督,做到学生管理学生,由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5.4严格控制与充分利用运动员的课余时间&&运动训练是一个有机体的生理、心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动态组合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很难用量去衡量。所以,每次训练时间多少适宜,组间间歇时间多少合理,训练量达到什么标准、强度控制在什么水平等,都是因人、因项而宜,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现代运动训练,并不是时间与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优化组合。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必须保障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学习,以努力提高文化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通过采用最优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2.5.5采取学历浮动制,引进竞争机制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原则上,在学制标准上应依照普通学生的学制来安排,当然,学校为了确保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可以适当延长学制,并采取学年学分制、学历浮动、中期筛选和设置延长期等一系列辅助措施。对于先进入专科学习的运动员,文化学习不努力者将严格限制进入本科学习,同时,应在学习中期进行一次筛选,并根据运动员学习成绩进行本科降为专科或专科升为本科的学历浮动工作。另外,延长期的设置也是为了避免严格的留级、退学制度给高水平运动队带来的不利影响。2.5.6加强考前和赛后的辅导&&各高校体育教学部应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加强与运动员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在无赛期,教练员要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多加督促,对于比赛期所缺的课程应有计划地及时请任课教师补课,并形成制度。每次迎考前,运动员必须主动提前进行准备,并把自己的薄弱学科和学科中的难点、重点向任课教师提出,请任课教师重点辅导。3 结 论1)“学训矛盾”是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培养过程中“重训练,轻文化学习”的现象比较严重,运动员的文化积累十分薄弱,同时,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员所致。2)目前,影响高校“学训矛盾”的主要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学籍管理、运动员对待训练与学习的态度、运动员的文化基础和学习环境、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及领导的重视程度等。3)运动员的学习管理形式多样,其中,“随班学习,联合管理”的形式更有利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运动员文化考核常采取的“降低考核标准”和“不降低考核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压力。4)运动员的训练缺乏高水平教练员的指导,科学化训练的程度不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训矛盾”的解决。5)要有效解决“学训矛盾”需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运动员学籍管理,建立适应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管理模式,另外,要严格日常管理,有效控制与充分利用运动员的课余时间,同时,教练员要通过最优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厦门大学2014年本科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密 码:
 | 
厦门大学2014年本科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面向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高校之一。为了推动厦门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根据厦门大学高水平体育运动队的需要,2014年我校将继续通过专项体育运动水平、身体素质和文化课综合考核的方式,选拔具有体育专长的考生。
一、招生项目、计划
1. 男篮: 6 & 8 人,女篮:2 & 3人;
2. 田径:10 & 13人;
3. 武术:4 & 6人;
4. 棒球:8 & 10人;
5. 健美操:8 & 10人。
(以上合计约 50 人左右,各项目具体招生人数根据生源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水平运动员招收人数控制在我校本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 1 %以内,择优选拔,宁缺勿滥。其中,拟录取为 A 类的考生名额不超过本年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总人数的 20 %。
二、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且年龄不超过 22 周岁(其中报考篮球项目考生年龄不超过 20 周岁)、运动成绩达到我校报名起点成绩要求者方可报名。
1.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含以上),且高中阶段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2. 具有高级中等教育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含以上)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主力队员。
我校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分为 A 类和 B 类。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可报 A 类,并参加由我校组织的文化课单独考试。其他的报考 B 类。
若生源所在省份统一组织高水平运动员测试,考生还必须参加所在省份统一测试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方可报考我校高水平运动员。
注:我校招收各项目的报名起点成绩要求和测试标准详见附件:厦门大学2014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项目报名起点成绩要求与测试标准。
三、报名办法
1. 网上报名:符合我校招生条件和项目要求的考生,请于日 & 12月15日登录我校高水平运动员网上报名系统(http://zs./gspydy)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流程:进入网上报名页面,点击&注册&,填写相关信息,确认提交信息后,系统自动生成报名表,直接打印并填写《厦门大学 2014年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表》,经所在学校签署推荐意见并盖章、粘贴个人相片并加盖所在学校公章后,即形成完整、正式的报名表。
2. 寄送材料:申请考生须于2013年 12 月18日前(以我校所在地邮局收件日邮戳为准)将以下材料寄达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邮编:361005;为确保材料及时、准确寄达我办,建议使用中国邮政EMS寄送)。逾期、材料不全者不予受理。
①填写完整并加盖学校公章的《厦门大学 2014年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表》;
②身份证复印件(无身份证者使用户口簿复印件);
③所在中学提供的高中学历证明或高中毕业证书复印件(须经所在中学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具有高中毕业同等学力的考生,须提供与高中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等证明材料);
④国家运动员等级证书复印件(须经所在中学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
⑤省级(含以上)比赛(运动会)的秩序册复印件(须经所在中学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
⑥获奖证书(运动成绩)复印件(须经所在中学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
(友情提示:所有申请材料均不退还)
3. 初审:我校从学校运动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报考要求、考生学习情况和运动水平等对申请者进行初审(对材料不全者不予审核)。我校将在12 月25日左右确定初审合格准予参加测试名单,考生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查询审核结果。
4. 考试费:120元。网上支付方式缴交,具体缴交办法将在公布初审合格考生名单时在厦门大学招生网上公布,逾期未交,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责任自负。
四、专项测试
1. 测试标准:我校各个招生项目报名起点成绩要求与测试标准详见附件,请考生参照附件中所列各个项目基本要求。
2. 现场确认:初审合格准予测试的考生于2014年 1 月11日上午 9:00-11:00到厦门大学明培体育馆(西校门内)办理专业水平测试报到确认手续并发放准考证,逾期不予受理。
考生现场确认时,须本人携带以下材料:①身份证原件;②与报名表上相片同底版的近期 2 寸彩色照片 2 张(背面写上自己姓名);③毕业证书(学历证明)原件;④运动员等级证书原件;⑤秩序册原件;⑥获奖证书(运动成绩)原件等材料办理现场确认时手续。若生源所在省份统一组织高水平运动员测试,考生还须提供取得的所在省份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合格证明。
3. 测试时间:2014年 1 月11-12日。具体各个项目的测试时间、地点安排于报到时另行通知。
4. 日程安排:凡通过厦门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初审的申请者,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体育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其中,符合报考条件申请 A 类资格的考生,还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文化水平考试。有关现场报到和测试日程安排如下表:
报到、验证
9:00 - 11:00
自行熟悉场地
11:00 - 14:00
A 类文化课测试(语文、数学、英语)
14:30 - 17:30
专项、素质测试
9:00 开始
(如时间有变化,招生办公室将及时在网上公布)
五、资格确定及录取要求
我校将按照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的测试成绩,综合考虑其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情况等,确定其是否获得我校高水平运动员资格以及类别,并与被确定资格的高水平运动员签订《厦门大学 2014年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协议书》。
1. 获得我校高水平运动员 A 类资格的考生
此类学生需参加由我校组织的文化课考试,成绩合格者,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核准后可免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我校将给予录取,并安排在我校新闻学专业学习。
2. 获得我校高水平运动员 B 类资格的考生
此类学生需参加所在省份组织的高考,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经所在省级招办核准,我校将给予录取,并安排在我校新闻学专业学习。
3. 对于省级招生部门组织省级高水平运动员统一测试的省份,考生须按所在省份的有关规定参加统一测试,具备所在省份的高水平运动员资格,方可最终获得我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资格。
4. 获得我校高水平运动员A、B类资格的考生均须在户口所在地参加省级招生部门组织的高考报名。
六、监督机制
1.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高水平运动员选拔全过程进行监督。
2. 获得我校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考生名单将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在我校招生办网页、学生所在中学、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者,方最终获得我校高水平运动员资格。
3. 对获得我校高水平运动员资格者有异议,可向我校纪委监察处申诉,电话: 。
1. 我校欢迎有实力、高水平、确具体育特长的考生报考。请考生认真对照我校报名起点成绩和测试标准,客观自我评价,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2. 高水平运动员入校一周内须到学校体育教学部办公室注册、复查,凡发现有弄虚作假和舞弊行为者,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招生政策等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
3.我校将组织专家对测试者进行复核,并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随机对部分项目的部分考生进行兴奋剂抽测。
4. 高水平运动员入校后须按规定参加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并参加有关比赛,为学校争光。
5. 我校将在招生办网页及时发布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有关通知和信息,请考生关注,并做好有关配合工作。凡未按我校的通知要求办理有关事项或因提供错误的个人信息而产生的影响录取等问题,均由考生个人负责。
6. 本简章根据教育部已颁布的有关文件制订,具体实施过程按当年教育部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制订的相应政策执行。
八、本简章由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九、联系方式
1. 招生咨询:
厦门大学招生办电话: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电话:
2. 通信地址: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361005
3. 网址:http://zs.
厦门大学招生办
2013年 11 月
高考流程:   
招生政策:  
考生名单: 
  
招生章程:
招生计划:
高考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运动员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