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自行车的自行车变速器怎么安装使用?

如何正确使用公路自行车的变速系统
&正确使用公路车变速系统可以提高骑行速度,节省体能。
要正确使用公路车变速系统应避免“顶牛”和“踏空”。
顶牛和踏空是前辈自创的名词。
顶牛:用力很大,不能使车子获得较高的速度。极限状态是上坡或顶风时,踩踏力量与坡路或风力的反作用力完全平衡,自行车不能前进,力量完全消耗在顶牛状态之中。
踏空:自行车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用力踩踏,不能提高车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大下坡车速较快的情况下。踏空很好理解,骑行中发生这种情况,车友们都会处理。踏空骑行状态不做重点讨论。
下面根据骑行经验重点谈一下如何避免‘顶牛’。
我自己在最初三年骑行公路车的时间里认为:在平路的骑行中使用大的变速比才能锻炼腿部力量,获得较高的骑行速度,只有上坡才需要使用较低的变速比,能够骑上去。因此,在平路骑行中,多数情况下使用较大的变速比(前面用大盘,后面塔轮用最小或第二小轮),这时自行车的行驶状态有一部分处于顶牛之中。只有在上坡时才调整到较小的变速比。长时间如此骑行的结果是,膝盖、腿部肌肉长期处于较大的受力状态,却对骑行速度的提高没有什么益处,同时加大了个别塔轮的磨损,降低了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那套传动系统仅使用了2年8个月就报废了。
看到个别车友,几乎总是使用较重的变速比(前面用大盘,后面塔伦用最小或第二小轮),在上坡时都不变速。其结果与我前两年的状况很相似。
为了避免顶牛,应采用高踏频和比较合适的变速比。踏频和变速比多少合适呢?下面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为了叙述上的方便,以某套件10个塔轮变速系统为例。设定牙盘(轮盘)编号为1和2(1在内侧,2在外侧),塔轮上的10个飞轮编号为1、2、…9、0(1在内侧,0在外侧)。那么,20个变速比分别用11、12、….20…29表示。此套件牙盘1为39齿,牙盘2为52齿,塔轮1至0分别为23、21、19、17、16、15、14、13、12、11齿。,牙盘塔轮编号11的变速比为39/23等于1.70….。
变速比为牙盘(轮盘)齿数除以塔轮齿数。
牙盘塔轮编号11代表小牙盘带动塔轮上内侧第一个大轮,20代表大牙盘带动塔轮上外侧第一个小轮,其他以此类推….。
变速比中值为(4.82+1.7)/2=3.26。我认为为了避免顶牛,常人骑行平路时采用变速比中值一定范围内比较合适。比如采用变速比3.0---3.55所对应的牙盘塔轮编号18、24、19、25、26、10。即:用大牙盘带动第四、五、六、塔轮(从内侧计数)或用小牙盘带动第八、九、十塔轮。可以根据个人体能状况,选择合适的变速比。
通常可以采用60-80的踏频,为了提高骑行速度节省体能,应该提高踏频80-100。踏频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会有踏空产生,如果穿锁鞋,可以避免踏空产生。
骑行中尽量保持踏频稳定。遇到上坡、下坡、顶风、顺风,可以调整变速比使踏频稳定。这样骑行速度较快,也比较节省体能。
在上面的表格中有的变速比相等,有的非常接近。因此,在骑行中相同或相近变速比可以变换不同的牙盘塔轮传动,提高了传动系统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路上见到有的车友只使用较重的变速比,较低的踏频。结果是有部分力在顶牛状态中消失。另外大牙盘和两个小塔轮磨损的非常严重,其他齿磨损的较轻。如此骑行还不如买一台场地自行车,再安上一个闸。如此骑行变速系统的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如何使用变速系统总结如下:
骑平路,大带中;
上下坡,及时变;
踏频稳,省体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问题白痴,但确实不懂,求高人解释
说白了就是换齿数比啊,牙盘和飞轮的齿数比越大么同一踏频下速度就越快,当然也更累
楼上的比较专业。举个栗子,以30速山地车为例。起步的时候,如果前拨在中间的齿盘,则后拨在从小到大数第三个或者第四个为妙,这样起步的时候发力比较直接,轮子启动的会比较快。九速也大抵如此。如果上坡,则可做三段变速,即在骑到坡下的时候,换成一个较小的齿比,比如前拨在中间,后拨在中间,上一会儿会感觉到比较吃力,这个时候可以将前拨换到最小齿,再上一会就发现又吃力了,这个时候可以将后拨适当往大齿上调,如果坡较陡而短的话,三段基本上就搞定了,如果是坡长的,换到前最小后最大的时候,也基本上就稳定在这个速度上。针对不同的脚力和腰力,也有不同,以上是初学者征服一般公路坡的例子,你可以尝试一下。如果坡较长,比如在8公里以上的,坡度在20——30度的,那就有别的齿比,骑熟练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来选择合适的齿比。通俗讲,就是选择前拨在什么位置,后拨在什么位置。
先简短介绍一下 因为现在事件比较紧 以后我会增加详细说明 望谅解在一般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些车用的是变速箱)变速车上都会用到变速器 (公路或山地)变速装置含有控制装置(手拨)变速线 和变速器一般都会有两个变速 前变速器 和后变速器 前变速 英文 fornt derailleur 后变速 rear derailleur 这是法语拼法并且广为大众使用(由此可知是一个法国人创造了变速器)变速器是干什么用的? 变速器是一个可以把链条从一个齿片移到另一个齿片的装置 (原谅我废话把)两个变速器都有可移动的导链装置 称之为cage 前变速的cage (就是那个金属片片一样的东西 见图)左右移动 后变速的cage (含有两个导轮一个是增加链条的拉力用的 一个是导向用的)前后移动进入正题。。。。。。。。。。。。。。。前变速:1。由大片变小片,前变速并不是纯粹的左右平移 当由大变小时 前变速是从右上的位置移到左下。这样就会产生角度变化 , 到角度足够锐(小)时链条不在能够和大片齿片齿合 既发生了变速2.由小变大。和1有一点点不一样 还是靠变速器的移动迫使链条贴近目的齿片 力量够大时就会变到大片上,随着链条越来越窄(因为后塔轮片数越来越多)
工科研究生,哭等毕业变速自行车的变速有什么用?_百度知道
变速自行车的变速有什么用?
提问者采纳
改变的是运转速度或牵引力
讲一下变速器的应用吧,但却最费力.变速时,是靠一个叫变速器的装置来变速的,从而形成不同的传动比,省车的目的
一般的变速自行车.在从动轴上安装6-9个齿轮:在主动轴附近的链条上有个装置叫前拨,分别对应着主动轴和从动轴,就会使前拨的位置发生变化.
原理是,我们把连接两个踏板(脚蹬)的轴叫主动轴,我们在转动调节从动轴的变速杆,就可以了,就可以使链条到不同的齿轮上,原理和汽车上的换档装置很像,达到变速的目的,概括一下可以使速度更快,可以获得最大速度,所以建议在下坡选用.在你的车把或车身上有两个变速杆,从动轴选用最小的齿轮时:一般的变速自行车,从动轴选用最大的齿轮时,可以获得最小速度.在自行车的结构中,在上坡使用尤为有效,转动对应的变速杆,当前齿轮固定时:主动轴转动通过链条使从动轴一起转动,是在主动轴上安装3-5大齿轮。
说说原理,达到变速,从而达到省力,我们需要明白.这里顺便提一句自行车运行的基本原理,从动轴上的齿轮越小,从小到大排列好.也就是说主从动轴都采用了可变换的设计,但却十分省力,从而使链条到不同的前齿轮上:靠一个在一传送过程中从一个齿轮变到另一个齿轮的机械装置,即为通过踩踏板带动后轮前进,简单的改变链条的传动比是不一定好使的.
变速器的设计就是为了改变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传动比,我们转动变速杆.另外,越能加速.当主动轴选用最大的齿轮,从大到小排列好,这时,不同的路段需要不同的传动比.
说了这么多.当主动轴选用最小的齿轮.非变速自行车就是靠我们人工改变主动轴的转速来走各种路段的.我们把连接自行车后轮和车架的轴叫从动轴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变速自行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变速自行车 -
赛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变速自行车。多用制成车框架,细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轻车身重量,使骑行轻便、高速。变速自行车的一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其特点是车身结实、车轮比普通自行车车轮宽,并且车胎花纹较深,减震能力和稳定性很好。特别适合在山区崎岖不平的路面骑行。
变速自行车 -
在1902年,英国史都梅----阿切尔公司在自行车后轮装上了变速器,出现了。变速自行车在自行车后轮毂内装置有一套不同规格的齿轮,自行车行进时,通过变速排档可以把置于不同的齿轮上,从而改变车速,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骑车人的体力。
变速自行车 -
在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等25个部件之中,其基本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的重量是最大的。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变速自行车构造变速自行车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码表、指南针等配件。
变速自行车 -
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些与力学知识有关的自行车部件:车架部件车架部件是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在车架上的。车架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男式车架和女式车架。车架一般采用普通碳素经过焊接、组合而成。为了减轻管重量,提高强度,较高档的自行车采用低合金钢管制造。为了减少快速行驶的阻力,有的自行车还采用流线型的钢管。由于自行车是依靠人体自身的驱动力和骑车技能而行驶的,车架便成为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体,车架部件制造精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的安全、平稳、和轻快。一般辐条是等径的,为了减轻重力,也有制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辐条,还有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将辐条制成扁流线型链条链条又称车链、,安装在连轮和飞轮上。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链轮: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保证其达到需要的拉力。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脚蹬部件脚蹬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骑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的驱动能否顺利进行。脚踏:可分为整体式脚踏和组合式脚踏。无论什么款式的脚踏都必须有脚踏面,必须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选用橡胶、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脚踏必须转动灵活。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变速自行车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等性质。飞轮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两大类。单级飞轮又称为单链轮片飞轮,主要由外套、平挡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垫圈、丝挡几钢球等零件组成。其单级飞轮工作原理:当向前踏动脚踏时,链条带动飞轮向前转动,这时飞轮内齿和千斤相含,飞轮的转动力通过千斤传到芯子,芯子带动后轴和后轮转动,自行车就前进了。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链条和外套都不旋转,但后轮在惯性作用下仍然带动芯子和千斤向前转动,这时飞轮内齿产生相对滑动,由此将芯子压缩到芯子的槽口内,千斤又压缩了千斤簧。当千斤齿顶滑到飞轮内齿顶端时,千斤簧被压缩得最多,再稍微向前滑一点,千斤被千斤簧弹到齿根上,发出“嗒嗒”的声响。芯子转动加快,千斤也很快在各个飞轮内齿上滑动,发出“嗒嗒”的声音。当反向踏动脚踏时,外套反向转动,会加速千斤的滑动,使“嗒嗒”声响得更急促。多级飞轮是自行车变速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多级飞轮是在单级飞轮的基础上,增加几片飞轮片,与中轴上的链轮结合,组成各种不同的传递比,从而改变了自行车的速度。
变速自行车 -
一、从踏频分析山地车的正确使用教你如何合理的使用山地车变速器,不过在这不得不说的一个名词就是踏频,踏频的意思是用脚蹬脚踏的频率。踏频是以一分钟为计量单位的,踏频为90的意思就是一分钟蹬脚踏转90圈。有专门的踏频计,跟码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可以计算你蹬车子的踏频。但是一般骑友不会装备踏频计的,没有码表使用率高。随后可以给大家附上踏频表,可以根据的时速来合理的使用变速器的档位。变速器的使用方法是先使用低档,以24速变速器为例,如果前拨使用2档,后拨使用的是4档,在此缩写为2-4档。一般情况下,变速器是不使用后拨的7档和8档的,齿轮太小,影响链条寿命。并且变速器最好不要挂1-8档的,1-8档牙盘是最小齿轮,飞轮是最小,链条不是直的,是斜的,这样对链条不好,会加速影响你链条的寿命,对变速器也不好。同理,3-1档也不行,因为链条也是斜的。二长时间不骑行,停放车子的话,可以换成1-8档,这样前后都是最小的齿轮,能使你的后拨弹簧放松,延长你的后拨寿命,但是1-8不是骑行用的档位,骑行之前,也就是人上车子之前,最好先换成2-4档。如果使用24速变速器,建议按速度快慢从低速往上顺序组合是1-1档,1-2档,1-3档,1-4档,2-2档,2-3档,2-4档,2-5档,2-6档,3-5档,3-6档,3-7档,3-8档。正常情况下,2-4档,2-5档和2-6档能应付绝大多数路况,不发力的话速度范围在每小时15公里到每小时22公里之间。起步最好是2-4档,和汽车停车再起步时候要用1档一样的道理,2-4档起步最省力,提速相对也快。如果极短时间停车或者等红灯,车速高时,在车子减速过程中不断降档至2-4档,起步时候就可以用2-4档起步了。骑行中,如果你觉得蹬车子很轻,并且腿转的很快,你的踏频超过90的话,就换成2-5档,同理,继续把踏频踩到90,如果还感觉很轻,踏频还是很轻松超过90的话,再换成2-6档。如果你用2-6档踩车子觉得腿很累,蹬不动,体力不足以维持90的踏频,那就降一档,如果还觉得踏频维持不了90就再降档。这就是最简单的变速方法。可以通过转算,还是以24速变速器为例,踏频为90使用2-5档,速度约在每小时19.5公里左右,适合大家平时的骑行,这个档位和速度比较适合休闲骑。如果想提速,可以把踏频踩到100左右,就到23了,这个时候换成2-6档,可以继续用90的踏频去蹬车,因为维持90的踏频使用2-6档速度刚好是23左右。记住,想提速,得靠蹬车子的踏频,也就是腿转的圈数,而不是使用高档,高档只会减慢你的提速。平时骑车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原来使用的2-4档,跑每小时16.5公里的速度,踏频刚好是90,加速的话不要,直接加快蹬车子的,速度到每小时19.5公里的时候,换成2-5档,这时候你只用2-5的档位维持19.5的速度就可以了,因为这时候踏频刚好是90。如果还想提速,那还是不换挡,直接加快蹬车子的转速,把速度提到23然后再换挡,换2-6档就可以了。依次类推,想加速就直接蹬车子,基本上时速每增加4公里左右换一次档。当然,如果你发现蹬车子累了,维持不了90的踏频,那就就降档,以维持90的踏频。上下坡之前要有判断的提前换挡。换挡也是有技巧的,换挡时候蹬车子的力量要适当减小,不要发力,腿随着脚踏转动,拨指拨换挡即可。这样换挡对变速器和链条的损害小。如果你是上坡路段,踏频还特别低,那时候换挡你会发现链条发出的咔嚓声,听那咔嚓声你就知道益害了。路况允许的情况下,并且能保证安全,可也先加速,靠惯性上坡,提速时候用超过110的踏频,爬坡时候也尽量维持100以上的踏频,可以快速的爬坡,如果真爬不上去,需要换挡,那就先换挡,再减小蹬车子的,这两项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如果你能在爬陡坡的时候还能换挡,并且你的变速器不发出咔嚓声,就说明你运用变速器很熟练了。如果上陡坡踏频很低,硬发力换挡的话,链条有断裂的危险。再次重申,想跑的快还省劲的话,使用高踏频是最合理的方式。如果不想你的膝盖生病,以后就不要再用3-8档骑车了,3-8是给每小时能骑到50公里速度的人用的。下面附表一张,有80的踏频,有110的踏频,对应的有使用这两个踏频,对应的档位和时速。维持80的踏频是给新手初学用的,长时间使用110的踏频是给竞赛和专业车手用的。举例,新手可以用2-5档骑行每小时17.7公里的速度,比较轻松,很休闲,想快点可以换2-6档,用80的踏频骑行每小时21.2公里的速度,这个速度是市区骑行经常用的速度。再想快了就用3-5的档位,80踏频可以骑23.2公里的速度。高手可以参考110踏频对应的速度。新手可以先用2-5维持18公里的时速来体验及锻炼自己的踏频感觉。以24速变速器为例,档位3-8,踏频80的话是38公里,踏频为110的话时速为52公里。以下是24速变速器对应的踏频表,80踏频适合新手初学,110踏频适合老鸟和专业骑友。档位&80踏频&110踏频&3-8&时速38公里&时速52公里&3-7&32.1&443-6&28&383-5&23.2&322-6&21.2&282-5&17.7&24&2-4&15.2&212-3&13.3&17.51-4&11&141-3&9.1&121-2&8&101-1&7&8二、从路面路面情况分类,分析变速器的正确使用1、(直行,障碍物少,能见度高)这里是公路车的天堂,但并不是的地狱,一般采用前2后4的档位来加速,然后逐步前2后5-6,这时候换成前3后5,换档的时机根据目测路面的略微坡度来决定;2、(上坡和下坡)这里有个技术关键要讲一下,就是不要到坡道上换档,一定要在进入坡道之前换好档,尤其是上坡,不然中途换档可能会因为变速器的换档过程还未完成而失去动力,那样就会很麻烦了,上坡理论上采用前面最小,也就是1档,后面最大,也是1档的原理来换档,但实际的后飞轮档位可根据实际坡度来决定,推荐前1后3的档位,下坡理论上采用前面最大,也就是3档,后面最小,7档的原理来换档,但也需要根据实际坡度和长度来决定,推荐前3后5,由于坡度大小而造成的重力加速度,其实基本上我用滑行通过;3、复杂路面(多,弯道多,路面状况差,能见度低)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办法匀速行径,走走停停,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比较折中的档位行径,推荐前2后4,既方便加速,骑起来又很轻松。在城市里骑山地车,很少能发挥出山地车的全部,山地车追求的毕竟不是速度,而是在各种复杂和恶劣的路面情况下可以安全的通过,这才是最大的乐趣。三、变速时手指与脚的技巧变速时,为了减少对传动系统的,以及提高顺滑度,通常脚下先猛踩几下,然后双腿只是跟着车轮转而不施力,此时手指按下变速拨杆或者转动变速把手。当然在爬坡坡度很大时,你会发现这招是行不通的。若你的变速器比较高档,那么直接动手就好了,同样可以十分顺利的的进行变速,毕竟是钢铁的东西,偶尔一下的暴力使用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若你的变速器比较低端,那么你不妨停下车来休息一下,把后轮悬空变好速了再上车,否则你可能会发现在你手部动作完成后,链条嘎嗒响了半天变速也没有完成。个人有个方法,在爬坡坡度不是很大的时候中途需要变速,可以横向骑行两三米,这个过程中,车相当是平路行进,在期间迅速变速,因为载荷不大不会听到咔咔的声音,但是这个只能用于路上车辆很少的情况,而且之前要观察是否有车辆,不然你横在路中间变速突然杀过来一辆车,双方都躲闪不及。搜集整理的,其中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合理档位选择,前中盘后对应飞轮档位就说法不一。(个人认为2—3456比较合理和常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绝大部分变速都是喜马诺的但每个车的变速的调节都不一样,所以自己的车适合哪些档自己留心观察,不必硬套别人的说法,在不违背大的前提下。自己注意观察,因为变速比较难调整的每个档都很精准,常用的几个调整好就是了!
变速自行车 -
自行车变速系统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前齿盘的大小和后齿盘的大小决定了自行车旋动脚蹬时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时,脚蹬时越感到费力。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时,脚蹬时越感到轻松。根据不同车手的能力,即可通过调整前、后齿盘的大小调整自行车的车速,或是应对不同的、路况。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6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7:46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山地自行车变速器手拨-55BBS 我爱购物网
&&山地自行车变速器手拨
山地自行车变速器手拨
你好,你的车的变速器是SHIMANO的吧,日本的产品,放心用吧,我是玩山地车的,只要爱护点用,勤保养就没问题。变速器最怕的就是不懂车的人乱用,还有就是摔车,因为变速器都比较突出,摔车的时候很容易碰到的。我用的时候一般就是平路上3*8,上坡的时候前面调到2,如果再费力,就把后面的继续变,直到变到1.骑吧,骑一段时间就骑出规律来了,各人有个人的使用习惯。祝你使用愉快
8条其他回答
2008十大山地车品牌榜中榜 1 捷安特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十大山地车品牌) 2 美利达 (十大山地车品牌,于1972年台湾,台湾自行车第一品牌) 3 阿米尼 (十大山地车品牌,中华自行车集团出品,大型企业) 4 永久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十大山地车品牌) 5 凤凰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十大山地车品牌) 6 富士达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十大山地车品牌) 7 TREK崔克 (十大山地车品牌,于1976年美国,世界品牌) 8 迪卡侬 (十大山地车品牌,1976年法国,世界著名运动用品品牌) 9 捷马 (中国驰名商标,十大山地车品牌,知名品牌) 10 喜德盛 (中国名牌,十大山地车品牌,深圳知名品牌)
在日常骑行中,经常发现有的车友不会正确地使用变速器,上坡时,使用前边最大,后边最大或者前边最小,后边最小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最忌讳的齿比搭配。上坡时,骑行者,呼吸急促,上身左右摇摆,大力踩踏吃力前行,不时听到累死我了的声音。出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合理的选择变速器所造成的。要想骑的快、骑的轻松、骑的远,必须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变速器。  如何正确使用变速器呢?下面以山地车27速变速器为例说明一下。所谓27速是指三个牙盘和后9片飞轮,即3×9=27的变速器。(最大牙盘为1,中间牙盘为2,最小牙盘为3;飞轮最大片为1,最小片为9。)正确的对应的齿比应该是:  1、牙盘1对应后飞9、8、7、6片;  2、牙盘2对应后飞8、7、6、5、4、3片;  3、牙盘3对应后飞5、4、3、2、1片。  正常较平坦的路况可选择1范围内的齿比骑行;缓坡或者顶风,可选择2范围内的齿比骑行;上陡坡长坡可选择3范围内的齿比骑行。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选择变速器搭配也不一定完全局限于此,可灵活掌握。  正确选择变速器,是为了使变速器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通过调整链条在牙盘和飞轮上的位置,改变齿数比,产生变速效果。齿数比改变后,骑行者腿部踩踏的力量会发生变化,使骑行轻快、省力、保持呼吸平顺。同时也是避免产生非正常声响和磨损,防止链条,牙盘,飞轮及变速器过早报废的有效方法之一。有人认为,要想骑的快,就要用力踩踏,所以常常看到用非常大的齿数比骑行的人(前面用大盘,后面用小飞轮)。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变速比确定的前提下,骑行速度是由2个因素决定的,1是踏频,2是踩踏力,两者缺一不可。  踏频是指两脚每分钟向前踩踏曲柄的次数,合理的踏频是每分钟90左右。用踏频换取更大的扭距是非常必要的。骑行者要根据自己的体能,调整好合适自己的齿数比,在保证呼吸顺畅平稳的状态下(有氧代谢状态,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40次以下,竞技除外),尽量提高自己的踏频,这对轻松爬坡和快速骑行非常有帮助。  以上是自己通过学习和实践后,对如何正确使用变速器的肤浅认识,仅供朋友们参考,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这个不太好说,要看你是山地车是什么养的变速,是转把还是指拨?
指拨的话,上坡可以用3-3 4 5搭配,或者2-5 6搭配,都是比较省力的。起速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起,随着踏频增加逐渐增大3-3 4 5 6 7.。。。下坡的话要看你最大速度是多少了,要是8速后拨就是3-8
9速后拨就是3-9 ,踏频上来了速度是很客观的,下坡上40KMH是很轻松的。
转把就不好说了,需要你自己提供转把的信息
牙盘为3个盘,飞轮齿轮有7个不同速度的变速器.一般认为3*7=21。所以间称21速变速器,其实实际使用中不并不能使用出21速.因为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前面如果前面是1档,后面最好配1-2-3档使用;如果前面是2档,后面基本上可以配1234567档,不过最好不要常用123档和678档:最后前面是3档,后面最好配5-6-7档使用.最忌讳的是用前面1档,带后面的67档和用前面的3档带后面的12档使用.使用中在某些特定的档位,链条会处在一种极度损耗的状态中,比如说前1后7的档位时,或者前3后1时,虽然可以正常行驶,但链条从上面看是斜起来的,时间一长,链条就会出现松动,甚至断掉,如果乱用只会加剧链条、飞轮、牙盘的机械磨损.路面情况分类,一、公路(直行,障碍物少,能见度高)这里是公路车的天堂,但并不是山地车的地狱,一般采用前2后4的档位来加速,然后逐步前2后5-6,这时候换成前3后5,换档的时机根据目测路面的略微坡度来决定;
二、坡道(上坡和下坡)这里有个技术关键要讲一下,就是不要到坡道上换档,一定要在进入坡道之前换好档,尤其是上坡,不然中途换档可能会因为变速器的换档过程还未完成而失去动力,那样就会很麻烦了,上坡理论上采用前面最小,也就是1档,后面最大,也是1档的原理来换档,但实际的后飞轮档位可根据实际坡度来决定,推荐前1后3的档位,下坡理论上采用前面最大,也就是3档,后面最小,6(7)档的原理来换档,但也需要根据实际坡度和长度来决定,推荐前3后5,由于坡度大小而造成的重力加速度,其实基本上我用滑行通过;三、复杂路面(障碍物多,弯道多,路面状况差,能见度低)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办法匀速行径,走走停停,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比较折中的档位行径,推荐前2后4,既方便加速,骑起来又很轻松。在城市里骑山地车,很少能发挥出山地车的全部性能,山地车追求的毕竟不是速度,而是在各种复杂和恶劣的路面情况下可以安全的通过,这才是最大的乐趣。哥们,找个机会买个公路车吧,咱俩飚飚车
自行车变速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有大部分初学者不注意变速器的使用方法.这是造成链条,牙盘,飞轮及变速器提早报废的根源.现简单介绍下变速器的正确用法(24速车为例)速车指牙盘为3个盘,飞轮齿轮有8个不同速度的变速器.一般认为3*8=24所以间称24速变速器,其实实际使用中不并不能使用出24速.因为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前面如果前面是1档(链条挂在最小的牙盘上)后面最好配1-2-3档使用(链条挂在飞轮最大齿上是1档,下来是2345678档);如果前面是2档(链条挂在中间那个牙盘上)后面基本上可以配档,不过最好不要常用123档和678档:最后前面是3档(链条挂在最大的那个牙盘上)后面最好配6-7-8档使用.最忌讳的是用前面1档,带后面的678档和用前面的3档带后面的123档使用.如果乱用只会加剧机械的磨损.(具体原因就不谈了哈,谈起来麻烦也听不懂)
是呀,一般不会出明显的问题,那东西又不是豆腐做的.久了你的车变速开始不好用,上坡开始跳链,要不上坡一下链条断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反正我没那么多钱频繁换牙盘,飞轮和链条所以还是用正确使用方法骑
车把左边变速器:调“飞盘”(脚踏那个飞轮),后面拨一下就是高挡,拨到最高挡后想拨到小挡就拨一下左变速器的前面那个按把~车把右边变速器变速车架后面飞轮,变速与左边变速器刚好相反(假如调高挡是按前按把~),最后变速不要前高挡后高挡(大飞盘对大飞轮),低挡对低挡,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自行车变速器是单速上发展来的。一般牙盘有两片,三片的,也有单片的。飞轮有5、6、7、8、9、10片的,现在已有11片的。通常讲的几速车是指牙盘数*飞轮数如18(3*6或2*9)速,21(3*7)速。配合变速拨杆,前后变速器,变速车可以有不同的传动比来产生不同的驱动力,以适应不同的路面或是顶风,顺风,上坡,下坡这样不同的情况,使的骑行者能节省体力,而不是为了改变速度.要想骑的快最好的方法是提高频率(和汽车转速相同的概念),而不是一味的增大传动比,因为大传动比更费力,人容易疲劳. 在相同的频率,同一片(后面的)飞轮时,当链条放在(前面的)大齿轮上比在(前面的)小齿轮上速度快,但人也更费力.同一片(前面的)齿轮时,当链条放在(后面的)小齿轮上比在(后面的)大齿轮上速度快. 下面这个是世界顶级的山地自行车变速器。 另外提醒一点,一定要在骑行时变速
自行车变速器使用原理及调节与保养
下面给大家介绍自行车变速器使用方法。一些老骑手要是没有掌握变速器原理和调节方法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变速器的作用。变速器不仅需要保养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它和正确使用它。自行车变速器使用方法(适合初学者),就算是一些老骑手要是没有掌握变速器原理和调节方法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变速器的作用。变速器不仅需要保养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它和正确使用它。变速器的使用原理自行车的变速器,前3齿盘、后9齿盘的组合可变速为27。在此以山地车为例说明使用方法。旋动脚蹬时,前齿盘旋转,通过链条把力量转递到后齿盘,车轮就前进。前齿盘的大小(齿数)和后齿盘的大小(齿数)决定旋动脚蹬时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脚蹬时感到费力(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长)。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脚蹬时感到轻松(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短)。自行车的骑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风、顺风等情况下前进。不管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速前进,或者是慢速前进,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变速器。你假若不要加大自已的力度,只加大齿轮比来快速骑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实际骑行过程中很快发现这一点的。加大齿轮比(高力矩、低旋动)来骑行时,达不到最适当的骑行(放出最适当的能量的力矩和旋转的组合)。这将会增加膝盖的负担和成为引起各种障碍的原因。变速器的简单说明握把的右边(可能刻有1~9文字记号)的变速杆是,后变速器换挡用的。握把的左边(可能刻有1~3文字记号)的变速杆是,前变速器换挡用的。边骑行边换挡时,变速器把链条移到齿盘。停下来换挡,尚未旋动脚以前链条是不会移动的。通常的使用方法在普通的路上骑行时,前齿盘(由左边的变速杆操作)固定在中间(或者最大齿盘※1)。只用后齿盘(由右边的变速杆操作)比较容易理解。最小的前齿盘则上坡时使用。后齿盘的齿轮比如何选择好呢?这要由踩蹬的旋转数来决定〔前齿盘(中轴)1分钟的旋转数〕。那么旋转数多少较适合呢?要根据脚力、技巧、心肺机能不同而各异。一般70~80rpm ※2较合适。要加快速度时,开始时以较低的齿盘(后边的较大的齿盘)起跑,随着速度的加快换为高的挡次(后面的小齿盘)。上坡时速度会降低,降低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顺风时会加快速度,提升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山路上变速器的调节方法山路有上坡、下坡。靠后齿盘无法应付路段的变化情况。需要改变前齿盘。只改变前齿盘时,齿轮比相差太大,因此后齿盘也随着一起改变,以便减少差距(踩蹬的力度)。降低前齿盘时,提升后齿盘。提升前齿盘时,降低后齿盘。左右变速杆要同时起动。经过练习容易操作的。前部外和后部内 前部内和后部外的组合前为外侧(大齿盘) + 后为内侧((大齿盘)前为内侧(小齿盘) + 后为外侧((小齿盘)有些人认为上述组合不好,原因是这种组合使链条倾斜,降低链条的传递能力,损耗链条。有时候链条和邻近的齿盘接触而引起磨损。注解※1:变速的选择应该根据自已的状况选择。例如 常用前变速的中间的齿盘(center),或者常用最大的齿盘(outer)。假若体力和脚力为30km/h时也许用outer适合?体力和脚力为20km/h时也许用center适合?通过后变速来补偿的范围内,选择好适合于自已的变速。※2:70~80rpm是一般的标准,有些人70rpm较适合,有些人旋转90rpm以上。重要的不是提升力矩来踩蹬,而是顺畅而轻快的旋转(^-^)。不要伤到膝盖,肌肉也不要过于疲劳。尽量使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劳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骑并快乐着………快乐是自找的……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的变速器怎么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